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吳思大夫說,吳柳先生應該是在找某種契機。”大夫的心緒他們不懂。
“是嗎?”話是這樣講,其實沐澈現在已經放鬆了很多,起碼不管怎麽說心裏的石頭算是落下了。
“還有就是,最近三皇子的人常常出現在季府附近,似乎是有什麽動作。”貉有再次說道,之前因為二爺傳來消息,他們就在季府周圍派了人,但一直沒有動靜。這幾日因為太後千秋和萬壽節的到來,各方祝壽的人齊聚京師,京中亂的很,沒想到就開始有動作了。
“把這件事先透給季子期,咱們的人再加上一些,如論如何,季府的人都不能出意外。”沐澈說道,他大概能猜出老三隻是想出口氣,自從他那位父皇要給他升爵的消息傳來,就有人開始注意到他了。想來暫時動不了他和季皇後,就想拿季府開刀?沐澈嗤笑,老三啊,這手段還真是低劣。
“是。”貉領命。
“對了,老三最近不是老是去‘櫞閣’,我看他是為了備壽禮,就把藏品都拿出來,狠狠宰他一筆唄。”沐澈說的輕鬆,好似‘櫞閣’是他們家開的似的,不過這樣說也差不多。
“順便把門口盆栽拉去‘櫞閣’,讓嘉和給我拾掇拾掇,等萬壽節的時候,送給父皇當壽禮。”沐澈隨意的說道,要問他太後千秋送什麽,書房不是還有個沒用的花瓶,送出去就是了,全看心意,反正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沒錢。
貉的嘴角撇了撇,這樣真的好嗎?主子,府裏萬年青的盆栽這麽多,你卻偏偏那門口的那一盆,前些天還差一點就枯死了,拿這樣的東西去,就是嘉和公子的修養再好,恐怕也得氣趴下。心裏這樣想著,貉並沒有說出來,他得先去讓嘉和公子看看,要是嘉和公子萬一腦抽覺得那樣的形狀更好發揮他的技藝呢。
沐澈無所謂的下了幾個命令,就揮揮手讓貉下去了。
安慶
縣試發案是在縣試結束後的第十日,也就是明日。
顧擎安排好的去吉城等著放榜的人已經出發了,但是作為正主的顧啟珪卻一點都不著急,主要是別人不清楚,他自己卻很清楚,這次縣試他取得好名次的可能幾乎沒有,他沒有必要抓著它不放。
所以他現在一點都沒在乎什麽縣試放榜,這幾日除了李維和周康過來,他會在廳堂內和他們談論一些經商的事情。但大部分時候,顧啟珪也隻是聽著,間或才會插一句話。其餘沒客人到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書房裏呆著,看書練字忙的不亦樂乎。
“主子,二少爺過來了。”磨石宇在書房門口稟告。
“請二哥去廳堂吧,我這就過去。”顧啟珪對顧啟鋒的觀感還不錯,聽說他過來,他就放下手裏的書,直接站起來說道。
“二哥,”顧啟珪走進廳堂。
“七弟,是不是耽擱你什麽事兒了?”顧啟鋒溫和的問道,看顧啟珪搖了搖頭,才接著說道:“這次我是來答謝你的,阿娘用了吳大夫的藥,這兩日睡得踏實了很多。”
其實在顧啟珪給了他那顆金豆子,他就想去試試。奈何阿娘不喜出門,他隻能問了諸多娘親症狀的問題,又請了大夫診脈,問知了何氏的脈象,如此一一複述給吳大夫。吳大夫聽後給開了兩幅安神的藥,倒是有效果。
“阿兄客氣了,實在不用因為這事兒來道謝,隻要三嬸的身子能好轉些,什麽都值當的。”顧啟珪笑著說道,他是真的沒放在心上。
“我知道七弟必是什麽都不缺的,這事我娘閑來無事曬的花茶,味道還可以,阿娘讓我拿來給七弟你嚐嚐。”顧啟鋒遞過一個陶瓷罐子。
顧啟珪接過,打開罐子,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很是濃鬱,“沒想到三嬸還有這手藝,這茶,咦……”顧啟珪驚訝,他看著手裏拿著的這片花瓣。
“怎麽了?”顧啟鋒下了一跳,以為怎麽了,趕緊出聲問道。
“三嬸曬茶,這花都是從哪裏采來的?”顧啟珪沒有迴答,轉而問道。
“府裏五嬸當家,我阿娘性子軟,什麽都不爭搶,也爭搶不過。不過,在自己的院子裏,阿娘還是有話語權的。阿娘現在所住的院子是咱們府上最大的,房屋卻並不多。前年,父親心血來潮,就在院子中另辟了園子專門養些花,自己卻不去看顧,都是阿娘侍弄的。這兩年過去,倒是形成了一片花海。現在還不顯得,再過不了幾日,春花開了就能看出來了,屆時七弟有時間,可以去賞花。”顧啟鋒覺得顧啟珪親近,所以說的多了些。
“侍弄花草可不是簡單學學就能學會的,大姐從小喜歡花草,養的也好;二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來不好好學,凡是花草到她手裏很快就能死掉。”顧啟珪歎道。
“本來阿娘也是這樣的,頭前開始的時候,花凡是到她手裏,不是被淹死,就是旱死,要不就是莫名其妙的不知怎麽就枯萎了。還是在精通的師傅那學了好一段時間掌握了不同花的習性才行的。說是花海,我也隻是見過一眼,母親讓把開的最好的花剪下來曬成了茶。”顧啟鋒當時是有些崩潰的。
顧啟珪訝異,難道三嬸養花就是為了這?
“嗯,我外家雖是農家出身,沒有什麽權勢,但是一手燒茶工藝卻精湛,阿娘學了些皮毛。”顧啟鋒說道。
所以說呢,三嬸懂茶卻並不懂花,顧啟珪好笑,就這一盆花就頂的上三嬸曬的所有茶了吧,不過也隻是想想,並沒有說什麽,既然是玩樂,他何必給別人徒增煩惱。
顧啟珪懂花,或者說他雖是養花就枯,但這並不妨礙他認識。且不說師父喜好養花,就是國子監裏,幾乎所有的夫子都有這個愛好,再說他們也是有這門課的。
不過,就顧啟鋒的講述來看,三叔似乎是專門為三嬸何氏培養了心緒,可是怎麽……這三叔還真是難猜啊。
送走顧啟鋒,顧啟珪讓磨石宇給他泡了花茶過來。顧啟珪嚐了一下,味道還不錯,相比花香,這個味道倒是一點都不膩人。
顧啟珪突然靈光一現,雖然大人們並不一定喜歡,但是小姑娘們一定喜歡的吧,要是在打著美容養顏的旗號,不是都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掙的嗎?
“把今日二哥送來的茶,分出兩份,送去李維和周康那,就說今日我請他們吃茶。”經商的事情,他們遠比他在行,畢竟他們家在江南,對安慶所有街市都了解。再有他既然說了不管這些事情,就不會隨意的指手畫腳,一切定奪還在他們二人身上。
吉城
雖然大齊朝的科舉實行彌封,但是在所有試卷都批改結束之後,排名的時候,縣官們還是會知道誰是誰的。縣試並沒有請外麵官員來批改答卷的慣例,所以一切盡在縣官們的掌握之中。
此時,知縣周守硯正在複核已經寫好的案榜,“這顧大人的幼子名為顧啟鋒?”他有些疑惑,似乎不是這個名字啊。
一旁的副官反應很快,“顧大人的幼子名啟珪,就他那些經曆來講,這次的文章做的過於規矩了些。比不上三房嫡子顧啟鋒破題頗得新穎。”
“哦?”周守硯有了些興趣,在廳中看見的那名少年,可不像是中庸的性子,他往下看去發現在內圈的二十名裏,那名少年排到十九。對其他學子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名次了,對於農家子來說更是一直的追求,但是對於顧啟珪來講,應該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把答卷拿出來,我看看,”周守硯心血來潮。想著京中把那名少年捧得如此之高,難道是浪得虛名。
副官有旁邊一摞答卷中抽出顧啟珪遞給周守硯,“雖然破題太過規矩,不過顧公子這行文的能力卻不俗,用典駢文都很熟練。”要不是今年優秀的考生不少,這答卷要在往年也是上乘了。
周守硯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仔細看著這試卷,周守硯倒是覺得這樣的排名基本沒有問題,甚至他還稍微挪動了一下,把顧啟珪挪到了二十名,也就是內圈的最後一名。
“既然想要中庸,那這樣還更刺激一些,反正他隻要不是第一名,後麵的做第幾都無所謂,就當是給其他人一個機會了。”周守硯無所謂的說道,就觀這行文,就知道這名少年的功力絕對不僅僅隻有這些,這是要藏拙了,那就繼續藏著唄。
看了看顧啟鋒的名次,周守硯要笑不笑,這兩兄弟一對比,看那個小子還沉得住氣沉不住氣。
安慶
這廂,顧啟珪這裏也在說著發案的事情,因為顧啟珪送去的花茶,李維和周康直接殺到了顧府。
“還以為今日你已經去了吉城,沒想道這麽沉得住氣啊。”周康調侃。
“早知晚知,最後結果又不會改變。再說,爹爹師父皆說我這次難取得好名次,我已知道自己的命運,就不去湊熱鬧了”顧啟珪笑笑,說得心平氣和。
“哎,你剛剛從來的花茶味道真不錯,哪來的?”李維剛剛就等不及了,又聽到到顧啟珪說這樣喪氣的話,趕緊轉移話題。
“我二哥送來的,是我三嬸的手藝,不過二哥說我三嬸就學了個皮毛。”顧啟珪解釋道。
“那就難怪了,”李維一臉的恍然,倒是顧啟珪不明白了。
“百年前,安慶何氏本是種茶大戶,近百年來才沒落的。隻是都沒聽說,這何家曬茶、蒸茶的功夫也這樣了不得。”周康解釋中還帶著感慨,那茶他自也品了,適當中和了膩香,卻保留了清香。
“要是你想做這生意,我倒是可以拜托二哥給你和何家牽線。”顧啟珪看李維有些意動,如是說道。
“好,那就麻煩兄弟了,”李維沒有推辭。
“賣茶?”周康皺眉,實在是江南這裏都不缺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茶樹。雖然,花茶罕見些,但要種花,煮蒸,曬茶,要花上不少的時間銀錢,這茶價肯定便宜不了,這買的人就成了問題。
“我都已經想好了,咱們就買各種茶,現在喝茶的不少,喝的精的卻不多。咱們為每一種茶定義一個寓意,就圖個好兆頭就能有人買,再說咱們又不局限於花茶。”李維說道,他之前做過不少功課,各行各業都了解些。
“我聽說這花有千種,不同品種的花有不同的功效,牡丹養顏,蓮荷清火等等。我也隻是之前府醫給我用藥的時候,提過,但是了解的不太多。”顧啟珪說著,“不過,我認識‘吳柳堂’的大夫,可以請他為咱們瞧瞧,也免得吃茶再吃相克的事物。”
顧啟珪話音剛落,就被李維抱住了肩膀,感慨道:“哎,看來我還真是好運,平時就是經過家門也不進的,偏那天口渴就拐進家門喝了口水,就認識了一個金娃娃。”
三人又是一陣說笑。
第91章 發案日
天已經完全黑了,顧國安才迴到家。
“今日怎麽迴來的這樣晚?”朱氏接過顧國安剛解下的披風,問道。最近自家夫君都沒有很忙,這是今日開始忙起來了?
“長寧王明日或者後日就要進京,今日聖上在內閣商討此事。不出意外,應該是我去迎他。”顧國安邊拿濕毛巾擦臉,邊說道。
這邊朱氏讓人端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好克化的吃食,聞言又轉頭向自家夫君道:“先用些吃食,可不能什麽都不用。長寧王鎮守雲南幾十年,聽說脾氣不大好,夫君你可要小心著些。”
顧國安坐在椅子上,喝著熱湯,房間裏隻有他們夫妻二人,倒是不講究食不言,“這倒不用擔心,長寧王是聰明人,這次進京,他必是極其小心的,咱們這位帝王可是正找不著借口不讓他迴去呢,所以節外生枝的事情他自也是希望能少發生就少發生。”
“可是,長寧王鎮守雲南這麽些年,有他整個雲南邊境才能安穩這麽些年,這猛一把他撤迴來,會不會……”朱氏欲言又止,他們衣食無憂,但要是發生禍亂,受罪的終究是老百姓不是。
顧國安沒再接話,這個話題太沉重,帝王疑心太重但也是情有可原,長寧王雄踞雲南這麽些年,朝中派出多少副官,都沒能混出名堂,雲南軍儼然成了長寧軍,這讓帝王如何能忍受,就是長寧王沒有造反叛亂之心,可到底威脅到了今上。
“啟珪明日就要縣試放榜,怎麽不見你緊張?”顧國安問道,自家妻子關心幼子,這一次是怎麽了?
“你不是說孩子的答卷能進嗎?”朱氏一臉‘那我有什麽好擔心的’的表情。
顧國安笑了一下,點頭,“嗯,能過。”
“四弟妹今日來尋我,說是想從咱們手裏把他們現在住的院子買過去,把牆砌上,他們走院子原來的門,我應下了。”朱氏又說道,她和邵氏聊的來,住的近了還可以多交流交流。
顧國安當然是沒有意見,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夫君,你說,陵兒的新房安置在哪裏合適,我想先把隔壁的房子整理出來,咱也別開新門了,咱修整修整,把兩個院子和在一處,等到時候順寶要是成了親,也能住的開。”朱氏所說的隔壁院子,就是前府尹的府上,自從顧家盤下來,除了上一次二皇子沐灃住過幾天,還沒有進去過人呢。
顧國安沉吟,“那院子大是大,就是布局並不適合兩家人住下。啟陵是長子,住的離咱們近些也無妨,就讓他住在隔壁吧,大範圍修整就不必了,在迴廊處開個拱門就行了,至於前門,就不要封了。”他還是覺得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比較好,這兒媳婆婆的戰爭可是說不清的。反正他們住的近,裏麵又是相連的,什麽都不耽擱,外人也沒話說。
朱氏沒想到自家夫君早就有打算,夫君說的有理,她當然不會說什麽。“那成親的時候,就讓他們從正門進來,直接穿過拱門進入隔壁。”
“過著過著,孩子們都要成親了。”朱氏感慨,等到萬壽節,茗姐兒賜婚的聖旨也要下來了。
“還得趕緊把琪兒許出去才算,”顧國安調侃,小女兒單純,除了在裝裱技藝上能沉得下心,其他時間都是咋咋唿唿的,朱氏為她挑婆家才是費勁了心力。高門,怕孩子受委屈,低戶,怕委屈了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遇見她合意的。、
聽見夫君這樣調侃她,朱氏立刻就不開心了,“誰說的,我還想著留琪姐兒一段時間呢,要不然孩子都成家了,我當娘的舍不得。”
聽見妻子孩子氣的話,顧國安夾了一筷子青菜,晚上他一直吃的素淡。“也好,也沒什麽人等她,在家裏多留兩年也挺好的。”顧國安笑道,在他看來,小女兒還沒有這些個心智,根本就沒有小心思朝這邊兒想,再多留兩年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朱氏簡直氣都氣不出來了,又給自家夫君盛了碗湯,“顧大人還是不要講話了,趕緊用您的晚膳吧。”再說下去,朱氏怕自己女兒真的就嫁不出去了。
看著朱氏去整理床榻,顧國安坐在餐桌上,剛還帶著的笑意的臉上瞬間就變得陰沉了,想到今日皇帝和他的談話,他就心裏堵得慌,不過,他並不準備這樣早的說出來,不知道就隻是別人家的事情,知道了還徒增擔心。
安慶
第二日是發案的日子,顧啟珪比以往起的要早一些,雖然不抱太大的期望可以拿到多好的名次,不過還是想知道自己這次在考生中的水平。
時辰還早,顧啟珪本想自己去書房打發一下時間就可以了,發案至少要到巳時一刻才能開始,再從吉城迴來安慶,快馬加鞭也得用些時候,所以至少得到未時左右才能知道確切的消息。
可是辰時剛剛過半,李維和周康就過來了,美其名曰過試等著替他慶祝,落榜陪他一起哭。顧啟珪覺得自己大概是交了兩個損友無疑了。
不過既然過來,顧啟珪肯定不能讓他們陪他幹坐著。
“既然今日無事兒,我讓人去叫二哥,你們多聊聊?”顧啟珪提議。
“行啊,行啊,當然你說了算。”李維反應迅速。
顧啟珪抽抽嘴角,你敢說自己上門不是為了此事。想是這樣想,顧啟珪還是讓磨石宇去請顧啟鋒。
“你注意點兒形象,我二哥最是嚴謹,最是不喜吊兒郎當。”顧啟珪沒有憑證的瞎掰。
“放心,放心,”李維嘿嘿笑著。
顧啟鋒現在自然是在家的,今日發案,他比顧啟珪著急,因為家中都不知道這次他去參加縣試,所以他也沒準備派人去吉城等消息。因為這樣,他隻能等著同窗得到消息,順便來告訴他一聲。他知道七弟一定派了專門的人過去,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也想麻煩七弟一下的,但是想了很多,到底沒有開口。
現在顧啟珪請他,他自然是欣然前往的,七弟有恩與他,待他客氣,性子也好,跟他交往還是很舒服的。
“主子,二爺過來了,”磨石宇的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顧啟珪親自迎了出去,“二哥,這麽早把你請來,還請二哥不要怪罪才是。”顧啟珪行禮說道。
“我沒有什麽事情,正巧可以同你說說話,沒有什麽怪罪不怪罪的。”顧啟鋒迴道。
“今日,弟這兒過來了兩位客人,因為品了上次二哥送來的花茶,很是感興趣,所以弟就做主把二哥請了來。”顧啟珪解釋原因,“不過,二哥放心,他們是我的朋友,不會做什麽冒犯二哥的事情。”
“是嗎?”話是這樣講,其實沐澈現在已經放鬆了很多,起碼不管怎麽說心裏的石頭算是落下了。
“還有就是,最近三皇子的人常常出現在季府附近,似乎是有什麽動作。”貉有再次說道,之前因為二爺傳來消息,他們就在季府周圍派了人,但一直沒有動靜。這幾日因為太後千秋和萬壽節的到來,各方祝壽的人齊聚京師,京中亂的很,沒想到就開始有動作了。
“把這件事先透給季子期,咱們的人再加上一些,如論如何,季府的人都不能出意外。”沐澈說道,他大概能猜出老三隻是想出口氣,自從他那位父皇要給他升爵的消息傳來,就有人開始注意到他了。想來暫時動不了他和季皇後,就想拿季府開刀?沐澈嗤笑,老三啊,這手段還真是低劣。
“是。”貉領命。
“對了,老三最近不是老是去‘櫞閣’,我看他是為了備壽禮,就把藏品都拿出來,狠狠宰他一筆唄。”沐澈說的輕鬆,好似‘櫞閣’是他們家開的似的,不過這樣說也差不多。
“順便把門口盆栽拉去‘櫞閣’,讓嘉和給我拾掇拾掇,等萬壽節的時候,送給父皇當壽禮。”沐澈隨意的說道,要問他太後千秋送什麽,書房不是還有個沒用的花瓶,送出去就是了,全看心意,反正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沒錢。
貉的嘴角撇了撇,這樣真的好嗎?主子,府裏萬年青的盆栽這麽多,你卻偏偏那門口的那一盆,前些天還差一點就枯死了,拿這樣的東西去,就是嘉和公子的修養再好,恐怕也得氣趴下。心裏這樣想著,貉並沒有說出來,他得先去讓嘉和公子看看,要是嘉和公子萬一腦抽覺得那樣的形狀更好發揮他的技藝呢。
沐澈無所謂的下了幾個命令,就揮揮手讓貉下去了。
安慶
縣試發案是在縣試結束後的第十日,也就是明日。
顧擎安排好的去吉城等著放榜的人已經出發了,但是作為正主的顧啟珪卻一點都不著急,主要是別人不清楚,他自己卻很清楚,這次縣試他取得好名次的可能幾乎沒有,他沒有必要抓著它不放。
所以他現在一點都沒在乎什麽縣試放榜,這幾日除了李維和周康過來,他會在廳堂內和他們談論一些經商的事情。但大部分時候,顧啟珪也隻是聽著,間或才會插一句話。其餘沒客人到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書房裏呆著,看書練字忙的不亦樂乎。
“主子,二少爺過來了。”磨石宇在書房門口稟告。
“請二哥去廳堂吧,我這就過去。”顧啟珪對顧啟鋒的觀感還不錯,聽說他過來,他就放下手裏的書,直接站起來說道。
“二哥,”顧啟珪走進廳堂。
“七弟,是不是耽擱你什麽事兒了?”顧啟鋒溫和的問道,看顧啟珪搖了搖頭,才接著說道:“這次我是來答謝你的,阿娘用了吳大夫的藥,這兩日睡得踏實了很多。”
其實在顧啟珪給了他那顆金豆子,他就想去試試。奈何阿娘不喜出門,他隻能問了諸多娘親症狀的問題,又請了大夫診脈,問知了何氏的脈象,如此一一複述給吳大夫。吳大夫聽後給開了兩幅安神的藥,倒是有效果。
“阿兄客氣了,實在不用因為這事兒來道謝,隻要三嬸的身子能好轉些,什麽都值當的。”顧啟珪笑著說道,他是真的沒放在心上。
“我知道七弟必是什麽都不缺的,這事我娘閑來無事曬的花茶,味道還可以,阿娘讓我拿來給七弟你嚐嚐。”顧啟鋒遞過一個陶瓷罐子。
顧啟珪接過,打開罐子,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很是濃鬱,“沒想到三嬸還有這手藝,這茶,咦……”顧啟珪驚訝,他看著手裏拿著的這片花瓣。
“怎麽了?”顧啟鋒下了一跳,以為怎麽了,趕緊出聲問道。
“三嬸曬茶,這花都是從哪裏采來的?”顧啟珪沒有迴答,轉而問道。
“府裏五嬸當家,我阿娘性子軟,什麽都不爭搶,也爭搶不過。不過,在自己的院子裏,阿娘還是有話語權的。阿娘現在所住的院子是咱們府上最大的,房屋卻並不多。前年,父親心血來潮,就在院子中另辟了園子專門養些花,自己卻不去看顧,都是阿娘侍弄的。這兩年過去,倒是形成了一片花海。現在還不顯得,再過不了幾日,春花開了就能看出來了,屆時七弟有時間,可以去賞花。”顧啟鋒覺得顧啟珪親近,所以說的多了些。
“侍弄花草可不是簡單學學就能學會的,大姐從小喜歡花草,養的也好;二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來不好好學,凡是花草到她手裏很快就能死掉。”顧啟珪歎道。
“本來阿娘也是這樣的,頭前開始的時候,花凡是到她手裏,不是被淹死,就是旱死,要不就是莫名其妙的不知怎麽就枯萎了。還是在精通的師傅那學了好一段時間掌握了不同花的習性才行的。說是花海,我也隻是見過一眼,母親讓把開的最好的花剪下來曬成了茶。”顧啟鋒當時是有些崩潰的。
顧啟珪訝異,難道三嬸養花就是為了這?
“嗯,我外家雖是農家出身,沒有什麽權勢,但是一手燒茶工藝卻精湛,阿娘學了些皮毛。”顧啟鋒說道。
所以說呢,三嬸懂茶卻並不懂花,顧啟珪好笑,就這一盆花就頂的上三嬸曬的所有茶了吧,不過也隻是想想,並沒有說什麽,既然是玩樂,他何必給別人徒增煩惱。
顧啟珪懂花,或者說他雖是養花就枯,但這並不妨礙他認識。且不說師父喜好養花,就是國子監裏,幾乎所有的夫子都有這個愛好,再說他們也是有這門課的。
不過,就顧啟鋒的講述來看,三叔似乎是專門為三嬸何氏培養了心緒,可是怎麽……這三叔還真是難猜啊。
送走顧啟鋒,顧啟珪讓磨石宇給他泡了花茶過來。顧啟珪嚐了一下,味道還不錯,相比花香,這個味道倒是一點都不膩人。
顧啟珪突然靈光一現,雖然大人們並不一定喜歡,但是小姑娘們一定喜歡的吧,要是在打著美容養顏的旗號,不是都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掙的嗎?
“把今日二哥送來的茶,分出兩份,送去李維和周康那,就說今日我請他們吃茶。”經商的事情,他們遠比他在行,畢竟他們家在江南,對安慶所有街市都了解。再有他既然說了不管這些事情,就不會隨意的指手畫腳,一切定奪還在他們二人身上。
吉城
雖然大齊朝的科舉實行彌封,但是在所有試卷都批改結束之後,排名的時候,縣官們還是會知道誰是誰的。縣試並沒有請外麵官員來批改答卷的慣例,所以一切盡在縣官們的掌握之中。
此時,知縣周守硯正在複核已經寫好的案榜,“這顧大人的幼子名為顧啟鋒?”他有些疑惑,似乎不是這個名字啊。
一旁的副官反應很快,“顧大人的幼子名啟珪,就他那些經曆來講,這次的文章做的過於規矩了些。比不上三房嫡子顧啟鋒破題頗得新穎。”
“哦?”周守硯有了些興趣,在廳中看見的那名少年,可不像是中庸的性子,他往下看去發現在內圈的二十名裏,那名少年排到十九。對其他學子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名次了,對於農家子來說更是一直的追求,但是對於顧啟珪來講,應該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把答卷拿出來,我看看,”周守硯心血來潮。想著京中把那名少年捧得如此之高,難道是浪得虛名。
副官有旁邊一摞答卷中抽出顧啟珪遞給周守硯,“雖然破題太過規矩,不過顧公子這行文的能力卻不俗,用典駢文都很熟練。”要不是今年優秀的考生不少,這答卷要在往年也是上乘了。
周守硯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仔細看著這試卷,周守硯倒是覺得這樣的排名基本沒有問題,甚至他還稍微挪動了一下,把顧啟珪挪到了二十名,也就是內圈的最後一名。
“既然想要中庸,那這樣還更刺激一些,反正他隻要不是第一名,後麵的做第幾都無所謂,就當是給其他人一個機會了。”周守硯無所謂的說道,就觀這行文,就知道這名少年的功力絕對不僅僅隻有這些,這是要藏拙了,那就繼續藏著唄。
看了看顧啟鋒的名次,周守硯要笑不笑,這兩兄弟一對比,看那個小子還沉得住氣沉不住氣。
安慶
這廂,顧啟珪這裏也在說著發案的事情,因為顧啟珪送去的花茶,李維和周康直接殺到了顧府。
“還以為今日你已經去了吉城,沒想道這麽沉得住氣啊。”周康調侃。
“早知晚知,最後結果又不會改變。再說,爹爹師父皆說我這次難取得好名次,我已知道自己的命運,就不去湊熱鬧了”顧啟珪笑笑,說得心平氣和。
“哎,你剛剛從來的花茶味道真不錯,哪來的?”李維剛剛就等不及了,又聽到到顧啟珪說這樣喪氣的話,趕緊轉移話題。
“我二哥送來的,是我三嬸的手藝,不過二哥說我三嬸就學了個皮毛。”顧啟珪解釋道。
“那就難怪了,”李維一臉的恍然,倒是顧啟珪不明白了。
“百年前,安慶何氏本是種茶大戶,近百年來才沒落的。隻是都沒聽說,這何家曬茶、蒸茶的功夫也這樣了不得。”周康解釋中還帶著感慨,那茶他自也品了,適當中和了膩香,卻保留了清香。
“要是你想做這生意,我倒是可以拜托二哥給你和何家牽線。”顧啟珪看李維有些意動,如是說道。
“好,那就麻煩兄弟了,”李維沒有推辭。
“賣茶?”周康皺眉,實在是江南這裏都不缺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茶樹。雖然,花茶罕見些,但要種花,煮蒸,曬茶,要花上不少的時間銀錢,這茶價肯定便宜不了,這買的人就成了問題。
“我都已經想好了,咱們就買各種茶,現在喝茶的不少,喝的精的卻不多。咱們為每一種茶定義一個寓意,就圖個好兆頭就能有人買,再說咱們又不局限於花茶。”李維說道,他之前做過不少功課,各行各業都了解些。
“我聽說這花有千種,不同品種的花有不同的功效,牡丹養顏,蓮荷清火等等。我也隻是之前府醫給我用藥的時候,提過,但是了解的不太多。”顧啟珪說著,“不過,我認識‘吳柳堂’的大夫,可以請他為咱們瞧瞧,也免得吃茶再吃相克的事物。”
顧啟珪話音剛落,就被李維抱住了肩膀,感慨道:“哎,看來我還真是好運,平時就是經過家門也不進的,偏那天口渴就拐進家門喝了口水,就認識了一個金娃娃。”
三人又是一陣說笑。
第91章 發案日
天已經完全黑了,顧國安才迴到家。
“今日怎麽迴來的這樣晚?”朱氏接過顧國安剛解下的披風,問道。最近自家夫君都沒有很忙,這是今日開始忙起來了?
“長寧王明日或者後日就要進京,今日聖上在內閣商討此事。不出意外,應該是我去迎他。”顧國安邊拿濕毛巾擦臉,邊說道。
這邊朱氏讓人端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好克化的吃食,聞言又轉頭向自家夫君道:“先用些吃食,可不能什麽都不用。長寧王鎮守雲南幾十年,聽說脾氣不大好,夫君你可要小心著些。”
顧國安坐在椅子上,喝著熱湯,房間裏隻有他們夫妻二人,倒是不講究食不言,“這倒不用擔心,長寧王是聰明人,這次進京,他必是極其小心的,咱們這位帝王可是正找不著借口不讓他迴去呢,所以節外生枝的事情他自也是希望能少發生就少發生。”
“可是,長寧王鎮守雲南這麽些年,有他整個雲南邊境才能安穩這麽些年,這猛一把他撤迴來,會不會……”朱氏欲言又止,他們衣食無憂,但要是發生禍亂,受罪的終究是老百姓不是。
顧國安沒再接話,這個話題太沉重,帝王疑心太重但也是情有可原,長寧王雄踞雲南這麽些年,朝中派出多少副官,都沒能混出名堂,雲南軍儼然成了長寧軍,這讓帝王如何能忍受,就是長寧王沒有造反叛亂之心,可到底威脅到了今上。
“啟珪明日就要縣試放榜,怎麽不見你緊張?”顧國安問道,自家妻子關心幼子,這一次是怎麽了?
“你不是說孩子的答卷能進嗎?”朱氏一臉‘那我有什麽好擔心的’的表情。
顧國安笑了一下,點頭,“嗯,能過。”
“四弟妹今日來尋我,說是想從咱們手裏把他們現在住的院子買過去,把牆砌上,他們走院子原來的門,我應下了。”朱氏又說道,她和邵氏聊的來,住的近了還可以多交流交流。
顧國安當然是沒有意見,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夫君,你說,陵兒的新房安置在哪裏合適,我想先把隔壁的房子整理出來,咱也別開新門了,咱修整修整,把兩個院子和在一處,等到時候順寶要是成了親,也能住的開。”朱氏所說的隔壁院子,就是前府尹的府上,自從顧家盤下來,除了上一次二皇子沐灃住過幾天,還沒有進去過人呢。
顧國安沉吟,“那院子大是大,就是布局並不適合兩家人住下。啟陵是長子,住的離咱們近些也無妨,就讓他住在隔壁吧,大範圍修整就不必了,在迴廊處開個拱門就行了,至於前門,就不要封了。”他還是覺得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比較好,這兒媳婆婆的戰爭可是說不清的。反正他們住的近,裏麵又是相連的,什麽都不耽擱,外人也沒話說。
朱氏沒想到自家夫君早就有打算,夫君說的有理,她當然不會說什麽。“那成親的時候,就讓他們從正門進來,直接穿過拱門進入隔壁。”
“過著過著,孩子們都要成親了。”朱氏感慨,等到萬壽節,茗姐兒賜婚的聖旨也要下來了。
“還得趕緊把琪兒許出去才算,”顧國安調侃,小女兒單純,除了在裝裱技藝上能沉得下心,其他時間都是咋咋唿唿的,朱氏為她挑婆家才是費勁了心力。高門,怕孩子受委屈,低戶,怕委屈了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遇見她合意的。、
聽見夫君這樣調侃她,朱氏立刻就不開心了,“誰說的,我還想著留琪姐兒一段時間呢,要不然孩子都成家了,我當娘的舍不得。”
聽見妻子孩子氣的話,顧國安夾了一筷子青菜,晚上他一直吃的素淡。“也好,也沒什麽人等她,在家裏多留兩年也挺好的。”顧國安笑道,在他看來,小女兒還沒有這些個心智,根本就沒有小心思朝這邊兒想,再多留兩年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朱氏簡直氣都氣不出來了,又給自家夫君盛了碗湯,“顧大人還是不要講話了,趕緊用您的晚膳吧。”再說下去,朱氏怕自己女兒真的就嫁不出去了。
看著朱氏去整理床榻,顧國安坐在餐桌上,剛還帶著的笑意的臉上瞬間就變得陰沉了,想到今日皇帝和他的談話,他就心裏堵得慌,不過,他並不準備這樣早的說出來,不知道就隻是別人家的事情,知道了還徒增擔心。
安慶
第二日是發案的日子,顧啟珪比以往起的要早一些,雖然不抱太大的期望可以拿到多好的名次,不過還是想知道自己這次在考生中的水平。
時辰還早,顧啟珪本想自己去書房打發一下時間就可以了,發案至少要到巳時一刻才能開始,再從吉城迴來安慶,快馬加鞭也得用些時候,所以至少得到未時左右才能知道確切的消息。
可是辰時剛剛過半,李維和周康就過來了,美其名曰過試等著替他慶祝,落榜陪他一起哭。顧啟珪覺得自己大概是交了兩個損友無疑了。
不過既然過來,顧啟珪肯定不能讓他們陪他幹坐著。
“既然今日無事兒,我讓人去叫二哥,你們多聊聊?”顧啟珪提議。
“行啊,行啊,當然你說了算。”李維反應迅速。
顧啟珪抽抽嘴角,你敢說自己上門不是為了此事。想是這樣想,顧啟珪還是讓磨石宇去請顧啟鋒。
“你注意點兒形象,我二哥最是嚴謹,最是不喜吊兒郎當。”顧啟珪沒有憑證的瞎掰。
“放心,放心,”李維嘿嘿笑著。
顧啟鋒現在自然是在家的,今日發案,他比顧啟珪著急,因為家中都不知道這次他去參加縣試,所以他也沒準備派人去吉城等消息。因為這樣,他隻能等著同窗得到消息,順便來告訴他一聲。他知道七弟一定派了專門的人過去,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也想麻煩七弟一下的,但是想了很多,到底沒有開口。
現在顧啟珪請他,他自然是欣然前往的,七弟有恩與他,待他客氣,性子也好,跟他交往還是很舒服的。
“主子,二爺過來了,”磨石宇的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顧啟珪親自迎了出去,“二哥,這麽早把你請來,還請二哥不要怪罪才是。”顧啟珪行禮說道。
“我沒有什麽事情,正巧可以同你說說話,沒有什麽怪罪不怪罪的。”顧啟鋒迴道。
“今日,弟這兒過來了兩位客人,因為品了上次二哥送來的花茶,很是感興趣,所以弟就做主把二哥請了來。”顧啟珪解釋原因,“不過,二哥放心,他們是我的朋友,不會做什麽冒犯二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