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其他人連聲都不敢吭,“老七也跪下,”朱老爺子開口。
朱七爺愣了一下,直接就跪在了地上,果然是和家中庶務有關嗎?
第126章 兩更合一
朱老爺子唿啦啦帶走了這些人,宴會肯定就是草草結束了的,就連朱老夫人冉氏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不過既然老爺子都生這樣大氣了,一想就知道是大事。
看了看下首坐著的孫女,以為她是在擔心自己兒子,就說道:“放心吧,你祖父有分寸,肯定是啟珪發現了什麽大事兒,不然你祖父也不能這樣離場。”
“我知道,啟珪自小就不是個胡鬧的孩子,隻是那孩子自小就膽大,不知道是發生了何事,竟讓祖父生這樣大的氣。”隻盼著大家都好才是,不過剛剛幼子已經明確表示此事緊急,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朱玥冉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覺得自己不該想這樣多,照幼子的意思肯定是朱府出了什麽事情,還是非常緊急的事情,祖母和母親肯定比自己更擔心些,所以自己在這裏自怨自艾肯定是不妥。
想通了這一切,朱氏拍拍兩個女兒的手,邊示意她們去扶老夫人,邊笑著對老夫人冉氏說道:“祖母,我和煙茗煙琪陪您迴院子歇會兒,肯定不能有事兒,祖父還在呢,什麽大事都不能出,肯定是啟珪那孩子又大驚小怪。”朱氏說笑著,想寬慰一下老人的心。其實說起來老爺子和老夫人都是高壽,一直到現在都沒病沒殃的,已經是好事,可不能因為這事兒有影響。
祖孫兩個在這邊兒說話,當然廳堂裏也有想不通看不順眼的,“妹妹,這外甥這麽大陣仗把老爺子請過去了,是不是惹了什麽大禍事啊,這明日就是老爺子的壽辰,這可怎麽得了啊。”二夫人一驚一乍的,語氣裏滿是幸災樂禍,這一下廳堂裏的大部分人都皺起了眉。
“阿娘,”朱家八少爺,也就是朱仕瑾的同母弟弟製止道。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不是表弟惹了什麽禍事,肯定是自家發生了什麽大事,怎麽阿娘就是看不清。表弟有父有母,本家就在安慶,叔伯兄弟不少,就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也不會求到朱府來啊。而且,到現在,大兄長沒有個訊息迴來,他這心裏有些慌慌的。
二夫人不情不願的閉了嘴,平時都是她受氣,這好不容易可以出口氣,怎麽連自家兒子都來針對自己。
朱氏自然不會和她娘家嫂子一般見識的,這個二嫂也是出身世家門戶,但是因為老一輩固守清貧,所以家裏情況一直不好,這養出的女兒就帶有一股子銅臭味,三句兩句不離好處。所以,大廳裏的其他人也懶得說她。
“好了,既然今日裏他們都有事情,就散了各自迴自己的院子吧,”老夫人冉氏吩咐道,又看了看幾個曾孫,“至於你們幾個,你們爹爹既然不在,你們幾個就去檢查下明日流程看看還有什麽遺漏。”
“是,請曾祖母放心。” 幾個小的自是連連答應。
冉氏笑了笑,搭著孫女的手迴了自己的院子,大夫人龔氏陪著徐氏緊隨其後。其他幾個夫人自然也是各迴各院,當然心裏的嘀咕肯定是少不了的,不過她們都是聰明人,像二夫人那樣粗魯的行為,她們肯定不能幹。
書房
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其他人大都是站著的,包括朱老爺——顧啟珪的外祖父,正中央還有兩個跪著的,正是朱仕瑾和朱府七爺。
整個書房一派嚴肅安靜,沒有人敢發出聲音,誰都能看出老爺子是怒急了,整個胸膛上下起伏。
“阿爹,保重身體。”朱老爺上前一步,拍了拍朱老爺子的背,老爺子這樣大的年紀了,甚少有生這樣大氣的時候,到底是發生什麽事情了,看了看站在角落裏的顧啟珪,朱老爺一臉探究。
顧啟珪當然隻做不知,要是可以的話,他都不想到書房裏來,這本就是朱府的事情,要是自己從之前就能確認朱仕瑾確實是做了那樣的事情,他肯定早早就甩手了,還能摻和至今?不過啊,他倒是想看看朱家要怎樣處理此事。
朱老爺子好不容易緩過勁來,看著地上跪著大孫子,又看看了看站著的幾個明顯的不解,“啟珪,”朱老爺子吩咐了一聲。
“是,”顧啟珪行禮答道。
“你來說說此事吧。”朱老爺子說道。
顧啟珪自然是不怯場的,此事他既然摻和進來,就沒有現在退出的道理。顧啟珪撿自己知道的說了,眾人聽得慢慢臉上露出驚詫的表情,最後變成了不可置信。
二爺直接跪了下來,“祖父,父親,是孫兒教導不周,才叫這個逆子做出了這樣的事情。”為官多年,他自然知道此事的嚴重性,稍不注意就是誅九族的事情,沒想到她兒子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做了出來,他們朱家竟沒有一人覺察出來。二老爺還算是冷靜,為官多年,早已經養成了在麵容上戴一層麵具的習慣。
“是孫兒的不是,管理家中庶務多年,沒想到出了這樣大的紕漏,我也沒發現,請祖父、父親責罰。”朱七爺認錯,那是他大侄子,他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或是怎麽樣,他還正打算把手裏的權力慢慢移交過去,放心讓他去幹呢,畢竟仕瑾的能力不錯,又有經商的天分,和官府打交道也有一套。這幾年朱家庶務被管理的很好,他自然沒有跟著去一一核查,沒想到竟出了這樣的事情,那鐵礦是可以隨便碰的嗎。
其他幾位爺也跪坐一團,顧啟珪自然也不能免俗。朱仕瑾麵上倒是平靜,還是帶著似有似無的冷漠。
顧啟珪還在繼續說著,剛剛他隻大致講了事情,接下來才是重點,“表哥是我從京中帶迴來的,鄉試過後,啟珪收到消息,大表哥在京中與羅國二皇子有密切聯係,就想著親自去確認一下,不想在那裏侍衛還發現了三皇子。因為他們似乎已經達成了某項交易,想了想我就請人配合幫著把表哥帶迴來了,不過我留了信箋給表哥京中的‘朋友’,道是家中急事要先迴江南安慶處理,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發現。還是請曾外祖父和外祖父趕緊拿個主意,此事不能耽擱,要是被倒打一耙就得不償失了。”
一屋子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夥同本國皇子勾結外族的事情也算是奇聞,沒想到竟然出現在了他朱家,真真是……
朱老爺子氣的一腳過去,朱仕瑾就躺在了地上,接著他自己又爬了起來,跪在了地上,自始至終沒說一句話。
“你不是能耐?怎麽不說話了?”朱老爺子吼道,夥同三皇子尚且能接受,這勾結外族簡直就是要他的命啊,還是最不能碰的鐵礦,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他整個朱府幾百年的名聲毀於一旦不說,將會受天下人唾罵,就是死後也不能安生。
朱仕瑾還是跪在那裏低著頭。朱家幾位爺都是心如亂麻,根本不知道說什麽。
朱老爺子氣的,喘息聲很大,在靜謐的書房裏,更讓人覺得壓抑。
朱老爺坐在椅子上,閉了閉眼又睜開,看了看跪倒一片的兒孫,問道:“此事已經發生,說說你們怎麽想的。”
地上的人都沒有迴話,書房還是一片靜謐。
“既然這樣,就我來說吧。家族一人犯罪全族受連累這是事實,但是也曾經家族繁榮的時候,你們也跟著他們一起享福了。這事兒啊就是這樣一個理兒,這一個府上的人,誰也別嫌著誰。”
朱老爺說著,“要說這江南鹽鐵,我朱府握在手裏十幾年,這錢啊,銀子啊也是拿了不少。就是兩江總督的陸府因為這個見了我朱府的人也得恭恭敬敬的,這是因為咱們朱府是江南世家嗎?不是,隻是因為咱們掌管著這江南經濟的命脈。
不過,萬事盛極必衰,這個道理亙古不變,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犧牲誰就能解決的了,就把鹽鐵權力上交吧,我朱家整體避世不出,凡為官者都辭官迴安慶,凡是有關於鐵鹽的生意盡數移交朝堂。”朱老爺說的果斷,在他看來這是最好的法子了。
朱仕瑾詫異的抬起頭看向自家祖父。
顧啟珪爺是有些驚訝的,果斷又懂得趨利避害,對於目前的形式把握的精準無比。他對這位外祖父的印象一直不深,沒想到還是個深藏不漏的。不過這個提議,恐怕是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的,因為朱府掌管著江南鹽鐵,因為這朱府在整個江南生受了多少的好待遇,這時候說放就放,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不是。
果然,朱老爺的話音一落,“父親,”“祖父,”的驚唿就出了聲。
“怎麽,舍不得?還是想被誅九族才開心?”朱老爺子嗬斥道,對於兒子的提議他是讚成的,他這個兒子平時不顯,但是被自己和妻子教養的不錯,至於這些個孫子,倒是養歪了不少。
“祖父言重了,孫兒不敢這樣想,隻是這仕瑾一事尚不清楚,怎可現在就這樣幹,是不是太早了些。再說此事事關三皇子,他自然也是不會多說的,實在是不用這樣急就下論斷。”朱五爺說道,語氣中當然帶著點對朱仕瑾的埋怨。
“是啊,祖父,孫兒也這樣認為,再說,這啟珪也是沒成年的小孩子,他這樣說一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許是妹夫還是責怪當年的事情蓄意報複呢,這……”朱四爺接著說道,越說越離譜,最後還扯出了當年的事情。
朱七爺直接打斷了自家四哥的話,“四哥,有話說話,不會說就閉嘴,沒人把你們當成啞巴。”這是要幹什麽,不想過了,沒看到顧啟珪還在這呢,這小子雖然麵上像他們朱家人,但是骨子裏卻是和顧國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實在是不容小覷。
顧啟珪是不打算裝聾作啞的,他最是忌諱被人攻擊他的家人的,況且此時他們還提到當年的事,不用想就知道是玨然被抱走的事情。
“舅舅說笑了,不知道你朱家當年是做了什麽對不起我顧府的事情,讓爹爹如此大費周章的責怪你。我就實話實說好了,此事說我爹爹不知情,你們也許不信,但是從頭至尾爹爹都沒摻和是真的,都是按照我的意誌走的,和爹爹娘親沒有絲毫的關係。舅舅不信我口中說的,可以問問大表哥我所言之事可是虛構。不過我於朱府是一外人,自然不用介入太多,此事還是各位長輩定奪,我的事情也算是交代清楚了,啟珪告辭。”顧啟珪低聲說道,語氣平淡,但是語氣中帶著難掩的諷刺大家倒是聽了個正著。
顧啟珪說著站起身直接推開書房的門就走了出去,顧擎看到自家主子走出來,直接帶著人跟了上去。走出門的顧啟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苦大情深,這樣這件事就扔給他們去處理了唄,不過就是因為每個世家都會有朱家四爺、五爺這樣的人,當這樣的人變多了,整個家族距離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不過顧啟珪猜想最後的結果已經大致定下來了,朱老爺子尋個理由把鹽鐵權力交出去,把這些年朱仕瑾所做之事推到別人身上,然後整個朱家開始避世不出,這事兒也算是落幕了。至於朱仕瑾,他肯定是不能活在明麵上的,不過就是留了一條性命,以朱仕瑾的驕傲,讓他用其他人的身份活下去,他自己恐怕都不能接受。再加上他那樣要麵子的人,麵對家院兄弟妯娌的冷嘲熱諷,恐怕也會受不了的,不過,端看這朱府怎樣處理了。
顧啟珪走後,書房裏的氣氛更是嚴肅了些,朱四爺和朱五爺都有些哂哂的。朱老爺子歎了口氣,活了這樣大的年紀,當然能看出顧啟珪是故意離去的,那個小子玲瓏心腸,什麽事兒都看的明白。又看了看底下跪著的幾個孫子,恐怕幾個都玩不過人家一個。
朱老爺子閉了閉眼,“仕瑾有什麽想說的嗎?既然是你種下的因,就該承受這個果實。”
朱仕瑾摹地笑了笑,聲音有些尖利,“曾祖父,這並不是我想種下的因,憑什麽我就要接受這個果。我說過的吧,我不想插手家中庶務,就是事關鹽鐵這些朝廷把控的物什兒,說穿了不也是經商,我說過的吧,我一點兒不感興趣。但是你們誰聽到我說話了,每次都是為了家族,為了朱家的那一套,就不累嗎?嗬!”
朱仕瑾說的大聲,諷刺的意味很重,這還是朱家的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朱仕瑾。因為是朱家四代的第一個孩子,和朱玥冉差不了幾歲,所以朱老爺子在朱仕瑾身上也投入了不少心血,雖然自從接管庶務,朱仕瑾身上就開始有了些桀驁,但是這樣尖利還是第一次。
當年,是朱七爺一直管著家中庶務,朱家產業眾多,實在是掌管不過來,所以理所當然的出了些事情,是朱仕瑾迅速出手,沒三兩下就解決了事端,大家都說朱仕瑾是有經商的天分。雖然讓兩榜進士去經商有些暴殄天物,但是因為朱家這經商有些特殊,那可是鹽鐵,所以覺得也沒什麽可惜的,就選了朱仕瑾去管理庶務。
朱老爺子也想起了有這樣一迴事兒,當年朱仕瑾不隻一次的提起並不想迴到家中管著庶務,就是去外放去做知縣也好,但是當時庶務這邊確實缺人,朱仕瑾又確實是有能力,誰還去想一個小子願不願意,隻覺得他是為了拿到更大的籌碼。
“那就能這樣做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你看看你二弟,再看看你,這都做得什麽事兒啊。”朱二爺痛心疾首,這出了這樣一個逆子,以後他要怎樣在兄弟之間立足啊。
朱仕瑾笑了笑,突然覺得有些可悲,他一直覺得這父親是看重兄弟情誼不肯去爭,現在想想也許真的是沒有那個能力根本就爭不過也說不定啊。他又想起了小表弟,不論做什麽都他都有姑夫在他身後護航,倒是幸福又幸運,不過他這一輩子是體會不到了。
“曾祖父,祖父,各位叔伯,一切都是仕瑾妄想,我配合,看各位長輩想怎麽做吧。”罷了罷了,這次他真的是輸的一塌糊塗。
“你配合有什麽用,這事兒都做出來了,你……”朱四爺氣不打一處來,現在知道配合,有什麽用。
“夠了,”朱老爺看老爺子的唿吸又加重了幾分,直接嗬斥兒子,平時看不出幾個兒子的區別,這一到大事兒上,倒是性情都顯現出來了,“還嫌家裏不夠亂是怎麽的?”
“小二,你怎麽想的?”朱老爺子突然點名,這是大孫子的嫡長子,是整個朱家下一代的掌權人,他想看看他怎樣說。
朱仕亮看曾祖父在和自己說話,忙直起身,說道:“孫兒以為,還是再問問表弟,看看他還有什麽沒交代的嗎,這京中險峻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把兄長帶迴來的,咱們還是先了解大局再做下一步的定奪。要是事情真的很嚴重,咱們再做下一步打算,畢竟咱們現在掌握的情報太少。”張口閉口並沒提江南鹽鐵的事情。
朱七爺看著自家父親和祖父逐漸變得陰沉的表情,瞪了朱仕亮一下,讓他別說了,“祖父,父親,咱們還是趕緊把鹽鐵之權上交才好,不管怎麽說還是先保住朱家全族。再有既然啟珪選擇在今日將此事開誠布公,就說明肯定是一刻也不能等了。”朱七爺說道,明日就是祖父的壽辰,在這個時間潑人冷水,以顧家人的性子肯定是做不出來的。隻是沒想到這二侄子也是這樣的想法,他朱家的下一代啊。
“七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朱仕亮還待再說。
“罷了,罷了,”看著這同為朱家後嗣,一個個事不關己的樣子,朱老爺子歎息道。看著朱仕瑾還是跪在地上,朱老爺子又說道:“看來你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裏做錯了,我也不強求,你迴自己的院子去吧,自今日起沒有我的命令一步也能踏出。”
“是,”朱仕瑾迴道,接著就被人架起來迴了自己的院子。
朱老爺子坐在那裏,一時間整個書房裏都是安靜的,沒有一絲兒雜音,但是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壓抑。
顧啟珪當然是不知道書房中的情形的,他出了書房就去了自家母親臨時住的院子。他知道母親肯定是還在等著他,要是不把事情問清楚,母親肯定是睡不著的,果不其然,院子裏的燈還亮著。
“哎呦,我的小少爺啊,這怎麽把自己折騰成這樣了,夫人剛從老夫人那迴來,正等著少爺呢,趕緊進去吧。”林嬤嬤說道,看著自家少爺明顯的瘦了一圈,她也是心疼的厲害。
顧啟珪頷首就進了房間,沒想到哥哥和姐姐們還都在,顧啟珪一一見禮。
“快過來,讓娘親看看,怎麽瘦成這樣了,這走的時候還好好的,你這是幹什麽去了?”朱氏看著黑瘦的兒子,心疼的說道,這才幾天就成這樣子了。
顧啟珪笑著寬慰道:“娘親,我無事的,就是這段時間勞累了些,無大礙的,您不用太擔心。”這就是他的母親,看到自家的孩子一定是先關心他本人的,就是兩個姐姐也是一臉的關心。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請,怎麽弄得這樣大的陣仗。”看到弟弟落座,顧啟陵這才問道。
顧啟珪就把事情說了一遍,倒是沒有隱瞞,反正都是自家人。
“怎麽會這樣,仕瑾那孩子怎麽做出這樣的事情。”朱氏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是懵掉的,怎麽也想不到看著最是沉穩的侄子竟然會幹出這樣的事情。
“外祖父他們在商量對策,此事雖然事關重大,但是並不是沒有解決的對策,發現的又及時,隻要肯放權應該是無事的。”顧啟珪說道,雖然之前朱仕瑾和羅國有過鐵礦交易,但是比起這次來之前那都算是小打小鬧,實在是上不了台麵,而這次又被阻攔了,所以隻要操作的好,就沒問題。
朱氏蹙了蹙眉,點點顧啟珪的額頭,“你還是個小孩子,發現什麽不對就應該早告訴爹娘的,怎可一個人去幹這樣危險的事情,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可怎麽行。”雖然娘家的這是大事,但是自家兒子這樣也太冒險了些。
顧啟珪也隻是笑道下次不這樣了。
第127章
安慶
朱老太爺具體是怎樣做的,顧啟珪以為得等到第二日才能知道,但是沒想到那天深夜子時剛過,就傳來了朱老爺子病重的消息,顧啟珪剛一得到消息的時候,還嚇了一大跳,要是朱老爺子此時出什麽事情,那他可算是罪孽深重了。等冷靜下來,又經身邊兒的磨石宇提醒,他才恍然大悟,所以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看朱老爺子已經拿定主意了。
顧啟珪去到老爺子的院子的時候,除了朱仕瑾和遠在京城的大舅父朱家一家子人都到了,老老少少的站滿了整個院子。顧啟珪上前去見禮,還看見了自家兄長和兩個姐姐。
“你昨日到底對曾祖父說了什麽事情?怎麽今日就病得如此嚴重,曾祖父的身子一向很好的,這是和你沒關係吧?”朱仕謙摟住顧啟珪的肩膀到了一旁,低聲問道,他總覺得朱家要大變天了,今日還是曾祖父的壽辰,從幾月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這昨日還好好的,怎麽今日……
“此事說起來甚為複雜,既然舅舅和外祖父沒有告訴你們,就是肯定不想你們摻和進去,再說,此事牽扯甚廣,作為你這種小嘍囉知與不知都是一樣的。”顧啟珪說道,他並不打算給朱仕謙解釋太多,主要是這朱府的主子明顯不想講,他何必擅作主張。不過,他倒是有些替眼前少年覺得可惜的,畢竟才是初出茅廬的年紀,如若朱家就此沉寂下去,他的前途會很迷茫。
聽到顧啟珪這樣講,朱仕謙有些不樂意,但是他也沒追著問,那樣就太難看了,不過他對顧啟珪是有些不滿的,覺得是因為他曾祖父才變成這樣的,用另一句話說,就是有些遷怒。不過他的想法並沒有維持太久,因為天亮後就是朱老爺子的壽辰,許多賓客都是早早就已經交了拜帖過來,這下子除了這事兒,壽宴的事情就必須得從簡才行,一切都得重新斟酌,一時間整個朱家的直係子孫就都去忙了。
朱氏剛去看了自家祖父,確認了他隻是臉色有些不好其他都還不錯才出來。作為她,聯想到昨日幼子所說的事情,她大致能明白是怎樣一迴事兒,看父兄幾個似乎有事情和祖父商量,她就退了出來,接著就看見了正在等著她的幼子。
“趕快迴去休息吧,裏麵沒事,這幾日都是在路上度過的吧?”朱氏難掩心疼,“明日的宴席肯定是舉辦不了了,不過你肯定也是得忙著呢,趕緊迴去歇一歇。”因為這是半夜,也不能挨家挨戶的去送消息,再說這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所以明日他們這些小輩還是要在門口接客的,雖然朱家不缺少少爺,但是顧啟陵和顧啟珪是要在的。
“娘親不用擔心我,一點事兒沒有,我把娘親送迴去?”顧啟珪問道,剛他大哥已經隨著幾位表兄去商量對策了,把兩個姐姐送去了自己的院子,他就在這等娘親了。
“不用,我一會兒就在偏殿,你趕緊迴去吧,得先把我英俊的兒子給還迴來才行。”朱氏笑著說,雖然知道這是祖父的對策,但是沒病硬是要扮成快要不行了的樣子,這樣損壽命的事情是在是不好,朱氏想在偏殿的佛堂替自家祖父祈福。
顧啟珪也跟著笑,剛剛他去照銅鏡,就是人影模糊,他還是感覺到自己這幾日真的憔悴了不少,整個人都粗糙了很多。
之後,顧啟珪告別母親,迴了院子。要說,他曾祖父還真是聰明,想到用這樣的方法來達到朱府避世的目的,腦筋轉的的確很快。
京中
紮布耶半躺在床上,到現在他還有些沒有緩過勁來,看著站在床邊的侍衛問道:“塔吉還是沒有消息嗎?”
“是,塔吉沒有消息,不過忠親王那邊傳來消息,朱家大公子朱仕瑾已經啟程迴了安慶,走之前留了信箋,應該是真的,所以塔吉應該是被義親王那邊的人弄走了。”羅國侍衛迴答道,這是他們剛得到的消息,畢竟那日鬧得有些大,人多眼雜,他們都沒能脫身。所以就是後來調查了一下,還是沒有什麽眉目,他現在所說的也隻是最為合理的推測。
紮布耶沉吟一聲,吩咐道:“找,一定把塔吉給我找出來,不行的話就向忠親王借些人手。”總之他就是要知道塔吉怎麽樣了。
朱七爺愣了一下,直接就跪在了地上,果然是和家中庶務有關嗎?
第126章 兩更合一
朱老爺子唿啦啦帶走了這些人,宴會肯定就是草草結束了的,就連朱老夫人冉氏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不過既然老爺子都生這樣大氣了,一想就知道是大事。
看了看下首坐著的孫女,以為她是在擔心自己兒子,就說道:“放心吧,你祖父有分寸,肯定是啟珪發現了什麽大事兒,不然你祖父也不能這樣離場。”
“我知道,啟珪自小就不是個胡鬧的孩子,隻是那孩子自小就膽大,不知道是發生了何事,竟讓祖父生這樣大的氣。”隻盼著大家都好才是,不過剛剛幼子已經明確表示此事緊急,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朱玥冉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覺得自己不該想這樣多,照幼子的意思肯定是朱府出了什麽事情,還是非常緊急的事情,祖母和母親肯定比自己更擔心些,所以自己在這裏自怨自艾肯定是不妥。
想通了這一切,朱氏拍拍兩個女兒的手,邊示意她們去扶老夫人,邊笑著對老夫人冉氏說道:“祖母,我和煙茗煙琪陪您迴院子歇會兒,肯定不能有事兒,祖父還在呢,什麽大事都不能出,肯定是啟珪那孩子又大驚小怪。”朱氏說笑著,想寬慰一下老人的心。其實說起來老爺子和老夫人都是高壽,一直到現在都沒病沒殃的,已經是好事,可不能因為這事兒有影響。
祖孫兩個在這邊兒說話,當然廳堂裏也有想不通看不順眼的,“妹妹,這外甥這麽大陣仗把老爺子請過去了,是不是惹了什麽大禍事啊,這明日就是老爺子的壽辰,這可怎麽得了啊。”二夫人一驚一乍的,語氣裏滿是幸災樂禍,這一下廳堂裏的大部分人都皺起了眉。
“阿娘,”朱家八少爺,也就是朱仕瑾的同母弟弟製止道。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不是表弟惹了什麽禍事,肯定是自家發生了什麽大事,怎麽阿娘就是看不清。表弟有父有母,本家就在安慶,叔伯兄弟不少,就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也不會求到朱府來啊。而且,到現在,大兄長沒有個訊息迴來,他這心裏有些慌慌的。
二夫人不情不願的閉了嘴,平時都是她受氣,這好不容易可以出口氣,怎麽連自家兒子都來針對自己。
朱氏自然不會和她娘家嫂子一般見識的,這個二嫂也是出身世家門戶,但是因為老一輩固守清貧,所以家裏情況一直不好,這養出的女兒就帶有一股子銅臭味,三句兩句不離好處。所以,大廳裏的其他人也懶得說她。
“好了,既然今日裏他們都有事情,就散了各自迴自己的院子吧,”老夫人冉氏吩咐道,又看了看幾個曾孫,“至於你們幾個,你們爹爹既然不在,你們幾個就去檢查下明日流程看看還有什麽遺漏。”
“是,請曾祖母放心。” 幾個小的自是連連答應。
冉氏笑了笑,搭著孫女的手迴了自己的院子,大夫人龔氏陪著徐氏緊隨其後。其他幾個夫人自然也是各迴各院,當然心裏的嘀咕肯定是少不了的,不過她們都是聰明人,像二夫人那樣粗魯的行為,她們肯定不能幹。
書房
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其他人大都是站著的,包括朱老爺——顧啟珪的外祖父,正中央還有兩個跪著的,正是朱仕瑾和朱府七爺。
整個書房一派嚴肅安靜,沒有人敢發出聲音,誰都能看出老爺子是怒急了,整個胸膛上下起伏。
“阿爹,保重身體。”朱老爺上前一步,拍了拍朱老爺子的背,老爺子這樣大的年紀了,甚少有生這樣大氣的時候,到底是發生什麽事情了,看了看站在角落裏的顧啟珪,朱老爺一臉探究。
顧啟珪當然隻做不知,要是可以的話,他都不想到書房裏來,這本就是朱府的事情,要是自己從之前就能確認朱仕瑾確實是做了那樣的事情,他肯定早早就甩手了,還能摻和至今?不過啊,他倒是想看看朱家要怎樣處理此事。
朱老爺子好不容易緩過勁來,看著地上跪著大孫子,又看看了看站著的幾個明顯的不解,“啟珪,”朱老爺子吩咐了一聲。
“是,”顧啟珪行禮答道。
“你來說說此事吧。”朱老爺子說道。
顧啟珪自然是不怯場的,此事他既然摻和進來,就沒有現在退出的道理。顧啟珪撿自己知道的說了,眾人聽得慢慢臉上露出驚詫的表情,最後變成了不可置信。
二爺直接跪了下來,“祖父,父親,是孫兒教導不周,才叫這個逆子做出了這樣的事情。”為官多年,他自然知道此事的嚴重性,稍不注意就是誅九族的事情,沒想到她兒子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做了出來,他們朱家竟沒有一人覺察出來。二老爺還算是冷靜,為官多年,早已經養成了在麵容上戴一層麵具的習慣。
“是孫兒的不是,管理家中庶務多年,沒想到出了這樣大的紕漏,我也沒發現,請祖父、父親責罰。”朱七爺認錯,那是他大侄子,他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或是怎麽樣,他還正打算把手裏的權力慢慢移交過去,放心讓他去幹呢,畢竟仕瑾的能力不錯,又有經商的天分,和官府打交道也有一套。這幾年朱家庶務被管理的很好,他自然沒有跟著去一一核查,沒想到竟出了這樣的事情,那鐵礦是可以隨便碰的嗎。
其他幾位爺也跪坐一團,顧啟珪自然也不能免俗。朱仕瑾麵上倒是平靜,還是帶著似有似無的冷漠。
顧啟珪還在繼續說著,剛剛他隻大致講了事情,接下來才是重點,“表哥是我從京中帶迴來的,鄉試過後,啟珪收到消息,大表哥在京中與羅國二皇子有密切聯係,就想著親自去確認一下,不想在那裏侍衛還發現了三皇子。因為他們似乎已經達成了某項交易,想了想我就請人配合幫著把表哥帶迴來了,不過我留了信箋給表哥京中的‘朋友’,道是家中急事要先迴江南安慶處理,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發現。還是請曾外祖父和外祖父趕緊拿個主意,此事不能耽擱,要是被倒打一耙就得不償失了。”
一屋子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夥同本國皇子勾結外族的事情也算是奇聞,沒想到竟然出現在了他朱家,真真是……
朱老爺子氣的一腳過去,朱仕瑾就躺在了地上,接著他自己又爬了起來,跪在了地上,自始至終沒說一句話。
“你不是能耐?怎麽不說話了?”朱老爺子吼道,夥同三皇子尚且能接受,這勾結外族簡直就是要他的命啊,還是最不能碰的鐵礦,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他整個朱府幾百年的名聲毀於一旦不說,將會受天下人唾罵,就是死後也不能安生。
朱仕瑾還是跪在那裏低著頭。朱家幾位爺都是心如亂麻,根本不知道說什麽。
朱老爺子氣的,喘息聲很大,在靜謐的書房裏,更讓人覺得壓抑。
朱老爺坐在椅子上,閉了閉眼又睜開,看了看跪倒一片的兒孫,問道:“此事已經發生,說說你們怎麽想的。”
地上的人都沒有迴話,書房還是一片靜謐。
“既然這樣,就我來說吧。家族一人犯罪全族受連累這是事實,但是也曾經家族繁榮的時候,你們也跟著他們一起享福了。這事兒啊就是這樣一個理兒,這一個府上的人,誰也別嫌著誰。”
朱老爺說著,“要說這江南鹽鐵,我朱府握在手裏十幾年,這錢啊,銀子啊也是拿了不少。就是兩江總督的陸府因為這個見了我朱府的人也得恭恭敬敬的,這是因為咱們朱府是江南世家嗎?不是,隻是因為咱們掌管著這江南經濟的命脈。
不過,萬事盛極必衰,這個道理亙古不變,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犧牲誰就能解決的了,就把鹽鐵權力上交吧,我朱家整體避世不出,凡為官者都辭官迴安慶,凡是有關於鐵鹽的生意盡數移交朝堂。”朱老爺說的果斷,在他看來這是最好的法子了。
朱仕瑾詫異的抬起頭看向自家祖父。
顧啟珪爺是有些驚訝的,果斷又懂得趨利避害,對於目前的形式把握的精準無比。他對這位外祖父的印象一直不深,沒想到還是個深藏不漏的。不過這個提議,恐怕是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的,因為朱府掌管著江南鹽鐵,因為這朱府在整個江南生受了多少的好待遇,這時候說放就放,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不是。
果然,朱老爺的話音一落,“父親,”“祖父,”的驚唿就出了聲。
“怎麽,舍不得?還是想被誅九族才開心?”朱老爺子嗬斥道,對於兒子的提議他是讚成的,他這個兒子平時不顯,但是被自己和妻子教養的不錯,至於這些個孫子,倒是養歪了不少。
“祖父言重了,孫兒不敢這樣想,隻是這仕瑾一事尚不清楚,怎可現在就這樣幹,是不是太早了些。再說此事事關三皇子,他自然也是不會多說的,實在是不用這樣急就下論斷。”朱五爺說道,語氣中當然帶著點對朱仕瑾的埋怨。
“是啊,祖父,孫兒也這樣認為,再說,這啟珪也是沒成年的小孩子,他這樣說一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許是妹夫還是責怪當年的事情蓄意報複呢,這……”朱四爺接著說道,越說越離譜,最後還扯出了當年的事情。
朱七爺直接打斷了自家四哥的話,“四哥,有話說話,不會說就閉嘴,沒人把你們當成啞巴。”這是要幹什麽,不想過了,沒看到顧啟珪還在這呢,這小子雖然麵上像他們朱家人,但是骨子裏卻是和顧國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實在是不容小覷。
顧啟珪是不打算裝聾作啞的,他最是忌諱被人攻擊他的家人的,況且此時他們還提到當年的事,不用想就知道是玨然被抱走的事情。
“舅舅說笑了,不知道你朱家當年是做了什麽對不起我顧府的事情,讓爹爹如此大費周章的責怪你。我就實話實說好了,此事說我爹爹不知情,你們也許不信,但是從頭至尾爹爹都沒摻和是真的,都是按照我的意誌走的,和爹爹娘親沒有絲毫的關係。舅舅不信我口中說的,可以問問大表哥我所言之事可是虛構。不過我於朱府是一外人,自然不用介入太多,此事還是各位長輩定奪,我的事情也算是交代清楚了,啟珪告辭。”顧啟珪低聲說道,語氣平淡,但是語氣中帶著難掩的諷刺大家倒是聽了個正著。
顧啟珪說著站起身直接推開書房的門就走了出去,顧擎看到自家主子走出來,直接帶著人跟了上去。走出門的顧啟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苦大情深,這樣這件事就扔給他們去處理了唄,不過就是因為每個世家都會有朱家四爺、五爺這樣的人,當這樣的人變多了,整個家族距離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不過顧啟珪猜想最後的結果已經大致定下來了,朱老爺子尋個理由把鹽鐵權力交出去,把這些年朱仕瑾所做之事推到別人身上,然後整個朱家開始避世不出,這事兒也算是落幕了。至於朱仕瑾,他肯定是不能活在明麵上的,不過就是留了一條性命,以朱仕瑾的驕傲,讓他用其他人的身份活下去,他自己恐怕都不能接受。再加上他那樣要麵子的人,麵對家院兄弟妯娌的冷嘲熱諷,恐怕也會受不了的,不過,端看這朱府怎樣處理了。
顧啟珪走後,書房裏的氣氛更是嚴肅了些,朱四爺和朱五爺都有些哂哂的。朱老爺子歎了口氣,活了這樣大的年紀,當然能看出顧啟珪是故意離去的,那個小子玲瓏心腸,什麽事兒都看的明白。又看了看底下跪著的幾個孫子,恐怕幾個都玩不過人家一個。
朱老爺子閉了閉眼,“仕瑾有什麽想說的嗎?既然是你種下的因,就該承受這個果實。”
朱仕瑾摹地笑了笑,聲音有些尖利,“曾祖父,這並不是我想種下的因,憑什麽我就要接受這個果。我說過的吧,我不想插手家中庶務,就是事關鹽鐵這些朝廷把控的物什兒,說穿了不也是經商,我說過的吧,我一點兒不感興趣。但是你們誰聽到我說話了,每次都是為了家族,為了朱家的那一套,就不累嗎?嗬!”
朱仕瑾說的大聲,諷刺的意味很重,這還是朱家的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朱仕瑾。因為是朱家四代的第一個孩子,和朱玥冉差不了幾歲,所以朱老爺子在朱仕瑾身上也投入了不少心血,雖然自從接管庶務,朱仕瑾身上就開始有了些桀驁,但是這樣尖利還是第一次。
當年,是朱七爺一直管著家中庶務,朱家產業眾多,實在是掌管不過來,所以理所當然的出了些事情,是朱仕瑾迅速出手,沒三兩下就解決了事端,大家都說朱仕瑾是有經商的天分。雖然讓兩榜進士去經商有些暴殄天物,但是因為朱家這經商有些特殊,那可是鹽鐵,所以覺得也沒什麽可惜的,就選了朱仕瑾去管理庶務。
朱老爺子也想起了有這樣一迴事兒,當年朱仕瑾不隻一次的提起並不想迴到家中管著庶務,就是去外放去做知縣也好,但是當時庶務這邊確實缺人,朱仕瑾又確實是有能力,誰還去想一個小子願不願意,隻覺得他是為了拿到更大的籌碼。
“那就能這樣做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你看看你二弟,再看看你,這都做得什麽事兒啊。”朱二爺痛心疾首,這出了這樣一個逆子,以後他要怎樣在兄弟之間立足啊。
朱仕瑾笑了笑,突然覺得有些可悲,他一直覺得這父親是看重兄弟情誼不肯去爭,現在想想也許真的是沒有那個能力根本就爭不過也說不定啊。他又想起了小表弟,不論做什麽都他都有姑夫在他身後護航,倒是幸福又幸運,不過他這一輩子是體會不到了。
“曾祖父,祖父,各位叔伯,一切都是仕瑾妄想,我配合,看各位長輩想怎麽做吧。”罷了罷了,這次他真的是輸的一塌糊塗。
“你配合有什麽用,這事兒都做出來了,你……”朱四爺氣不打一處來,現在知道配合,有什麽用。
“夠了,”朱老爺看老爺子的唿吸又加重了幾分,直接嗬斥兒子,平時看不出幾個兒子的區別,這一到大事兒上,倒是性情都顯現出來了,“還嫌家裏不夠亂是怎麽的?”
“小二,你怎麽想的?”朱老爺子突然點名,這是大孫子的嫡長子,是整個朱家下一代的掌權人,他想看看他怎樣說。
朱仕亮看曾祖父在和自己說話,忙直起身,說道:“孫兒以為,還是再問問表弟,看看他還有什麽沒交代的嗎,這京中險峻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把兄長帶迴來的,咱們還是先了解大局再做下一步的定奪。要是事情真的很嚴重,咱們再做下一步打算,畢竟咱們現在掌握的情報太少。”張口閉口並沒提江南鹽鐵的事情。
朱七爺看著自家父親和祖父逐漸變得陰沉的表情,瞪了朱仕亮一下,讓他別說了,“祖父,父親,咱們還是趕緊把鹽鐵之權上交才好,不管怎麽說還是先保住朱家全族。再有既然啟珪選擇在今日將此事開誠布公,就說明肯定是一刻也不能等了。”朱七爺說道,明日就是祖父的壽辰,在這個時間潑人冷水,以顧家人的性子肯定是做不出來的。隻是沒想到這二侄子也是這樣的想法,他朱家的下一代啊。
“七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朱仕亮還待再說。
“罷了,罷了,”看著這同為朱家後嗣,一個個事不關己的樣子,朱老爺子歎息道。看著朱仕瑾還是跪在地上,朱老爺子又說道:“看來你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裏做錯了,我也不強求,你迴自己的院子去吧,自今日起沒有我的命令一步也能踏出。”
“是,”朱仕瑾迴道,接著就被人架起來迴了自己的院子。
朱老爺子坐在那裏,一時間整個書房裏都是安靜的,沒有一絲兒雜音,但是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壓抑。
顧啟珪當然是不知道書房中的情形的,他出了書房就去了自家母親臨時住的院子。他知道母親肯定是還在等著他,要是不把事情問清楚,母親肯定是睡不著的,果不其然,院子裏的燈還亮著。
“哎呦,我的小少爺啊,這怎麽把自己折騰成這樣了,夫人剛從老夫人那迴來,正等著少爺呢,趕緊進去吧。”林嬤嬤說道,看著自家少爺明顯的瘦了一圈,她也是心疼的厲害。
顧啟珪頷首就進了房間,沒想到哥哥和姐姐們還都在,顧啟珪一一見禮。
“快過來,讓娘親看看,怎麽瘦成這樣了,這走的時候還好好的,你這是幹什麽去了?”朱氏看著黑瘦的兒子,心疼的說道,這才幾天就成這樣子了。
顧啟珪笑著寬慰道:“娘親,我無事的,就是這段時間勞累了些,無大礙的,您不用太擔心。”這就是他的母親,看到自家的孩子一定是先關心他本人的,就是兩個姐姐也是一臉的關心。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請,怎麽弄得這樣大的陣仗。”看到弟弟落座,顧啟陵這才問道。
顧啟珪就把事情說了一遍,倒是沒有隱瞞,反正都是自家人。
“怎麽會這樣,仕瑾那孩子怎麽做出這樣的事情。”朱氏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是懵掉的,怎麽也想不到看著最是沉穩的侄子竟然會幹出這樣的事情。
“外祖父他們在商量對策,此事雖然事關重大,但是並不是沒有解決的對策,發現的又及時,隻要肯放權應該是無事的。”顧啟珪說道,雖然之前朱仕瑾和羅國有過鐵礦交易,但是比起這次來之前那都算是小打小鬧,實在是上不了台麵,而這次又被阻攔了,所以隻要操作的好,就沒問題。
朱氏蹙了蹙眉,點點顧啟珪的額頭,“你還是個小孩子,發現什麽不對就應該早告訴爹娘的,怎可一個人去幹這樣危險的事情,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可怎麽行。”雖然娘家的這是大事,但是自家兒子這樣也太冒險了些。
顧啟珪也隻是笑道下次不這樣了。
第127章
安慶
朱老太爺具體是怎樣做的,顧啟珪以為得等到第二日才能知道,但是沒想到那天深夜子時剛過,就傳來了朱老爺子病重的消息,顧啟珪剛一得到消息的時候,還嚇了一大跳,要是朱老爺子此時出什麽事情,那他可算是罪孽深重了。等冷靜下來,又經身邊兒的磨石宇提醒,他才恍然大悟,所以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看朱老爺子已經拿定主意了。
顧啟珪去到老爺子的院子的時候,除了朱仕瑾和遠在京城的大舅父朱家一家子人都到了,老老少少的站滿了整個院子。顧啟珪上前去見禮,還看見了自家兄長和兩個姐姐。
“你昨日到底對曾祖父說了什麽事情?怎麽今日就病得如此嚴重,曾祖父的身子一向很好的,這是和你沒關係吧?”朱仕謙摟住顧啟珪的肩膀到了一旁,低聲問道,他總覺得朱家要大變天了,今日還是曾祖父的壽辰,從幾月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這昨日還好好的,怎麽今日……
“此事說起來甚為複雜,既然舅舅和外祖父沒有告訴你們,就是肯定不想你們摻和進去,再說,此事牽扯甚廣,作為你這種小嘍囉知與不知都是一樣的。”顧啟珪說道,他並不打算給朱仕謙解釋太多,主要是這朱府的主子明顯不想講,他何必擅作主張。不過,他倒是有些替眼前少年覺得可惜的,畢竟才是初出茅廬的年紀,如若朱家就此沉寂下去,他的前途會很迷茫。
聽到顧啟珪這樣講,朱仕謙有些不樂意,但是他也沒追著問,那樣就太難看了,不過他對顧啟珪是有些不滿的,覺得是因為他曾祖父才變成這樣的,用另一句話說,就是有些遷怒。不過他的想法並沒有維持太久,因為天亮後就是朱老爺子的壽辰,許多賓客都是早早就已經交了拜帖過來,這下子除了這事兒,壽宴的事情就必須得從簡才行,一切都得重新斟酌,一時間整個朱家的直係子孫就都去忙了。
朱氏剛去看了自家祖父,確認了他隻是臉色有些不好其他都還不錯才出來。作為她,聯想到昨日幼子所說的事情,她大致能明白是怎樣一迴事兒,看父兄幾個似乎有事情和祖父商量,她就退了出來,接著就看見了正在等著她的幼子。
“趕快迴去休息吧,裏麵沒事,這幾日都是在路上度過的吧?”朱氏難掩心疼,“明日的宴席肯定是舉辦不了了,不過你肯定也是得忙著呢,趕緊迴去歇一歇。”因為這是半夜,也不能挨家挨戶的去送消息,再說這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所以明日他們這些小輩還是要在門口接客的,雖然朱家不缺少少爺,但是顧啟陵和顧啟珪是要在的。
“娘親不用擔心我,一點事兒沒有,我把娘親送迴去?”顧啟珪問道,剛他大哥已經隨著幾位表兄去商量對策了,把兩個姐姐送去了自己的院子,他就在這等娘親了。
“不用,我一會兒就在偏殿,你趕緊迴去吧,得先把我英俊的兒子給還迴來才行。”朱氏笑著說,雖然知道這是祖父的對策,但是沒病硬是要扮成快要不行了的樣子,這樣損壽命的事情是在是不好,朱氏想在偏殿的佛堂替自家祖父祈福。
顧啟珪也跟著笑,剛剛他去照銅鏡,就是人影模糊,他還是感覺到自己這幾日真的憔悴了不少,整個人都粗糙了很多。
之後,顧啟珪告別母親,迴了院子。要說,他曾祖父還真是聰明,想到用這樣的方法來達到朱府避世的目的,腦筋轉的的確很快。
京中
紮布耶半躺在床上,到現在他還有些沒有緩過勁來,看著站在床邊的侍衛問道:“塔吉還是沒有消息嗎?”
“是,塔吉沒有消息,不過忠親王那邊傳來消息,朱家大公子朱仕瑾已經啟程迴了安慶,走之前留了信箋,應該是真的,所以塔吉應該是被義親王那邊的人弄走了。”羅國侍衛迴答道,這是他們剛得到的消息,畢竟那日鬧得有些大,人多眼雜,他們都沒能脫身。所以就是後來調查了一下,還是沒有什麽眉目,他現在所說的也隻是最為合理的推測。
紮布耶沉吟一聲,吩咐道:“找,一定把塔吉給我找出來,不行的話就向忠親王借些人手。”總之他就是要知道塔吉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