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故楚集團倒也謹慎,把楚懷王留在東南大後方。
淮河東南,盡是沼澤地。
若到時候要殺楚懷王,那楚懷王借著地利之便,往大澤裏一鑽,又去放羊,那真是鬼神都抓不住他。
別到時候弄出個康熙朝的“朱三太子”來,有點什麽風吹草動,他們就要冒出來造一次反——遺患無窮。
最好是能想個什麽辦法——一旦故楚集團開始分崩離析,在楚懷王還未起警惕心之前,就把他也一舉拿下。
所以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開始胡亥隻是要先弄倒項氏,不過數日之後,就想著把整個故楚集團斬草除根了。
得隴望蜀也算是人的本性了。
能壓抑本性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很明顯,胡亥在這一點上,還沒有修煉到化境。
胡亥傳召了蒙鹽。
蒙鹽自東邊而來,要見皇帝,先得經過鑾駕的開路軍。
蒙鹽來的時候,先鋒士卒中正起了騷亂。
蒙鹽勒馬路邊,在他身後是涉間、蘇角兩名將領,還有一隊不過二十人的護衛。
覲見皇帝,自然是不許他帶部隊來的,就是這二十護衛,遇到鑾駕先鋒士卒也得留下來;接下來,便隻是蒙鹽一人,在皇帝護衛的引領下,解了兵器前去見皇帝。
此刻見先鋒士卒列隊排查,蒙鹽目光沉沉看著,手中馬鞭一揚,道:“去問問怎麽迴事。”
一時蘇角問準了,迴來道:“將軍,說是他們先鋒隊裏不見了一名公乘,正在清點人馬呢——怕是那人到了家鄉附近,逃了。”
蒙鹽眸中暗光一閃——公乘,那已是軍功爵位中的第八級。
什麽人做到了公乘,還會想著逃呢?
涉間根本不懂蒙鹽為什麽停下來,叫道:“將軍,您快去,別叫皇帝等著。”
蒙鹽擺手道:“不急。”
他下馬走過去。
一名長官正在調查,問道:“最後一個見到狼公乘的是誰?”
與狼義同隊的幾人,紛紛道:“那天早起之時他還在,我還記得夜裏起來,就見他坐著看雨。”
“看雨?”
“是呢。他好像在等家裏人迴信,那幾日一直睡不好……”
“什麽迴信?”那長官揪住了問題,他們在狼義留下來的東西裏,並沒有發現與家書有關的內容。
狼義的隊長舉手道:“他的家書是我查閱的,裏麵寫著他家裏弟弟妹妹因病都死了。這種事情,我……我怕當麵跟他說,他難受還要忍著。”男人之間互相安慰還是很尷尬的,“給了張郵人,叫他傳給狼義了。”
那長官問道:“張郵人?”
那郵人鑽出來,苦著臉道:“小的那日送完信,就見狼公乘臉色不對。可是他什麽也沒說,接了東西就走了。小的……小的什麽也不知道啊!”
氣氛沉重起來,每個人都想起了家鄉的親人,路途遙遠,不知他們是否安好。
那長官沉默半響,歎了口氣,道:“各人按律領罰。散了。”
他背過身去邊搖頭邊走,想著要把這事兒報上去。
“將軍?”蘇角跟上來。
蒙鹽迴身,收斂了眸中思量,淡聲道:“走。”
他垂下睫毛,玩味笑道:“不能讓皇帝等著。”
距此五裏遠,城外的密林中,項羽領兵埋伏於高地中,靜候著王離兵馬從甬道上而來。
日已正午,項羽重瞳迎著灼熱日光,變成了兩輪烈日。
震動聲自西而來,貼著地麵直傳上來,如遠處的雷聲隆隆。
項羽眯眼,在看到第一隊朝廷軍馬之時,楚戟斬落,大笑道:“來了!殺——!”
他控韁提馬,從高地上直衝下去,與橫列的王離前鋒軍一觸,如熱油入水麵般,所到之處,濺起鮮血無數。
這是一場屠殺!
死去的生命,便是給獵人耐心靜候的最好償報。
第93章
王離麾下的士卒, 也不是吃素的。
可以說, 不管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排兵布陣計謀,秦軍在同時代軍隊中, 都是排在首位的。
如今距離秦盡滅六國, 也不過十餘年。
許多秦軍中還在服役的中年士卒,都是經曆過當年滅六國大戰的, 這些可是真刀真槍上過戰場的老兵。
這種老兵,無論用多少金銀,無論上多好的裝備,都培養不出來的。
能養出這種老兵的,隻有真實戰場上那麵對麵的廝殺。
而王離手下的二十萬大軍,其中半數, 不僅經曆過滅六國之戰的輝煌, 更經曆過北擊匈奴的慘烈。
這支兵馬, 是秦軍精魄所在,是活的行屍走肉, 是隻忠於帝王的殺戮者!
被項羽率軍伏擊, 王離先鋒部隊最初片刻慌亂, 被撕開了口子。
無人後退,五千先鋒秦軍士卒在鼓聲旗語指揮下,迅速列隊盤繞起來,要將敵人大軍切斷。
如果他們麵對的是一般叛軍,這樣即使不能反敗為勝, 也足夠穩住陣腳了。
然而他們撞上的是項羽。
隻見青年將領與胯下烏騅馬合二為一似的,閃電般在秦軍中殺進殺出,長戟橫掃,便揚起一陣血花。
在他身後,跟著幾名驍勇將士,竟硬生生破了秦軍兵陣。
五千先鋒秦軍潰敗!
王離手中二十萬兵馬,其實已分作五組,跟著五隊“鑾駕”。五組路線不同,然而相去不遠,主路上三組分了前中後,令外兩組則走的馳道之側的甬道。
是以,王離此刻墜在皇帝身後的兵馬,僅有四萬而已。
但另外八萬人馬就在左近,半個時辰之內便能趕到。
項羽一擊得手,並不去追皇帝鑾駕,反而衝殺往西,似乎要盡滅王離大軍。
王離驟遭伏擊,尚不清楚對方人馬。
項羽雖隻有三萬人,卻殺出了十萬之眾的氣勢。
戰場之上,爾虞我詐。
王離見敵軍直往西殺來,一顆心略鬆了些——好在沒有往東追皇帝去。
王離雖敗不亂,命後軍改前軍,往西急退,要引敵軍而來。他將四萬兵馬分作兩股,分別往南北兩翼繞去,各引甬道上的四萬兵馬,匯合而來,領共計十二萬大軍,再殺迴被伏擊之處。
一來一去,也不過半個時辰,然而等王離率十萬大軍殺迴伏擊之處,一切都晚了。
原來項羽隻留了幾百兵馬,迷惑王離;伏擊的高地上,數十隻羊被倒吊於鼓麵之上,蹄子把鼙鼓敲得震天響,恍如大軍將發;而那數百騎兵,都在馬尾上綁了成束的蒲草,奔跑騰躍間揚起塵土無數,猶如萬馬奔騰。
一見王離領大軍而來,那數百騎馬便一聲唿哨,散入林木之間,似水歸海子,無跡可尋。
隻有那被倒吊的十幾隻羊,還在“咚咚咚”發瘋般踩著鼓。
“不好!”王離一顆心猛地沉下去,“保護陛下!”
他即刻東追敵軍。
快一點!再快一點!一定要在敵軍之前,趕到陛下鑾駕所在之處。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項羽率軍很快抵達馳道的丁字路口,從此路口分開,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將軍?”
項羽下馬,查看路邊高樹,忽然,他舉馬鞭輕輕抵在樹皮上——稍加用力,那樹皮便揭開來。
原來,那樹皮早已被人剝開了一側。
裏麵嫩綠泛白的樹幹上,用尖銳物刻著一個套著三角形的圓圈。
這印記作的當是不久,樹幹上滲出來的汁液都還新鮮。
項羽嗤笑一聲,仍將樹皮抵迴樹幹,飛身上馬,沿著此數所在的馳道向東奔去。
在他身後,眾將領士卒快馬跟隨。
在項羽大軍之前五裏,就是胡亥的鑾駕所在。
蒙鹽正聞詔而來。
在謁者的指引下,蒙鹽來到了皇帝的金銀車前。
胡亥所坐的金銀車,非常安穩舒適。車廂壁上布滿了縷空網眼,胡亥坐在裏麵,能看到外麵的情況;但是外麵的人卻看不清車內。而且可以通過調節這些鏤空網眼的密度,來調節車內的溫度。
叫胡亥看來,這簡直就是曆史上最早的空調車了。
不過這會兒的人不知道什麽是空調,隻叫做“溫瓊車”。
此刻,胡亥正從車廂內打量著蒙鹽。
卻見蒙鹽停在金銀車外,像是被前室之人吸引了注意力,駐足不前。
金銀車車廂分為兩截,前室是馭手所坐,後室是主人所坐;車廂後麵開門,而正前與左右各有窗。可以說是非常先進了。
胡亥知道蒙鹽為什麽停下了腳步——因為此刻的前室,不隻有馭手,還有剛被他趕出去的夏臨淵和無辜受累的李甲。
原來夏臨淵等人終於趕上了胡亥鑾駕。
胡亥立刻召見了李由。
李由城破當日雖然想要自刎,可是被救下來之後,便也默不作聲,跟著夏臨淵和幼弟南下了。
淮河東南,盡是沼澤地。
若到時候要殺楚懷王,那楚懷王借著地利之便,往大澤裏一鑽,又去放羊,那真是鬼神都抓不住他。
別到時候弄出個康熙朝的“朱三太子”來,有點什麽風吹草動,他們就要冒出來造一次反——遺患無窮。
最好是能想個什麽辦法——一旦故楚集團開始分崩離析,在楚懷王還未起警惕心之前,就把他也一舉拿下。
所以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開始胡亥隻是要先弄倒項氏,不過數日之後,就想著把整個故楚集團斬草除根了。
得隴望蜀也算是人的本性了。
能壓抑本性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很明顯,胡亥在這一點上,還沒有修煉到化境。
胡亥傳召了蒙鹽。
蒙鹽自東邊而來,要見皇帝,先得經過鑾駕的開路軍。
蒙鹽來的時候,先鋒士卒中正起了騷亂。
蒙鹽勒馬路邊,在他身後是涉間、蘇角兩名將領,還有一隊不過二十人的護衛。
覲見皇帝,自然是不許他帶部隊來的,就是這二十護衛,遇到鑾駕先鋒士卒也得留下來;接下來,便隻是蒙鹽一人,在皇帝護衛的引領下,解了兵器前去見皇帝。
此刻見先鋒士卒列隊排查,蒙鹽目光沉沉看著,手中馬鞭一揚,道:“去問問怎麽迴事。”
一時蘇角問準了,迴來道:“將軍,說是他們先鋒隊裏不見了一名公乘,正在清點人馬呢——怕是那人到了家鄉附近,逃了。”
蒙鹽眸中暗光一閃——公乘,那已是軍功爵位中的第八級。
什麽人做到了公乘,還會想著逃呢?
涉間根本不懂蒙鹽為什麽停下來,叫道:“將軍,您快去,別叫皇帝等著。”
蒙鹽擺手道:“不急。”
他下馬走過去。
一名長官正在調查,問道:“最後一個見到狼公乘的是誰?”
與狼義同隊的幾人,紛紛道:“那天早起之時他還在,我還記得夜裏起來,就見他坐著看雨。”
“看雨?”
“是呢。他好像在等家裏人迴信,那幾日一直睡不好……”
“什麽迴信?”那長官揪住了問題,他們在狼義留下來的東西裏,並沒有發現與家書有關的內容。
狼義的隊長舉手道:“他的家書是我查閱的,裏麵寫著他家裏弟弟妹妹因病都死了。這種事情,我……我怕當麵跟他說,他難受還要忍著。”男人之間互相安慰還是很尷尬的,“給了張郵人,叫他傳給狼義了。”
那長官問道:“張郵人?”
那郵人鑽出來,苦著臉道:“小的那日送完信,就見狼公乘臉色不對。可是他什麽也沒說,接了東西就走了。小的……小的什麽也不知道啊!”
氣氛沉重起來,每個人都想起了家鄉的親人,路途遙遠,不知他們是否安好。
那長官沉默半響,歎了口氣,道:“各人按律領罰。散了。”
他背過身去邊搖頭邊走,想著要把這事兒報上去。
“將軍?”蘇角跟上來。
蒙鹽迴身,收斂了眸中思量,淡聲道:“走。”
他垂下睫毛,玩味笑道:“不能讓皇帝等著。”
距此五裏遠,城外的密林中,項羽領兵埋伏於高地中,靜候著王離兵馬從甬道上而來。
日已正午,項羽重瞳迎著灼熱日光,變成了兩輪烈日。
震動聲自西而來,貼著地麵直傳上來,如遠處的雷聲隆隆。
項羽眯眼,在看到第一隊朝廷軍馬之時,楚戟斬落,大笑道:“來了!殺——!”
他控韁提馬,從高地上直衝下去,與橫列的王離前鋒軍一觸,如熱油入水麵般,所到之處,濺起鮮血無數。
這是一場屠殺!
死去的生命,便是給獵人耐心靜候的最好償報。
第93章
王離麾下的士卒, 也不是吃素的。
可以說, 不管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排兵布陣計謀,秦軍在同時代軍隊中, 都是排在首位的。
如今距離秦盡滅六國, 也不過十餘年。
許多秦軍中還在服役的中年士卒,都是經曆過當年滅六國大戰的, 這些可是真刀真槍上過戰場的老兵。
這種老兵,無論用多少金銀,無論上多好的裝備,都培養不出來的。
能養出這種老兵的,隻有真實戰場上那麵對麵的廝殺。
而王離手下的二十萬大軍,其中半數, 不僅經曆過滅六國之戰的輝煌, 更經曆過北擊匈奴的慘烈。
這支兵馬, 是秦軍精魄所在,是活的行屍走肉, 是隻忠於帝王的殺戮者!
被項羽率軍伏擊, 王離先鋒部隊最初片刻慌亂, 被撕開了口子。
無人後退,五千先鋒秦軍士卒在鼓聲旗語指揮下,迅速列隊盤繞起來,要將敵人大軍切斷。
如果他們麵對的是一般叛軍,這樣即使不能反敗為勝, 也足夠穩住陣腳了。
然而他們撞上的是項羽。
隻見青年將領與胯下烏騅馬合二為一似的,閃電般在秦軍中殺進殺出,長戟橫掃,便揚起一陣血花。
在他身後,跟著幾名驍勇將士,竟硬生生破了秦軍兵陣。
五千先鋒秦軍潰敗!
王離手中二十萬兵馬,其實已分作五組,跟著五隊“鑾駕”。五組路線不同,然而相去不遠,主路上三組分了前中後,令外兩組則走的馳道之側的甬道。
是以,王離此刻墜在皇帝身後的兵馬,僅有四萬而已。
但另外八萬人馬就在左近,半個時辰之內便能趕到。
項羽一擊得手,並不去追皇帝鑾駕,反而衝殺往西,似乎要盡滅王離大軍。
王離驟遭伏擊,尚不清楚對方人馬。
項羽雖隻有三萬人,卻殺出了十萬之眾的氣勢。
戰場之上,爾虞我詐。
王離見敵軍直往西殺來,一顆心略鬆了些——好在沒有往東追皇帝去。
王離雖敗不亂,命後軍改前軍,往西急退,要引敵軍而來。他將四萬兵馬分作兩股,分別往南北兩翼繞去,各引甬道上的四萬兵馬,匯合而來,領共計十二萬大軍,再殺迴被伏擊之處。
一來一去,也不過半個時辰,然而等王離率十萬大軍殺迴伏擊之處,一切都晚了。
原來項羽隻留了幾百兵馬,迷惑王離;伏擊的高地上,數十隻羊被倒吊於鼓麵之上,蹄子把鼙鼓敲得震天響,恍如大軍將發;而那數百騎兵,都在馬尾上綁了成束的蒲草,奔跑騰躍間揚起塵土無數,猶如萬馬奔騰。
一見王離領大軍而來,那數百騎馬便一聲唿哨,散入林木之間,似水歸海子,無跡可尋。
隻有那被倒吊的十幾隻羊,還在“咚咚咚”發瘋般踩著鼓。
“不好!”王離一顆心猛地沉下去,“保護陛下!”
他即刻東追敵軍。
快一點!再快一點!一定要在敵軍之前,趕到陛下鑾駕所在之處。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項羽率軍很快抵達馳道的丁字路口,從此路口分開,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將軍?”
項羽下馬,查看路邊高樹,忽然,他舉馬鞭輕輕抵在樹皮上——稍加用力,那樹皮便揭開來。
原來,那樹皮早已被人剝開了一側。
裏麵嫩綠泛白的樹幹上,用尖銳物刻著一個套著三角形的圓圈。
這印記作的當是不久,樹幹上滲出來的汁液都還新鮮。
項羽嗤笑一聲,仍將樹皮抵迴樹幹,飛身上馬,沿著此數所在的馳道向東奔去。
在他身後,眾將領士卒快馬跟隨。
在項羽大軍之前五裏,就是胡亥的鑾駕所在。
蒙鹽正聞詔而來。
在謁者的指引下,蒙鹽來到了皇帝的金銀車前。
胡亥所坐的金銀車,非常安穩舒適。車廂壁上布滿了縷空網眼,胡亥坐在裏麵,能看到外麵的情況;但是外麵的人卻看不清車內。而且可以通過調節這些鏤空網眼的密度,來調節車內的溫度。
叫胡亥看來,這簡直就是曆史上最早的空調車了。
不過這會兒的人不知道什麽是空調,隻叫做“溫瓊車”。
此刻,胡亥正從車廂內打量著蒙鹽。
卻見蒙鹽停在金銀車外,像是被前室之人吸引了注意力,駐足不前。
金銀車車廂分為兩截,前室是馭手所坐,後室是主人所坐;車廂後麵開門,而正前與左右各有窗。可以說是非常先進了。
胡亥知道蒙鹽為什麽停下了腳步——因為此刻的前室,不隻有馭手,還有剛被他趕出去的夏臨淵和無辜受累的李甲。
原來夏臨淵等人終於趕上了胡亥鑾駕。
胡亥立刻召見了李由。
李由城破當日雖然想要自刎,可是被救下來之後,便也默不作聲,跟著夏臨淵和幼弟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