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小外甥女狀似聽得很懵懂的目光,魏玨抬手揉了把腦袋,默默翻到別處,又讀,“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魏玨的聲音有著十足的成年男子氣息,磁性低沉,稍微放柔,便足以令人不可自拔。
一如王氏聽了多年,每次魏玨低聲哄她時,她依舊招架不住。
但這首小詩大概是哪個不得誌之人所寫,通篇透出一股頹靡,主要表達世間之事自有定數,做得再多也無用之類的意思。
讀到最後一句“萬事皆已定,浮生空自忙”時魏玨頓了頓,忽而抬手把書擲到一旁,“都是些甚麽亂七八糟的賢文,沒得帶壞了阿悅。”
王氏一愣,倒是少見夫君有如此煩躁不耐的一麵,她無奈把書拾了起來,輕聲道:“不過是本閑書罷了,你同它置氣甚麽,不僅傷身,還嚇著阿悅。”
“阿悅被我嚇著了嗎?”魏玨問。
阿悅搖搖頭,“雖然聽不大懂,但我也不喜歡這本書,還不如一些話本有趣呢。”
魏玨笑起來,“說得極是,阿悅又不當文豪,也無需為官,整日看這些做甚麽,還不如挑些看得輕鬆自在的。”
他轉頭道:“夫人去讓高娘子做些酥皮,阿悅應當餓了。”
“是你想吃罷。”王氏忍俊不禁,“竟也會推給阿悅,這大舅舅臉皮倒是不薄。”
她起身道:“我再讓他們煮些熱麵,阿悅看著你大舅舅,莫叫他隨意下榻走動。”
“嗯,舅母放心。”
阿悅一臉認真應下,叫魏玨看得有趣,再一次可惜自己沒有女兒,不過有如此乖軟可愛的小外甥女倒是彌補了一二。
他以拳抵唇咳了咳,對阿悅招手,“阿悅來,幫大舅舅暖暖。”
這是近日常有的舉動,阿悅會意地脫靴上榻,被魏玨攬在胸前。孩童的身體溫暖柔軟,抱在胸前就好似一個天然的暖爐。
不過阿悅知道大舅舅並非真的用她取暖,純粹是不想讓她看到他難受的模樣罷了。
有這樣的父親,也無怪表兄魏昭會那樣善解人意。
她伸手幫魏玨順了順背,即使能使出的力道很小,似乎也使他咳聲低了些。
外間蓮女道:“小娘子,荀君托人送了本書來,現在要看嗎?”
“荀先生?”阿悅疑惑,這幾日荀溫有事不能來給她上課,不想還要送書來。
她看了眼魏玨,得他肯定的眼神後便下榻去取了書,又坐迴去同他靠在了一塊兒。
荀溫教“數”,他給的書自然也同這些有關。書中記載的內容繁雜,有五行八卦、陰陽風水,亦有簡單的算數,都不算晦澀,圖文並茂,是尋常孩童也能輕鬆看懂且喜歡的程度,況且荀溫還作了許多小注。
不得不說他實在擅為人師,這些注釋用詞簡單卻風趣,他應當是很了解阿悅的認字水平,裏麵竟沒有一字讓她會辨別困難。
魏玨同阿悅一起翻看了幾頁,心忖這位荀君真是個妙人,原先還不解父親為何請他任阿悅的先生,現今倒是明白了。
“阿悅喜歡學這些?”
阿悅點頭,誠實道:“我不喜歡繡花。”
魏玨失笑,“誰說小娘子就要學繡花了?便是你舅母也甚少動針線呢。阿悅喜歡甚麽都行,隻要高興。”
說罷,魏玨伸手摩挲了下粗糙書頁,那作注的字跡竟是和王氏有幾分神似,他忽而道:“阿悅有聽這位先生說過是北地何處人氏嗎?”
……唔?阿悅迴想了下,荀溫從未在她這個學生麵前提過來曆,“沒有,不過蓮女好像說,荀先生原本並非北地人氏,是族中遭逢大難,流落去的,但原本在哪地誰也不知。”
魏玨輕輕“嗯”了聲,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繼而又搖頭笑了笑,世間巧事何其多,他著實不該過分推測。
收斂思緒,魏玨忍不住再度咳了起來。
但這次的咳似乎有些不一樣。
在感受到魏玨胸腔震動時,阿悅聞到了一陣熟悉又陌生的腥氣,她一驚,急急想抬頭望去,卻被大力按住了腦袋。
“乖阿悅。”魏玨輕聲道,語調艱澀,“莫要告訴任何人,幫大舅舅去喚你阿兄來,好不好?”
忍著鼻間翻湧而上的酸意,阿悅顫了下眼睫掩去濕潤,低答,“好。”
第32章
魏玨父子二人談了甚麽阿悅不得而知,在他們心中她隻是個懵懂的孩童, 怎麽會給她增添煩擾。
不過, 魏蛟越發忙碌是眾所周知的事。一些士族妄自尊大,試圖以不上朝不理事的方式來威脅魏蛟恢複晉世家風光, 但魏蛟如果是那麽被輕易威嚇的人, 他當初就不會張口扯了一麵大旗就開始謀算大位了。
同幾個謀臣商議後, 魏蛟開始整合官職,大肆換血,並用舉孝廉之法在各地廣撒網式提拔官員。
舉孝廉不同於察舉製, 舉薦之人的規定不算嚴苛,何況正值用人之際, 選出上任的新官多如雨後春筍。
魏蛟失了一半前朝士族的心,但此舉令大半寒門都成了他的擁躉。
當然, 此法稱得上急功近利, 缺陷和隱患都不少。魏蛟打的主意是先和這些前朝頑固清算完,再來慢慢治理新朝官吏。
第一個被斬殺的,果然是寧氏寧斯。他有學生數百,據說當日在宮門前為他跪地求情的有四十餘人,另外一半則選擇默然旁觀,或直接站在了新帝那邊。
適逢新舊王朝交替,這種時候所謂的師生之義和名聲並不那麽重要, 何況以寧斯做的那些事, 都知道他就是在故意尋死。
殺雞儆猴後, 臨安城的風雲才真正開始翻湧。
這些腥風血雨都和阿悅無關, 她的日常同以往沒有區別,依舊是一日三餐、習課、陪伴各位長輩。
這日仍是荀溫授課。
伏案把幾道數學題的答案一一寫上,阿悅往魏旭那兒瞄了眼,他正在滿臉嚴肅地計算。
沒有九九乘法表的數學難度無疑要上好幾個層次,荀溫出的這幾道題中涉及了乘,對剛接觸數學的魏旭顯然有難度,但在阿悅這兒就有點作弊式的輕鬆。
她好奇這位小表兄會用什麽方法計算,專注望了好一會兒,隨後臉上就隻剩下“……”的表情。
原來魏旭竟選擇用畫畫的方式來算出答案,假使這道題為:將一兵五,冬日添衣,將三兵二,需製冬衣幾何?
如果換算成現代計算方法,就是十分簡單的1x3 5x2,結果顯而易見。
魏旭思路清奇,先畫出了一將五兵,再在他們身邊畫上冬衣數量,最後一個個數,阿悅對他的耐心和這等方法心悅誠服。
一般人,做不到。
何況魏旭並不隻是簡單做題,得出答案後他疑惑道:“先生,為何題中冬衣為將三兵二?”
“嗯?”荀溫一時還沒聽懂。
魏旭道:“父親和我說,祖父征戰時從來與尋常將士同食同宿,絕無特殊。”
“……”荀溫頓了頓,“聖人大義,卻是我狹隘了。”
這就是單獨授學的好處,如果放在大學堂中,阿悅覺得過於較真的小表兄可能會被先生揍一頓。
簡單算術後就是五行八卦之說,在現代五行八卦已算得上玄學,但真正學入之後就能發現,它其實非常科學實用,數千年來一代代凝結的智慧絕不可小覷。
阿悅學得很認真,目光時常不知不覺就凝在荀溫臉上許久,他時而揚眉、時而凝目、時而含笑,各種神態都有,並不是隻會板著臉訓人的學究。
“小娘子。”小歇時,蓮女並宮婢提食盒入內,笑道,“王夫人道你和小郎君進學勞累,囑咐高娘子做了玉帶羹使婢送來,讓你們和荀先生先趁熱各用一碗。”
正是在蓮女說出“王夫人”三字的這一息,電光火石間,阿悅忽然就明白了荀溫一直以來的眼熟感來自哪裏。
他和王夫人的眉眼很有些相像。
王夫人氣淑貌美,荀溫至多能算五官端正大方,再者有男女之別,尋常人很難把他們聯係到一塊兒。
如果阿悅不是近日時常和這兩位相處,也難以看出其中玄妙。可一旦想明白了,就越看越覺得兩人外貌相似。
世間毫無關係而長相相似的人也不少,但想到大舅舅那日的問話和欲言又止,阿悅鬼使神差般問,“先生有姊妹嗎?”
她猜想的是,大舅母也許曾有親兄弟與家人失散。
荀溫微微怔神,笑了笑,“並無嫡親姊妹,堂表姊妹倒是不少。”
他道:“阿悅怎麽突然問這個?我已許久未見過族人了,亦不知他們身在何處。”
阿悅搖頭,“我突然好奇,先生莫怪。”
這個年幼的學生偶爾會有些令人驚訝的想法,荀溫對此不以為奇,就此略過了。
他低首舀羹,阿悅忍不住又看了幾眼。
依年紀而言,荀溫算不得十分年輕。阿悅聽宮婢說過,約莫三十五六的模樣,他在北地曾有妻室,並無兒女,且夫人早在當初戰亂時就病亡,荀溫似乎就是因此下定決心自薦入魏蛟帳下。
如今他頗受重用,雖然無家族可依,但也有不少身份稍低的世家女傾心,看重的便是他的才智和家中清靜。
看起來沒甚麽特別的,阿悅按下腦中奇奇怪怪的思緒,低首吃羹。
**
立夏時節,魏玨率百官迎夏賜冰後,魏氏一大家都聚到了一塊兒。
魏玨四兄弟的感情和其他士族相比要格外好,主要是魏玨作為長兄的確能使人心悅誠服。往日談功論賞時,他自有長兄風度,從不與人爭,哪位弟弟有疑難,他又能毫不介意地傾全力相助,嫡庶皆如此。
很少有人能做到他這種程度,所以三位弟弟對這位嫡長兄都濡慕非常,連魏蛟最冷淡的二子魏柏亦十分敬愛他。
往日魏玨是最令魏玨和文夫人欣慰的長子,毫不誇張地說,有長子在,他們管教另外三個都要輕鬆許多。
眼下看著他們父子五人一同飲酒的歡暢模樣,文夫人麵上含笑,心中擔憂的不僅是魏玨的身體,更有一層對今後的隱憂。
長子在,尚能使另外三人友愛一心,假使阿玨當真出了什麽事……
事實上,這已經不能算是假設了,而是切實擺在他們夫婦麵前的問題。
阿悅腕上係了五色長命縷,牽了編製的繩兜,裏麵兜了好幾個熟雞蛋。這本是要掛脖子上的,她覺得傻乎乎,偷偷換到了手腕。
作為魏家唯一的小娘子,阿悅繩兜內雞蛋最多,幾乎是望見她的長輩都要往裏麵放一個。
表兄魏昭走來時,阿悅就差趴在桌麵,軟綿綿道:“阿兄再放,我要拿不動了。”
“倒不好叫阿悅勞累。”魏昭笑,隨後直接坐在阿悅身邊開始剝殼,“習俗卻不可免,如此隻好直接喂給阿悅了。”
他知道這個年紀的小娘子挑食,問道:“阿悅喜歡吃哪個?”
魏昭指的是蛋白、蛋黃,阿悅眨巴眼,和他倒也不那麽客氣,小聲道:“可以隻食一小口嗎?”
魏昭頷首,便見小表妹探過腦袋來咬了一半蛋黃,配著溫水慢慢下腹。
“該試著多食些。”話雖如此,魏昭並沒有勉強阿悅將剩下的拿去,而是慢慢剝剩下的殼,準備自己代為解決。
他今日穿了一身石青直裾深衣,許是隻有自家人在,僅以木冠束發,蕭疏軒舉,氣質如玉。
深衣製來有規矩,短毋見膚,長毋被土,將身體藏得十分嚴實,輕易不能看出甚麽,唯能顯出腰身。但其寬袖飄飄,隻端坐在那兒,微風一拂,已是十分清雅。
好些宮婢為其風姿所攝,忍不住來此添了幾次茶水,阿悅看了不住眨眼,笑意從眼睫中流瀉而下。
“阿悅今日稱重了嗎?”被小表妹暗暗笑著的魏昭忽然道。
魏玨的聲音有著十足的成年男子氣息,磁性低沉,稍微放柔,便足以令人不可自拔。
一如王氏聽了多年,每次魏玨低聲哄她時,她依舊招架不住。
但這首小詩大概是哪個不得誌之人所寫,通篇透出一股頹靡,主要表達世間之事自有定數,做得再多也無用之類的意思。
讀到最後一句“萬事皆已定,浮生空自忙”時魏玨頓了頓,忽而抬手把書擲到一旁,“都是些甚麽亂七八糟的賢文,沒得帶壞了阿悅。”
王氏一愣,倒是少見夫君有如此煩躁不耐的一麵,她無奈把書拾了起來,輕聲道:“不過是本閑書罷了,你同它置氣甚麽,不僅傷身,還嚇著阿悅。”
“阿悅被我嚇著了嗎?”魏玨問。
阿悅搖搖頭,“雖然聽不大懂,但我也不喜歡這本書,還不如一些話本有趣呢。”
魏玨笑起來,“說得極是,阿悅又不當文豪,也無需為官,整日看這些做甚麽,還不如挑些看得輕鬆自在的。”
他轉頭道:“夫人去讓高娘子做些酥皮,阿悅應當餓了。”
“是你想吃罷。”王氏忍俊不禁,“竟也會推給阿悅,這大舅舅臉皮倒是不薄。”
她起身道:“我再讓他們煮些熱麵,阿悅看著你大舅舅,莫叫他隨意下榻走動。”
“嗯,舅母放心。”
阿悅一臉認真應下,叫魏玨看得有趣,再一次可惜自己沒有女兒,不過有如此乖軟可愛的小外甥女倒是彌補了一二。
他以拳抵唇咳了咳,對阿悅招手,“阿悅來,幫大舅舅暖暖。”
這是近日常有的舉動,阿悅會意地脫靴上榻,被魏玨攬在胸前。孩童的身體溫暖柔軟,抱在胸前就好似一個天然的暖爐。
不過阿悅知道大舅舅並非真的用她取暖,純粹是不想讓她看到他難受的模樣罷了。
有這樣的父親,也無怪表兄魏昭會那樣善解人意。
她伸手幫魏玨順了順背,即使能使出的力道很小,似乎也使他咳聲低了些。
外間蓮女道:“小娘子,荀君托人送了本書來,現在要看嗎?”
“荀先生?”阿悅疑惑,這幾日荀溫有事不能來給她上課,不想還要送書來。
她看了眼魏玨,得他肯定的眼神後便下榻去取了書,又坐迴去同他靠在了一塊兒。
荀溫教“數”,他給的書自然也同這些有關。書中記載的內容繁雜,有五行八卦、陰陽風水,亦有簡單的算數,都不算晦澀,圖文並茂,是尋常孩童也能輕鬆看懂且喜歡的程度,況且荀溫還作了許多小注。
不得不說他實在擅為人師,這些注釋用詞簡單卻風趣,他應當是很了解阿悅的認字水平,裏麵竟沒有一字讓她會辨別困難。
魏玨同阿悅一起翻看了幾頁,心忖這位荀君真是個妙人,原先還不解父親為何請他任阿悅的先生,現今倒是明白了。
“阿悅喜歡學這些?”
阿悅點頭,誠實道:“我不喜歡繡花。”
魏玨失笑,“誰說小娘子就要學繡花了?便是你舅母也甚少動針線呢。阿悅喜歡甚麽都行,隻要高興。”
說罷,魏玨伸手摩挲了下粗糙書頁,那作注的字跡竟是和王氏有幾分神似,他忽而道:“阿悅有聽這位先生說過是北地何處人氏嗎?”
……唔?阿悅迴想了下,荀溫從未在她這個學生麵前提過來曆,“沒有,不過蓮女好像說,荀先生原本並非北地人氏,是族中遭逢大難,流落去的,但原本在哪地誰也不知。”
魏玨輕輕“嗯”了聲,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繼而又搖頭笑了笑,世間巧事何其多,他著實不該過分推測。
收斂思緒,魏玨忍不住再度咳了起來。
但這次的咳似乎有些不一樣。
在感受到魏玨胸腔震動時,阿悅聞到了一陣熟悉又陌生的腥氣,她一驚,急急想抬頭望去,卻被大力按住了腦袋。
“乖阿悅。”魏玨輕聲道,語調艱澀,“莫要告訴任何人,幫大舅舅去喚你阿兄來,好不好?”
忍著鼻間翻湧而上的酸意,阿悅顫了下眼睫掩去濕潤,低答,“好。”
第32章
魏玨父子二人談了甚麽阿悅不得而知,在他們心中她隻是個懵懂的孩童, 怎麽會給她增添煩擾。
不過, 魏蛟越發忙碌是眾所周知的事。一些士族妄自尊大,試圖以不上朝不理事的方式來威脅魏蛟恢複晉世家風光, 但魏蛟如果是那麽被輕易威嚇的人, 他當初就不會張口扯了一麵大旗就開始謀算大位了。
同幾個謀臣商議後, 魏蛟開始整合官職,大肆換血,並用舉孝廉之法在各地廣撒網式提拔官員。
舉孝廉不同於察舉製, 舉薦之人的規定不算嚴苛,何況正值用人之際, 選出上任的新官多如雨後春筍。
魏蛟失了一半前朝士族的心,但此舉令大半寒門都成了他的擁躉。
當然, 此法稱得上急功近利, 缺陷和隱患都不少。魏蛟打的主意是先和這些前朝頑固清算完,再來慢慢治理新朝官吏。
第一個被斬殺的,果然是寧氏寧斯。他有學生數百,據說當日在宮門前為他跪地求情的有四十餘人,另外一半則選擇默然旁觀,或直接站在了新帝那邊。
適逢新舊王朝交替,這種時候所謂的師生之義和名聲並不那麽重要, 何況以寧斯做的那些事, 都知道他就是在故意尋死。
殺雞儆猴後, 臨安城的風雲才真正開始翻湧。
這些腥風血雨都和阿悅無關, 她的日常同以往沒有區別,依舊是一日三餐、習課、陪伴各位長輩。
這日仍是荀溫授課。
伏案把幾道數學題的答案一一寫上,阿悅往魏旭那兒瞄了眼,他正在滿臉嚴肅地計算。
沒有九九乘法表的數學難度無疑要上好幾個層次,荀溫出的這幾道題中涉及了乘,對剛接觸數學的魏旭顯然有難度,但在阿悅這兒就有點作弊式的輕鬆。
她好奇這位小表兄會用什麽方法計算,專注望了好一會兒,隨後臉上就隻剩下“……”的表情。
原來魏旭竟選擇用畫畫的方式來算出答案,假使這道題為:將一兵五,冬日添衣,將三兵二,需製冬衣幾何?
如果換算成現代計算方法,就是十分簡單的1x3 5x2,結果顯而易見。
魏旭思路清奇,先畫出了一將五兵,再在他們身邊畫上冬衣數量,最後一個個數,阿悅對他的耐心和這等方法心悅誠服。
一般人,做不到。
何況魏旭並不隻是簡單做題,得出答案後他疑惑道:“先生,為何題中冬衣為將三兵二?”
“嗯?”荀溫一時還沒聽懂。
魏旭道:“父親和我說,祖父征戰時從來與尋常將士同食同宿,絕無特殊。”
“……”荀溫頓了頓,“聖人大義,卻是我狹隘了。”
這就是單獨授學的好處,如果放在大學堂中,阿悅覺得過於較真的小表兄可能會被先生揍一頓。
簡單算術後就是五行八卦之說,在現代五行八卦已算得上玄學,但真正學入之後就能發現,它其實非常科學實用,數千年來一代代凝結的智慧絕不可小覷。
阿悅學得很認真,目光時常不知不覺就凝在荀溫臉上許久,他時而揚眉、時而凝目、時而含笑,各種神態都有,並不是隻會板著臉訓人的學究。
“小娘子。”小歇時,蓮女並宮婢提食盒入內,笑道,“王夫人道你和小郎君進學勞累,囑咐高娘子做了玉帶羹使婢送來,讓你們和荀先生先趁熱各用一碗。”
正是在蓮女說出“王夫人”三字的這一息,電光火石間,阿悅忽然就明白了荀溫一直以來的眼熟感來自哪裏。
他和王夫人的眉眼很有些相像。
王夫人氣淑貌美,荀溫至多能算五官端正大方,再者有男女之別,尋常人很難把他們聯係到一塊兒。
如果阿悅不是近日時常和這兩位相處,也難以看出其中玄妙。可一旦想明白了,就越看越覺得兩人外貌相似。
世間毫無關係而長相相似的人也不少,但想到大舅舅那日的問話和欲言又止,阿悅鬼使神差般問,“先生有姊妹嗎?”
她猜想的是,大舅母也許曾有親兄弟與家人失散。
荀溫微微怔神,笑了笑,“並無嫡親姊妹,堂表姊妹倒是不少。”
他道:“阿悅怎麽突然問這個?我已許久未見過族人了,亦不知他們身在何處。”
阿悅搖頭,“我突然好奇,先生莫怪。”
這個年幼的學生偶爾會有些令人驚訝的想法,荀溫對此不以為奇,就此略過了。
他低首舀羹,阿悅忍不住又看了幾眼。
依年紀而言,荀溫算不得十分年輕。阿悅聽宮婢說過,約莫三十五六的模樣,他在北地曾有妻室,並無兒女,且夫人早在當初戰亂時就病亡,荀溫似乎就是因此下定決心自薦入魏蛟帳下。
如今他頗受重用,雖然無家族可依,但也有不少身份稍低的世家女傾心,看重的便是他的才智和家中清靜。
看起來沒甚麽特別的,阿悅按下腦中奇奇怪怪的思緒,低首吃羹。
**
立夏時節,魏玨率百官迎夏賜冰後,魏氏一大家都聚到了一塊兒。
魏玨四兄弟的感情和其他士族相比要格外好,主要是魏玨作為長兄的確能使人心悅誠服。往日談功論賞時,他自有長兄風度,從不與人爭,哪位弟弟有疑難,他又能毫不介意地傾全力相助,嫡庶皆如此。
很少有人能做到他這種程度,所以三位弟弟對這位嫡長兄都濡慕非常,連魏蛟最冷淡的二子魏柏亦十分敬愛他。
往日魏玨是最令魏玨和文夫人欣慰的長子,毫不誇張地說,有長子在,他們管教另外三個都要輕鬆許多。
眼下看著他們父子五人一同飲酒的歡暢模樣,文夫人麵上含笑,心中擔憂的不僅是魏玨的身體,更有一層對今後的隱憂。
長子在,尚能使另外三人友愛一心,假使阿玨當真出了什麽事……
事實上,這已經不能算是假設了,而是切實擺在他們夫婦麵前的問題。
阿悅腕上係了五色長命縷,牽了編製的繩兜,裏麵兜了好幾個熟雞蛋。這本是要掛脖子上的,她覺得傻乎乎,偷偷換到了手腕。
作為魏家唯一的小娘子,阿悅繩兜內雞蛋最多,幾乎是望見她的長輩都要往裏麵放一個。
表兄魏昭走來時,阿悅就差趴在桌麵,軟綿綿道:“阿兄再放,我要拿不動了。”
“倒不好叫阿悅勞累。”魏昭笑,隨後直接坐在阿悅身邊開始剝殼,“習俗卻不可免,如此隻好直接喂給阿悅了。”
他知道這個年紀的小娘子挑食,問道:“阿悅喜歡吃哪個?”
魏昭指的是蛋白、蛋黃,阿悅眨巴眼,和他倒也不那麽客氣,小聲道:“可以隻食一小口嗎?”
魏昭頷首,便見小表妹探過腦袋來咬了一半蛋黃,配著溫水慢慢下腹。
“該試著多食些。”話雖如此,魏昭並沒有勉強阿悅將剩下的拿去,而是慢慢剝剩下的殼,準備自己代為解決。
他今日穿了一身石青直裾深衣,許是隻有自家人在,僅以木冠束發,蕭疏軒舉,氣質如玉。
深衣製來有規矩,短毋見膚,長毋被土,將身體藏得十分嚴實,輕易不能看出甚麽,唯能顯出腰身。但其寬袖飄飄,隻端坐在那兒,微風一拂,已是十分清雅。
好些宮婢為其風姿所攝,忍不住來此添了幾次茶水,阿悅看了不住眨眼,笑意從眼睫中流瀉而下。
“阿悅今日稱重了嗎?”被小表妹暗暗笑著的魏昭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