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這新房已經住了有兩年,小滿每次走近它,心裏還是很激動。
這個家,再也不是三年前那破敗的模樣,從前的小泥土房子早已經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五間青磚瓦房,房子的兩側也各加蓋了三間寬敞的泥坯房,原本春娘是想著這兩間房子也起磚瓦的,但被張福給否決了,理由嘛也是和以前用的一樣,太過於顯眼了。
春娘這次到是沒有任何不滿的服從了,反正自己家的孩子還小,等到娶親時再重新蓋也來得急,卻實沒必要現在就蓋那麽多好房子,還要多交稅。
整個院牆都是黃泥砌的,不過卻足有一人多高,新做的大門結實厚重。廂房靠近大門的邊,分別是牲口棚和雞鴨豬的圈,以前那大塊的菜地已經沒有了,隻剩下在門口兩側留下的兩塊小小的空地種著一些蔬菜。
因為房子占了菜園子,張福就把屋後的菜地擴大了有半畝,讓原本屋後的菜地達到了一畝近半還多,而且在靠近那水塘的旁邊,也偷偷開了一塊地出來。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瞞著裏正,為這事,張福送了裏正整整兩條豬後腿。
張福還在自家右邊廂房的下麵,偷偷挖了一個外人不知道的地窖,用來存放糧食,為了防潮,又在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木板,這項工程,用了張福近一年的時間才做完。他的這個舉動,小滿是很讚同的,也許這是餓過肚子的人都有的想法吧,總想把家裏放滿了糧食,而且小數小滿也覺得或許是前世的末世文看得太多,所以看到張福時刻保持著存放夠一家人吃兩年的糧食,心裏才踏實了。
而最最讓小滿感覺到舒服的,就是家裏新蓋的茅廁,雖然也是用泥坯起的,但比從前那個隻用一些樹枝圍起來的要好太多了。再也不用去那個冬天透風,夏天漏雨,每次遇到惡劣天氣時,都恨不得一天不去不次廁所。
進了家門,張福最後一個把門栓上,春娘和小滿則去廚房簡單做些吃食。一路上,因為張福的臉色不好,幾個孩子誰也沒有開口說話,秋豐已經四歲了,正是活潑的時候,也緊閉著小嘴,一言不發。
秋林和秋至已經進學幾年了,經過幾年的學習,秋林和秋至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前那兩個大聲說笑,嘻嘻哈哈的孩子如今已經變得沉穩而進退有度,受他們的影響,如今小滿家的每個人,都似乎沾上了那麽一點點的文人氣息,至少他們家現在每個人,都不會像從前那樣大聲說話了。
秋豐還沒有進學,張福打算明年就送他去學堂,如今秋林和秋至得了空就教他背一些文章,而秋林常常跟小滿抱怨他受到了打擊,因為兩個弟弟都比他聰明。
這幾年的學習也讓秋林越來越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塊好的讀書料子,幾次和張福說自己想要放棄,但都被張福給拒絕了,小滿也勸他再多讀幾年,家裏人也並不是一定要他考個功名出來,但是他如今年紀小,再讀個幾年書也是可以的。小滿常常有意識的跟他講一些笨鳥先飛的道理,把一些自己知道的前世名人的故事改編一下講給他聽。
在家人的鼓勵下,秋林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但是確實比秋至累很多,每天都要學到很晚才可以。經曆過前世高強度學習的小滿很明白他的感受,經常變著法子的幫他減輕壓力。
吃過飯,因為看得出張福心情不好,小滿他們都悄悄的迴了自己的屋子。春娘收拾好飯桌後,見張福的神色緩和下來,才坐在他的身邊,默默的陪著他。半響,張福張口說:“迴頭,我想去打聽打聽,姐當年被賣到哪去了?”
春娘吃驚的看著張福:“啊?你去哪打聽啊?”
“當年咱們這片的人伢子就是鎮上的老呂婆子一家,所以還是可以找到的。”張福看著春娘,把他知道的說了出來。
“打聽到了呢,你準備怎麽辦?”春娘一聽張福的話,就知道他是早已經想好了,不過是想和自己打個招唿。
張福看著春娘,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就是想知道她過得怎麽樣了,還活著嗎?”
春娘“哦”了一聲,沒有再接話。見春娘不出聲,張福也在一邊陷入了沉思。要問春娘心裏怎麽想的,其實她此時真的也是很矛盾,她希望張福的姐姐過得好,這樣,張福憋在心裏的疙瘩也能解開,他這些年心裏的苦,自己是知道的。
可是春娘害怕啊,怕姐姐過得不好,若是這樣,張福的心裏,不定該怎麽樣的難過呢。那就憑著自己家男人的為人,心裏還不得愧疚死?到時,舉全家之力來幫助姐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若真是到了那一步,自己該怎麽辦?眼看著自家的日子剛剛好起來,家裏的笑聲幾乎天天不斷,雖然不是天天吃米飯白麵,但偶爾吃一次也不會是什麽太大的負擔了。這樣的好日子,難道就要過到現在為止了嗎?
她又再近一步的想到,如果隻是過得不好,讓自己家接濟一下還好,隻要自己和張福肯幹,就總能吃的上飯。自己就是怕自家男人一衝動下,把姐姐一家人都接了迴來,到時候怎麽辦?
姐姐七歲就被賣了,如今已經過了這麽久,這些年她過著什麽樣的日子?人還是張福記憶中那個人嗎?她是不是嫁了人,嫁了一個什麽樣的人?生了幾個孩子,孩子的品性都怎麽樣?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未知,若是他們的品性不好,而姐姐一家又利用張福虧欠的心理一直賴著自己家怎麽辦?以往別人家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你想啥呢?”張福見春娘半天,隻低著頭不言語,忍不住問道。
春娘想了想,還是把自己心裏的擔心說了出來,張福聽後好半天才說:“不管怎麽樣,我總得見到了心裏才踏實。要真是過得不好,咱們就接濟接濟她。”
聽完了張福的話,春娘的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自己男人重情義是好的,現在也隻能希望張福的姐姐過得好了。
可要是姐家真的過得好,到時,會不會嫌棄張福這門窮親戚,以為張福是上門打秋風的?
春娘看了看張福印在燈光下的側臉,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自家的這個男人,是這重情誼的,不論現在自己想了多少,也總歸是推測。等張福找到時現說吧,總歸自己是跟他過一輩子的,就跟著他走就行了。
他們在屋裏的談話,小滿和秋林並不知道。此時,他們全都聚在秋林秋至和秋豐三個人的屋子裏,小滿和秋豐正跟著秋林認字。
這個時代的字,有些像中國古代小篆,彎彎曲曲的,學起來累死人。偶爾小滿會想,就是寫反體字也比這個好些啊,至少自己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個標準的文盲。用毛筆寫這種字,真是讓人吐血。
幸好,小滿是成年人穿過來的,若是她早些年穿越而來,以自己那時的定力,估計學幾天就厭煩了,成為一個真正文盲的可能性絕對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用快掉光毛的筆蘸著清水,在深色的石頭板上練了一陣,小滿就坐到一邊打絡子。如今的秋林和秋至,偶爾穿上春娘給他們做的長衫,看著也是滿有書生氣的。
這在石板上寫字,還是小滿想到的辦法,靈感就來自於前世公園廣場寫大毛筆字的老人們。因為紙太貴,秋林和秋至根本不舍得用它來練字,平時都是在地上用樹枝寫來寫去,可是要知道,軟筆和硬筆寫出來的字,哪裏能一樣呢?被先生批評了幾次字體不夠圓勻後,小滿才發現他們兩人的情緒不對,知道原因後,小滿也一度很著急。可自己家的條件就擺在那裏,還能有什麽辦法?
小滿一直有心情差時就去河邊撿石頭的習慣,所以當小滿來到河邊翻石頭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可以用石頭來代替紙張。當小滿捧著幾塊平整的灰黑色石板迴到家裏後,把自己的主意說給秋林和秋至聽,喜得他們兩人當聲失態的大叫起來。隻是冬天的時候,這個石板就不是太好用了,隻能用樹枝在雪上筆劃著,雙手常常凍的紅腫。
張福已經在院子裏擺弄收割用的農具,他愛惜的摸了摸了牲口棚裏那頭騾子,又給它加了草料。原本當初張福是想買驢的,可是去買牲口的時候才發現,驢的價位也不低。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買頭騾子,雖然比驢貴一點,但想著它總比騾子有力氣,有了它也能讓家裏人輕省些,也就狠狠心買下了。
即使這樣,在村子還是引起了轟動,一時間,張福家這位置風水好的傳言四起,張福家挖到了當年財主家埋在地裏的財寶所以發了大財的說法也在小範圍流傳。對於這一切,張福都沒有出聲辯解。直到裏正放出話來,是他借了張福銀子,這才讓這流言消散了。
雖然這件事情是過去,可春娘還是常能見到在那財主家房子的位置,總有村子裏那些二溜子在瞎轉悠。
可春娘卻著實嚇的不行,她雖然知道大家可能會眼紅他們家,卻沒有想到有人壞心成這樣,說自己家挖到財主的寶藏了,這是誰這麽黑心肝,這是要害死自己家啊。若是被有心人聽到心裏,就是不招來土匪也能招來賊人,到時自己家裏還有寧日嗎?
幸好裏正幫了忙,不然,自己真是不敢想像。那段時間,春娘得了空就去村裏和人聊天,順便罵那些個造謠的人,咒他們不得好死,讓小滿有種祥林嫂附體的感覺。
小滿看著張福在外麵忙碌,放下裏的活也跟了去了。“爹,要我幫著做什麽嗎?”
“不用,你迴屋歇著去吧,明兒個去你爺爺那見了新嬸子,咱們吃了午飯就迴來收地。”
張福對白氏這個時候娶兒媳婦不是特別滿意,正是秋收的季節,大家都很忙,還要耽誤幾天時間準備婚禮,這地裏的苞米高粱眼看就該收了,再拖下去來了雨想曬幹都難。可自己也隻能在心裏不滿意,麵上還是要表現的很高興,不然被村裏人看了去又好說閑話了。自己家這幾年日子過的好了,看在心裏眼紅的人可不少,總要注意些才是。
如今山上下套子的活,早已經被小滿接了去,第一年的秋天,小滿基本上是毫無收獲,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情況就已經好多了,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能有所收獲。而今年秋天剛開始沒多久,小滿也是昨天才在山上下的套子,既然張福說不需要自己幫忙,那自己還是去山上看看吧。看了看自己下的十幾個套子,全都是一無所獲,小滿有些喪氣,這東西也不是什麽高難度的技術活,自己怎麽就不能像秋林那樣呢?鬱悶了一會,她又抬眼往自己挖的陷阱那裏看去,已經三年過去了,雖然那陷阱什麽都都不曾經掉進去過,可總歸是自己用一手血泡的代價挖出來的,就那樣扔在那裏,自己總是不甘心,所以每年小滿都會去重新清理一下陷阱裏的雜物,內心期待著能有個傻動物能掉進去。
照例背了兩捆柴下山,秋林看著小滿一臉的不滿意:“姐,你怎麽不叫我一起上山去?”
“你不是在看書嘛。”小滿一臉無所謂的說。
“看書可以晚一些啊,你不是也說過要勞逸結合嗎?”秋林邊幫小滿堆著柴邊說。
“是,是,明兒個咱爹就要收地了,你和秋至在家裏幫忙吧。”小滿應付著秋林。
“當然要幫了”秋至也來到他們跟前,接口說道。“現在也不像從前,需要天天去先生那裏上課。”
“為什麽?”聽秋至這樣說,小滿不明所以的轉頭問。
秋林在一邊解釋說:“先生說,我們再上十天的課,就可以給我們放假了,以後自己在家裏溫習,有什麽不明白的就去問他,他最近要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到學堂裏那個幾個明年有望能考上童生的人身上了,而且他讓我們到明年二月也跟著下場參加,感受感受。”
小滿聽了,才明白這是先生們為了重點培養幾個有希望的學生,所以把秋林他們這些暫時沒希望的都放了假了。 “對了姐,那本草藥書你看完了沒有?我想在放假前把書還給葉生。”秋林接著跟小滿說。
葉生,是葉老爺家的遠房親戚的孩子,聽秋林說他自小父母雙亡,一直寄住在葉老爺家裏,也算是葉老爺養大的。他比秋林長了兩歲,卻因為身體原因跟秋林同一年進的學堂,雖然也是葉家子弟卻不並那些葉家本家的孩子那樣少爺脾氣,他為人很謙和與秋林和秋至的關係也比較好。葉生此人,小滿也曾經見過幾次,也許是因為身體不好的原因,他身體偏瘦,皮膚也透著一種不健康的白,但是學識卻在秋林和秋至之上,因他常常會指導秋林和秋至的學習,所以張福和春娘兩人經常在家裏得了什麽好吃的情況下,叫秋林和秋至送與他一些,表達自家對他的感激之情。
前兩個月,秋林和秋至受他邀請去了葉家,在他的書房裏秋林發現有一本介紹草藥的書籍,上麵對每種草藥的形狀和生產環境都做了描寫並配了插圖,想到自己姐姐常常上山撿蛇蛻和蟬蛻,偶爾抱怨說自己認識的草藥太少平白失去了很多賺錢的機會,秋林就跟葉生借了這本書迴來,給小滿看。
“哦,快看完了,就剩下最後幾頁就都抄下來了,我一會進屋繼續,明個你就能還他了。”
小滿聽到這話,放下手裏的活計就往屋裏走。這個時代,任何一本書都是值得認真對待的,肯向外借書的人那是極少數的存在,所以這份心意,讓秋林非常感動。
小滿從自己的衣櫃和炕之間的空檔裏,小心的拿出一塊白色的打著補丁的布料,打開後才能看到,上麵畫滿了各種草的圖案。因為不舍得用紙和墨來記錄,可光靠自己的記憶力在短時間內記下如此多的草藥也太過於困難,所以小滿向秋娘要了一件張福穿壞了的裏衣,春娘本想著用這件衣服給秋林和秋至一人改一件貼身穿的褂子,但看到小滿來要,又見這件衣服實在是補丁太多,也就給了小滿了。
小滿用燒黑了的樹枝在這白布上,一點點按著書上的樣子畫下各種藥草的圖案,並用簡體字寫上這草藥的介紹,雖然知道保存的時間不會太長,但總是可以讓自己在盡可能長的時間裏記下這些。
秋林看小滿又在用燒黑的樹枝在布上畫畫,想到自己幾次勸說讓她用筆和墨來畫都被拒絕,就再也沒有張口說,而是迴了自己的屋子裏也看起了書。
這個家,再也不是三年前那破敗的模樣,從前的小泥土房子早已經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五間青磚瓦房,房子的兩側也各加蓋了三間寬敞的泥坯房,原本春娘是想著這兩間房子也起磚瓦的,但被張福給否決了,理由嘛也是和以前用的一樣,太過於顯眼了。
春娘這次到是沒有任何不滿的服從了,反正自己家的孩子還小,等到娶親時再重新蓋也來得急,卻實沒必要現在就蓋那麽多好房子,還要多交稅。
整個院牆都是黃泥砌的,不過卻足有一人多高,新做的大門結實厚重。廂房靠近大門的邊,分別是牲口棚和雞鴨豬的圈,以前那大塊的菜地已經沒有了,隻剩下在門口兩側留下的兩塊小小的空地種著一些蔬菜。
因為房子占了菜園子,張福就把屋後的菜地擴大了有半畝,讓原本屋後的菜地達到了一畝近半還多,而且在靠近那水塘的旁邊,也偷偷開了一塊地出來。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瞞著裏正,為這事,張福送了裏正整整兩條豬後腿。
張福還在自家右邊廂房的下麵,偷偷挖了一個外人不知道的地窖,用來存放糧食,為了防潮,又在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木板,這項工程,用了張福近一年的時間才做完。他的這個舉動,小滿是很讚同的,也許這是餓過肚子的人都有的想法吧,總想把家裏放滿了糧食,而且小數小滿也覺得或許是前世的末世文看得太多,所以看到張福時刻保持著存放夠一家人吃兩年的糧食,心裏才踏實了。
而最最讓小滿感覺到舒服的,就是家裏新蓋的茅廁,雖然也是用泥坯起的,但比從前那個隻用一些樹枝圍起來的要好太多了。再也不用去那個冬天透風,夏天漏雨,每次遇到惡劣天氣時,都恨不得一天不去不次廁所。
進了家門,張福最後一個把門栓上,春娘和小滿則去廚房簡單做些吃食。一路上,因為張福的臉色不好,幾個孩子誰也沒有開口說話,秋豐已經四歲了,正是活潑的時候,也緊閉著小嘴,一言不發。
秋林和秋至已經進學幾年了,經過幾年的學習,秋林和秋至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前那兩個大聲說笑,嘻嘻哈哈的孩子如今已經變得沉穩而進退有度,受他們的影響,如今小滿家的每個人,都似乎沾上了那麽一點點的文人氣息,至少他們家現在每個人,都不會像從前那樣大聲說話了。
秋豐還沒有進學,張福打算明年就送他去學堂,如今秋林和秋至得了空就教他背一些文章,而秋林常常跟小滿抱怨他受到了打擊,因為兩個弟弟都比他聰明。
這幾年的學習也讓秋林越來越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塊好的讀書料子,幾次和張福說自己想要放棄,但都被張福給拒絕了,小滿也勸他再多讀幾年,家裏人也並不是一定要他考個功名出來,但是他如今年紀小,再讀個幾年書也是可以的。小滿常常有意識的跟他講一些笨鳥先飛的道理,把一些自己知道的前世名人的故事改編一下講給他聽。
在家人的鼓勵下,秋林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但是確實比秋至累很多,每天都要學到很晚才可以。經曆過前世高強度學習的小滿很明白他的感受,經常變著法子的幫他減輕壓力。
吃過飯,因為看得出張福心情不好,小滿他們都悄悄的迴了自己的屋子。春娘收拾好飯桌後,見張福的神色緩和下來,才坐在他的身邊,默默的陪著他。半響,張福張口說:“迴頭,我想去打聽打聽,姐當年被賣到哪去了?”
春娘吃驚的看著張福:“啊?你去哪打聽啊?”
“當年咱們這片的人伢子就是鎮上的老呂婆子一家,所以還是可以找到的。”張福看著春娘,把他知道的說了出來。
“打聽到了呢,你準備怎麽辦?”春娘一聽張福的話,就知道他是早已經想好了,不過是想和自己打個招唿。
張福看著春娘,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就是想知道她過得怎麽樣了,還活著嗎?”
春娘“哦”了一聲,沒有再接話。見春娘不出聲,張福也在一邊陷入了沉思。要問春娘心裏怎麽想的,其實她此時真的也是很矛盾,她希望張福的姐姐過得好,這樣,張福憋在心裏的疙瘩也能解開,他這些年心裏的苦,自己是知道的。
可是春娘害怕啊,怕姐姐過得不好,若是這樣,張福的心裏,不定該怎麽樣的難過呢。那就憑著自己家男人的為人,心裏還不得愧疚死?到時,舉全家之力來幫助姐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若真是到了那一步,自己該怎麽辦?眼看著自家的日子剛剛好起來,家裏的笑聲幾乎天天不斷,雖然不是天天吃米飯白麵,但偶爾吃一次也不會是什麽太大的負擔了。這樣的好日子,難道就要過到現在為止了嗎?
她又再近一步的想到,如果隻是過得不好,讓自己家接濟一下還好,隻要自己和張福肯幹,就總能吃的上飯。自己就是怕自家男人一衝動下,把姐姐一家人都接了迴來,到時候怎麽辦?
姐姐七歲就被賣了,如今已經過了這麽久,這些年她過著什麽樣的日子?人還是張福記憶中那個人嗎?她是不是嫁了人,嫁了一個什麽樣的人?生了幾個孩子,孩子的品性都怎麽樣?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未知,若是他們的品性不好,而姐姐一家又利用張福虧欠的心理一直賴著自己家怎麽辦?以往別人家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你想啥呢?”張福見春娘半天,隻低著頭不言語,忍不住問道。
春娘想了想,還是把自己心裏的擔心說了出來,張福聽後好半天才說:“不管怎麽樣,我總得見到了心裏才踏實。要真是過得不好,咱們就接濟接濟她。”
聽完了張福的話,春娘的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自己男人重情義是好的,現在也隻能希望張福的姐姐過得好了。
可要是姐家真的過得好,到時,會不會嫌棄張福這門窮親戚,以為張福是上門打秋風的?
春娘看了看張福印在燈光下的側臉,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自家的這個男人,是這重情誼的,不論現在自己想了多少,也總歸是推測。等張福找到時現說吧,總歸自己是跟他過一輩子的,就跟著他走就行了。
他們在屋裏的談話,小滿和秋林並不知道。此時,他們全都聚在秋林秋至和秋豐三個人的屋子裏,小滿和秋豐正跟著秋林認字。
這個時代的字,有些像中國古代小篆,彎彎曲曲的,學起來累死人。偶爾小滿會想,就是寫反體字也比這個好些啊,至少自己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個標準的文盲。用毛筆寫這種字,真是讓人吐血。
幸好,小滿是成年人穿過來的,若是她早些年穿越而來,以自己那時的定力,估計學幾天就厭煩了,成為一個真正文盲的可能性絕對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用快掉光毛的筆蘸著清水,在深色的石頭板上練了一陣,小滿就坐到一邊打絡子。如今的秋林和秋至,偶爾穿上春娘給他們做的長衫,看著也是滿有書生氣的。
這在石板上寫字,還是小滿想到的辦法,靈感就來自於前世公園廣場寫大毛筆字的老人們。因為紙太貴,秋林和秋至根本不舍得用它來練字,平時都是在地上用樹枝寫來寫去,可是要知道,軟筆和硬筆寫出來的字,哪裏能一樣呢?被先生批評了幾次字體不夠圓勻後,小滿才發現他們兩人的情緒不對,知道原因後,小滿也一度很著急。可自己家的條件就擺在那裏,還能有什麽辦法?
小滿一直有心情差時就去河邊撿石頭的習慣,所以當小滿來到河邊翻石頭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可以用石頭來代替紙張。當小滿捧著幾塊平整的灰黑色石板迴到家裏後,把自己的主意說給秋林和秋至聽,喜得他們兩人當聲失態的大叫起來。隻是冬天的時候,這個石板就不是太好用了,隻能用樹枝在雪上筆劃著,雙手常常凍的紅腫。
張福已經在院子裏擺弄收割用的農具,他愛惜的摸了摸了牲口棚裏那頭騾子,又給它加了草料。原本當初張福是想買驢的,可是去買牲口的時候才發現,驢的價位也不低。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買頭騾子,雖然比驢貴一點,但想著它總比騾子有力氣,有了它也能讓家裏人輕省些,也就狠狠心買下了。
即使這樣,在村子還是引起了轟動,一時間,張福家這位置風水好的傳言四起,張福家挖到了當年財主家埋在地裏的財寶所以發了大財的說法也在小範圍流傳。對於這一切,張福都沒有出聲辯解。直到裏正放出話來,是他借了張福銀子,這才讓這流言消散了。
雖然這件事情是過去,可春娘還是常能見到在那財主家房子的位置,總有村子裏那些二溜子在瞎轉悠。
可春娘卻著實嚇的不行,她雖然知道大家可能會眼紅他們家,卻沒有想到有人壞心成這樣,說自己家挖到財主的寶藏了,這是誰這麽黑心肝,這是要害死自己家啊。若是被有心人聽到心裏,就是不招來土匪也能招來賊人,到時自己家裏還有寧日嗎?
幸好裏正幫了忙,不然,自己真是不敢想像。那段時間,春娘得了空就去村裏和人聊天,順便罵那些個造謠的人,咒他們不得好死,讓小滿有種祥林嫂附體的感覺。
小滿看著張福在外麵忙碌,放下裏的活也跟了去了。“爹,要我幫著做什麽嗎?”
“不用,你迴屋歇著去吧,明兒個去你爺爺那見了新嬸子,咱們吃了午飯就迴來收地。”
張福對白氏這個時候娶兒媳婦不是特別滿意,正是秋收的季節,大家都很忙,還要耽誤幾天時間準備婚禮,這地裏的苞米高粱眼看就該收了,再拖下去來了雨想曬幹都難。可自己也隻能在心裏不滿意,麵上還是要表現的很高興,不然被村裏人看了去又好說閑話了。自己家這幾年日子過的好了,看在心裏眼紅的人可不少,總要注意些才是。
如今山上下套子的活,早已經被小滿接了去,第一年的秋天,小滿基本上是毫無收獲,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情況就已經好多了,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能有所收獲。而今年秋天剛開始沒多久,小滿也是昨天才在山上下的套子,既然張福說不需要自己幫忙,那自己還是去山上看看吧。看了看自己下的十幾個套子,全都是一無所獲,小滿有些喪氣,這東西也不是什麽高難度的技術活,自己怎麽就不能像秋林那樣呢?鬱悶了一會,她又抬眼往自己挖的陷阱那裏看去,已經三年過去了,雖然那陷阱什麽都都不曾經掉進去過,可總歸是自己用一手血泡的代價挖出來的,就那樣扔在那裏,自己總是不甘心,所以每年小滿都會去重新清理一下陷阱裏的雜物,內心期待著能有個傻動物能掉進去。
照例背了兩捆柴下山,秋林看著小滿一臉的不滿意:“姐,你怎麽不叫我一起上山去?”
“你不是在看書嘛。”小滿一臉無所謂的說。
“看書可以晚一些啊,你不是也說過要勞逸結合嗎?”秋林邊幫小滿堆著柴邊說。
“是,是,明兒個咱爹就要收地了,你和秋至在家裏幫忙吧。”小滿應付著秋林。
“當然要幫了”秋至也來到他們跟前,接口說道。“現在也不像從前,需要天天去先生那裏上課。”
“為什麽?”聽秋至這樣說,小滿不明所以的轉頭問。
秋林在一邊解釋說:“先生說,我們再上十天的課,就可以給我們放假了,以後自己在家裏溫習,有什麽不明白的就去問他,他最近要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到學堂裏那個幾個明年有望能考上童生的人身上了,而且他讓我們到明年二月也跟著下場參加,感受感受。”
小滿聽了,才明白這是先生們為了重點培養幾個有希望的學生,所以把秋林他們這些暫時沒希望的都放了假了。 “對了姐,那本草藥書你看完了沒有?我想在放假前把書還給葉生。”秋林接著跟小滿說。
葉生,是葉老爺家的遠房親戚的孩子,聽秋林說他自小父母雙亡,一直寄住在葉老爺家裏,也算是葉老爺養大的。他比秋林長了兩歲,卻因為身體原因跟秋林同一年進的學堂,雖然也是葉家子弟卻不並那些葉家本家的孩子那樣少爺脾氣,他為人很謙和與秋林和秋至的關係也比較好。葉生此人,小滿也曾經見過幾次,也許是因為身體不好的原因,他身體偏瘦,皮膚也透著一種不健康的白,但是學識卻在秋林和秋至之上,因他常常會指導秋林和秋至的學習,所以張福和春娘兩人經常在家裏得了什麽好吃的情況下,叫秋林和秋至送與他一些,表達自家對他的感激之情。
前兩個月,秋林和秋至受他邀請去了葉家,在他的書房裏秋林發現有一本介紹草藥的書籍,上麵對每種草藥的形狀和生產環境都做了描寫並配了插圖,想到自己姐姐常常上山撿蛇蛻和蟬蛻,偶爾抱怨說自己認識的草藥太少平白失去了很多賺錢的機會,秋林就跟葉生借了這本書迴來,給小滿看。
“哦,快看完了,就剩下最後幾頁就都抄下來了,我一會進屋繼續,明個你就能還他了。”
小滿聽到這話,放下手裏的活計就往屋裏走。這個時代,任何一本書都是值得認真對待的,肯向外借書的人那是極少數的存在,所以這份心意,讓秋林非常感動。
小滿從自己的衣櫃和炕之間的空檔裏,小心的拿出一塊白色的打著補丁的布料,打開後才能看到,上麵畫滿了各種草的圖案。因為不舍得用紙和墨來記錄,可光靠自己的記憶力在短時間內記下如此多的草藥也太過於困難,所以小滿向秋娘要了一件張福穿壞了的裏衣,春娘本想著用這件衣服給秋林和秋至一人改一件貼身穿的褂子,但看到小滿來要,又見這件衣服實在是補丁太多,也就給了小滿了。
小滿用燒黑了的樹枝在這白布上,一點點按著書上的樣子畫下各種藥草的圖案,並用簡體字寫上這草藥的介紹,雖然知道保存的時間不會太長,但總是可以讓自己在盡可能長的時間裏記下這些。
秋林看小滿又在用燒黑的樹枝在布上畫畫,想到自己幾次勸說讓她用筆和墨來畫都被拒絕,就再也沒有張口說,而是迴了自己的屋子裏也看起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