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每日一大早例行前往坤寧宮問安。
“孩兒給母後請安。妹妹是否好多了?”習慣性的開場對話。
張皇後笑得像一朵盛開的雍容牡丹:“秀榮今天精神很好,還央求母後帶她四處逛逛。”
女兒身體的康複,讓張皇後的笑容漸漸多了。她遭受過一次喪子之痛,唯恐女兒也有不測,這段時間以來對大兒子看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哪怕有皇上勸慰,也消不了心底對大兒子不斷滋生的埋怨。女兒一好,看兒子也順眼了。
“孩兒能見一見妹妹嗎?”朱厚照睜大眼睛露出渴求的目光。
在另一個世界是獨子的他,很享受當哥哥的樂趣。妹妹有一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當她用軟糯的語氣叫哥哥的時候,真想把天上唯一的月亮摘給她。
“照哥兒到時辰去文華殿讀書了。”張皇後收斂了笑意。
雖然瞧大兒子順眼了,可還是女兒重要。大兒子從小到大無病無災的。而小兒子體弱多病,一歲不到便去了。大兒子一出閣讀書,擁有了東宮的班底,女兒突然就生了怪病。
大兒子的命格真是貴重!她不會拿女兒的性命冒險。
朱厚照一臉失望。
“哥,我要吃冰冰。”朱秀榮稚嫩的聲音在後堂響起。
“公主不能出去。”有女官阻攔。
“為什麽嘛!我要和哥哥一起玩。”朱秀榮哭鬧。
張皇後坐不住,催促著朱厚照立刻去讀書。
朱厚照離開坤寧宮,臉上有怒氣閃過。
母後竟然相信他和妹妹命格相克的鬼話。哪怕......哪怕謠言是真的,妹妹又不會搶了他的太子之位!他疼愛妹妹還來不及怎麽會克她?
“高伴伴,還沒查出來到底是何人在母後耳邊嚼舌根嗎?”朱厚照怒氣衝天。
宮裏的妖魔鬼怪真討厭。
高鳳苦笑:“皇爺已經把人處理了。”奈何皇後娘娘聽見了讒言。讒言撥動了刺在皇後娘娘心底的刺。皇爺也不好多勸。
心裏煩躁朱厚照緊繃著小臉坐在文華殿上課。
“請太子把昨日的《學而篇》背誦一遍。”
左中允楊廷和想要考察太子昨日迴宮是否溫習功課。
“孔子說學習後要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是很令人愉悅的事。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朱厚照用自己的理解複述。
楊廷和叫停:“請太子背誦原文。”
朱厚照橫他一眼:“學習的目的在於深刻理解先哲的思想。而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世上多的是人雲亦雲的人。左中允想讓本宮成為那樣的人?”
關注度+1,1,1......
所有在旁的侍讀官、陪讀書的人側目。今日的太子不太好說話。
楊廷和退讓一步:“請太子默寫原文。”
“默寫既能考察背誦,還可以檢查書法。”楊廷和笑著解釋了一句。
朱厚照皮笑肉不笑:“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麵孔的人,很少是仁德的。”
楊廷和窒息。他有得罪過太子嗎?
關注度+9。
朱厚照擼光了楊廷和的關注度,不再刺激對方,提筆默寫《論語》全文二十篇。
一邊寫一邊感謝皇帝爹生了他一副聰明的腦袋。背書很痛苦,尤其是繞口的古文。有過目不忘的天賦,能節省下很多時間看雜書。
如果能允許他出宮就更好了。
皇帝爹默許他在宮裏胡鬧,卻絕對不允許他私自出宮。他找了幾年,一直沒有找到皇宮安保的薄弱環節。
楊廷和見太子許久沒有收筆,放輕腳步上前查看。
“殿下隻要默寫《學而篇》就可以了。”
楊廷和沒想到太子正在默寫全篇論語。內廷有諸多不足,但對太子的教育可圈可點。
朱厚照沒理睬楊廷和,直到寫完才收筆。
“如果各位師傅的教授《論語》的要求隻是會背、會默寫,那麽本宮已經達到要求。”朱厚照掃視一圈,傲然地道,“本宮有幾處不解,想要請教師傅們。”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孟子又說,食色性也。是不是說男子或女子愛慕異性,出於人的本能,而非好色?”
一眾侍讀官麵麵相覷。他們不是迴答不了問題,隻是不知道對八歲的太子應該如何解釋。
朱厚照又問:“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孔子說做事過或不及都是禍害。那此前胡禦史在左順門試圖撞柱死諫,是不是禍害?”
關注度+9,9,9......
朱厚照心裏默默打卡。今日在場人的關注度全部擼光。
文華殿的教學在異樣的氛圍中結束。
楊廷和等侍讀官一同趕往文淵閣,找兼任詹事的李東陽李閣老問策。李閣老善謀,一定會想出把太子引入正道的方法。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太子過於聰慧,未必是朝廷之福。
幾人在文淵閣門口駐足。
“周尚書操之過急。”
“他事先找過老夫,老夫準了。”
“老首輔說過,讓我們等機會。”
“再等下去,西廠的牌子就掛出來了。”
“......”
三位閣老在爭吵。
楊廷和找文淵閣內相熟的書吏詢問緣由。
書吏據實以告。
“戶部周經周尚書上奏,請皇上取迴監督京通倉的右少監莫英,大太監宋玉。”
楊廷和瞳孔一縮。
莫英和宋玉以前在汪直手下辦事。汪直失勢後他們投靠了李榮,沒有遭到清算。汪直走向人前,他二人最是賣力。
“周大人的奏折有說明原因嗎?”楊廷和急促地問。
書吏小聲道:“說是京通倉的糧數目不對。”
“證據確鑿?”
“小人不知。”
楊廷和皺眉。
賬本上很容易做手腳。運糧本就有損耗。尤其是通過大運河送到京通倉的糧,涉及了漕運。漕運的水深,汪直很容易找到由頭把所有人拖下水。涉及麵一廣,此事便會不了了之。
內監氣胸狹窄,到時候肯定會報複。若把投靠他們的官員扶上戶部尚書的位置,宦官的勢力會大漲。
“我們走吧。不要在此時打擾閣老商議大事。”楊廷和識趣地走人。
太子的教育問題在權力鬥爭之下,顯得並不是那麽重要。
放學的朱厚照很快收到朝堂的最新動態。
製冰作坊聯通宮中各個勢力,很多人趁機向他賣好,使得他耳目越發的靈通。
但是,有屁用!
他又出不了宮!
“孩兒給母後請安。妹妹是否好多了?”習慣性的開場對話。
張皇後笑得像一朵盛開的雍容牡丹:“秀榮今天精神很好,還央求母後帶她四處逛逛。”
女兒身體的康複,讓張皇後的笑容漸漸多了。她遭受過一次喪子之痛,唯恐女兒也有不測,這段時間以來對大兒子看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哪怕有皇上勸慰,也消不了心底對大兒子不斷滋生的埋怨。女兒一好,看兒子也順眼了。
“孩兒能見一見妹妹嗎?”朱厚照睜大眼睛露出渴求的目光。
在另一個世界是獨子的他,很享受當哥哥的樂趣。妹妹有一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當她用軟糯的語氣叫哥哥的時候,真想把天上唯一的月亮摘給她。
“照哥兒到時辰去文華殿讀書了。”張皇後收斂了笑意。
雖然瞧大兒子順眼了,可還是女兒重要。大兒子從小到大無病無災的。而小兒子體弱多病,一歲不到便去了。大兒子一出閣讀書,擁有了東宮的班底,女兒突然就生了怪病。
大兒子的命格真是貴重!她不會拿女兒的性命冒險。
朱厚照一臉失望。
“哥,我要吃冰冰。”朱秀榮稚嫩的聲音在後堂響起。
“公主不能出去。”有女官阻攔。
“為什麽嘛!我要和哥哥一起玩。”朱秀榮哭鬧。
張皇後坐不住,催促著朱厚照立刻去讀書。
朱厚照離開坤寧宮,臉上有怒氣閃過。
母後竟然相信他和妹妹命格相克的鬼話。哪怕......哪怕謠言是真的,妹妹又不會搶了他的太子之位!他疼愛妹妹還來不及怎麽會克她?
“高伴伴,還沒查出來到底是何人在母後耳邊嚼舌根嗎?”朱厚照怒氣衝天。
宮裏的妖魔鬼怪真討厭。
高鳳苦笑:“皇爺已經把人處理了。”奈何皇後娘娘聽見了讒言。讒言撥動了刺在皇後娘娘心底的刺。皇爺也不好多勸。
心裏煩躁朱厚照緊繃著小臉坐在文華殿上課。
“請太子把昨日的《學而篇》背誦一遍。”
左中允楊廷和想要考察太子昨日迴宮是否溫習功課。
“孔子說學習後要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是很令人愉悅的事。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朱厚照用自己的理解複述。
楊廷和叫停:“請太子背誦原文。”
朱厚照橫他一眼:“學習的目的在於深刻理解先哲的思想。而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世上多的是人雲亦雲的人。左中允想讓本宮成為那樣的人?”
關注度+1,1,1......
所有在旁的侍讀官、陪讀書的人側目。今日的太子不太好說話。
楊廷和退讓一步:“請太子默寫原文。”
“默寫既能考察背誦,還可以檢查書法。”楊廷和笑著解釋了一句。
朱厚照皮笑肉不笑:“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麵孔的人,很少是仁德的。”
楊廷和窒息。他有得罪過太子嗎?
關注度+9。
朱厚照擼光了楊廷和的關注度,不再刺激對方,提筆默寫《論語》全文二十篇。
一邊寫一邊感謝皇帝爹生了他一副聰明的腦袋。背書很痛苦,尤其是繞口的古文。有過目不忘的天賦,能節省下很多時間看雜書。
如果能允許他出宮就更好了。
皇帝爹默許他在宮裏胡鬧,卻絕對不允許他私自出宮。他找了幾年,一直沒有找到皇宮安保的薄弱環節。
楊廷和見太子許久沒有收筆,放輕腳步上前查看。
“殿下隻要默寫《學而篇》就可以了。”
楊廷和沒想到太子正在默寫全篇論語。內廷有諸多不足,但對太子的教育可圈可點。
朱厚照沒理睬楊廷和,直到寫完才收筆。
“如果各位師傅的教授《論語》的要求隻是會背、會默寫,那麽本宮已經達到要求。”朱厚照掃視一圈,傲然地道,“本宮有幾處不解,想要請教師傅們。”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孟子又說,食色性也。是不是說男子或女子愛慕異性,出於人的本能,而非好色?”
一眾侍讀官麵麵相覷。他們不是迴答不了問題,隻是不知道對八歲的太子應該如何解釋。
朱厚照又問:“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孔子說做事過或不及都是禍害。那此前胡禦史在左順門試圖撞柱死諫,是不是禍害?”
關注度+9,9,9......
朱厚照心裏默默打卡。今日在場人的關注度全部擼光。
文華殿的教學在異樣的氛圍中結束。
楊廷和等侍讀官一同趕往文淵閣,找兼任詹事的李東陽李閣老問策。李閣老善謀,一定會想出把太子引入正道的方法。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太子過於聰慧,未必是朝廷之福。
幾人在文淵閣門口駐足。
“周尚書操之過急。”
“他事先找過老夫,老夫準了。”
“老首輔說過,讓我們等機會。”
“再等下去,西廠的牌子就掛出來了。”
“......”
三位閣老在爭吵。
楊廷和找文淵閣內相熟的書吏詢問緣由。
書吏據實以告。
“戶部周經周尚書上奏,請皇上取迴監督京通倉的右少監莫英,大太監宋玉。”
楊廷和瞳孔一縮。
莫英和宋玉以前在汪直手下辦事。汪直失勢後他們投靠了李榮,沒有遭到清算。汪直走向人前,他二人最是賣力。
“周大人的奏折有說明原因嗎?”楊廷和急促地問。
書吏小聲道:“說是京通倉的糧數目不對。”
“證據確鑿?”
“小人不知。”
楊廷和皺眉。
賬本上很容易做手腳。運糧本就有損耗。尤其是通過大運河送到京通倉的糧,涉及了漕運。漕運的水深,汪直很容易找到由頭把所有人拖下水。涉及麵一廣,此事便會不了了之。
內監氣胸狹窄,到時候肯定會報複。若把投靠他們的官員扶上戶部尚書的位置,宦官的勢力會大漲。
“我們走吧。不要在此時打擾閣老商議大事。”楊廷和識趣地走人。
太子的教育問題在權力鬥爭之下,顯得並不是那麽重要。
放學的朱厚照很快收到朝堂的最新動態。
製冰作坊聯通宮中各個勢力,很多人趁機向他賣好,使得他耳目越發的靈通。
但是,有屁用!
他又出不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