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的名頭令朱厚照表演欲爆棚。


    “你們每個人用鉛槧在速寫紙上精練概括戶部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你們眼中的戶部,掌管天下土地、戶籍、稅收、財政?”


    “你們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於千萬之民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僅僅隻是幹管家的活,你們部裏的文吏都可以勝任,還需要你們?!”


    “再給你們大家一次機會。如果沒一個人答對,每人抄一遍《大學衍義補》。丘濬丘文莊是大家公認的文臣之宗。讓你們抄他的著作沒人有意見把?”


    抄書可不是下馬威!僅僅隻是略施薄懲而已。


    一朝大權在握,不報複昔日的“宿敵”對不起自己。


    朱厚照和戶部之間的恩怨情仇,從上一任戶部尚書周經時代已經結下。每日抱怨一句朱厚照不好相與,是戶部衙門的特色。


    戶部還是六部中使用煤油數量最多的部門,誰讓他們總是被逼加班。加班的罪魁禍首大部分情況下是朱厚照。


    主觀題哪有正確的答案。內閣和戶部官員的第二次迴答依舊被朱厚照駁斥。


    朱厚照可算能開罵了:“說你們是豬腦子,還侮辱了豬。”


    “收稅不是戶部的主業。定製導向性政策引導國朝經濟健康發展才是戶部存在的真正意義。你們是精英,要帶頭教導百姓如何把日子過好。而不是生搬硬套前人定下的規矩。老老實實照章辦事也算了,還淨想著偷懶。就算要偷懶,也得動動腦子吧?瞧瞧你們按規矩每十年製定的戶籍黃冊和魚鱗冊,數據連編也編不好。”


    別看朱厚照露出一臉的嫌棄,好似恨鐵不成鋼,實際上就是找機會罵人。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去年九月應天府大水,把玄武湖上的黃冊庫毀了。水淹不到十分之一,人為毀壞了十分之九。那時正好太祖的孝陵塌了,百官們追著想讓父皇下罪己詔。可讓你們有時間把事情壓下。“


    朱厚照冷冷一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王那時還是手中無權的太子,哪怕知道了真相也隻能憋著,讓你們心想事成。現在……算你們運氣好。本王剛當上攝政王,為了名聲和局勢穩定,不能拿你們怎麽樣。”


    “這件事就算了。把黃冊庫搬到皇宮,放入重新編製的黃冊和魚鱗冊。清丈田畝時也隻能依仗留存在當地官衙的那份底稿。”


    “不過,本王警告你們,如果地方有人因為不服清丈田畝鬧出事情來,戶部相關人等從重處罰。最低也是免職不再錄用。”


    南北直隸清丈田畝花了三年。按這效率,到孫子輩也摸不清大明的人口和土地情況。


    朱厚照嚇唬一通後道:“湖廣的清丈田畝拖了很久,遼東整到現在還隻完成了三分之一。本王覺得你們都是吃幹飯的。豬不幹活還能養肥了過年宰了,難道要朝廷養你們抄家填補國庫窟窿嗎?“


    過年期間,文華殿右偏殿集義殿重新裝修。運用了露天演講場的經驗,越光滑並且堅硬的物體聲音反射效果越好,因此在集義殿大量使用了天然大理石石材。同時還利用木材聚聲、地下水缸擴音等手斷。使得集義殿的會議室主席台上的擴音效果極佳。朱厚照每罵一句,能清晰傳到與會者耳中。想裝聾都做不到。


    坐在一起挨罵、受恐嚇還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侶鍾和戶部官員麵如死灰。


    劉健、李東陽、謝遷竊以為太子專程讓他們來挨罵的。不過太子能輕易放過黃冊庫,和他以前表現出的“眼裏容不下沙子”大相徑庭。太子城府之深,遠比他們預想的更甚。


    ……


    “把表格送到湖廣、遼東布政使司,讓當地官府填寫。戶部派人下去核查,都察院複核。遇到爭議由大理寺初審,不服上述後本王會親自審理。因清丈田畝出的命案,不管死亡人數多少,都由刑部出麵調查。”


    朱厚照已經是攝政王,君無戲言!他說出的話將由秉筆太監溫祥記錄在案,經由朱厚照確認用印之後傳至相關部門施行。溫祥還會在一段時間後提醒朱厚照,朱厚照指派相關人等前往各部檢查進度。


    朱厚照把司禮監當成董事會秘書,把內閣視為總裁,六部是部門經理,地方布政使司則是分公司。董事會就他和皇帝爹兩人。


    “清丈田畝、統計戶籍人口雖是戶部主要負責,內閣也要關注。戶部搞不定的事遞給內閣,內閣無法做主來找本王。都清楚了嗎?”朱厚照拍著桌子大聲問。


    開了將近三個時辰的會,朱厚照仍舊精力充沛。當自身手握大權時,才會明白為何兩個月亮世界的領導喜歡長篇大論。那種指點江山、天下唯我獨尊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好似炎炎夏日灌下一口冰可樂全身舒爽。


    “臣等遵命。”


    迴答聲有氣無力。這是內閣和戶部官員參加過最長的會議。得虧有座位,不然他們中要暈倒一半。


    會議結束前,朱厚照還不忘抽查眾人的會議筆記,檢查是否遺漏他的講話重點。


    “你可以去太醫院請太醫瞧瞧耳朵。若是有耳疾,早日致仕。若是無耳疾,明日下午到文華殿報道,本王找人教你如何概括總結要點、記筆記。”


    “這筆記……有夠亂的。明日下午來此地報道。“


    “本王怎麽不記得說過’市舶司重稅‘的話?再說了,市舶司獨立一部,和戶部無關。想調去市舶司先去吏部申請。”


    “饅頭畫的惟妙惟肖,餓了?下次本王會讓宮人備好點心。”


    等劉健、侶鍾等人走離文華殿最近的東華門出宮時,天色已經全黑。一下午光聽太子訓話!


    太子也太能說了!


    宗人令蔡震揭開停靠在東華門前軟轎的轎簾:”總算出來了。“


    天氣寒冷,蔡震在外頭等了半個多時辰差點凍僵。這台安裝有煙道燒炭取暖的軟轎,還是辦差迴宮的端本宮太監劉瑾留給他的。


    皇上重病、太子攝政、興王消失都是頂天的大事,百官們私下需要溝通。大家都在等首輔和內閣。隻是沒想到,等了一個下午都沒等到太子放人。各官衙燈火通明,沒有一人放衙迴家。


    “先找個地方吃飯吧。”還在養傷的李東陽臉色蒼白。坐了三個多時辰,他感覺病情又加重了。散朝後官員們纏著他們三人詢問皇上病情,三人還沒機會坐一起交談。和百官們談話前,至少內閣三人要達成統一意見。


    劉健一臉疲憊:“讓大家都去演講場。我們吃了好就來。”演講場容納人數多,說話不累人。在大眾場合談話,官員們說話會收著點。坐了一下午,劉健已經沒精力說太多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