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肯定不願放過始作俑者。


    今日隆重地穿上袞服,就是想進諫言。希望皇帝爹嚴懲兇手。


    皇帝爹看了憲宗爺爺的《一團和氣圖》一夜無眠,內心深處也在做著鬥爭。


    很多人,包括跪在外麵專屬皇帝的奴仆司禮監,都不想讓事態擴大。畢竟妹妹已經死了。而且還隻是位公主。公主的命肯定沒有皇子值錢,更沒有朝政的穩定重要。或許在父皇心裏,也沒憲宗爺爺的臨終遺言重要。


    更何況那人心機深沉,把很多人拖下了水。內閣三位老狐狸吃了虧,司禮監必定沒逃過。畢竟相比朝堂,那人肯定更了解皇宮大內。


    朱厚照不考慮這些。


    妹妹死了,那人還想弄死他。他和那人之間不光有血海深仇,那人還威脅到了他的利益。


    “父皇,民間私底下稱唿英宗‘叫門天子’,古往今來隻此一人。”朱厚照一開口,弘治帝就想一巴掌招唿上去。這是什麽糟心兒子,哪能這般說祖宗。


    張皇後捂住小嘴,險險地掩下驚唿聲。揮揮手,屏退了乾清宮的宮女、太監。怕他們遭受池魚之禍。


    司禮監眾人的臉色五彩繽紛。料蕭敬等出名的智多星想破腦袋,也觸摸不到太子爺想法的邊邊角角。


    朱厚照繼續語出驚人:“但英宗給宣宗廢去的恭讓胡皇後上了諡號,赦免了建庶人的子孫,免去了宮妃殉葬的製度。這三個仁政,讓其禦駕歸天後得到英宗的廟號。”


    “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麵。儒家聖賢之言,成了為人處世的標杆。三個所謂的仁政,其實是官員們一直想要糾正,卻又無法說服朱家皇帝撤銷。英宗做到了,所以在官員中的口碑沒有太壞。”


    弘治帝沉默著聽兒子的妄言。目光幽深,顯然在認真思考話裏昭示的意思。


    “憲宗爺爺做了迴逆子。下詔承認景帝‘勘難保邦,奠安宗社’的功績。並給景帝恢複帝號。實足打了英宗的臉麵。英宗可是毀了景帝營建的壽陵,貶為郕王,並諡號‘戾’。並且平反了於謙等被英宗冤殺的忠臣,召迴貶出京的官員。幾乎否定了英宗複位後一切報複舉動。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儒家,為何無一人說過憲宗爺爺的不是?還不是因為於謙是大明的忠臣,景帝的確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朱厚照說的太直白,連才學並不出眾的張皇後都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父皇,儒家存世千年,已經影響了天下人的價值觀。而秦漢唐宋,沒有一個王朝能超過五百年。儒家思想,非一人或一個朝代能夠更改。但世間的事總有陰陽兩麵。有弊端,當然也有益處。”朱厚照拱手,沉聲道,“孩兒有一策,定能保父皇百年之後被人讚譽。”


    李榮閉了閉眼睛,深深歎了口氣,以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身份命令大家,“事已至此,你們都知道該怎麽辦了。”最了解弘治帝的李榮知道,弘治帝心動了;那些人,保不住了。


    “那可是2189人!”蕭敬搖搖欲墜。人都是他和韋興出麵抓的。其中不少人和他們關係匪淺。


    高鳳惶惶不安,他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小爺。


    “宮裏一下子去2189人。將來宮人會如何看待小爺,如何肯為小爺賣命!經不起有心人的挑撥。”皇宮可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小爺殺戮太重離心離德。失了人心,附逆的人會更多。小爺不該輕視宦官的作用。奪門之變中,宦官起的作用很大。


    “太子類太祖!太祖殺人的時候,考慮過這些嗎?”韋興心有不滿。他經常出宮宣旨走動,所以他身邊的人被拖下水的最多。太子爺若弄死所有被抓的人,幾乎清剿光他的勢力。


    陳寬淡淡地瞟了一眼韋興:“此話咱家會上報皇爺。”


    這下韋興再有不滿也隻能閉嘴。


    弘治帝腦子亂得像一團漿糊。


    他從小生活在先皇的威嚴下,一直擺脫不了先皇的影響。先皇讓他善待皇弟,他做到了。每一位皇弟就藩,他會給足銀子、劃出大片王莊。哪怕次次都會受到禦史彈劾,他也沒有妥協。皇弟們要地,要特權,他能給的都會給。可是為什麽有人還不知足呢?


    突然間張皇後嗚咽地哭了。


    “佑哥,秀榮最是孝順,一定不忍心見佑哥為她左右為難,不飲不食的。一切都是命,秀榮和我們沒有緣分。”


    張皇後的話讓弘治帝想到了從小捧在手心底養大的女兒,還有女兒過世前受到病痛的折磨。心裏的天平一下子傾斜。


    弘治帝溫柔地為張皇後拭去眼角的淚水,拍拍張皇後的背小聲安撫。


    等張皇後情緒穩定後,問兒子,“照哥兒有什麽計策?”


    弘治帝問了出來,就說明已經決定懲治罪魁禍首。朱厚照見識到了女人眼淚的厲害。


    “父皇下旨免去廷杖,給官員們體麵。官員們自會知道感恩。以後發生些不太好說的事,定會‘為尊者諱’。”這可是朱厚照看完《大明律》、《皇明祖訓》、幾大本《寶訓》後找到了點子。


    人都要麵子,官員們更加愛惜羽毛。朝堂上觸怒皇帝就要被大庭廣眾之下廷杖,太損害他們的麵子。而且廷杖內有乾坤。如果皇帝有心,可以讓行刑的人下重手,把官員活活打死。廷杖對官員們來說,是屈辱也是黃泉路。


    皇帝爹廢除廷杖,將來若做了些兄弟鬩牆的事,官員們肯定不會揪著不放。畢竟他們連“叫門天子”都忍了。


    弘治帝張了張嘴,接受了兒子的獻策。


    “李榮,擬旨,申飭岐王!”弘治帝往屋外喊道。


    “岐王?不是興王嗎?”朱厚照不解。


    弘治帝目光深沉:“照哥兒的性子還是急了點。哪怕是皇帝,做事也不可師出無名。朕手上有證據證明岐王暗中偷盜兩京糧食。朕想看看,岐王出了事,興王會不會管!”


    他牢記先皇的遺言對幾位皇弟照顧有加。不知道興王會不會為了同胞弟弟露出馬腳。


    殺人誅心,朕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