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
在朱厚照召集廠衛準備給白蓮教來個大招的時候,李東陽收到了劉健的密信。
看完信,李東陽在屋裏走了幾圈,然後站在剛裝的玻璃窗前思考。臉上的皺紋因思考而變得更加深刻。
“劉首輔讓爹爹催促商人北上貿易?在這個敏感時期,商人們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保證。商人們會願意嗎?”李兆先掃了眼書案上的信,提出他的看法。
放以前,李兆先不敢在他爹麵前表達看法。現在他有了發表看法的資格。正五品的市舶使,又是直屬太子、不受朝廷其他官衙挾製,算得上一方大員了。他爹在他上任前恨不得把幾十年的為官經驗、心得一股腦塞給他。
“你以為為父在擔心商人的安全?”李東陽轉過頭語氣不善。
李兆先脖子一縮,馬上反應過來,“草原上的人不喝茶身子會不好。商隊停了兩個月,他們一定很歡迎茶商。”
“還有呢?”
“啊?還有啊!”李兆先咽了口唾沫,開始汗流浹背思考還有什麽商人去了草原不會被敵視。
李東陽沒有催促,給足兒子時間琢磨。雖說兒子的市舶司隻是個名頭,真正的事由兩名副提舉經辦。但市舶司涉及財物龐大,一不留神會被人套進去。兒子開竅點,他也能少操點心。
小半個時辰後,李兆先雙手一擊,“還有布商和收購羊毛的商人!草原連續幾年冬季不好過,很多牧民全家十幾口人湊不出一匹布料。他們要靠賣羊毛買布、買毛線織禦寒衣服。”
李東陽氣得吹胡子瞪眼:“你考慮了半天竟然隻想到這!”
經常接觸太子後,李東陽越看自家兒子越覺得蠢。太子如果有兒子這般傻,劉首輔、謝遷以及他何至於此!
“孩兒愚鈍。”李兆先立刻求饒。
“太子出動私下養的熱氣球軍團深入草原,首輔大人隻能私下寫信給為父。首輔大人……失去了挾製太子的能力。”
內閣用票擬的權利扼製皇權。沒有內閣認可的旨意隻能算中旨,官員可以拒絕遵守。但如今,太子下的中旨,哪怕是不許全國吃豬肉的荒唐中旨,也有不少地方官遵令執行。內閣不同意太子做的事,太子繞過內閣,內閣隻能幹瞪眼。
李兆先迷惑不解:“太子能力出眾,百年難得一遇。隻要太子沒有廢除內閣的權利,內閣就能名正言順地當政。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將來的皇太孫未必會有太子的能力。就像孩兒再如何努力,也不及爹的十分之一。”
頓時,李東陽頭頂落下一道驚雷。
“哈哈哈!為父著相了。哥兒沒白費在太子府曆練的這幾年!”李東陽哈哈大笑,堵在胸口的巨石瞬間消散。
李兆先眉舒目展,一臉輕鬆地道,“爹是沒摸清太子的脾氣。太子不喜歡像太祖一樣把規矩定得詳實。太子會給我們劃下一道絕對不能犯的紅線。紅線以上,隻要結局不是太糟糕,太子都不會生氣。太子其實很好相處的。”
在京師說一句“太子好相處”,連宦官都會認為說話的人想巴結太子。
“去陪你未過門的媳婦。”李東陽一臉無奈的把兒子打發出去。
王恕派長孫給孫女送嫁。簡陋的婚禮還沒舉行,傳來英國公遇難的消息,接著又是申王遇刺身亡。婚事隻能延期。李東陽趁機多留兒子幾日,讓他長長心眼。
李兆先走之前問:“爹,北地布政使司的治所定下來了嗎?”
“太子一早就定好了。”
“在哪?”
“雲中城。”
“趙武靈王設的雲中城!那豈不是就在東勝衛東北,黃河的另一端嗎?那離大同也太近了!”李兆先嘀咕。
“不然你以為太子錢多了燒手,要在東勝衛弄什麽人工樹林製止沙地擴大!太子很早就讓人想法子研究如何在沙漠修路了。你比太子年癡長十餘歲,沒太子的心計,至少也要學學太子走一步看七步的優點吧?”
走一步看七步?太子一定會告訴你想多了。太子竟然會放棄在後套建治所?
李兆先眼巴巴瞅著李東陽:“爹你把平虜城建好了再走的,對吧?”李兆先對平虜城投入了不少感情,他真不忍平虜城繼續成為三不管地帶。
李東陽把兒子趕出去:“你以為太子錢多沒事幹扔在平虜城修路啊!”
“砰!”重重關上門,李東陽再次陷入沉思。
當初天豬網在草原投入巨大,後來說撤就撤。太子投錢修建亦集乃城,讓達延汗成為大寧城議員之一,哪怕交戰也沒阻斷亦集乃和大寧向韃靼出售物資。二十八星宿除了白蓮教信徒中斷情報網,太子竟還敢向草原派出熱氣球軍團。
太子在草原除了朵顏三衛、永謝布,難道還留了其它的暗線?
太子反複強調後套能成為大明糧倉,卻把北地治所定在雲中城而不是後套?
英國公在後套濫殺為何會觸怒太子呢?
李東陽翻看二十八星宿以前留下的情報。
“白蓮教會定期舉辦募款活動。追蹤不事生產又經常有大筆不明財物進賬之人,很容易找到他們的行跡。”錢寧對答如流。
錢寧笑的無害而純良:“白蓮教內部分支眾多,有不少愛財勝於無生老母之人。畢竟如朱宿、雲向陽之類的狂熱份子極為罕見。要抓知道聖母與韃靼勾結的核心高層難,要抓普通教眾簡單。”
朝臣被錢寧的坦白弄的瞠目結舌。
朱厚照搖頭晃腦歎息不已:“環境容易改變人的思想。大明上下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氛圍,連白蓮教都開始騙錢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
“殿下說的是。不少白蓮教信徒一心想過好日子,真想鬧事和朝廷過不去的真的是少數。據臣所知,白蓮教高層多以家族形式傳承,狂熱信徒多出於高層後代。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普通信徒,根本培養不出優秀的後代。”
朱厚照再次點頭:“窮文富武隻是相對而言。書本、筆墨、束修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不可能是流民之家能承受的起。流民等走投無路之人加入白蓮教隻想活下去。”
70
在朱厚照召集廠衛準備給白蓮教來個大招的時候,李東陽收到了劉健的密信。
看完信,李東陽在屋裏走了幾圈,然後站在剛裝的玻璃窗前思考。臉上的皺紋因思考而變得更加深刻。
“劉首輔讓爹爹催促商人北上貿易?在這個敏感時期,商人們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保證。商人們會願意嗎?”李兆先掃了眼書案上的信,提出他的看法。
放以前,李兆先不敢在他爹麵前表達看法。現在他有了發表看法的資格。正五品的市舶使,又是直屬太子、不受朝廷其他官衙挾製,算得上一方大員了。他爹在他上任前恨不得把幾十年的為官經驗、心得一股腦塞給他。
“你以為為父在擔心商人的安全?”李東陽轉過頭語氣不善。
李兆先脖子一縮,馬上反應過來,“草原上的人不喝茶身子會不好。商隊停了兩個月,他們一定很歡迎茶商。”
“還有呢?”
“啊?還有啊!”李兆先咽了口唾沫,開始汗流浹背思考還有什麽商人去了草原不會被敵視。
李東陽沒有催促,給足兒子時間琢磨。雖說兒子的市舶司隻是個名頭,真正的事由兩名副提舉經辦。但市舶司涉及財物龐大,一不留神會被人套進去。兒子開竅點,他也能少操點心。
小半個時辰後,李兆先雙手一擊,“還有布商和收購羊毛的商人!草原連續幾年冬季不好過,很多牧民全家十幾口人湊不出一匹布料。他們要靠賣羊毛買布、買毛線織禦寒衣服。”
李東陽氣得吹胡子瞪眼:“你考慮了半天竟然隻想到這!”
經常接觸太子後,李東陽越看自家兒子越覺得蠢。太子如果有兒子這般傻,劉首輔、謝遷以及他何至於此!
“孩兒愚鈍。”李兆先立刻求饒。
“太子出動私下養的熱氣球軍團深入草原,首輔大人隻能私下寫信給為父。首輔大人……失去了挾製太子的能力。”
內閣用票擬的權利扼製皇權。沒有內閣認可的旨意隻能算中旨,官員可以拒絕遵守。但如今,太子下的中旨,哪怕是不許全國吃豬肉的荒唐中旨,也有不少地方官遵令執行。內閣不同意太子做的事,太子繞過內閣,內閣隻能幹瞪眼。
李兆先迷惑不解:“太子能力出眾,百年難得一遇。隻要太子沒有廢除內閣的權利,內閣就能名正言順地當政。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將來的皇太孫未必會有太子的能力。就像孩兒再如何努力,也不及爹的十分之一。”
頓時,李東陽頭頂落下一道驚雷。
“哈哈哈!為父著相了。哥兒沒白費在太子府曆練的這幾年!”李東陽哈哈大笑,堵在胸口的巨石瞬間消散。
李兆先眉舒目展,一臉輕鬆地道,“爹是沒摸清太子的脾氣。太子不喜歡像太祖一樣把規矩定得詳實。太子會給我們劃下一道絕對不能犯的紅線。紅線以上,隻要結局不是太糟糕,太子都不會生氣。太子其實很好相處的。”
在京師說一句“太子好相處”,連宦官都會認為說話的人想巴結太子。
“去陪你未過門的媳婦。”李東陽一臉無奈的把兒子打發出去。
王恕派長孫給孫女送嫁。簡陋的婚禮還沒舉行,傳來英國公遇難的消息,接著又是申王遇刺身亡。婚事隻能延期。李東陽趁機多留兒子幾日,讓他長長心眼。
李兆先走之前問:“爹,北地布政使司的治所定下來了嗎?”
“太子一早就定好了。”
“在哪?”
“雲中城。”
“趙武靈王設的雲中城!那豈不是就在東勝衛東北,黃河的另一端嗎?那離大同也太近了!”李兆先嘀咕。
“不然你以為太子錢多了燒手,要在東勝衛弄什麽人工樹林製止沙地擴大!太子很早就讓人想法子研究如何在沙漠修路了。你比太子年癡長十餘歲,沒太子的心計,至少也要學學太子走一步看七步的優點吧?”
走一步看七步?太子一定會告訴你想多了。太子竟然會放棄在後套建治所?
李兆先眼巴巴瞅著李東陽:“爹你把平虜城建好了再走的,對吧?”李兆先對平虜城投入了不少感情,他真不忍平虜城繼續成為三不管地帶。
李東陽把兒子趕出去:“你以為太子錢多沒事幹扔在平虜城修路啊!”
“砰!”重重關上門,李東陽再次陷入沉思。
當初天豬網在草原投入巨大,後來說撤就撤。太子投錢修建亦集乃城,讓達延汗成為大寧城議員之一,哪怕交戰也沒阻斷亦集乃和大寧向韃靼出售物資。二十八星宿除了白蓮教信徒中斷情報網,太子竟還敢向草原派出熱氣球軍團。
太子在草原除了朵顏三衛、永謝布,難道還留了其它的暗線?
太子反複強調後套能成為大明糧倉,卻把北地治所定在雲中城而不是後套?
英國公在後套濫殺為何會觸怒太子呢?
李東陽翻看二十八星宿以前留下的情報。
“白蓮教會定期舉辦募款活動。追蹤不事生產又經常有大筆不明財物進賬之人,很容易找到他們的行跡。”錢寧對答如流。
錢寧笑的無害而純良:“白蓮教內部分支眾多,有不少愛財勝於無生老母之人。畢竟如朱宿、雲向陽之類的狂熱份子極為罕見。要抓知道聖母與韃靼勾結的核心高層難,要抓普通教眾簡單。”
朝臣被錢寧的坦白弄的瞠目結舌。
朱厚照搖頭晃腦歎息不已:“環境容易改變人的思想。大明上下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氛圍,連白蓮教都開始騙錢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
“殿下說的是。不少白蓮教信徒一心想過好日子,真想鬧事和朝廷過不去的真的是少數。據臣所知,白蓮教高層多以家族形式傳承,狂熱信徒多出於高層後代。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普通信徒,根本培養不出優秀的後代。”
朱厚照再次點頭:“窮文富武隻是相對而言。書本、筆墨、束修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不可能是流民之家能承受的起。流民等走投無路之人加入白蓮教隻想活下去。”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