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汗出人意料的到來驚擾了京師一幹權貴的美夢,同時也影響到了京師百姓。
百姓們一大早根據各自的習慣購買《京報》或《大明報》。從報紙上驚聞達延汗親至,一下子京師哀鴻遍野。誰都沒有料到達延汗本人迴來,沒有一個人壓中寶。各家賭盤都由莊家通吃。
莊家一網打盡權貴和百姓,賺的賭資多到拿在手裏發燙。各家賭場的老板們慌了。不知道誰給他們出的主意,他們找上戶部尚書侶鍾,把得來的一半賭資捐給戶部。隻求戶部買得大寧土地後,送他們一些玉米種子。
也是由於達延汗收到請柬親至拍賣會,拍賣會的請柬水漲船高成為千金難求之物。先批提出和太子合作的12大晉商成為香饃饃,誰都想要他們手上的請柬。收到朱厚照請柬的徽商不多,隻有和密雲作坊合作過的六家而已。榮盛堂的東家程穆差一點走不出休寧府。還是求助遠親程敏政,得了他的撐腰才能擺脫各路人馬的糾纏來到京師。
經兩家報紙的傳播,消息傳到大明各處。《京報》的影響地域與熱氣球的輻射範圍、囚牛商行所在地一致。而《大明報》依托兵部四通八達的驛路,雖失了時效性,勝在送達的地方多。《大明報》從正麵報道此事,隱隱表露一種朝廷有意借機和韃靼握手和談的傾向。
有了京師保衛戰的先例,韃靼瓦剌一直被大明視為頭號大敵。達延汗雖然是受太子之邀前來,卻也從側麵透露出韃靼已經勢弱的跡象。對於朝廷想要和韃靼和平共處,南方各布政使司的反應還算平和。北方的幾個布政使司、都司反應激烈。軍製改革剛完成,武官們摩拳擦掌等著封妻蔭子,如果沒了韃靼這股敵人,他們去哪獲取戰功?
朱厚照暫時還不知道此事引發的連鎖反應,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在拍賣會上。拍賣會定於十月初十未時舉行。收到請柬的人正在陸續趕往京師。
程敏政收到《京報》得知消息已經是達延汗達抵達京師的一天之後。
“達延汗到了京師!”程敏政最後的希望沒了,他癱坐在椅子上,為自己的魯莽感到深深的後悔。
他在青土城重拾信心,想要重迴朝廷核心。三年了,設計害他的傅瀚病故,而事情沒有按照他想要的結果發展起來。太子要他開設羊毛作坊,讓草原原本不值錢的羊毛變成寶貝。他以為不妥,此舉恐怕會助長草原的財力。
程敏政暗中聯絡曾經看不順眼的劉健。劉健認同他的看法,建議他把羊毛作坊搬到涼州。他照辦。同時用義正言辭的姿態,說服太子府沒什麽官場經驗的官吏瞞下此事。河套的軍、政、商三者分離卻又相互依靠。其他人不會多管閑事。羊毛作坊隻收大明百姓家的羊毛,與太子的設想南轅北轍。
程敏政沒想到太子立刻給了他反擊。太子推出了大寧。為了把大寧建設起來,太子甚至邀請了達延汗。最神奇的是,達延汗竟然親自出席。如果達延汗拍得大寧土地,程敏政敢斷言,大寧十年內都不會遭受戰爭波及。
程敏政經營了青土城後才知道為何會有商人甘冒極大的風險也要和草原交易。草原的皮子、藥材、牛羊、馬匹一轉手賣到關內就是幾倍、十幾倍的利。比讓權貴們爭得頭破血流的鹽引的利還大。
青土城光是倒賣糧食,三年來從中獲利不下30萬兩。別看獲利大,青土城的獲利有一大部分需要補貼軍隊的開銷。青土城的繁華吸引了草原上無數貪婪的豺狼。加上達延汗對河套的在意,青土城周圍有剿滅不盡的敵人。倒是讓遠道而來的勳貴、武官子弟得了不少的軍功。
大寧同樣建在關外不受朝廷控製。如果大寧有達延汗的加入,定會省下軍隊的巨大開支專心經營。大寧將會削弱青土城的重要性。程敏政不是商人,他的追求是進內閣官至大學士。如果大寧模式成功,太子用同樣的方法在河套靠近韃靼勢力範圍的地方建第二座大寧。河套太子府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他還能賺足資曆重迴朝堂嗎?
“左長吏,囚牛商行正式通報從十月初一起停止太子府的采購特權。”典寶李兆先送來了有一個糟糕的消息。
“沒有了采購特權。糧食從一兩三石恢複到了一兩二石。布匹的采購價也和市場價一致。瓊州的棉花也沒了優惠價。進入十月青土城的氣溫將會驟降。需要準備冬衣冬褲。因此軍隊的開銷會隨著布匹、棉花上漲而上調四成。”
謝亙愁眉苦臉地補充:“還有一點,紅磚作坊產量增加,需要大量的蜂窩煤。囚牛商行一直不肯提供蜂窩煤的製作方法。我們也不好意思仿製。一直用原煤換蜂窩煤。現在沒了采購特權,紅磚作坊的成本上漲。左長吏,我們幹脆自己生產蜂窩煤吧。蜂窩煤沒什麽技術含量。”
程敏政閉著眼睛沒有說話,揮手讓他們兩人退下。
沒過多久,劉學成用玻璃杯泡了一杯枸杞茶送到程敏政跟前。玻璃杯下壓著一份信。送完茶,劉學成不想被其他人察覺,轉身離開。
“左長吏還在閉目養神嗎?”李兆先見劉學成出來問。
劉學成點點頭:“我見左長吏心情不好,沒敢把大寧羊毛作坊在草原低價收購羊毛、低價賣羊毛線的事告訴他。”
謝亙下意思摸摸官服下穿著的毛衣毛褲:“降低羊毛采購價,能用一套棉衣的價做兩套毛衣。”
“羊毛被又輕又軟,比棉被蓋著舒服。”李兆先無奈地歎氣,“可涼州、甘州幾地的羊毛哪裏能滿足青土城的需要。收購價居高不下。成本比大寧高,以後還怎麽賣到關內。”
“太子殿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三兩下讓我們陷入困局。或許我們應該遵從太子的意願。”謝亙泄氣地垂下頭。
百姓們一大早根據各自的習慣購買《京報》或《大明報》。從報紙上驚聞達延汗親至,一下子京師哀鴻遍野。誰都沒有料到達延汗本人迴來,沒有一個人壓中寶。各家賭盤都由莊家通吃。
莊家一網打盡權貴和百姓,賺的賭資多到拿在手裏發燙。各家賭場的老板們慌了。不知道誰給他們出的主意,他們找上戶部尚書侶鍾,把得來的一半賭資捐給戶部。隻求戶部買得大寧土地後,送他們一些玉米種子。
也是由於達延汗收到請柬親至拍賣會,拍賣會的請柬水漲船高成為千金難求之物。先批提出和太子合作的12大晉商成為香饃饃,誰都想要他們手上的請柬。收到朱厚照請柬的徽商不多,隻有和密雲作坊合作過的六家而已。榮盛堂的東家程穆差一點走不出休寧府。還是求助遠親程敏政,得了他的撐腰才能擺脫各路人馬的糾纏來到京師。
經兩家報紙的傳播,消息傳到大明各處。《京報》的影響地域與熱氣球的輻射範圍、囚牛商行所在地一致。而《大明報》依托兵部四通八達的驛路,雖失了時效性,勝在送達的地方多。《大明報》從正麵報道此事,隱隱表露一種朝廷有意借機和韃靼握手和談的傾向。
有了京師保衛戰的先例,韃靼瓦剌一直被大明視為頭號大敵。達延汗雖然是受太子之邀前來,卻也從側麵透露出韃靼已經勢弱的跡象。對於朝廷想要和韃靼和平共處,南方各布政使司的反應還算平和。北方的幾個布政使司、都司反應激烈。軍製改革剛完成,武官們摩拳擦掌等著封妻蔭子,如果沒了韃靼這股敵人,他們去哪獲取戰功?
朱厚照暫時還不知道此事引發的連鎖反應,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在拍賣會上。拍賣會定於十月初十未時舉行。收到請柬的人正在陸續趕往京師。
程敏政收到《京報》得知消息已經是達延汗達抵達京師的一天之後。
“達延汗到了京師!”程敏政最後的希望沒了,他癱坐在椅子上,為自己的魯莽感到深深的後悔。
他在青土城重拾信心,想要重迴朝廷核心。三年了,設計害他的傅瀚病故,而事情沒有按照他想要的結果發展起來。太子要他開設羊毛作坊,讓草原原本不值錢的羊毛變成寶貝。他以為不妥,此舉恐怕會助長草原的財力。
程敏政暗中聯絡曾經看不順眼的劉健。劉健認同他的看法,建議他把羊毛作坊搬到涼州。他照辦。同時用義正言辭的姿態,說服太子府沒什麽官場經驗的官吏瞞下此事。河套的軍、政、商三者分離卻又相互依靠。其他人不會多管閑事。羊毛作坊隻收大明百姓家的羊毛,與太子的設想南轅北轍。
程敏政沒想到太子立刻給了他反擊。太子推出了大寧。為了把大寧建設起來,太子甚至邀請了達延汗。最神奇的是,達延汗竟然親自出席。如果達延汗拍得大寧土地,程敏政敢斷言,大寧十年內都不會遭受戰爭波及。
程敏政經營了青土城後才知道為何會有商人甘冒極大的風險也要和草原交易。草原的皮子、藥材、牛羊、馬匹一轉手賣到關內就是幾倍、十幾倍的利。比讓權貴們爭得頭破血流的鹽引的利還大。
青土城光是倒賣糧食,三年來從中獲利不下30萬兩。別看獲利大,青土城的獲利有一大部分需要補貼軍隊的開銷。青土城的繁華吸引了草原上無數貪婪的豺狼。加上達延汗對河套的在意,青土城周圍有剿滅不盡的敵人。倒是讓遠道而來的勳貴、武官子弟得了不少的軍功。
大寧同樣建在關外不受朝廷控製。如果大寧有達延汗的加入,定會省下軍隊的巨大開支專心經營。大寧將會削弱青土城的重要性。程敏政不是商人,他的追求是進內閣官至大學士。如果大寧模式成功,太子用同樣的方法在河套靠近韃靼勢力範圍的地方建第二座大寧。河套太子府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他還能賺足資曆重迴朝堂嗎?
“左長吏,囚牛商行正式通報從十月初一起停止太子府的采購特權。”典寶李兆先送來了有一個糟糕的消息。
“沒有了采購特權。糧食從一兩三石恢複到了一兩二石。布匹的采購價也和市場價一致。瓊州的棉花也沒了優惠價。進入十月青土城的氣溫將會驟降。需要準備冬衣冬褲。因此軍隊的開銷會隨著布匹、棉花上漲而上調四成。”
謝亙愁眉苦臉地補充:“還有一點,紅磚作坊產量增加,需要大量的蜂窩煤。囚牛商行一直不肯提供蜂窩煤的製作方法。我們也不好意思仿製。一直用原煤換蜂窩煤。現在沒了采購特權,紅磚作坊的成本上漲。左長吏,我們幹脆自己生產蜂窩煤吧。蜂窩煤沒什麽技術含量。”
程敏政閉著眼睛沒有說話,揮手讓他們兩人退下。
沒過多久,劉學成用玻璃杯泡了一杯枸杞茶送到程敏政跟前。玻璃杯下壓著一份信。送完茶,劉學成不想被其他人察覺,轉身離開。
“左長吏還在閉目養神嗎?”李兆先見劉學成出來問。
劉學成點點頭:“我見左長吏心情不好,沒敢把大寧羊毛作坊在草原低價收購羊毛、低價賣羊毛線的事告訴他。”
謝亙下意思摸摸官服下穿著的毛衣毛褲:“降低羊毛采購價,能用一套棉衣的價做兩套毛衣。”
“羊毛被又輕又軟,比棉被蓋著舒服。”李兆先無奈地歎氣,“可涼州、甘州幾地的羊毛哪裏能滿足青土城的需要。收購價居高不下。成本比大寧高,以後還怎麽賣到關內。”
“太子殿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三兩下讓我們陷入困局。或許我們應該遵從太子的意願。”謝亙泄氣地垂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