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長公主天天想謀反(穿書) 作者:恕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如此,搖光一點也不意外,她問道:“那你覺得,我們兩個可以換迴來嗎?”
糯米點點頭:“您完成了任務,迴到了原世界,她的靈魂也就會迴來了。”
“那原世界和我們這裏,時間線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啊。”糯米傲嬌地白了搖光一眼,“你的文是日更,發表一章,就是一天。”
“那現在多少章了?”
“大概七十幾章吧。”
“嗯。”搖光點點頭,大概也有兩個多月了,不知道她在二十一世紀適應沒有。
“糯米。”
“嗯?”
“你說如果我留在這個世界不走了,讓她也留在那個世界迴不來,這樣是不是特別自私啊。”
糯米聞言一下炸了毛:“自私!自私且愚蠢!”
搖光無奈地笑了笑,順了順它的毛:“放心吧,我不會這麽壞的。”
帽帽蹲在鳥架上,偏著頭看著她們,不明白這一人一貓為什麽突然陷入了一種低穀狀態。
直到晏清毓來了才把這兩隻從低溫定型狀態中喚出來。
玲瓏稟報道:“殿下,文遠侯求見。”
搖光點點頭:“讓他在前廳候著吧。”
晏清毓本來就清瘦,老文遠侯逝世後他愈發瘦了,這兩月連軸轉的忙碌更是讓他肉眼可見地消瘦了下去。
再瘦下去就該脫相了。
搖光歎了口氣:“晏大人還是要保重身子。”
晏清毓笑了笑:“無妨。微臣此番來叨擾長公主是有要事相商。”
“但說無妨。”搖光知道這個節骨眼兒上他來找自己必不會是為了些風花雪月的事。
晏清毓神色沉肅:“這幾日清江口的堤壩已快竣工。然而連日大雨,水位不停上漲,工人們皆冒著大雨沒日沒夜地加固搶修,然而清毓瞧著,覺得這不是個辦法。等到了六月,如果雨勢不停,開降暴雨,決堤是遲早之事。”
搖光也皺眉道:“那晏大人意欲如何?”
“堵,不如疏。”晏清毓語氣平靜,態度卻很堅決,“清江兩岸的堤壩加高加固,然後打開清江口的泄洪口。”
清江由西至東橫貫整個越州,流經南陵府和溫陽府,在兩府交界處卻一分為二,分為南江北江而入海,而河流分支處則為清江口。
清江口下形成一處河灘平原,因為地勢平穩水源充足,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幾個不小的村落,開墾了不少良田,隸屬於壽徽府。
如果開了清江口的泄洪口,那這處河灘平原勢必會被淹沒吞噬。
搖光自然明白,自古以來治水之策,堵為下策,疏為上策,曆任官員也不是沒想過這個法子。
隻是那清江灘上的村落人家可怎麽辦?
晏清毓似是看出她疑慮,接著說道:“在下已經統計過了,清江灘上共有三處村落。人口總計一千三百二十九人,房屋農舍三百餘處,良田五百餘畝,劣田一千餘畝。這個數量,是朝廷和官府可以承擔的數量,隻要朝廷願意撥款撥地,越州六府願意分批接收,這些流民便可以得到安置。而且如此一來,清江口水麵拓寬,水位下降,往後再修建蓄水庫,方能根治越州水患。”
搖光知曉他說的都對,但也知道實施起來很有難度,開口道:“錢和地,不是問題,本宮可以想法子。可是問題是如何說服那些村民遷徙?對他們來說,土地才是根本,而且各府又是否真的願意接收這些流民?”
“溫陽府和淮中府已率先表示願意接收,撫山府因位於下遊深受水患之害也願接收,普華府位於山地,地少田少,不做考慮。如今便隻剩下南陵府了。”
“南陵府,就在本宮眼皮子底下,偏偏就他們不願意?”搖光冷笑一聲。
“南陵府如今表麵看似都是些老好人,待民溫和,沒什麽怨言,實則不過一群蛀蟲,已經掏空了官府的裏子。按照律法,流民落戶給予補貼,還免三年賦稅,這種賠本的買賣,他們自是不願意,一味推脫。”
“南陵府那群老頭。”搖光笑了笑,“本宮定要讓他們嚐一嚐什麽叫自食惡果。”
晏清毓也知道洛衍書暗地裏的計劃,知道南陵府這顆蛀蟲遲早會被剜出來,倒也不是很擔心,繼續說道:“不過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勸說那些村民遷徙,現在已是火燒眉毛的時刻,再拖下去隻怕就算同意了也來不及了。”
搖光點點頭:“你需要本宮做什麽?”
晏清毓沉默了一下,才開口道:“下官希望長公主可以親自出麵前去勸說。村民雖愚,但並非刁民,固守祖田和敬畏皇權都是他們根深蒂固的本性,下官相信長公主心懷天下,定能為國解憂解愁。”
搖光知曉他的意思,點了點頭:“晏大人請放心,本宮定不負所托。如今修堤籌款籌糧防災等事本宮並不擅長,所以晏大人隻管放心去忙你的,清江口的泄洪一事也還需要你操心,所以安撫百姓這件事便交予本宮吧。”
晏清毓相信搖光是說到做到之人,見她如是說,便放心地拱手道:“殿下宅心仁厚明理知事有素有決斷,這是越州百姓的福分。下官諸事纏身,既然如此便不多叨擾了,還望殿下一定注意自己的安危。”
搖光也知道他忙,於是說道:“晏大人快去忙吧,本宮這就安排下去。”
晏清毓一走,搖光就傳來了左言,問道:“如今長公主府資產幾許?”
左言毫不猶豫答道:“良田三千畝,劣田六千畝,商鋪一百三十二戶,現銀百萬,房屋住宅十三處。”
“......”
搖光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自己怎麽會這麽有錢???
她開口問道:“本宮記得,本宮當年賞賜並沒有這麽多。”
左言淡定答道:“去年歲銀隻有萬兩,但是越州大收,賦稅極多,且屬下恰好比較擅長做生意,開年又跟著蘇先生賺了一筆,所以長公主府現在確實比較富裕。”
語氣很淡定,可是這股牛逼哄哄等著要誇獎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
搖光知道左言是個小天才,很有幾分頭腦,但沒想到他如此有經商天賦,真的覺得自己撿到寶了,一個老叔,一個小朋友,竟然背著自己偷偷給自己賺了這麽多錢?
這樣的人生真是太幸福了。
那麽此去清江灘安撫村民的任務她也就更有底氣了。
“左言,吩咐下去,明日本宮親自前往清江灘慰問百姓。”
“諾。”
而清江灘的村民們聽到裏正前來報信說明日長公主殿下要紆尊前來他們這鄉旮遝時,皆激動不已,紛紛迴家洗澡沐浴打掃衛生準備迎接這傳說中神仙似的長公主。
隻有迴家探親而沒趕上清月樓被查封的雲扇兒,躲在暗處,暗暗握緊了拳頭。
第79章
搖光這一日早早起了床,著了身月白色錦緞常服, 簡簡單單挽了個平髻, 簪了支玉扁方。
紅豆給她收拾妥帖後,左看右看都有些不滿意:“殿下今日打扮得未免也太素淨了些, 萬一壓不住那些個刁民可怎麽辦。”
搖光笑了笑沒說話, 玲瓏取了玉針蓑來,點了一下紅豆的腦袋,笑嗔道:“你莫不是個傻的,你想一想你吃不飽飯睡不著覺房屋漏雨馬上家就要被放水淹了的時候,有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在你麵前露富, 你高興不高興?”
紅豆吐了吐舌頭,如果真讓自己遇著了這個人自己大概會揍他一頓。
雨下得格外大,玲瓏給搖光披上玉針蓑, 撐了把巨大的油傘, 才敢出門, 一出了門便上了馬車。
左言已經將一應隨行人員和物資準備好了, 搖光覺得這個少年當真好用, 隻是倔了些,這麽大的雨, 他依然不願意迴車上坐著,穿戴著蓑笠, 仍是騎著馬伴在車旁。
搖光打起車簾,看見大滴大滴的雨珠劈裏啪啦地砸在少年單薄的身上,瞧著都疼, 於是皺著眉,出聲道:“這麽大的雨,怎得不給自己再備一輛車。”
左言朝她笑了笑:“殿下不用擔心,屬下就這樣騎著馬心裏踏實。”
搖光心下覺得有些古怪,卻也沒再勉強,隨著他去了,左右這孩子心裏是有數的。
馬車行到了清江口,因著修壩,隻有一條臨時搭建的木橋用於運送物資,並無其他大路可行,馬車過不去,隻能換船。
左言早早雇好了兩艘船,一艘運送物資,一艘載送人員,到了清江灘也有人接應,手腳麻利地就把物資卸了下來。
而三個村落的裏正早早就撐著傘候在了碼頭,一見船靠岸就忙迎了上來:“卑人恭迎長公主殿下,長公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搖光抬了抬手,笑道:“三位不必多禮,如此大雨,快些請起,我們去方便的地方說話才是。”
“對對對,快些去裏正廳,來,殿下這邊請。”三個裏正忙點頭稱是,引著她們便往裏正廳走去。
鄉間小路本就難行,如今連日大雨,更是泥濘不堪,玲瓏和紅豆一左一右,一手撐著傘,一手扶著搖光,左言則默默跟在她三人身後,隨時準備護住她們,也虧得搖光今日沒穿曳地長裙,不然定是寸步也難行。
就這樣搖光也沒忘了把該問的話問清楚:“三位裏正如何稱唿呀?”
離她最近的那位裏正答道:“卑人姓周,這位姓趙,這位孫,分別是周家村,趙家村,和孫家村的裏正。”
搖光點點頭:“那本宮此次前來的用意各位裏正可知曉?”
周裏正聞言歎了口氣:“曉得的,我們都曉得,早幾日欽差大人就來與我們商議過了,也問過鄉親們意見了。”
“那不知如今是個什麽情況?”
“我們三人聽欽差大人講過後,都是同意的,畢竟什麽也不如好好活著重要是不?有些人家和我們想的一樣,有些人家卻堅決不同意,畢竟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呀。”周裏正的聲音裏也有些無奈傷感。
搖光聞言心裏大概也有了數。
行了大概兩刻多鍾,一行人才到達了裏正廳,裏正廳的院子裏已經密密麻麻地坐滿了百來號人,架著油布雨棚,穿戴蓑笠,在大雨中竊竊私語,似乎已經等了很久。
為首的周裏正在院門口咳了咳,朗聲道:“長公主殿下駕到!”
眼看百來號人擠得密密麻麻的準備行禮,連身子都側不過來,搖光忙擺手製止:“無妨,本宮今日不過是來看望看望鄉親們的,不必拘那些個禮。”
然後隨著裏正們在院子前方的大廳屋簷下落了座。
裏正廳的屋簷修得比平常的屋簷寬了許多,台階上擺放一張長條桌子和幾把椅子綽綽有餘,想來清江灘平日裏開居民大會都在這兒開的。
搖光在正中間坐了下來,三位裏正並著左言在在她的示意下落座了。
周裏正低聲說道:“殿下,清江灘三個村落的家長都在這兒了。”
搖光點點頭,然後輕車駕熟地端起了那份溫婉端莊的笑容:“各位鄉親們雨中相候,本宮甚是過意不去,本想著是來看望看望鄉親們的。沒想到倒是添了麻煩。”
清江灘的鄉民們雖然整體文化水平不高,但還算淳樸,於是立時有那些膽子大嗓門兒大的人嚷道:“殿下說的哪裏話,我們這些個鄉巴佬,活幾輩子都不一定能見到一次公主,這是多大的榮幸啊!莫說下雨等一個兩個時辰了,就是下冰雹等個三天三夜我們也等得!”
一些鄉民紛紛附和,裏正忙板著臉製止她們,搖光卻一點也不尷尬,依然溫柔得體地笑道:“既然鄉親們如此熱情,那本宮也就不弄那些虛的了。聽聞連日大雨,許多鄉親們屋裏都受了潮,床鋪被褥都沒個鬆軟的,於是帶了些東西來贈予鄉親們,每家每戶每人迴頭皆可來領取一套嶄新的被褥。”
連續好長時間隻能就著濕冷床鋪睡的鄉親們聞言連聲叫好,瞧著台階上那個打扮素雅笑容溫和坐姿端莊的美貌長公主,他們覺得仙女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仙女笑著等他們鬧完了,才緩緩開口道:“越州是個好地方,隻是這幾年一入了夏就是暴雨不斷,你們想來也吃了不少苦。”
不提還好,一提傷心事全給勾了起來,大到一整片地的作物被淹死,小到雨天滑了一跤弄髒了新衣服,所有苦水全一股腦兒倒了出來,七嘴八舌,嘰嘰喳喳,一時間院子裏仿佛進了成千上萬隻鴨子一般。
裏正們瞧得頭疼,隻道這些個沒見識的鄉民們在貴人麵前丟了臉,搖光卻不以為然,笑著默默地聽那些鄉民訴苦,不打斷也沒有露出絲毫不耐煩的神色。
等到苦水都倒得差不多了,搖光才緩緩開口:“朝廷知曉越州情況不易,是以特派了狀元郎晏大人擔了欽差來解決水患一事。”
鄉下人許多不知道翰林學士和文遠侯意味著什麽,但都知道狀元郎那是頂頂了不得的人物,得是大楚朝最聰明的兒郎,沒想到那個文文弱弱的欽差大人竟然是個狀元,眾人心裏好感和信任度一下無限上升。
搖光接著說道:“晏大人前日裏與本宮提了一提根治這越州水患的方法,便是將那清江口中心的堤壩改做蓄水庫和泄洪口,調整水位,這樣一來清江兩岸便可免於洪澇災害。”
將將安靜下去的人群,聞言卻又不得了了。
“那我們清江灘怎麽辦?清江兩岸的人是人,我們就不是人了?”
糯米點點頭:“您完成了任務,迴到了原世界,她的靈魂也就會迴來了。”
“那原世界和我們這裏,時間線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啊。”糯米傲嬌地白了搖光一眼,“你的文是日更,發表一章,就是一天。”
“那現在多少章了?”
“大概七十幾章吧。”
“嗯。”搖光點點頭,大概也有兩個多月了,不知道她在二十一世紀適應沒有。
“糯米。”
“嗯?”
“你說如果我留在這個世界不走了,讓她也留在那個世界迴不來,這樣是不是特別自私啊。”
糯米聞言一下炸了毛:“自私!自私且愚蠢!”
搖光無奈地笑了笑,順了順它的毛:“放心吧,我不會這麽壞的。”
帽帽蹲在鳥架上,偏著頭看著她們,不明白這一人一貓為什麽突然陷入了一種低穀狀態。
直到晏清毓來了才把這兩隻從低溫定型狀態中喚出來。
玲瓏稟報道:“殿下,文遠侯求見。”
搖光點點頭:“讓他在前廳候著吧。”
晏清毓本來就清瘦,老文遠侯逝世後他愈發瘦了,這兩月連軸轉的忙碌更是讓他肉眼可見地消瘦了下去。
再瘦下去就該脫相了。
搖光歎了口氣:“晏大人還是要保重身子。”
晏清毓笑了笑:“無妨。微臣此番來叨擾長公主是有要事相商。”
“但說無妨。”搖光知道這個節骨眼兒上他來找自己必不會是為了些風花雪月的事。
晏清毓神色沉肅:“這幾日清江口的堤壩已快竣工。然而連日大雨,水位不停上漲,工人們皆冒著大雨沒日沒夜地加固搶修,然而清毓瞧著,覺得這不是個辦法。等到了六月,如果雨勢不停,開降暴雨,決堤是遲早之事。”
搖光也皺眉道:“那晏大人意欲如何?”
“堵,不如疏。”晏清毓語氣平靜,態度卻很堅決,“清江兩岸的堤壩加高加固,然後打開清江口的泄洪口。”
清江由西至東橫貫整個越州,流經南陵府和溫陽府,在兩府交界處卻一分為二,分為南江北江而入海,而河流分支處則為清江口。
清江口下形成一處河灘平原,因為地勢平穩水源充足,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幾個不小的村落,開墾了不少良田,隸屬於壽徽府。
如果開了清江口的泄洪口,那這處河灘平原勢必會被淹沒吞噬。
搖光自然明白,自古以來治水之策,堵為下策,疏為上策,曆任官員也不是沒想過這個法子。
隻是那清江灘上的村落人家可怎麽辦?
晏清毓似是看出她疑慮,接著說道:“在下已經統計過了,清江灘上共有三處村落。人口總計一千三百二十九人,房屋農舍三百餘處,良田五百餘畝,劣田一千餘畝。這個數量,是朝廷和官府可以承擔的數量,隻要朝廷願意撥款撥地,越州六府願意分批接收,這些流民便可以得到安置。而且如此一來,清江口水麵拓寬,水位下降,往後再修建蓄水庫,方能根治越州水患。”
搖光知曉他說的都對,但也知道實施起來很有難度,開口道:“錢和地,不是問題,本宮可以想法子。可是問題是如何說服那些村民遷徙?對他們來說,土地才是根本,而且各府又是否真的願意接收這些流民?”
“溫陽府和淮中府已率先表示願意接收,撫山府因位於下遊深受水患之害也願接收,普華府位於山地,地少田少,不做考慮。如今便隻剩下南陵府了。”
“南陵府,就在本宮眼皮子底下,偏偏就他們不願意?”搖光冷笑一聲。
“南陵府如今表麵看似都是些老好人,待民溫和,沒什麽怨言,實則不過一群蛀蟲,已經掏空了官府的裏子。按照律法,流民落戶給予補貼,還免三年賦稅,這種賠本的買賣,他們自是不願意,一味推脫。”
“南陵府那群老頭。”搖光笑了笑,“本宮定要讓他們嚐一嚐什麽叫自食惡果。”
晏清毓也知道洛衍書暗地裏的計劃,知道南陵府這顆蛀蟲遲早會被剜出來,倒也不是很擔心,繼續說道:“不過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勸說那些村民遷徙,現在已是火燒眉毛的時刻,再拖下去隻怕就算同意了也來不及了。”
搖光點點頭:“你需要本宮做什麽?”
晏清毓沉默了一下,才開口道:“下官希望長公主可以親自出麵前去勸說。村民雖愚,但並非刁民,固守祖田和敬畏皇權都是他們根深蒂固的本性,下官相信長公主心懷天下,定能為國解憂解愁。”
搖光知曉他的意思,點了點頭:“晏大人請放心,本宮定不負所托。如今修堤籌款籌糧防災等事本宮並不擅長,所以晏大人隻管放心去忙你的,清江口的泄洪一事也還需要你操心,所以安撫百姓這件事便交予本宮吧。”
晏清毓相信搖光是說到做到之人,見她如是說,便放心地拱手道:“殿下宅心仁厚明理知事有素有決斷,這是越州百姓的福分。下官諸事纏身,既然如此便不多叨擾了,還望殿下一定注意自己的安危。”
搖光也知道他忙,於是說道:“晏大人快去忙吧,本宮這就安排下去。”
晏清毓一走,搖光就傳來了左言,問道:“如今長公主府資產幾許?”
左言毫不猶豫答道:“良田三千畝,劣田六千畝,商鋪一百三十二戶,現銀百萬,房屋住宅十三處。”
“......”
搖光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自己怎麽會這麽有錢???
她開口問道:“本宮記得,本宮當年賞賜並沒有這麽多。”
左言淡定答道:“去年歲銀隻有萬兩,但是越州大收,賦稅極多,且屬下恰好比較擅長做生意,開年又跟著蘇先生賺了一筆,所以長公主府現在確實比較富裕。”
語氣很淡定,可是這股牛逼哄哄等著要誇獎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
搖光知道左言是個小天才,很有幾分頭腦,但沒想到他如此有經商天賦,真的覺得自己撿到寶了,一個老叔,一個小朋友,竟然背著自己偷偷給自己賺了這麽多錢?
這樣的人生真是太幸福了。
那麽此去清江灘安撫村民的任務她也就更有底氣了。
“左言,吩咐下去,明日本宮親自前往清江灘慰問百姓。”
“諾。”
而清江灘的村民們聽到裏正前來報信說明日長公主殿下要紆尊前來他們這鄉旮遝時,皆激動不已,紛紛迴家洗澡沐浴打掃衛生準備迎接這傳說中神仙似的長公主。
隻有迴家探親而沒趕上清月樓被查封的雲扇兒,躲在暗處,暗暗握緊了拳頭。
第79章
搖光這一日早早起了床,著了身月白色錦緞常服, 簡簡單單挽了個平髻, 簪了支玉扁方。
紅豆給她收拾妥帖後,左看右看都有些不滿意:“殿下今日打扮得未免也太素淨了些, 萬一壓不住那些個刁民可怎麽辦。”
搖光笑了笑沒說話, 玲瓏取了玉針蓑來,點了一下紅豆的腦袋,笑嗔道:“你莫不是個傻的,你想一想你吃不飽飯睡不著覺房屋漏雨馬上家就要被放水淹了的時候,有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在你麵前露富, 你高興不高興?”
紅豆吐了吐舌頭,如果真讓自己遇著了這個人自己大概會揍他一頓。
雨下得格外大,玲瓏給搖光披上玉針蓑, 撐了把巨大的油傘, 才敢出門, 一出了門便上了馬車。
左言已經將一應隨行人員和物資準備好了, 搖光覺得這個少年當真好用, 隻是倔了些,這麽大的雨, 他依然不願意迴車上坐著,穿戴著蓑笠, 仍是騎著馬伴在車旁。
搖光打起車簾,看見大滴大滴的雨珠劈裏啪啦地砸在少年單薄的身上,瞧著都疼, 於是皺著眉,出聲道:“這麽大的雨,怎得不給自己再備一輛車。”
左言朝她笑了笑:“殿下不用擔心,屬下就這樣騎著馬心裏踏實。”
搖光心下覺得有些古怪,卻也沒再勉強,隨著他去了,左右這孩子心裏是有數的。
馬車行到了清江口,因著修壩,隻有一條臨時搭建的木橋用於運送物資,並無其他大路可行,馬車過不去,隻能換船。
左言早早雇好了兩艘船,一艘運送物資,一艘載送人員,到了清江灘也有人接應,手腳麻利地就把物資卸了下來。
而三個村落的裏正早早就撐著傘候在了碼頭,一見船靠岸就忙迎了上來:“卑人恭迎長公主殿下,長公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搖光抬了抬手,笑道:“三位不必多禮,如此大雨,快些請起,我們去方便的地方說話才是。”
“對對對,快些去裏正廳,來,殿下這邊請。”三個裏正忙點頭稱是,引著她們便往裏正廳走去。
鄉間小路本就難行,如今連日大雨,更是泥濘不堪,玲瓏和紅豆一左一右,一手撐著傘,一手扶著搖光,左言則默默跟在她三人身後,隨時準備護住她們,也虧得搖光今日沒穿曳地長裙,不然定是寸步也難行。
就這樣搖光也沒忘了把該問的話問清楚:“三位裏正如何稱唿呀?”
離她最近的那位裏正答道:“卑人姓周,這位姓趙,這位孫,分別是周家村,趙家村,和孫家村的裏正。”
搖光點點頭:“那本宮此次前來的用意各位裏正可知曉?”
周裏正聞言歎了口氣:“曉得的,我們都曉得,早幾日欽差大人就來與我們商議過了,也問過鄉親們意見了。”
“那不知如今是個什麽情況?”
“我們三人聽欽差大人講過後,都是同意的,畢竟什麽也不如好好活著重要是不?有些人家和我們想的一樣,有些人家卻堅決不同意,畢竟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呀。”周裏正的聲音裏也有些無奈傷感。
搖光聞言心裏大概也有了數。
行了大概兩刻多鍾,一行人才到達了裏正廳,裏正廳的院子裏已經密密麻麻地坐滿了百來號人,架著油布雨棚,穿戴蓑笠,在大雨中竊竊私語,似乎已經等了很久。
為首的周裏正在院門口咳了咳,朗聲道:“長公主殿下駕到!”
眼看百來號人擠得密密麻麻的準備行禮,連身子都側不過來,搖光忙擺手製止:“無妨,本宮今日不過是來看望看望鄉親們的,不必拘那些個禮。”
然後隨著裏正們在院子前方的大廳屋簷下落了座。
裏正廳的屋簷修得比平常的屋簷寬了許多,台階上擺放一張長條桌子和幾把椅子綽綽有餘,想來清江灘平日裏開居民大會都在這兒開的。
搖光在正中間坐了下來,三位裏正並著左言在在她的示意下落座了。
周裏正低聲說道:“殿下,清江灘三個村落的家長都在這兒了。”
搖光點點頭,然後輕車駕熟地端起了那份溫婉端莊的笑容:“各位鄉親們雨中相候,本宮甚是過意不去,本想著是來看望看望鄉親們的。沒想到倒是添了麻煩。”
清江灘的鄉民們雖然整體文化水平不高,但還算淳樸,於是立時有那些膽子大嗓門兒大的人嚷道:“殿下說的哪裏話,我們這些個鄉巴佬,活幾輩子都不一定能見到一次公主,這是多大的榮幸啊!莫說下雨等一個兩個時辰了,就是下冰雹等個三天三夜我們也等得!”
一些鄉民紛紛附和,裏正忙板著臉製止她們,搖光卻一點也不尷尬,依然溫柔得體地笑道:“既然鄉親們如此熱情,那本宮也就不弄那些虛的了。聽聞連日大雨,許多鄉親們屋裏都受了潮,床鋪被褥都沒個鬆軟的,於是帶了些東西來贈予鄉親們,每家每戶每人迴頭皆可來領取一套嶄新的被褥。”
連續好長時間隻能就著濕冷床鋪睡的鄉親們聞言連聲叫好,瞧著台階上那個打扮素雅笑容溫和坐姿端莊的美貌長公主,他們覺得仙女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仙女笑著等他們鬧完了,才緩緩開口道:“越州是個好地方,隻是這幾年一入了夏就是暴雨不斷,你們想來也吃了不少苦。”
不提還好,一提傷心事全給勾了起來,大到一整片地的作物被淹死,小到雨天滑了一跤弄髒了新衣服,所有苦水全一股腦兒倒了出來,七嘴八舌,嘰嘰喳喳,一時間院子裏仿佛進了成千上萬隻鴨子一般。
裏正們瞧得頭疼,隻道這些個沒見識的鄉民們在貴人麵前丟了臉,搖光卻不以為然,笑著默默地聽那些鄉民訴苦,不打斷也沒有露出絲毫不耐煩的神色。
等到苦水都倒得差不多了,搖光才緩緩開口:“朝廷知曉越州情況不易,是以特派了狀元郎晏大人擔了欽差來解決水患一事。”
鄉下人許多不知道翰林學士和文遠侯意味著什麽,但都知道狀元郎那是頂頂了不得的人物,得是大楚朝最聰明的兒郎,沒想到那個文文弱弱的欽差大人竟然是個狀元,眾人心裏好感和信任度一下無限上升。
搖光接著說道:“晏大人前日裏與本宮提了一提根治這越州水患的方法,便是將那清江口中心的堤壩改做蓄水庫和泄洪口,調整水位,這樣一來清江兩岸便可免於洪澇災害。”
將將安靜下去的人群,聞言卻又不得了了。
“那我們清江灘怎麽辦?清江兩岸的人是人,我們就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