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當了十二年皇帝,除了駁斥,幾乎沒在朝堂之上罵過官員。憲宗皇帝有口吃的毛病,不想見官員就罷朝,連和官員吵架的機會都不給。
胡禦史突然意識到,廷杖並不是最羞辱人的。太子的話比打在身上的廷仗更辱人。他唿吸急促,有當朝暈厥的征兆。
“殿下,您要尊重老臣。”攙扶朱厚照的楊廷和不得不出麵製止。
朱厚照冷冷一笑:“老臣要給小輩做出榜樣,展示廣闊的胸襟。本宮年歲小,說出的話童言無忌。老臣應該不會放在心上。”他不但嘴皮子利落,而且年紀也小。
胡禦史麵紅耳赤,身體搖搖欲墜。
弘治帝連忙同意賜下河套,讓李榮先把兒子“攙扶”下去。省得留下一個皇太子當朝氣暈禦史的壞名聲。
朱厚照離開的時候對首輔劉健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於是,迴文華殿“休養”沒多久的朱厚照,很快就收到了經過內閣蓋章的中旨。
“奉天承命,皇帝敕曰,皇太子朱厚照敏而好學、目達耳通、孝悌忠信,故賜予河套一地作為皇太子封地,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特許開太子府。欽此!”前來宣旨的蕭敬笑哈哈地把聖旨雙上捧上,“恭賀太子爺心想事成。”
朱厚照一臉訝然:“封地?河套太子府?”
他仗著皇帝爹的寵溺,加重受傷的程度跑到奉天門索要賞賜。皇帝爹為了圓他的麵子,肯定會同意把河套賜給他。
但給皇太子賞賜封地、允許開太子府,簡直聞所未聞!皇帝爹善守成,卻不喜革新。真不像皇帝爹會搞出來的事情。
蕭敬有意討好,主動道明原因,“河套太子府是內閣與英國公商量後的決定。‘外衛邊陲,內資夾輔’,是指太子府仿照太祖時的燕王府,可掌兵管民政。”
朱厚照眼睛一亮,也就是說朝廷默認他在河套開一個小朝廷?
這把玩得有點大啊。
胡禦史也是憑真才實學考中的進士,說妄動河套會挑起和韃靼的戰爭也沒錯。
韃靼對河套草原惦記了很多年。英宗時期,瓦剌占了那裏發現了肥美的草原和鹽池。蒙古人嚐過甜頭,更加不會放棄河套。憲宗爺爺把人打跑了,但朝廷又無力實際控製河套。韃靼人偷偷摸摸地占了一片又一片。威寧伯再一次把他們打退,但遲早會卷土重來。
鹽在中原是硬通貨,權貴們盯著鹽引不放。鹽在草原更是一種戰略物資。韃靼想要稱霸漠南,肯定要掌握鹽。河套可不止紅鹽池一處可以產鹽。據北上的囚牛商行的商隊迴稟,河套的“居延澤有鹽,取之不竭”。
那群文官不懂得經營,隻顧著盯梢他。自從老木匠在漢沽鹽池弄了風力水車,戶部學了去,在各個海鹽場推廣。甚至還學他利用解放勞動力的鹽戶押送鹽,減少運費支出。戶部看到了運用新技術曬鹽之後的產量,後悔把兩個鹽場租給他。估計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搞出幺蛾子收迴鹽場。
徹底拿下河套,他就擁有了河套的鹽池開采權,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有了固定的收入,養活一整座皇宮便不在話下。
但太子府的餡餅來的太突然,朱厚照不太敢下口。
英國公心心念念想讓武官擺脫文官的束縛。英國公會同意朱厚照一點也不驚訝。
朝臣們都是老狐狸,內閣更是狐狸窩裏的狐狸精,怎麽會便宜他?
朱厚照摸摸下巴:“有貓膩啊!”
“太子爺,前些年劉首輔給小孫子蔭了一個監生。此次皇爺命吏部隻能給監生分配吏目的職位。劉首輔有意把小孫子塞到太子府擔任正九品的典簿。”蕭敬討好地道。
朱厚照眼珠子轉了轉:“就是劉家那位被舒三設計中了仙人跳的傻小子?”
劉健把弄出雙聯煉鋼法的匠人劫走後,朱厚照為了往劉健身上潑勾結東廠的髒水,讓劉小公子惹了事被東廠“救下”。當初劉健顯得很絕情,連家門都不讓小孫子進。沒想到都是裝出來的。
“太子爺記性真好。”蕭敬狂拍馬屁。
朱厚照上下打量蕭敬:“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蕭公公看上太子府什麽職位了?”
以蕭敬的才智和手段,肯定能很快擺脫和韋泰勾結的嫌疑。但宦官裏的內鬥不會比朝廷裏的黨爭弱。蕭敬有了汙點,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怕是懸了。
蕭敬老老實實地交待:“皇爺把河套給了太子,但一定不會允許太子爺去那。奴婢願意為太子看守好太子府。”
端本宮有黃獻,哪怕蕭敬有唾麵自幹的厚臉皮,也不願意屈居一孩童之下。皇爺知道他收了興王的好處,麵上不快。河套危險,去河套當太子府總管,也算是一種自我流放。等皇爺消了氣,他還有迴來的機會。哪怕他迴不了京,留在太子手下做事早晚有重迴司禮監的機會。
朱厚照想了想,身邊的確沒什麽適合的人去河套的太子府當管事。劉瑾能力不錯,但不識字。和蕭敬比起來還差了些。河套肯定會打仗,是時候抽調騰驤四衛上戰場實訓。省得騰驤四衛砸了“禁軍中的禁軍”的招牌。
蕭敬和禦馬監不對付。他對河套鞭長莫及,不能讓派到那裏去的人把他架空。蕭敬從各個方麵考慮都很合適。
沒考慮多久,朱厚照笑眯眯地道,“河套太子府連個匾額都沒有,一切都要從頭建起。蕭公公辛苦了。”
河套太子府是個香饃饃,不知道還會吸引多少人入甕。
蕭敬很高興能得償所願:“奴婢謝太子爺信任!”
昨晚太子爺遭受犯人前後夾擊,果斷地跳入河中躲過一劫。他料想,太子爺必是個果決的人。今日一試探果然如此。
此時楊廷和也說到了朱厚照果斷跳河的場景。
“當時那些人不要命地衝過來,下官嚇得六神無主,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太子就交代我們躲起來,直接往玉帶河裏跳。緊跟著就有犯人跟著跳河。”
“……”
“太子自稱天命所歸,雷公不敢拿他如何,然後舉著繡春刀劈天。一道天雷劈下,太子被劈了個正著。下官那時魂都飛了。結果太子一點事都沒有。”
楊廷和正在文淵閣,向閣臣和六部堂官講述昨晚驚心動魄的場麵。
“雷都劈不死太子,韃靼人一定拿太子沒辦法。”馬文升高興地表態。
他們似乎都忘了會試正在放榜。
胡禦史突然意識到,廷杖並不是最羞辱人的。太子的話比打在身上的廷仗更辱人。他唿吸急促,有當朝暈厥的征兆。
“殿下,您要尊重老臣。”攙扶朱厚照的楊廷和不得不出麵製止。
朱厚照冷冷一笑:“老臣要給小輩做出榜樣,展示廣闊的胸襟。本宮年歲小,說出的話童言無忌。老臣應該不會放在心上。”他不但嘴皮子利落,而且年紀也小。
胡禦史麵紅耳赤,身體搖搖欲墜。
弘治帝連忙同意賜下河套,讓李榮先把兒子“攙扶”下去。省得留下一個皇太子當朝氣暈禦史的壞名聲。
朱厚照離開的時候對首輔劉健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於是,迴文華殿“休養”沒多久的朱厚照,很快就收到了經過內閣蓋章的中旨。
“奉天承命,皇帝敕曰,皇太子朱厚照敏而好學、目達耳通、孝悌忠信,故賜予河套一地作為皇太子封地,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特許開太子府。欽此!”前來宣旨的蕭敬笑哈哈地把聖旨雙上捧上,“恭賀太子爺心想事成。”
朱厚照一臉訝然:“封地?河套太子府?”
他仗著皇帝爹的寵溺,加重受傷的程度跑到奉天門索要賞賜。皇帝爹為了圓他的麵子,肯定會同意把河套賜給他。
但給皇太子賞賜封地、允許開太子府,簡直聞所未聞!皇帝爹善守成,卻不喜革新。真不像皇帝爹會搞出來的事情。
蕭敬有意討好,主動道明原因,“河套太子府是內閣與英國公商量後的決定。‘外衛邊陲,內資夾輔’,是指太子府仿照太祖時的燕王府,可掌兵管民政。”
朱厚照眼睛一亮,也就是說朝廷默認他在河套開一個小朝廷?
這把玩得有點大啊。
胡禦史也是憑真才實學考中的進士,說妄動河套會挑起和韃靼的戰爭也沒錯。
韃靼對河套草原惦記了很多年。英宗時期,瓦剌占了那裏發現了肥美的草原和鹽池。蒙古人嚐過甜頭,更加不會放棄河套。憲宗爺爺把人打跑了,但朝廷又無力實際控製河套。韃靼人偷偷摸摸地占了一片又一片。威寧伯再一次把他們打退,但遲早會卷土重來。
鹽在中原是硬通貨,權貴們盯著鹽引不放。鹽在草原更是一種戰略物資。韃靼想要稱霸漠南,肯定要掌握鹽。河套可不止紅鹽池一處可以產鹽。據北上的囚牛商行的商隊迴稟,河套的“居延澤有鹽,取之不竭”。
那群文官不懂得經營,隻顧著盯梢他。自從老木匠在漢沽鹽池弄了風力水車,戶部學了去,在各個海鹽場推廣。甚至還學他利用解放勞動力的鹽戶押送鹽,減少運費支出。戶部看到了運用新技術曬鹽之後的產量,後悔把兩個鹽場租給他。估計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搞出幺蛾子收迴鹽場。
徹底拿下河套,他就擁有了河套的鹽池開采權,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有了固定的收入,養活一整座皇宮便不在話下。
但太子府的餡餅來的太突然,朱厚照不太敢下口。
英國公心心念念想讓武官擺脫文官的束縛。英國公會同意朱厚照一點也不驚訝。
朝臣們都是老狐狸,內閣更是狐狸窩裏的狐狸精,怎麽會便宜他?
朱厚照摸摸下巴:“有貓膩啊!”
“太子爺,前些年劉首輔給小孫子蔭了一個監生。此次皇爺命吏部隻能給監生分配吏目的職位。劉首輔有意把小孫子塞到太子府擔任正九品的典簿。”蕭敬討好地道。
朱厚照眼珠子轉了轉:“就是劉家那位被舒三設計中了仙人跳的傻小子?”
劉健把弄出雙聯煉鋼法的匠人劫走後,朱厚照為了往劉健身上潑勾結東廠的髒水,讓劉小公子惹了事被東廠“救下”。當初劉健顯得很絕情,連家門都不讓小孫子進。沒想到都是裝出來的。
“太子爺記性真好。”蕭敬狂拍馬屁。
朱厚照上下打量蕭敬:“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蕭公公看上太子府什麽職位了?”
以蕭敬的才智和手段,肯定能很快擺脫和韋泰勾結的嫌疑。但宦官裏的內鬥不會比朝廷裏的黨爭弱。蕭敬有了汙點,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怕是懸了。
蕭敬老老實實地交待:“皇爺把河套給了太子,但一定不會允許太子爺去那。奴婢願意為太子看守好太子府。”
端本宮有黃獻,哪怕蕭敬有唾麵自幹的厚臉皮,也不願意屈居一孩童之下。皇爺知道他收了興王的好處,麵上不快。河套危險,去河套當太子府總管,也算是一種自我流放。等皇爺消了氣,他還有迴來的機會。哪怕他迴不了京,留在太子手下做事早晚有重迴司禮監的機會。
朱厚照想了想,身邊的確沒什麽適合的人去河套的太子府當管事。劉瑾能力不錯,但不識字。和蕭敬比起來還差了些。河套肯定會打仗,是時候抽調騰驤四衛上戰場實訓。省得騰驤四衛砸了“禁軍中的禁軍”的招牌。
蕭敬和禦馬監不對付。他對河套鞭長莫及,不能讓派到那裏去的人把他架空。蕭敬從各個方麵考慮都很合適。
沒考慮多久,朱厚照笑眯眯地道,“河套太子府連個匾額都沒有,一切都要從頭建起。蕭公公辛苦了。”
河套太子府是個香饃饃,不知道還會吸引多少人入甕。
蕭敬很高興能得償所願:“奴婢謝太子爺信任!”
昨晚太子爺遭受犯人前後夾擊,果斷地跳入河中躲過一劫。他料想,太子爺必是個果決的人。今日一試探果然如此。
此時楊廷和也說到了朱厚照果斷跳河的場景。
“當時那些人不要命地衝過來,下官嚇得六神無主,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太子就交代我們躲起來,直接往玉帶河裏跳。緊跟著就有犯人跟著跳河。”
“……”
“太子自稱天命所歸,雷公不敢拿他如何,然後舉著繡春刀劈天。一道天雷劈下,太子被劈了個正著。下官那時魂都飛了。結果太子一點事都沒有。”
楊廷和正在文淵閣,向閣臣和六部堂官講述昨晚驚心動魄的場麵。
“雷都劈不死太子,韃靼人一定拿太子沒辦法。”馬文升高興地表態。
他們似乎都忘了會試正在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