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盤算庫房數額的,還有戶部尚書侶鍾。太子要拍賣大寧土地,朝廷肯定是要出麵的。但購買多少份額,在議會中取得多少席位,至今沒有定論。侶鍾隻能盤庫、做預算,看看能擠出多少銀子。


    文淵閣緊閉門窗,三位閣老正在統一意見。如果內閣都無法統一,如何讓百官遵從?別看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搭配默契,他們背後各有各的支持者,政見、觀點並不一致。他們很多大事上能保持團結一致,離不開背後的各種權力交易。畢竟劉健隻是首輔,而不是丞相。


    “太子把大寧當做商品拍賣。首先肯定得賦予商品價值。光玉米種子、羊毛作坊兩點,就能支撐大寧發展下去。”謝遷正在與李東陽爭執。


    李東陽明確表示減少購買大寧的土地:“於喬別忘了,太子府名下也有羊毛作坊。太子沒有刻意讓人保守羊毛作坊的秘密。隻怕幾年後北方到處都是羊毛作坊。還有玉米種子,要不要發售在哪發售還不是太子一句話的事!”


    “就算是這樣,一萬兩一百畝地還在朝廷承受範圍之內。總不能最後被韃靼人搶了大頭去。首輔大人以為如何?”謝遷以及他背後的江南商人準備多拿土地。朝廷拿的越多,此項投資越保險。太子孝順,坑誰都不會坑弘治帝。


    劉健很謹慎:“讓侶鍾準備好銀子。拍賣會上見機行事。”


    太子在經商上是一把好手,囚牛商行、密雲作坊、青土城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劉健至今沒有找到能在經商一道和太子並駕齊驅之人。太子邀請韃靼參加,真實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劉健總覺得其中有他摸不清的內幕。


    謝遷眼神閃了閃:“我的請柬給了一位世交。”


    “我的請柬也送出去了。”李東陽隨後道。


    “……”劉健直冷下臉勾勾看向兩人,“知道太子一直對官商勾結很有意見嗎?”把背後的勢力暴露給太子,他們的膽子真大!


    “均產十石的玉米種子,哪能不吸引人呢?”謝遷苦笑。他怎麽會看不出太子送官員請柬的險惡用心呢?隻是形勢比人強,他不得不如此。反正太子早就摸清了他的底。隻要弘治帝在一日,太子不會讓他下不來台。


    江南的土地很多變成桑田、棉田。糧食不足以供給江南一地。隻要遇上糧食減產,勢力要把銀子白白送給江右商幫。江南的大小紡織作坊受密雲作坊衝擊,利潤大不如前。加上瓊州棉花更受歡迎,賣價更低,江南的棉花賣的不好。如果得到玉米種子,把棉田變為玉米田,能抵消世交們的損失。


    劉健看向李東陽。


    李東陽一臉無奈:“還人情。”他沒有家族背景,一步步登上高位受了很多人的人情。人情總是要還的,越早還越好。


    劉健沉思片刻。召集擁有請柬的三品以上官員到文淵閣開會。


    一番了解下來,除了劉健、侶鍾、左都禦史戴珊等少數幾人,其餘人的請柬都不在手中。


    “如果請柬要看人入場,看你們怎麽收場!玉米畝產十石,於國於民有利。太子總不會一直抓在手裏不放。現在限量,隻是種子數量不足。”劉健氣道。


    “法不責眾。太子給我們,就是讓我們轉交別人的。不單隻是為了玉米種子。成為議員,在進一步進入市政廳,可以參與管理大寧。如果韃靼不攻打大寧,大寧聚集的財富絕對超過青土城。”馬文升老臉一紅,他的請柬被不孝子“賣”了。


    在場人不說話。馬文升把不該說的都說了。很多人對能參與管理大寧非常感興趣。


    青土城內有各方人馬。從關內一年間流入青土城的銀子超過五十萬兩。還不算被青土城占去的超大鹽池和露天煤場。青土城成為一塊人人眼饞的肥肉。青土城有自己的軍隊,太子肯定不能讓他們分一杯羹。青土城不能,大寧能啊!


    “太子怎麽會把好東西給你們!”劉健恨鐵不成鋼。他們是不是忘了太子喜歡把好東西緊緊捂住的貔貅性格了?


    劉大夏不同意:“太子給出的好東西不少。白糖、孵雞法、製冰、水力大紡車、飛梭織布機、煤油……”


    “別說了!”劉健拂袖而去。劉大夏提到的東西,都是對大明、對百姓有利的。開發大寧隻對一部分人有利。不過太子這一鬧,遼東的荒地也有人購買,也是好事一件。


    算了,他們願意被太子坑就坑吧。


    原本劉健還不確定太子不安好心。見到大部分的請柬都不在官員手中,劉健才敢斷定。


    大寧這事把程敏政鬧得心慌。程敏政肯定會收斂,不敢像以前一樣聽話。


    永謝布的巴步岱越來越猖狂,太子就轉頭找上達延汗合作。韃靼的兩股勢力又會不消停。


    大寧建城後,不受朝廷管控。肯定會不滿足現在的土地,如果對外擴張,會擠壓東北其他異族的生存空間。這是太子最想看的局麵。


    -------------------------------------


    十月初十,老天爺賞臉難得出了陰天。


    京師戒嚴,臨時調京營五萬將士維持京師安全。大街小巷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大明門中央的露天演講場外站滿了維護現場秩序的禁軍。百姓們被肅穆的氣氛嚇到,沒事不敢上街亂逛。


    拍賣會一事鬧得很大。除了收到請柬的肅王、代王、衡王、涇王來到京師,弘治帝的叔叔崇王、吉王、德王打著看望太皇太後的名義進京。興王也來了。沒有請柬的崇王、吉王、德王、興王入不了場。寧瑾趕緊命人在演講亭的背後搭了帷幕,把四位藩王請進去。


    連藩王們都進不去,其他沒請柬的也隻能望洋興歎。身份不夠的,被禁軍攔在外頭。臉皮不厚的,不想站在圈外看戲。在禁軍外圈圍觀的,隻有胡禦史、謝遷、李東陽、馬文升、劉大夏等人。


    演講場隻認請柬不認人。送掉請柬的人同樣不能入內。


    人員依次入場。七級石階上擺放軟墊,沒有席位,隨意就座。大家都很識相,離演講台最近的第一階留給達延汗一人。劉健坐在第二階。自認身份不夠的主動坐到第七階。


    最後入場的是弘治帝和朱厚照。


    弘治帝的到來把氣氛推到高潮。弘治帝沒有搞特權,和達延汗一起坐在了第一階的軟墊上。


    “諸位好,今日的拍賣由小子主持。”為了大局,朱厚照舍棄了麵子,獨特的公鴨嗓經過聲音的傳播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聲音很清楚。”


    “這演講場有意思。”


    “我坐最後一排聽得也很清楚。”


    看台上的人對演講場的擴音效果感到驚奇。


    朱厚照無視看台上的騷動,調高語調亢奮地道,“今日拍賣大寧土地,每百畝為一份,一共五百份。但小子要說,今日賣的不僅僅是土地,是……”


    “每百畝賣幾錢?”達延汗打斷朱厚照聲情並茂的演講。


    朱厚照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