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各部常被朱厚照罵辦事效率底下。與之相對的,是囚牛商行從掌櫃、小二、貨運到采買、作坊的高效率運轉。
劉健深入研究過囚牛商行,想要知道規模壯大的囚牛商行為何還能保持初期的辦事效率。
囚牛商行初期隻是在京師、南京和北方數地活動。隨著吞並、收購各地的布莊、車馬行,囚牛商行像老鼠生崽一樣擴張。截止到正月三十,14個布政使司的州府都有囚牛商行分行的存在。最後設立的雲南分行,根本就是出錢租下黔國公家的酒樓,從京師運去些緊俏的貨物匆忙成立的。
一番研究下來,劉健總結出兩點。一是職位競爭,一是獎金的激勵。
囚牛商行從上到下工錢比普通人起碼高十倍。當上《京報》主編的胡禦史,拿到的工錢已經和他這位首輔一樣高了。胡禦史現在恨不得每天住在報館,做事比在都察院任職更加積極。
劉健帶頭加班了。
“內閣草擬了一份《京官獎金發放條例》。大家看一下,瞧瞧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
在朱厚照小睡期間,劉健叫來了吏、兵、工、刑、禮部尚書、左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九卿,廷推戶部尚書人選。
朱厚照推薦的唯一人選韓文全票通過。弘治帝授予太子攝政之權,廷推此類事無須報給弘治帝知曉。廷推通過,劉健立刻讓吏部下發公文,並吩咐工部調用熱氣球。
從侶鍾被朱厚照罷免到廷推出韓文,不到一天的時間!此前大家隻是猜測工部、吏部兩位尚書要換人。沒想到竟然會是戶部!
罷免、接任的速度太快,讓九卿們一時半刻神情恍惚。大家還沒適應變化,首輔又拿出了本該屬於戶部負責的《京官獎金發放條例》。
難道其中還有他們不曾摸清的內幕嗎?
不是九卿們疑心病重。全怪戶部尚書換人速度太快,讓他們失了安全感。
“諸位無須多慮。接下來各部工作量大增。早日頒下每月增發獎金的好消息,能讓底下的官員更有動力。京師居大不易,別讓下麵人像牛一樣賣力又不給草吃。”李東陽給各位服下安心丸。
謝遷也說:“現在戶部300萬超支鹽引、95萬石糧食的大麻煩解決了。又有市舶司的關稅保證。給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的官員們多發一些也是應該的。”
三位閣老意見一致,九卿們也就沒什麽意見。
別看內閣隻有三人,三人背後有三股不同的勢力支持。三人意見相同的情況下,朝堂上的反對聲音不會超過五分之一。這也是此前眾人猜測朱厚照會更換內閣的原因。換內閣,就是朝堂勢力的大洗牌。
九卿各自發表了對《京官獎金發放條例》的支持。
“明日這份奏折會呈給太子。最快諸位能拿到二月份的獎金。”劉健相信涉及到切身利益時朝廷的執行效率不會差。
劉健又道:“還有,太子找馬尚書商議建立‘智囊閣’,請某些致仕官員出山為預判局勢出謀劃策。各自迴去管束下屬,別讓他們胡說八道。”
“致仕官員?預判局勢?出謀劃策?不太妥的吧?”兵部尚書劉大夏一臉警覺。
朝堂上有無數官員可以給太子出謀劃策,又何須驚動致仕官員。如果致仕官員與朝臣們意見不一致,太子相信哪一方,另一方必定陷入尷尬局麵。況且致仕官員在朝中的關係網無數,是內閣最大的威脅。朝堂上若沒有強勢的內閣,或者內閣不穩定,容易陷入黨爭!
頃刻間,劉大夏羅列出一長串的不合時宜。
看向同鄉兼同一個老師門下的李東陽。
李東陽對他笑了笑。
“智囊閣著重預判國外局勢對大明的影響。太子讓馬尚書給前任吏部尚書王恕王老大人、吳寬吳大人、謝鐸幾人去信。問了‘海外諸多強國吞並土地擴張領土,大明是否效仿’的問題。太子會根據各人的迴答決定是否聘入‘智囊閣’。”劉健解釋道。
也就是,智囊閣是太子從一眾致仕老臣中選出意見相同之人。商討的都是國外局勢,不插手國內朝政。
“太子想要擴張的心思昭然若揭啊!”通政使王玉張口結舌半日,哭笑不得地感慨道。
王玉,上一任太醫院院使。九年考滿後,被弘治帝提拔到通政使司。通政使司負責各地奏折傳遞,由皇帝的心腹擔任。王玉任太醫院院使期間,太子多次表達了對他的不滿。太子攝政,別人猜測太子會更換內閣,王玉卻覺得他會第一個被換。可沒想到,第一個下台的竟然是侶鍾。
馬文升道:“實際人口超萬萬,糧食每年都缺,天下失地的流民無數。擴張也沒什麽不好。”
“軍製改革後,軍中將士請戰情緒高昂。”劉大夏最近很頭疼。請戰去哈密出戰的人數眾多。太子要他上報的名單拖到最後一天。通關係走人情,惱人得很。
劉健揉揉太陽穴:“時辰不早了,都散了吧。”
“在下做東,請諸位去‘酒中仙’吃頓宵夜如何?“馬文升打趣道。
劉瑾去了趟戶部找李夢陽、倫文敘。很多人都知道太子今晚宴請二人。
“我就不去了。不過我可以做個莊,賭太子請客是否會超過10兩。贏得沒有翻倍。”劉健笑道。
謝遷打趣:“首輔大人大概不知道,‘酒中仙’雅間最低消費50兩起。”
“太子請我等用膳,哪頓超過50兩的?‘酒中仙’屬囚牛商行,不可能對太子要求最低消費。我們就賭桌上的酒菜。我賭不會超過十兩。”馬文升從衣袖中摸出十張一貫囚牛寶鈔。
“太子要籠絡年輕官員,怎麽也得大方一迴吧?我賭超過十兩。”謝遷同意拿出十貫囚牛寶鈔。
眾人紛紛下注,去除戶部尚書缺位和坐莊的劉健,十人下注各占一半。
劉健從中抽出五十貫遞給馬文升:“這頓輸的人請客。少喝點酒,明日事可不少呢。”
“五十貫,最低消費有了。誰和‘酒中仙’裏的人熟?我們定太子隔壁的雅間。”馬文升甩了甩手裏的囚牛寶鈔。
王玉站出來:“我和他們熟。囚牛商行幾位掌櫃、管事不少人私下裏找我看病。”
劉健深入研究過囚牛商行,想要知道規模壯大的囚牛商行為何還能保持初期的辦事效率。
囚牛商行初期隻是在京師、南京和北方數地活動。隨著吞並、收購各地的布莊、車馬行,囚牛商行像老鼠生崽一樣擴張。截止到正月三十,14個布政使司的州府都有囚牛商行分行的存在。最後設立的雲南分行,根本就是出錢租下黔國公家的酒樓,從京師運去些緊俏的貨物匆忙成立的。
一番研究下來,劉健總結出兩點。一是職位競爭,一是獎金的激勵。
囚牛商行從上到下工錢比普通人起碼高十倍。當上《京報》主編的胡禦史,拿到的工錢已經和他這位首輔一樣高了。胡禦史現在恨不得每天住在報館,做事比在都察院任職更加積極。
劉健帶頭加班了。
“內閣草擬了一份《京官獎金發放條例》。大家看一下,瞧瞧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
在朱厚照小睡期間,劉健叫來了吏、兵、工、刑、禮部尚書、左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九卿,廷推戶部尚書人選。
朱厚照推薦的唯一人選韓文全票通過。弘治帝授予太子攝政之權,廷推此類事無須報給弘治帝知曉。廷推通過,劉健立刻讓吏部下發公文,並吩咐工部調用熱氣球。
從侶鍾被朱厚照罷免到廷推出韓文,不到一天的時間!此前大家隻是猜測工部、吏部兩位尚書要換人。沒想到竟然會是戶部!
罷免、接任的速度太快,讓九卿們一時半刻神情恍惚。大家還沒適應變化,首輔又拿出了本該屬於戶部負責的《京官獎金發放條例》。
難道其中還有他們不曾摸清的內幕嗎?
不是九卿們疑心病重。全怪戶部尚書換人速度太快,讓他們失了安全感。
“諸位無須多慮。接下來各部工作量大增。早日頒下每月增發獎金的好消息,能讓底下的官員更有動力。京師居大不易,別讓下麵人像牛一樣賣力又不給草吃。”李東陽給各位服下安心丸。
謝遷也說:“現在戶部300萬超支鹽引、95萬石糧食的大麻煩解決了。又有市舶司的關稅保證。給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的官員們多發一些也是應該的。”
三位閣老意見一致,九卿們也就沒什麽意見。
別看內閣隻有三人,三人背後有三股不同的勢力支持。三人意見相同的情況下,朝堂上的反對聲音不會超過五分之一。這也是此前眾人猜測朱厚照會更換內閣的原因。換內閣,就是朝堂勢力的大洗牌。
九卿各自發表了對《京官獎金發放條例》的支持。
“明日這份奏折會呈給太子。最快諸位能拿到二月份的獎金。”劉健相信涉及到切身利益時朝廷的執行效率不會差。
劉健又道:“還有,太子找馬尚書商議建立‘智囊閣’,請某些致仕官員出山為預判局勢出謀劃策。各自迴去管束下屬,別讓他們胡說八道。”
“致仕官員?預判局勢?出謀劃策?不太妥的吧?”兵部尚書劉大夏一臉警覺。
朝堂上有無數官員可以給太子出謀劃策,又何須驚動致仕官員。如果致仕官員與朝臣們意見不一致,太子相信哪一方,另一方必定陷入尷尬局麵。況且致仕官員在朝中的關係網無數,是內閣最大的威脅。朝堂上若沒有強勢的內閣,或者內閣不穩定,容易陷入黨爭!
頃刻間,劉大夏羅列出一長串的不合時宜。
看向同鄉兼同一個老師門下的李東陽。
李東陽對他笑了笑。
“智囊閣著重預判國外局勢對大明的影響。太子讓馬尚書給前任吏部尚書王恕王老大人、吳寬吳大人、謝鐸幾人去信。問了‘海外諸多強國吞並土地擴張領土,大明是否效仿’的問題。太子會根據各人的迴答決定是否聘入‘智囊閣’。”劉健解釋道。
也就是,智囊閣是太子從一眾致仕老臣中選出意見相同之人。商討的都是國外局勢,不插手國內朝政。
“太子想要擴張的心思昭然若揭啊!”通政使王玉張口結舌半日,哭笑不得地感慨道。
王玉,上一任太醫院院使。九年考滿後,被弘治帝提拔到通政使司。通政使司負責各地奏折傳遞,由皇帝的心腹擔任。王玉任太醫院院使期間,太子多次表達了對他的不滿。太子攝政,別人猜測太子會更換內閣,王玉卻覺得他會第一個被換。可沒想到,第一個下台的竟然是侶鍾。
馬文升道:“實際人口超萬萬,糧食每年都缺,天下失地的流民無數。擴張也沒什麽不好。”
“軍製改革後,軍中將士請戰情緒高昂。”劉大夏最近很頭疼。請戰去哈密出戰的人數眾多。太子要他上報的名單拖到最後一天。通關係走人情,惱人得很。
劉健揉揉太陽穴:“時辰不早了,都散了吧。”
“在下做東,請諸位去‘酒中仙’吃頓宵夜如何?“馬文升打趣道。
劉瑾去了趟戶部找李夢陽、倫文敘。很多人都知道太子今晚宴請二人。
“我就不去了。不過我可以做個莊,賭太子請客是否會超過10兩。贏得沒有翻倍。”劉健笑道。
謝遷打趣:“首輔大人大概不知道,‘酒中仙’雅間最低消費50兩起。”
“太子請我等用膳,哪頓超過50兩的?‘酒中仙’屬囚牛商行,不可能對太子要求最低消費。我們就賭桌上的酒菜。我賭不會超過十兩。”馬文升從衣袖中摸出十張一貫囚牛寶鈔。
“太子要籠絡年輕官員,怎麽也得大方一迴吧?我賭超過十兩。”謝遷同意拿出十貫囚牛寶鈔。
眾人紛紛下注,去除戶部尚書缺位和坐莊的劉健,十人下注各占一半。
劉健從中抽出五十貫遞給馬文升:“這頓輸的人請客。少喝點酒,明日事可不少呢。”
“五十貫,最低消費有了。誰和‘酒中仙’裏的人熟?我們定太子隔壁的雅間。”馬文升甩了甩手裏的囚牛寶鈔。
王玉站出來:“我和他們熟。囚牛商行幾位掌櫃、管事不少人私下裏找我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