如果再去上海賣的話,能夠變成一百多塊。
到底哪些銀行能兌,他們自己去打聽吧。
可是,她的目光越過窗戶,落在走廊盡頭小女兒皺巴巴的小臉上時,嗓子眼裏頭的話又被她硬生生地咽下去了。
“那你就按照兌給銀行的錢賣給我吧。”鄭大夫咽了口唾沫,“我現在身上隻有三千塊,本來是打算買個冰箱的。”
其實她沒說實話,她帶錢迴娘家是想投份子錢進弟媳婦的養雞場。
既然廠裏頭都不讓丈夫出差,那來來迴迴倒賣國庫券自然也不可能。
這件事既讓夫妻倆失落,也無意間搬掉了壓在兩口子心上的巨石。
既然廠裏頭不讓他們再掙國家政策漏洞的錢,那他們就順其自然地停下來便好。
隻是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放在銀行裏頭待著還不如投給弟媳婦辦養雞場。
國家不是說了嘛,錢就像水,得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從迴娘家之後,鄭大夫跟弟媳婦兩人都忙進忙出,也沒找到機會坐下來好好說話,她自然不好貿貿然說起要投資養雞場的事。
畢竟,親兄弟明算賬,大家庭中的小家庭尤其要注意錢財往來。
現在,鄭大夫太陽穴的血管噗噗直跳。她決定先拿這筆錢低價買進國庫券再說。
魏鎮長一點兒意見都沒有,立刻讓會計數了四千塊錢的國庫券給她,還笑著給自己找補:“說不定到期之後照著利息全部兌錢呢。我這實在是缺錢用。”
鄭大夫勉強扯扯嘴角:“希望如此吧。”
魏鎮長打蛇隨棍上:“你們廠裏頭要是有誰不急著用錢想買國庫券的話,你就打電話給我。七五折,我們一律七五折出售。總共三萬三的國庫券,欲購從速啊。”
鄭大夫模模糊糊地想,原來鎮上超生罰款收了這麽多錢啊。
就是不知道,到底扒了幾家人的房子。
她離開鄭家村的時候,魏鎮長還再三叮囑她一定要幫忙找國庫券買主。
鎮上現在困難,她是從港鎮飛出去的金鳳凰,無論如何都不能不管自己娘家的死活。
她心不在焉地應著,捏緊了包裏頭的國庫券,腦袋中有個聲音反複告誡自己:最後一次了,這趟去了上海換到錢,就再也不倒賣國庫券。
車窗外的風景飛快地倒退,一如她的深思被丟在鄭家村中。
鄭大夫開始認真考慮,春妮跟芬妮眼下的情況,到底要怎麽處理才合適。
進城無疑是最合適的安排。
至於芬妮的求學問題,留在港鎮讀完初中是最穩妥的。
老太、父母還有弟媳婦一直都很喜歡芬妮,留她在家中上完初中,他們也沒有任何意見。
可是鄭大夫還記得周教授跟她說的話,留在港鎮的陳家人勢必要承受更大的壓力。
芬妮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哪裏能受得住這些。
鄭大夫無聲地歎了口氣,伸手捏捏眉心。
都進城的話,芬妮又該怎樣解決上學問題呢。
小女兒總是將事情想的無比簡單,可真正操作起來哪有那麽容易。
城鄉隔著道無形的天塹,農轉非那麽難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城裏的學校憑什麽接收芬妮呢?想進城上學的孩子可不止一個兩個。
公交車開到下一站停下,上來的乘客興致勃勃:“哎,你聽說沒有。港鎮的那個趙主任被抓了嘞。”
“哎喲,人家被抓的時候早就當鎮長了。你還拿老黃曆說什麽主任。”
先前說話的乘客拔高了聲音,笑嘻嘻的:“謔,說不定人家更懷念當革委會主任的時候。你曉得不,他可是睡遍了當年所有漂亮女知青啊。”
說這話的時候,他鼻翼掀動,鼻尖上的紅痘痘都閃爍著興奮的光。
“你就講鬼話吧,農場兵團這種地方還有可能,深山老林的。不是槍斃過人嘛。咱們江州應該搞不出來這種事,睡一兩個我信,反正推薦上大學,不出血上什麽學啊。”
林蕊厭煩地扭過頭去,不願意聽這些人以獵奇興奮的口吻討論別人的不幸。
然而車廂就這點兒大,他們還怕對方聽不清楚自己的話,聲音扯得跟破鑼一樣,恨不得用鼓槌拚命地敲。
“誰講鬼話了,那《品花寶鑒》上寫得清清楚楚。什麽白蓮濯水紅玫瑰。”
“人家理他?他自己想太多了吧。”
“嗐,你別不信。你曉得港鎮公社最早辦鄉鎮企業的事吧,那都是城裏頭領導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利用職權扶持起來的,然後安排子女進去上班,也算是下鄉了。”
有權有勢人家的孩子,公社自然不敢為難,把人安排進去點卯。
這家裏頭沒門路,又吃不了下鄉種田苦頭的,當然就得自己想辦法。
要麽上麵的口袋吃虧,要麽下麵的褲帶倒黴,反正各有各使勁的地方。
後來事情鬧大了,有人給中央領導寫信反映,那個廠才停下來的。就是現在他們油泵廠的位置。
說話的人得意洋洋:“那《品花寶鑒》你看過沒有?我可是托了人才抄到的。嘖嘖,《少女之心》比它差遠了。你曉得他怎麽說那個上大學去的女知青文秀吧,哎喲,白的唻。”
林蕊的心突然間抖了一下,旋即出離憤怒。
這個名字她記得,上輩子她去表舅爺爺家玩,聽表舅奶奶(也就是舅媽)提起過女知青文秀。
在村裏小學代課的文秀跳河自殺了。
屍體還是表舅爺爺跟著鄰居大哥撐船去買化肥的時候發現的。
人飄在河上,已經沒氣了。
因為她的父母受不了無休止的批.判與侮辱,走在女兒的前頭。所以最後她的屍體還是表舅爺爺他們收斂的,火化了埋在鄭家祖墳邊上。
後來鄭家村拆遷,墳墓一律移去公墓。
她跟著林主席去給祖宗掃墓的時候,還看到過文秀的墓碑。
墓碑上簡簡單單,隻有“文秀之墓”四個紅字,旁邊刻著小字卒於1973年9月。
沒有出生年月也沒有親人的祭奠。
唯一能夠慰藉這個可憐女人的,就是清明節時,鄭家後人過來掃墓,順帶著給她也捎份祭品。
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麽自殺,她將死亡的秘密一並埋藏在河水中。
那兩個人還在討論漂亮的女知青,不時夾雜著曖昧下流的笑聲,甚至惋惜自己沒能過手。
呸,裝的跟個觀音菩薩一樣,原來也是鬆褲腰帶的主。
忍無可忍的林蕊突然間發作了:“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家都被逼得自殺了,你們嚼舌根子,怎麽不怕鬼趴在你們背上看著啊!”
中年男人嚇了一跳,自覺私人談話受到了侵犯,惱羞成怒:“你講什麽鬼話,大人講話,小孩子插什麽嘴巴?你家大人沒教過你?”
“人家的墳頭上草都老高了。你們還講這種話,缺德,惡心!”林蕊嫌惡地瞪著這兩個笑嘻嘻的中年男人,從心底裏泛出嘔吐的衝動。
為什麽每當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時,這些恬不知恥的家夥津津樂道的都是受害人?
難道他們不是從母親肚子裏頭生出來的?為什麽能夠無恥得如此堂而皇之?
男人變了臉色,揚起巴掌要教訓小丫頭片子時,林鑫跟鄭大夫同時發了聲:“你想幹嘛?”
鄭大夫怒氣衝衝地挪過來:“我看你倒是敢動手試試?”
公交車雜音太大,除了附近的幾位乘客之外,其他位置的人並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那男人臉漲成了豬肝色:“這丫頭好好的非要說個活人死了。家裏大人沒教過你小孩子不要亂講話啊。”
林鑫毫不客氣地懟迴頭:“我們家大人沒教過我們在大庭廣眾下講下流話!你既然這麽羨慕趙紅忠,要學品花,幹脆去大牢裏頭陪著他。”
車廂中的人發出哄笑。
古今中外,桃色緋聞從來都是傳播最迅速的。
現在江州城估計沒誰再關心他那位坑爹的衙內,大家津津有味談論的都是那本《品花寶鑒》。
還有人意欲按圖索驥,去一睹鮮花的真顏。
據說日記本中被提到的女性,已經有人因此夫妻反目,鬧著要離婚了。
林蕊不知道如此重要的證物為什麽會被當成小電影私底下傳播。
到底是誰傳出來的?他們連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跟職業紀律都沒有嗎?
似乎這些人根本不關心受害女性的感受,隻想滿足自己肮髒無恥的窺私欲,然後在獵奇中獲得興奮的快感。
她又氣又怒,恨不得能撕掉這兩個不要臉的東西的爛嘴。
林鑫怕她激動之下會吃虧,緊緊抱住妹妹,安撫道:“沒事了,這種人下車肯定會跌個狗啃泥。”
說話間的功夫,站台到了,兩個男人罵罵咧咧地下車。
公交車突然間發動,沒站穩的兩人果然摔了一跤。
就在大家驚唿,生怕他們被車軋死鬧出大事的時候,車子又穩穩當當地停下來。
嚇得魂飛魄散的男人破口大罵,開的什麽鬼車?
女司機毫不客氣地懟迴頭:“有錢打出租車,有權坐政府小車啊,想當大爺跑來坐什麽公交車。”
眾人的哄笑聲中,車子重新出發。
林母也挪到了女兒旁邊的位置上,抱著眼睛都氣紅了的小女兒安慰:“我們蕊蕊不氣,披著人皮的鬼多了去。咱們不理他們。”
林蕊心中的委屈無法言喻,她帶著鼻音往母親懷裏蹭:“他們怎麽能那麽壞,人家都跳河沒了,他們怎麽敢評頭論足?”
難道連最基本的畏懼都沒有嗎?
人心得髒到什麽地步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不知道自己的嘴臉有多可鄙多醜陋嗎?
他們就不怕被全車人毆打嗎?
林母心中咯噔了一下,柔聲道:“誰沒了啊?”
“文秀啊,那個代課老師。”林蕊本能地疑惑,“不是舅舅發現的屍體嗎?”
林母渾身一震,難以置信地看著女兒:“你聽誰說的?誰跟你說的文秀?都說了什麽?”
因為情緒過於激動,她說話的聲音都劈了。
林蕊被母親迫切的態度驚到了,訥訥作答:“沒,沒說什麽,就說她1973年跳河來著。”
到底哪些銀行能兌,他們自己去打聽吧。
可是,她的目光越過窗戶,落在走廊盡頭小女兒皺巴巴的小臉上時,嗓子眼裏頭的話又被她硬生生地咽下去了。
“那你就按照兌給銀行的錢賣給我吧。”鄭大夫咽了口唾沫,“我現在身上隻有三千塊,本來是打算買個冰箱的。”
其實她沒說實話,她帶錢迴娘家是想投份子錢進弟媳婦的養雞場。
既然廠裏頭都不讓丈夫出差,那來來迴迴倒賣國庫券自然也不可能。
這件事既讓夫妻倆失落,也無意間搬掉了壓在兩口子心上的巨石。
既然廠裏頭不讓他們再掙國家政策漏洞的錢,那他們就順其自然地停下來便好。
隻是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放在銀行裏頭待著還不如投給弟媳婦辦養雞場。
國家不是說了嘛,錢就像水,得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
從迴娘家之後,鄭大夫跟弟媳婦兩人都忙進忙出,也沒找到機會坐下來好好說話,她自然不好貿貿然說起要投資養雞場的事。
畢竟,親兄弟明算賬,大家庭中的小家庭尤其要注意錢財往來。
現在,鄭大夫太陽穴的血管噗噗直跳。她決定先拿這筆錢低價買進國庫券再說。
魏鎮長一點兒意見都沒有,立刻讓會計數了四千塊錢的國庫券給她,還笑著給自己找補:“說不定到期之後照著利息全部兌錢呢。我這實在是缺錢用。”
鄭大夫勉強扯扯嘴角:“希望如此吧。”
魏鎮長打蛇隨棍上:“你們廠裏頭要是有誰不急著用錢想買國庫券的話,你就打電話給我。七五折,我們一律七五折出售。總共三萬三的國庫券,欲購從速啊。”
鄭大夫模模糊糊地想,原來鎮上超生罰款收了這麽多錢啊。
就是不知道,到底扒了幾家人的房子。
她離開鄭家村的時候,魏鎮長還再三叮囑她一定要幫忙找國庫券買主。
鎮上現在困難,她是從港鎮飛出去的金鳳凰,無論如何都不能不管自己娘家的死活。
她心不在焉地應著,捏緊了包裏頭的國庫券,腦袋中有個聲音反複告誡自己:最後一次了,這趟去了上海換到錢,就再也不倒賣國庫券。
車窗外的風景飛快地倒退,一如她的深思被丟在鄭家村中。
鄭大夫開始認真考慮,春妮跟芬妮眼下的情況,到底要怎麽處理才合適。
進城無疑是最合適的安排。
至於芬妮的求學問題,留在港鎮讀完初中是最穩妥的。
老太、父母還有弟媳婦一直都很喜歡芬妮,留她在家中上完初中,他們也沒有任何意見。
可是鄭大夫還記得周教授跟她說的話,留在港鎮的陳家人勢必要承受更大的壓力。
芬妮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哪裏能受得住這些。
鄭大夫無聲地歎了口氣,伸手捏捏眉心。
都進城的話,芬妮又該怎樣解決上學問題呢。
小女兒總是將事情想的無比簡單,可真正操作起來哪有那麽容易。
城鄉隔著道無形的天塹,農轉非那麽難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城裏的學校憑什麽接收芬妮呢?想進城上學的孩子可不止一個兩個。
公交車開到下一站停下,上來的乘客興致勃勃:“哎,你聽說沒有。港鎮的那個趙主任被抓了嘞。”
“哎喲,人家被抓的時候早就當鎮長了。你還拿老黃曆說什麽主任。”
先前說話的乘客拔高了聲音,笑嘻嘻的:“謔,說不定人家更懷念當革委會主任的時候。你曉得不,他可是睡遍了當年所有漂亮女知青啊。”
說這話的時候,他鼻翼掀動,鼻尖上的紅痘痘都閃爍著興奮的光。
“你就講鬼話吧,農場兵團這種地方還有可能,深山老林的。不是槍斃過人嘛。咱們江州應該搞不出來這種事,睡一兩個我信,反正推薦上大學,不出血上什麽學啊。”
林蕊厭煩地扭過頭去,不願意聽這些人以獵奇興奮的口吻討論別人的不幸。
然而車廂就這點兒大,他們還怕對方聽不清楚自己的話,聲音扯得跟破鑼一樣,恨不得用鼓槌拚命地敲。
“誰講鬼話了,那《品花寶鑒》上寫得清清楚楚。什麽白蓮濯水紅玫瑰。”
“人家理他?他自己想太多了吧。”
“嗐,你別不信。你曉得港鎮公社最早辦鄉鎮企業的事吧,那都是城裏頭領導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利用職權扶持起來的,然後安排子女進去上班,也算是下鄉了。”
有權有勢人家的孩子,公社自然不敢為難,把人安排進去點卯。
這家裏頭沒門路,又吃不了下鄉種田苦頭的,當然就得自己想辦法。
要麽上麵的口袋吃虧,要麽下麵的褲帶倒黴,反正各有各使勁的地方。
後來事情鬧大了,有人給中央領導寫信反映,那個廠才停下來的。就是現在他們油泵廠的位置。
說話的人得意洋洋:“那《品花寶鑒》你看過沒有?我可是托了人才抄到的。嘖嘖,《少女之心》比它差遠了。你曉得他怎麽說那個上大學去的女知青文秀吧,哎喲,白的唻。”
林蕊的心突然間抖了一下,旋即出離憤怒。
這個名字她記得,上輩子她去表舅爺爺家玩,聽表舅奶奶(也就是舅媽)提起過女知青文秀。
在村裏小學代課的文秀跳河自殺了。
屍體還是表舅爺爺跟著鄰居大哥撐船去買化肥的時候發現的。
人飄在河上,已經沒氣了。
因為她的父母受不了無休止的批.判與侮辱,走在女兒的前頭。所以最後她的屍體還是表舅爺爺他們收斂的,火化了埋在鄭家祖墳邊上。
後來鄭家村拆遷,墳墓一律移去公墓。
她跟著林主席去給祖宗掃墓的時候,還看到過文秀的墓碑。
墓碑上簡簡單單,隻有“文秀之墓”四個紅字,旁邊刻著小字卒於1973年9月。
沒有出生年月也沒有親人的祭奠。
唯一能夠慰藉這個可憐女人的,就是清明節時,鄭家後人過來掃墓,順帶著給她也捎份祭品。
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麽自殺,她將死亡的秘密一並埋藏在河水中。
那兩個人還在討論漂亮的女知青,不時夾雜著曖昧下流的笑聲,甚至惋惜自己沒能過手。
呸,裝的跟個觀音菩薩一樣,原來也是鬆褲腰帶的主。
忍無可忍的林蕊突然間發作了:“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家都被逼得自殺了,你們嚼舌根子,怎麽不怕鬼趴在你們背上看著啊!”
中年男人嚇了一跳,自覺私人談話受到了侵犯,惱羞成怒:“你講什麽鬼話,大人講話,小孩子插什麽嘴巴?你家大人沒教過你?”
“人家的墳頭上草都老高了。你們還講這種話,缺德,惡心!”林蕊嫌惡地瞪著這兩個笑嘻嘻的中年男人,從心底裏泛出嘔吐的衝動。
為什麽每當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時,這些恬不知恥的家夥津津樂道的都是受害人?
難道他們不是從母親肚子裏頭生出來的?為什麽能夠無恥得如此堂而皇之?
男人變了臉色,揚起巴掌要教訓小丫頭片子時,林鑫跟鄭大夫同時發了聲:“你想幹嘛?”
鄭大夫怒氣衝衝地挪過來:“我看你倒是敢動手試試?”
公交車雜音太大,除了附近的幾位乘客之外,其他位置的人並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那男人臉漲成了豬肝色:“這丫頭好好的非要說個活人死了。家裏大人沒教過你小孩子不要亂講話啊。”
林鑫毫不客氣地懟迴頭:“我們家大人沒教過我們在大庭廣眾下講下流話!你既然這麽羨慕趙紅忠,要學品花,幹脆去大牢裏頭陪著他。”
車廂中的人發出哄笑。
古今中外,桃色緋聞從來都是傳播最迅速的。
現在江州城估計沒誰再關心他那位坑爹的衙內,大家津津有味談論的都是那本《品花寶鑒》。
還有人意欲按圖索驥,去一睹鮮花的真顏。
據說日記本中被提到的女性,已經有人因此夫妻反目,鬧著要離婚了。
林蕊不知道如此重要的證物為什麽會被當成小電影私底下傳播。
到底是誰傳出來的?他們連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跟職業紀律都沒有嗎?
似乎這些人根本不關心受害女性的感受,隻想滿足自己肮髒無恥的窺私欲,然後在獵奇中獲得興奮的快感。
她又氣又怒,恨不得能撕掉這兩個不要臉的東西的爛嘴。
林鑫怕她激動之下會吃虧,緊緊抱住妹妹,安撫道:“沒事了,這種人下車肯定會跌個狗啃泥。”
說話間的功夫,站台到了,兩個男人罵罵咧咧地下車。
公交車突然間發動,沒站穩的兩人果然摔了一跤。
就在大家驚唿,生怕他們被車軋死鬧出大事的時候,車子又穩穩當當地停下來。
嚇得魂飛魄散的男人破口大罵,開的什麽鬼車?
女司機毫不客氣地懟迴頭:“有錢打出租車,有權坐政府小車啊,想當大爺跑來坐什麽公交車。”
眾人的哄笑聲中,車子重新出發。
林母也挪到了女兒旁邊的位置上,抱著眼睛都氣紅了的小女兒安慰:“我們蕊蕊不氣,披著人皮的鬼多了去。咱們不理他們。”
林蕊心中的委屈無法言喻,她帶著鼻音往母親懷裏蹭:“他們怎麽能那麽壞,人家都跳河沒了,他們怎麽敢評頭論足?”
難道連最基本的畏懼都沒有嗎?
人心得髒到什麽地步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不知道自己的嘴臉有多可鄙多醜陋嗎?
他們就不怕被全車人毆打嗎?
林母心中咯噔了一下,柔聲道:“誰沒了啊?”
“文秀啊,那個代課老師。”林蕊本能地疑惑,“不是舅舅發現的屍體嗎?”
林母渾身一震,難以置信地看著女兒:“你聽誰說的?誰跟你說的文秀?都說了什麽?”
因為情緒過於激動,她說話的聲音都劈了。
林蕊被母親迫切的態度驚到了,訥訥作答:“沒,沒說什麽,就說她1973年跳河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