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做錯了事情就要接受懲罰,一昧的不承認自己的失敗,這樣的人可悲;要是明明知道自己失敗還堅持不悔改的,這樣的人可恨;如果錯事是以數以萬計的百姓為代價,這樣的人就算是死後也是要受人唾罵的。”許氏慢慢的說著,還迴頭看看許寅,這孩子聰穎,照她看來,比他那個糊塗爹更適合做人上人。
“姑祖母說的是。”許寅低聲說道。
“今日,閆家的那個沒有跟著過來?”許氏話鋒一轉。
“孫兒是被派過來出公務的,怎麽還能拖家帶口的,”許寅笑著說道。
許氏冷哼,那些年你拖家帶口過來的時候還少?
許寅笑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第212章
因為出了這些事情,許琦這裏現在是非常混亂,尤其現在整個燕城之中草木皆兵,顧啟珪這邊當然能感受到燕城的不平靜,這哥不平靜不僅僅是暗地裏的,連帶著表麵上也十分動蕩。因為這樣,顧啟珪現在是基本可以確信的賬本確實與許府幹係密切。
不過雖然是知道這些,因為救迴來的那人現在還在昏迷之中,所以現在他們連那個人的身份還沒有眉目。不過能有機會記下這樣的賬本,還能把賬本弄到自己手裏保存到現在,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證明這人身份的不簡單。而且應該還是許琦的近臣才對,畢竟普通人連接觸到這樣的事情都不可能,不過,因為消息之中許琦這幾年一直深居簡出,所以他到底是和誰親近倒是不易查到的。
驛站之中,顧啟珪此時正往廳堂走去,經過周大人堅持不懈的撩撥,許琦那裏終於是呆不住了。就在剛剛,燕城那邊兒傳信兒過來道是他們都督迴城了,要過來拜訪各位欽差大臣,陣仗倒是不小,明麵上也算是給足了顧啟珪他們一行人麵子,至於內裏,隻能說誰心裏沒有一杆稱。
因為顧啟珪忙著糧市買糧的事情,所以過來的晚了些,到達廳堂的時候,周守硯他們已經談上正事兒了。顧啟珪悄悄的跟著上茶的仆人進了廳堂,他本來以為不會有人在意他的,但是剛到徐宜身邊兒抬起頭來,就和許寅來個了對視。顧啟珪,默,運氣不要太好。
許寅倒是沒有說什麽,隻是衝顧啟珪點了點頭,就移開了目光。
顧啟珪剛到廳堂就已經感受到了,廳堂之中的氛圍並不是很好,看著許寅事不關己的表情,像是完全不在意似的,覺得有些異樣。
廳堂之中,因為周守硯一反常態的直入正題,沒有和許琦寒暄太多就正麵杠上,氣氛當然不會很好。
“周大人要一意孤行?”許琦慢慢換了一個姿勢,看著眼前這個在他眼裏隻算得上年輕的男人,上麵是不是太不把他看在眼裏了,來對付他找的淨是這些經事兒不多還帶著幾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就這樣就想拉他下馬?
許琦向來自傲,也經常自詡做得一切都是為了燕城和兩廣,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過多的私心,大家都該支持他才對,沒想到現在竟然到處是反對之聲,這讓他怎麽能接受得了。現在也是這樣,他覺得那些銀兩什麽的都是為了讓兩廣成為更好的兩廣,要是沒有銀子他拿什麽來給他的兩廣災後建設,拿什麽在百姓之中樹立威望。
“許總督說笑了,都是為了百姓著想,現在情況緊急,自然是誰的法子可行誰上,要是都督不同意,請大人指示。”周守硯說道,簡言之就是你行你上,他的語氣之中並沒有多客氣,主要是現在情況緊急,和燕城的這些人扯皮就已經耗費了他大量的心力,現在正主來了自然有仇報仇。雖然周守硯算起來比許琦年輕上許多,就是官職也比不上許琦,但是架不住現在許琦身上掛了‘皇’字,隻要許琦不想著造反,就不能動周守硯。
許琦眼睛晦澀不明的看著周守硯,像是看著一個死物似的,周守硯察覺到了,但是沒有在意。
“看來周大人現在是打定這個主意了?但是想來你也清楚這些年來兩廣這邊的情況,說不好你可能不信,但是事實就是那樣。所以現在就算你承諾下來,燕城之內有大量餘糧的家戶也是不多的。”許琦慢慢的說道,承認這幾年兩廣情勢不好,對許琦來說似乎有些困難,因為說到這裏的時候,他的聲音有些暗啞。
許琦現在說的話自然是別有深意的,他主要是讓周守硯有個心理準備,這幾日他們可是已經找了許多富裕門戶‘喝茶’,雖然有幾家是像‘亨通’錢莊一樣說的模棱兩可,但是大部分都是一口應下了,許琦現在並不擔心他們反悔,再怎麽說兩廣是他們許家的地盤。他說這話的目的就在於告訴周守硯,要是‘簽契換糧’找不到對象,可不要說他們從中作梗,這完全是因為這幾年的收成不好。
“都督大義,”周守硯站起身來道謝,就當許琦是同意了,他現在是鬆了一口氣,這事兒終於是成了。不過一想到許琦暗地裏不知道埋了多少坎節等著他們,周守硯就把鬆掉的一口氣提了上來。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要周大人多多配合著進行了,最近多事之秋,我這邊本來就沒有多少人,閆巡撫那邊又都在忙著災民事宜,實在是難以抽出人手。”許琦重新端起了茶杯悠悠然說道,言下之意隨便你們折騰與我們無關。當然許琦現在確實有更重要的事情的去做,找不到那人,他心難安。
許琦這話倒是和顧啟珪的心意,不派人來也好,省得麻煩。顧啟珪看向許琦,這位父親的觀感和兒子許寅相比的話,他感覺還是兒子更討喜一些。兩廣總督現在擺明了就是要當甩手掌櫃,一點也不想管這件事情,或者說完全是因為怕之後皇帝怪罪下來,他才同意了此事,但是是從來沒有想著讓這件事情做成的。想也知道許琦他們肯定已經下了命令讓燕城百姓不配合他們,以此來打消他們的做事效率。不是有那樣一句話嘛——‘法不責眾’,要是這燕城之中的人都不配合此事,他們這些外來人還能怎麽的,就是律法又能怎麽的。
想清楚這些事情,顧啟珪再看向許琦,意味不明的扯扯嘴角,恐怕這一次這位都督大人的計劃得泡湯了。
談完正事之後,許琦領著他的人往外走,顧啟珪跟著周守硯送客,再怎麽說,禮不可廢。
“總督,這是顧閣老的嫡幼子,顧啟珪顧大人。”許寅倒是注意到了顧啟珪,笑著向許琦介紹。
顧啟珪愣了一下,因為他不知道現在許寅是何用意,但是也隻是一瞬間就恢複了正常,直接衝許琦拱手:“都督,下官見禮。”
“顧家的小子?”本來以為就是簡單的見禮,沒想到許琦像是對他很是感興趣似的轉身停下來了。
顧啟珪答是。
許琦看了一眼顧啟珪,沒有再說什麽就抬步離開了。
顧啟珪倒是一頭霧水,看樣子兩廣光總督似乎與他們顧家有些淵源,之前許寅也曾經提起過這事兒。之前他以為是因為閆如譯的原因,難道還有其他的事情?還是不要吧,顧啟珪皺眉,許家和顧家還真是牽扯到千絲萬縷的幹係,想想就覺得頭疼。
顧啟珪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之上停留太久,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得到了許琦的同意,接下來隻要起草文書蓋印,在從閆如譯那邊走一趟流程就行了。因為許琦現在已經點頭了,閆如譯那邊應該是不會刁難人的。
因為之前周守硯就已經把這件事情全權交給了顧啟珪跟進,現在已經有了些許進展,周守硯當然不會讓他半途而廢,本來事情就不好辦,作為自己人周守硯當然不會拖後腿。所以現在去和閆如譯說這件事情,當然也是顧啟珪去,事情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些,可以說沒有絲毫的難度,閆如譯答應的很是爽快,這倒是讓顧啟珪省了不少力氣。
“你說這巡撫做得是不是也太憋屈了一些,那邊許琦剛剛鬆口,他這邊問都不問就給蓋印了。”剛剛出了巡撫衙門,徐宜就小聲嘀咕。
顧啟珪與隊伍之中其他人都不熟悉,所以出任務顧啟珪隻能帶上還算不錯的徐宜。顧啟珪當然聽到了徐宜的唏噓,但是卻沒有立刻迴話,剛才閆如譯並沒有多說什麽,但是蓋上印章的時候,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他送了一口氣,似乎是終於把一件事情做好了的感覺,這樣的情緒顧啟珪並不能完全理解。
“在其位,謀其政,巡撫巡撫,說到底巡撫這邊確實受總督的限製。”顧啟珪淡淡的迴道。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預料的一樣,進行的並不順利,畢竟是許琦親自下的令,燕城的這些人誰會因為這些去開罪許琦。
於是,顧啟珪拜訪了許多人,也得到了各式各樣的迴答:
“大人,你別看表麵上我生意做得挺大的,其實都是假象,您不了解這幾年兩廣的境況,連著不景氣,這幾年我們一家老小也都過得簡樸,現在實在是拿不出餘糧。”這是哭窮的。顧啟珪看了看眼前挺著大肚腩、從眼睛往下看應該看不到腳尖的中年男人,這過的是相當‘簡樸’了,比起剛剛看到的他那更驚人兒子來說這位可是苗條纖細太多了。
對此,顧啟珪迴答:嗬嗬。
“大人,您也得為我們著想不是,這事兒發生了,但凡有些良知的就想出分力的,但是我們還得生存不是,”這是說話還算正常的。‘簽契換糧’這事兒與他們來講並沒有壞處,畢竟現在出去了銀子,以後還能還迴來,特別現在做了這事兒,還可能博個好名聲,有好處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但是他們還想在燕城生存可不敢得罪許家。
對此,顧啟珪迴答:當然為你著想。
“大人,這事兒我們都懂,但是誰都不願做這個出頭鳥,”這是還算明理的。他們已經有了明確意願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卻缺乏開頭之人,這也是顧啟珪真正想找的人,他們大部分都是頗有底蘊的大家亦或者頗有實力的商戶,他們雖然怕被拿捏,畢竟許家浸淫兩廣多年,是多方勢力的領導者,但是隻要有了打頭陣的他們就能跟上,這和有人作伴能壯膽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這些人中也不乏有一些兩麵派,甚至可以說很大一部分都是兩麵派。這些家族誰也不想得罪,那邊不想得罪許家,這邊因為篤定顧啟珪沒有法子說服他們任何一家勢力打頭陣,從而沒有任何壓力的許下諾言。
對此,顧啟珪迴答:先把糧食準備好吧。
眾人:嗯,……嗯?
見過了這些人,顧啟珪心裏大致有了譜係,很顯然,許琦的策略還算成功,起碼現在沒有一個家族或個人給他實質的承諾。
不過因為他得到了第三種迴答,暫且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能說明一個道理,許琦在兩廣的威力其實並不像想象之中的那樣深,亦或者是這兩廣之中有人在忙他,不管答案是哪一種,對他來講都是好事。
第213章
燕城
今日燕城非常的熱鬧,在兩廣災情更嚴重之後還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百姓們肯定是有原因的。
官家下令提出‘簽契換糧’的法子以解決水災的燃眉之急,當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有餘力的家戶,想也知道普通百姓家裏哪怕是有餘糧也當不了什麽用處,再說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什麽事情他們不會也不敢都拿出來啊,算是心有餘力也不足吧。
本來,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不怎麽相信這事兒能成的,畢竟下令和主持此事的是八竿子都與他們打不著的京官,他們本地的官員始終沒有發聲,這樣一來這事兒的威力就小了一些,也多了幾分不靠譜。所以從一開始,百姓們純屬看熱鬧,符合條件的人完全是在觀望。
不過今日卻發生了一件令他們想法轉變的事情,‘亨通’錢莊率先同意了此事。這可是件大事兒,‘亨通’錢莊富裕在燕城之中就是三歲小兒都知道,每日來往的人非富即貴,不管是什麽事情隻要‘亨通’出手就是大手筆,這一次他們應下此事,手筆肯定是不小的。所以現在隻要是方麵的百姓都出來看熱鬧了。
看著糧草一抬抬從‘亨通’錢莊裏麵抬了出來,直接被送上了馬車。人都是有憐憫之心的,一想到它們在不久後就會被被送到賑災的最前線,就有許多人深有感觸,當然其中也不乏其他的聲音。
“這‘亨通’還真是有錢啊。”人群之中有人發出感歎,恐怕他這一輩子都掙不夠這樣多的糧食。
“這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有什麽好感歎的。”有人看他像個土包子,就嗆聲說道,這可是‘亨通’啊,大手筆不是應該的。
“是啊,是啊,而且人家這一次第一個跳出來做這樣的事情,就說明還是為民著想的,掌櫃的是個好人。”有人附和。
“什麽為民著想?這樣做他們也沒有什麽損失,用掉的銀兩官家早晚都會還給他們的。”有人誇就有人不屑一顧。
“那也比其他連個聲不敢吭的好吧,再說了這樣做人家也沒占到便宜好吧,這裏麵又沒有息銀。現在就是借人幾兩碎銀還得當麵立契決定息銀的,豈是能白白借出來的。更不用說,人家在水災發生後已經拿出數萬兩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這算是所得比較中肯的。
“那是手裏銀子還不夠多,‘亨通’又不差這些錢,有這些之前就該一並拿出來,”前麵說話的那人還在嘟噥,但是聲音越來越小。
周圍聽見的也已經沒有人想搭理他了,大家都不是傻瓜,‘亨通’再是不差銀子,那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難道還能全部捐出來才算是個好人,這樣的話燕城之中怕是沒有幾個好人了。
百姓的聲音總是有褒有貶,顧啟珪知道一些,但是卻不甚在意這些事情。其實顧啟珪之前是不想把‘亨通’這麽快扯進來的,畢竟有之前的那批糧食,玨然那裏還能撐上些時候,但是因為現在許琦那邊逼得急,顧啟珪不得不提前開始自己的計劃,索性現在為止事情進行的自然又順利。
“主子,這是今次我們能拿得出來的全部了,包括之前我們從臨近地方調過來的,現在已經全部裝車。”顧擎正在迴稟這件事情,雖然今日外麵非常的熱鬧,但是作為促成這件事情的他們的主子顧啟珪卻沒有去湊這份熱鬧,反而是老實的坐在書房之中處理事情。
顧啟珪點頭,這批糧食數量還算可以,用處肯定不小,再加上這兩日天氣不錯,重建任務能順利進行,這樣一來玨然那邊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再加上有‘亨通’打頭,接下來應該還會有人站出來,這樣這個對策也算是能發揮作用了。
“徐大人已經趕過去了,咱們的人也混在了其中,路上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的。”顧擎迴道。
他們弄來的物資,輕易的讓官家負了債務,許家那邊肯定是不願意善罷甘休的,畢竟任誰都會不甘心。但是因為顧啟珪現在緊著要弄清楚賬本的事情走不開,所以就派了徐宜過去,還配置了暗衛暗藏其中,力求不出現意外。
“這件事情密切注意著,一定把物資完整的交給玨然,”為了這批物資他可是費了不少勁兒,更不用說這是救命物資,自然是十分重要,但是現在說什麽都白搭,顧啟珪換了個姿勢,“那人的事情有眉目了嗎?”
“是,十六哥那裏來的密信,許琦身邊本來有一周姓的幕僚,從以前開始就一直跟在許琦身邊,這麽些年為之出了不少力,但是今年的四月份他跟著許琦出訪的時候不幸遇刺身亡,蹊蹺的是榆次事件之中其他人什麽事兒沒有,就單單是他丟了性命,”顧擎頓了一下,“此人有一獨子,和我們救迴來的那人特征相符,在其父親出事之後就再沒有消息了,所以基本可以下定論是一個人。”
“人還是沒醒嗎?”要是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解釋賬本的來源。
“傷勢非常嚴重,都是致命傷,下手之人根本沒有想著留活口,現在全城戒嚴,我們無法提供最好的條件。”
“盡全力搶救,”此人關鍵,以後會是不錯的人證,而且除了這些事情,他可能還知道些其他秘聞,怎麽想都得讓他醒了。
“主子,”顧啟珪的話音剛落,外麵又傳來稟報聲。
顧啟珪看了一眼顧擎,顧擎立刻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就迴來了,臉上的表情一言難盡。
“怎麽了?”顧啟珪有些好奇。
“許少都督決定親自護糧去與表少爺會合,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正在和周大人辭行。”
顧啟珪皺眉,他早就聽說許寅做事喜好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實在沒想到他會攬下這事兒。顧啟珪站起來,“去看看。”
顧啟珪見到許寅的時候他正在和周守硯辭行,聽見聲響迴頭看見顧啟珪,就笑著開口:“顧大人好本事,想的法子也確實有效,實在是兩廣之福。”
“少都督客氣,什麽時候這批糧食能真正的被用到百姓身上才是正理,現在說什麽都不重要。”顧啟珪話裏有話。
許寅聞言,笑了笑,“盡全力不負顧大人所托。”
顧啟珪愕然,因為許寅說這句話的時候非常的鄭重,鄭重到此時的顧啟珪完全相信了他,“勞煩少都督,”顧啟珪彎腰鞠了一躬,他是真的希望這之中不會有齷齪之事發生。
許寅看顧啟珪囑咐的鄭重,沒有說話,但是臉上散漫的表情慢慢不見了。
“他既然提出要親自走這一趟,肯定是那邊兒沒想著怎麽樣的,不然他哪會去做這事兒。我要是許琦現在肯定是讓許寅去做相反的事情,怎麽還會浪費精力和時間。”看顧啟珪一直目送許寅出了門,還是愁眉不展,周守硯拍拍顧啟珪的肩膀如是道。
顧啟珪卻並沒有被這樣的話安慰到,他之前就有種感覺,許寅的想法似乎和他父親的想法不一致,“我覺得倒不是許琦不想去做,怕是他這長子不受控製,私自決定的。”顧啟珪猜測著說道。
“你是說許寅——”周守硯斟酌著用詞,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或者說他從來沒有往這方麵想過。
顧啟珪點頭,“這都是猜測,不過過去這幾年,許寅聲名鵲起,在這燕城之中威望甚重,肯定不會做自打臉麵的事情。”顧啟珪心裏還是更願意相信許寅是有些良知的,起碼不是草菅人命的性子,畢竟這名聲不是簡單就能為出來的。
周守硯沒有說話。
總督府
顧啟珪這邊猜疑重重,都督府上現在是一片混亂,府上人來人往,卻很少有人敢往廳堂那邊湊。但是下人們能躲,幕僚和屬下卻是躲不開的。
許琦照樣還是坐的高高在上,顯示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和下麵所有人都保持著距離。此時他麵上含霜,眼神之中盡是冷酷,連帶著整個廳堂之中都沒有溫度。這幾年他放開手放縱自己的兒子積累實力,召集幕僚,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可以容忍有人違背他的命令,甚至現在還敢和他對著幹,在他眼裏這樣就跟宣戰沒有什麽區別。
許琦這樣想著,廳堂之外又有下人進來,直接單膝跪在了中間,“總督大人,少都督已經親自押送糧草出城了。”
這句話一出,廳堂裏的氣氛就像是寒風吹過一樣,迅速的結了冰,或許這樣說還是客氣的,因為此時廳堂寂靜一片,平常在自己的地界兒說一不二耀武揚威的這些官員大氣都不敢出。
聞言,許琦良久的沒說話,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現在就連忤逆他的事情也做得無比的順了,實在不能小覷。這幾年他都沒有刻意的去掩蓋許寅的光芒,已經是很大的仁慈了,沒想到他給自己來了這樣一出戲,做了錯事就要受罰,不然他就不知道自己的斤兩。
“按原計劃做。”許琦開口,這話一出,整個廳堂裏的人都看向許琦,他們沒有聽錯吧,原計劃?這是連少都督都不管了?看著許琦勾起的唇,眾人心裏不禁一凜。
“有異議?”許琦看眾人沒有說話,就出口問道。
“姑祖母說的是。”許寅低聲說道。
“今日,閆家的那個沒有跟著過來?”許氏話鋒一轉。
“孫兒是被派過來出公務的,怎麽還能拖家帶口的,”許寅笑著說道。
許氏冷哼,那些年你拖家帶口過來的時候還少?
許寅笑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第212章
因為出了這些事情,許琦這裏現在是非常混亂,尤其現在整個燕城之中草木皆兵,顧啟珪這邊當然能感受到燕城的不平靜,這哥不平靜不僅僅是暗地裏的,連帶著表麵上也十分動蕩。因為這樣,顧啟珪現在是基本可以確信的賬本確實與許府幹係密切。
不過雖然是知道這些,因為救迴來的那人現在還在昏迷之中,所以現在他們連那個人的身份還沒有眉目。不過能有機會記下這樣的賬本,還能把賬本弄到自己手裏保存到現在,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證明這人身份的不簡單。而且應該還是許琦的近臣才對,畢竟普通人連接觸到這樣的事情都不可能,不過,因為消息之中許琦這幾年一直深居簡出,所以他到底是和誰親近倒是不易查到的。
驛站之中,顧啟珪此時正往廳堂走去,經過周大人堅持不懈的撩撥,許琦那裏終於是呆不住了。就在剛剛,燕城那邊兒傳信兒過來道是他們都督迴城了,要過來拜訪各位欽差大臣,陣仗倒是不小,明麵上也算是給足了顧啟珪他們一行人麵子,至於內裏,隻能說誰心裏沒有一杆稱。
因為顧啟珪忙著糧市買糧的事情,所以過來的晚了些,到達廳堂的時候,周守硯他們已經談上正事兒了。顧啟珪悄悄的跟著上茶的仆人進了廳堂,他本來以為不會有人在意他的,但是剛到徐宜身邊兒抬起頭來,就和許寅來個了對視。顧啟珪,默,運氣不要太好。
許寅倒是沒有說什麽,隻是衝顧啟珪點了點頭,就移開了目光。
顧啟珪剛到廳堂就已經感受到了,廳堂之中的氛圍並不是很好,看著許寅事不關己的表情,像是完全不在意似的,覺得有些異樣。
廳堂之中,因為周守硯一反常態的直入正題,沒有和許琦寒暄太多就正麵杠上,氣氛當然不會很好。
“周大人要一意孤行?”許琦慢慢換了一個姿勢,看著眼前這個在他眼裏隻算得上年輕的男人,上麵是不是太不把他看在眼裏了,來對付他找的淨是這些經事兒不多還帶著幾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就這樣就想拉他下馬?
許琦向來自傲,也經常自詡做得一切都是為了燕城和兩廣,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過多的私心,大家都該支持他才對,沒想到現在竟然到處是反對之聲,這讓他怎麽能接受得了。現在也是這樣,他覺得那些銀兩什麽的都是為了讓兩廣成為更好的兩廣,要是沒有銀子他拿什麽來給他的兩廣災後建設,拿什麽在百姓之中樹立威望。
“許總督說笑了,都是為了百姓著想,現在情況緊急,自然是誰的法子可行誰上,要是都督不同意,請大人指示。”周守硯說道,簡言之就是你行你上,他的語氣之中並沒有多客氣,主要是現在情況緊急,和燕城的這些人扯皮就已經耗費了他大量的心力,現在正主來了自然有仇報仇。雖然周守硯算起來比許琦年輕上許多,就是官職也比不上許琦,但是架不住現在許琦身上掛了‘皇’字,隻要許琦不想著造反,就不能動周守硯。
許琦眼睛晦澀不明的看著周守硯,像是看著一個死物似的,周守硯察覺到了,但是沒有在意。
“看來周大人現在是打定這個主意了?但是想來你也清楚這些年來兩廣這邊的情況,說不好你可能不信,但是事實就是那樣。所以現在就算你承諾下來,燕城之內有大量餘糧的家戶也是不多的。”許琦慢慢的說道,承認這幾年兩廣情勢不好,對許琦來說似乎有些困難,因為說到這裏的時候,他的聲音有些暗啞。
許琦現在說的話自然是別有深意的,他主要是讓周守硯有個心理準備,這幾日他們可是已經找了許多富裕門戶‘喝茶’,雖然有幾家是像‘亨通’錢莊一樣說的模棱兩可,但是大部分都是一口應下了,許琦現在並不擔心他們反悔,再怎麽說兩廣是他們許家的地盤。他說這話的目的就在於告訴周守硯,要是‘簽契換糧’找不到對象,可不要說他們從中作梗,這完全是因為這幾年的收成不好。
“都督大義,”周守硯站起身來道謝,就當許琦是同意了,他現在是鬆了一口氣,這事兒終於是成了。不過一想到許琦暗地裏不知道埋了多少坎節等著他們,周守硯就把鬆掉的一口氣提了上來。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要周大人多多配合著進行了,最近多事之秋,我這邊本來就沒有多少人,閆巡撫那邊又都在忙著災民事宜,實在是難以抽出人手。”許琦重新端起了茶杯悠悠然說道,言下之意隨便你們折騰與我們無關。當然許琦現在確實有更重要的事情的去做,找不到那人,他心難安。
許琦這話倒是和顧啟珪的心意,不派人來也好,省得麻煩。顧啟珪看向許琦,這位父親的觀感和兒子許寅相比的話,他感覺還是兒子更討喜一些。兩廣總督現在擺明了就是要當甩手掌櫃,一點也不想管這件事情,或者說完全是因為怕之後皇帝怪罪下來,他才同意了此事,但是是從來沒有想著讓這件事情做成的。想也知道許琦他們肯定已經下了命令讓燕城百姓不配合他們,以此來打消他們的做事效率。不是有那樣一句話嘛——‘法不責眾’,要是這燕城之中的人都不配合此事,他們這些外來人還能怎麽的,就是律法又能怎麽的。
想清楚這些事情,顧啟珪再看向許琦,意味不明的扯扯嘴角,恐怕這一次這位都督大人的計劃得泡湯了。
談完正事之後,許琦領著他的人往外走,顧啟珪跟著周守硯送客,再怎麽說,禮不可廢。
“總督,這是顧閣老的嫡幼子,顧啟珪顧大人。”許寅倒是注意到了顧啟珪,笑著向許琦介紹。
顧啟珪愣了一下,因為他不知道現在許寅是何用意,但是也隻是一瞬間就恢複了正常,直接衝許琦拱手:“都督,下官見禮。”
“顧家的小子?”本來以為就是簡單的見禮,沒想到許琦像是對他很是感興趣似的轉身停下來了。
顧啟珪答是。
許琦看了一眼顧啟珪,沒有再說什麽就抬步離開了。
顧啟珪倒是一頭霧水,看樣子兩廣光總督似乎與他們顧家有些淵源,之前許寅也曾經提起過這事兒。之前他以為是因為閆如譯的原因,難道還有其他的事情?還是不要吧,顧啟珪皺眉,許家和顧家還真是牽扯到千絲萬縷的幹係,想想就覺得頭疼。
顧啟珪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之上停留太久,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得到了許琦的同意,接下來隻要起草文書蓋印,在從閆如譯那邊走一趟流程就行了。因為許琦現在已經點頭了,閆如譯那邊應該是不會刁難人的。
因為之前周守硯就已經把這件事情全權交給了顧啟珪跟進,現在已經有了些許進展,周守硯當然不會讓他半途而廢,本來事情就不好辦,作為自己人周守硯當然不會拖後腿。所以現在去和閆如譯說這件事情,當然也是顧啟珪去,事情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些,可以說沒有絲毫的難度,閆如譯答應的很是爽快,這倒是讓顧啟珪省了不少力氣。
“你說這巡撫做得是不是也太憋屈了一些,那邊許琦剛剛鬆口,他這邊問都不問就給蓋印了。”剛剛出了巡撫衙門,徐宜就小聲嘀咕。
顧啟珪與隊伍之中其他人都不熟悉,所以出任務顧啟珪隻能帶上還算不錯的徐宜。顧啟珪當然聽到了徐宜的唏噓,但是卻沒有立刻迴話,剛才閆如譯並沒有多說什麽,但是蓋上印章的時候,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他送了一口氣,似乎是終於把一件事情做好了的感覺,這樣的情緒顧啟珪並不能完全理解。
“在其位,謀其政,巡撫巡撫,說到底巡撫這邊確實受總督的限製。”顧啟珪淡淡的迴道。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預料的一樣,進行的並不順利,畢竟是許琦親自下的令,燕城的這些人誰會因為這些去開罪許琦。
於是,顧啟珪拜訪了許多人,也得到了各式各樣的迴答:
“大人,你別看表麵上我生意做得挺大的,其實都是假象,您不了解這幾年兩廣的境況,連著不景氣,這幾年我們一家老小也都過得簡樸,現在實在是拿不出餘糧。”這是哭窮的。顧啟珪看了看眼前挺著大肚腩、從眼睛往下看應該看不到腳尖的中年男人,這過的是相當‘簡樸’了,比起剛剛看到的他那更驚人兒子來說這位可是苗條纖細太多了。
對此,顧啟珪迴答:嗬嗬。
“大人,您也得為我們著想不是,這事兒發生了,但凡有些良知的就想出分力的,但是我們還得生存不是,”這是說話還算正常的。‘簽契換糧’這事兒與他們來講並沒有壞處,畢竟現在出去了銀子,以後還能還迴來,特別現在做了這事兒,還可能博個好名聲,有好處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但是他們還想在燕城生存可不敢得罪許家。
對此,顧啟珪迴答:當然為你著想。
“大人,這事兒我們都懂,但是誰都不願做這個出頭鳥,”這是還算明理的。他們已經有了明確意願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卻缺乏開頭之人,這也是顧啟珪真正想找的人,他們大部分都是頗有底蘊的大家亦或者頗有實力的商戶,他們雖然怕被拿捏,畢竟許家浸淫兩廣多年,是多方勢力的領導者,但是隻要有了打頭陣的他們就能跟上,這和有人作伴能壯膽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這些人中也不乏有一些兩麵派,甚至可以說很大一部分都是兩麵派。這些家族誰也不想得罪,那邊不想得罪許家,這邊因為篤定顧啟珪沒有法子說服他們任何一家勢力打頭陣,從而沒有任何壓力的許下諾言。
對此,顧啟珪迴答:先把糧食準備好吧。
眾人:嗯,……嗯?
見過了這些人,顧啟珪心裏大致有了譜係,很顯然,許琦的策略還算成功,起碼現在沒有一個家族或個人給他實質的承諾。
不過因為他得到了第三種迴答,暫且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能說明一個道理,許琦在兩廣的威力其實並不像想象之中的那樣深,亦或者是這兩廣之中有人在忙他,不管答案是哪一種,對他來講都是好事。
第213章
燕城
今日燕城非常的熱鬧,在兩廣災情更嚴重之後還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百姓們肯定是有原因的。
官家下令提出‘簽契換糧’的法子以解決水災的燃眉之急,當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有餘力的家戶,想也知道普通百姓家裏哪怕是有餘糧也當不了什麽用處,再說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什麽事情他們不會也不敢都拿出來啊,算是心有餘力也不足吧。
本來,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不怎麽相信這事兒能成的,畢竟下令和主持此事的是八竿子都與他們打不著的京官,他們本地的官員始終沒有發聲,這樣一來這事兒的威力就小了一些,也多了幾分不靠譜。所以從一開始,百姓們純屬看熱鬧,符合條件的人完全是在觀望。
不過今日卻發生了一件令他們想法轉變的事情,‘亨通’錢莊率先同意了此事。這可是件大事兒,‘亨通’錢莊富裕在燕城之中就是三歲小兒都知道,每日來往的人非富即貴,不管是什麽事情隻要‘亨通’出手就是大手筆,這一次他們應下此事,手筆肯定是不小的。所以現在隻要是方麵的百姓都出來看熱鬧了。
看著糧草一抬抬從‘亨通’錢莊裏麵抬了出來,直接被送上了馬車。人都是有憐憫之心的,一想到它們在不久後就會被被送到賑災的最前線,就有許多人深有感觸,當然其中也不乏其他的聲音。
“這‘亨通’還真是有錢啊。”人群之中有人發出感歎,恐怕他這一輩子都掙不夠這樣多的糧食。
“這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有什麽好感歎的。”有人看他像個土包子,就嗆聲說道,這可是‘亨通’啊,大手筆不是應該的。
“是啊,是啊,而且人家這一次第一個跳出來做這樣的事情,就說明還是為民著想的,掌櫃的是個好人。”有人附和。
“什麽為民著想?這樣做他們也沒有什麽損失,用掉的銀兩官家早晚都會還給他們的。”有人誇就有人不屑一顧。
“那也比其他連個聲不敢吭的好吧,再說了這樣做人家也沒占到便宜好吧,這裏麵又沒有息銀。現在就是借人幾兩碎銀還得當麵立契決定息銀的,豈是能白白借出來的。更不用說,人家在水災發生後已經拿出數萬兩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這算是所得比較中肯的。
“那是手裏銀子還不夠多,‘亨通’又不差這些錢,有這些之前就該一並拿出來,”前麵說話的那人還在嘟噥,但是聲音越來越小。
周圍聽見的也已經沒有人想搭理他了,大家都不是傻瓜,‘亨通’再是不差銀子,那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難道還能全部捐出來才算是個好人,這樣的話燕城之中怕是沒有幾個好人了。
百姓的聲音總是有褒有貶,顧啟珪知道一些,但是卻不甚在意這些事情。其實顧啟珪之前是不想把‘亨通’這麽快扯進來的,畢竟有之前的那批糧食,玨然那裏還能撐上些時候,但是因為現在許琦那邊逼得急,顧啟珪不得不提前開始自己的計劃,索性現在為止事情進行的自然又順利。
“主子,這是今次我們能拿得出來的全部了,包括之前我們從臨近地方調過來的,現在已經全部裝車。”顧擎正在迴稟這件事情,雖然今日外麵非常的熱鬧,但是作為促成這件事情的他們的主子顧啟珪卻沒有去湊這份熱鬧,反而是老實的坐在書房之中處理事情。
顧啟珪點頭,這批糧食數量還算可以,用處肯定不小,再加上這兩日天氣不錯,重建任務能順利進行,這樣一來玨然那邊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再加上有‘亨通’打頭,接下來應該還會有人站出來,這樣這個對策也算是能發揮作用了。
“徐大人已經趕過去了,咱們的人也混在了其中,路上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的。”顧擎迴道。
他們弄來的物資,輕易的讓官家負了債務,許家那邊肯定是不願意善罷甘休的,畢竟任誰都會不甘心。但是因為顧啟珪現在緊著要弄清楚賬本的事情走不開,所以就派了徐宜過去,還配置了暗衛暗藏其中,力求不出現意外。
“這件事情密切注意著,一定把物資完整的交給玨然,”為了這批物資他可是費了不少勁兒,更不用說這是救命物資,自然是十分重要,但是現在說什麽都白搭,顧啟珪換了個姿勢,“那人的事情有眉目了嗎?”
“是,十六哥那裏來的密信,許琦身邊本來有一周姓的幕僚,從以前開始就一直跟在許琦身邊,這麽些年為之出了不少力,但是今年的四月份他跟著許琦出訪的時候不幸遇刺身亡,蹊蹺的是榆次事件之中其他人什麽事兒沒有,就單單是他丟了性命,”顧擎頓了一下,“此人有一獨子,和我們救迴來的那人特征相符,在其父親出事之後就再沒有消息了,所以基本可以下定論是一個人。”
“人還是沒醒嗎?”要是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解釋賬本的來源。
“傷勢非常嚴重,都是致命傷,下手之人根本沒有想著留活口,現在全城戒嚴,我們無法提供最好的條件。”
“盡全力搶救,”此人關鍵,以後會是不錯的人證,而且除了這些事情,他可能還知道些其他秘聞,怎麽想都得讓他醒了。
“主子,”顧啟珪的話音剛落,外麵又傳來稟報聲。
顧啟珪看了一眼顧擎,顧擎立刻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就迴來了,臉上的表情一言難盡。
“怎麽了?”顧啟珪有些好奇。
“許少都督決定親自護糧去與表少爺會合,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正在和周大人辭行。”
顧啟珪皺眉,他早就聽說許寅做事喜好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實在沒想到他會攬下這事兒。顧啟珪站起來,“去看看。”
顧啟珪見到許寅的時候他正在和周守硯辭行,聽見聲響迴頭看見顧啟珪,就笑著開口:“顧大人好本事,想的法子也確實有效,實在是兩廣之福。”
“少都督客氣,什麽時候這批糧食能真正的被用到百姓身上才是正理,現在說什麽都不重要。”顧啟珪話裏有話。
許寅聞言,笑了笑,“盡全力不負顧大人所托。”
顧啟珪愕然,因為許寅說這句話的時候非常的鄭重,鄭重到此時的顧啟珪完全相信了他,“勞煩少都督,”顧啟珪彎腰鞠了一躬,他是真的希望這之中不會有齷齪之事發生。
許寅看顧啟珪囑咐的鄭重,沒有說話,但是臉上散漫的表情慢慢不見了。
“他既然提出要親自走這一趟,肯定是那邊兒沒想著怎麽樣的,不然他哪會去做這事兒。我要是許琦現在肯定是讓許寅去做相反的事情,怎麽還會浪費精力和時間。”看顧啟珪一直目送許寅出了門,還是愁眉不展,周守硯拍拍顧啟珪的肩膀如是道。
顧啟珪卻並沒有被這樣的話安慰到,他之前就有種感覺,許寅的想法似乎和他父親的想法不一致,“我覺得倒不是許琦不想去做,怕是他這長子不受控製,私自決定的。”顧啟珪猜測著說道。
“你是說許寅——”周守硯斟酌著用詞,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或者說他從來沒有往這方麵想過。
顧啟珪點頭,“這都是猜測,不過過去這幾年,許寅聲名鵲起,在這燕城之中威望甚重,肯定不會做自打臉麵的事情。”顧啟珪心裏還是更願意相信許寅是有些良知的,起碼不是草菅人命的性子,畢竟這名聲不是簡單就能為出來的。
周守硯沒有說話。
總督府
顧啟珪這邊猜疑重重,都督府上現在是一片混亂,府上人來人往,卻很少有人敢往廳堂那邊湊。但是下人們能躲,幕僚和屬下卻是躲不開的。
許琦照樣還是坐的高高在上,顯示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和下麵所有人都保持著距離。此時他麵上含霜,眼神之中盡是冷酷,連帶著整個廳堂之中都沒有溫度。這幾年他放開手放縱自己的兒子積累實力,召集幕僚,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可以容忍有人違背他的命令,甚至現在還敢和他對著幹,在他眼裏這樣就跟宣戰沒有什麽區別。
許琦這樣想著,廳堂之外又有下人進來,直接單膝跪在了中間,“總督大人,少都督已經親自押送糧草出城了。”
這句話一出,廳堂裏的氣氛就像是寒風吹過一樣,迅速的結了冰,或許這樣說還是客氣的,因為此時廳堂寂靜一片,平常在自己的地界兒說一不二耀武揚威的這些官員大氣都不敢出。
聞言,許琦良久的沒說話,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現在就連忤逆他的事情也做得無比的順了,實在不能小覷。這幾年他都沒有刻意的去掩蓋許寅的光芒,已經是很大的仁慈了,沒想到他給自己來了這樣一出戲,做了錯事就要受罰,不然他就不知道自己的斤兩。
“按原計劃做。”許琦開口,這話一出,整個廳堂裏的人都看向許琦,他們沒有聽錯吧,原計劃?這是連少都督都不管了?看著許琦勾起的唇,眾人心裏不禁一凜。
“有異議?”許琦看眾人沒有說話,就出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