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噤聲。
項羽喝問道:“明白了嗎?咹?”
眾人齊聲,“喏!”
於是約定趁勝追擊,戮力攻漢。
眾人退下。
項羽見蒙鹽神色冷漠,笑道:“別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你殺了彭越——這是一件大喜事……”
蒙鹽淡聲道:“項王不怪我擅自用兵就好。”
項羽道:“你是為了救我——我怎麽會怪你呢?我見你旗下有兩個將領倒是驍勇……”
蒙鹽道:“那是蘇角和涉間,原是跟隨我父親的,後來就跟了我……當初我在淮水失蹤,暴秦的狗皇帝也沒了——他們便隱居起來,如今在廣陵府又聽說了我,便找來了……”
兩人一夜詳談。
那彭越的確是個狠角色,否則豈能騷擾得項羽頭疼無比,還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原本大澤少年起事的時候,推舉彭越做領袖。
彭越一開始推辭,道:“我已經老了,不該參與這些事情,更不用說是做首領了。你們還是推舉別人。”
但是澤中少年堅持,彭越推辭不過,於是道:“好。既然你們要我做了首領,那麽一切都是遵守命令。我們約定時辰,明日在此地集合。”
等到第二日,少年們稀稀拉拉來到約定地點。
彭越道:“今日是剛開始,就隻殺掉最後一名。”
一開始少年們還在嬉笑,說何必這麽認真呢?
等到彭越真的殺了遲到的最後一名,少年們全都駭然色變,自此令行禁止。
可以說,彭越是個很有能力的將領,年紀性情又跟劉邦差不多,所以倆人很是交好。
得知彭越被殺的消息,劉邦一日半都吃不下飯去,固然是傷心友人離世,卻更是擔心自己的處境。
劉邦現在的地位,除了他自己的人馬外,全靠兩個外援支撐。
其一彭越,其二張耳,都是與他私交甚篤。
如今彭越一去,劉邦的忠實盟友便隻剩了張耳一人——而張耳卻是個很實際的人,就像劉邦本人一樣實際。
一旦劉邦式微,張耳絕對不會愚忠。
劉邦問計道:“如今彭越一去,楚軍隻怕要趁勝追擊,我們兵少糧乏,又少外援,該如何是好?”
張良道:“唯今之計,隻有勸說齊王相助。”
劉邦道:“那韓信是個一根筋,蒯徹前去都未成說動——”說到這裏,劉邦拍著大腿罵道:“他媽媽的蒯徹,說是去勸說韓信,半路上就跑沒影了……”
蒯徹算是看清楚了,既然韓信不敢用他,那麽此地便沒有他施展的空間,幹脆抽身是非,最起碼平安。
張良道:“雖說直接反出秦朝,那韓信不幹。可若是多給韓信一塊地盤,想來他也不會拒絕。”
劉邦忙問道:“此話怎講?”
張良道:“韓信受封齊王,占據齊地。可是韓信本身是楚人。如果您與他約定,一起攻打楚軍,等到滅了項羽之後,把楚地拱手相讓。至於他吃下這塊地盤,是要據為己有,還是奉給秦王,便是後話了。”
劉邦笑道:“那自然是占為己有了!都到了這份上,還奉給秦王,那韓信又不是真傻。”
張良撫須點頭,又道:“夏侯嬰於齊王有救命之恩,那齊王韓信是個有恩必報之人,可使夏侯嬰前去,為您遊說齊王。”
劉邦依計行事。
蒙鹽殺了彭越一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韓信對李甲道:“此事已上報陛下,不知陛下會如何指示——你們離開鹹陽時,陛下可有說過與戰局相關之事?”
李甲笑道:“還真說過。陛下特意叮囑了,若是楚漢相爭,請你按兵不動,咱們漁翁得利。”
若是從前,得了胡亥“按兵不動”的口諭,韓信怎麽都會著重考慮。
可是現在,韓信卻是問道:“可有旨意?”
李甲微愣,道:“旨意卻是沒有……”他頓了頓,又道:“陛下也常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所以陛下隻是建議。陛下也說了,戰局之上,瞬息萬變,他遠在鹹陽,自然不如將軍見得真切——具體怎麽行事,全憑您的判斷。”他這是給了韓信轉圜的餘地,假使韓信執意要違背胡亥的意思,那麽也隻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不是起了自立反叛之心。
韓信點頭不語。
照他看來,胡亥這則“按兵不動”的法子,還真有些不合時宜。
按兵不動,眼看著楚軍打爆了漢軍——然後掉過頭來打他們秦軍之時,他們可就吃力了。
陛下於天下大勢上看得分明,可是說到帶兵打仗,卻未必能有他清楚。
恰在此時,劉邦派出的夏侯嬰到了。
韓信是個有恩必報的性情。
而這夏侯嬰於韓信,是有救命之恩的。
當初韓信在項羽處不得重用,逃到正四處招攬人才的劉邦碭郡,可是陰差陽錯卷入群盜案,被判了死刑,前麵十三個人都被執行了死刑,等到韓信的時候,他衝著監斬官道:“沛公不想要天下嗎?為何殺壯士?”
那監斬官聞言,見他一表人才,便留了他的性命。
這監斬官,就是夏侯嬰。
如今夏侯嬰來,韓信親自出迎。
“齊王殿下……”夏侯嬰忙行禮。
韓信扶住他,道:“兄長裏麵說話。”
於是入帳,韓信以美酒佳肴款待。
夏侯嬰道:“我此來,是希望您能出兵,相助漢王。”
韓信道:“雖然我感念兄長救命之恩。可是吾王沒有下令……”
夏侯嬰忙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與李甲說得一樣。
韓信沉吟不語。
夏侯嬰又道:“隻要您出兵解了漢王困境,漢王願意助您蕩平楚軍,且事成之後,將楚地盡歸於您——您攻占的土地,做您的封地,豈不是正相宜?想來秦王也無話可說。”
韓信原是楚地人。思鄉乃是人之常情,想要衣錦還鄉,也是人之常情。
韓信道:“這些都是後話了。我今夜領兵偷襲項王後方,請兄長告之漢王,讓他趁機逃出。”
夏侯嬰大喜,再拜而去。
是夜,韓信偷襲楚軍後方,劉邦趁機得以逃脫出城。
楚軍內部,也是分了兩派意見。
項它道:“當領兵迴防,否則若是被兩麵夾擊,可就危險了!”
項羽看向一直沉默的蒙鹽,問道:“你怎麽看?”
蒙鹽淡聲道:“先破齊。項王您兵精將猛,卻疲累不堪,不正是因為從前彭越、劉邦、韓信的等人多處與您作戰,您顧此失彼,往來奔波。如今那韓信正是要圍魏救趙,若我們領兵迴防,恰是中計,又迴到被人牽著打的老路上去了。”
項羽想起當初多線作戰,剛按下劉邦,又起了彭越,才退了彭越,又殺來韓信——真是噩夢一般的體驗。
項羽一錘定音,“西進破齊!”
於是楚軍一路追擊,把漢軍殺得片甲不留。
劉邦最終領著十餘人,一路退到定陶,猶有追兵在後,他路上又受了傷,這真是到了絕境。
劉邦等人藏在一處廢棄的穀倉裏,等著追兵離開。
秋光沉醉的定陶九月裏,一位布衣女子走入了這廢棄的穀倉,她的腰肢比春日的柳條還要柔軟搖曳。
劉邦隔著穀倉的破窗望見走來的女人。
“漢王,”樊噲手按在刀柄上,“要殺嗎?”
說話間,那女子已走入穀倉,“媚兒,媚兒……喵喵?”卻是在喚貓。
劉邦等人隱在陰影中。
一隻通體雪白的貓腳步輕巧跳出來,繞著那女子腳邊打轉。
那女子撫著貓脖頸,與它說心事,道:“爹娘真是討厭,總要我嫁人。昨日又誆騙我,去見了賣布的那傻小子。他家雖然有個鋪子,卻又算得上什麽?哎……”她深深歎了口氣,道:“我當初真不該離開鹹陽宮啊。”
她抬起頭來,露出一張芙蓉麵,原來竟是戚瑤。
劉邦聽到此處,已是有了主意,咳嗽一聲,走出來。
戚瑤嚇了一跳,抱緊貓兒,後退一步,盯著這滿身血汙的高大男子,“什麽人?”
劉邦道:“我乃漢王劉邦。”
“漢王劉邦?”
劉邦又道:“此前中了宵小埋伏,與部下流落此地,外有追兵,不能擅出。姑娘可有傷藥?待我迴去,必有重謝。”他一擺手,示意樊噲等人都站出來。
見那劉邦隻是一個動作,身後便一個個站出來帶刀染血的披甲士卒,戚瑤捉著貓兒的手指用力,美眸中卻猛地燃起了火花。
“漢王……”她喃喃道,再開口時,已帶了幾分討好,“漢王殿下,您要什麽樣的傷藥呢?”
原來這戚瑤離開鹹陽宮時,不過十三歲年紀,心竅未開;見當時姊妹們都努力學習新政,她便也一起用功,又有劉瑩幫忙,第一批便離開了鹹陽,做了返鄉宮女。
可是迴了定陶,她不會經營,家中爹娘也隻是老實農人。
戚瑤拿著返鄉的銀子,很是逍遙了兩三載,可是很快,銀子花光了,她也長大了。
而她的爹娘開始給她找婆家了……
以戚瑤近二十歲的年紀,在這鄉間,早就該找婆家了。
可是戚瑤見過了鹹陽宮裏的大場麵,又習慣了唱歌跳舞的日子,哪裏看得上尋常人家?
而不尋常的人家,若要娶婦人,自然不會選戚瑤這樣的。
更何況定陶就這麽大的地方,充其量不過做富商姬妾——戚瑤如何能甘願?
劉邦的出現,正是戚瑤逃離貧乏日常,重迴富貴虛榮生活的機會。
而這一次,戚瑤已經長大了——她絕對不允許自己,像放過鹹陽宮一樣,放過這一次的機會。
被戚瑤的指甲抓痛,那叫媚兒的白貓一聲尖叫,炸毛跳走了。
項羽喝問道:“明白了嗎?咹?”
眾人齊聲,“喏!”
於是約定趁勝追擊,戮力攻漢。
眾人退下。
項羽見蒙鹽神色冷漠,笑道:“別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你殺了彭越——這是一件大喜事……”
蒙鹽淡聲道:“項王不怪我擅自用兵就好。”
項羽道:“你是為了救我——我怎麽會怪你呢?我見你旗下有兩個將領倒是驍勇……”
蒙鹽道:“那是蘇角和涉間,原是跟隨我父親的,後來就跟了我……當初我在淮水失蹤,暴秦的狗皇帝也沒了——他們便隱居起來,如今在廣陵府又聽說了我,便找來了……”
兩人一夜詳談。
那彭越的確是個狠角色,否則豈能騷擾得項羽頭疼無比,還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原本大澤少年起事的時候,推舉彭越做領袖。
彭越一開始推辭,道:“我已經老了,不該參與這些事情,更不用說是做首領了。你們還是推舉別人。”
但是澤中少年堅持,彭越推辭不過,於是道:“好。既然你們要我做了首領,那麽一切都是遵守命令。我們約定時辰,明日在此地集合。”
等到第二日,少年們稀稀拉拉來到約定地點。
彭越道:“今日是剛開始,就隻殺掉最後一名。”
一開始少年們還在嬉笑,說何必這麽認真呢?
等到彭越真的殺了遲到的最後一名,少年們全都駭然色變,自此令行禁止。
可以說,彭越是個很有能力的將領,年紀性情又跟劉邦差不多,所以倆人很是交好。
得知彭越被殺的消息,劉邦一日半都吃不下飯去,固然是傷心友人離世,卻更是擔心自己的處境。
劉邦現在的地位,除了他自己的人馬外,全靠兩個外援支撐。
其一彭越,其二張耳,都是與他私交甚篤。
如今彭越一去,劉邦的忠實盟友便隻剩了張耳一人——而張耳卻是個很實際的人,就像劉邦本人一樣實際。
一旦劉邦式微,張耳絕對不會愚忠。
劉邦問計道:“如今彭越一去,楚軍隻怕要趁勝追擊,我們兵少糧乏,又少外援,該如何是好?”
張良道:“唯今之計,隻有勸說齊王相助。”
劉邦道:“那韓信是個一根筋,蒯徹前去都未成說動——”說到這裏,劉邦拍著大腿罵道:“他媽媽的蒯徹,說是去勸說韓信,半路上就跑沒影了……”
蒯徹算是看清楚了,既然韓信不敢用他,那麽此地便沒有他施展的空間,幹脆抽身是非,最起碼平安。
張良道:“雖說直接反出秦朝,那韓信不幹。可若是多給韓信一塊地盤,想來他也不會拒絕。”
劉邦忙問道:“此話怎講?”
張良道:“韓信受封齊王,占據齊地。可是韓信本身是楚人。如果您與他約定,一起攻打楚軍,等到滅了項羽之後,把楚地拱手相讓。至於他吃下這塊地盤,是要據為己有,還是奉給秦王,便是後話了。”
劉邦笑道:“那自然是占為己有了!都到了這份上,還奉給秦王,那韓信又不是真傻。”
張良撫須點頭,又道:“夏侯嬰於齊王有救命之恩,那齊王韓信是個有恩必報之人,可使夏侯嬰前去,為您遊說齊王。”
劉邦依計行事。
蒙鹽殺了彭越一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韓信對李甲道:“此事已上報陛下,不知陛下會如何指示——你們離開鹹陽時,陛下可有說過與戰局相關之事?”
李甲笑道:“還真說過。陛下特意叮囑了,若是楚漢相爭,請你按兵不動,咱們漁翁得利。”
若是從前,得了胡亥“按兵不動”的口諭,韓信怎麽都會著重考慮。
可是現在,韓信卻是問道:“可有旨意?”
李甲微愣,道:“旨意卻是沒有……”他頓了頓,又道:“陛下也常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所以陛下隻是建議。陛下也說了,戰局之上,瞬息萬變,他遠在鹹陽,自然不如將軍見得真切——具體怎麽行事,全憑您的判斷。”他這是給了韓信轉圜的餘地,假使韓信執意要違背胡亥的意思,那麽也隻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不是起了自立反叛之心。
韓信點頭不語。
照他看來,胡亥這則“按兵不動”的法子,還真有些不合時宜。
按兵不動,眼看著楚軍打爆了漢軍——然後掉過頭來打他們秦軍之時,他們可就吃力了。
陛下於天下大勢上看得分明,可是說到帶兵打仗,卻未必能有他清楚。
恰在此時,劉邦派出的夏侯嬰到了。
韓信是個有恩必報的性情。
而這夏侯嬰於韓信,是有救命之恩的。
當初韓信在項羽處不得重用,逃到正四處招攬人才的劉邦碭郡,可是陰差陽錯卷入群盜案,被判了死刑,前麵十三個人都被執行了死刑,等到韓信的時候,他衝著監斬官道:“沛公不想要天下嗎?為何殺壯士?”
那監斬官聞言,見他一表人才,便留了他的性命。
這監斬官,就是夏侯嬰。
如今夏侯嬰來,韓信親自出迎。
“齊王殿下……”夏侯嬰忙行禮。
韓信扶住他,道:“兄長裏麵說話。”
於是入帳,韓信以美酒佳肴款待。
夏侯嬰道:“我此來,是希望您能出兵,相助漢王。”
韓信道:“雖然我感念兄長救命之恩。可是吾王沒有下令……”
夏侯嬰忙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與李甲說得一樣。
韓信沉吟不語。
夏侯嬰又道:“隻要您出兵解了漢王困境,漢王願意助您蕩平楚軍,且事成之後,將楚地盡歸於您——您攻占的土地,做您的封地,豈不是正相宜?想來秦王也無話可說。”
韓信原是楚地人。思鄉乃是人之常情,想要衣錦還鄉,也是人之常情。
韓信道:“這些都是後話了。我今夜領兵偷襲項王後方,請兄長告之漢王,讓他趁機逃出。”
夏侯嬰大喜,再拜而去。
是夜,韓信偷襲楚軍後方,劉邦趁機得以逃脫出城。
楚軍內部,也是分了兩派意見。
項它道:“當領兵迴防,否則若是被兩麵夾擊,可就危險了!”
項羽看向一直沉默的蒙鹽,問道:“你怎麽看?”
蒙鹽淡聲道:“先破齊。項王您兵精將猛,卻疲累不堪,不正是因為從前彭越、劉邦、韓信的等人多處與您作戰,您顧此失彼,往來奔波。如今那韓信正是要圍魏救趙,若我們領兵迴防,恰是中計,又迴到被人牽著打的老路上去了。”
項羽想起當初多線作戰,剛按下劉邦,又起了彭越,才退了彭越,又殺來韓信——真是噩夢一般的體驗。
項羽一錘定音,“西進破齊!”
於是楚軍一路追擊,把漢軍殺得片甲不留。
劉邦最終領著十餘人,一路退到定陶,猶有追兵在後,他路上又受了傷,這真是到了絕境。
劉邦等人藏在一處廢棄的穀倉裏,等著追兵離開。
秋光沉醉的定陶九月裏,一位布衣女子走入了這廢棄的穀倉,她的腰肢比春日的柳條還要柔軟搖曳。
劉邦隔著穀倉的破窗望見走來的女人。
“漢王,”樊噲手按在刀柄上,“要殺嗎?”
說話間,那女子已走入穀倉,“媚兒,媚兒……喵喵?”卻是在喚貓。
劉邦等人隱在陰影中。
一隻通體雪白的貓腳步輕巧跳出來,繞著那女子腳邊打轉。
那女子撫著貓脖頸,與它說心事,道:“爹娘真是討厭,總要我嫁人。昨日又誆騙我,去見了賣布的那傻小子。他家雖然有個鋪子,卻又算得上什麽?哎……”她深深歎了口氣,道:“我當初真不該離開鹹陽宮啊。”
她抬起頭來,露出一張芙蓉麵,原來竟是戚瑤。
劉邦聽到此處,已是有了主意,咳嗽一聲,走出來。
戚瑤嚇了一跳,抱緊貓兒,後退一步,盯著這滿身血汙的高大男子,“什麽人?”
劉邦道:“我乃漢王劉邦。”
“漢王劉邦?”
劉邦又道:“此前中了宵小埋伏,與部下流落此地,外有追兵,不能擅出。姑娘可有傷藥?待我迴去,必有重謝。”他一擺手,示意樊噲等人都站出來。
見那劉邦隻是一個動作,身後便一個個站出來帶刀染血的披甲士卒,戚瑤捉著貓兒的手指用力,美眸中卻猛地燃起了火花。
“漢王……”她喃喃道,再開口時,已帶了幾分討好,“漢王殿下,您要什麽樣的傷藥呢?”
原來這戚瑤離開鹹陽宮時,不過十三歲年紀,心竅未開;見當時姊妹們都努力學習新政,她便也一起用功,又有劉瑩幫忙,第一批便離開了鹹陽,做了返鄉宮女。
可是迴了定陶,她不會經營,家中爹娘也隻是老實農人。
戚瑤拿著返鄉的銀子,很是逍遙了兩三載,可是很快,銀子花光了,她也長大了。
而她的爹娘開始給她找婆家了……
以戚瑤近二十歲的年紀,在這鄉間,早就該找婆家了。
可是戚瑤見過了鹹陽宮裏的大場麵,又習慣了唱歌跳舞的日子,哪裏看得上尋常人家?
而不尋常的人家,若要娶婦人,自然不會選戚瑤這樣的。
更何況定陶就這麽大的地方,充其量不過做富商姬妾——戚瑤如何能甘願?
劉邦的出現,正是戚瑤逃離貧乏日常,重迴富貴虛榮生活的機會。
而這一次,戚瑤已經長大了——她絕對不允許自己,像放過鹹陽宮一樣,放過這一次的機會。
被戚瑤的指甲抓痛,那叫媚兒的白貓一聲尖叫,炸毛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