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餘後,北境開始了新的建設征程。
至此,這件事情也算是解決了,各方都相安無事。
第156章 往事(一)
六年後
“主子,咱們現在就進城去嗎?”一個一襲黑衣的男子問著走在前頭的白衣男子。
身著白衣的男子年歲不大,但是看著卻很滄桑,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說是違和感倒是也不是。此時他正抬頭看京城的城門,算起來他離開這個地方已經整整六年了,現在再迴來免不了有些物是人非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今的紫禁城到底是變成什麽樣了,看了一會兒他才低聲迴道:“嗯,進城吧。”
不過真正的進到城裏,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有句話說的倒是沒錯的,不管走了多長時間,這裏都還是家,什麽時候迴來都不會有陌生的感覺。京城還是一如往昔的熱鬧繁華,雖然兩旁多了許多他不知道也沒見過的店鋪,但是感覺還是沒有變的。今日京城異常的熱鬧,如今剛剛轉過了四月,三年一度的會試在日前結束了,今日恰恰是春闈揭榜日。
當然如此的熱鬧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六年前,因事耽擱,後有因事被今上勒令禁止參加一屆科舉考試的顧閣老的幼子,昔日‘京中四公子’之一的顧啟珪在這一次順利的下場了。說起這位顧家七少爺的事情,這整個京城的百姓都能說上兩句,畢竟這事情很傳奇,令人唏噓不已,談起此事大家總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的都跟真的看見了似的。白衣男子就站在人群之中,麵無表情的聽著,臉上的表情似是哀傷到也不全是。
“爺,咱們迴府吧,家裏還有人等著呢。”黑衣男子出聲。
白衣男子沒有說話,突然周圍的人群也是安靜了下來,府衙那邊開始放榜了。白衣男子往邊上讓了讓就停住了腳,靜靜的聽著衙役的唱名,沒有離開的意思。
終於,他聽到了,“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連續三遍,聲音渾厚,這次的會元郎出爐了。
白衣男子聽完這一句,摹地轉身,“走吧,迴府。”白衣男子吩咐一聲,接著就往前走。
黑衣男子笑了笑,雖然從表情上看不出來,但是他能明顯的感覺到主子的腳步輕鬆了許多。
府衙對過的客棧
顧啟珪站在人群之中聽著周圍人的恭維,笑著迴話,雖然說得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卻不錯。每一次的搭話都恰到好處,不管遠近和他說話,他都能輕鬆應對,讓與之對話的人都感覺自己是受重視的。
時間匆匆已經過去了六年,那個鋒芒畢露的少年早已已經變成了如今沉穩的青年,現在的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講他都已經長大了。麵對眼前這種局麵,他簡直遊刃有餘。
因為殿試就在幾日之後,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給這些學子定名次的時候,所以他們這群人的空閑時間並不多,沒考中的要忙著迴鄉準備三年後的考試,考中的要迴去忙著為殿試做準備,期望在七日之後的殿試之中一鳴驚人,所以沒多大會兒,客棧裏的學子們都散了。
顧啟珪從人群之中出來,雖然說考中了會元,但是顧啟珪臉上還是很平常,這些年的經曆讓他開始喜怒不顯於麵。他當然也知道之後的殿試是關鍵,依照今上對爹爹的態度,他應該也不會太為難自己,但是顧啟珪還是不敢大意。雖然說能進入到殿試的都肯定能中,但是‘同進士,如夫人’,要是他真的進入到同進士的行列,才真是會成為全京城人的笑柄。也不知道殿試之時還有沒有人揪著六年前的事情不放,想想他就覺得心累。京中百姓頂多是那這些當成談資玩笑,但是那些諫官,嘴真的是厲害,尤以蔡暢最為難纏,當年就說的他不得不在蟄伏三年,不知道今年又會怎樣。
想想那事兒,顧啟珪也是覺得可笑。要不是那件事情的話,他的人生軌跡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會在北境事情完美解決之後進入太學,三年之後參加會試進入官場,大概也會謹遵聖旨娶了那個僅僅有過兩麵之緣的長寧郡主。不過,這些隻是以前,都是在有如果的前提下才會發生,因為這個世上沒有如果,所以六年前發生的那件事情使得這些變成了永遠的不可能。
其實說起來顧啟珪並沒有像別人以為的那樣抗拒六年前的事情,雖然事情的發生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因為在事情中他得到了額外的一些東西,讓他覺得這事兒也沒有什麽不好。再說了,就算沒有發生此事,接下來的那些規劃與他而言也沒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為這其中的一些事情,顧啟珪前幾年都沒有待在京城,他四處遊曆,滿處的跑,張了些見識,也結識了一些至交好友。他是兩年前才迴到京城的,因為當時有了不得不迴來的理由,之後就一直留在了京城。
顧啟珪沒過多長時間就迴到了顧府,才剛剛到門口,一個老嬤嬤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對著顧啟珪說道:“七少爺,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您行行好,跟著勸勸姑奶奶吧。”老嬤嬤說的戰戰兢兢,眼前的少爺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幾年七少爺越來越有大老爺的氣勢,讓他們一眾下人都不敢太過放肆,也不知道老夫人在想什麽,隻要姑奶奶一哭,就不知道怎麽辦了。
顧啟珪看了一眼眼前的嬤嬤,輕聲說道:“姑母有事兒為何找我,就是有事兒啟珪又能怎麽辦,還是去安府請姑夫走一趟吧。”
老嬤嬤一噎,想也知道七少爺是故意的,這姑奶奶時常來家裏哭訴,為的就是姑老爺的事情,要是姑老爺溫柔體貼,姑奶奶怎麽還會如此,但是她是下人,自然不會這樣說。
“七少爺行行好吧,這老夫人的身子可是撐不住啊。”老嬤嬤說著就是要跪下去,就算是知道老夫人安氏拎不清,但是她們做下人的可是沒有這樣多好說的,主子的吩咐完不成,受罪的是她們自己。
顧啟珪皺眉,不知道他平時是不是給他們家裏人灌輸了什麽錯誤的想法,都是以為他好說話似的,一個兩個的都想往他頭上踩。不過,“走吧,去看看。”也不知道顧玲燕又有什麽幺蛾子,他倒是想看看。
顧啟珪率先走了出去,老嬤嬤趕緊跟在了他身後。顧啟珪到‘南行院’的時候,顧啟陵和蔡氏也在,顧啟珪行了禮站在那裏,看都沒有看安氏旁邊的顧玲燕,直接問道:“不知道祖母叫我來是有什麽事情?”
“你表弟這都多大了還不迴家,堅持窩在那樣偏遠的地方,你倆關係好,你去勸勸他,讓他別那樣固執了。”安氏看著女兒不開口,硬著頭皮開了口,天知道她自以為是軟著的口氣,停在別人耳朵裏是多麽的別扭。
顧啟珪看著安氏雖然話裏是拜托的意思,但是語氣還是理所當然的,就有些想笑。但是他也沒有表現出來,轉而說道:“玨然在那裏過得不錯,起碼不會有人老是幹涉他,我沒覺得不好,比起家裏那裏更自在些也說不定。”說完,顧啟珪看了看顧玲燕,意有所指。
“你什麽意思?”顧玲燕抬頭發現顧啟珪在看他。
“姑姑不知道?那就算了,反正玨然之事,我是沒有任何辦法的。”顧啟珪慢慢說道,說起安玨然,顧啟珪也是有些生氣的,那個小子還真是憋得住氣,說是不聯係,這六年他們不曾通過一次信。也隻有和顧十一通信他才能了解玨然的近況。
“你,”顧玲燕站起來,連這個小輩都敢刺兒她了,作為顧玲燕當然是受不了的。
“姑母雖然是長輩,但是無緣無故的對侄子動手,倒也說不過去的,再說我現在已經及冠了。”顧啟珪看著顧玲燕伸過來的手,往後撤了一步,堪堪躲了過去。就在今年的三月份他已經及冠,師父賜字‘子玠’,‘玠’大圭也,和他的名含義多有想通的地方,倒也是很好的寓意。男子及冠便是成年,這時候的男子就不能被當成一個小孩子來看了,一個外嫁的女子去娘家教訓侄子,這道理怎麽也說不過去。
“怎麽和你姑姑說話呢,她怎麽會與你動手,”安氏拉過女兒,大聲嗬斥顧啟珪。其實說起來,要不是女兒一次次的過來哭鬧她根本不想見眼前的這個孫子,每次被他盯著,總是莫名有些心虛。
“沒有是最好的了,要是祖母沒有什麽事情的話,我先迴去了。”顧啟珪說著便往外走。
顧玲燕現在想起來找玨然,肯定不是因為想起還有這麽個兒子了,當年因為那事兒鬧得兇,發生了這一係列前前後後的事情,玨然更是一走了之,還去了那樣危險的地方,誰叫都不迴來。這令安意榮頗為惱火,對始作俑者顧玲燕更是一點情麵沒留,一直到現在夫妻兩個的感情都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所以顧玲燕才開始一次次的讓玨然迴來,讓她可以挽迴這為數不多的夫妻情感,但是沒有結果。為了這顧玲燕現在來顧府來的很勤快,想讓和玨然走得近的他們為她說情,看能不能讓玨然迴心轉意,不過因為朱氏之前直接和顧玲燕撕破了臉皮,所以顧玲燕不敢去‘閔意堂’打擾,這樣一來她就隻能從安氏這邊入手。
第157章 往事(二)
顧啟珪繼續往外走,他從來沒有動過要把安玨然從那裏叫迴來的,一來顧啟珪始終認為他要是想迴來就會迴來了,根本用不著人去說情。這二來玨然已經隱約知道了那事兒,現在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還是等他想明白再迴來的好。三來顧啟珪覺得就是自己去說情,也不一定能得到肯定的結果。不過,都六年了啊。
“二弟,要是方便的話,你就順便幫幫姑姑,你看這……”蔡氏看顧啟珪轉身就走,就開始為顧玲燕說情,想當個和事老。
不過,顧啟珪認為自己並不需要一個什麽都不知道,平日裏連自己的事情都拎不清的人說教,就停下腳步看著蔡氏,說道:“大嫂又知道什麽,要是想做什麽大可以自己去幹,我有點忙,空閑時間倒是不多的。”
“怎麽和你嫂子說話呢,這不也是為了玨然好嗎?”顧啟陵插話,他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情,但是顯然安玨然確實在外麵待了太長時間了,整整六年都沒有迴家,他覺得姑姑擔心也是正常。
“兄長也是什麽都不知道,就不要開口了。”顧啟珪開口,直接堵住了顧啟陵接下來的話,轉身出了‘南行院’。就是出了院子,身後‘嚶嚶’的哭泣聲夾雜著安氏的聲音還是源源不斷的傳到他耳朵裏,令他感到心煩。
顧啟珪走在這偌大的顧府裏,迴頭看看這‘南行院’,直覺就是皺眉,他剛剛就不該來這裏。安氏這母子倆的腦迴路,不是他能理解的,這麽長時間他就沒理解過。
“走吧,先去‘閔意堂’給娘親請安。”顧啟珪吩咐身後的顧擎,想必娘親那裏已經得到了會試的消息,說不定現在正在找他呢。
途中經過‘茗琪閣’,顧啟珪停下看了看,這院子基本已經荒廢了,不過因為顧府沒有主子住進去,這兒處處還留著兩個姐姐生活過的痕跡,有時候二姐迴來還會在這裏住個兩日。說起兩個姐姐,顧啟珪是一肚子不甘心,對兩個姐夫他之前想的手段是一點沒有用上,這都已經成了他的怨念了。
那件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是諫官在朝堂寸步不讓,逼得剛剛才能站起來的爹爹不得親自去處理此事。重壓之下,沒多久他就離開了京城避風頭。
五年前大姐顧煙茗嫁給張文麟的時候,這風聲還沒有下去,他匆匆趕迴來送嫁,也沒有太過招搖。再加上出嫁前姐姐抱著他哭,好像要把淚全部流幹似的,令他根本提不起精神去弄張文麟。到現在他都能記著大姐出嫁前一天對他說的話,知道了這些他也大致明白之前大姐為什麽會做出的某些不合時宜的舉動和反應了。
出嫁的前一個晚上,顧煙茗與他和顧煙琪說話,姐弟三個像小時候一樣盤腿坐在床上玩葉子牌,顧煙琪熬不過第一個睡了過去。顧煙茗看了看顧啟珪說道:“前兩天忠親王府傳出來消息,側妃徐茯苓難產沒了。”
顧啟珪不明所以,“這大喜的日子說這些做什麽。”
顧煙茗接著說道,“小時候,我經常做夢,總是夢見自己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要害自己,那個要害自己,夢裏的我好想總是活在恐慌之中。說是夢也很真實,有一段時間我總會死分不清夢境和真實。但是後來夢醒了,真實的生活真的是和夢裏相反的,起碼夢裏的我是沒有資格披上紅嫁衣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才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迴答道:“嗯,那些都是假的,夢都是相反的,現在才是真的,大姐就要嫁人了。以前在家裏沒有受過委屈,以後也不能,有什麽事一定告訴家裏。大姐一定會幸福的。”
顧煙茗笑著點點頭。
事實證明,顧煙茗這幾年來確實過得很是不錯,現在張文麟又往上升了,現在的‘鹽鐵司’直接撇開了之前的世家,管理著江南四省的鹽鐵,張文麟是絕對的長官,作為當家主母的顧煙茗自然是水漲船高。
二姐顧煙琪是在三年前成親的,婚事定的猝不及防,就是成親的對方都是顧啟珪始料未及的。竟然是李維,當年顧啟珪曾經覺得這位好友喜歡卻沒有堅持,不過事實證明顧啟珪錯了。人家很是堅持,短短四五年的時間‘茗’的店鋪開到了大齊各個重要的城池,以生產精品茶在聞名,深受達官貴人喜歡。他到了京城之後就行動了,這其中的過程,顧啟珪不得而知,但是就連他的雙親對李維都是讚不絕口,想必李維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嗯,這門親事顧啟珪是連參加都沒得參加,當時他在塞外,等他接到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後,那時候二姐已經成親了。
婚後的顧煙琪定居在了京城,比起顧煙茗,倒是她迴家方便些,顧啟珪倒是經常見到她,看狀態就知道她過得很是滋潤。
不過,作為顧啟珪還是非常的遺憾就是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閔意堂’,顧啟珪直接拐了進去。
其實真要說起來,這顧府,也不能叫顧府了。六年前,北境大獲全勝,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得到最大好處的當然是忠親王,直接加封了九珠親王,算是大齊建朝以來親王之中最高的品階了。除了忠親王,在折子之中,陸老爺子重點提出了顧啟珪,包括讓暗衛上戰場發揮了作用,還有就是那些大夫和藥材。結果自然也是得了賞賜,不過賞的卻不是顧啟珪,而是教子有方的他爹爹——顧國安,直接被封為了‘忠意伯’,這是個實打實的頭銜,還有封地和府邸,待遇比顧雍還要好上一些。
這一門兩個封號的事情也是建朝來頭一遭,一時間顧府風頭無量,但是朝中諫官卻是頗為看不慣,覺得這有違祖訓,多次上表,聖上還是堅持己見。後果當然是顧府遭人嫉恨,這也是為什麽之後當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人都來針對的原因。聖上說你顧國安教子有方,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諫官門有話說了,當然是逮著好一通說,最後就是聖上也承受不住壓力了。結果就是雖然顧國安在朝堂之中的地位沒有變,但是顧啟珪卻是在外麵待了四年多才迴了京城,就算是在京城也是怎麽低調怎麽來。
顧啟珪邊想邊走,轉過了長廊,就被朱氏看著了。
“剛剛去哪了?”朱氏笑著問道,她知道兒子中了會元,自然非常的高興。剛剛就有人說兒子進府了,但是她都等了好一會兒了也沒見人影。
“剛剛有些事情,耽擱了會兒。”顧啟珪沒實話,朱氏這幾年為他和玨然操的心夠多了,反正事情已經解決了,也沒有必要說些有的沒的。要知道,現在但凡沾著顧玲燕的事情,朱氏就得炸。
朱氏沒有問下去,她看著兒子說道:“你爹說這幾日玨然就迴來了,到時候你去看看他,那孩子心思重,有什麽話都不說,他要是不想呆在安府,就接到家裏來住,安意榮那裏我和你爹去說。”
顧啟珪是知道那小子還和爹娘聯係著的,所以就算是不和自己聯係,他也沒說什麽。不過知道是一迴事兒,說出來又是另一迴事,“那小子這六年都不和我聯係,是不想見我呢,還我親自去見他,讓他親自來見我還差不多,”顧啟珪抱怨著嘟噥,罕見的有些孩子氣。
朱氏拍拍兒子,笑罵道:“說什麽呢,玨然是覺得內疚呢,但那件事兒不怪他,你能不知道,還這樣說。”那件事情,朱氏也生氣,但是玨然是沒有錯處的,孩子因為那件事情在懲罰自己,更是讓她心裏不好受。因為一件事,讓她兩個兒子都受罪,所以說朱氏和顧玲燕撕破臉當然是一定的。
“我知道了,娘,這不是說笑呢嗎。”顧啟珪趕緊笑著解釋。其實真說起來,到現在顧啟珪都不知道自己當年做得對不對,當時他隻是想著長痛不如短痛,湊著個契機讓他知道真相。雖然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但是起碼不是完全被蒙在鼓裏,所以他當時沒有阻止玨然繼續聽下去。顧啟珪一想到安玨然是因為這個才一直憋著一口氣不迴來,就一陣心虛。
顧啟珪站在朱氏身後看著她是弄些草藥,自從爹爹那次受傷之後,留下了些後遺症,時常得泡藥浴,久而久之,沒有什麽事情的朱氏也就開始侍弄草藥了。
“你一會兒迴梨花胡同,這幾日累不累,府上的事兒是她在管著?”朱氏邊弄著草藥邊問道。
“娘放心,她都做了的,您就別擔心了。”顧啟珪趕緊快速的迴答,要是他不表態,他娘準得一直說下去。
“你呀,”一聽就是不誠心,朱氏歎了口氣,卻沒有再說什麽。說起來,她對那孩子就是不喜歡也不能接受,想也知道,她想讓兒子得到最好的,到頭來卻……朱氏很是不甘心,因為這,心裏更是不喜歡顧玲燕。
朱氏說的‘她’,指的是顧啟珪的妻子,是的,顧啟珪也已經成親了,兩年前他有了明媒正娶的結發妻子,說起來這也算是那件事情的後遺症。
顧啟珪剛想開口,就看到剛進門的顧十六正衝他使眼色。
顧啟珪不動聲色的走到一旁,附耳過去,“表少爺迴京,現在已經到安府了。”
第158章 往事(三)
聽到十六說此事,顧啟珪還有一陣的恍惚,沒想到剛剛娘親才剛說起玨然,現在他人已經到到家了。
“你們在說什麽悄悄話呢,還不能讓我知道?”朱氏看著兒子和顧十六在那竊竊私語,好笑的問道,倒不是打探,就隻是調笑。
顧啟珪轉身,笑著說道:“都是些鋪子裏的事情,還是不要汙了娘的耳朵。”
“剛剛安夫人已經匆匆趕迴家裏去了,這是沒有告訴夫人。”身後顧十六小聲的說道。
已經麵朝朱氏的顧啟珪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接著向朱氏說道,“娘,我這邊還有些事情,迴頭再過來看您。這次的會試就先放一放,一切等殿試過後再說。”
知道兒子事忙,所以朱氏也不阻攔,“嗯,小心著些,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吧。”她知道自家兒子這些年都很忙,雖然她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情,但是夫君沒有阻攔過,想來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他也沒什麽好說的。
顧啟珪行禮就這樣出了‘閔意堂’,轉過彎就告訴顧十六,“去通知安玨然,我在‘櫞閣’等著他。”已經六年了,那小子終於是轉過彎兒來了。
“是,屬下知道了。”顧十六應道,就下去通知人了。
顧啟珪到‘櫞閣’的時候,安玨然還有到,他一個人坐在二樓,看著外麵大路上的人來人往,六年前的事情又再次出現在了腦中。
六年前,當他順利的解決朱家的事情迴到京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安玨然,他總覺的安玨然有些不對,卻又說不出那裏不好。所以他連家都沒有迴,直接就去了安府,身邊也隻是帶著一個顧擎,他當時隻是想去看看,和顧啟珪說話的時候,還把顧擎和顧十一散出去了,當時想著就是在安府,肯定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和安玨然談了很久,顧啟珪之前的情報也沒什麽不對,就還是與顧玲燕有關,她看來看去,還是最中意陸航家裏的庶女陸呦做她的兒媳婦。期間還做了些小手段,這令安玨然不堪其擾。對這一部分的事情,安玨然沒有仔細說明,顧啟珪也沒有追著問,再怎麽說,顧玲燕在明麵上是安玨然的母親。
“你可真幸運,舅母和舅父都很好。”安玨然苦笑著對顧啟珪說道。
顧啟珪心裏卻是非常的不好受,卻沒有辦法說什麽。
晚飯時分,安居兒那領著顧啟珪去給安意榮和顧玲燕請安,這本來就是禮數,就算是不喜,也不能沒了禮數不是。他們到的似乎很不巧,安意榮和顧玲燕在爭吵,很激烈的那種,站在院門口都能聽見屋裏的爭吵聲。
而且,這時候的正院罕見的沒有丫鬟婆子把守,顧啟珪本來想迴去的,畢竟是客人,這樣也太尷尬了一些,而且剛剛他還聽見顧玲燕在指責安意榮。但是安玨然沒有動,發而向前行進了幾步,顧啟珪知道因為習武所以他的聽力也好上一些,以為他是聽到了什麽,所以就跟了上去,裏的近了,聽得更是清楚了。
“安意榮,這一輩子你都別想,你永遠都靠近不了她。”這是顧玲燕的歇斯底裏。
“燕兒,到底要我怎樣,你才能相信我,我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安意榮說的無奈。
“你敢說,你那樣體貼她兒子不是因為她。”顧玲燕直接指責道。
至此,這件事情也算是解決了,各方都相安無事。
第156章 往事(一)
六年後
“主子,咱們現在就進城去嗎?”一個一襲黑衣的男子問著走在前頭的白衣男子。
身著白衣的男子年歲不大,但是看著卻很滄桑,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說是違和感倒是也不是。此時他正抬頭看京城的城門,算起來他離開這個地方已經整整六年了,現在再迴來免不了有些物是人非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今的紫禁城到底是變成什麽樣了,看了一會兒他才低聲迴道:“嗯,進城吧。”
不過真正的進到城裏,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有句話說的倒是沒錯的,不管走了多長時間,這裏都還是家,什麽時候迴來都不會有陌生的感覺。京城還是一如往昔的熱鬧繁華,雖然兩旁多了許多他不知道也沒見過的店鋪,但是感覺還是沒有變的。今日京城異常的熱鬧,如今剛剛轉過了四月,三年一度的會試在日前結束了,今日恰恰是春闈揭榜日。
當然如此的熱鬧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六年前,因事耽擱,後有因事被今上勒令禁止參加一屆科舉考試的顧閣老的幼子,昔日‘京中四公子’之一的顧啟珪在這一次順利的下場了。說起這位顧家七少爺的事情,這整個京城的百姓都能說上兩句,畢竟這事情很傳奇,令人唏噓不已,談起此事大家總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的都跟真的看見了似的。白衣男子就站在人群之中,麵無表情的聽著,臉上的表情似是哀傷到也不全是。
“爺,咱們迴府吧,家裏還有人等著呢。”黑衣男子出聲。
白衣男子沒有說話,突然周圍的人群也是安靜了下來,府衙那邊開始放榜了。白衣男子往邊上讓了讓就停住了腳,靜靜的聽著衙役的唱名,沒有離開的意思。
終於,他聽到了,“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連續三遍,聲音渾厚,這次的會元郎出爐了。
白衣男子聽完這一句,摹地轉身,“走吧,迴府。”白衣男子吩咐一聲,接著就往前走。
黑衣男子笑了笑,雖然從表情上看不出來,但是他能明顯的感覺到主子的腳步輕鬆了許多。
府衙對過的客棧
顧啟珪站在人群之中聽著周圍人的恭維,笑著迴話,雖然說得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卻不錯。每一次的搭話都恰到好處,不管遠近和他說話,他都能輕鬆應對,讓與之對話的人都感覺自己是受重視的。
時間匆匆已經過去了六年,那個鋒芒畢露的少年早已已經變成了如今沉穩的青年,現在的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講他都已經長大了。麵對眼前這種局麵,他簡直遊刃有餘。
因為殿試就在幾日之後,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給這些學子定名次的時候,所以他們這群人的空閑時間並不多,沒考中的要忙著迴鄉準備三年後的考試,考中的要迴去忙著為殿試做準備,期望在七日之後的殿試之中一鳴驚人,所以沒多大會兒,客棧裏的學子們都散了。
顧啟珪從人群之中出來,雖然說考中了會元,但是顧啟珪臉上還是很平常,這些年的經曆讓他開始喜怒不顯於麵。他當然也知道之後的殿試是關鍵,依照今上對爹爹的態度,他應該也不會太為難自己,但是顧啟珪還是不敢大意。雖然說能進入到殿試的都肯定能中,但是‘同進士,如夫人’,要是他真的進入到同進士的行列,才真是會成為全京城人的笑柄。也不知道殿試之時還有沒有人揪著六年前的事情不放,想想他就覺得心累。京中百姓頂多是那這些當成談資玩笑,但是那些諫官,嘴真的是厲害,尤以蔡暢最為難纏,當年就說的他不得不在蟄伏三年,不知道今年又會怎樣。
想想那事兒,顧啟珪也是覺得可笑。要不是那件事情的話,他的人生軌跡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會在北境事情完美解決之後進入太學,三年之後參加會試進入官場,大概也會謹遵聖旨娶了那個僅僅有過兩麵之緣的長寧郡主。不過,這些隻是以前,都是在有如果的前提下才會發生,因為這個世上沒有如果,所以六年前發生的那件事情使得這些變成了永遠的不可能。
其實說起來顧啟珪並沒有像別人以為的那樣抗拒六年前的事情,雖然事情的發生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因為在事情中他得到了額外的一些東西,讓他覺得這事兒也沒有什麽不好。再說了,就算沒有發生此事,接下來的那些規劃與他而言也沒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為這其中的一些事情,顧啟珪前幾年都沒有待在京城,他四處遊曆,滿處的跑,張了些見識,也結識了一些至交好友。他是兩年前才迴到京城的,因為當時有了不得不迴來的理由,之後就一直留在了京城。
顧啟珪沒過多長時間就迴到了顧府,才剛剛到門口,一個老嬤嬤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對著顧啟珪說道:“七少爺,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您行行好,跟著勸勸姑奶奶吧。”老嬤嬤說的戰戰兢兢,眼前的少爺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幾年七少爺越來越有大老爺的氣勢,讓他們一眾下人都不敢太過放肆,也不知道老夫人在想什麽,隻要姑奶奶一哭,就不知道怎麽辦了。
顧啟珪看了一眼眼前的嬤嬤,輕聲說道:“姑母有事兒為何找我,就是有事兒啟珪又能怎麽辦,還是去安府請姑夫走一趟吧。”
老嬤嬤一噎,想也知道七少爺是故意的,這姑奶奶時常來家裏哭訴,為的就是姑老爺的事情,要是姑老爺溫柔體貼,姑奶奶怎麽還會如此,但是她是下人,自然不會這樣說。
“七少爺行行好吧,這老夫人的身子可是撐不住啊。”老嬤嬤說著就是要跪下去,就算是知道老夫人安氏拎不清,但是她們做下人的可是沒有這樣多好說的,主子的吩咐完不成,受罪的是她們自己。
顧啟珪皺眉,不知道他平時是不是給他們家裏人灌輸了什麽錯誤的想法,都是以為他好說話似的,一個兩個的都想往他頭上踩。不過,“走吧,去看看。”也不知道顧玲燕又有什麽幺蛾子,他倒是想看看。
顧啟珪率先走了出去,老嬤嬤趕緊跟在了他身後。顧啟珪到‘南行院’的時候,顧啟陵和蔡氏也在,顧啟珪行了禮站在那裏,看都沒有看安氏旁邊的顧玲燕,直接問道:“不知道祖母叫我來是有什麽事情?”
“你表弟這都多大了還不迴家,堅持窩在那樣偏遠的地方,你倆關係好,你去勸勸他,讓他別那樣固執了。”安氏看著女兒不開口,硬著頭皮開了口,天知道她自以為是軟著的口氣,停在別人耳朵裏是多麽的別扭。
顧啟珪看著安氏雖然話裏是拜托的意思,但是語氣還是理所當然的,就有些想笑。但是他也沒有表現出來,轉而說道:“玨然在那裏過得不錯,起碼不會有人老是幹涉他,我沒覺得不好,比起家裏那裏更自在些也說不定。”說完,顧啟珪看了看顧玲燕,意有所指。
“你什麽意思?”顧玲燕抬頭發現顧啟珪在看他。
“姑姑不知道?那就算了,反正玨然之事,我是沒有任何辦法的。”顧啟珪慢慢說道,說起安玨然,顧啟珪也是有些生氣的,那個小子還真是憋得住氣,說是不聯係,這六年他們不曾通過一次信。也隻有和顧十一通信他才能了解玨然的近況。
“你,”顧玲燕站起來,連這個小輩都敢刺兒她了,作為顧玲燕當然是受不了的。
“姑母雖然是長輩,但是無緣無故的對侄子動手,倒也說不過去的,再說我現在已經及冠了。”顧啟珪看著顧玲燕伸過來的手,往後撤了一步,堪堪躲了過去。就在今年的三月份他已經及冠,師父賜字‘子玠’,‘玠’大圭也,和他的名含義多有想通的地方,倒也是很好的寓意。男子及冠便是成年,這時候的男子就不能被當成一個小孩子來看了,一個外嫁的女子去娘家教訓侄子,這道理怎麽也說不過去。
“怎麽和你姑姑說話呢,她怎麽會與你動手,”安氏拉過女兒,大聲嗬斥顧啟珪。其實說起來,要不是女兒一次次的過來哭鬧她根本不想見眼前的這個孫子,每次被他盯著,總是莫名有些心虛。
“沒有是最好的了,要是祖母沒有什麽事情的話,我先迴去了。”顧啟珪說著便往外走。
顧玲燕現在想起來找玨然,肯定不是因為想起還有這麽個兒子了,當年因為那事兒鬧得兇,發生了這一係列前前後後的事情,玨然更是一走了之,還去了那樣危險的地方,誰叫都不迴來。這令安意榮頗為惱火,對始作俑者顧玲燕更是一點情麵沒留,一直到現在夫妻兩個的感情都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所以顧玲燕才開始一次次的讓玨然迴來,讓她可以挽迴這為數不多的夫妻情感,但是沒有結果。為了這顧玲燕現在來顧府來的很勤快,想讓和玨然走得近的他們為她說情,看能不能讓玨然迴心轉意,不過因為朱氏之前直接和顧玲燕撕破了臉皮,所以顧玲燕不敢去‘閔意堂’打擾,這樣一來她就隻能從安氏這邊入手。
第157章 往事(二)
顧啟珪繼續往外走,他從來沒有動過要把安玨然從那裏叫迴來的,一來顧啟珪始終認為他要是想迴來就會迴來了,根本用不著人去說情。這二來玨然已經隱約知道了那事兒,現在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還是等他想明白再迴來的好。三來顧啟珪覺得就是自己去說情,也不一定能得到肯定的結果。不過,都六年了啊。
“二弟,要是方便的話,你就順便幫幫姑姑,你看這……”蔡氏看顧啟珪轉身就走,就開始為顧玲燕說情,想當個和事老。
不過,顧啟珪認為自己並不需要一個什麽都不知道,平日裏連自己的事情都拎不清的人說教,就停下腳步看著蔡氏,說道:“大嫂又知道什麽,要是想做什麽大可以自己去幹,我有點忙,空閑時間倒是不多的。”
“怎麽和你嫂子說話呢,這不也是為了玨然好嗎?”顧啟陵插話,他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情,但是顯然安玨然確實在外麵待了太長時間了,整整六年都沒有迴家,他覺得姑姑擔心也是正常。
“兄長也是什麽都不知道,就不要開口了。”顧啟珪開口,直接堵住了顧啟陵接下來的話,轉身出了‘南行院’。就是出了院子,身後‘嚶嚶’的哭泣聲夾雜著安氏的聲音還是源源不斷的傳到他耳朵裏,令他感到心煩。
顧啟珪走在這偌大的顧府裏,迴頭看看這‘南行院’,直覺就是皺眉,他剛剛就不該來這裏。安氏這母子倆的腦迴路,不是他能理解的,這麽長時間他就沒理解過。
“走吧,先去‘閔意堂’給娘親請安。”顧啟珪吩咐身後的顧擎,想必娘親那裏已經得到了會試的消息,說不定現在正在找他呢。
途中經過‘茗琪閣’,顧啟珪停下看了看,這院子基本已經荒廢了,不過因為顧府沒有主子住進去,這兒處處還留著兩個姐姐生活過的痕跡,有時候二姐迴來還會在這裏住個兩日。說起兩個姐姐,顧啟珪是一肚子不甘心,對兩個姐夫他之前想的手段是一點沒有用上,這都已經成了他的怨念了。
那件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是諫官在朝堂寸步不讓,逼得剛剛才能站起來的爹爹不得親自去處理此事。重壓之下,沒多久他就離開了京城避風頭。
五年前大姐顧煙茗嫁給張文麟的時候,這風聲還沒有下去,他匆匆趕迴來送嫁,也沒有太過招搖。再加上出嫁前姐姐抱著他哭,好像要把淚全部流幹似的,令他根本提不起精神去弄張文麟。到現在他都能記著大姐出嫁前一天對他說的話,知道了這些他也大致明白之前大姐為什麽會做出的某些不合時宜的舉動和反應了。
出嫁的前一個晚上,顧煙茗與他和顧煙琪說話,姐弟三個像小時候一樣盤腿坐在床上玩葉子牌,顧煙琪熬不過第一個睡了過去。顧煙茗看了看顧啟珪說道:“前兩天忠親王府傳出來消息,側妃徐茯苓難產沒了。”
顧啟珪不明所以,“這大喜的日子說這些做什麽。”
顧煙茗接著說道,“小時候,我經常做夢,總是夢見自己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要害自己,那個要害自己,夢裏的我好想總是活在恐慌之中。說是夢也很真實,有一段時間我總會死分不清夢境和真實。但是後來夢醒了,真實的生活真的是和夢裏相反的,起碼夢裏的我是沒有資格披上紅嫁衣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才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迴答道:“嗯,那些都是假的,夢都是相反的,現在才是真的,大姐就要嫁人了。以前在家裏沒有受過委屈,以後也不能,有什麽事一定告訴家裏。大姐一定會幸福的。”
顧煙茗笑著點點頭。
事實證明,顧煙茗這幾年來確實過得很是不錯,現在張文麟又往上升了,現在的‘鹽鐵司’直接撇開了之前的世家,管理著江南四省的鹽鐵,張文麟是絕對的長官,作為當家主母的顧煙茗自然是水漲船高。
二姐顧煙琪是在三年前成親的,婚事定的猝不及防,就是成親的對方都是顧啟珪始料未及的。竟然是李維,當年顧啟珪曾經覺得這位好友喜歡卻沒有堅持,不過事實證明顧啟珪錯了。人家很是堅持,短短四五年的時間‘茗’的店鋪開到了大齊各個重要的城池,以生產精品茶在聞名,深受達官貴人喜歡。他到了京城之後就行動了,這其中的過程,顧啟珪不得而知,但是就連他的雙親對李維都是讚不絕口,想必李維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嗯,這門親事顧啟珪是連參加都沒得參加,當時他在塞外,等他接到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後,那時候二姐已經成親了。
婚後的顧煙琪定居在了京城,比起顧煙茗,倒是她迴家方便些,顧啟珪倒是經常見到她,看狀態就知道她過得很是滋潤。
不過,作為顧啟珪還是非常的遺憾就是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閔意堂’,顧啟珪直接拐了進去。
其實真要說起來,這顧府,也不能叫顧府了。六年前,北境大獲全勝,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得到最大好處的當然是忠親王,直接加封了九珠親王,算是大齊建朝以來親王之中最高的品階了。除了忠親王,在折子之中,陸老爺子重點提出了顧啟珪,包括讓暗衛上戰場發揮了作用,還有就是那些大夫和藥材。結果自然也是得了賞賜,不過賞的卻不是顧啟珪,而是教子有方的他爹爹——顧國安,直接被封為了‘忠意伯’,這是個實打實的頭銜,還有封地和府邸,待遇比顧雍還要好上一些。
這一門兩個封號的事情也是建朝來頭一遭,一時間顧府風頭無量,但是朝中諫官卻是頗為看不慣,覺得這有違祖訓,多次上表,聖上還是堅持己見。後果當然是顧府遭人嫉恨,這也是為什麽之後當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人都來針對的原因。聖上說你顧國安教子有方,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諫官門有話說了,當然是逮著好一通說,最後就是聖上也承受不住壓力了。結果就是雖然顧國安在朝堂之中的地位沒有變,但是顧啟珪卻是在外麵待了四年多才迴了京城,就算是在京城也是怎麽低調怎麽來。
顧啟珪邊想邊走,轉過了長廊,就被朱氏看著了。
“剛剛去哪了?”朱氏笑著問道,她知道兒子中了會元,自然非常的高興。剛剛就有人說兒子進府了,但是她都等了好一會兒了也沒見人影。
“剛剛有些事情,耽擱了會兒。”顧啟珪沒實話,朱氏這幾年為他和玨然操的心夠多了,反正事情已經解決了,也沒有必要說些有的沒的。要知道,現在但凡沾著顧玲燕的事情,朱氏就得炸。
朱氏沒有問下去,她看著兒子說道:“你爹說這幾日玨然就迴來了,到時候你去看看他,那孩子心思重,有什麽話都不說,他要是不想呆在安府,就接到家裏來住,安意榮那裏我和你爹去說。”
顧啟珪是知道那小子還和爹娘聯係著的,所以就算是不和自己聯係,他也沒說什麽。不過知道是一迴事兒,說出來又是另一迴事,“那小子這六年都不和我聯係,是不想見我呢,還我親自去見他,讓他親自來見我還差不多,”顧啟珪抱怨著嘟噥,罕見的有些孩子氣。
朱氏拍拍兒子,笑罵道:“說什麽呢,玨然是覺得內疚呢,但那件事兒不怪他,你能不知道,還這樣說。”那件事情,朱氏也生氣,但是玨然是沒有錯處的,孩子因為那件事情在懲罰自己,更是讓她心裏不好受。因為一件事,讓她兩個兒子都受罪,所以說朱氏和顧玲燕撕破臉當然是一定的。
“我知道了,娘,這不是說笑呢嗎。”顧啟珪趕緊笑著解釋。其實真說起來,到現在顧啟珪都不知道自己當年做得對不對,當時他隻是想著長痛不如短痛,湊著個契機讓他知道真相。雖然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但是起碼不是完全被蒙在鼓裏,所以他當時沒有阻止玨然繼續聽下去。顧啟珪一想到安玨然是因為這個才一直憋著一口氣不迴來,就一陣心虛。
顧啟珪站在朱氏身後看著她是弄些草藥,自從爹爹那次受傷之後,留下了些後遺症,時常得泡藥浴,久而久之,沒有什麽事情的朱氏也就開始侍弄草藥了。
“你一會兒迴梨花胡同,這幾日累不累,府上的事兒是她在管著?”朱氏邊弄著草藥邊問道。
“娘放心,她都做了的,您就別擔心了。”顧啟珪趕緊快速的迴答,要是他不表態,他娘準得一直說下去。
“你呀,”一聽就是不誠心,朱氏歎了口氣,卻沒有再說什麽。說起來,她對那孩子就是不喜歡也不能接受,想也知道,她想讓兒子得到最好的,到頭來卻……朱氏很是不甘心,因為這,心裏更是不喜歡顧玲燕。
朱氏說的‘她’,指的是顧啟珪的妻子,是的,顧啟珪也已經成親了,兩年前他有了明媒正娶的結發妻子,說起來這也算是那件事情的後遺症。
顧啟珪剛想開口,就看到剛進門的顧十六正衝他使眼色。
顧啟珪不動聲色的走到一旁,附耳過去,“表少爺迴京,現在已經到安府了。”
第158章 往事(三)
聽到十六說此事,顧啟珪還有一陣的恍惚,沒想到剛剛娘親才剛說起玨然,現在他人已經到到家了。
“你們在說什麽悄悄話呢,還不能讓我知道?”朱氏看著兒子和顧十六在那竊竊私語,好笑的問道,倒不是打探,就隻是調笑。
顧啟珪轉身,笑著說道:“都是些鋪子裏的事情,還是不要汙了娘的耳朵。”
“剛剛安夫人已經匆匆趕迴家裏去了,這是沒有告訴夫人。”身後顧十六小聲的說道。
已經麵朝朱氏的顧啟珪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接著向朱氏說道,“娘,我這邊還有些事情,迴頭再過來看您。這次的會試就先放一放,一切等殿試過後再說。”
知道兒子事忙,所以朱氏也不阻攔,“嗯,小心著些,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吧。”她知道自家兒子這些年都很忙,雖然她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情,但是夫君沒有阻攔過,想來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他也沒什麽好說的。
顧啟珪行禮就這樣出了‘閔意堂’,轉過彎就告訴顧十六,“去通知安玨然,我在‘櫞閣’等著他。”已經六年了,那小子終於是轉過彎兒來了。
“是,屬下知道了。”顧十六應道,就下去通知人了。
顧啟珪到‘櫞閣’的時候,安玨然還有到,他一個人坐在二樓,看著外麵大路上的人來人往,六年前的事情又再次出現在了腦中。
六年前,當他順利的解決朱家的事情迴到京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安玨然,他總覺的安玨然有些不對,卻又說不出那裏不好。所以他連家都沒有迴,直接就去了安府,身邊也隻是帶著一個顧擎,他當時隻是想去看看,和顧啟珪說話的時候,還把顧擎和顧十一散出去了,當時想著就是在安府,肯定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和安玨然談了很久,顧啟珪之前的情報也沒什麽不對,就還是與顧玲燕有關,她看來看去,還是最中意陸航家裏的庶女陸呦做她的兒媳婦。期間還做了些小手段,這令安玨然不堪其擾。對這一部分的事情,安玨然沒有仔細說明,顧啟珪也沒有追著問,再怎麽說,顧玲燕在明麵上是安玨然的母親。
“你可真幸運,舅母和舅父都很好。”安玨然苦笑著對顧啟珪說道。
顧啟珪心裏卻是非常的不好受,卻沒有辦法說什麽。
晚飯時分,安居兒那領著顧啟珪去給安意榮和顧玲燕請安,這本來就是禮數,就算是不喜,也不能沒了禮數不是。他們到的似乎很不巧,安意榮和顧玲燕在爭吵,很激烈的那種,站在院門口都能聽見屋裏的爭吵聲。
而且,這時候的正院罕見的沒有丫鬟婆子把守,顧啟珪本來想迴去的,畢竟是客人,這樣也太尷尬了一些,而且剛剛他還聽見顧玲燕在指責安意榮。但是安玨然沒有動,發而向前行進了幾步,顧啟珪知道因為習武所以他的聽力也好上一些,以為他是聽到了什麽,所以就跟了上去,裏的近了,聽得更是清楚了。
“安意榮,這一輩子你都別想,你永遠都靠近不了她。”這是顧玲燕的歇斯底裏。
“燕兒,到底要我怎樣,你才能相信我,我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安意榮說的無奈。
“你敢說,你那樣體貼她兒子不是因為她。”顧玲燕直接指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