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黃獻在寢宮外喊起:“小爺,今日上朝嗎?”
“不去,和老頭們吵架太沒意思了。”朱厚照在床上打滾,“好懷念手機、網絡啊!”
“小爺您說什麽奴婢沒聽清。”黃獻問。
朱厚照把人打發走:“沒什麽,你退下吧。”
侵吞河套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除了在經營類網遊中,他還從沒有擁有過如此廣闊的領土。從六十平方到六十萬平方,是天與地的差距。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朱厚照步步驚心,唯恐走錯一步丟掉六十萬平方的土地。可惜派出去的人音訊全無,他都不知道要不要進行下一步。
死囚們被送往馬場接受野外逃生訓練。開墾荒地的農具已經打造完畢。給朵顏三衛的見麵禮也送到了前方。
泡麵作坊還沒有建造好,可他已經讓宮裏的酒醋麵局做好了數百斤的調料包。鹽等調料也是草原上緊俏的物資。這批調料包和搪瓷生活用品將送給土默特部屬下的蒙郭勒津部。也就是天豬網花了大力氣要策反的部落。一直沒收到前方的反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朱厚照想了想在大明搗鼓出電信設備的可能性,然後無力地鑽迴被窩繼續睡迴籠覺。在夢中,手機會有,網絡會有,想要什麽應有盡有。
“草,一來一迴至少半個月,真要等前方的確切消息,黃花菜都涼了。欲成大事者,不惜小費!”朱厚照猛然爬起來。農具和兵器囤在大同。調料和搪瓷製品可以先運到亦集乃。
太祖在亦集乃大勝北元軍隊,鞏固了西北邊境。正統三年,兵部尚書王驥與寧夏、甘肅總兵在亦集乃附近的兀魯乃池,差點抓了當時的韃靼首領阿台汗。六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亦集乃情況如何。伍善前往亦集乃已經有三個多月,一點消息都沒傳迴來。
沒有消息應該是最好的消息吧。
把朵顏三衛和蒙郭勒津部忽悠到亦集乃,再把太子府設在後套平原,還有幾乎在同一經度上的大同,三個地方如果連成一線,成為抵禦草原威脅的第一線,絕對能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
至少拿下亦集乃,玉門那一塊就安然無恙了。《夢溪筆談》描述猛火油“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說的就是那一片地方。據縣誌記載,除了玉門,酒泉也有猛火油。
弘治燈以京師、南京為中心向四周普及,速度之快能與八卦消息媲美。煤油的需求量也一日高過一日。自打弘仁殿的匠人發現用煤油燃燒能讓熱氣球飛的更遠,煤油的需求更加旺盛。玉門、酒泉離京師有些遠,朱厚照派人尋找猛火油,至今未在京師附近找到。沒有手機,至少利用熱氣球傳信快捷很多。受兩個月亮世界的熏陶,朱厚照對能源看得極重。因此把玉門一帶的安全性列為最高。
此外,若是哈密局勢有變,亦集乃的駐軍也能快速支援。
在河套太子府出現之前,朱厚照打的是亦集乃的主意。說派人把哈密的水果運到京師孝敬皇帝爹,也不過是借口而已。劉健送了他河套太子府的大禮,他重新調整計劃,把河套一地全部囊括進去。
朱厚照喚來內侍服侍他洗漱,依次給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娘請安後,在晨曦的陪同下來到文華殿。快接近文華殿時,朱厚照駐足停留,派人先進去打探。得知詹事府官員全部上朝不在後,才放心大膽地走進去。
“殿下偷偷摸摸地怕什麽呢?您在朝堂上放話改革軍戶製度、武官世襲製度的氣勢去了哪?”詹事府官員不在,換成程敏政堵他的門。
朱厚照聳聳肩:“本宮年幼不懂事,童言無忌慣了,想什麽說什麽。哪裏需要什麽氣勢。昨日先生們布置課業沒完成,本宮擔心先生們責罵。一大早來趕寫功課。”
程敏政差點噴出一口老血:“朝堂是想什麽說什麽的地方嗎!殿下可知昨日京師熱鬧得很。”
京報的記者每日在京師大街小巷出沒。朱厚照哪裏會不知道昨日英國公府的熱鬧。出現在奉天門的武官都去了英國公的府上,一個不拉。嚇得英國公府中門大開,生怕別人不知道府裏發生些什麽。英國公甚至把牟斌、陳寬請去了府上。五十年前奪門之變之後,勳貴們又遭受了一輪打壓。識時務的英國公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
英國公府吵鬧得如同市集。哪怕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東廠廠公陳寬在場,也無法讓情緒激動的勳貴武官們口中留德。
“本宮知道。大家都盯著世襲製度,反而無人討論軍戶製度改革。說實話,本宮很失望。”朱厚照歎了口氣。
他昨日的關注度超過五百萬,從未有過的流量。比提出官紳一體納糧口號的那天還要高。京師流動人口在一百萬左右,有一半的人談論此事。
朱厚照能不知道他捅了馬蜂窩了嗎?
所以他非常英明地沒有出現在早朝上。也不想碰見詹事府的人。
武官世襲,可不僅僅隻涉及到武將們。錦衣衛的官職也屬於武官世襲的一部分。皇親國戚多有世襲的錦衣衛官職。連擁有實權的文官們也會給子孫恩請錦衣衛官職。比如徐溥的長子,謝遷的兒子謝亙等。
無軍功不可封爵。除了爵位,也隻有武官能夠世襲。皇親國戚、文官們爭相給子孫討要錦衣衛虛職,看中的就是世襲。不能世襲,要了有何用?
程敏政直言:“殿下若非皇上獨子,今日早朝勳貴武將們必將攛掇皇上另立太子。”
朱厚照嘴角一抽:“如果本宮說,本宮的目的隻是想改革軍戶製度,順帶提了一嘴武官世襲,程先生信嗎?”
“……”程敏政沉默以對。心道:朝野內外無人會信。
“計劃不如變化快。是本宮低估了大家對子孫後代無能的認知。”朱厚照攤攤手,“為平息眾人對本宮的怒火。本宮打算自掏腰包舉辦武舉。號召所有武官家的適齡子弟參加。如果大家的成績優異,本宮道歉並收迴改革武官世襲的話。如果……”
黃獻在寢宮外喊起:“小爺,今日上朝嗎?”
“不去,和老頭們吵架太沒意思了。”朱厚照在床上打滾,“好懷念手機、網絡啊!”
“小爺您說什麽奴婢沒聽清。”黃獻問。
朱厚照把人打發走:“沒什麽,你退下吧。”
侵吞河套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除了在經營類網遊中,他還從沒有擁有過如此廣闊的領土。從六十平方到六十萬平方,是天與地的差距。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朱厚照步步驚心,唯恐走錯一步丟掉六十萬平方的土地。可惜派出去的人音訊全無,他都不知道要不要進行下一步。
死囚們被送往馬場接受野外逃生訓練。開墾荒地的農具已經打造完畢。給朵顏三衛的見麵禮也送到了前方。
泡麵作坊還沒有建造好,可他已經讓宮裏的酒醋麵局做好了數百斤的調料包。鹽等調料也是草原上緊俏的物資。這批調料包和搪瓷生活用品將送給土默特部屬下的蒙郭勒津部。也就是天豬網花了大力氣要策反的部落。一直沒收到前方的反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朱厚照想了想在大明搗鼓出電信設備的可能性,然後無力地鑽迴被窩繼續睡迴籠覺。在夢中,手機會有,網絡會有,想要什麽應有盡有。
“草,一來一迴至少半個月,真要等前方的確切消息,黃花菜都涼了。欲成大事者,不惜小費!”朱厚照猛然爬起來。農具和兵器囤在大同。調料和搪瓷製品可以先運到亦集乃。
太祖在亦集乃大勝北元軍隊,鞏固了西北邊境。正統三年,兵部尚書王驥與寧夏、甘肅總兵在亦集乃附近的兀魯乃池,差點抓了當時的韃靼首領阿台汗。六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亦集乃情況如何。伍善前往亦集乃已經有三個多月,一點消息都沒傳迴來。
沒有消息應該是最好的消息吧。
把朵顏三衛和蒙郭勒津部忽悠到亦集乃,再把太子府設在後套平原,還有幾乎在同一經度上的大同,三個地方如果連成一線,成為抵禦草原威脅的第一線,絕對能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
至少拿下亦集乃,玉門那一塊就安然無恙了。《夢溪筆談》描述猛火油“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說的就是那一片地方。據縣誌記載,除了玉門,酒泉也有猛火油。
弘治燈以京師、南京為中心向四周普及,速度之快能與八卦消息媲美。煤油的需求量也一日高過一日。自打弘仁殿的匠人發現用煤油燃燒能讓熱氣球飛的更遠,煤油的需求更加旺盛。玉門、酒泉離京師有些遠,朱厚照派人尋找猛火油,至今未在京師附近找到。沒有手機,至少利用熱氣球傳信快捷很多。受兩個月亮世界的熏陶,朱厚照對能源看得極重。因此把玉門一帶的安全性列為最高。
此外,若是哈密局勢有變,亦集乃的駐軍也能快速支援。
在河套太子府出現之前,朱厚照打的是亦集乃的主意。說派人把哈密的水果運到京師孝敬皇帝爹,也不過是借口而已。劉健送了他河套太子府的大禮,他重新調整計劃,把河套一地全部囊括進去。
朱厚照喚來內侍服侍他洗漱,依次給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娘請安後,在晨曦的陪同下來到文華殿。快接近文華殿時,朱厚照駐足停留,派人先進去打探。得知詹事府官員全部上朝不在後,才放心大膽地走進去。
“殿下偷偷摸摸地怕什麽呢?您在朝堂上放話改革軍戶製度、武官世襲製度的氣勢去了哪?”詹事府官員不在,換成程敏政堵他的門。
朱厚照聳聳肩:“本宮年幼不懂事,童言無忌慣了,想什麽說什麽。哪裏需要什麽氣勢。昨日先生們布置課業沒完成,本宮擔心先生們責罵。一大早來趕寫功課。”
程敏政差點噴出一口老血:“朝堂是想什麽說什麽的地方嗎!殿下可知昨日京師熱鬧得很。”
京報的記者每日在京師大街小巷出沒。朱厚照哪裏會不知道昨日英國公府的熱鬧。出現在奉天門的武官都去了英國公的府上,一個不拉。嚇得英國公府中門大開,生怕別人不知道府裏發生些什麽。英國公甚至把牟斌、陳寬請去了府上。五十年前奪門之變之後,勳貴們又遭受了一輪打壓。識時務的英國公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
英國公府吵鬧得如同市集。哪怕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東廠廠公陳寬在場,也無法讓情緒激動的勳貴武官們口中留德。
“本宮知道。大家都盯著世襲製度,反而無人討論軍戶製度改革。說實話,本宮很失望。”朱厚照歎了口氣。
他昨日的關注度超過五百萬,從未有過的流量。比提出官紳一體納糧口號的那天還要高。京師流動人口在一百萬左右,有一半的人談論此事。
朱厚照能不知道他捅了馬蜂窩了嗎?
所以他非常英明地沒有出現在早朝上。也不想碰見詹事府的人。
武官世襲,可不僅僅隻涉及到武將們。錦衣衛的官職也屬於武官世襲的一部分。皇親國戚多有世襲的錦衣衛官職。連擁有實權的文官們也會給子孫恩請錦衣衛官職。比如徐溥的長子,謝遷的兒子謝亙等。
無軍功不可封爵。除了爵位,也隻有武官能夠世襲。皇親國戚、文官們爭相給子孫討要錦衣衛虛職,看中的就是世襲。不能世襲,要了有何用?
程敏政直言:“殿下若非皇上獨子,今日早朝勳貴武將們必將攛掇皇上另立太子。”
朱厚照嘴角一抽:“如果本宮說,本宮的目的隻是想改革軍戶製度,順帶提了一嘴武官世襲,程先生信嗎?”
“……”程敏政沉默以對。心道:朝野內外無人會信。
“計劃不如變化快。是本宮低估了大家對子孫後代無能的認知。”朱厚照攤攤手,“為平息眾人對本宮的怒火。本宮打算自掏腰包舉辦武舉。號召所有武官家的適齡子弟參加。如果大家的成績優異,本宮道歉並收迴改革武官世襲的話。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