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麵生的衙役把堵上嘴的鄭旺送入刑部大牢。如同往常扭送的普通犯人,並沒有引起人關注。
年老佝僂的獄卒沒有把他們往牢房裏帶,而是帶他們進了一間幹淨的房間。
房間有窗,寬敞明亮。沒有床,隻有一張躺椅、一疊紙、一桶水。
鄭旺微不可查地鬆了口氣。還以為他們要把他怎麽著,原來是換個地方過好日子。早說清楚的話,把兩個丫環也帶上。沒兩個丫環暖床,晚上他會睡不著。
這間房裏沒擺放家具,估計是想順著他的喜好。其實他這人很好滿足,黃花梨、紫檀反正什麽貴放什麽。他親外孫是太子,遲早整個大明都是外孫的。外孫手指縫裏省一點下來,足夠他樂樂嗬嗬過下半輩子。
“知道老子是誰嗎?竟然這麽對老子,老子一定讓太子弄死你們!”鄭旺嘴巴裏的破布一被取下,他馬上抬出太子的名號嚇唬人。巡捕營的提督是英國公府的家將,還是個五品官。可又怎麽樣?在他麵前照樣低頭,滿足他的任何要求。
兩瘦小精幹的衙役一聲不吭,左右各抓住鄭旺的一隻胳膊綁在躺椅上。五大三粗的鄭旺掙紮,被兩人死死摁住,空有一把子力氣使不出。
“老子一定要弄死你們!連張桐和刑部尚書都不放過!”鄭旺放大話威脅道。
其中一個衙役皺了皺眉,然後,從身上摸出一個小鐵錘,往鄭旺的蝴蝶骨上重重一砸。
“啊~”劇烈的疼痛讓鄭旺發出殺豬般的慘叫。
兩衙役無視鄭旺的慘叫,把人緊緊綁在躺椅上。
帶路的老獄卒不緊不慢的把一張紙浸入木桶中,打濕後覆蓋在鄭旺臉上。
“老頭子幹了這些年,享受‘貼加官’伺候的人少說也有一百。沒有人能熬過二十張紙。‘國丈爺’會不會是例外?”
濕紙嚴絲合縫地蓋住口鼻,鄭旺大口大口吸氣,可是越吸,感覺到越窒息。老獄卒喊他“國丈爺”,顯然是知道他身份的。
鄭旺驚慌未定,不等老獄卒拷問,先把偷偷聯係他的人賣了。“我女兒叫鄭金蓮,乾清宮的公公劉山可以作證。太子真是我外孫。”
老獄卒“嘎嘎”地笑,像烏鴉的叫身一樣難聽。很快,又一張濕紙敷上。
鄭旺死命掙紮,奈何越掙紮窒息感越強烈。隨著濕紙一張接著一張蓋上,鄭旺越來越透不過氣,臉部扭曲,感覺牛頭馬麵就在他眼前,很快要勾他下地獄。
在鄭旺翻白眼蹬腿前,老獄卒把所有的濕紙取走。
鄭旺像被人救上岸的溺水者,大口大口唿吸。“我真是太子外公。”他倔強地道。
老獄卒嘴角掛上冷笑,又拿了一張濕紙蓋住鄭旺口鼻。
這次鄭旺清楚地認識到,他若不改口今天就要死在這裏。
於是當老獄卒第二次把濕紙取走的時候,鄭旺鬼哭狼嚎地承認拿了劉山五十兩銀子,特意選在徐溥出殯的當天到宣武門鬧事。
得到供詞的牢頭老獄卒立刻上報,刑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鄭旺定了妖言罪。一妖言亂世,秋後問斬!
被打入死牢的鄭旺慌了神,隻要有人經過他就喊冤。他隻承認收過劉山的銀子,否認冒充皇親。一口咬定太子是他的女兒鄭金蓮所生。
刑部大牢不比北鎮撫司,消息瞬間泄露了出去。
馬上有言官在早朝時彈劾刑部尚書白昂對犯人屈打成招。白昂則拿出鄭旺、劉山兩人的供詞,披露劉山受錢能的指使找到鄭旺,妄圖抹黑太子出身。
“錢能那貔貅貪財成性,他做這一切圖什麽!難道有人許諾給他金山銀山?”胡禦史強烈質疑口供的可信性。
錢能在雲南逼反當地百姓,調迴南京鎮守又弄出與人鬥富的大新聞。都察院彈劾了他一次又一次,都被先皇憲宗保了下來。後來要不是錢能急流勇退消失在官員眼前,弘治帝登基後的清算一定饒不過錢能。
白昂不遮不掩地道:“錢能做下的一切都是為了報仇。”
“啟稟皇上,刑部會同三法司深入調查,查清偷換夜明珠致太康公主早夭、清寧宮災、鄭旺妖言三案皆是錢能所為。”白昂沉著臉一臉嚴肅。
白昂的結論如驚天霹靂,震碎了所有人的三觀。奉天門出現騷動,大大小小官員們連連發問。
“清寧宮災也是人為嗎?”
“太康公主不是病故?”
“就錢能一個失勢的太監能做成?”
“三法司的結案過於草率!”
“……”
“肅靜!”無論鴻臚寺官員如何責罵,早朝依舊亂哄哄。質疑的話語一聲高過一聲。
百官們借清寧宮災的機會上書弘治帝,提出各種各樣的諫言,大有強逼弘治帝改正的意味。結果刑部調查清寧宮災乃是人為,讓上書的官員們如何下的來台?
消息不靈通的官員,如沒什麽背景的新科狀元倫文敘,嘴巴張大,震驚公主亡故乃是人為。在皇宮裏無聲無息害死帝後嫡女,怎麽可能是一個太監能幹成的事。
誰都明白的事,偏偏刑部尚書咬定了全是錢能一人所為。
相比而言,三個案子中極少有人關注鄭旺妖言案。按規矩過了明路,謠言便隻是謠言。
太子上了皇家玉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嫡長子身份。就像太宗的身世。兩京的玉牒上全都記載了太宗乃馬皇後所出,那便是事實。
“好了,先聽白尚書把話說完。”神色哀傷的弘治帝製止了眾人的喧嘩。
“錢能四兄弟都是女真人,成化三年被俘後進的宮。成化十五年,汪直發兵進攻建州女真,幾乎滅了族。隻有少數年輕人逃進山裏保下一命。”
“錢能四兄弟的親人全部死於那次戰役。自此之後,錢能恨上了汪直,想方設法報複。”
“汪直躲過了錢能派出去的殺手多次暗殺。直到皇上把汪直傳喚迴京,錢能終於找到了機會。”
“錢能精心設局害死太康公主,想要嫁禍汪直,結果李廣頂了罪。人算不如天算,汪直最後還是死了。”
倫文敘三觀碎裂。一個老太監把整個朝廷攪合的天翻地覆,連公主都賠了葬,卻隻為了向另一個太監複仇?
滑天下之大稽!
年老佝僂的獄卒沒有把他們往牢房裏帶,而是帶他們進了一間幹淨的房間。
房間有窗,寬敞明亮。沒有床,隻有一張躺椅、一疊紙、一桶水。
鄭旺微不可查地鬆了口氣。還以為他們要把他怎麽著,原來是換個地方過好日子。早說清楚的話,把兩個丫環也帶上。沒兩個丫環暖床,晚上他會睡不著。
這間房裏沒擺放家具,估計是想順著他的喜好。其實他這人很好滿足,黃花梨、紫檀反正什麽貴放什麽。他親外孫是太子,遲早整個大明都是外孫的。外孫手指縫裏省一點下來,足夠他樂樂嗬嗬過下半輩子。
“知道老子是誰嗎?竟然這麽對老子,老子一定讓太子弄死你們!”鄭旺嘴巴裏的破布一被取下,他馬上抬出太子的名號嚇唬人。巡捕營的提督是英國公府的家將,還是個五品官。可又怎麽樣?在他麵前照樣低頭,滿足他的任何要求。
兩瘦小精幹的衙役一聲不吭,左右各抓住鄭旺的一隻胳膊綁在躺椅上。五大三粗的鄭旺掙紮,被兩人死死摁住,空有一把子力氣使不出。
“老子一定要弄死你們!連張桐和刑部尚書都不放過!”鄭旺放大話威脅道。
其中一個衙役皺了皺眉,然後,從身上摸出一個小鐵錘,往鄭旺的蝴蝶骨上重重一砸。
“啊~”劇烈的疼痛讓鄭旺發出殺豬般的慘叫。
兩衙役無視鄭旺的慘叫,把人緊緊綁在躺椅上。
帶路的老獄卒不緊不慢的把一張紙浸入木桶中,打濕後覆蓋在鄭旺臉上。
“老頭子幹了這些年,享受‘貼加官’伺候的人少說也有一百。沒有人能熬過二十張紙。‘國丈爺’會不會是例外?”
濕紙嚴絲合縫地蓋住口鼻,鄭旺大口大口吸氣,可是越吸,感覺到越窒息。老獄卒喊他“國丈爺”,顯然是知道他身份的。
鄭旺驚慌未定,不等老獄卒拷問,先把偷偷聯係他的人賣了。“我女兒叫鄭金蓮,乾清宮的公公劉山可以作證。太子真是我外孫。”
老獄卒“嘎嘎”地笑,像烏鴉的叫身一樣難聽。很快,又一張濕紙敷上。
鄭旺死命掙紮,奈何越掙紮窒息感越強烈。隨著濕紙一張接著一張蓋上,鄭旺越來越透不過氣,臉部扭曲,感覺牛頭馬麵就在他眼前,很快要勾他下地獄。
在鄭旺翻白眼蹬腿前,老獄卒把所有的濕紙取走。
鄭旺像被人救上岸的溺水者,大口大口唿吸。“我真是太子外公。”他倔強地道。
老獄卒嘴角掛上冷笑,又拿了一張濕紙蓋住鄭旺口鼻。
這次鄭旺清楚地認識到,他若不改口今天就要死在這裏。
於是當老獄卒第二次把濕紙取走的時候,鄭旺鬼哭狼嚎地承認拿了劉山五十兩銀子,特意選在徐溥出殯的當天到宣武門鬧事。
得到供詞的牢頭老獄卒立刻上報,刑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鄭旺定了妖言罪。一妖言亂世,秋後問斬!
被打入死牢的鄭旺慌了神,隻要有人經過他就喊冤。他隻承認收過劉山的銀子,否認冒充皇親。一口咬定太子是他的女兒鄭金蓮所生。
刑部大牢不比北鎮撫司,消息瞬間泄露了出去。
馬上有言官在早朝時彈劾刑部尚書白昂對犯人屈打成招。白昂則拿出鄭旺、劉山兩人的供詞,披露劉山受錢能的指使找到鄭旺,妄圖抹黑太子出身。
“錢能那貔貅貪財成性,他做這一切圖什麽!難道有人許諾給他金山銀山?”胡禦史強烈質疑口供的可信性。
錢能在雲南逼反當地百姓,調迴南京鎮守又弄出與人鬥富的大新聞。都察院彈劾了他一次又一次,都被先皇憲宗保了下來。後來要不是錢能急流勇退消失在官員眼前,弘治帝登基後的清算一定饒不過錢能。
白昂不遮不掩地道:“錢能做下的一切都是為了報仇。”
“啟稟皇上,刑部會同三法司深入調查,查清偷換夜明珠致太康公主早夭、清寧宮災、鄭旺妖言三案皆是錢能所為。”白昂沉著臉一臉嚴肅。
白昂的結論如驚天霹靂,震碎了所有人的三觀。奉天門出現騷動,大大小小官員們連連發問。
“清寧宮災也是人為嗎?”
“太康公主不是病故?”
“就錢能一個失勢的太監能做成?”
“三法司的結案過於草率!”
“……”
“肅靜!”無論鴻臚寺官員如何責罵,早朝依舊亂哄哄。質疑的話語一聲高過一聲。
百官們借清寧宮災的機會上書弘治帝,提出各種各樣的諫言,大有強逼弘治帝改正的意味。結果刑部調查清寧宮災乃是人為,讓上書的官員們如何下的來台?
消息不靈通的官員,如沒什麽背景的新科狀元倫文敘,嘴巴張大,震驚公主亡故乃是人為。在皇宮裏無聲無息害死帝後嫡女,怎麽可能是一個太監能幹成的事。
誰都明白的事,偏偏刑部尚書咬定了全是錢能一人所為。
相比而言,三個案子中極少有人關注鄭旺妖言案。按規矩過了明路,謠言便隻是謠言。
太子上了皇家玉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嫡長子身份。就像太宗的身世。兩京的玉牒上全都記載了太宗乃馬皇後所出,那便是事實。
“好了,先聽白尚書把話說完。”神色哀傷的弘治帝製止了眾人的喧嘩。
“錢能四兄弟都是女真人,成化三年被俘後進的宮。成化十五年,汪直發兵進攻建州女真,幾乎滅了族。隻有少數年輕人逃進山裏保下一命。”
“錢能四兄弟的親人全部死於那次戰役。自此之後,錢能恨上了汪直,想方設法報複。”
“汪直躲過了錢能派出去的殺手多次暗殺。直到皇上把汪直傳喚迴京,錢能終於找到了機會。”
“錢能精心設局害死太康公主,想要嫁禍汪直,結果李廣頂了罪。人算不如天算,汪直最後還是死了。”
倫文敘三觀碎裂。一個老太監把整個朝廷攪合的天翻地覆,連公主都賠了葬,卻隻為了向另一個太監複仇?
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