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自己的存在
2004年2月,我28萬字的長篇小說《欲望罌粟》改完了,便籌劃接著寫已動筆兩年寫了5萬字的《渡魂》。看著當初自己認為鮮和有趣的文字,竟有些青麵獠牙、慘不忍睹。自己明白這是因為已寫了兩部長篇,又讀了些書,聽了太多的意見,審美情趣便水漲船高。於是全盤否定,重新鳴鑼開場,誰知一晃七個多月過去才烏龜似的爬了一千多個格子。9月下旬一個偶然的機會,成都的朋友約稿,長篇小說《背叛愛情》的情節、故事、人物什麽的立即鮮活起來,二十天竟洋洋灑灑寫了10萬字,很高興的告訴朋友我的第三部長篇小說《背叛愛情》即將誕生。
但緊接著的事多少令人沉悶。每有隨筆之類的文章發表,總有個把人指指戳戳。自己本是很看重身邊的文友,但一次文友聚會有人提議“叫馮西海來”,有人便莫名其妙地梗著脖子“不叫那貨”。他們似乎很熱衷於文學之外的勾當,而認真寫字的時間並不太多,發出的文章也看不出“著名作家”的水準。
我承認自己的散文缺乏思想的積澱和哲理的提煉,書讀的太少太浮,應該在美學、哲學上下工夫。對小說也一直似懂非懂,隻是跟著感覺一路寫下去,沒有寫出平生最好的作品,還和以往一樣與文友們爭論,導致別人的誤解,說我“講話太大”之類。這才明白,自己的寫作讓文友們無形中有了“壓力”,別人挑你的骨頭尋求平衡,你還象以往一樣談論別人的文章長短,肯定會導致不滿,這是文人圈裏很奇特的現象。
朋友說:“你在身邊有幾個文學知音?”自己便一時語塞,一個禮拜坐在書房發呆,冷了寫作的衝動。
記得有一天早上看湖南衛視《真情》,說一位長沙老人與當年在北京上大學的女生戀愛鬧了矛盾痛苦至今,四十年過去了仍在日夜思念難解的初戀疙瘩,便一個人在客廳抹眼淚,覺得孤獨不已。想起路遙用生命的代價創作出洋洋200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他死後多年還有人戲說“《平凡的世界》太平凡了”,不知他的靈魂聽見後怎麽想。還想起《懷念狼》進入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初評,得過兩次外國文學獎卻始終沒被國內文學界承認的賈平凹兄遭到攻擊的事,很有些同病相憐的感覺。
看他的《懷念狼》後記,淺淺的文字,翻出了這樣幾句:“我自以為文章是人間的事,不敢隨便的糟蹋紙和字……有的人十年磨一劍,有的人倚馬千言,不可一概而論……寫作在於自娛和娛人,自娛當然有我的存在,娛人而不是去迎合,包括政治的也包括世俗的。”於是,在壓抑的心境裏對自己打氣:隻有不停的寫下去你才能真正站起來,隻要讀者不遺棄你就證明你的存在。反複鼓勵自己象那個刺殺皇帝的荊柯悲壯的走進書房,鋪開稿紙,靠煙卷和咖啡支撐疲憊的身體,接著打斷的文思,繼續自己的征程,直到2005年2月27日中午才劃上句號。
我高興的衝出墳墓一樣的書房,在客廳裏大唿小叫,為自己又一次的裏程碑而得意忘形——我明白,23萬字的長篇小說《背叛愛情》之後,包括業已給我帶來榮譽和爭議的《愛恨無奈》(有些朋友以為我因此變了瞧著不順眼)以及正在出版社繈褓中的《欲望罌粟》,我雄心勃勃的“周山愛情三部曲”終於完成了。當然,這隻是我給尊貴的小說藝術交的“學費”,以後,從零開始,讀書,先寫短篇,中篇,地名一律是“兩寺渡”之類,最後是我夢想了20多年的文學高峰、長篇小說《鹹陽情仇》(原名《渡魂》)。
在以後的日子裏,隻是告戒自己,盡量避免與圈內人的交往,特別是虛心聽別人的批評,少輕易藏否別人作品。要不然,真的沒有文學朋友,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靠權壇和商場的朋友捧場,對庸俗重物又浪漫重精神的我,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麵對的結局。以後寫什麽,讀什麽,正如父親種莊稼,一茬一茬不停耕耘、撒種、澆水、收獲,收成的好壞任由別人評說,我隻是文學沃土上的一介農夫,隻要能一本一本的寫下去,自己感到舒服,當是人間最幸福的事情了。
《背叛愛情》開筆前,單位又換了位很能幹的頭兒,自己對以往寸頭的形象不滿,一邊寫書一邊蓄發,如今又恢複偏分頭的“秀才”形象,對用了二十年的“清靜居”書房雅號咋看咋不順眼,一激動改成“正堂”,是舊時衙門縣太爺辦公的地方稱謂,自己推掉寫小說的筆、紙,鋪上毛氈,寫了兩個笨拙稚憨的大字貼上牆,立時蓬蓽生輝,書裏的眾多人物靈魂在我重新購迴的十支“飛雪”圓珠筆下暴露無遺。
鐵筆刻出眾生像,紙上現出鬼神形,便以為自己平庸的寫作是在“審判”靈魂,不知不覺當了大官似的神聖起來。平凹老兄將“靜虛村”改成“大堂”,而今我的“清靜居”又易名為“正堂”,事先並無模仿之意,半月後方才恍然大悟,大體上文人之氣相通吧?
“晴空看鶴去,雪地抱琴歸”的日子一去不返,新的小說裏多了些世態炎涼的人間煙火味,便很慚愧的想起曾經很崇拜的青蓮居士來。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身在權壇的自己對文學六根未淨,成了芸芸眾生的異類,還自得其樂的左奔右突,希望新的氣象雲蒸霞蔚,多少有些白日做夢的癡迷。
故事講完了,李洋的悲慘結局其實是欲望之神的孽障,乞求讀者不要把這罪名掛在弱小的我頭上,我可是連殺雞都手抖的沒出息主兒。
書是2005年春節期間殺青的,一年多時間修改了兩次。2006年3月,自己終於離開原單位,不僅職務搬正,而且是自己奮鬥了20多年喜歡的工作。2007年春節前夕,又一次修改,自己無疑和倒黴的李洋壓抑孤獨甚至悲傷了一迴。深深的感到,讀書、寫作是難得的享受,而作品的修改則是折磨。有什麽辦法?既然你中了文學的毒,天堂也好,地獄也好,你不鑽進去,由得了你嗎?
說實話,心裏沒底,緊張的厲害。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敢張狂,越寫越害怕小說了。出版社會接受她嗎?讀者會喜歡《愛恨無奈》一樣喜歡她嗎?惴惴的心情,其實是對文學和讀者的真誠。這一點,似乎毫無疑問。
在這本書的寫作出版過程中,反複閱讀了時瑞寶、鄧霞編著的《鹹陽文物誌》和林東海的《詩法舉隅》,隻是想增加一點地域文化色彩,多少顯得笨拙。更多的朋友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鼓勵,都是迂拙的我感懷的,一並鳴謝。
牆上的莫言先生在煙霧繚繞中看伏案疾書的我,總擔心太多的煙草會突然奪走生命,每到寫作間隙總看著僵硬的右手害怕它發生故障影響自己的奮鬥目標。妻子聽說了罵神經病,自己卻忍不住總是神道道的,直到完成創作才恢複正常,但願老天莫負我這虔誠的後生。
2007年1月17日深夜於正堂
2004年2月,我28萬字的長篇小說《欲望罌粟》改完了,便籌劃接著寫已動筆兩年寫了5萬字的《渡魂》。看著當初自己認為鮮和有趣的文字,竟有些青麵獠牙、慘不忍睹。自己明白這是因為已寫了兩部長篇,又讀了些書,聽了太多的意見,審美情趣便水漲船高。於是全盤否定,重新鳴鑼開場,誰知一晃七個多月過去才烏龜似的爬了一千多個格子。9月下旬一個偶然的機會,成都的朋友約稿,長篇小說《背叛愛情》的情節、故事、人物什麽的立即鮮活起來,二十天竟洋洋灑灑寫了10萬字,很高興的告訴朋友我的第三部長篇小說《背叛愛情》即將誕生。
但緊接著的事多少令人沉悶。每有隨筆之類的文章發表,總有個把人指指戳戳。自己本是很看重身邊的文友,但一次文友聚會有人提議“叫馮西海來”,有人便莫名其妙地梗著脖子“不叫那貨”。他們似乎很熱衷於文學之外的勾當,而認真寫字的時間並不太多,發出的文章也看不出“著名作家”的水準。
我承認自己的散文缺乏思想的積澱和哲理的提煉,書讀的太少太浮,應該在美學、哲學上下工夫。對小說也一直似懂非懂,隻是跟著感覺一路寫下去,沒有寫出平生最好的作品,還和以往一樣與文友們爭論,導致別人的誤解,說我“講話太大”之類。這才明白,自己的寫作讓文友們無形中有了“壓力”,別人挑你的骨頭尋求平衡,你還象以往一樣談論別人的文章長短,肯定會導致不滿,這是文人圈裏很奇特的現象。
朋友說:“你在身邊有幾個文學知音?”自己便一時語塞,一個禮拜坐在書房發呆,冷了寫作的衝動。
記得有一天早上看湖南衛視《真情》,說一位長沙老人與當年在北京上大學的女生戀愛鬧了矛盾痛苦至今,四十年過去了仍在日夜思念難解的初戀疙瘩,便一個人在客廳抹眼淚,覺得孤獨不已。想起路遙用生命的代價創作出洋洋200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他死後多年還有人戲說“《平凡的世界》太平凡了”,不知他的靈魂聽見後怎麽想。還想起《懷念狼》進入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初評,得過兩次外國文學獎卻始終沒被國內文學界承認的賈平凹兄遭到攻擊的事,很有些同病相憐的感覺。
看他的《懷念狼》後記,淺淺的文字,翻出了這樣幾句:“我自以為文章是人間的事,不敢隨便的糟蹋紙和字……有的人十年磨一劍,有的人倚馬千言,不可一概而論……寫作在於自娛和娛人,自娛當然有我的存在,娛人而不是去迎合,包括政治的也包括世俗的。”於是,在壓抑的心境裏對自己打氣:隻有不停的寫下去你才能真正站起來,隻要讀者不遺棄你就證明你的存在。反複鼓勵自己象那個刺殺皇帝的荊柯悲壯的走進書房,鋪開稿紙,靠煙卷和咖啡支撐疲憊的身體,接著打斷的文思,繼續自己的征程,直到2005年2月27日中午才劃上句號。
我高興的衝出墳墓一樣的書房,在客廳裏大唿小叫,為自己又一次的裏程碑而得意忘形——我明白,23萬字的長篇小說《背叛愛情》之後,包括業已給我帶來榮譽和爭議的《愛恨無奈》(有些朋友以為我因此變了瞧著不順眼)以及正在出版社繈褓中的《欲望罌粟》,我雄心勃勃的“周山愛情三部曲”終於完成了。當然,這隻是我給尊貴的小說藝術交的“學費”,以後,從零開始,讀書,先寫短篇,中篇,地名一律是“兩寺渡”之類,最後是我夢想了20多年的文學高峰、長篇小說《鹹陽情仇》(原名《渡魂》)。
在以後的日子裏,隻是告戒自己,盡量避免與圈內人的交往,特別是虛心聽別人的批評,少輕易藏否別人作品。要不然,真的沒有文學朋友,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靠權壇和商場的朋友捧場,對庸俗重物又浪漫重精神的我,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麵對的結局。以後寫什麽,讀什麽,正如父親種莊稼,一茬一茬不停耕耘、撒種、澆水、收獲,收成的好壞任由別人評說,我隻是文學沃土上的一介農夫,隻要能一本一本的寫下去,自己感到舒服,當是人間最幸福的事情了。
《背叛愛情》開筆前,單位又換了位很能幹的頭兒,自己對以往寸頭的形象不滿,一邊寫書一邊蓄發,如今又恢複偏分頭的“秀才”形象,對用了二十年的“清靜居”書房雅號咋看咋不順眼,一激動改成“正堂”,是舊時衙門縣太爺辦公的地方稱謂,自己推掉寫小說的筆、紙,鋪上毛氈,寫了兩個笨拙稚憨的大字貼上牆,立時蓬蓽生輝,書裏的眾多人物靈魂在我重新購迴的十支“飛雪”圓珠筆下暴露無遺。
鐵筆刻出眾生像,紙上現出鬼神形,便以為自己平庸的寫作是在“審判”靈魂,不知不覺當了大官似的神聖起來。平凹老兄將“靜虛村”改成“大堂”,而今我的“清靜居”又易名為“正堂”,事先並無模仿之意,半月後方才恍然大悟,大體上文人之氣相通吧?
“晴空看鶴去,雪地抱琴歸”的日子一去不返,新的小說裏多了些世態炎涼的人間煙火味,便很慚愧的想起曾經很崇拜的青蓮居士來。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身在權壇的自己對文學六根未淨,成了芸芸眾生的異類,還自得其樂的左奔右突,希望新的氣象雲蒸霞蔚,多少有些白日做夢的癡迷。
故事講完了,李洋的悲慘結局其實是欲望之神的孽障,乞求讀者不要把這罪名掛在弱小的我頭上,我可是連殺雞都手抖的沒出息主兒。
書是2005年春節期間殺青的,一年多時間修改了兩次。2006年3月,自己終於離開原單位,不僅職務搬正,而且是自己奮鬥了20多年喜歡的工作。2007年春節前夕,又一次修改,自己無疑和倒黴的李洋壓抑孤獨甚至悲傷了一迴。深深的感到,讀書、寫作是難得的享受,而作品的修改則是折磨。有什麽辦法?既然你中了文學的毒,天堂也好,地獄也好,你不鑽進去,由得了你嗎?
說實話,心裏沒底,緊張的厲害。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敢張狂,越寫越害怕小說了。出版社會接受她嗎?讀者會喜歡《愛恨無奈》一樣喜歡她嗎?惴惴的心情,其實是對文學和讀者的真誠。這一點,似乎毫無疑問。
在這本書的寫作出版過程中,反複閱讀了時瑞寶、鄧霞編著的《鹹陽文物誌》和林東海的《詩法舉隅》,隻是想增加一點地域文化色彩,多少顯得笨拙。更多的朋友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鼓勵,都是迂拙的我感懷的,一並鳴謝。
牆上的莫言先生在煙霧繚繞中看伏案疾書的我,總擔心太多的煙草會突然奪走生命,每到寫作間隙總看著僵硬的右手害怕它發生故障影響自己的奮鬥目標。妻子聽說了罵神經病,自己卻忍不住總是神道道的,直到完成創作才恢複正常,但願老天莫負我這虔誠的後生。
2007年1月17日深夜於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