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酒桌上最容易把話聊開。


    李夢陽、倫文敘在朱厚照麵前放不開。朱厚照親自給他們撈了一大碗毛血旺,一口鴨血下肚,幾杯啤酒解辣,再矜持的人也得拋開包袱打開話匣子。


    “殿下,壽寧侯真不是東西!”曾因為彈劾壽寧侯的李夢陽開口就是說出讓倫文敘噴酒的話。


    幾乎獨占了整瓶伏特加的朱厚照喝的也有點上頭。


    “這個嘛,和同樣屬於外戚的瑞安侯比,的確不是東西。和慶雲侯拉在一塊兒,半斤八兩。但與漢朝的外戚們比,小巫見大巫。”


    “每個家族中總會出幾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隻不過扯上皇權,破壞力更大而已。”


    “但有什麽辦法呢?但凡是男子,總會娶妻生子。這是一條連聖人都無法駁斥的真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除非本王的肚子能生出孩子,否則將來本王的嶽家會接壽寧侯的班,成為新一代的百官公敵。”


    “女子進宮,除了名義上的尊榮還有什麽?母後命好,如父皇般癡情的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瞧瞧皇太後,守一輩子活寡。孝莊睿皇後錢氏,嘖嘖,不提也罷。”


    “能舍得把閨女、姐妹送進宮換幾代榮華富貴,男子躺在床上享福的,能會是什麽好人家!”朱厚照完全依照兩個月亮世界的觀念看待這件事。


    “噗!”李夢陽酒噴了。不管是真醉還是假醉,酒都醒了!


    倫文敘摔碎了手裏的酒杯。很想倒在桌上裝醉。


    “乓”,“哐嘡”,“哎呦喂”……左右隔壁雅間同樣很熱鬧。


    朱厚照沒讓陳雲之把門關嚴實,他說話的時候又特意提高了嗓門。


    陳雲之遇到人生中最艱難地抉擇,到底要不要把甲字號的門關上呢?


    好在朱厚照扯開話題,沒有繼續蹂躪大家脆弱的心髒。“離本王娶妻還有好些年呢。換個話題。談談如果你們有一千兩,都會怎麽用?”


    “臣自幼家貧。如果有一千兩,會買地置業,讓雙親過上好日子。”李夢陽道。


    倫文敘同樣道:“臣也會買地置業。”


    “兩位愛卿都是家貧、沒有家世背景、擁有滿腔熱血之人。不像官宦子弟,雖說從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卻也受官場不良風氣的熏陶。能選出你們,這是科舉取仕的幸事啊!值得一大浮!”朱厚照灌下一口啤酒。伏特加太烈,事情沒辦完前他還是悠著點。


    “一般人,包括不少權貴,有了錢都會選擇買地置業。所以任何一個王朝末期都會遇到土地兼並的難題。與食色一樣,都是人性。”


    “清丈田畝不是要糾正買地置業的風氣,而是要遏製權貴們無限製、不擇手段地置地。給百姓們一條活絡。”


    “權貴們還有很多種能來錢的路子。百姓們除了地裏刨食,極少有其他養家糊口的本事。”


    “商人們可就不一樣了。有本事的商人能把一千兩變為一萬兩,甚至一萬金!”


    朱厚照把椅子往李倫兩人身邊挪:“士農工商,商人一直被排在最底層。官商兩字,有表明商人是和官員往來最深的人群。一個老農勤勤懇懇一生,都未必能見到一位九品官。你們說,商人的地位到底是高還是低?”


    “這……”兩人一時間不知如何迴答。以朝堂現在的風氣,商人地位處於高位。


    朱厚照給兩人倒酒:“本王瞧過人性百態,總結出來一點,任何行業、身份都有好人和壞人。官員有貪官,也有清官;宦官裏有忠義,也有奸詐;百姓有老實,也有貪婪。商人一樣,有好的,也有壞的。”


    “大商人,特別是晉商商會、徽商商會等商會的會長,怕是你們見了也要給三分麵子。”


    李夢陽臉紅:“朝廷缺糧、缺銀的時候會找大商會周轉。”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呂不韋知道奇貨可居。一千七百年後的大明商人怎會不明白背靠官員的好處?他們不但知道,還懂得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


    “兩位愛卿家貧,如果讀不起書,有位麵善的商人願意資助你們繼續當官。待到你們當官後,肯定會還商人人情吧?不還人情,名聲不好聽,官途有限。”


    “別的不說,隻要你們想辦法讓朝廷允許流民、逃戶、行商等在異地寄籍暫居及附籍的權利,家資豐厚的商人很快就能在異地附籍。你們都是參加過會試之人。應該明白南北榜難度的差異吧?南方讀書優異的商人子弟成為北方舉子參加會試,中進士當官的概率是不是更高?”


    “幾十年後,官場上有多少和商人關係密切的官員?”


    “那時候商人的地位肯定會很高。”


    朱厚照並不是在聳人聽聞。這是東廠從江南暗訪得到的消息。不止江南商人資助有天賦的家貧學子讀書,晉商同樣如此。


    倫文敘試探地問:“殿下想禁止商人子弟科舉?”宋代之前,商人子弟是不允許科舉的。


    “商人也是大明百姓。通過科舉改換門楣是所有大明百姓應有的權利。不能因為有風險,讓科舉製度倒退。”朱厚照笑道。


    已經從朱厚照描述中看出商人勢力滲透官場的李夢陽,一臉嚴肅地表態,“殿下有何吩咐,臣等萬死不辭。”


    朱厚照拍拍他肩膀,敬了杯酒,“放輕鬆,別把事情想得太糟。商人地位上漲,也是社會變革導致的。”


    “臣不明白。”


    “大明人口越來越多。以土地現在的產出和層出不窮的天災,已經無法養活所有的人口。既然千百年來的農耕習慣已經不能讓大明自給自足,大明必須找到新的道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們再也不能把財富的增長寄托於土地。要轉移到商業上。朝廷稅收同樣不能依靠給隻會土裏刨食的百姓加稅增長,而是要靠商人,準確來說是從事商業活動的從業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密雲作坊裏的雇工給朝廷交的稅,是同樣人口百姓的五六倍,甚至更高。囚牛商行從商業中獲得的財富,是本王手中幾十萬傾土地的產出的近百倍。打理幾十萬傾土地的佃戶,不比囚牛商行的人少。”


    倫文敘陷入朱厚照擁有幾十萬傾土地的震驚中。


    李夢陽困惑地問:“殿下找我們所謂何事?”


    “商業行為需要限製,讓其健康有序地發展。本王想成立大明錢莊,兩位有興趣替本王打頭陣嗎?”朱厚照笑問。


    朱厚照拋下一籮筐的大道理,不信兩人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