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並肩走出了宮殿,仁親王笑著對忠親王說道:“三哥慢走,要是三哥準備好了,就派人通知弟弟一聲,我這時刻都準備著的。”從剛才開始,仁親王已經不著急了,要說著急也應該是老三才是,他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忠親王對著仁親王沒好氣的‘嗯’了一聲就趕緊出了宮,他還是要去和自家舅舅商量一下子,現在可是不好辦了,這次父皇明顯的是想看到兄友弟恭的場麵,要是沐澈在他這裏沒了性命,恐怕一根刺就紮進了他父皇的心裏了,之後會怎麽樣就不知道了。
忠親王到了袁府,如此這般一說,袁坤就是沉默,本來他想著讓沐澈在迴來的路上出個意外,畢竟現在沐澈身負重傷,出了意外對大家來講也不是什麽出乎意料的事情,到那時候,大家隻會記住一個護民愛民但是早逝的王爺,起碼比一個能說會搶還拿權的王爺好多了。再說了這路上動手比在南靖簡單多了。但是現在出了這種情況,這件事情就得提前動手才行。
袁坤是個有成算的,之前他就已經意識到了從沐澈那裏得來的壓力,現在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對沐澈他現在當然是提防之心更重。隻是現在這些事情都湊到一起去了,那邊來兩廣的事情還沒個著落,現在南靖又出了這種事情,禍不單行,自然要考慮的就多了。
“先準備著,我派人去南靖探聽消息,要是最後實在是沒有了辦法,就把事情掛到五皇子身上。”袁坤說道,他現在是離不了京城的,明顯的聖上的目的就是想看手足情深,但是元奎有預感要是現在滿足了聖上,之後就該是自己後悔了。
忠親王忙不迭的點頭稱是。
不管怎麽說吧,這件事情是這麽定下來了。
義親王沐澈的事情發酵的比較厲害,不僅南靖那邊兒的百姓對義親王感恩戴德,就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有所耳聞。因為這件事情,今上親自下令太醫院的太醫,讓他們以命抵命的救治忠親王,也可以看出今上算是對義親王上心了。
因為是在船上,船隻在各個地方又都不停靠,所以顧啟珪得到消息的已經是比較晚的時間了,消息是從安玨然那裏知道的。這事兒對於在朝堂之上的人來說,這是個大事兒,畢竟現在這個時間,出現個什麽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改變風向。但是對於顧啟珪他們一行人來說,這事兒頂對就是個談資,尤其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講。
顧啟珪再自己房間裏和顧擎說事情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件事情。
顧擎:“四皇子重傷,現在外麵已經是議論紛紛了,但是這消息未免也傳播的太快了一些,”現在外麵可是比他們知道的還早上一些,雖然他們在行船之中好了,但是這才短短幾日啊。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點也是蹊蹺就是了,雖說南靖離京城並不能說很遠,義親王也早他們一步出發,但是算起來的話,義親王剛到南靖的時候這事情就發生了,說起來這個也太巧合了一些。
顧啟珪笑了一下,“所以說,這也算是老天在幫他不是,這要真是氣運倒是不能說什麽的。”顧啟珪倒是沒有想太多,沐澈已經等的太久了,現在即使是有什麽行動也是理所應當的,一直沒動作才奇怪呢。要是再不刷一刷好感,是很容易就被上位者忘記的,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沐澈不會不知道,隻是沒想到他會選擇這樣做。
顧擎也點了點頭,不經意的說道:“不過看起來,表少爺對這件事情倒是極其了解的。”他說這句話倒是沒有其他的意思,就是不經意說出來的,但是顧啟珪還是聽再聊心裏。從以前到現在看起來,玨然和沐澈是很少有什麽交集的,但是玨然這一次罕見的對義親王有了興趣,是偶然嗎?
船很快的就到了吉城,這之中確實是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他們一路上非常安穩的到了吉城,下船的時候,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這一段時間自己胖了一些,畢竟一直窩在船上,索性衣服還是能穿的下去的。
到了吉城之後,他們會留上一段時間,畢竟在平壤的時候能從京城派人過去親自準備,但是吉城這裏還是需要好好的安排一下的,雖然這裏的縣官已經親自過來迎接了。
既然到了吉城,時間也完全充分,顧啟珪就直接找周守硯說了情況,最後雖然被調侃了一番,但是周守硯還是沒有阻攔他就是了。和安玨然打了招唿,顧啟珪就去了安慶,他第一時間當然是去胡掌櫃那裏,朱家的事情顧啟珪是不想大摻和的,但是之前他和母親打過保障,所以倒也不能完全不關心。但是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親自去看看情況在做決定。
顧啟珪到達安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要是在京城之中肯定是已經躲躲藏藏的時間了,但是在安慶是沒有人管的,所以顧啟珪和幾名安慰直接就進了胡宅,也成功的把主人給弄了起來。
胡掌櫃看到是自家主子過來了,這就是要往下跪,被顧啟珪直接扶了起來,“胡掌櫃這是幹什麽,我實在是擔不起的。”
“這次都是幸虧的您,要不然我家那個不成器的東西,這一次是完全沒救了。”要知道這個兒子可是他的命了,為了要個兒子費盡了心思,除了那樣的事情,他都恨不得自己上去跟人拚命。其實說起來這胡掌櫃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要知道雖然他兒子被寵壞了些,但是並不是一個惹事兒的人,這次的事情也確實全然就是朱家五爺的責任。
顧啟珪去元青元大夫那裏了解了情況,情況比自己之前想的情況好很多,恢複隻是時間問題,知道了這些,顧啟珪心裏也有了譜。胡掌櫃和胡家夫人是緊緊近在顧啟珪身後,唯恐有丁點兒怠慢了顧啟珪,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至於朱家五爺,”顧啟珪的剛開口,那邊胡掌櫃就趕緊說話了,“爺,您放心,我這就去說明情況,這事兒就算了。”雖然這件事情歸根到底是賴朱家五爺,但是胡掌櫃是不想說什麽了,畢竟他現在覺得隻要兒子能好就行。再加上,這位爺和朱家的關係他也是知道了,雖然覺得懲罰力度弱了點,但是好歹自己兒子沒事兒,這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這個倒是不著急,在裏麵受些教訓也是好的,”顧啟珪迴答,省的出來以後還到處惹是生非,既然朱家的長輩管不了,就讓別人替他們管吧,要是真的得了教訓才好呢,怎麽算都不吃虧。反正隻要和縣衙那邊打了招唿,在裏麵肯定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這一下換成是胡家的老兩口驚住了,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位爺竟然是這麽個想法的。
顧啟珪坐到了太師椅上,整以暇接的說道:“兩位恐怕也有所耳聞,我這位舅舅最是常出事情,就是要我說起來,這件事情也得是好好料理一下的。這件事情我並不出麵,就有二位和朱家談就是了,這惡人就該受到懲罰,倘若這朱家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二位盡可能的不鬆口就是了,等什麽時候滿意了,什麽時候再說。”顧啟珪說的不吭不卑,這件事情他本來就沒有想著出麵,來這一趟拉攏人心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爺高義,”胡掌櫃現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想那朱家五爺仗著以前有些權勢就這樣胡亂作為,他當然是恨的,但是因這顧啟珪的這一層關係,原本也隻能想想,現在峰迴路轉,他不要太驚喜。
從胡府出來的時候,顧啟珪吩咐顧擎,“給母親去信,就說安慶這邊已經沒有什麽事情了,胡七七沒事兒了,朱家五爺性命無虞。”
“是,屬下知道了。”
現在算是深更半夜,周邊兒是沒有什麽人的,剛剛他和胡家二老說要迴老宅取東西的事情的當然是胡謅的,他來安慶當然是有事情,要說他在這裏最親的人,當然就是這裏了。
顧啟珪站在一棟宅子麵前,顧擎直接上去叩響了門環。
不一會兒,裏麵就出來了聲音,“誰?”因為是深更半夜,聲音裏還帶著濃濃的防備,想也知道此刻這宅子裏的門房肯定也是戰戰兢兢在說話的。
“京城顧家來人,”顧擎迴答道。
“你這樣說我不知道真假啊,你有什麽憑證,從門底下傳過來。”裏麵的聲音響起。
顧啟珪直接把腰間的香囊遞給了顧擎,示意他傳過去,顧啟珪說道:“我是你們夫人的弟弟,把荷包交於她就可以了。”
沒錯這裏就是江南張府,也就是顧煙茗府上,顧啟珪來這裏當然不單單是為了見到自家姐姐,他還有其他的事情呢。
過了大概一刻鍾,房門打開,此事就是前院的等也完全打開了,來迎接他的是張文麟夫婦。
“怎麽挑這個時間過來了?”顧煙茗走進顧啟珪,摸了摸他的手,感覺到溫熱才鬆了一口氣。剛剛從丫鬟手裏拿到荷包的時候,她是一眼就認出來了,畢竟那還是自己親自繡的,隻是沒想到自家弟弟這個時候過來了。
“姐姐,姐夫”顧啟珪行禮,之後就迴答顧煙茗的問題,“這時間是趕巧了,因為要去兩廣,明日下午時分就發船倒是沒有什麽時間的。”
“這麽緊急的嗎?”顧煙茗是知道自家弟弟要去兩廣的消息的,之前朱氏來信的時候提過這個事情,當時還說不確定有沒有時間過來,現在看其來時間確實是著急的很。“夫君,你趕緊讓廚房給給啟珪做些好克化的吃食端上來吧。”顧煙茗說道,她還要和弟弟說些話,實在是走不開。
顧啟珪看了看神色自然的顧煙茗和張文麟,知道這是他們生活中的常態,心情好了幾分,笑著說道:“那就麻煩姐夫了。”
張文麟點點頭,笑著出去了,成親之後,他是越來越知道妻子的好。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相處其阿裏還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但是這麽些年過去了,他們相處的非常好,說是琴瑟和鳴也是可以的。雖然妻子私底下的性子十分的可愛,但是人前一定是最端莊的張夫人,也隻有在顧家的人麵前才會這樣,但是不論什麽樣子,在張文麟這裏都是極其吸引人的。
張文麟迴來的時候姐弟倆已經聊到了小姨子。
“娘說諾諾像我小時候,我是沒有什麽感覺的,那小子軟軟糯糯的,好玩的很。二姐身子也好,我來的時候,小二還沒取名字呢,李維在那翻來覆去的,我看著都煩,我說我區唄,他又不樂意。二姐說要是在滿月之前還是決定不了,就用我給取的名字。”這是顧啟珪說的,語氣之中還帶著幸災樂禍。
“你可悠著點兒吧,諾諾的名字不就是你給取的,你也不能讓人做爹爹沒有一點參與感不是。”顧煙茗笑著說道。
顧煙琪生第一胎的時候,小兩口沒什麽經驗,差點兒出了大事兒,雖然算是虛驚一場,但還是把李維下了個夠嗆,孩子出生之後他就直接進了產房陪顧煙琪,連剛出生的孩子都顧不上。這事兒令顧煙琪非常的懊惱,覺得是他不重視自己生下來的孩子,正巧顧啟珪當時來信說想為外甥取名諾,顧煙琪覺得寓意好,就砍了想將功贖罪的李維連夜翻出來的名字,直接就定了孩子叫李諾。
這一來是李維取的名字實在是沒眼看;二來嘛,顧煙琪自小信服顧啟珪,覺得自家弟弟千好萬好的,這自然是延續到了給自家兒子取名字這一事兒上。
“這可不是我的問題,要是李維這一次還給小二取名叫春生、鐵柱什麽的,我的迎麵還是很大的。”顧啟珪笑著說道。
站在一旁的張文麟現在的感覺隻有幸虧自己還是讀過點書、能分辨美醜的,不然連給孩子取名字的幾乎可是都沒有了。
姐弟倆說著話,那邊膳食也就上來了,顧啟珪坐在那裏一個人狼吞虎咽,自從昨日在船上用了午膳他還沒有用東西呢,本來還不覺得餓,這吃食一上來,肚子就完全癟下去了。
“娘親之前準備了些東西,我過來的時候不好帶,已經吩咐玨然讓他安排人之後給你送過來。”顧啟珪對顧煙茗說道,之前朱氏放到船上的東西,這一次都算是清掉了,除了衣物,他都用不了,所以幹脆和之前為大姐備的禮一起拉過來。
顧煙茗點了點頭。
“姐姐你去休息吧,我和姐夫說上幾句話就該迴去了。”
“嗯,路上一定小心些,等迴程的時候再過來,多停些日子,孩子們可是都不記得舅舅了。”顧煙茗叮囑著。
“好。”顧啟珪迴道。
顧煙茗也不在多說就出了房間。顧啟珪看著自家大姐離開,才看向自家姐夫,說起來要和姐夫說事兒才是他今日到這裏的正事。
第180章 (雙更合一)
張文麟看著自家妻子迴了院子,才迴過頭來看向顧啟珪,他可不認為妻弟這麽晚也要過來就是為了和妻子敘個舊這麽簡單,肯定是有事情的。
顧啟珪在張文麟看過來的時候笑了一下,他這個姐夫可不是個草包,聰明的厲害,肯定是想到自己還有事情要說的。嗯,自從自家大姐嫁到了張家,再來有了二姐夫,他現在看這個大姐夫比之前是順眼了很多,也可以說這是遠香近臭。
他這次過來主要是想和大姐夫商量些事情,現在張文麟可是在江南已經待了六七年,按照慣例,今上這兩年可是該召他進京了。但是顧啟珪並不認為現在進京是一個好主意,京城之中的形勢大家都知道,不過這最終做決定的是張家人,他也是幹預不了的。
話又說迴來,即使是這樣,這該說的還是要說,他現在也想知道張家具體想怎麽辦,這樣也好繼續之後的事情。畢竟要是張文麟現在迴京,京城之中還是要好好布置一下的。
“去書房吧。”張文麟說道,這要說正事兒還是在書房之中,更讓人安心。
顧啟珪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之後,顧啟珪出了張府,吩咐顧擎送一封信去京城之後,就一路披星戴月的又迴了吉城。連續的趕路並沒有讓顧啟珪覺得很累,畢竟之前的那幾年,他都是這樣過來的。
迴到吉城的時候,時辰還不算太晚,最起碼離出發還有是有一段時間的。顧啟珪剛到了碼頭附近,就看到安玨然正在對物資做最後的檢查。
“朱家那邊兒的事情怎麽樣了?”安玨然看到顧啟珪過來,就問道。雖然朱家大爺是他的老師,還是正式行了拜師禮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與朱家並不能說是很親近,雖然每年也都聯係著,但是就像是普通的遠方親戚一樣。就是朱家大爺這個師傅都沒有在他的人生之中留下什麽深刻的影響,畢竟當時教授他課業的人是朱家的幾個小輩,再之後他就習武走了另一條道路。
尤其之前還有六年的時間都沒怎麽見過,到現在也就是逢年過節才會聯係著,所以安玨然雖然知道那件事情,現在也是關心的問上一問,很大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件事情是顧啟珪去做的。
“沒有什麽大事兒,之後慢慢就沒事兒了。”顧啟珪說道,這事兒他還真覺得沒什麽好說的。
“先迴去休息一下,之後就要出發了,這後半路不知道好不好走,還是留些力氣為好。”安玨然囑咐道。這接下來就算是兩廣的最後的路程,要說大的危險應該也不會有,因為他們是奉皇命過來的,就算是兩廣那邊有鬼,也不會在他們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動手。主要是要是兩廣這樣做了也會引起京城那邊兒的反彈,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兩廣那邊的官員當然不會輕易這樣做,明顯的節外生枝,就是在給自己找大麻煩。
“好,我知道了。”顧啟珪迴答,這條道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之前這條官路並沒有發生過什麽事情,但是也不排除其他的意外就是了。
顧啟珪和安玨然打過招唿之後就和顧擎進了客棧。
顧啟珪迴到自己的房間裏準備蓄精養銳的時候,顧擎就進來了,一看就是有事情要稟報。因為在船上的時候,這些個消息顧啟珪是沒有時間看的,現在到了吉城,當然是有很多他不知道的訊息。
“皇上下令讓三皇子和五皇子去南靖接四皇子,現在兩位王爺應該已經到了南靖了。”顧擎向顧啟珪說著他剛剛才得到最新的訊息。
顧啟珪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這件事情他現在倒是不怎麽關心了,反正沐澈隻要是在做事情之前是一定是會做萬全準備的。“兩廣那邊怎麽樣,有什麽消息傳來嗎?”磨石宇和顧十六可是到了有幾日了,要說這第一批的消息應該已經遞出來了才對。
“是,主子,兩廣的水恐怕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深。”顧擎拿出一封信,上麵的封口是墨紅的,印著‘密’字。這信裏的內容,他是不知道的,但是既然用了紅封,就已經能證明這兩廣的水是混的徹底,要知道在顧家的暗衛之中,隻有最重要嚴肅的信箋才能用紅封密字。
顧啟珪的眼睛一凜,雖然是有著這規矩,但是他已經好多年都不曾看到紅封信箋了,看來確實是發現了大事。顧啟珪接過信,慢慢撕開,看過之後,直接拿了蠟燭過來,親自燒光了。看著這封信在他麵前化成了灰燼,顧啟珪才再次吩咐道:“給那邊兒去信:靜觀其變,一切行動都停下來,切勿輕舉妄動,等我過去在說。”現下兩廣那邊兒風向不明,要是那幾個人敢輕舉妄動的話,根本不用想都能知道結局。
“是,屬下這就去。”顧擎應道,轉身就往外走,這是急事兒,當然是該快著些去信的。
顧啟珪點了點頭,在顧擎走了之後,他飲了一口桌上放著的涼茶,默了一會兒。離家半月多,他有些想家了,剛剛進客棧的時候,他本來還有些疲憊,但是看了剛才的信箋之後完全沒有感覺了,整個人從心裏都躁了起來。起身從行李之中翻出了筆墨,顧啟珪開始給家裏的父母妻兒寫信,心裏才算是慢慢的靜了下來。
未正時分,他們一行人開始趕路,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都騎馬前行,要知道他們這次來的大多數都是文官,不管是已經在朝堂上待了一段時間的,還是初出茅廬的什麽都不懂的,總體來講,都是不適合長時間騎行的,身子根本就受不了。最後就隻能是選擇坐馬車,不過這畢竟是有任務在身,當然不會是一人一輛豪華馬車,除了兩位正副領頭的,其他都是兩三人擠在一輛馬車之上。
顧啟珪因為迴來的晚,錯過了之前馬車分配的時間,最後就隻有他是多出來的,其他已經擠了人的,顧啟珪當然不能上去自找沒趣,也不能去和周守硯和王猛湊活,這兩個人都不是省事兒的,還是離得遠些才安全。
最後的結果就是顧啟珪要跟著中禁衛一起騎馬,索性他也沒有什麽不適應的。雖然現在身體和神經上有些勞累,但是比之之前幾年,現在的他感覺倒是更好一些。再加上因為馬車的速度跟不上,所以他們前行的速度並不是很快,騎在馬上並沒有很不舒爽。
“之前有走過這條官路嗎,當時路上可還平靜?”在顧啟珪旁邊的安玨然問道。
“這條道上還沒有發生過什麽不好的事兒,你可以放心些。再說這兩件事情本就沒有可比性,當時我們就是幾個過路的,身上就一身衣裳,就是有人也看不到眼裏的。”顧啟珪說道,當時他們輕車簡裘,什麽都沒有,而且,還帶著一群一看就不好惹的練家子,就是這條道上有人做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買賣也不敢動這硬茬吧,可能撈不著好處不說,要是再搭進去一條命,可就得不償失了。
安玨然點點頭,啟珪說的很有道理。
“現在根本不用太擔心,依我看來,咱們最難走的路,是到了兩廣的地界才能有的,人都說‘民以食為天’,現在那邊可就缺這些東西,餓著肚子的人是沒有理智的,還容易跟著人行動,要是看好到了咱們,咱們是別想著能全個兒的走到來那個將總督那裏了。”顧啟珪又說道,他現在並不擔心這路上有什麽,畢竟再怎麽說他們是有皇命在身的,要是出了什麽事情,可是要驚動官府的,就是有人有心思也得思忖清楚。
但是到了兩廣的地界,情況就不一樣了,畢竟有時候人性才是最可怕的,雖然現在看起來他們人已經不少了,但是要是災民真的暴動他們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到時候要再有起哄的,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安玨然之前也是想到了這個的,但是這事兒本就不可避免,但是事情的嚴重程度還是要看情況的,現在就是不知道兩廣那邊賑災的情況如何了。
“可不要對兩廣總督許琦許寅父子倆和閆如譯抱太大的期望,還想著讓他們賑災?”顧啟珪諷刺的笑了笑,還真是笑話,要說這些人也是夠狠,就不怕遭報應,不過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人,能做出這事兒來也不是想不到的。
“你知道什麽了?”顧啟珪的口氣明顯就不對,所以安玨然直覺的這樣說道。
“沒什麽,這事兒就先放一放,你也不用太擔心,指不定咱們剛到兩廣的地界兒,人那邊兒就派人來提前來接應我們了呢,夜長夢多容易多生枝節,別人巴不得速戰速決才好。”最好咱們能加速自己的步伐,少看看少聽聽的吧事情解決個大完滿,顧啟珪心裏冷笑,但是他現在並沒有打算和玨然說具體的事情,畢竟是還有待考證。不過就算是確信了,也不適合在這裏說出來,雖然這周圍幾個都是他們身邊的人。
安玨然心裏轉了幾圈,突然問道,“你身邊的石宇呢?這一段時間好像都沒有見到他。”他沒有問顧十六,因為那是暗衛,所以不在明麵上出現很正常,但是磨石宇不一樣,他確實是經常跟在啟珪身邊兒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說道:“小磨去幫我處理生意上的事情了,你知道那小子很是那塊料,在那方麵我是不及他的。”
“不會這麽巧,過幾日我就能見到是石宇吧,”安玨然笑著說道。
顧啟珪‘哈哈’笑了幾聲,不知道說什麽了,嗯,確實一定會見到的。
安玨然皺眉,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是他現在已經肯定啟珪是知道什麽事情了。啟珪向來不打無把握的仗,這次當然也是一樣,此事本就無可厚非,就是他本來也是想要這樣幹的,再加上磨石宇是一個有本事兒的,倒也令人放心。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因為行進的比較慢,所以每日往前走的路程都是一定的。他們是禁衛副將在前麵帶領著眾人,作為禁衛頭領的安玨然護著最後麵的周守硯和王猛的馬車走在最後麵,顧啟珪就跟在安玨然身邊兒,時而低聲說著話也是愜意。
他們一路上都是極為小心的前行,畢竟人生地不熟,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還是時刻做著準備為好,比較幸運的是一直到進了兩廣的地界都沒有什麽意外的事情發生。
正是進了兩廣的地界兒,也算是進最危險的地方了,畢竟這時候兩廣是大麵積的受災,到處是逃難的人群,這時候的他們當然是最不安全的了,身後載著的可都是這一次賑災哦要用到的物資,但是索性兩廣那邊兒派了人來接應他們。
安玨然知道來的這些兵馬的目的是要迎接他們的時候,有一瞬間是懵掉的,竟然是讓啟珪給說著了,他當然是極其驚訝的,但是他盡力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派人叫來了周守硯,周守硯當然是親自下馬車迎人,雙方在言笑晏晏之中達成了合意,就這樣他們在兩廣本地軍的護送之下進了總督府。
忠親王對著仁親王沒好氣的‘嗯’了一聲就趕緊出了宮,他還是要去和自家舅舅商量一下子,現在可是不好辦了,這次父皇明顯的是想看到兄友弟恭的場麵,要是沐澈在他這裏沒了性命,恐怕一根刺就紮進了他父皇的心裏了,之後會怎麽樣就不知道了。
忠親王到了袁府,如此這般一說,袁坤就是沉默,本來他想著讓沐澈在迴來的路上出個意外,畢竟現在沐澈身負重傷,出了意外對大家來講也不是什麽出乎意料的事情,到那時候,大家隻會記住一個護民愛民但是早逝的王爺,起碼比一個能說會搶還拿權的王爺好多了。再說了這路上動手比在南靖簡單多了。但是現在出了這種情況,這件事情就得提前動手才行。
袁坤是個有成算的,之前他就已經意識到了從沐澈那裏得來的壓力,現在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對沐澈他現在當然是提防之心更重。隻是現在這些事情都湊到一起去了,那邊來兩廣的事情還沒個著落,現在南靖又出了這種事情,禍不單行,自然要考慮的就多了。
“先準備著,我派人去南靖探聽消息,要是最後實在是沒有了辦法,就把事情掛到五皇子身上。”袁坤說道,他現在是離不了京城的,明顯的聖上的目的就是想看手足情深,但是元奎有預感要是現在滿足了聖上,之後就該是自己後悔了。
忠親王忙不迭的點頭稱是。
不管怎麽說吧,這件事情是這麽定下來了。
義親王沐澈的事情發酵的比較厲害,不僅南靖那邊兒的百姓對義親王感恩戴德,就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有所耳聞。因為這件事情,今上親自下令太醫院的太醫,讓他們以命抵命的救治忠親王,也可以看出今上算是對義親王上心了。
因為是在船上,船隻在各個地方又都不停靠,所以顧啟珪得到消息的已經是比較晚的時間了,消息是從安玨然那裏知道的。這事兒對於在朝堂之上的人來說,這是個大事兒,畢竟現在這個時間,出現個什麽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改變風向。但是對於顧啟珪他們一行人來說,這事兒頂對就是個談資,尤其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講。
顧啟珪再自己房間裏和顧擎說事情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件事情。
顧擎:“四皇子重傷,現在外麵已經是議論紛紛了,但是這消息未免也傳播的太快了一些,”現在外麵可是比他們知道的還早上一些,雖然他們在行船之中好了,但是這才短短幾日啊。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點也是蹊蹺就是了,雖說南靖離京城並不能說很遠,義親王也早他們一步出發,但是算起來的話,義親王剛到南靖的時候這事情就發生了,說起來這個也太巧合了一些。
顧啟珪笑了一下,“所以說,這也算是老天在幫他不是,這要真是氣運倒是不能說什麽的。”顧啟珪倒是沒有想太多,沐澈已經等的太久了,現在即使是有什麽行動也是理所應當的,一直沒動作才奇怪呢。要是再不刷一刷好感,是很容易就被上位者忘記的,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沐澈不會不知道,隻是沒想到他會選擇這樣做。
顧擎也點了點頭,不經意的說道:“不過看起來,表少爺對這件事情倒是極其了解的。”他說這句話倒是沒有其他的意思,就是不經意說出來的,但是顧啟珪還是聽再聊心裏。從以前到現在看起來,玨然和沐澈是很少有什麽交集的,但是玨然這一次罕見的對義親王有了興趣,是偶然嗎?
船很快的就到了吉城,這之中確實是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他們一路上非常安穩的到了吉城,下船的時候,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這一段時間自己胖了一些,畢竟一直窩在船上,索性衣服還是能穿的下去的。
到了吉城之後,他們會留上一段時間,畢竟在平壤的時候能從京城派人過去親自準備,但是吉城這裏還是需要好好的安排一下的,雖然這裏的縣官已經親自過來迎接了。
既然到了吉城,時間也完全充分,顧啟珪就直接找周守硯說了情況,最後雖然被調侃了一番,但是周守硯還是沒有阻攔他就是了。和安玨然打了招唿,顧啟珪就去了安慶,他第一時間當然是去胡掌櫃那裏,朱家的事情顧啟珪是不想大摻和的,但是之前他和母親打過保障,所以倒也不能完全不關心。但是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親自去看看情況在做決定。
顧啟珪到達安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要是在京城之中肯定是已經躲躲藏藏的時間了,但是在安慶是沒有人管的,所以顧啟珪和幾名安慰直接就進了胡宅,也成功的把主人給弄了起來。
胡掌櫃看到是自家主子過來了,這就是要往下跪,被顧啟珪直接扶了起來,“胡掌櫃這是幹什麽,我實在是擔不起的。”
“這次都是幸虧的您,要不然我家那個不成器的東西,這一次是完全沒救了。”要知道這個兒子可是他的命了,為了要個兒子費盡了心思,除了那樣的事情,他都恨不得自己上去跟人拚命。其實說起來這胡掌櫃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要知道雖然他兒子被寵壞了些,但是並不是一個惹事兒的人,這次的事情也確實全然就是朱家五爺的責任。
顧啟珪去元青元大夫那裏了解了情況,情況比自己之前想的情況好很多,恢複隻是時間問題,知道了這些,顧啟珪心裏也有了譜。胡掌櫃和胡家夫人是緊緊近在顧啟珪身後,唯恐有丁點兒怠慢了顧啟珪,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至於朱家五爺,”顧啟珪的剛開口,那邊胡掌櫃就趕緊說話了,“爺,您放心,我這就去說明情況,這事兒就算了。”雖然這件事情歸根到底是賴朱家五爺,但是胡掌櫃是不想說什麽了,畢竟他現在覺得隻要兒子能好就行。再加上,這位爺和朱家的關係他也是知道了,雖然覺得懲罰力度弱了點,但是好歹自己兒子沒事兒,這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這個倒是不著急,在裏麵受些教訓也是好的,”顧啟珪迴答,省的出來以後還到處惹是生非,既然朱家的長輩管不了,就讓別人替他們管吧,要是真的得了教訓才好呢,怎麽算都不吃虧。反正隻要和縣衙那邊打了招唿,在裏麵肯定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這一下換成是胡家的老兩口驚住了,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位爺竟然是這麽個想法的。
顧啟珪坐到了太師椅上,整以暇接的說道:“兩位恐怕也有所耳聞,我這位舅舅最是常出事情,就是要我說起來,這件事情也得是好好料理一下的。這件事情我並不出麵,就有二位和朱家談就是了,這惡人就該受到懲罰,倘若這朱家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二位盡可能的不鬆口就是了,等什麽時候滿意了,什麽時候再說。”顧啟珪說的不吭不卑,這件事情他本來就沒有想著出麵,來這一趟拉攏人心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爺高義,”胡掌櫃現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想那朱家五爺仗著以前有些權勢就這樣胡亂作為,他當然是恨的,但是因這顧啟珪的這一層關係,原本也隻能想想,現在峰迴路轉,他不要太驚喜。
從胡府出來的時候,顧啟珪吩咐顧擎,“給母親去信,就說安慶這邊已經沒有什麽事情了,胡七七沒事兒了,朱家五爺性命無虞。”
“是,屬下知道了。”
現在算是深更半夜,周邊兒是沒有什麽人的,剛剛他和胡家二老說要迴老宅取東西的事情的當然是胡謅的,他來安慶當然是有事情,要說他在這裏最親的人,當然就是這裏了。
顧啟珪站在一棟宅子麵前,顧擎直接上去叩響了門環。
不一會兒,裏麵就出來了聲音,“誰?”因為是深更半夜,聲音裏還帶著濃濃的防備,想也知道此刻這宅子裏的門房肯定也是戰戰兢兢在說話的。
“京城顧家來人,”顧擎迴答道。
“你這樣說我不知道真假啊,你有什麽憑證,從門底下傳過來。”裏麵的聲音響起。
顧啟珪直接把腰間的香囊遞給了顧擎,示意他傳過去,顧啟珪說道:“我是你們夫人的弟弟,把荷包交於她就可以了。”
沒錯這裏就是江南張府,也就是顧煙茗府上,顧啟珪來這裏當然不單單是為了見到自家姐姐,他還有其他的事情呢。
過了大概一刻鍾,房門打開,此事就是前院的等也完全打開了,來迎接他的是張文麟夫婦。
“怎麽挑這個時間過來了?”顧煙茗走進顧啟珪,摸了摸他的手,感覺到溫熱才鬆了一口氣。剛剛從丫鬟手裏拿到荷包的時候,她是一眼就認出來了,畢竟那還是自己親自繡的,隻是沒想到自家弟弟這個時候過來了。
“姐姐,姐夫”顧啟珪行禮,之後就迴答顧煙茗的問題,“這時間是趕巧了,因為要去兩廣,明日下午時分就發船倒是沒有什麽時間的。”
“這麽緊急的嗎?”顧煙茗是知道自家弟弟要去兩廣的消息的,之前朱氏來信的時候提過這個事情,當時還說不確定有沒有時間過來,現在看其來時間確實是著急的很。“夫君,你趕緊讓廚房給給啟珪做些好克化的吃食端上來吧。”顧煙茗說道,她還要和弟弟說些話,實在是走不開。
顧啟珪看了看神色自然的顧煙茗和張文麟,知道這是他們生活中的常態,心情好了幾分,笑著說道:“那就麻煩姐夫了。”
張文麟點點頭,笑著出去了,成親之後,他是越來越知道妻子的好。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相處其阿裏還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但是這麽些年過去了,他們相處的非常好,說是琴瑟和鳴也是可以的。雖然妻子私底下的性子十分的可愛,但是人前一定是最端莊的張夫人,也隻有在顧家的人麵前才會這樣,但是不論什麽樣子,在張文麟這裏都是極其吸引人的。
張文麟迴來的時候姐弟倆已經聊到了小姨子。
“娘說諾諾像我小時候,我是沒有什麽感覺的,那小子軟軟糯糯的,好玩的很。二姐身子也好,我來的時候,小二還沒取名字呢,李維在那翻來覆去的,我看著都煩,我說我區唄,他又不樂意。二姐說要是在滿月之前還是決定不了,就用我給取的名字。”這是顧啟珪說的,語氣之中還帶著幸災樂禍。
“你可悠著點兒吧,諾諾的名字不就是你給取的,你也不能讓人做爹爹沒有一點參與感不是。”顧煙茗笑著說道。
顧煙琪生第一胎的時候,小兩口沒什麽經驗,差點兒出了大事兒,雖然算是虛驚一場,但還是把李維下了個夠嗆,孩子出生之後他就直接進了產房陪顧煙琪,連剛出生的孩子都顧不上。這事兒令顧煙琪非常的懊惱,覺得是他不重視自己生下來的孩子,正巧顧啟珪當時來信說想為外甥取名諾,顧煙琪覺得寓意好,就砍了想將功贖罪的李維連夜翻出來的名字,直接就定了孩子叫李諾。
這一來是李維取的名字實在是沒眼看;二來嘛,顧煙琪自小信服顧啟珪,覺得自家弟弟千好萬好的,這自然是延續到了給自家兒子取名字這一事兒上。
“這可不是我的問題,要是李維這一次還給小二取名叫春生、鐵柱什麽的,我的迎麵還是很大的。”顧啟珪笑著說道。
站在一旁的張文麟現在的感覺隻有幸虧自己還是讀過點書、能分辨美醜的,不然連給孩子取名字的幾乎可是都沒有了。
姐弟倆說著話,那邊膳食也就上來了,顧啟珪坐在那裏一個人狼吞虎咽,自從昨日在船上用了午膳他還沒有用東西呢,本來還不覺得餓,這吃食一上來,肚子就完全癟下去了。
“娘親之前準備了些東西,我過來的時候不好帶,已經吩咐玨然讓他安排人之後給你送過來。”顧啟珪對顧煙茗說道,之前朱氏放到船上的東西,這一次都算是清掉了,除了衣物,他都用不了,所以幹脆和之前為大姐備的禮一起拉過來。
顧煙茗點了點頭。
“姐姐你去休息吧,我和姐夫說上幾句話就該迴去了。”
“嗯,路上一定小心些,等迴程的時候再過來,多停些日子,孩子們可是都不記得舅舅了。”顧煙茗叮囑著。
“好。”顧啟珪迴道。
顧煙茗也不在多說就出了房間。顧啟珪看著自家大姐離開,才看向自家姐夫,說起來要和姐夫說事兒才是他今日到這裏的正事。
第180章 (雙更合一)
張文麟看著自家妻子迴了院子,才迴過頭來看向顧啟珪,他可不認為妻弟這麽晚也要過來就是為了和妻子敘個舊這麽簡單,肯定是有事情的。
顧啟珪在張文麟看過來的時候笑了一下,他這個姐夫可不是個草包,聰明的厲害,肯定是想到自己還有事情要說的。嗯,自從自家大姐嫁到了張家,再來有了二姐夫,他現在看這個大姐夫比之前是順眼了很多,也可以說這是遠香近臭。
他這次過來主要是想和大姐夫商量些事情,現在張文麟可是在江南已經待了六七年,按照慣例,今上這兩年可是該召他進京了。但是顧啟珪並不認為現在進京是一個好主意,京城之中的形勢大家都知道,不過這最終做決定的是張家人,他也是幹預不了的。
話又說迴來,即使是這樣,這該說的還是要說,他現在也想知道張家具體想怎麽辦,這樣也好繼續之後的事情。畢竟要是張文麟現在迴京,京城之中還是要好好布置一下的。
“去書房吧。”張文麟說道,這要說正事兒還是在書房之中,更讓人安心。
顧啟珪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之後,顧啟珪出了張府,吩咐顧擎送一封信去京城之後,就一路披星戴月的又迴了吉城。連續的趕路並沒有讓顧啟珪覺得很累,畢竟之前的那幾年,他都是這樣過來的。
迴到吉城的時候,時辰還不算太晚,最起碼離出發還有是有一段時間的。顧啟珪剛到了碼頭附近,就看到安玨然正在對物資做最後的檢查。
“朱家那邊兒的事情怎麽樣了?”安玨然看到顧啟珪過來,就問道。雖然朱家大爺是他的老師,還是正式行了拜師禮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與朱家並不能說是很親近,雖然每年也都聯係著,但是就像是普通的遠方親戚一樣。就是朱家大爺這個師傅都沒有在他的人生之中留下什麽深刻的影響,畢竟當時教授他課業的人是朱家的幾個小輩,再之後他就習武走了另一條道路。
尤其之前還有六年的時間都沒怎麽見過,到現在也就是逢年過節才會聯係著,所以安玨然雖然知道那件事情,現在也是關心的問上一問,很大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件事情是顧啟珪去做的。
“沒有什麽大事兒,之後慢慢就沒事兒了。”顧啟珪說道,這事兒他還真覺得沒什麽好說的。
“先迴去休息一下,之後就要出發了,這後半路不知道好不好走,還是留些力氣為好。”安玨然囑咐道。這接下來就算是兩廣的最後的路程,要說大的危險應該也不會有,因為他們是奉皇命過來的,就算是兩廣那邊有鬼,也不會在他們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動手。主要是要是兩廣這樣做了也會引起京城那邊兒的反彈,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兩廣那邊的官員當然不會輕易這樣做,明顯的節外生枝,就是在給自己找大麻煩。
“好,我知道了。”顧啟珪迴答,這條道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之前這條官路並沒有發生過什麽事情,但是也不排除其他的意外就是了。
顧啟珪和安玨然打過招唿之後就和顧擎進了客棧。
顧啟珪迴到自己的房間裏準備蓄精養銳的時候,顧擎就進來了,一看就是有事情要稟報。因為在船上的時候,這些個消息顧啟珪是沒有時間看的,現在到了吉城,當然是有很多他不知道的訊息。
“皇上下令讓三皇子和五皇子去南靖接四皇子,現在兩位王爺應該已經到了南靖了。”顧擎向顧啟珪說著他剛剛才得到最新的訊息。
顧啟珪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這件事情他現在倒是不怎麽關心了,反正沐澈隻要是在做事情之前是一定是會做萬全準備的。“兩廣那邊怎麽樣,有什麽消息傳來嗎?”磨石宇和顧十六可是到了有幾日了,要說這第一批的消息應該已經遞出來了才對。
“是,主子,兩廣的水恐怕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深。”顧擎拿出一封信,上麵的封口是墨紅的,印著‘密’字。這信裏的內容,他是不知道的,但是既然用了紅封,就已經能證明這兩廣的水是混的徹底,要知道在顧家的暗衛之中,隻有最重要嚴肅的信箋才能用紅封密字。
顧啟珪的眼睛一凜,雖然是有著這規矩,但是他已經好多年都不曾看到紅封信箋了,看來確實是發現了大事。顧啟珪接過信,慢慢撕開,看過之後,直接拿了蠟燭過來,親自燒光了。看著這封信在他麵前化成了灰燼,顧啟珪才再次吩咐道:“給那邊兒去信:靜觀其變,一切行動都停下來,切勿輕舉妄動,等我過去在說。”現下兩廣那邊兒風向不明,要是那幾個人敢輕舉妄動的話,根本不用想都能知道結局。
“是,屬下這就去。”顧擎應道,轉身就往外走,這是急事兒,當然是該快著些去信的。
顧啟珪點了點頭,在顧擎走了之後,他飲了一口桌上放著的涼茶,默了一會兒。離家半月多,他有些想家了,剛剛進客棧的時候,他本來還有些疲憊,但是看了剛才的信箋之後完全沒有感覺了,整個人從心裏都躁了起來。起身從行李之中翻出了筆墨,顧啟珪開始給家裏的父母妻兒寫信,心裏才算是慢慢的靜了下來。
未正時分,他們一行人開始趕路,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都騎馬前行,要知道他們這次來的大多數都是文官,不管是已經在朝堂上待了一段時間的,還是初出茅廬的什麽都不懂的,總體來講,都是不適合長時間騎行的,身子根本就受不了。最後就隻能是選擇坐馬車,不過這畢竟是有任務在身,當然不會是一人一輛豪華馬車,除了兩位正副領頭的,其他都是兩三人擠在一輛馬車之上。
顧啟珪因為迴來的晚,錯過了之前馬車分配的時間,最後就隻有他是多出來的,其他已經擠了人的,顧啟珪當然不能上去自找沒趣,也不能去和周守硯和王猛湊活,這兩個人都不是省事兒的,還是離得遠些才安全。
最後的結果就是顧啟珪要跟著中禁衛一起騎馬,索性他也沒有什麽不適應的。雖然現在身體和神經上有些勞累,但是比之之前幾年,現在的他感覺倒是更好一些。再加上因為馬車的速度跟不上,所以他們前行的速度並不是很快,騎在馬上並沒有很不舒爽。
“之前有走過這條官路嗎,當時路上可還平靜?”在顧啟珪旁邊的安玨然問道。
“這條道上還沒有發生過什麽不好的事兒,你可以放心些。再說這兩件事情本就沒有可比性,當時我們就是幾個過路的,身上就一身衣裳,就是有人也看不到眼裏的。”顧啟珪說道,當時他們輕車簡裘,什麽都沒有,而且,還帶著一群一看就不好惹的練家子,就是這條道上有人做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買賣也不敢動這硬茬吧,可能撈不著好處不說,要是再搭進去一條命,可就得不償失了。
安玨然點點頭,啟珪說的很有道理。
“現在根本不用太擔心,依我看來,咱們最難走的路,是到了兩廣的地界才能有的,人都說‘民以食為天’,現在那邊可就缺這些東西,餓著肚子的人是沒有理智的,還容易跟著人行動,要是看好到了咱們,咱們是別想著能全個兒的走到來那個將總督那裏了。”顧啟珪又說道,他現在並不擔心這路上有什麽,畢竟再怎麽說他們是有皇命在身的,要是出了什麽事情,可是要驚動官府的,就是有人有心思也得思忖清楚。
但是到了兩廣的地界,情況就不一樣了,畢竟有時候人性才是最可怕的,雖然現在看起來他們人已經不少了,但是要是災民真的暴動他們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到時候要再有起哄的,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安玨然之前也是想到了這個的,但是這事兒本就不可避免,但是事情的嚴重程度還是要看情況的,現在就是不知道兩廣那邊賑災的情況如何了。
“可不要對兩廣總督許琦許寅父子倆和閆如譯抱太大的期望,還想著讓他們賑災?”顧啟珪諷刺的笑了笑,還真是笑話,要說這些人也是夠狠,就不怕遭報應,不過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人,能做出這事兒來也不是想不到的。
“你知道什麽了?”顧啟珪的口氣明顯就不對,所以安玨然直覺的這樣說道。
“沒什麽,這事兒就先放一放,你也不用太擔心,指不定咱們剛到兩廣的地界兒,人那邊兒就派人來提前來接應我們了呢,夜長夢多容易多生枝節,別人巴不得速戰速決才好。”最好咱們能加速自己的步伐,少看看少聽聽的吧事情解決個大完滿,顧啟珪心裏冷笑,但是他現在並沒有打算和玨然說具體的事情,畢竟是還有待考證。不過就算是確信了,也不適合在這裏說出來,雖然這周圍幾個都是他們身邊的人。
安玨然心裏轉了幾圈,突然問道,“你身邊的石宇呢?這一段時間好像都沒有見到他。”他沒有問顧十六,因為那是暗衛,所以不在明麵上出現很正常,但是磨石宇不一樣,他確實是經常跟在啟珪身邊兒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說道:“小磨去幫我處理生意上的事情了,你知道那小子很是那塊料,在那方麵我是不及他的。”
“不會這麽巧,過幾日我就能見到是石宇吧,”安玨然笑著說道。
顧啟珪‘哈哈’笑了幾聲,不知道說什麽了,嗯,確實一定會見到的。
安玨然皺眉,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是他現在已經肯定啟珪是知道什麽事情了。啟珪向來不打無把握的仗,這次當然也是一樣,此事本就無可厚非,就是他本來也是想要這樣幹的,再加上磨石宇是一個有本事兒的,倒也令人放心。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因為行進的比較慢,所以每日往前走的路程都是一定的。他們是禁衛副將在前麵帶領著眾人,作為禁衛頭領的安玨然護著最後麵的周守硯和王猛的馬車走在最後麵,顧啟珪就跟在安玨然身邊兒,時而低聲說著話也是愜意。
他們一路上都是極為小心的前行,畢竟人生地不熟,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還是時刻做著準備為好,比較幸運的是一直到進了兩廣的地界都沒有什麽意外的事情發生。
正是進了兩廣的地界兒,也算是進最危險的地方了,畢竟這時候兩廣是大麵積的受災,到處是逃難的人群,這時候的他們當然是最不安全的了,身後載著的可都是這一次賑災哦要用到的物資,但是索性兩廣那邊兒派了人來接應他們。
安玨然知道來的這些兵馬的目的是要迎接他們的時候,有一瞬間是懵掉的,竟然是讓啟珪給說著了,他當然是極其驚訝的,但是他盡力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派人叫來了周守硯,周守硯當然是親自下馬車迎人,雙方在言笑晏晏之中達成了合意,就這樣他們在兩廣本地軍的護送之下進了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