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還未踏入文華門,詹事府以少詹事王鏊為首的官員排列整齊地堵在大門口。


    他抬頭望了望天,又望了望院中擴大版的大明宮燈漏,確定此時乃辰時中,兩個月亮世界的早上八點。


    左偏殿集義殿作為河套太子府的臨時辦公場所,已經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被撤去詹事府詹事、現任太子府左長吏的程敏政,搬了個椅子坐在集義殿門口,手捧紫砂壺,饒有興致地觀賞眼前的場麵。


    朱厚照眼睛一斜:“給程先生上盤瓜子嗑嗑。”看來他布置給太子府眾人的任務還是少了些。


    無論朱厚照的命令有多麽奇怪,身邊跟著的宦官一板一眼地執行。摔了一個大跟頭的程敏政改變了不少,接過宦官火速找來的瓜子磕了起來,根本不在乎什麽清貴高潔的形象。


    朱厚照甘拜下風。


    “各位先生今日未出席早朝?”最近早朝圍繞調動太倉銀的事天天打嘴仗,沒有一兩個時辰結束不了。


    少詹事王鏊上前一步拱手道:“吾等有教導殿下之責。近幾日殿下早出晚歸,身體已然痊愈。吾等想問殿下何時聽課?”


    有競爭就有動力。隨著河套太子府的設立,被朱厚照晾在一旁的詹事府官員終於坐不住了。


    朱厚照眼珠子轉了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不如今日先生們陪本宮出宮走走,本宮遇到不解可以隨時請教先生們。”


    朱厚照得了皇帝爹的特許,可隨時自由出入皇宮。但若想離京,必先要請示,由專人陪同。今早朱厚照去坤寧宮請安的時候,得到允許離京前往密雲視察水力織布坊。朱厚照本想帶著太子府的人一起去,既然詹事府官員主動湊上來攬事,帶上他們又何妨?


    王鏊、梁儲、楊廷和等人對視一眼。楊廷和問:“不知殿下想請教哪方麵的問題?”


    選入詹事府的都是飽讀詩書、於治國理政頗有建樹的官員,他們各有側重。如成化十一年的狀元王鏊,除了是少詹事,還是吏部右侍郎。梁儲口才了得,曾出使安南傳旨任命安南王。


    “屠尚書號召百官學習《大學衍義補》。本宮閑暇時翻閱,對其中的內容多有不解。今日得父皇首肯,本宮欲往密雲,諸位先生可一同前往。”朱厚照嘴含微笑,彬彬有禮地邀請眾人。


    幫他擴散消息賣貨迴籠資金,人當然是越過越好。


    眾人無不對神秘的密雲作坊感到好奇,見太子邀請所有人,欣然同意。


    程敏政嗑瓜子的手一頓,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識。


    一行三四十號人騎馬,在牟斌為首的錦衣衛緹騎護送下,向密雲駛去。大明規定三品以上官員才可以坐轎,所以哪怕是弱不禁風的文官也會騎馬。詹事府的官員都是弘治帝留給朱厚照將來任用的人才,年紀最長的梁儲也不過四十八,能經得住折騰。


    ……


    兵部尚書馬文升大步流星走進文淵閣。虎步生風,一點也不像七十多歲高齡的老頭。


    王越之後,他是朝堂上少數能帶兵打仗的文官。


    “馬尚書來的正好。韃靼奇襲宣府,宣府眾將竟然隱瞞不報。此事必須嚴肅處理以震軍紀。”劉健聲色俱厲,“兵部已經示警,宣府還敢懈怠!他們都忘了瓦剌兵臨京師的教訓!”


    馬文升冷笑:“首輔大人放心,我早已收到消息。邊軍不是懈怠是無能!韃靼一小隊人搶劫了一個村莊,致使百姓喪命、牲畜糧食被搶。衛所的百戶竟然連拖了一大堆東西的韃靼人都抓不到。”


    “我決定讓百戶降二級,從小旗當起,從底層學該怎麽打仗。陝西都司都指揮使也該換人了。”


    衛所的千戶、百戶大部分是世襲,能力參差不齊。而四品以上的武官為流官,由朝廷指派。兵部有任免武官、訓練軍隊的權利。而五軍都督府隻有戰時的統兵權,一旦戰事結束,就要上交兵權。所以五軍都督府的武官應該是朝堂上下最渴望打仗的。


    劉健表態:“明知道韃靼人要來搶劫,還把無能的屬下派在邊關。都指揮使識人不清,用人不當,該罰!但宣大總督竟然沒有及時上報,唯恐宣府和遼東一樣被武官世家把持。”


    雖然內閣的權力已經高於六部,但三位閣臣對熟知兵法的馬文升另眼相待。一旦有戰爭,三人必定要請教馬文升。劉健也不會無故幹涉兵部任免武官的權利。


    “是我命宣大總督延遲上報朝廷。殿下和勳貴武官們走得近,我就是要讓殿下看看,武官們就是一群扶不起的劉阿鬥!”馬文升直言不諱,大嗓門喊得震天響,一點也不害怕文淵閣有某些人的耳目。


    直說,馬文升就是說給朱厚照聽的。


    文淵閣坐落在文華殿北,有宮裏的耳目在正常不過。但小太子竟然買通了五府六部內的吏目,隨時掌握各官衙的動態。最讓人生氣的是,小太子一點也沒掩飾此事。可每個衙門都有眾多的吏目,根本就查不到誰投靠了太子。又不能把吏目們趕走,沒有實際上操作辦事的吏目,五府六部根本運轉不了。


    各部堂官現在做事小心謹慎,生怕被埋藏在身邊的耳目探聽到不該知道的事。這招比讓廠衛監視還讓他們難受。很多人甚至懷疑太子就是太祖的轉世投胎。


    劉健火氣頓消。武官犯渾不是一日兩日,越犯渾,武官的地位越低。隻要文官沒有和武官們同流合汙,劉健也不想多管。畢竟文官一家獨大的局麵來之不易,劉健並不想打破先人抓住機會開創出的良好局麵。


    “馬尚書前來所謂何事?”劉健淡定地坐下。他很信任馬文升的軍事才能。既然馬文升知道宣府的事,宣府的防線必然不會被韃靼人二次破防。


    “首輔可曾領教過改進過的二代熱氣球的速度?”馬文升一臉嚴肅。


    用《京報》潤筆費坐過熱氣球的劉健皺眉:“二代熱氣球?”


    “殿下派太子府的人前往開原衛,今早太子府的人乘坐熱氣球離京。離京的熱氣球體型比你我坐過的大三倍有餘,速度更是有天壤之別。據囚牛商行內傳出的消息,弘仁殿研製出的新式熱氣球前往南京,路上隻需花六個時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