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聽聞皇後見了照哥兒,母子倆親熱地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高興地多吃一碗飯。
“皇爺以為今日的禦膳如何?”乾清宮管事王嶽小心翼翼地問。
弘治帝欣喜:“比往日可口。”
王嶽堆笑:“今日的禦膳出自東宮典膳局之手。太子爺覺得光祿寺的大鍋飯不好吃,從宮裏挑了幾位廚藝好的內侍充入典膳局。”
“照哥兒是不習慣太皇太後宮裏清淡的口味吧。”弘治帝相當了解自己的兒子。
弘治帝問:“可有送去坤寧宮?”
王嶽忙不迭點點頭:“送去了。皇後娘娘也覺得光祿寺的飯菜不合胃口,正派人挑選廚藝好的。太皇太後也已在清寧宮偏院弄了小灶。”
“不愛吃就不吃。用大鍋飯形容光祿寺,倒也貼切。光祿寺每日消耗的食材不少,太皇太後、皇後、太子吃得都不得勁,該好好整頓整頓。”弘治帝自言自語。
王嶽低下頭,當做什麽都沒聽到。
弘治帝笑罵王嶽:“你這老貨,送出去200兩還替照哥兒說好話,虧不虧?”
“不虧,太子爺許諾未歸還銀子之前,每年給半成到三成不等的利錢。奴婢等著太子爺的賞錢呢。”王嶽迴道。
弘治帝起了興趣:“借六萬五千兩,一年給出的利錢在3250兩到兩之間。本金用來懸賞,哪來的利錢?難不成繼續借?”
王嶽秒變苦瓜臉:“奴婢可再也借不出銀子了。兩百兩還是皇爺給奴婢傳旨的美差,各家給的賞銀攢起來的。幾位公公們,應該也拿不出了來。”
弘治帝被王嶽逗樂,哈哈大笑。弘治帝壓根不關心太監們手上有多少家底。要想馬兒跑得快,隻有馬兒多吃草。弘治帝若想知道,東廠立刻能查出來。
王嶽鬆了口氣,這事算翻篇了。太子爺在文華殿的話可把公公們嚇得不輕。
“李廣真就給了一千兩?”弘治帝眼神深邃。
王嶽徒然一驚:“奴婢聽到的的確如此。”
弘治帝沒再多說,移步到禦書房翻看內閣呈上的論功行賞章程。
王嶽站在禦書房門口守著。被汗水打濕的裏衣,很快被炎熱的天氣烘幹。
天可真熱啊!
沒多久,一身道袍的李廣前來覲見。
王嶽進去傳話,弘治帝很快召見。
站在門口的王嶽聽到禦書房的談話聲。
“奴婢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替皇爺畫了一張太上延禧秘籙,祝皇爺延年益壽、萬壽無疆。”
“愛卿有心了。”
弘治帝對待李廣一如平常的親切。
“奴婢請了幾位仙師,共同給公主算了一卦。公主病情雖急,但有轉機。隻要在萬歲山上建一亭子鎮壓公主身上的邪祟,公主必能痊愈。”
“當真?”
王嶽站著一動不動,好像什麽都沒聽到。
……
朱厚照熱得脫去外衣,卷起衣袖啃著冰鎮西瓜解暑。
“小爺,要加冰塊嗎?”黃獻問。
朱厚照先點了下頭,又搖頭。
天氣越發炎熱,冰的價格一日三漲。他省著用,一天至少能省下二兩銀子。現在他身上可是背負六萬五千兩的債務,放兩個月亮的世界屬於限製高消費人群。
宋人已經懂得用硝石製冰。但硝石製冰需要大量的硝石,製出的冰極少。因此皇宮、權貴家裏的冰,大部分是使人在嚴冬的冰河中鑿出來放入冰窖保存。
紫禁城內有五處藏冰的冰窖。除了供給宮中,還會有相當多賞賜給文武官員。朱厚照翻閱史書得知,這項福利一直從2000年前的周朝延續至今。
雖然皇帝爹仁慈,經常有賜冰的舉動。可京師有資格上朝的五品官員有千人之多,加上小吏等,根本分不過來。能得到冰的官員不多。
夏日飲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說官員、富商,家有薄財的百姓也熱衷買冰飲顯示生活水平高於常人。
今年夏季格外炎熱。一碗拳頭大小,加入牛奶、蜂蜜、碎冰的“冰激淩”售價五錢銀子!好供不應求。
朱厚照看到了商機。
至於會不會被言官發現,彈劾他暗中經商與民奪利,朱厚照一點也不擔心。沒發現,偷偷賺銀子,用銀子維持他的關注度。若被發現,直接獲取關注度,怎麽有都不虧。
等製冰廠運轉正常,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本宮要的東西都備齊了嗎?冷宮附近清幹淨了沒有?絕對不能把消息泄露出去。”朱厚照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
黃獻迴稟:“一切辦理妥當。伍善公公帶上東廠的人守在四周。保證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有各位公公盯著,宮中無人敢嚼舌根。”
朱厚照嘿嘿直笑,心中默默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點讚。
有錢的不是大爺,借錢的才是。
送出去的六萬五千兩,把宮裏實權公公們綁在他的船上。至少在做生意賺銀子這一點上能保證同舟共濟。
製出來的冰將送到壽寧侯的鋪子出售。壽寧侯是皇後娘的大弟,他的大舅。再把皇後娘綁上船,宮裏暢通無阻。
朱厚照把製冰廠選在無人居住的冷宮。皇帝爹隻有皇後娘一人,後宮空出許多宮殿。放在宮裏,能保證製冰技術不外流。製冰廠的員工由二十四衙門的公公們推舉。所需建廠、製冰的原料,可從宮中任意拿取,貨款無限期支付。銀子他肯定會給,畢竟是自己家的東西。就算是左口袋倒騰到右口袋,那也是自家的。
朱厚照帶上黃獻悄悄前往冷宮。
宮裏其實沒有固定的冷宮,任何一處都可以是冷宮。朱厚照去的冷宮名叫北三所,位於皇宮北端的偏僻角落。聽宮裏嘴碎的說,這裏處死過很多人。
死沒死過人朱厚照不知道,冷宮的確比其他的宮殿陰冷。或許是院中兩顆參天大樹遮擋了陽光?環境條件很適合製冰。
主屋已被清理一空。
朱厚照命人用三層軟木板打造三丈長、一丈寬的長方形無蓋大木盒。大木盒內用修建陵寢用的三合土修出一尺厚的內層。內層外貼上燒製成一塊塊的瓷磚。工程花了五日便完工。
宮裏一旦層層關係打通,辦事效率比官員們隻高不低。
“小爺,這個大木盒能製冰?”黃獻轉了一圈又一圈沒看出名堂。
不止他,很多位公公到此一遊也沒瞧出什麽。
朱厚照很肯定地點頭。
黃獻撓撓頭:“那小爺是如何獲知神秘的製冰術的呢?”
朱厚照扯開嘴角大笑:“從李老伴的貼身秘籍上看到的。”
李廣可不能白當他的“老伴”,高伴伴會吃醋的。
正在萬歲山開壇做法的李廣猛打噴嚏。
“皇爺以為今日的禦膳如何?”乾清宮管事王嶽小心翼翼地問。
弘治帝欣喜:“比往日可口。”
王嶽堆笑:“今日的禦膳出自東宮典膳局之手。太子爺覺得光祿寺的大鍋飯不好吃,從宮裏挑了幾位廚藝好的內侍充入典膳局。”
“照哥兒是不習慣太皇太後宮裏清淡的口味吧。”弘治帝相當了解自己的兒子。
弘治帝問:“可有送去坤寧宮?”
王嶽忙不迭點點頭:“送去了。皇後娘娘也覺得光祿寺的飯菜不合胃口,正派人挑選廚藝好的。太皇太後也已在清寧宮偏院弄了小灶。”
“不愛吃就不吃。用大鍋飯形容光祿寺,倒也貼切。光祿寺每日消耗的食材不少,太皇太後、皇後、太子吃得都不得勁,該好好整頓整頓。”弘治帝自言自語。
王嶽低下頭,當做什麽都沒聽到。
弘治帝笑罵王嶽:“你這老貨,送出去200兩還替照哥兒說好話,虧不虧?”
“不虧,太子爺許諾未歸還銀子之前,每年給半成到三成不等的利錢。奴婢等著太子爺的賞錢呢。”王嶽迴道。
弘治帝起了興趣:“借六萬五千兩,一年給出的利錢在3250兩到兩之間。本金用來懸賞,哪來的利錢?難不成繼續借?”
王嶽秒變苦瓜臉:“奴婢可再也借不出銀子了。兩百兩還是皇爺給奴婢傳旨的美差,各家給的賞銀攢起來的。幾位公公們,應該也拿不出了來。”
弘治帝被王嶽逗樂,哈哈大笑。弘治帝壓根不關心太監們手上有多少家底。要想馬兒跑得快,隻有馬兒多吃草。弘治帝若想知道,東廠立刻能查出來。
王嶽鬆了口氣,這事算翻篇了。太子爺在文華殿的話可把公公們嚇得不輕。
“李廣真就給了一千兩?”弘治帝眼神深邃。
王嶽徒然一驚:“奴婢聽到的的確如此。”
弘治帝沒再多說,移步到禦書房翻看內閣呈上的論功行賞章程。
王嶽站在禦書房門口守著。被汗水打濕的裏衣,很快被炎熱的天氣烘幹。
天可真熱啊!
沒多久,一身道袍的李廣前來覲見。
王嶽進去傳話,弘治帝很快召見。
站在門口的王嶽聽到禦書房的談話聲。
“奴婢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替皇爺畫了一張太上延禧秘籙,祝皇爺延年益壽、萬壽無疆。”
“愛卿有心了。”
弘治帝對待李廣一如平常的親切。
“奴婢請了幾位仙師,共同給公主算了一卦。公主病情雖急,但有轉機。隻要在萬歲山上建一亭子鎮壓公主身上的邪祟,公主必能痊愈。”
“當真?”
王嶽站著一動不動,好像什麽都沒聽到。
……
朱厚照熱得脫去外衣,卷起衣袖啃著冰鎮西瓜解暑。
“小爺,要加冰塊嗎?”黃獻問。
朱厚照先點了下頭,又搖頭。
天氣越發炎熱,冰的價格一日三漲。他省著用,一天至少能省下二兩銀子。現在他身上可是背負六萬五千兩的債務,放兩個月亮的世界屬於限製高消費人群。
宋人已經懂得用硝石製冰。但硝石製冰需要大量的硝石,製出的冰極少。因此皇宮、權貴家裏的冰,大部分是使人在嚴冬的冰河中鑿出來放入冰窖保存。
紫禁城內有五處藏冰的冰窖。除了供給宮中,還會有相當多賞賜給文武官員。朱厚照翻閱史書得知,這項福利一直從2000年前的周朝延續至今。
雖然皇帝爹仁慈,經常有賜冰的舉動。可京師有資格上朝的五品官員有千人之多,加上小吏等,根本分不過來。能得到冰的官員不多。
夏日飲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說官員、富商,家有薄財的百姓也熱衷買冰飲顯示生活水平高於常人。
今年夏季格外炎熱。一碗拳頭大小,加入牛奶、蜂蜜、碎冰的“冰激淩”售價五錢銀子!好供不應求。
朱厚照看到了商機。
至於會不會被言官發現,彈劾他暗中經商與民奪利,朱厚照一點也不擔心。沒發現,偷偷賺銀子,用銀子維持他的關注度。若被發現,直接獲取關注度,怎麽有都不虧。
等製冰廠運轉正常,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本宮要的東西都備齊了嗎?冷宮附近清幹淨了沒有?絕對不能把消息泄露出去。”朱厚照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
黃獻迴稟:“一切辦理妥當。伍善公公帶上東廠的人守在四周。保證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有各位公公盯著,宮中無人敢嚼舌根。”
朱厚照嘿嘿直笑,心中默默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點讚。
有錢的不是大爺,借錢的才是。
送出去的六萬五千兩,把宮裏實權公公們綁在他的船上。至少在做生意賺銀子這一點上能保證同舟共濟。
製出來的冰將送到壽寧侯的鋪子出售。壽寧侯是皇後娘的大弟,他的大舅。再把皇後娘綁上船,宮裏暢通無阻。
朱厚照把製冰廠選在無人居住的冷宮。皇帝爹隻有皇後娘一人,後宮空出許多宮殿。放在宮裏,能保證製冰技術不外流。製冰廠的員工由二十四衙門的公公們推舉。所需建廠、製冰的原料,可從宮中任意拿取,貨款無限期支付。銀子他肯定會給,畢竟是自己家的東西。就算是左口袋倒騰到右口袋,那也是自家的。
朱厚照帶上黃獻悄悄前往冷宮。
宮裏其實沒有固定的冷宮,任何一處都可以是冷宮。朱厚照去的冷宮名叫北三所,位於皇宮北端的偏僻角落。聽宮裏嘴碎的說,這裏處死過很多人。
死沒死過人朱厚照不知道,冷宮的確比其他的宮殿陰冷。或許是院中兩顆參天大樹遮擋了陽光?環境條件很適合製冰。
主屋已被清理一空。
朱厚照命人用三層軟木板打造三丈長、一丈寬的長方形無蓋大木盒。大木盒內用修建陵寢用的三合土修出一尺厚的內層。內層外貼上燒製成一塊塊的瓷磚。工程花了五日便完工。
宮裏一旦層層關係打通,辦事效率比官員們隻高不低。
“小爺,這個大木盒能製冰?”黃獻轉了一圈又一圈沒看出名堂。
不止他,很多位公公到此一遊也沒瞧出什麽。
朱厚照很肯定地點頭。
黃獻撓撓頭:“那小爺是如何獲知神秘的製冰術的呢?”
朱厚照扯開嘴角大笑:“從李老伴的貼身秘籍上看到的。”
李廣可不能白當他的“老伴”,高伴伴會吃醋的。
正在萬歲山開壇做法的李廣猛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