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改革,隻是迴歸製定黃冊、魚鱗冊、軍戶製度的初衷。怎能說改革力度大?!
朱厚照喜歡和劉學成聊天。劉學成沒有李兆先、謝亙兩人心眼多。就像別人對朱厚照避之唯恐不及一樣,朱厚照也不喜歡和太聰明的人相處。說出口的每一句都要在心底打幾遍腹稿,太費神。
“把埋怨劉首輔的人記下。跳腳的人隻想到自身利益受損,卻沒想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早就違反《大明律》!讓東廠收集證據,絕對一抓一個準。”朱厚照露出笑容可掬的臉。
劉學成猛然一抖,像被踩了尾巴的貓進入戒備狀態。“微臣無端推測,當不得真。”
劉學成真怕太子找東廠抓人。文華殿有太子故意留下的眼線,剛才的對話肯定被很多人記在心裏。如果真有人被抓,他絕對會成為官員排擠的對象,爺爺說不定都會被牽連。
“本宮又不監國,也隻是說說而已。你抖什麽抖?殿內冰塊放多冷了?”朱厚照壞心眼地讓人撤下一半的冰鑒,“撤下的搬去文淵閣。天氣炎熱,涉及改革的政務繁瑣,別忘了每日給文淵閣添補冰塊,超過月例的算端本宮賬上。”
劉學成臉色一白,爺爺馬上會知道他又在太子麵前胡言亂語,迴去免不了一頓“竹筍炒肉”。
“殿下仁慈。”抱著一堆文書進來李兆先趕緊替劉學成開口謝恩。
朱厚照皺了皺眉:“河套的公文?”他最不愛看這些枯燥無聊的東西。
李兆先取出最上麵的一本遞給朱厚照:“微臣對所有公文做了歸納總結,請殿下閱覽。每一組數據標注了出處。”
職責在身的朱厚照勉為其難地翻開瞧。請求物資的總清單,各作坊的投入和產出、第一駐地近況等統計在幾張表格中一目了然。
“做的不錯。”朱厚照大筆一揮,簽下了大大的“閱”。
聰明的人用起來順手!可聰明人懂得審視奪度,不容易驅使。果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這時朱厚照收到建昌伯入端本宮的消息,馬上折了迴去。
“下次我不敢在太子麵前說話了。”劉學成背後的綠袍被汗水打濕。被嚇的。
李兆先微微一笑:“不用太擔心,殿下比你我都知道什麽時間做什麽事。如果東廠真抓人,也不會因為劉兄幾句話,而是時機正好。”實際上三位閣老對太子的能力評價很高。但對他的脾性頭疼也是真頭疼。
————
朱厚照在殿門口處被人攔下。
“殿下,這是許大人、楊大人和瓦剌的協議。內閣已經過目,並無異議。”容光煥發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侍講武衛、太常寺少卿焦芳接手了和瓦剌的溝通工作。
許進升遷為戶部左侍郎,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禮部右侍郎楊廷和一迴京就被朱厚照拉著交代對宗室的新政策。原本瓦剌的事交給楊廷和,現在楊廷和需要丁憂,焦芳便主動接過瓦剌這攤子事。和瓦剌的合作是以太子的名義進行的,朝廷雖知道卻不支持也不反對。詹事府沒人想攬事。焦芳不怕麻煩。替太子做事雖然麻煩,但升遷也快。五連升的楊廷和就是個榜樣。
朱厚照頷首:“辛苦焦先生。焦先生如果有空,可以幫報館寫幾篇佚名文章嗎?”
《京報》為改革充當口舌,已經有段時間沒收到投稿了。光憑報館十二位舉人無法應對。朱厚照向詹事府王鏊、梁儲等熟悉的先生約稿。除了楊廷和勉為其難地寫了幾篇還算湊合的文章,其他人都沒答應。焦芳屬於詹事府年紀較大的人,偶爾講課也沒什麽出彩的地方,朱厚照極少注意他便沒向他約過稿。
願意向《京報》投稿,相當於表態支持改革。楊廷和已經上了他的賊船下不來,不得已支持。內心怕也是反對的。
焦芳激動地滿臉通紅:“殿下所求,豈敢不從!”
“你,不錯。”朱厚照嘴角上鉤,露出滿意的目光。
“恭送殿下!”焦芳下彎九十度,態度極為謙卑。
文華殿文吏們見到此景十分不屑。翰林院竟有如此不要臉麵的官員!
朱厚照摸著下巴走了一段路,在踏入端本宮前停下。招來身邊的宦官交代:“去司禮監找高公公,把焦芳的名字遞上去。”
楊廷和丁憂,禮部左侍郎空缺,肯定要有人接替。焦芳六十多歲資曆足,身上有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向上升一級阻力不會太大。
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會有人上杆子往前湊。
朝堂上永遠不會缺做官的人!
“喲,小舅對弘仁殿有興趣?”朱厚照見建昌伯在弘仁殿門口徘徊。沒有他的首肯,別說建昌伯,張皇後來了也進不了弘仁殿。
建昌伯嘿嘿一笑:“裏麵可是聚寶盆。天下想入弘仁殿一觀的如過江之鯽。”
“弘仁殿正在進行極為重要的試驗,暫不接待外客。我們去新華閣。”朱厚照親熱地拽住建昌伯。
“什麽試驗?”
“秘密。”
“這麽神秘?”
“當然!一旦成功,草原可定。”
“真的假的?”
“外甥還能騙小舅不成!小舅怎麽晚了一個多時辰?”
“還能為什麽!戶部找上門了唄。”
兩人在新華閣坐定。緊閉的新華閣內擺著兩台冰鑒,冰鑒後放著用小型水車驅動的大蒲扇。蒲扇把自帶寒氣的風吹響兩人。
“這小東西挺有趣。”建昌伯圍繞水力扇看了幾圈不痛不癢誇了句。建昌伯府中有嬌俏的婢女扇扇子,自是看不上醜陋的水力扇。
水力扇放在囚牛商行沒賣出一台。權貴們不缺伺候的人,自是不喜歡水力扇。百姓家也不舍得花一貫買個扇子。水力扇成了囚牛商行難得一見的滯銷貨。
朱厚照接了一句:“是挺有趣。特適合放在書房等不方便有第三人存在的密室。”
建昌伯心中一動:“小舅走的時候帶一台。”
“請便。”朱厚照無所謂地笑笑。
想把產品賣出去,關鍵看營銷。在這方麵,朱厚照難求一敗。
“照哥兒,小舅為支持改革吐出百傾良田。你可得給小舅留一個參與海貿分紅的名額。”建昌伯單刀直入。
“好說,好說。”
又是一個上杆子往前湊的。
朱厚照喜歡和劉學成聊天。劉學成沒有李兆先、謝亙兩人心眼多。就像別人對朱厚照避之唯恐不及一樣,朱厚照也不喜歡和太聰明的人相處。說出口的每一句都要在心底打幾遍腹稿,太費神。
“把埋怨劉首輔的人記下。跳腳的人隻想到自身利益受損,卻沒想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早就違反《大明律》!讓東廠收集證據,絕對一抓一個準。”朱厚照露出笑容可掬的臉。
劉學成猛然一抖,像被踩了尾巴的貓進入戒備狀態。“微臣無端推測,當不得真。”
劉學成真怕太子找東廠抓人。文華殿有太子故意留下的眼線,剛才的對話肯定被很多人記在心裏。如果真有人被抓,他絕對會成為官員排擠的對象,爺爺說不定都會被牽連。
“本宮又不監國,也隻是說說而已。你抖什麽抖?殿內冰塊放多冷了?”朱厚照壞心眼地讓人撤下一半的冰鑒,“撤下的搬去文淵閣。天氣炎熱,涉及改革的政務繁瑣,別忘了每日給文淵閣添補冰塊,超過月例的算端本宮賬上。”
劉學成臉色一白,爺爺馬上會知道他又在太子麵前胡言亂語,迴去免不了一頓“竹筍炒肉”。
“殿下仁慈。”抱著一堆文書進來李兆先趕緊替劉學成開口謝恩。
朱厚照皺了皺眉:“河套的公文?”他最不愛看這些枯燥無聊的東西。
李兆先取出最上麵的一本遞給朱厚照:“微臣對所有公文做了歸納總結,請殿下閱覽。每一組數據標注了出處。”
職責在身的朱厚照勉為其難地翻開瞧。請求物資的總清單,各作坊的投入和產出、第一駐地近況等統計在幾張表格中一目了然。
“做的不錯。”朱厚照大筆一揮,簽下了大大的“閱”。
聰明的人用起來順手!可聰明人懂得審視奪度,不容易驅使。果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這時朱厚照收到建昌伯入端本宮的消息,馬上折了迴去。
“下次我不敢在太子麵前說話了。”劉學成背後的綠袍被汗水打濕。被嚇的。
李兆先微微一笑:“不用太擔心,殿下比你我都知道什麽時間做什麽事。如果東廠真抓人,也不會因為劉兄幾句話,而是時機正好。”實際上三位閣老對太子的能力評價很高。但對他的脾性頭疼也是真頭疼。
————
朱厚照在殿門口處被人攔下。
“殿下,這是許大人、楊大人和瓦剌的協議。內閣已經過目,並無異議。”容光煥發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侍講武衛、太常寺少卿焦芳接手了和瓦剌的溝通工作。
許進升遷為戶部左侍郎,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禮部右侍郎楊廷和一迴京就被朱厚照拉著交代對宗室的新政策。原本瓦剌的事交給楊廷和,現在楊廷和需要丁憂,焦芳便主動接過瓦剌這攤子事。和瓦剌的合作是以太子的名義進行的,朝廷雖知道卻不支持也不反對。詹事府沒人想攬事。焦芳不怕麻煩。替太子做事雖然麻煩,但升遷也快。五連升的楊廷和就是個榜樣。
朱厚照頷首:“辛苦焦先生。焦先生如果有空,可以幫報館寫幾篇佚名文章嗎?”
《京報》為改革充當口舌,已經有段時間沒收到投稿了。光憑報館十二位舉人無法應對。朱厚照向詹事府王鏊、梁儲等熟悉的先生約稿。除了楊廷和勉為其難地寫了幾篇還算湊合的文章,其他人都沒答應。焦芳屬於詹事府年紀較大的人,偶爾講課也沒什麽出彩的地方,朱厚照極少注意他便沒向他約過稿。
願意向《京報》投稿,相當於表態支持改革。楊廷和已經上了他的賊船下不來,不得已支持。內心怕也是反對的。
焦芳激動地滿臉通紅:“殿下所求,豈敢不從!”
“你,不錯。”朱厚照嘴角上鉤,露出滿意的目光。
“恭送殿下!”焦芳下彎九十度,態度極為謙卑。
文華殿文吏們見到此景十分不屑。翰林院竟有如此不要臉麵的官員!
朱厚照摸著下巴走了一段路,在踏入端本宮前停下。招來身邊的宦官交代:“去司禮監找高公公,把焦芳的名字遞上去。”
楊廷和丁憂,禮部左侍郎空缺,肯定要有人接替。焦芳六十多歲資曆足,身上有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向上升一級阻力不會太大。
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會有人上杆子往前湊。
朝堂上永遠不會缺做官的人!
“喲,小舅對弘仁殿有興趣?”朱厚照見建昌伯在弘仁殿門口徘徊。沒有他的首肯,別說建昌伯,張皇後來了也進不了弘仁殿。
建昌伯嘿嘿一笑:“裏麵可是聚寶盆。天下想入弘仁殿一觀的如過江之鯽。”
“弘仁殿正在進行極為重要的試驗,暫不接待外客。我們去新華閣。”朱厚照親熱地拽住建昌伯。
“什麽試驗?”
“秘密。”
“這麽神秘?”
“當然!一旦成功,草原可定。”
“真的假的?”
“外甥還能騙小舅不成!小舅怎麽晚了一個多時辰?”
“還能為什麽!戶部找上門了唄。”
兩人在新華閣坐定。緊閉的新華閣內擺著兩台冰鑒,冰鑒後放著用小型水車驅動的大蒲扇。蒲扇把自帶寒氣的風吹響兩人。
“這小東西挺有趣。”建昌伯圍繞水力扇看了幾圈不痛不癢誇了句。建昌伯府中有嬌俏的婢女扇扇子,自是看不上醜陋的水力扇。
水力扇放在囚牛商行沒賣出一台。權貴們不缺伺候的人,自是不喜歡水力扇。百姓家也不舍得花一貫買個扇子。水力扇成了囚牛商行難得一見的滯銷貨。
朱厚照接了一句:“是挺有趣。特適合放在書房等不方便有第三人存在的密室。”
建昌伯心中一動:“小舅走的時候帶一台。”
“請便。”朱厚照無所謂地笑笑。
想把產品賣出去,關鍵看營銷。在這方麵,朱厚照難求一敗。
“照哥兒,小舅為支持改革吐出百傾良田。你可得給小舅留一個參與海貿分紅的名額。”建昌伯單刀直入。
“好說,好說。”
又是一個上杆子往前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