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紀已經不小了,立儲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於皇帝而言,他自己的意願與被逼而行絕對是兩碼事。
很顯然,提出立儲的大臣們,並非是純粹出於公心,而無非是為了將來著想罷了。
從龍之功,向來是朝中晉升的一大利器。
想到這些人都已經在盤算自己死後之事,皇帝心裏難免不爽,當然就沒有好聲氣。
廢話,老人家兒子現在失蹤了兩個,你們卻在攛掇剩下的兒子們奪家產,是個人都不會高興。
更重要的是,皇帝他覺得自己還是老當益壯,還想再活個十年八年的呢。
“立儲?立哪個?”皇帝眼神在座下掃視一圈,然後眯起了眼,“老三老四?老七老八?”
聽著皇帝洪亮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中,卻是讓不少人心中一顫。
皇帝此言,單單漏了失蹤的兩位皇子,莫非皇帝也是認為那兩位已經無望了?
而心中本有意其他皇子的大臣,卻是在皇帝提到四位皇子時都不由自主的低了低頭。
三皇子之前文名甚盛,卻因受生母連累壞了名聲,已經為皇帝所不喜,四皇子太過平庸,雖然有禮賢下士之美名,卻並無功績在身,而七皇子八皇子先前都是跟在六皇子之後,眼下便是想要獨立,也得看六皇子是不是真的完蛋了再說吧?
然而細數幾位皇子,就會發現皇帝還漏了一人,沒錯,正是尚未成人的九皇子趙允臨!
此子乃是貴妃所出,聽說極其聰慧,十分受皇帝喜愛,雖然尚未成人。可也已經十五歲,算不得年幼了,若是六皇子殞身,倒是會有不少勢力能夠轉入九皇子手中,這麽一看,九皇子竟然也是不聲不響就有了不小的實力!
這麽說,難道皇帝是屬意九皇子的?一時間,殿上諸人都是各有心思。
皇帝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等下了朝,便徑直朝著福寧宮而去。
“哼。朕倒是不知,朕的兒子們竟然都有了這等心思。”皇帝拍了拍座椅扶手,對捧茶而來的皇後道。
皇後在皇帝麵前一慣是溫婉的。自然不會與皇帝對著幹,聞言便淺淺一笑道:“都是龍子龍孫,有那心思也不奇怪。”
就算是本人並無爭勝之心,可也會有人在後麵推著他,讓他不得不爭。
這些年皇後安坐福寧宮。雖然並不插手前朝之事,可這許多年下來,又如何看不清?
也就是皇帝老子向來覺得兒子們乖巧,且有自知之明,並不曾往這方麵去想而已。
聽到皇後的話,皇帝麵上忍不住又黑了一點。這麽說來,倒是他的錯了?誰叫他生了這麽多兒子,卻隻有一個皇位!
“唉。如果老大當年沒有去的話……”皇帝不由得想起那個早夭的長子來,那是皇後所出的唯一一子,可惜卻沒有長成,不然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繼承大位名正言順。可不就沒有那麽多麻煩了?
皇後聞言也是一僵,她何嚐不想有自己的兒子?可惜她生大公主的時候損了身子。這些年再也不能生育,否則又如何會讓後宮這些女子在她跟前蹦躂!
想到這兒,皇後不由得又悔又恨,當年若非她一時大意,又怎麽會著了道,落到如今的境地?
若是她有兒子長成,說什麽要為兒子謀劃一番,卻不是如今這等光景了。
看見皇後黯然神色,皇帝也有戲神傷,忍不住就攬住了皇後的肩膀道:“你放心,不論是哪個,總不敢虧待了你就是。再不濟,還有睿安在呢。”
睿安大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她手上的權柄和影響力,可不比王爺差。
說道女兒,皇後又是悄然一皺眉,葉采薇嫁了給趙嘉,也就是跟安王一脈扯上了聯係,若是安王還在,她少不得要在安王和英王之間做取舍,可誰曾想,如今倒是不用作出取舍了,卻是更麻煩。
畢竟安王和英王與她都有幾分情誼,再者安王生母已經不在,而英王生母崔貴妃又是個不攬權的性子,可若是換了別的皇子,等日後登基,她如何能舒舒服服的做皇太後?
想到這兒,皇後也有些後悔沒有抱個兒子來養了。縱然皇帝不會高興,可憑著這麽些年的情分,也未必不能叫皇帝答應了。
唉,隻是此時後悔也於事無補了,皇後輕輕將頭擱在了皇帝的肩膀上,也是暗暗歎了口氣。
而此時,昭陽殿中,崔貴妃卻是難得破了功,將殿中擺設砸了個稀巴爛。
“真是欺人太甚!”崔貴妃一掌拍在紅木書桌上,圓睜雙眼怒道:“我兒尚且沒死呢,一個個就都撲上來了,吃相這般難看,也不怕撐死了!”
花鈴站在一旁也不相勸,隻是親自俯身收拾著那些瓷器碎片,等崔貴妃氣息平了,才又倒了一杯茶端到崔貴妃跟前道:“娘娘喝口茶潤潤嗓子。”
崔貴妃接過茶杯一飲而盡,再看花鈴那副麵無表情的模樣,倒是忍不住笑罵一聲:“你倒是來揶揄本宮!”
“娘娘何須同他們計較?這會兒殿下了無音訊,也難怪有人會有了心思。”花鈴語氣淡淡,隻是言下之意卻也明白,若是趙長寧迴來,憑他自然能夠壓製眾人,可若是他迴不來,計較這些也沒有意義了。
不過這主仆兩人,竟是誰也沒有把九皇子當做可以競爭大位的人選。
正說著,就聽見外麵傳來腳步聲,還伴著一聲大喊:“母妃——”
趙允臨一來就看見宮女太監們全都站在殿外,自然明白有所不妥,可他又是向來不怕的,便徑自闖了進去,可一推開門看見地上狼藉,崔貴妃和花鈴俱都看著自己,頓時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愣著作甚?”崔貴妃一挑眉,然後嗬斥道:“還不滾進來!”
趙允臨哦了一聲,轉頭去關門,卻是偷偷的吐了吐舌頭。他雖然怕崔貴妃,可畢竟母子天性,又是從小被寵愛長大,敬則敬矣,卻不會從心裏畏懼,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拘謹。
“母妃……”趙允臨跨過歪倒的圓凳,蹭到崔貴妃身邊小心道:“是哪個不長眼惹你生氣了?兒子去收拾他!”
“你?”崔貴妃看了兒子一眼,明顯是不怎麽信任的口氣,“你能收拾得了誰?”
趙允臨抿了抿唇,他雖然是皇子,地位尊貴,可手中沒有權柄啊,看崔貴妃這模樣,顯然能把她氣到這份上的,絕對不是一般人,若是換了他兄長也還罷,可是他嘛,就真得考慮考慮了。
“就知道你光會嘴上說說。”崔貴妃沒好氣的拍了拍兒子腦袋,又摸了摸兒子臉蛋道:“母妃本希望你能活的自在,這麽些年也沒有要求過你什麽,隻是現在……”
“母妃放心,六哥向來運道極強,此次也定然能逢兇化吉平安歸來。還有兒子雖然不如六哥能幹,可也會孝順你的。”趙允臨忙安慰崔貴妃道。
母子二人又說了一會話,崔貴妃便有了些倦意,趙允臨伺候著崔貴妃休息了,便轉頭出了昭陽殿。
“六哥一失蹤,倒是什麽牛鬼蛇神都敢出來蹦躂了,莫不是欺本殿下無能?!”趙允臨恨恨想著,手中馬鞭狠命一抽,胯下馬兒遂吃痛狂奔,卻是直奔英王府而去。
趙允臨到達英王府時正是晌午,長驅而入直到內院,正打算在英王府混一頓午飯,卻不料碰上了正從玉軒堂出來的代璿。
“你怎會在此?”趙允臨忍不住驚訝道。
代璿正和樓蘭說著話,見趙允臨前來,卻是一點頭打發了樓蘭,才灑然一笑道:“九殿下倒是來得巧,紫蘇剛好新做了一樣點心,可賞臉嚐一嚐?”
趙允臨眉頭一皺,不悅道:“六哥失蹤,你倒是還有這心思弄小點心!”說完見代璿麵色不變,卻是又咕噥了一句道:“真是沒良心!”
代璿看了他兩眼,她雖然沒聽清楚趙允臨最後說了什麽,但隻從他的眼神也看出來不是什麽好話了,當下便道:“朝堂大事我管不著,難道你還不讓我吃飯了?”
“誰管你吃不吃飯?”趙允臨沒好氣道:“可你不在家裏為六哥祈福,跑出來作甚?”說完又瞪著代璿道:“莫不是你覺得六哥不好了,想要改弦易轍——”
“呸!”代璿及時打斷趙允臨的話,不客氣道:“不可胡說八道!”
趙允臨可不怕她,隻撇了撇嘴道:“哼,我才不管你這些,隻有一條,你是聖旨賜婚的英王妃,就是六哥真怎麽了,你也不能改嫁,要是你有什麽想法,趁早打消了吧!”
說完便是一甩袖子,也不搭理代璿,就徑自進屋去了。
代璿對著趙允臨後背瞪了瞪眼,暗罵了一句死小子,便也跟著進了屋,不客氣的坐了上首道:“九殿下有火氣,也別衝著我發呀,有什麽不高興的事情,不妨說出來讓我高興高興?”
“廷議立儲之事,推薦三哥四哥還有七哥的都有,可是卻無人提及六哥,你聽了高興不高興?”趙允臨一歪嘴巴撇頭道。
但於皇帝而言,他自己的意願與被逼而行絕對是兩碼事。
很顯然,提出立儲的大臣們,並非是純粹出於公心,而無非是為了將來著想罷了。
從龍之功,向來是朝中晉升的一大利器。
想到這些人都已經在盤算自己死後之事,皇帝心裏難免不爽,當然就沒有好聲氣。
廢話,老人家兒子現在失蹤了兩個,你們卻在攛掇剩下的兒子們奪家產,是個人都不會高興。
更重要的是,皇帝他覺得自己還是老當益壯,還想再活個十年八年的呢。
“立儲?立哪個?”皇帝眼神在座下掃視一圈,然後眯起了眼,“老三老四?老七老八?”
聽著皇帝洪亮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中,卻是讓不少人心中一顫。
皇帝此言,單單漏了失蹤的兩位皇子,莫非皇帝也是認為那兩位已經無望了?
而心中本有意其他皇子的大臣,卻是在皇帝提到四位皇子時都不由自主的低了低頭。
三皇子之前文名甚盛,卻因受生母連累壞了名聲,已經為皇帝所不喜,四皇子太過平庸,雖然有禮賢下士之美名,卻並無功績在身,而七皇子八皇子先前都是跟在六皇子之後,眼下便是想要獨立,也得看六皇子是不是真的完蛋了再說吧?
然而細數幾位皇子,就會發現皇帝還漏了一人,沒錯,正是尚未成人的九皇子趙允臨!
此子乃是貴妃所出,聽說極其聰慧,十分受皇帝喜愛,雖然尚未成人。可也已經十五歲,算不得年幼了,若是六皇子殞身,倒是會有不少勢力能夠轉入九皇子手中,這麽一看,九皇子竟然也是不聲不響就有了不小的實力!
這麽說,難道皇帝是屬意九皇子的?一時間,殿上諸人都是各有心思。
皇帝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等下了朝,便徑直朝著福寧宮而去。
“哼。朕倒是不知,朕的兒子們竟然都有了這等心思。”皇帝拍了拍座椅扶手,對捧茶而來的皇後道。
皇後在皇帝麵前一慣是溫婉的。自然不會與皇帝對著幹,聞言便淺淺一笑道:“都是龍子龍孫,有那心思也不奇怪。”
就算是本人並無爭勝之心,可也會有人在後麵推著他,讓他不得不爭。
這些年皇後安坐福寧宮。雖然並不插手前朝之事,可這許多年下來,又如何看不清?
也就是皇帝老子向來覺得兒子們乖巧,且有自知之明,並不曾往這方麵去想而已。
聽到皇後的話,皇帝麵上忍不住又黑了一點。這麽說來,倒是他的錯了?誰叫他生了這麽多兒子,卻隻有一個皇位!
“唉。如果老大當年沒有去的話……”皇帝不由得想起那個早夭的長子來,那是皇後所出的唯一一子,可惜卻沒有長成,不然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繼承大位名正言順。可不就沒有那麽多麻煩了?
皇後聞言也是一僵,她何嚐不想有自己的兒子?可惜她生大公主的時候損了身子。這些年再也不能生育,否則又如何會讓後宮這些女子在她跟前蹦躂!
想到這兒,皇後不由得又悔又恨,當年若非她一時大意,又怎麽會著了道,落到如今的境地?
若是她有兒子長成,說什麽要為兒子謀劃一番,卻不是如今這等光景了。
看見皇後黯然神色,皇帝也有戲神傷,忍不住就攬住了皇後的肩膀道:“你放心,不論是哪個,總不敢虧待了你就是。再不濟,還有睿安在呢。”
睿安大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她手上的權柄和影響力,可不比王爺差。
說道女兒,皇後又是悄然一皺眉,葉采薇嫁了給趙嘉,也就是跟安王一脈扯上了聯係,若是安王還在,她少不得要在安王和英王之間做取舍,可誰曾想,如今倒是不用作出取舍了,卻是更麻煩。
畢竟安王和英王與她都有幾分情誼,再者安王生母已經不在,而英王生母崔貴妃又是個不攬權的性子,可若是換了別的皇子,等日後登基,她如何能舒舒服服的做皇太後?
想到這兒,皇後也有些後悔沒有抱個兒子來養了。縱然皇帝不會高興,可憑著這麽些年的情分,也未必不能叫皇帝答應了。
唉,隻是此時後悔也於事無補了,皇後輕輕將頭擱在了皇帝的肩膀上,也是暗暗歎了口氣。
而此時,昭陽殿中,崔貴妃卻是難得破了功,將殿中擺設砸了個稀巴爛。
“真是欺人太甚!”崔貴妃一掌拍在紅木書桌上,圓睜雙眼怒道:“我兒尚且沒死呢,一個個就都撲上來了,吃相這般難看,也不怕撐死了!”
花鈴站在一旁也不相勸,隻是親自俯身收拾著那些瓷器碎片,等崔貴妃氣息平了,才又倒了一杯茶端到崔貴妃跟前道:“娘娘喝口茶潤潤嗓子。”
崔貴妃接過茶杯一飲而盡,再看花鈴那副麵無表情的模樣,倒是忍不住笑罵一聲:“你倒是來揶揄本宮!”
“娘娘何須同他們計較?這會兒殿下了無音訊,也難怪有人會有了心思。”花鈴語氣淡淡,隻是言下之意卻也明白,若是趙長寧迴來,憑他自然能夠壓製眾人,可若是他迴不來,計較這些也沒有意義了。
不過這主仆兩人,竟是誰也沒有把九皇子當做可以競爭大位的人選。
正說著,就聽見外麵傳來腳步聲,還伴著一聲大喊:“母妃——”
趙允臨一來就看見宮女太監們全都站在殿外,自然明白有所不妥,可他又是向來不怕的,便徑自闖了進去,可一推開門看見地上狼藉,崔貴妃和花鈴俱都看著自己,頓時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愣著作甚?”崔貴妃一挑眉,然後嗬斥道:“還不滾進來!”
趙允臨哦了一聲,轉頭去關門,卻是偷偷的吐了吐舌頭。他雖然怕崔貴妃,可畢竟母子天性,又是從小被寵愛長大,敬則敬矣,卻不會從心裏畏懼,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拘謹。
“母妃……”趙允臨跨過歪倒的圓凳,蹭到崔貴妃身邊小心道:“是哪個不長眼惹你生氣了?兒子去收拾他!”
“你?”崔貴妃看了兒子一眼,明顯是不怎麽信任的口氣,“你能收拾得了誰?”
趙允臨抿了抿唇,他雖然是皇子,地位尊貴,可手中沒有權柄啊,看崔貴妃這模樣,顯然能把她氣到這份上的,絕對不是一般人,若是換了他兄長也還罷,可是他嘛,就真得考慮考慮了。
“就知道你光會嘴上說說。”崔貴妃沒好氣的拍了拍兒子腦袋,又摸了摸兒子臉蛋道:“母妃本希望你能活的自在,這麽些年也沒有要求過你什麽,隻是現在……”
“母妃放心,六哥向來運道極強,此次也定然能逢兇化吉平安歸來。還有兒子雖然不如六哥能幹,可也會孝順你的。”趙允臨忙安慰崔貴妃道。
母子二人又說了一會話,崔貴妃便有了些倦意,趙允臨伺候著崔貴妃休息了,便轉頭出了昭陽殿。
“六哥一失蹤,倒是什麽牛鬼蛇神都敢出來蹦躂了,莫不是欺本殿下無能?!”趙允臨恨恨想著,手中馬鞭狠命一抽,胯下馬兒遂吃痛狂奔,卻是直奔英王府而去。
趙允臨到達英王府時正是晌午,長驅而入直到內院,正打算在英王府混一頓午飯,卻不料碰上了正從玉軒堂出來的代璿。
“你怎會在此?”趙允臨忍不住驚訝道。
代璿正和樓蘭說著話,見趙允臨前來,卻是一點頭打發了樓蘭,才灑然一笑道:“九殿下倒是來得巧,紫蘇剛好新做了一樣點心,可賞臉嚐一嚐?”
趙允臨眉頭一皺,不悅道:“六哥失蹤,你倒是還有這心思弄小點心!”說完見代璿麵色不變,卻是又咕噥了一句道:“真是沒良心!”
代璿看了他兩眼,她雖然沒聽清楚趙允臨最後說了什麽,但隻從他的眼神也看出來不是什麽好話了,當下便道:“朝堂大事我管不著,難道你還不讓我吃飯了?”
“誰管你吃不吃飯?”趙允臨沒好氣道:“可你不在家裏為六哥祈福,跑出來作甚?”說完又瞪著代璿道:“莫不是你覺得六哥不好了,想要改弦易轍——”
“呸!”代璿及時打斷趙允臨的話,不客氣道:“不可胡說八道!”
趙允臨可不怕她,隻撇了撇嘴道:“哼,我才不管你這些,隻有一條,你是聖旨賜婚的英王妃,就是六哥真怎麽了,你也不能改嫁,要是你有什麽想法,趁早打消了吧!”
說完便是一甩袖子,也不搭理代璿,就徑自進屋去了。
代璿對著趙允臨後背瞪了瞪眼,暗罵了一句死小子,便也跟著進了屋,不客氣的坐了上首道:“九殿下有火氣,也別衝著我發呀,有什麽不高興的事情,不妨說出來讓我高興高興?”
“廷議立儲之事,推薦三哥四哥還有七哥的都有,可是卻無人提及六哥,你聽了高興不高興?”趙允臨一歪嘴巴撇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