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驟變陡生。
“吭啷”一聲,李由手中長劍落在地上,而他本人也軟綿綿歪靠著城牆滑坐下去。
李甲定睛一看,卻見長兄已經暈過去了。
“這……”
“還好這次的藥沒失靈!”夏臨淵悄悄吐了口氣,對上李甲的眼神,卻是神氣活現道:“看什麽看?這是本真人的仙術!叫他倒就倒的。別看了!快扛著你哥,咱們找個狗洞避一避。”
李甲:……
於是三人在狗洞裏躲了大半夜。
好在項羽並不打算在雍丘久住,擄掠過後,便領兵而出了。
夏臨淵與李甲,這才扛著暈過去的李由,南下去尋皇帝匯合。
胡亥還在碭縣。
這地方再往東,到了彭城,叛軍勢力就不可小覷了。
所以胡亥已經來到了朝廷安全區中最接近敵人的地方。
當然這裏不算是前線,因為這邊的戰爭都打過去了。現在主要的大戰,都在更北邊的地方,比如秦軍剛剛吃了敗仗的濮陽,再比如戰況正膠著的定陶。
雖然胡亥此前堅持王離的二十萬大軍,要負責保護他的安全,最好不參與當下作戰。
可是定陶情形,的確叫人擔心。
就算是知道真實曆史上,章邯大勝了,胡亥難免會考慮——那會不會是因為定陶大戰之時,有王離正領兵前去,所以分了項氏集團的注意力,從而以微小的差距,打敗了項梁等人呢?
有時候,一點小小的差異,就會極大地改變曆史。
“陛下,請準末將出戰!”這已經是王離第三次請求了。
胡亥端坐殿上,垂眸靜思,天下如棋局般,在他心中縱橫溝壑。
“不。”胡亥第三次駁迴了王離的請求。
“陛下!”
“王卿你主動請戰,忠勇可嘉。”胡亥溫和笑道:“可是在朕眼中,王卿你的不出戰,跟出戰一樣重要。”
王離三番五次要求出戰,一則是擔心戰局,二嘛……也是擔心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此前眼看著章邯屢立戰功,王離作為名將之後,自然有些微妙的不舒服。
如今章邯連吃敗仗,在王離看來,正是他趁勢而出,反敗為勝,光耀先祖名將之稱的大好時機。
若果然能如此,那麽此後在朝廷中,武將的地位便確立分明了:他王離在先,章邯在後;他王離在上,章邯在下。
至於拱衛皇帝的安全——一路上行來,二十萬大軍可以說根本沒拉出來操練過。
二十萬大軍,又或者是兩千士卒,在皇帝這邊,根本沒差。
因為胡亥采用了先帝的出行規劃,神出鬼沒。
就算是重臣如李斯,也很難摸清胡亥今日走的那條路,又坐在哪輛車裏麵。
隻有當皇帝傳召之時,隨行大臣才能見到皇帝。
而不聞皇帝傳召之時,眾人感覺上,就像是皇帝消失了一般。
連跟隨皇帝鑾駕的護衛,都不知道自己護送的馬車裏,坐著的究竟是皇帝,還是替身。
仲夏沉悶,好在夜裏下了一場透雨。
晨起,眾護衛紛紛就位。
“狼公乘,早啊!”士卒紛紛跟狼義打招唿。
狼義原本是驪山刑徒,代父受刑,額上刺字;後來周市領兵攻入函穀關。
事發突然,章邯領七十二萬驪山刑徒前去迎戰。
此後,這些刑徒就一直跟著章邯南征北戰,有的伺機逃跑了,有的戰死沙場了。
極少數的,如狼義這般,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挺不賴。
他被封為公乘,這在秦軍功爵位中乃是第八級的,意思是說他已經能坐公家的車了;其餘田地俸祿的賞賜,更是不在話下。
章邯於汝陰迎接皇帝,拔軍之前,送上了這一千精兵作為給皇帝的心意,拱衛皇帝的安全。
一千精兵,個個都是像狼義這樣驍勇善戰的好手。
王離不喜章邯,自然對他送來的這一千精兵也沒好臉色,不可能分給他們好差事。
他把這一千精兵分作五組,分別在皇帝的五組路線中,作為開路兵,做的是最苦最累還不露臉的事兒。
狼義沉默著點點頭,按照慣例,看向郵人。
郵人笑道:“狼公乘,您的家書可算是來了。”他取出包裹,捧給狼義。
狼義的臉上終於有了表情,他奪過那包裹,撕開已經被拆過的外皮。
軍中信件出入,自然都要經過上級檢視的。
包裹中也沒什麽特別的東西,隻有一對木鐲子。
狼義一愣,舉起竹簡,卻見上麵寫著“缺衣少食、積病無藥,弟、妹皆亡,遺物隨信”。
“狼公乘?”那郵人見狼義麵色不對,小心出聲詢問。
狼義將那對木鐲子揣入懷中,捏著竹簡僵了數息,扭頭轉身便走。
胡亥對區區一個公乘死了弟弟妹妹的事情,自然不會知道。
他剛打發了王離,就接到蒙鹽來了的消息。
“他返程來接朕?”胡亥摸著下巴,“這小子還挺貼心的……”
趙高苦著臉道:“那小臣又得藏起來了?小臣見不著陛下,心中著實難受……”
“藏是要藏的。”胡亥漫不經心應著,覺得蒙鹽突然貼心了有點古怪,想了想,暫時擱下此事,問道:“楚懷王那邊迴信了嗎?”
趙高道:“那邊已經接了信,就是還沒給迴複。”
胡亥撇撇嘴,還是道:“也對,畢竟項氏獨大。那楚懷王就算有心想跟朕兜搭,恐怕一時也鼓不起膽子。”
趙高眼珠一轉,“要不,咱們找人給他鼓鼓膽子?”
胡亥歪頭瞅著趙高,拍著他的臉,輕笑道:“糕糕啊,你真個兒是深得朕心呐!”
第92章
找人鼓動楚懷王一事, 胡亥交給了李斯。
畢竟從戰國末年起, 李斯就開始玩賄賂六國高官,叫他們背叛本國、為秦國的利益奔走了。
與趙高胡亥等人比起來,李斯是玩這一套的祖宗。
聽了胡亥的吩咐, 李斯撫著白胡須微微一笑, 應道:“老臣這就去安排。”
胡亥看著他,笑道:“朕知道你在笑什麽——你一定是笑朕偷師了你的計謀。”
李斯微笑道:“不敢。計謀原為天下人共有, 老臣偶得之罷了。”
李斯雖然看起來還是憂心忡忡,但是沒有前幾日心如火烤的煎熬感了。
因為他已經得了消息。雍丘雖敗,但是他的長子李由到底是活下來了。
胡亥伸伸胳膊,下來走動,道:“你不必擔心。你小兒子給朕來信兒了,說是他和夏臨淵已經救下了李由。朕算著日子, 差不多也該趕上咱們車隊了。朕叫王離派得力之人去接。”
李斯歎道:“這都是陛下天恩。”
胡亥又道:“等你長子迴來了, 你也勸勸他。朕是素來知道你們李氏之忠勇的。若是每個將軍打了敗仗都自戕, 那朕手下也沒人可用了。你是他的父親,理應開導於他。朕還要用他的。”
李斯顫聲道:“老臣領旨。”
他是了解自己長子性情的, 若不是陛下預料先機, 派了夏臨淵和李甲去, 長子隻怕真就與雍丘共存亡了。
老年喪子,那當真是人生三大悲苦之一。
李由未死,李斯感懷皇帝的仁心與迴護,揪著白胡須,半響道:“陛下, 老臣有罪。”
胡亥微愕,道:“何罪之有?”
李斯垂眸道:“老臣願意重擬請罪書,助陛下收服蒙氏子。”
胡亥呆了一呆。
那份氣焰囂張的請罪書,君臣兩人之後並未提及過。
畢竟這事兒兩人都心知肚明,提起來也隻是徒增尷尬。
所以主要是胡亥沒提。
皇帝這吃了啞巴虧的人都不提,李斯更不會主動提起。
此刻李斯忽然認錯,顯然是因為長子李由之事,感動慚愧之下,給出的賠罪與報答。
胡亥仰著臉想了一想,道:“不必了。那蒙氏子要歸順於朕,不會是因為你寫了一份請罪書。他若要反叛於朕,也不會是因為你寫了一份請罪書。你為朝廷左相,與右相馮去疾,乃是朝廷百官中鎮石一般的存在。你的臉麵,朕也不容別人折損。此事是朕此前欠思慮,就此揭過不提便是了。”
李斯啞然,心頭熱血翻湧,竟似幾十年前,初見先帝時一般。
“老臣……”
胡亥看了激動的李斯一眼,輕笑道:“朕勞心為天下臣民,你隻要忠心為朕,咱倆便也是一段君臣佳話了。”
李斯籲出一口氣來,長歎道:“老臣幸甚。”又正色道:“老臣一家,必當忠心為陛下。”
這種朝臣表忠心的話,胡亥也聽得多了。
所以他隻是笑著隨意點點頭,擺手示意李斯可以離開了。
李斯退下之前,悄悄抬眸看了一眼皇帝:他看起來還是那樣年輕,可是眉宇間已然有了帝王之氣。
這大約就是上天授予的!
胡亥低頭研究著地圖——與楚懷王勾手之後呢?
他呆著臉想了想,隻要項氏勢力一倒,或者故楚集團內爭權之勢一起,那就不用擔心了。不過斬草要除根,若是留著這楚懷王,叫他們春風吹又生,雖然不致命,卻也異常煩人。
“吭啷”一聲,李由手中長劍落在地上,而他本人也軟綿綿歪靠著城牆滑坐下去。
李甲定睛一看,卻見長兄已經暈過去了。
“這……”
“還好這次的藥沒失靈!”夏臨淵悄悄吐了口氣,對上李甲的眼神,卻是神氣活現道:“看什麽看?這是本真人的仙術!叫他倒就倒的。別看了!快扛著你哥,咱們找個狗洞避一避。”
李甲:……
於是三人在狗洞裏躲了大半夜。
好在項羽並不打算在雍丘久住,擄掠過後,便領兵而出了。
夏臨淵與李甲,這才扛著暈過去的李由,南下去尋皇帝匯合。
胡亥還在碭縣。
這地方再往東,到了彭城,叛軍勢力就不可小覷了。
所以胡亥已經來到了朝廷安全區中最接近敵人的地方。
當然這裏不算是前線,因為這邊的戰爭都打過去了。現在主要的大戰,都在更北邊的地方,比如秦軍剛剛吃了敗仗的濮陽,再比如戰況正膠著的定陶。
雖然胡亥此前堅持王離的二十萬大軍,要負責保護他的安全,最好不參與當下作戰。
可是定陶情形,的確叫人擔心。
就算是知道真實曆史上,章邯大勝了,胡亥難免會考慮——那會不會是因為定陶大戰之時,有王離正領兵前去,所以分了項氏集團的注意力,從而以微小的差距,打敗了項梁等人呢?
有時候,一點小小的差異,就會極大地改變曆史。
“陛下,請準末將出戰!”這已經是王離第三次請求了。
胡亥端坐殿上,垂眸靜思,天下如棋局般,在他心中縱橫溝壑。
“不。”胡亥第三次駁迴了王離的請求。
“陛下!”
“王卿你主動請戰,忠勇可嘉。”胡亥溫和笑道:“可是在朕眼中,王卿你的不出戰,跟出戰一樣重要。”
王離三番五次要求出戰,一則是擔心戰局,二嘛……也是擔心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此前眼看著章邯屢立戰功,王離作為名將之後,自然有些微妙的不舒服。
如今章邯連吃敗仗,在王離看來,正是他趁勢而出,反敗為勝,光耀先祖名將之稱的大好時機。
若果然能如此,那麽此後在朝廷中,武將的地位便確立分明了:他王離在先,章邯在後;他王離在上,章邯在下。
至於拱衛皇帝的安全——一路上行來,二十萬大軍可以說根本沒拉出來操練過。
二十萬大軍,又或者是兩千士卒,在皇帝這邊,根本沒差。
因為胡亥采用了先帝的出行規劃,神出鬼沒。
就算是重臣如李斯,也很難摸清胡亥今日走的那條路,又坐在哪輛車裏麵。
隻有當皇帝傳召之時,隨行大臣才能見到皇帝。
而不聞皇帝傳召之時,眾人感覺上,就像是皇帝消失了一般。
連跟隨皇帝鑾駕的護衛,都不知道自己護送的馬車裏,坐著的究竟是皇帝,還是替身。
仲夏沉悶,好在夜裏下了一場透雨。
晨起,眾護衛紛紛就位。
“狼公乘,早啊!”士卒紛紛跟狼義打招唿。
狼義原本是驪山刑徒,代父受刑,額上刺字;後來周市領兵攻入函穀關。
事發突然,章邯領七十二萬驪山刑徒前去迎戰。
此後,這些刑徒就一直跟著章邯南征北戰,有的伺機逃跑了,有的戰死沙場了。
極少數的,如狼義這般,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挺不賴。
他被封為公乘,這在秦軍功爵位中乃是第八級的,意思是說他已經能坐公家的車了;其餘田地俸祿的賞賜,更是不在話下。
章邯於汝陰迎接皇帝,拔軍之前,送上了這一千精兵作為給皇帝的心意,拱衛皇帝的安全。
一千精兵,個個都是像狼義這樣驍勇善戰的好手。
王離不喜章邯,自然對他送來的這一千精兵也沒好臉色,不可能分給他們好差事。
他把這一千精兵分作五組,分別在皇帝的五組路線中,作為開路兵,做的是最苦最累還不露臉的事兒。
狼義沉默著點點頭,按照慣例,看向郵人。
郵人笑道:“狼公乘,您的家書可算是來了。”他取出包裹,捧給狼義。
狼義的臉上終於有了表情,他奪過那包裹,撕開已經被拆過的外皮。
軍中信件出入,自然都要經過上級檢視的。
包裹中也沒什麽特別的東西,隻有一對木鐲子。
狼義一愣,舉起竹簡,卻見上麵寫著“缺衣少食、積病無藥,弟、妹皆亡,遺物隨信”。
“狼公乘?”那郵人見狼義麵色不對,小心出聲詢問。
狼義將那對木鐲子揣入懷中,捏著竹簡僵了數息,扭頭轉身便走。
胡亥對區區一個公乘死了弟弟妹妹的事情,自然不會知道。
他剛打發了王離,就接到蒙鹽來了的消息。
“他返程來接朕?”胡亥摸著下巴,“這小子還挺貼心的……”
趙高苦著臉道:“那小臣又得藏起來了?小臣見不著陛下,心中著實難受……”
“藏是要藏的。”胡亥漫不經心應著,覺得蒙鹽突然貼心了有點古怪,想了想,暫時擱下此事,問道:“楚懷王那邊迴信了嗎?”
趙高道:“那邊已經接了信,就是還沒給迴複。”
胡亥撇撇嘴,還是道:“也對,畢竟項氏獨大。那楚懷王就算有心想跟朕兜搭,恐怕一時也鼓不起膽子。”
趙高眼珠一轉,“要不,咱們找人給他鼓鼓膽子?”
胡亥歪頭瞅著趙高,拍著他的臉,輕笑道:“糕糕啊,你真個兒是深得朕心呐!”
第92章
找人鼓動楚懷王一事, 胡亥交給了李斯。
畢竟從戰國末年起, 李斯就開始玩賄賂六國高官,叫他們背叛本國、為秦國的利益奔走了。
與趙高胡亥等人比起來,李斯是玩這一套的祖宗。
聽了胡亥的吩咐, 李斯撫著白胡須微微一笑, 應道:“老臣這就去安排。”
胡亥看著他,笑道:“朕知道你在笑什麽——你一定是笑朕偷師了你的計謀。”
李斯微笑道:“不敢。計謀原為天下人共有, 老臣偶得之罷了。”
李斯雖然看起來還是憂心忡忡,但是沒有前幾日心如火烤的煎熬感了。
因為他已經得了消息。雍丘雖敗,但是他的長子李由到底是活下來了。
胡亥伸伸胳膊,下來走動,道:“你不必擔心。你小兒子給朕來信兒了,說是他和夏臨淵已經救下了李由。朕算著日子, 差不多也該趕上咱們車隊了。朕叫王離派得力之人去接。”
李斯歎道:“這都是陛下天恩。”
胡亥又道:“等你長子迴來了, 你也勸勸他。朕是素來知道你們李氏之忠勇的。若是每個將軍打了敗仗都自戕, 那朕手下也沒人可用了。你是他的父親,理應開導於他。朕還要用他的。”
李斯顫聲道:“老臣領旨。”
他是了解自己長子性情的, 若不是陛下預料先機, 派了夏臨淵和李甲去, 長子隻怕真就與雍丘共存亡了。
老年喪子,那當真是人生三大悲苦之一。
李由未死,李斯感懷皇帝的仁心與迴護,揪著白胡須,半響道:“陛下, 老臣有罪。”
胡亥微愕,道:“何罪之有?”
李斯垂眸道:“老臣願意重擬請罪書,助陛下收服蒙氏子。”
胡亥呆了一呆。
那份氣焰囂張的請罪書,君臣兩人之後並未提及過。
畢竟這事兒兩人都心知肚明,提起來也隻是徒增尷尬。
所以主要是胡亥沒提。
皇帝這吃了啞巴虧的人都不提,李斯更不會主動提起。
此刻李斯忽然認錯,顯然是因為長子李由之事,感動慚愧之下,給出的賠罪與報答。
胡亥仰著臉想了一想,道:“不必了。那蒙氏子要歸順於朕,不會是因為你寫了一份請罪書。他若要反叛於朕,也不會是因為你寫了一份請罪書。你為朝廷左相,與右相馮去疾,乃是朝廷百官中鎮石一般的存在。你的臉麵,朕也不容別人折損。此事是朕此前欠思慮,就此揭過不提便是了。”
李斯啞然,心頭熱血翻湧,竟似幾十年前,初見先帝時一般。
“老臣……”
胡亥看了激動的李斯一眼,輕笑道:“朕勞心為天下臣民,你隻要忠心為朕,咱倆便也是一段君臣佳話了。”
李斯籲出一口氣來,長歎道:“老臣幸甚。”又正色道:“老臣一家,必當忠心為陛下。”
這種朝臣表忠心的話,胡亥也聽得多了。
所以他隻是笑著隨意點點頭,擺手示意李斯可以離開了。
李斯退下之前,悄悄抬眸看了一眼皇帝:他看起來還是那樣年輕,可是眉宇間已然有了帝王之氣。
這大約就是上天授予的!
胡亥低頭研究著地圖——與楚懷王勾手之後呢?
他呆著臉想了想,隻要項氏勢力一倒,或者故楚集團內爭權之勢一起,那就不用擔心了。不過斬草要除根,若是留著這楚懷王,叫他們春風吹又生,雖然不致命,卻也異常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