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嬌在聽祁昀說起這事兒的時候先是愣住,而後道:“相公,這是什麽意思?”
祁昀瞧了瞧葉嬌,道:“大抵是示好,聽說他在學堂裏讀書也不錯。”
他問過了送東西來的人,說是葉二郎欠了賭債以後就杳無音信,葉二嫂搬了家,倒是葉寶還在學堂裏念書,格外刻苦,想來是到了明事理知是非的年紀了。
對於這家人,祁昀從來都沒放在心上,這會兒也隻是和葉嬌略提了提罷了。
葉嬌則是依靠著祁昀,想了想,道:“這是好事。”
小人參雖說做人時間算不得長,但是心思卻是一直清明如鏡的,當娘之後也越發明白養育孩子的不易。
每個孩子都是白紙一張,什麽都是爹娘教導出來的。
往好了教,那就是好孩子,往壞了教,那就能長歪了。
葉寶在年紀小的時候欺負過葉嬌,大多是跟著爹娘有樣學樣,小孩子什麽都不懂的時候展現出來的惡意往往都是大人的惡意,他們學來了,卻會因為不知後果而做的更加極端。
如今上了學堂,還能掰正過來,這本身就很不容易。
懂事些,以後的路想來也會好走些。
隻是葉嬌卻從沒想過要重新來往,她雖不算記仇,卻也不是什麽都能寬恕的菩薩娘娘。
左右和誰相交那是葉嬌自己的事情,樂意如何就如何,再說,世上好孩子那麽多,要是個個她都要過去認識一下,怕不是要累死。
祁昀則是輕輕的摸了摸自家娘子的背脊,問道:“嬌娘想什麽呢?”
葉嬌昂頭看他,一本正經的道:“讀書能改變人生,讀書真好。”
祁昀沒想到葉嬌最後得出來的是這個結論,細想想又覺得沒什麽不對,便笑著點頭,把這事兒揭過不再提起。
等金匾帶來的熱鬧過去已經是三日後了,祁家也要開始準備采買過年要用的東西,還要發放管事和掌櫃的臘錢。
因著月兒還小,方氏總要抽出時間來照顧她,賬麵上的事情就有些做不周全,葉嬌少不得要在旁邊幫忙。
而祁昀也要跟家裏的掌櫃管事們見見麵,說說鋪麵上的情形。
該敲打的敲打,該鼓勵的鼓勵,祁昀每天也是從早忙到晚,難得這天天黑後抽出了個空餘時間,他便去了祁父和柳氏的院子裏。
去的時候,祁父和柳氏正擺了宵夜準備吃,聽說祁昀要來,他們也沒有讓人撤桌,到底是一家人,本就沒那麽多顧忌,就這麽讓祁昀進門了。
祁昀進來後看了看他們,便先道:“孩兒不孝,擾了爹娘休息。”
祁父笑著道:“不礙事,二郎且坐,可有什麽緊要事?”若不是緊要的,祁昀必然不會這麽晚了還要過來說。
柳氏則是招唿著祁昀坐到自己身邊,扭頭對著劉婆子道:“去加雙碗筷。”
祁昀並不覺得肚餓,但是既然柳氏說了,他便坐到了柳氏身邊,吃了兩口點心後就撂了筷子,眼睛看向了自家爹娘,緩聲道:“因著白日事忙,也就隻能晚上來說了,”而後聲音頓了頓,“不知爹娘可知道,京城中有個孟家?”
祁父臉上有些茫然,他雖然是一家之主,可是這裏距離京城有千裏之遙,京城裏有什麽人家他自然不知。
哪怕偶爾聽人說起來過京城的事情,但對於外邊的人來說,那京城就像是另一處天地似的,富麗堂皇,繁花錦繡,可裏麵有什麽人家卻不知了,更何況尋常百姓誰迴去專門打聽千裏之外的事情呢?
頂多是記下帝王名諱,給孩子起名的時候避字,旁的多是一問三不知。
倒是柳氏轉著佛珠的手停了停,看著祁昀道:“可是出了皇後娘娘的孟家?我記得,似乎他家老爺還是當朝宰相,這孟家雖是外戚,卻也是最是金貴的人家了。”
祁昀沒想到自家娘親能知道這些,有些驚訝,卻沒有多問,而是點了點頭,道:“是,就是那個孟家。”
祁父依然不知道孟家是誰,但是聽著出了皇後還出了宰相,想來就是個頂頂好的高門大戶,有些感慨道:“這般人家世上也沒有幾個,京城果然是金貴人多。”
柳氏心裏知道自家二郎不會平白的提起這戶人家,如今說起來自有他的用處,想到這裏,柳氏便伸手拽了拽祁父的袖子,祁父立刻不再說話,隻管慈愛的看著祁昀,示意他接著說。
而後便聽祁昀道:“我這次迴來,除了要陪爹娘過年,還有樁事情要當麵和爹娘商量。”
柳氏笑了笑,道:“二郎說吧。”
祁昀抬眼,看了看他們,這才緩聲道:“皇上想給三郎指婚,咱家怕是馬上就要跟孟家結為親家了,還請爹娘早早準備三媒六聘才好。”
柳氏:……
祁父:……
此話一出,柳氏愣住,而祁父則是被嚇了一跳,先是起身,又馬上坐了迴去,隻有手裏的碗直直的掉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
作者有話要說: 葉嬌:我家娃兒最好認,腦袋大的那個就是
旭寶:???
=w=
更新送上~
第184章
祁昀是猜到自家爹娘會驚訝, 卻沒想過老兩口反應這麽大。
在碗落地的時候,祁昀便起身, 扶住了祁父, 扭頭對著鐵子道:“盡快收拾, 莫要紮到人。”
鐵子也不用旁人動手,自己一路小跑去拿了東西來把地上掃幹淨,然後利落的退出去,還貼心的關了門。
祁父則是一直沒有迴神, 愣愣的看著祁昀。
柳氏略好些,為母者當然都希望孩子都越來越好, 她也早就知道皇上有意給自家三郎賜婚, 隻是這個親家實在是太高了些。
一開始受到祁昀的信時, 柳氏想著如今皇家沒有適齡公主, 莫不是有郡主或其他貴女的瞧上了三郎, 想要招為女婿,不然怎麽能用皇上賜婚呢?
這種事情其實並不新鮮,每年的進士裏都會有被高門大戶相中的, 且如今朝廷裏的那些勳爵們並不全是皇親國戚, 也有時代功勳被封爵位的, 這種人家的女兒想要找新科進士做相公的也不少。
可是現如今祁昀說的孟家, 比這些都來得好!
勳爵,說起來好聽,家裏世襲爵位,合該是高門大戶, 可是他們這種尋常人家是不太樂意找這種人家的女兒的。
身份尊貴不好相與不說,哪怕是擔著爵位,隻能說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樹無論多麽豐茂,也沒辦法保佑現如今的兒孫們都能有出息。
不少進士都是滿腹經綸,抱負遠大,可是一旦被這樣的人家看上,鮮少能有在朝廷裏出頭的。
因為一旦邁進了這種人家的門檻兒,便如同招贅一般,莫說朝堂上不一定有助力,隻怕在家裏也是要伏低做小一輩子。
孟家卻不同,擔著皇後娘家的名聲,還有個做宰相的家主,帝後和諧,實權在握,這種人家隻會越來越好,一等一的顯貴。
做他家的女婿,隻要不是傻瓜廢物,那都是有大前程。
如今卻能輪到自家三郎……
柳氏死死的拽了拽手上的帕子,好歹定神,才穩住聲音問道:“要說的是孟家的哪位姑娘?”
祁昀迴道:“孟家一共兩個姑娘,如今說的是皇後娘娘的嫡親妹妹,孟家的五姑娘,閨名芷蘭。”
五姑娘,孟五姑娘。
柳氏把這個稱唿在心裏念叨幾遍,記下來,一時間也想不起來問什麽生辰八字,而是道:“不知這位五姑娘的性情如何,相貌如何,可好相處?”
祁昀雖沒見過孟芷蘭,可是光憑孟家的家教還有楚承允透的口風,就能猜到一二,這會兒便道:“品貌俱佳,極好相處,娘大可放心。”
換成旁的人家,哪怕祁明是新科探花郎,還得到皇帝信任,但是到底是尋常人家出身,難免會被嶽丈家瞧不起。
但是孟家不同,這種人家必然家規森嚴,家中在朝為官者眾多,極重名聲,反倒能讓祁明免遭白眼。
柳氏點點頭,放心了幾分,作為母親,柳氏隻要知道兒媳婦是個好的就成了,旁的他都不在意。
倒是祁父,好不容易迴過神,剛剛母子兩個說的話他都沒聽清,隻管看著祁昀問道:“二郎,為何孟家同意和咱家結為親家?”
祁昀低垂眼簾,心想著,自然是因為皇上是祁明義兄,想著要做個連襟,又想要給祁明朝中找個靠山方便他以後施政,這才上趕著撮合。
但是這話祁昀是不會告訴爹娘知道的,終究他們年紀大了,不禁嚇,雖說和皇上結義當兄弟聽起來是個極榮耀的事情,可要是說出來,隻怕會驚到二老,少不得讓他們擔憂,而且一旦傳出去隻怕對三郎的名聲也不好。
伴君如伴虎,這話流傳極廣,誰都覺得在皇上麵前晃悠格外危險,哪怕祁昀自己知道如今這位皇帝罕見的仁善賢德,但旁人不會相信的。
故而祁昀隻是道:“因著三郎得中後,跨馬遊街,被孟五姑娘相中,兩人一見鍾情二見傾心,互有許諾,孟家這才同意。”
這話說的也是實話,少女愛慕探花郎,少年傾心美嬌娘,這本就是世間常理。
隻是聽在祁父和柳氏耳朵裏,卻瞬間腦補了不少大戲。
柳氏甚至歎了一聲:“隻怕五姑娘為了說服家人少不得抗爭,難為這孩子了。”
祁父也點點頭:“居然還求了皇上的恩典,多半是咱家三郎出的主意。”
“不知道親家生不生氣……”
“三娘,咱們可得多多準備聘禮才好,總不能虧待了親家公。”
祁昀:……
祁二郎有些想不出來自家爹娘在想些什麽,隻覺得真不該讓他們聽那麽多話本,那些落榜書生寫出來的愛情故事大多不靠譜,偏偏聽起來和真的似的。
不過既然他們連“親家”都喊上了,便說明這門親事是必然會成的,祁昀也就不再多言,叮囑爹娘接著用飯,便帶著鐵子離開了。
待祁昀走後,老兩口相對無言,坐在那裏許久都沒有開口。
原本還有些肚餓,現在都被嚇了迴去,半點感覺不到。
等桌上當做宵夜的粥已經涼透,柳氏才開口道:“既然已經是定下來的事情,我們要開始著手準備了……這三媒六聘一樣都不能少,我給三郎準備的那些東西都得拿出來才好。”
祁父卻沒說話,隻管坐著,眼睛看著未知的地方,顯得有些茫然。
他是個老實本分人,覺得自己最大的福氣就是娶到了柳氏這麽個好娘子,誰知道好事一樁接一樁,現在竟是能和宰相做親家。
這……這怎麽和做夢似的?
柳氏則是果斷很多,既然事情無法更改,還是個天上掉餡餅一般的好事,她立刻就沒有了旁的心思,而是直接起身,拍了祁父後背一把,道:“你好歹說點什麽,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兒,你別老沉著,眼瞅著就要過年,也該好好給三郎準備東西才是。”
祁父反手拉住了柳氏,昂著頭看她,聲音有些啞:“三娘,我……我是不是在夢裏?”
柳氏聞言,立馬伸手在祁父的臉上捏了一把,沒好氣道:“得了,你的膽子我還不知道?諒你也不敢做這種夢。”
被捏的疼了,祁父卻笑起來,連連應聲:“娘子說的對,我可不敢發這種夢。”
柳氏橫了他一眼,卻也跟著笑,又拍了他一把,而後老兩口也顧不上吃東西,隻管進了內室翻出來了家裏的賬,翻看盤算著怎麽給三郎備東西。
這次顯然是要和高門結親,那這聘禮必然不能小氣,總要細細謀劃才好。
隻是求親之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籌謀,祁家二老也沒有大肆張揚,隻管默默地給自家三郎準備東西,又因著他們無比堅信自家三郎和孟五姑娘是話本裏頭那種曆盡千難萬險的愛情故事,故而越發不樂意虧待了祁明和孟五姑娘。
裏麵的不少物件少不得要讓葉嬌和方氏幫忙采買相看,葉嬌是知道內情不會好奇,方氏則是根本沒往那邊想,妯娌兩個默契的都沒有多問,隻管買了就是。
今年這個年過得依然格外熱鬧,甚至比起往年來更加紅火些。
祁家的商鋪越來越多,莊子上的收成也是極好,今年光是出臘錢就出了將近三百貫。
原本來送匾額的二十名護衛也告辭離去,去處不明,祁昀也不問,隻是在他們離開後燒了三堆稻草,還專門叮囑小廚房做點糯米的糕點,借此去晦氣。
祁昀瞧了瞧葉嬌,道:“大抵是示好,聽說他在學堂裏讀書也不錯。”
他問過了送東西來的人,說是葉二郎欠了賭債以後就杳無音信,葉二嫂搬了家,倒是葉寶還在學堂裏念書,格外刻苦,想來是到了明事理知是非的年紀了。
對於這家人,祁昀從來都沒放在心上,這會兒也隻是和葉嬌略提了提罷了。
葉嬌則是依靠著祁昀,想了想,道:“這是好事。”
小人參雖說做人時間算不得長,但是心思卻是一直清明如鏡的,當娘之後也越發明白養育孩子的不易。
每個孩子都是白紙一張,什麽都是爹娘教導出來的。
往好了教,那就是好孩子,往壞了教,那就能長歪了。
葉寶在年紀小的時候欺負過葉嬌,大多是跟著爹娘有樣學樣,小孩子什麽都不懂的時候展現出來的惡意往往都是大人的惡意,他們學來了,卻會因為不知後果而做的更加極端。
如今上了學堂,還能掰正過來,這本身就很不容易。
懂事些,以後的路想來也會好走些。
隻是葉嬌卻從沒想過要重新來往,她雖不算記仇,卻也不是什麽都能寬恕的菩薩娘娘。
左右和誰相交那是葉嬌自己的事情,樂意如何就如何,再說,世上好孩子那麽多,要是個個她都要過去認識一下,怕不是要累死。
祁昀則是輕輕的摸了摸自家娘子的背脊,問道:“嬌娘想什麽呢?”
葉嬌昂頭看他,一本正經的道:“讀書能改變人生,讀書真好。”
祁昀沒想到葉嬌最後得出來的是這個結論,細想想又覺得沒什麽不對,便笑著點頭,把這事兒揭過不再提起。
等金匾帶來的熱鬧過去已經是三日後了,祁家也要開始準備采買過年要用的東西,還要發放管事和掌櫃的臘錢。
因著月兒還小,方氏總要抽出時間來照顧她,賬麵上的事情就有些做不周全,葉嬌少不得要在旁邊幫忙。
而祁昀也要跟家裏的掌櫃管事們見見麵,說說鋪麵上的情形。
該敲打的敲打,該鼓勵的鼓勵,祁昀每天也是從早忙到晚,難得這天天黑後抽出了個空餘時間,他便去了祁父和柳氏的院子裏。
去的時候,祁父和柳氏正擺了宵夜準備吃,聽說祁昀要來,他們也沒有讓人撤桌,到底是一家人,本就沒那麽多顧忌,就這麽讓祁昀進門了。
祁昀進來後看了看他們,便先道:“孩兒不孝,擾了爹娘休息。”
祁父笑著道:“不礙事,二郎且坐,可有什麽緊要事?”若不是緊要的,祁昀必然不會這麽晚了還要過來說。
柳氏則是招唿著祁昀坐到自己身邊,扭頭對著劉婆子道:“去加雙碗筷。”
祁昀並不覺得肚餓,但是既然柳氏說了,他便坐到了柳氏身邊,吃了兩口點心後就撂了筷子,眼睛看向了自家爹娘,緩聲道:“因著白日事忙,也就隻能晚上來說了,”而後聲音頓了頓,“不知爹娘可知道,京城中有個孟家?”
祁父臉上有些茫然,他雖然是一家之主,可是這裏距離京城有千裏之遙,京城裏有什麽人家他自然不知。
哪怕偶爾聽人說起來過京城的事情,但對於外邊的人來說,那京城就像是另一處天地似的,富麗堂皇,繁花錦繡,可裏麵有什麽人家卻不知了,更何況尋常百姓誰迴去專門打聽千裏之外的事情呢?
頂多是記下帝王名諱,給孩子起名的時候避字,旁的多是一問三不知。
倒是柳氏轉著佛珠的手停了停,看著祁昀道:“可是出了皇後娘娘的孟家?我記得,似乎他家老爺還是當朝宰相,這孟家雖是外戚,卻也是最是金貴的人家了。”
祁昀沒想到自家娘親能知道這些,有些驚訝,卻沒有多問,而是點了點頭,道:“是,就是那個孟家。”
祁父依然不知道孟家是誰,但是聽著出了皇後還出了宰相,想來就是個頂頂好的高門大戶,有些感慨道:“這般人家世上也沒有幾個,京城果然是金貴人多。”
柳氏心裏知道自家二郎不會平白的提起這戶人家,如今說起來自有他的用處,想到這裏,柳氏便伸手拽了拽祁父的袖子,祁父立刻不再說話,隻管慈愛的看著祁昀,示意他接著說。
而後便聽祁昀道:“我這次迴來,除了要陪爹娘過年,還有樁事情要當麵和爹娘商量。”
柳氏笑了笑,道:“二郎說吧。”
祁昀抬眼,看了看他們,這才緩聲道:“皇上想給三郎指婚,咱家怕是馬上就要跟孟家結為親家了,還請爹娘早早準備三媒六聘才好。”
柳氏:……
祁父:……
此話一出,柳氏愣住,而祁父則是被嚇了一跳,先是起身,又馬上坐了迴去,隻有手裏的碗直直的掉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
作者有話要說: 葉嬌:我家娃兒最好認,腦袋大的那個就是
旭寶:???
=w=
更新送上~
第184章
祁昀是猜到自家爹娘會驚訝, 卻沒想過老兩口反應這麽大。
在碗落地的時候,祁昀便起身, 扶住了祁父, 扭頭對著鐵子道:“盡快收拾, 莫要紮到人。”
鐵子也不用旁人動手,自己一路小跑去拿了東西來把地上掃幹淨,然後利落的退出去,還貼心的關了門。
祁父則是一直沒有迴神, 愣愣的看著祁昀。
柳氏略好些,為母者當然都希望孩子都越來越好, 她也早就知道皇上有意給自家三郎賜婚, 隻是這個親家實在是太高了些。
一開始受到祁昀的信時, 柳氏想著如今皇家沒有適齡公主, 莫不是有郡主或其他貴女的瞧上了三郎, 想要招為女婿,不然怎麽能用皇上賜婚呢?
這種事情其實並不新鮮,每年的進士裏都會有被高門大戶相中的, 且如今朝廷裏的那些勳爵們並不全是皇親國戚, 也有時代功勳被封爵位的, 這種人家的女兒想要找新科進士做相公的也不少。
可是現如今祁昀說的孟家, 比這些都來得好!
勳爵,說起來好聽,家裏世襲爵位,合該是高門大戶, 可是他們這種尋常人家是不太樂意找這種人家的女兒的。
身份尊貴不好相與不說,哪怕是擔著爵位,隻能說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樹無論多麽豐茂,也沒辦法保佑現如今的兒孫們都能有出息。
不少進士都是滿腹經綸,抱負遠大,可是一旦被這樣的人家看上,鮮少能有在朝廷裏出頭的。
因為一旦邁進了這種人家的門檻兒,便如同招贅一般,莫說朝堂上不一定有助力,隻怕在家裏也是要伏低做小一輩子。
孟家卻不同,擔著皇後娘家的名聲,還有個做宰相的家主,帝後和諧,實權在握,這種人家隻會越來越好,一等一的顯貴。
做他家的女婿,隻要不是傻瓜廢物,那都是有大前程。
如今卻能輪到自家三郎……
柳氏死死的拽了拽手上的帕子,好歹定神,才穩住聲音問道:“要說的是孟家的哪位姑娘?”
祁昀迴道:“孟家一共兩個姑娘,如今說的是皇後娘娘的嫡親妹妹,孟家的五姑娘,閨名芷蘭。”
五姑娘,孟五姑娘。
柳氏把這個稱唿在心裏念叨幾遍,記下來,一時間也想不起來問什麽生辰八字,而是道:“不知這位五姑娘的性情如何,相貌如何,可好相處?”
祁昀雖沒見過孟芷蘭,可是光憑孟家的家教還有楚承允透的口風,就能猜到一二,這會兒便道:“品貌俱佳,極好相處,娘大可放心。”
換成旁的人家,哪怕祁明是新科探花郎,還得到皇帝信任,但是到底是尋常人家出身,難免會被嶽丈家瞧不起。
但是孟家不同,這種人家必然家規森嚴,家中在朝為官者眾多,極重名聲,反倒能讓祁明免遭白眼。
柳氏點點頭,放心了幾分,作為母親,柳氏隻要知道兒媳婦是個好的就成了,旁的他都不在意。
倒是祁父,好不容易迴過神,剛剛母子兩個說的話他都沒聽清,隻管看著祁昀問道:“二郎,為何孟家同意和咱家結為親家?”
祁昀低垂眼簾,心想著,自然是因為皇上是祁明義兄,想著要做個連襟,又想要給祁明朝中找個靠山方便他以後施政,這才上趕著撮合。
但是這話祁昀是不會告訴爹娘知道的,終究他們年紀大了,不禁嚇,雖說和皇上結義當兄弟聽起來是個極榮耀的事情,可要是說出來,隻怕會驚到二老,少不得讓他們擔憂,而且一旦傳出去隻怕對三郎的名聲也不好。
伴君如伴虎,這話流傳極廣,誰都覺得在皇上麵前晃悠格外危險,哪怕祁昀自己知道如今這位皇帝罕見的仁善賢德,但旁人不會相信的。
故而祁昀隻是道:“因著三郎得中後,跨馬遊街,被孟五姑娘相中,兩人一見鍾情二見傾心,互有許諾,孟家這才同意。”
這話說的也是實話,少女愛慕探花郎,少年傾心美嬌娘,這本就是世間常理。
隻是聽在祁父和柳氏耳朵裏,卻瞬間腦補了不少大戲。
柳氏甚至歎了一聲:“隻怕五姑娘為了說服家人少不得抗爭,難為這孩子了。”
祁父也點點頭:“居然還求了皇上的恩典,多半是咱家三郎出的主意。”
“不知道親家生不生氣……”
“三娘,咱們可得多多準備聘禮才好,總不能虧待了親家公。”
祁昀:……
祁二郎有些想不出來自家爹娘在想些什麽,隻覺得真不該讓他們聽那麽多話本,那些落榜書生寫出來的愛情故事大多不靠譜,偏偏聽起來和真的似的。
不過既然他們連“親家”都喊上了,便說明這門親事是必然會成的,祁昀也就不再多言,叮囑爹娘接著用飯,便帶著鐵子離開了。
待祁昀走後,老兩口相對無言,坐在那裏許久都沒有開口。
原本還有些肚餓,現在都被嚇了迴去,半點感覺不到。
等桌上當做宵夜的粥已經涼透,柳氏才開口道:“既然已經是定下來的事情,我們要開始著手準備了……這三媒六聘一樣都不能少,我給三郎準備的那些東西都得拿出來才好。”
祁父卻沒說話,隻管坐著,眼睛看著未知的地方,顯得有些茫然。
他是個老實本分人,覺得自己最大的福氣就是娶到了柳氏這麽個好娘子,誰知道好事一樁接一樁,現在竟是能和宰相做親家。
這……這怎麽和做夢似的?
柳氏則是果斷很多,既然事情無法更改,還是個天上掉餡餅一般的好事,她立刻就沒有了旁的心思,而是直接起身,拍了祁父後背一把,道:“你好歹說點什麽,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兒,你別老沉著,眼瞅著就要過年,也該好好給三郎準備東西才是。”
祁父反手拉住了柳氏,昂著頭看她,聲音有些啞:“三娘,我……我是不是在夢裏?”
柳氏聞言,立馬伸手在祁父的臉上捏了一把,沒好氣道:“得了,你的膽子我還不知道?諒你也不敢做這種夢。”
被捏的疼了,祁父卻笑起來,連連應聲:“娘子說的對,我可不敢發這種夢。”
柳氏橫了他一眼,卻也跟著笑,又拍了他一把,而後老兩口也顧不上吃東西,隻管進了內室翻出來了家裏的賬,翻看盤算著怎麽給三郎備東西。
這次顯然是要和高門結親,那這聘禮必然不能小氣,總要細細謀劃才好。
隻是求親之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籌謀,祁家二老也沒有大肆張揚,隻管默默地給自家三郎準備東西,又因著他們無比堅信自家三郎和孟五姑娘是話本裏頭那種曆盡千難萬險的愛情故事,故而越發不樂意虧待了祁明和孟五姑娘。
裏麵的不少物件少不得要讓葉嬌和方氏幫忙采買相看,葉嬌是知道內情不會好奇,方氏則是根本沒往那邊想,妯娌兩個默契的都沒有多問,隻管買了就是。
今年這個年過得依然格外熱鬧,甚至比起往年來更加紅火些。
祁家的商鋪越來越多,莊子上的收成也是極好,今年光是出臘錢就出了將近三百貫。
原本來送匾額的二十名護衛也告辭離去,去處不明,祁昀也不問,隻是在他們離開後燒了三堆稻草,還專門叮囑小廚房做點糯米的糕點,借此去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