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之按捺住紛紛擾擾的思緒,抱著厚厚一疊賬本跟在李榮身後進了集義殿。


    長相儒雅的陳雲之一身錦袍,頭戴文人士子喜歡戴的唐巾,腰間係著美玉,身上散發著與在場大多數百官同樣的上位者氣息。不認識他的人,不會往宦官身份上想。


    不止陳雲之,今日出席的司禮監大太監們,各個腰板直挺、眉目英氣、舉手投足之間充滿陽剛味,看著都不像是宦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宮裏想要爬成人上人的,都會注意把自己當成正常的男人。


    “太子爺,賬本拿來了。”陳雲之恭敬地把賬本捧上。


    “把上個月的總賬拿來。本王有段時間沒看了。”


    朱厚照伸出手,陳雲之把十月份的賬本放到他掌上。


    朱厚照翻了幾頁,眉頭微微皺起,“南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幾地分行業績為何比下滑如此之多?土魯番、哈密分行的怎麽翻了兩番?”


    “今年浙江、南直隸幾地有糧荒。再加上棉花原料不足,從而影響到了不少作坊的生意。總體需求下降。沿海靠近市舶司幾地則是囤貨海貿,與商行的業務自然減少。”陳雲之迴答地不卑不亢,“土魯番、哈密除了商行大肆收購棉花,還因為東察哈爾汗國局勢不穩,那裏的商人到兩地大肆采購物資。”


    朱厚照放下賬本笑:“看來市舶司收了不少關稅。你站到司禮監後頭侯著。李公公,把賬本拿給焦侍郎看吧。”


    朱厚照讓毫無品級的陳雲之旁聽朝會,其實是於理不合的。不過現在沒人在乎這一點。都把目光放到了賬本上。


    焦芳翻開賬本的時候李榮也瞄了一眼。囚牛商行的賬本連他都沒瞧見過。


    看到賬本上的數字,李榮愣在原地。


    焦芳一手點著數數,另一手掰手指,數了三遍才確認。然後直勾勾地看向李榮,呆呆地問,“李公公,殿下真要把囚牛商行交給朝廷?”


    “司禮監事先並不知情。”李榮困惑地搖頭。


    殿下因為有了囚牛商行這個吞金獸,手上富裕,成了戶部的大債主,戶部才會言聽計從。李榮也搞不懂太子爺為何要把囚牛商行拱手送上。


    朱厚照出言提醒:“賬本采用借貸法登記,使用阿拉伯數字。焦侍郎若看不懂,可以讓陳掌櫃解釋給你聽。”


    焦芳馬上放下賬本賠笑道:“臣看得懂,無需煩勞陳掌櫃。囚牛商行一月賺638萬8千多兩,陳掌櫃勞苦功高!”


    “不可能!”戶部尚書韓文第一個不相信,他搶過賬本看了起來。


    集義殿炸鍋了!大明國庫一年稅銀所得才多少!囚牛商行一個月和大明三年的稅銀差不多!這,這,這……


    朱厚照扶額,無奈地道,“麻煩焦侍郎看清楚。638萬兩是銷售額。銷售額克扣去所有成本才是利潤。大明一年的國庫收入才多少,最繁華的江南市麵上能調動的銀子又能有多少!囚牛商行若真一個月賺六百多萬兩,大米估計一石要20兩了!”


    韓文心道:這還算正常。


    “那囚牛商行一個月能賺多少利潤?”焦芳老臉一紅,不恥下問道。


    陳雲之向眾人拱拱手:“囚牛商行的業務比較雜。賬本上隻是各分行的收益,還要再加上遠航貿易。前去滿勒加的貿易半年算一次總賬,前往古裏的兩年才能算上一次。還有與西班牙、西域各國等賬目都是單獨結。”


    “若是以弘治十五年全年收入折算到每個月,刨去成本和人工、運費等一切開支,每個月的利潤在60萬兩左右。”


    “今年海外貿易暴漲,但國內的銷售額跌了,今年平均利潤應該不會比去年少。但具體多少估計要到明年中旬才能知道。”


    左都禦史戴珊肅穆的神情繃不住了,失態地大叫,“每月60萬!去年囚牛商行賺了720萬兩!”


    是什麽概念!那是大明整整三、四年的稅收!舉國萬萬人口,土裏刨食三年多才能抵得上囚牛商行一年的收益。


    朱厚照聳聳肩、攤攤手:“囚牛商行大部分貨物走物美價廉、薄利多銷的路子。如果把價格提高,比如說京布,每尺提高幾十文,估計能湊夠800萬兩。”


    “不不不!現在已經很多了!很多了!千萬不要漲價。”戴珊忙搖手。


    “囚牛商行是本王用來平衡市價的工具,當然不會漲價!隻是說說而已,左都禦史無需擔心。”朱厚照笑得眼睛眯起,像隻狡猾的小狐狸。


    “商人圖財,朝廷需要的是物價穩定。國資部介於兩者之間。既不能像朝廷為了物價穩定不顧市場經濟運行規則,把好好的一手棋變成臭棋。也不能像商人為了斂財不顧百姓死活。”


    “再比如說糧食。此前江南糧荒,囚牛商行不顧成本從海外大批購進糧食平定糧價。所以你能看到賬本上江南幾地的分行利潤大幅下降。若是純粹的商人,早就把這幾地的掌櫃罵得半死換人了。但囚牛商行要記他們一功!”


    朱厚照笑問:“左都禦史可明白本王的意思?”


    “老臣明白。”戴珊做出肯定地迴答。


    連續多年遭災,糧食始終保持在一石2兩銀子左右,囚牛商行是出了大力的。如果光靠戶部絕對做不到這一點。此類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裏。否則禦史們早對太子經商一事鬧翻天。


    朱厚照瞅著堂下所有的人唉聲歎氣。


    “去年本王得了720萬兩,幾乎都貼補給朝廷。沒銀子支付父皇、母後的宮殿重建費用,以至於耽擱了近一年還沒有動工。本王慚愧!本王覺得國事、家事還是分清楚的比較好。偌大的大明每時每刻都有災難發生。本王不可能把所有的銀子都投進去。本王也有父母長輩需要孝敬,將來會有子女需要養育。”


    “今後國資部九成的收益歸朝廷,一成的收益歸皇家。這樣分配諸位愛卿不會反對吧?”


    百官終有不少人點頭,卻很快被身邊的人製止。


    首輔劉健終於站起來發問:“國資部成立後,囚牛商行還會進一步發展嗎?殿下又打算讓國資部插手哪些行業?這些事前不說明,恕臣等無法定奪。”


    “國資部顧名思義是國家資產。本王想把戶部掌管下的鐵礦、銀礦、煤礦等各類礦產劃到國資部下。用商業經營方式管理各大礦產。省得總有礦工不滿現行待遇,一次又一次的鬧事。朝廷管理時的官本位思想太重,真的不適合商業發展。”朱厚照輕笑。


    謝遷身子一僵。太子繞了一個大圈子,終於亮出了他的獠牙。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