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卻是閉目靜思,將天下局勢、現下處境與那趙佗為人細細想來,半響睜開眼睛,已是拿定了主意,沉聲道:“送信給趙佗,約他在陽山關相見。”
夏臨淵驚叫道:“公子,咱們好不容易過了五嶺,怎麽又要迴去?”
劉螢也擔憂道:“咱們殺了四會縣令。就算那人不堪,卻也是趙佗的人。現在趙佗手握重兵,我等身份不明、勢單力薄。如果那趙佗包藏禍心……”
胡亥道:“我自有打算。”
他一語定乾坤,眾人膺服。
秦嘉左看看右看看,見一行人都是唯胡亥馬首是瞻,看來這決定是無可更改了,於是隻能硬著頭皮應了,問道:“公子,咱們以什麽名義邀約呢?”
難道真把皇帝的名號報上去?秦嘉心道,這假冒的皇帝稱號連他都唬不住,就更不用說趙郡尉了。總之,先把消息幫他們遞送了。若是形勢不對,他便帶人獨自往漢中尋妻兒去。
並無人在意秦嘉心中的這點小盤算。
胡亥道:“以蒙鹽小將軍的名義。”
“蒙鹽小將軍?”秦嘉一愣。
“便是蒙恬大將軍之子。你雖然不知道,趙佗卻是一定知道的。”胡亥道:“你隻管找人送信去。”他召迴蒙氏子,給予兵權,而後蒙鹽攻占泗水郡等事情,趙佗作為郡尉,自然都有知曉。
“喏。”秦嘉答應著退下去,心裏卻是嘀咕:這公子也當真邪門,一會兒是皇帝,一會兒又是蒙鹽小將軍,看來十有八九是個真騙子。可憐他一步錯、步步錯,雖然是跟了騙子,卻也隻好一路跟下去了。
一直在旁沉默的、莫名其妙就被邀約了趙佗的蒙鹽,這才開口,卻是對胡亥道:“以我的名義,那到時候你算什麽身份呢?”
胡亥道:“你不是還有一位哥哥蒙壯嗎?”
提到假死的哥哥,蒙鹽心中一動,卻是麵色如常,道:“可是他已經病死了。”
胡亥道:“無妨。到時候就說蒙壯是在朕授意下,假死執行秘密任務的。”
蒙鹽:……
胡亥伸手,拍了拍蒙鹽肩膀,道:“節哀。”
蒙鹽:……無奈像海一樣深。
胡亥正色道:“長沙郡遍地流民,也是我們的機會。你看外麵跟著咱們迴來的那幾個年輕流民,隻要能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什麽都願意幹。餘者如那名文士,為了妻兒,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甲躍躍欲試道:“公子,你要讓他們做什麽呢?”
“做兵。”
李甲眼睛一亮,道:“我們自己召集人馬,打迴北地去嗎?”
蒙鹽卻是道:“這些人之所以做了流民,便是不願意上戰場廝殺。否則以這些年輕人的體魄,各處叛軍都要拉他們去做士卒的。他們恐怕都是躲著,逃過了,避到長沙郡來。”
“此‘兵’非彼‘兵’。”胡亥道:“叛軍征兵,那是即刻就要拉上戰場去,生死難料的。我們在長沙郡,要做的卻是屯兵。大片的荒田,隻等人去耕種。我們的屯兵,便是把流民組織起來,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給他們秩序。等這些流民兵在此地穩定下來,就成了我們的大後方。”
胡亥踱步思索著,道:“要實現這一步,有兩處難點。一是要跟趙佗談好,若他從陽山關出兵,借著地勢之利,下來侵占掠奪,那麽我們就不勝其擾。二是初期穩定人心所需的糧食,我們從四會縣出來的時候,用糧食假作鹽,三百人搬空了半座縣城——這些糧食,夠郴縣支撐半年,但是若放到整個長沙郡,卻也不過一個月左右。所以,我們缺糧。”
劉螢擔憂道:“此地本無存糧,郡縣官吏都不管事兒了,卻去哪裏弄糧食呢?”
胡亥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南方,道:“自然還是問趙佗要嘍。”
李婧至此才幽幽來了一句,“你計劃的都挺好。就是這麽按部就班來,等咱們迴去,函穀關早被攻破了。”
胡亥沉聲道:“越是緊要關頭,越要穩紮穩打。若我們此刻冒然衝出去,一時痛快,卻是萬劫不複。”他環顧眾人,道:“可隻要我們不倒,函穀關被攻破又如何?自有函穀關,它就一直被各路人馬攻來奪去。它不過就是一座關隘,我們再奪迴來就是。”
李婧幽幽道:“可是關內宮中,多少典籍孤本。若給叛軍占了,他們還會妥善保存嗎?”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胡亥心中一痛。
李婧肚子餓得咕嚕嚕響起來,她自己倒是想開了,又道:“也是,先活下去。不管是什麽孤本典籍,什麽精巧木工,總得有命才能去欣賞。我餓了——咱們吃點啥?”
胡亥:……
劉螢抿嘴一笑,柔聲道:“昨天的墩餅還有幾個,我去叫他們熱一熱送上來。”
有糧食,有最開始的三百力夫,招流民屯兵的事項進行得很順利。
不過七日,已經召集了八千青壯。
劉螢一麵記錄著名冊,為這熱火朝天的場麵高興;一麵數著眼看著幹癟下去的糧袋發愁,“這可怎麽辦?人越招越多——原本算著怎麽都夠一個月吃的,現在看來,隻怕連十天都支撐不下去了……”
第八日,趙佗的信使來了。
趙佗願意與“蒙鹽小將軍”陽山關上一見。
劉螢緊張道:“公子,您帶上這八千青壯,一同去陽山關上。萬一有點什麽事兒,他們總能抵擋一會兒。”
胡亥失笑,道:“你當趙佗是什麽人?你拉這八千流民上去,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殺過人的兵,和隻是空有力氣的流民,在趙佗這樣的將軍看來,簡直就像是兩個物種。
胡亥道:“一個兵都不帶。”因為他手下,不管是這八千青壯,還是那三百力夫,都是沒殺過人的“新兵”,一拉到趙佗麵前,立時露怯。
“蒙鹽、尉阿撩跟我一同去。”胡亥吩咐道:“李甲、夏臨淵留下來,陪劉螢、李婧繼續招兵之事。”
劉螢睜圓了眼睛,“您——您就三個人上陽山關?”
胡亥笑道:“我沒瘋。”他望了一眼初夏旭日,眸中透著篤定,“我有分寸。”
陽山關上,重兵把守。
胡亥不足十日前,才假扮鹽商越嶺北行,如今卻又帶著蒙鹽、尉阿撩返迴山巔。
守兵早已得了消息,得知是蒙鹽小將軍一行人,便一路送上去,直到廳堂外。
趙佗坐在堂中,鎧甲覆體,腰懸長劍,不過三十歲上下,英勇孔武,此刻白臉膛陰鬱,盯著走上堂來的北地三人,對走在最前麵的人,怒道:“好一個蒙鹽小將軍,好一個蒙恬後人。趁著我不在,殺我手下,奪我存糧——如今還敢邀約在我的地盤相見,當真好膽識!好氣魄!”他手按在了劍柄上。
隨著他的動作,廳堂兩列士卒紛紛抽刀,兵刃聲森然。
走在最前麵的胡亥卻是笑嗬嗬道:“趙郡尉認錯人了——”他指了指走在中間的蒙鹽,“這位才是蒙鹽小將軍。”
趙佗一愣,道:“你又是誰?”能走在蒙鹽小將軍之前。
胡亥笑嗬嗬道:“我是他哥,蒙壯。”
蒙鹽:……還蒙壯,你就裝!
趙佗又是一愣,道:“你不是病死了嗎?”
“嗐,真晦氣。”胡亥笑著,又是皺眉又是搖頭,“這不都是皇帝當時給安排的嗎?說是要我假稱病死,好執行秘密任務。誰知道我任務完成了,皇帝卻不見了。”
趙佗仔細打量著蒙鹽和胡亥。
胡亥摸了摸自己的臉,道:“別看了——我倆不是一個娘生的。我娘俊點兒。”
蒙鹽:……好想揍他啊!!!
第121章
被胡亥這麽一打岔, 趙佗一開始洶洶的氣勢便沒法繼續下去了。
廳堂上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 忽然一變, 仿佛嬉笑怒罵間, 他們不是兩軍對壘,倒是兄弟重逢了。
趙佗居中坐著, 白臉膛上仍是寫滿陰鬱, 按在劍柄上的手卻收迴去了。
胡亥就很自覺地坐在了左首第一位,蒙鹽在他下首坐了,而尉阿撩站在胡亥身後守衛。
趙佗一看這架勢, 便將目光轉向了胡亥, 明白他是為首之人。
胡亥不等趙佗再度問罪,先笑道:“久聞趙郡尉大名, 可惜無緣一見。”
趙佗戒備道:“你聽過我的名號?”
“可不是嘛。當初我在皇帝身邊,他時常提起趙郡尉——說您是我大秦勇士, 與我父親一在南, 一在北, 是我大秦的兩道屏障。有你們二人在,便抵得過百萬雄師。”胡亥情真意切道。
趙佗不意皇帝竟然如此推崇自己,有些信不及,冷笑一聲, 道:“蒙恬大將軍卻是死了。”
胡亥歎氣道:“我父親死得冤。當初我家裏出事兒,我跟弟弟逃亡北地,立誓一定要報家仇。”
趙佗看過去,見“蒙壯”隻是口若懸河, 他那弟弟到底年輕些、臉上露出真切的痛意來。他當初在朝中,曾與蒙恬大將軍遠遠照過麵,如今依稀想來,這蒙鹽模樣與蒙恬大將軍確有幾分相似。看來這蒙鹽確是蒙氏子無疑。
趙佗想到此處,問道:“那你們二人如何又為朝廷效力了?”
胡亥又是長歎一聲,道:“趙郡尉,你是不知道啊。迴鹹陽之前,我跟弟弟商量好了,一見了狗皇帝就把他捅個透心涼!可是當初我們兄弟倆能得脫身,全靠右相馮去疾私下相助,我們報仇無妨,卻不肯拖累了馮相,所以當下在鹹陽卻不好動手。於是虛與委蛇,等到皇帝出巡的時候再下手……可是誰知道……”他故意頓住,賣個關子。
趙佗果然問道:“出巡之時如何?你們動手了?”
“哎,趙郡尉你有此一問,便是沒見過皇帝的緣故。”
趙佗傲然道:“皇帝繼位不過二三載,我在嶺南平叛,如何能像你兄弟二人,伴駕左右。”
胡亥笑道:“正是,趙郡尉自己就是真英雄,與我們這種借著英雄老爹的名號混飯吃的人自然不一樣。”
蒙鹽:……你才借著英雄老爹的名號混飯吃!
胡亥又笑道:“我是說,若趙郡尉你見過皇帝,那一定不會問剛才的問題了。”
“你什麽意思?”趙佗雙眼一眯。
胡亥搖頭,起身,踱步,一係列充滿矯情的動作被他做得行雲流水。
他仰天長歎,滿是感慨道:“隻因當今皇帝實乃天下第一等的聖主!他勤於政務,宵衣旰食;他心係萬民,遣散六宮;他知人善任,宏圖大誌!”一連串的排比句,說得他自己都熱血沸騰起來。
胡亥張開雙臂深情道:“見到了皇帝,我才知道這世上真有這等人,叫你一見之下,就不由得心生孺慕,恨不能即刻為他去死。”
蒙鹽隻聽得兩眼一黑,恨不能堵住耳朵即刻真死了。
趙佗已是聽得愣住了——因為這“蒙壯”的言行太過荒謬,反倒叫他無從懷疑了。
胡亥還在大吹自己的彩虹屁,“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皇帝就是我兄弟二人的知己!為了陛下,為了這大秦江山,我二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皇帝不僅頒布新政,普惠黔首;明知危險,卻仍出巡安定民心,以承先帝遺誌!這是何等的勇氣!這是何等的擔當!”
趙佗涼涼道:“所以皇帝現在下落不明了。”
胡亥微微一笑,衝趙佗勾勾手指,道:“趙郡尉上前來,我跟您說個秘密。”
趙佗:……
趙佗正色道:“何事不可對人言?”
胡亥也正色道:“皇帝的下落。”
趙佗頓了頓,隻能走上前來,附耳靜聽。
胡亥在他耳邊,悄聲道:“皇帝如今在一處安全之所,隻等布局完畢後,將各路叛軍一網打盡。”
趙佗一愣,不由自主也壓低了嗓音,“皇帝沒死?”
夏臨淵驚叫道:“公子,咱們好不容易過了五嶺,怎麽又要迴去?”
劉螢也擔憂道:“咱們殺了四會縣令。就算那人不堪,卻也是趙佗的人。現在趙佗手握重兵,我等身份不明、勢單力薄。如果那趙佗包藏禍心……”
胡亥道:“我自有打算。”
他一語定乾坤,眾人膺服。
秦嘉左看看右看看,見一行人都是唯胡亥馬首是瞻,看來這決定是無可更改了,於是隻能硬著頭皮應了,問道:“公子,咱們以什麽名義邀約呢?”
難道真把皇帝的名號報上去?秦嘉心道,這假冒的皇帝稱號連他都唬不住,就更不用說趙郡尉了。總之,先把消息幫他們遞送了。若是形勢不對,他便帶人獨自往漢中尋妻兒去。
並無人在意秦嘉心中的這點小盤算。
胡亥道:“以蒙鹽小將軍的名義。”
“蒙鹽小將軍?”秦嘉一愣。
“便是蒙恬大將軍之子。你雖然不知道,趙佗卻是一定知道的。”胡亥道:“你隻管找人送信去。”他召迴蒙氏子,給予兵權,而後蒙鹽攻占泗水郡等事情,趙佗作為郡尉,自然都有知曉。
“喏。”秦嘉答應著退下去,心裏卻是嘀咕:這公子也當真邪門,一會兒是皇帝,一會兒又是蒙鹽小將軍,看來十有八九是個真騙子。可憐他一步錯、步步錯,雖然是跟了騙子,卻也隻好一路跟下去了。
一直在旁沉默的、莫名其妙就被邀約了趙佗的蒙鹽,這才開口,卻是對胡亥道:“以我的名義,那到時候你算什麽身份呢?”
胡亥道:“你不是還有一位哥哥蒙壯嗎?”
提到假死的哥哥,蒙鹽心中一動,卻是麵色如常,道:“可是他已經病死了。”
胡亥道:“無妨。到時候就說蒙壯是在朕授意下,假死執行秘密任務的。”
蒙鹽:……
胡亥伸手,拍了拍蒙鹽肩膀,道:“節哀。”
蒙鹽:……無奈像海一樣深。
胡亥正色道:“長沙郡遍地流民,也是我們的機會。你看外麵跟著咱們迴來的那幾個年輕流民,隻要能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什麽都願意幹。餘者如那名文士,為了妻兒,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甲躍躍欲試道:“公子,你要讓他們做什麽呢?”
“做兵。”
李甲眼睛一亮,道:“我們自己召集人馬,打迴北地去嗎?”
蒙鹽卻是道:“這些人之所以做了流民,便是不願意上戰場廝殺。否則以這些年輕人的體魄,各處叛軍都要拉他們去做士卒的。他們恐怕都是躲著,逃過了,避到長沙郡來。”
“此‘兵’非彼‘兵’。”胡亥道:“叛軍征兵,那是即刻就要拉上戰場去,生死難料的。我們在長沙郡,要做的卻是屯兵。大片的荒田,隻等人去耕種。我們的屯兵,便是把流民組織起來,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給他們秩序。等這些流民兵在此地穩定下來,就成了我們的大後方。”
胡亥踱步思索著,道:“要實現這一步,有兩處難點。一是要跟趙佗談好,若他從陽山關出兵,借著地勢之利,下來侵占掠奪,那麽我們就不勝其擾。二是初期穩定人心所需的糧食,我們從四會縣出來的時候,用糧食假作鹽,三百人搬空了半座縣城——這些糧食,夠郴縣支撐半年,但是若放到整個長沙郡,卻也不過一個月左右。所以,我們缺糧。”
劉螢擔憂道:“此地本無存糧,郡縣官吏都不管事兒了,卻去哪裏弄糧食呢?”
胡亥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南方,道:“自然還是問趙佗要嘍。”
李婧至此才幽幽來了一句,“你計劃的都挺好。就是這麽按部就班來,等咱們迴去,函穀關早被攻破了。”
胡亥沉聲道:“越是緊要關頭,越要穩紮穩打。若我們此刻冒然衝出去,一時痛快,卻是萬劫不複。”他環顧眾人,道:“可隻要我們不倒,函穀關被攻破又如何?自有函穀關,它就一直被各路人馬攻來奪去。它不過就是一座關隘,我們再奪迴來就是。”
李婧幽幽道:“可是關內宮中,多少典籍孤本。若給叛軍占了,他們還會妥善保存嗎?”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胡亥心中一痛。
李婧肚子餓得咕嚕嚕響起來,她自己倒是想開了,又道:“也是,先活下去。不管是什麽孤本典籍,什麽精巧木工,總得有命才能去欣賞。我餓了——咱們吃點啥?”
胡亥:……
劉螢抿嘴一笑,柔聲道:“昨天的墩餅還有幾個,我去叫他們熱一熱送上來。”
有糧食,有最開始的三百力夫,招流民屯兵的事項進行得很順利。
不過七日,已經召集了八千青壯。
劉螢一麵記錄著名冊,為這熱火朝天的場麵高興;一麵數著眼看著幹癟下去的糧袋發愁,“這可怎麽辦?人越招越多——原本算著怎麽都夠一個月吃的,現在看來,隻怕連十天都支撐不下去了……”
第八日,趙佗的信使來了。
趙佗願意與“蒙鹽小將軍”陽山關上一見。
劉螢緊張道:“公子,您帶上這八千青壯,一同去陽山關上。萬一有點什麽事兒,他們總能抵擋一會兒。”
胡亥失笑,道:“你當趙佗是什麽人?你拉這八千流民上去,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殺過人的兵,和隻是空有力氣的流民,在趙佗這樣的將軍看來,簡直就像是兩個物種。
胡亥道:“一個兵都不帶。”因為他手下,不管是這八千青壯,還是那三百力夫,都是沒殺過人的“新兵”,一拉到趙佗麵前,立時露怯。
“蒙鹽、尉阿撩跟我一同去。”胡亥吩咐道:“李甲、夏臨淵留下來,陪劉螢、李婧繼續招兵之事。”
劉螢睜圓了眼睛,“您——您就三個人上陽山關?”
胡亥笑道:“我沒瘋。”他望了一眼初夏旭日,眸中透著篤定,“我有分寸。”
陽山關上,重兵把守。
胡亥不足十日前,才假扮鹽商越嶺北行,如今卻又帶著蒙鹽、尉阿撩返迴山巔。
守兵早已得了消息,得知是蒙鹽小將軍一行人,便一路送上去,直到廳堂外。
趙佗坐在堂中,鎧甲覆體,腰懸長劍,不過三十歲上下,英勇孔武,此刻白臉膛陰鬱,盯著走上堂來的北地三人,對走在最前麵的人,怒道:“好一個蒙鹽小將軍,好一個蒙恬後人。趁著我不在,殺我手下,奪我存糧——如今還敢邀約在我的地盤相見,當真好膽識!好氣魄!”他手按在了劍柄上。
隨著他的動作,廳堂兩列士卒紛紛抽刀,兵刃聲森然。
走在最前麵的胡亥卻是笑嗬嗬道:“趙郡尉認錯人了——”他指了指走在中間的蒙鹽,“這位才是蒙鹽小將軍。”
趙佗一愣,道:“你又是誰?”能走在蒙鹽小將軍之前。
胡亥笑嗬嗬道:“我是他哥,蒙壯。”
蒙鹽:……還蒙壯,你就裝!
趙佗又是一愣,道:“你不是病死了嗎?”
“嗐,真晦氣。”胡亥笑著,又是皺眉又是搖頭,“這不都是皇帝當時給安排的嗎?說是要我假稱病死,好執行秘密任務。誰知道我任務完成了,皇帝卻不見了。”
趙佗仔細打量著蒙鹽和胡亥。
胡亥摸了摸自己的臉,道:“別看了——我倆不是一個娘生的。我娘俊點兒。”
蒙鹽:……好想揍他啊!!!
第121章
被胡亥這麽一打岔, 趙佗一開始洶洶的氣勢便沒法繼續下去了。
廳堂上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 忽然一變, 仿佛嬉笑怒罵間, 他們不是兩軍對壘,倒是兄弟重逢了。
趙佗居中坐著, 白臉膛上仍是寫滿陰鬱, 按在劍柄上的手卻收迴去了。
胡亥就很自覺地坐在了左首第一位,蒙鹽在他下首坐了,而尉阿撩站在胡亥身後守衛。
趙佗一看這架勢, 便將目光轉向了胡亥, 明白他是為首之人。
胡亥不等趙佗再度問罪,先笑道:“久聞趙郡尉大名, 可惜無緣一見。”
趙佗戒備道:“你聽過我的名號?”
“可不是嘛。當初我在皇帝身邊,他時常提起趙郡尉——說您是我大秦勇士, 與我父親一在南, 一在北, 是我大秦的兩道屏障。有你們二人在,便抵得過百萬雄師。”胡亥情真意切道。
趙佗不意皇帝竟然如此推崇自己,有些信不及,冷笑一聲, 道:“蒙恬大將軍卻是死了。”
胡亥歎氣道:“我父親死得冤。當初我家裏出事兒,我跟弟弟逃亡北地,立誓一定要報家仇。”
趙佗看過去,見“蒙壯”隻是口若懸河, 他那弟弟到底年輕些、臉上露出真切的痛意來。他當初在朝中,曾與蒙恬大將軍遠遠照過麵,如今依稀想來,這蒙鹽模樣與蒙恬大將軍確有幾分相似。看來這蒙鹽確是蒙氏子無疑。
趙佗想到此處,問道:“那你們二人如何又為朝廷效力了?”
胡亥又是長歎一聲,道:“趙郡尉,你是不知道啊。迴鹹陽之前,我跟弟弟商量好了,一見了狗皇帝就把他捅個透心涼!可是當初我們兄弟倆能得脫身,全靠右相馮去疾私下相助,我們報仇無妨,卻不肯拖累了馮相,所以當下在鹹陽卻不好動手。於是虛與委蛇,等到皇帝出巡的時候再下手……可是誰知道……”他故意頓住,賣個關子。
趙佗果然問道:“出巡之時如何?你們動手了?”
“哎,趙郡尉你有此一問,便是沒見過皇帝的緣故。”
趙佗傲然道:“皇帝繼位不過二三載,我在嶺南平叛,如何能像你兄弟二人,伴駕左右。”
胡亥笑道:“正是,趙郡尉自己就是真英雄,與我們這種借著英雄老爹的名號混飯吃的人自然不一樣。”
蒙鹽:……你才借著英雄老爹的名號混飯吃!
胡亥又笑道:“我是說,若趙郡尉你見過皇帝,那一定不會問剛才的問題了。”
“你什麽意思?”趙佗雙眼一眯。
胡亥搖頭,起身,踱步,一係列充滿矯情的動作被他做得行雲流水。
他仰天長歎,滿是感慨道:“隻因當今皇帝實乃天下第一等的聖主!他勤於政務,宵衣旰食;他心係萬民,遣散六宮;他知人善任,宏圖大誌!”一連串的排比句,說得他自己都熱血沸騰起來。
胡亥張開雙臂深情道:“見到了皇帝,我才知道這世上真有這等人,叫你一見之下,就不由得心生孺慕,恨不能即刻為他去死。”
蒙鹽隻聽得兩眼一黑,恨不能堵住耳朵即刻真死了。
趙佗已是聽得愣住了——因為這“蒙壯”的言行太過荒謬,反倒叫他無從懷疑了。
胡亥還在大吹自己的彩虹屁,“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皇帝就是我兄弟二人的知己!為了陛下,為了這大秦江山,我二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皇帝不僅頒布新政,普惠黔首;明知危險,卻仍出巡安定民心,以承先帝遺誌!這是何等的勇氣!這是何等的擔當!”
趙佗涼涼道:“所以皇帝現在下落不明了。”
胡亥微微一笑,衝趙佗勾勾手指,道:“趙郡尉上前來,我跟您說個秘密。”
趙佗:……
趙佗正色道:“何事不可對人言?”
胡亥也正色道:“皇帝的下落。”
趙佗頓了頓,隻能走上前來,附耳靜聽。
胡亥在他耳邊,悄聲道:“皇帝如今在一處安全之所,隻等布局完畢後,將各路叛軍一網打盡。”
趙佗一愣,不由自主也壓低了嗓音,“皇帝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