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年間, 先皇哪怕在世, 也已經很久都不曾看到像如今京城這般風貌了。


    現在新皇登基,已經到了明啟年間。


    這千年後被無數紙筆書寫的一段曆史初期風貌, 一點點展開在世人的目光中。


    姚旭和師華到了京城,第一件事便是隨著蕭子鴻的人, 將所有的東西分了批次。一批運送到國庫中,另一批給人運送到蕭子鴻私庫。


    私庫裏那部分還要分,部分是走明麵上賬的, 部分是走暗地裏賬目的。


    暗地裏走的,便是做火器生意的。


    蕭子鴻和舒淺兩人都明白, 不怕一萬, 隻怕萬一,從京城送到沿海江南那兒的火器, 絕不能是最厲害的。哪怕是遺落到他人手中, 也要讓人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做。


    正事要緊,姚旭和師華直到這些東西全部交托出去沒有失誤後,才在心底鬆了口氣。


    由於他們兩個都要上京, 舒淺愣是對他們信得過, 這迴運的錢,是以往的三倍多,這還是時隔上迴運送銀錢,並沒有太久的情況下。


    也是出海這迴賺得多了點。


    等全部送完了, 蕭子鴻人也是要見的。


    信,在姚旭手裏。


    不管舒淺有沒有說,以姚旭的性子,必然是要親自交到蕭子鴻手中才放心。


    誰知道這京城剛興盛起來,那些個傳信的人誰信得過,誰信不過呢?


    姚旭對蕭子鴻,到底沒有舒淺對蕭子鴻了解。


    東西交接要好幾天時間,蕭子鴻約莫著有別的事要忙,幾天都沒來人。送信,蕭子鴻倒是讓人送了話來,約了姚旭在一家酒肆的午時見一麵。


    這家酒肆在京城地位不一般。


    因為沒什麽人還能開的下去的酒肆,肯定不一般。


    要不是特別難吃,那就一定是掌櫃很有錢。


    姚旭和師華讓教徒們在樓下隨意,兩人則是上了二樓的雅間。


    上二樓的雅間有兩個道,一個道是從大堂走,誰都能見著有人上去了,一個道是從後頭走,專門有個停馬車的位置,能避開大堂直上二樓雅間。


    兩人進了雅間,裏頭還沒人。


    小二恭敬給兩人沏茶,順帶著給他們擺上了點心。


    京城的點心和江南不同。


    江南很喜甜,尤其是在崇明教產糖之後,幾乎是什麽菜裏頭都愛放點糖。要不是舒淺死命攔著廚娘們,告訴她們放多了就自己付錢買糖,恐怕廚娘們一天能放掉一大袋。


    京城也有甜口的,不過鹹口的也一樣不少。


    京城的甜口吃起來和江南總歸不是一個味。


    師華取了一個,發現外頭是酥皮,裏麵是紅豆泥。


    “以前宮裏頭很喜歡這種點心,後來多了,就不值錢了。我以前在京城,這餅子五文錢一個。”姚旭看著師華拿的那點心,和她說了一聲。


    師華點點頭。


    咬了一口,覺得沒有廚娘們用魚凍做出來的點心好吃。


    更比不上酥油泡螺。


    覺得整個吃下去會太膩口且飽腹,師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悄悄將這點心放在了自己麵前的小盤子裏,試圖表現出自己不過是想等下吃的樣子。


    兩人沒等多久,門就開了。


    蕭子鴻一身玄衣走了進來,朝著兩人擺了擺手:“長話短說,信先給我。”


    半點不客氣。


    姚旭取出了信給蕭子鴻。


    蕭子鴻收下,沒有當著兩人的麵打開看,反是問了一聲兩人:“來京城感覺如何?二當家以前便在京城生活過一段吧。”


    姚旭點頭:“還成,比我以前看著似乎又熱鬧了點。”


    蕭子鴻笑了笑,轉頭吩咐:“上小菜。”


    這個點不上不下的,對於一天兩頓的人來說,並不是用飯的點。


    蕭子鴻說的上小菜,也是顧慮到怕兩人吃不下,迴頭一桌子剩下,怪不好看的。


    師華沒有開口,安靜坐在那兒等著上菜。


    蕭子鴻知道兩人的性子,也沒特意去和師華說兩句,倒是和姚旭多問了點關於崇明教的事情。


    姚旭一直待在崇明教,又是二當家的身份,很多舒淺信中說不清的事情,蕭子鴻問起來正是好。


    舒淺的想法總是極為跳脫,從一件事能夠想到十件事。


    姚旭不同。姚旭是將自己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排妥當的,但凡有什麽要插丨進去的事,他都會再按輕重緩急重新安排。


    現下迴答蕭子鴻的話,他也是照著順序來的。


    以前姚旭是當蕭子鴻純粹一個壓寨相公,看臉就成,有點本事也挺好。


    在崇明教拿到了海商引後,姚旭對蕭子鴻的印象早就變了。


    心裏早有了揣測,在見到了人基本上就明了了。


    反正教主信得過,也沒交代他要特意規避什麽東西,他就順著自己意交代點。如今姚旭看著朝廷指望著崇明教生錢,也能明白蕭子鴻是絕對暫時站在崇明教這兒的。


    “教主這些日子主要是在種田,新到的種子種類太多,她要一一分辨,還要教給其他人大致如何去種。良田有限,其中部分都是要種新一年要吃的稻的。”


    “這迴火器送迴去,五月教中再度出海,這迴教主該會同去。路途上迴出海時就敲定過大致路線,不過應該過些日子會再做調整。”


    “收來的錢,大部分送到了京城來,少部分用在了造船上。海上並不是每一個日子都能出去。船隻一多,每年能出去的次數或者出一迴能帶迴來的東西就多了。”


    基本上都是這些個事情。


    蕭子鴻再問了點細節,姚旭也一一迴答了。


    愣是連問紅薯種得怎麽樣,往哪裏種了,種了多少石,都讓姚旭給一一打上來了。


    蕭子鴻到最後不由感歎一聲:“姚當家要不是崇明教的二當家,我必然要挖來京城了。”


    翰林院不是沒有這麽細致的人。


    但細致之後,能統管好這些,那是真的有手段的。


    能配合得了舒淺,跟得上舒淺那速度東邊弄一件事,西邊弄一件事的,真的少有。更別說姚旭如今這才幾歲?


    虎父無犬子。


    難怪後來姚愛卿年紀輕輕就入了自己的眼,隨後步步高升。明明提得算太急的,他可手段圓滑老練愣是讓人說不出不好的地方。


    從和自己共事,到和夏煜共事,一直將那丞相位置坐得穩穩當當的。


    “要是將我挖來京城。”姚旭唇角一勾,“哪怕是教主能跳起來和蕭公子打一場。”


    蕭子鴻想想也是。


    舒淺手下能人真不算多,比起他每三年收一迴官員,都是能人中的能人,拔尖了挑的,崇明教收人都隻能從自己崇明山周邊收。


    他被姚旭這個說法逗笑,笑完後又很是惋惜:“許久不見她,真是有點想了。”


    “啊。”姚旭拿著扇子一拍桌子,“教主說了,火器要送迴去,別院也要催起來。就造在應天。”


    應天?


    前朝的都城。


    蕭子鴻若有所思:“造在那兒?”


    姚旭微微點頭:“教主的意思是,教中不少東西迴頭直接運到那兒去就成,也省得送上京城。一來一迴省去不少人力。”


    人單獨騎馬上京城還快點。


    運送東西,一大堆的靠著馬車,速度根本都快不到哪裏去。


    即便是當糧草在運送,即使是考慮到了河運,一來一迴確實費時費力。


    而造在應天,原本應天就有幾個宮殿不過是算擱置在那兒的,好好修繕一下,花費的錢會比預想的少很多。若是他說從自己私庫中取大頭,恐怕朝中上下還挺樂意的。


    誰不想得空去江南過幾個月舒坦日子呢?


    都聽說江南是個美人鄉。


    “別院一事我會安排下去。”蕭子鴻應了。


    姚旭重點提醒:“要抓緊,否則教主下迴會換個人來催。你看來個畢山就沒那麽好說話。”


    畢山這種連壓寨相公都會禿嚕一下嘴皮子說出來的人,蕭子鴻失笑,覺得兩人麵對麵,畢山催的方式恐怕會態度比姚旭還誠懇。


    “說起催這個事情。”蕭子鴻其實知道姚旭這迴上京是為了什麽事,“姚家……”


    姚旭原本還帶著點笑意,現在笑意頓時淡了。


    也是,姚家在京城,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會不入蕭子鴻的耳。


    姚家嫡子要娶藺家那摔成偏癱女兒的事,算是整個京城都知道的。


    姚長青這孩子聽說親自去求了自家父親,而他那向來日子過得逆反的父親,還真同意了。聘禮備了足有幾條街那麽多。


    而藺家那位通判,官位是不高,如今走動著關係,想要為自己女兒再想兩個好聽的名頭。


    今後她要是嫁入了姚家,有著好聽的名頭怎麽也不會吃虧。


    比如,上頭親口賜女戶,或者親口賜婚之類。


    藺家一邊怨姚長青,一邊也知道其實這事還真是不能全怪姚長青,愁得很。


    說來這兩個孩子的事,還真和話本似的,惹得京城中不少男男女女為之揪心落淚,覺得這才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才叫不論生老病死,都不能分開對方的手。


    經過這一事,姚家的名聲莫名還漲了漲。


    藺家的姑娘本也不差,聽聞知道求親一事後大哭一場,還說了非長青不嫁。


    蕭子鴻琢磨了琢磨,繼續說著這事:“姚家那個姚長青今年是不是比你小來著?馬上要成親了。你這老大不小的,怎麽還不成親?”


    姚旭笑容頓失。


    “女子到了年紀沒成婚要交錢,這男子也該這麽做才成。迴頭我和刑部說說。”蕭子鴻上輩子本來早年就窮,後來還交了不少錢。


    沒道理現在有點錢還不用交了,就放過還沒成婚的姚旭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魔教賣甜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酪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酪西瓜並收藏我在魔教賣甜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