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國一百三十多年,不提有世襲爵位的勳貴,單是官宦世家就有很多。三位內閣,除了李東陽祖上行伍出身,劉健和謝遷都是官家子弟。詹事府官員,至少有一半人祖輩就當了官。


    弘治十二年、十五年科舉取仕,寒門的數量比之弘治元年低很多。


    眾所周知,家世好更容易成功。


    官場的上升渠道越來越窄。


    朱厚照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用人看重能力。他讓無數高官權貴氣得跳腳、抓狂,也讓寒門出身的官員看到了仕途的希望。有一大批人堅定的圍在朱厚照身邊。《京報》報館是他們的集會場地。報館裏的撰稿人、記者,都是一群可用的熱血青年。


    達延汗親筆寫信提供了首批通婚的名單,名單上的女子各個出身那顏貴族,男子在韃靼的身份地位不低。朱厚照也不能弱了氣勢。他讓劉瑾放話,和韃靼通婚之人會受到重用。


    劉瑾接手了組織人和韃靼集體相親的差事。大明首批通婚的對象從舉人、國子監監生中挑選。隨著朝廷任用官員的門檻越來越高,監生隻能從事文吏的工作,很難當官。舉人想要當文吏難上加難。舉人和監生的社會地位不低,隻是沒有體麵的工作。隻要他們和韃靼通婚,保證能拿到七品官!


    不過報名通婚的大明女子寥寥無幾。通婚的韃靼男子有達延汗本部察哈爾的千戶,有年輕的那顏貴族。女方的家世不能太差。要讓通婚達到積極正麵的導向作用,女方還要心甘情願。這可是一個大難題!


    劉瑾把難題攤在了朱厚照的書案上。


    “你的字越來越像樣了。”朱厚照把目光從一堆奏折中收迴。翻看劉瑾寫出來像模像樣的文書。


    劉瑾抿了抿嘴:“奴婢想給小爺分憂。一日都不敢懈怠讀書習字。”


    朱厚照笑了一下。忽略劉瑾近期膽肥下犯下的小錯。


    “工部因貪汙罷免的官員在青土城、亦集乃幹的不錯。”朱厚照說的那些人,是三年前從囚牛商行購買記錄中排查出的貪官。


    “前陣子商人盧安福牽連了不少官員吧?”盧安福買通不少京官弄出了皇宮轟炸的驚天巨案。此案處罰極重。直接經手流出火器、熱氣球的官員秋後問斬,收過其賄賂數額巨大的入獄重罰,失職的罷免。與盧安福有過聯係的官員陸陸續續被查,有的被外放,有的貶官,有的終身升職無望。


    朱厚照點了一句。有些官員為了升官沒有下限。犧牲女兒的幸福算得了什麽呢。


    “等有了適合的人選,讓瑞安侯把人介紹進奶茶鋪聚會中。找人灌輸為國為民的崇高理想。再讓人教她們蒙古語。本王會給她們誥命、添妝,讓她們有尊榮。”


    通婚也是安排細作最好的機會。現在大明和韃靼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朱厚照有底氣,不會給新郎、新娘特殊任務。


    朱厚照是真的想讓民間通婚。通婚是促進民族交流、讓漢文化影響到周邊其餘國家最有效的辦法。可不能讓伊教把大明包圍了。


    “奴婢得令。”劉瑾訕訕一笑,“小爺,焦侍郎納了很多妾室,庶女有8位。奴婢可以試試說服焦侍郎以身作則。”


    朱厚照眉頭一皺:“為結秦晉之好,通婚者必須心甘情願。”


    “這是當然,奴婢不敢壞了小爺的大事。”


    “你認為焦芳想要什麽?”


    “焦侍郎一心一意為小爺效力,哪會有額外的要求!”


    “本王不能冷了忠臣。”


    “這……焦侍郎在禮部並不順心。焦侍郎不但府邸被人燒了,還得罪了官場上很多人。”


    朱厚照讓焦芳上書把武官任命為總督,很多文官看焦芳不順眼。但因為焦芳是給他辦差,也有很多官員圍在焦芳身邊。


    “篤篤篤”朱厚照曲指敲著桌麵,凝神思考對焦芳的安排。


    劉瑾大氣不敢出一聲。段聰就是個人形木架子。黃獻守在文華殿門口無聊地打哈氣。


    朱厚照經過深思熟慮後許諾:“本王會把焦芳調入吏部。不過……“


    “屆時你可得和他保持距離。內外勾結向來都是大忌。聽懂了嗎?”朱厚照麵無表情地警告劉瑾。


    劉瑾心口狂跳,恭順地應下。


    段聰忍不住咬了咬牙。如今吏部尚書馬文升老邁,等哈密局勢穩定,太子爺必定要換人。把焦芳調去吏部,豈不是說太子有意讓焦芳升任吏部尚書?焦芳小人也!怎能把持天下官員的任免!但段聰不敢指明,更不敢把消息透露出去。


    朱厚照捏了捏鼻梁,做了套眼保健操。看了幾本奏折,眼睛累了。“你來念吧。”


    段聰隨意拿起一本:“河南右布政使王瓊奏,臣聞太子殿下有意設立大明錢莊,臣建議由大明錢莊監督各地鑄幣……”


    “這本留下。”朱厚照閉著眼睛淡淡地道。


    劉瑾悄然退下。


    -------------------------------------


    司禮監、內閣死死盯著文華殿的動向。為了防韃靼,李榮給劉健提供了不少宮裏的消息。


    朱厚照私下和桶哈達成協議很快傳入兩人耳中。劉瑾知道李榮在宮裏的地位,提了朱厚照打算把焦芳調入吏部的事。


    劉健得知後,呆坐了很久。古往今來,聖賢書和當世大儒都會教導皇帝任用賢臣。但劉健清楚地知道,太子是不會相信這種話的。不管賢臣還是小人,太子都能物盡其用。劉健心中彷徨,不知道大明的未來會何處何從。


    “太子又繞過我等做主了。”謝遷苦笑。


    李東陽一臉困惑:“太子為何如此?”


    弘治帝寵溺太子,內閣也總是縱容太子,百官對太子的容忍度也是奇高。太子看不慣官商勾結,朝中也有守正的官員,不見太子對他們額外重用。太子受不了朝廷辦事拖遝,官員們拚命加班。禮部在應對韃靼使者時有禮有節,太子為什麽要打禮部的臉?


    七月初一大朝會的時候,朱厚照親口說出了答案。


    “馬上就是父皇萬壽節,本王不想讓父皇看到朝政亂糟糟的樣子。假鹽引、假銀錠一事本王親自接手處理。”


    “先說假銀錠。”


    “本王收到739份《鑄幣改革意見》。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者十分之三,其中觀點偏激者一半有餘。真正能入眼的不足十分之一!”


    “你們……本王能罵你們蠢笨如豬嗎?”


    “如何防止假銀錠再次發生?加大打擊力度?重典懲治?你們就隻會說這些!若是如此,本王翻翻史書就知道,還要你們何用!”


    “如何防止?當然得要從預防入手!如何預防呢?當然是提高鑄幣水平,真假用肉眼可辯。讓別人無路可走!”


    “來人,把東西抬上來,讓你們開開眼界。”


    “你們打嘴仗,本王做事。真不知道要你們何用!”


    朱厚照給每一位朝臣發了一套五枚銀幣。


    “本王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重新寫一份《鑄幣改革意見》。這次本王加一個前置條件,建立寶泉局鑄幣,大明錢莊負責發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