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事,竟能以陛下一言而決,真是令人佩服啊。”


    勤政殿內。


    群臣散去後。


    天水郡使者心中暗生敬佩,久久不願離去。


    再度向劉協方向行大禮,叩首謝恩。


    劉協此刻卻已是沒時間理會這天水郡使者了,換上常服後,急急忙忙出了皇城,往長安城外而去。


    長安城外。


    是長安軍駐紮之地。


    按照劉協部屬。


    高順之陷陣營,鞠義之先登營,留於長安防備。


    趙雲率領半數白龍騎士團前去天水郡支援。


    張合所部平虜營,前往武都郡布防。


    至於剩下的半數白龍騎士團,以及長安軍剩餘兵力,則用於加緊訓練新兵。


    戰爭一觸即發。


    袁紹軍後有四州之力,兵多將廣。


    劉協此刻雖已升級了神級傳承係統,但聲望值還遠遠未到可以隨意揮霍的地步。


    新兵也還未訓練到可以上陣殺敵的地步。


    他還需要時間。


    但值得慶幸的是,袁紹軍遠道而來,路途遙遠。


    而長安軍則是坐鎮主場,至少在後勤供應方麵,是決計不會出現問題的。


    親臨城外後。


    劉協當即下令設立中軍帳,坐鎮中樞,派出各部各將領,而他於中軍帳內運籌帷幄。


    很快。


    趙雲率領半數白龍騎士團出征。


    張合率領平虜營起行。


    天水郡使者追隨於趙雲軍中,同返雍州天水郡。


    而與此同時。


    兵臨城下的袁紹之呂翔軍、張南軍,在經過了半日的攻城後,天色漸漸黑了下去。


    袁紹軍也就偃旗息鼓,鳴金收兵,迴營駐紮了。


    袁紹軍營布置為兩軍相連,互為犄角,將整個天水郡團團圍住,猶如一張羅網。


    此刻軍營大帳中。


    燈火通明。


    呂翔與張南對坐而飲,氣氛輕鬆。


    “以今日攻勢看,明日再攻,應當就可拿下天水郡了,屆時押送天水太守前去中軍向主公,又是大功一件啊。”


    呂翔舉杯向張南說道,麵帶微笑。


    “嗬嗬,這功勞算什麽,這天水郡太守不識時務,以卵擊石,敗亡是遲早的事情,相信主公不日便會下令五路大軍齊進,到時候雍州各郡淪陷,我等兵鋒直指長安,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在眼前呢。”


    張南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笑嗬嗬道:“呂將軍以為如何?”


    “張將軍之意是……我等保存實力,待主公下令兵進長安時,再為先鋒,爭出一番功績?”


    聞弦歌而知雅意。


    呂翔眼前一亮,當即答道。


    “不然呢?莫非呂將軍以為,王摩、何茂等部會不惦記長安大功嗎?以今日之局勢看,誰能破得長安,擒獲天子,便是並天之功,餘者何足道哉?”


    張南灌下一杯酒後,話中言語已近乎明示。


    “張將軍所言甚是啊,既然張將軍如此坦誠相見,小弟也別無他言,就一句話,願與張將軍共進退,同爭大功!”


    呂翔毫不猶豫,當即表態。


    “來來來,喝酒,吃肉……”


    呂翔之言,說的張南滿麵春風,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帳內氣氛也愈發融洽了起來。


    翌日。


    兩路大軍再行攻城之事。


    而這時候。


    趙雲之白龍騎士團也率兵趕到,圍殺呂翔與張南部,試圖為天水郡解圍。


    天水郡城頭上士兵打光了,民兵上,民兵打光了,青壯百姓上,幾乎已經要戰至最後一滴血淚。


    而趙雲高舉長安天子旗幟,率兵來救。


    可謂是極大的鼓舞了天水郡城樓守軍的士氣。


    一時間原本搖搖欲墜,幾乎要破的城樓,再度堅固了起來。


    坐鎮山頭觀戰的呂翔和張南得知消息後,頓時大怒。


    “長安方向自顧尚且不暇,還敢派兵出來援天水郡,那就叫他有來無迴吧!”


    “傳令下去,全軍猛攻,一個時辰內,拿不下天水郡城池,唯你是問!”


    呂翔和張南各自對副將下令。


    麵對敵將騎兵左右衝殺,氣勢洶洶,手癢難耐,領上數百精銳親兵,商議一番後,一左一右,朝敵軍騎兵夾擊而去。


    “來將何人,老子呂翔槍下,不落無名之輩!”


    戰陣前。


    呂翔舉槍高喊,殺氣騰騰。


    “常山,趙子龍!”


    敵軍陣營中,那白袍將領振聲迴應。


    一點寒芒先到。


    隨後槍出如龍!


    “趙子龍?桀桀!受死吧!”


    呂翔策馬應上,親兵相隨掩殺,與趙雲戰做一團。


    從天水郡上空俯視望下,但見長安軍與袁紹軍如同兩股洪流相撞。


    喊殺聲、哀嚎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幾日前還寂靜無聲的山嶺,此刻已成了搏命的修羅場。


    而此等慘狀,並不止天水郡一處!


    一日後。


    得知長安派出兵馬救援天水郡、防備武都郡的袁紹大喜過望,當即下令五路大軍齊入雍州。


    準備將長安軍之軍力,盡數消耗於雍州各郡戰場之上。


    烽火瞬間燃燒在了雍州各郡大地上。


    呂翔、張南、王摩、何茂、馮禮!


    五路大軍,幾十萬之眾。


    如鋼鐵洪流,摧城拔寨,向前推進。


    五路大軍齊進的消息很快傳迴長安城外中軍帳。


    劉協當機立斷。


    下令高順之陷陣營、鞠義之先登營,全部投入戰局。


    新兵中有訓練出色,可堪作戰者,一並作為新生力量,補充進各郡。


    然而即便如此。


    在袁紹數量龐大的五路大軍齊頭並進的情況下,雍州各郡,迅速進入了全麵被動狀態。


    一日後。


    天水郡失守。


    趙雲攜白龍騎士團殘部,帶領天水郡太守及郡內官員撤出天水郡。


    又一日。


    武都郡失守。


    平虜營攜武都郡太守及軍內官員撤出天水郡,奔赴長安。


    短短數日。


    城池接連失陷。


    雖然早有準備,運籌帷幄,調度有方的劉協確保了各郡如今忠於他,忠於大漢的官員們並未被袁紹軍留住。


    但各郡百姓,他卻已無暇顧及。


    雍州各郡,大半淪陷。


    除卻治所長安外,僅餘下北地、新平、扶風三郡。


    其餘六郡盡數落入袁紹軍之手。


    袁紹占據六郡城池後,繼續向北地、新平、扶風三郡發起進攻。


    而已被袁紹軍所占據的六郡中,百姓如墜地獄,痛苦不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