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亮世界的知識並非無所不能的。
至少朱厚照找不到有效完成清丈田畝的方法。沒有科技的硬性支持,所有數據都需要人為填寫,過程中能動手腳的地方太多。哪怕沙盤中各地耕田數據取自東廠、錦衣衛、囚牛商行三方平均數值,朱厚照也並不是十分相信。
往好裏想,丈量田地的時候總會產生人為誤差。
“四年前父皇提出清丈田畝,命令執行下去,光南北直隸就花了三年時間。這幾年也不算白費。戶部明麵上統計,東廠和錦衣衛暗中摸清各地具體情況。隨著囚牛商行旗下各類商鋪開設到各地,本王也得到了不少消息。”
“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本王也沒要求他們遞上確切的數據。你們在沙盤上看到各布政司的耕地、人口、礦場分布、農作物、商業等情況隻是初步數據,並不精準。正確的數據還需要看戶部統計。沙盤可以慢慢修改,統計數據可以不斷更新。反正本王還年輕,有的是時間等待。”
“本王天天聽你們叫國庫沒銀子。瞧瞧,光湖廣登記在冊的土地比實際耕地少了一半,如果全國都是如此,朝廷收的田稅少了一半!”
“光封地‘消失’本王還能理解。史書上土地兼並、隱匿耕地和人口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性貪婪,偌大的大明總會有一些眼裏隻容得下黃白之物的人。但糧食呢!難道那些被瞞下的地全部荒廢了?”
“你們到底知不知道這些年囚牛商行一共從海外收購多少石糧食?”
“三年將近一千萬石!去歲全國賦米一千八百九十六萬五千四百九十六石八鬥三升,麥八百九十七萬八千九百六十九石八鬥三升!”
“一年至少購進三百萬石糧食才能填補國內巨大的糧食缺口!”
“再去想想被瞞下的一半耕地,本王都替地主們著急上火。”
糧價穩定,百姓們就能心安。糧價越穩,地主們得利空間越小。巨量的海外糧食流入,鬧得很多大戶人家糧倉年年堆滿。把耕地改成棉田、桑田等,又碰上了大明拿下哈密和土魯番、開發瓊州、引進日本、朝鮮的繅絲。這幾年已經也沒獲利太多。
“黃獻,去奉天門把所有人叫過來。讓他們全來參觀一下萬裏江山。”朱厚照罵罵咧咧,“一個個扭扭捏捏,有話不敢直說。一群人加起來上千歲了!心裏不舒服,學小孩子打群架!他們不敢說本王敢!讓大家瞧瞧本王知道多少他們瞞下的事。再鬧下去,本王就要求百官公示家產。一旦有人舉報隱秘家產,查實後全部查辦。”
劉健一看到沙盤上的耕地數就知道事情不好了。
可是幾人全盯著北邊和礦產!劉健也是心累的不行。北邊常年遭遇蒙古人襲擾,牽扯到軍事方麵,土地人口反而是最透明的。軍改的時候,太子能輕易拿到數據逼武官們把貪墨的軍屯吐出了來。反而是越往南,隱瞞土地情況越嚴重。
黃獻很快把奉天門參與群毆的官員都喊了來。
領頭的焦芳眼眶被打青,一側臉腫的好似含了個大饅頭。朱厚照格外關注的年輕官員如李夢陽、倫文敘等人,也是皮青眼腫。朱厚照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投了哪方的票。他以為投票不可能一次成功,沒讓人在投票的名單紙上做手腳。也不知道焦芳臉上的傷他們有沒有分。
朱厚照懶得和他們廢話。
“來瞧瞧你們參與管理的大好河山。”
“現在各自迴官衙,把今日發生的不愉快都忘記。本王就當作什麽都不知道裝傻充愣。”
“如果你們還為著今日的事鬧騰,別怪本王撕破臉皮讓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朱厚照怕給的刺激還不夠。讓司禮監經廠臨時加印他私下命人收集起來的各地耕地數據統計表,人手一份、一個不拉。甚至把躲起來看戲的武官也叫了過來。武官勳貴們在南北直隸的地瞞不住,去外地用家人、遠親的身份購地。隱匿田地的事,無論文武、宗室、皇親,全都有份!如果算上東番島,他才應該是整個大明瞞下土地最多的人。
剛開始,文官們看到沙盤很激動。山脈、河流、礦場、耕地盡在眼前,南北地理風貌一覽無餘。接著看到標出來的礦產,不少人默默記在心裏。尤其是大寧以北的那塊地,被不少人惦記上。雖然那不是北伐的地方,可等到北伐成功韃靼人被趕跑,大寧以北不就空出來有操作的空間了嗎?
拿到各地耕地麵積,戶部的官員率先冷靜了下來。緊接著,所有人都安靜了。
在太子給他們看的統計表上,不提其它,已經清查過的南北直隸耕地麵積比戶部的數據多出了一兩萬頃。統計表數據正不正確,戶部幾位高品級官員應該心知肚明。
戶部被清丈田畝搞得一個頭比兩個大,各種人情關係亂如麻。敢情太子該知道的都知道了!炎熱的八月天,戶部官員們背脊生寒,畏懼地看向朱厚照。
“行了!收起你們的小心思。都迴去忙活。”劉健給大家台階下,趕走了所有人。
朝臣們作鳥獸散。武官、宗人令入了內閣是文官集團的大事,清丈田畝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他們想起了四年前太子叫囂著要官紳一體納糧。太子攝政初期,他們害怕太子會舊事重提,等了半年見太子沒動手以為太子打消了想法。事實上太子從未死心。現在誰還有打架挑事的心思!
朱厚照搖搖頭:“都是什麽事啊。害的本王想裝聾作啞都不成。”
朱厚照自知清丈田畝比對付韃靼難多了。將來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甚至可能迎來起兵造反。他想等手上的實力雄厚後徐徐圖之。沒想到朝臣一點麵子也不給他留。
那些打在焦芳臉上的拳頭,實際上想打的是他!當麵反對也就算了,大明文人有個性的多。當麵不敢,背後又不服算怎麽迴事!他是暴君還是殺人如麻的劊子手啊!
朱厚照認為,今日是他的名聲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70
至少朱厚照找不到有效完成清丈田畝的方法。沒有科技的硬性支持,所有數據都需要人為填寫,過程中能動手腳的地方太多。哪怕沙盤中各地耕田數據取自東廠、錦衣衛、囚牛商行三方平均數值,朱厚照也並不是十分相信。
往好裏想,丈量田地的時候總會產生人為誤差。
“四年前父皇提出清丈田畝,命令執行下去,光南北直隸就花了三年時間。這幾年也不算白費。戶部明麵上統計,東廠和錦衣衛暗中摸清各地具體情況。隨著囚牛商行旗下各類商鋪開設到各地,本王也得到了不少消息。”
“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本王也沒要求他們遞上確切的數據。你們在沙盤上看到各布政司的耕地、人口、礦場分布、農作物、商業等情況隻是初步數據,並不精準。正確的數據還需要看戶部統計。沙盤可以慢慢修改,統計數據可以不斷更新。反正本王還年輕,有的是時間等待。”
“本王天天聽你們叫國庫沒銀子。瞧瞧,光湖廣登記在冊的土地比實際耕地少了一半,如果全國都是如此,朝廷收的田稅少了一半!”
“光封地‘消失’本王還能理解。史書上土地兼並、隱匿耕地和人口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性貪婪,偌大的大明總會有一些眼裏隻容得下黃白之物的人。但糧食呢!難道那些被瞞下的地全部荒廢了?”
“你們到底知不知道這些年囚牛商行一共從海外收購多少石糧食?”
“三年將近一千萬石!去歲全國賦米一千八百九十六萬五千四百九十六石八鬥三升,麥八百九十七萬八千九百六十九石八鬥三升!”
“一年至少購進三百萬石糧食才能填補國內巨大的糧食缺口!”
“再去想想被瞞下的一半耕地,本王都替地主們著急上火。”
糧價穩定,百姓們就能心安。糧價越穩,地主們得利空間越小。巨量的海外糧食流入,鬧得很多大戶人家糧倉年年堆滿。把耕地改成棉田、桑田等,又碰上了大明拿下哈密和土魯番、開發瓊州、引進日本、朝鮮的繅絲。這幾年已經也沒獲利太多。
“黃獻,去奉天門把所有人叫過來。讓他們全來參觀一下萬裏江山。”朱厚照罵罵咧咧,“一個個扭扭捏捏,有話不敢直說。一群人加起來上千歲了!心裏不舒服,學小孩子打群架!他們不敢說本王敢!讓大家瞧瞧本王知道多少他們瞞下的事。再鬧下去,本王就要求百官公示家產。一旦有人舉報隱秘家產,查實後全部查辦。”
劉健一看到沙盤上的耕地數就知道事情不好了。
可是幾人全盯著北邊和礦產!劉健也是心累的不行。北邊常年遭遇蒙古人襲擾,牽扯到軍事方麵,土地人口反而是最透明的。軍改的時候,太子能輕易拿到數據逼武官們把貪墨的軍屯吐出了來。反而是越往南,隱瞞土地情況越嚴重。
黃獻很快把奉天門參與群毆的官員都喊了來。
領頭的焦芳眼眶被打青,一側臉腫的好似含了個大饅頭。朱厚照格外關注的年輕官員如李夢陽、倫文敘等人,也是皮青眼腫。朱厚照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投了哪方的票。他以為投票不可能一次成功,沒讓人在投票的名單紙上做手腳。也不知道焦芳臉上的傷他們有沒有分。
朱厚照懶得和他們廢話。
“來瞧瞧你們參與管理的大好河山。”
“現在各自迴官衙,把今日發生的不愉快都忘記。本王就當作什麽都不知道裝傻充愣。”
“如果你們還為著今日的事鬧騰,別怪本王撕破臉皮讓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朱厚照怕給的刺激還不夠。讓司禮監經廠臨時加印他私下命人收集起來的各地耕地數據統計表,人手一份、一個不拉。甚至把躲起來看戲的武官也叫了過來。武官勳貴們在南北直隸的地瞞不住,去外地用家人、遠親的身份購地。隱匿田地的事,無論文武、宗室、皇親,全都有份!如果算上東番島,他才應該是整個大明瞞下土地最多的人。
剛開始,文官們看到沙盤很激動。山脈、河流、礦場、耕地盡在眼前,南北地理風貌一覽無餘。接著看到標出來的礦產,不少人默默記在心裏。尤其是大寧以北的那塊地,被不少人惦記上。雖然那不是北伐的地方,可等到北伐成功韃靼人被趕跑,大寧以北不就空出來有操作的空間了嗎?
拿到各地耕地麵積,戶部的官員率先冷靜了下來。緊接著,所有人都安靜了。
在太子給他們看的統計表上,不提其它,已經清查過的南北直隸耕地麵積比戶部的數據多出了一兩萬頃。統計表數據正不正確,戶部幾位高品級官員應該心知肚明。
戶部被清丈田畝搞得一個頭比兩個大,各種人情關係亂如麻。敢情太子該知道的都知道了!炎熱的八月天,戶部官員們背脊生寒,畏懼地看向朱厚照。
“行了!收起你們的小心思。都迴去忙活。”劉健給大家台階下,趕走了所有人。
朝臣們作鳥獸散。武官、宗人令入了內閣是文官集團的大事,清丈田畝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他們想起了四年前太子叫囂著要官紳一體納糧。太子攝政初期,他們害怕太子會舊事重提,等了半年見太子沒動手以為太子打消了想法。事實上太子從未死心。現在誰還有打架挑事的心思!
朱厚照搖搖頭:“都是什麽事啊。害的本王想裝聾作啞都不成。”
朱厚照自知清丈田畝比對付韃靼難多了。將來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甚至可能迎來起兵造反。他想等手上的實力雄厚後徐徐圖之。沒想到朝臣一點麵子也不給他留。
那些打在焦芳臉上的拳頭,實際上想打的是他!當麵反對也就算了,大明文人有個性的多。當麵不敢,背後又不服算怎麽迴事!他是暴君還是殺人如麻的劊子手啊!
朱厚照認為,今日是他的名聲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