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當然也擔心過。”楚怡聳了聳肩,“不過想想,血脈也不代表一切。親兄弟就不同室操戈了麽?為了皇位掐得連親爹娘都弄死的也不少見啊!”
不止是為了皇位,就說擱在二十一世紀,從上海的《老娘舅》到北京的《第三調解室》,帶給人們的例子還不夠多麽?
若利字當頭,親兄弟姐妹照樣掐得你死我活;若家庭和睦,養子養女同樣禮讓有加。
所以楚怡覺得與其“迷信”先天血脈,倒不如寄希望於後天教育。他們這當父母的好好教他們,比瞎琢磨那些有的沒的強多了。
楚怡把這些想法跟沈晰說了說,當然繞過了二十一世紀的節目沒提。沈晰聽罷又想了想,再度點頭:“有道理。”
“那是,本宮說啥都有道理,哈哈哈哈!”楚怡自戀傻笑,沈晰一臉嫌棄地瞅過來,一把掐在了她的腰間。
.
三月初,春暖花開,一件大事落在了曦皇貴妃案頭。
——采選。
這事在宮裏其實稀鬆平常,但是先前因為大家都在守孝一直也沒選過。也就是說,這是沈晰繼位以來的頭一次。
老實說,楚怡心裏頭有點擰巴。
誠然從先前的經驗來看沈晰即便添了新人也不會變心,但就像她還在東宮時跟太子妃說的,讓她自己選她做不來。
再者,即便有先前的“經驗”,她在這樣的事上也說不上對沈晰完全信任。
——她再怎麽說,也是二十七八歲的人了。
這個年齡雖然遠稱不上老,她的顏值又放在這裏,但是跟十五六、十七八的小姑娘擱在一起還是不一樣的。
楚怡近來看著年輕的小宮女們時常有種滄桑感,這種滄桑感有些類似於二十一世紀工作了幾年的人看剛從校門裏走出來的應屆畢業生的感覺,一邊知道自己也不老,一邊又有一點點羨慕對方的青春洋溢朝氣蓬勃。
那連她這個女人都羨慕的人,沈晰能完全看不上、一直看不上?
其實說不準。
楚怡便心情很微妙,而且還不知道怎麽跟沈晰說——試想一下,她如果跑去問他這迴采選要不要給後宮添人,他說不要則還怕了,他如果說要,她能說點啥?
梨花帶雨一下?那不是她的風格。
破口大罵?那不更相當於把他往別人床上推麽。
楚怡心裏頭挺憂愁,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先甭提了,她先把前期的步驟辦好了再說。
反正不管他留不留人,她都得過過目先圈個名單下來。如果他不打算往後宮封,這些人會被賜到各宗親府上;如果他看上了哪個打算自己留用……
到時候再說。
第124章
楚怡於是便很佛地料理起了采選的事兒,還盡職盡責地拿去請示太後。
但聖母皇太後不想管,母後皇太後最近索性跑去園子避暑去了,更沒這個閑心。楚怡對著一大串家世頗好的名單犯了選擇恐懼症,糾結了好幾天之後,讓人把恪貴妃跟和貴妃請了過來。
廖氏是從皇後百日喪期過去不久後從恪嬪晉了妃位,緩了幾個月又晉到了貴妃。這是皇後的遺願,方便她照料柔淩。
雲詩晉位則是上個月的事,楚怡覺著宮裏總共三個女孩,柔淩是嫡出,現下又在貴妃膝下;月恆這邊,她是皇貴妃且又得寵。人比人比死人,雲詩的妃位雖然拎出來瞧著也不低,可這麽比就感覺差了好大一截了。
楚怡知道雲詩並不計較這些,但是想來想去覺得歡宜現下也慢慢大了。她怕宮裏有什麽風言風語給孩子添堵,便跟沈晰商量了一番,沈晰想想也對,便說:“貴妃本來也該有兩個,咱宮裏人也不多,給她就給她。”
自此之後,宮裏就成了有孩子的三個嬪妃占據皇貴妃和貴妃三個高位、妃位空著,底下才是一幹小嬪妃的格局。
所以不知不覺的,餘下的人就不太敢總往她們三個麵前晃悠了,位份差得太多總會有些心虛。
然而這迴聽說楚怡要議采選的事,就連廖氏和雲詩都有點心虛。
楚怡讓宮人把謄抄好的幾本名冊拿給她們看,兩個人邊看邊互相遞眼色,遞了好幾個迴合,雲詩終於陪著笑開了口:“那個……姐姐……”
楚怡自己也正讀著冊子:“嗯?”
“你真要……”雲詩薄唇微有點打顫,“你真要……給皇上選妃啊?”
楚怡愣了一下,抬起頭看看她們,無力一歎:“那不然呢?”
皇後沒了,後宮的事現在都歸她管,她能撂挑子說自己不幹嗎?
雲詩抿了抿唇,臉上瞧著也不樂:“我這心裏怪慌的。現在可和從前不一樣……從前都是兩位太後挑好了人賜進東宮,皇上不喜歡也就不喜歡了。如今是皇上得親自殿選,這麽選下來萬一有那麽一個兩個合了皇上的意,那姐姐你……”
雲詩是真替楚怡擔心。她自己和皇上沒多少感情可言,歡宜好好的她就知足,但她知道楚怡跟皇上的感情有多深。
這都多少年了,皇上心裏就楚怡一個。如果這時候添幾個年輕貌美的姑娘進來,而且還是皇上殿選時親自點的,那換作是誰都不一定受得了。
“就是的,我心裏也亂得慌。”恪貴妃一歎,打量著楚怡問,“皇上到底什麽心思,你就沒問問?”
“我不知道怎麽問……”楚怡低頭呢喃,又喟歎著搖搖頭,“算了,先選著。就算後宮不添人也總要為宗親們選一選的。”
.
與此同時,沈晰也正忙著。他最近都很忙,忙到每天都要比從前多迴一二十本折子,到永壽宮時時常已是深夜,早上顧不上等楚怡醒來說幾句話就又得去上朝。
不過,他是為她忙的。
去年先帝喪期滿了三年,今年皇後的喪期也滿了,他可以立新皇後了。
皇後的人選在他眼裏就一個——必須是楚怡,隻能是楚怡。可是朝臣們不答應,專寵什麽的都還是次要的,主要是楚怡的出身。
她是罪臣之女,而且還入過奴籍。
朝堂上有些話說得可難聽了,弄得沈晰根本不敢讓她知道,隻能自己先忙著,等到差不多定下來再跟她說。
今天早朝上,戶部的楚成跟兵部的沈映又跟朝臣們舌戰了一場。
楚成的腦子厲害,但吵架功夫真是比不上楚怡。
沈晰有時候被朝臣氣著了,總是恨不能把楚怡帶到早朝上去讓她開罵。
不過還好,雖然楚成的嘴巴沒有楚怡厲害,這一場爭辯還是有理有據地說服了不少人,不少先前跟風反對的朝臣都閉了嘴或者改為覺得讓曦皇貴妃當皇後也不是不可以,這是個不錯的進展。
有了這個進展,沈晰覺得晚上可以稍稍偷個懶早些去永壽宮,把這事跟楚怡說一說了。
.
永壽宮中,三個人聚在一起挑選了大半日,可算把原本十二本的名單篩到了隻剩五本。這五本就可以先給沈晰過過目了,他可以挑出一些賜進王府或者給官員賜婚以示信重,餘下的再篩兩遍,留個二三百人住到宮裏,放到殿選上過目。
三人這大半日忙下來都看得腰酸背疼,楚怡把雲詩和廖氏送走後就讓人備了熱水去沐浴更衣,打算好好泡一泡,放鬆一下筋骨。
於是沈晰到的時候她還沒出來,他無所事事地等了會兒,覺得先看看她的手記好了。
她的手記他隔三差五總要(偷來)看一看的,多少年來都是這樣。不忙的時候就每隔一兩天看看新寫的,忙起來就過個十天半個月翻出來把這陣子的全看了。
楚怡身邊的人對這一點也都清楚。他們倒都忠心,但對沈晰嚴令禁止告訴楚怡的事也不敢多嘴。
沈晰便照例讓青釉退去了門外,一會兒如果楚怡迴來,青釉就會在外麵揚音跟她說句話,沈晰立馬將本子鎖好收迴抽屜裏便可。
沈晰便這樣悠哉哉地翻了起來,幾下翻到了上迴看過的地方,又往後一翻,就是新的一頁。
這頁大概是七八天前的,上頭就一行字:要采選了,好煩啊。
沈晰沒多想,接著往後翻,下一頁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真的朝氣蓬勃啊!他要是看上幾個可怎麽辦!感覺夫妻感情岌岌可危!
沈晰挑挑眉頭,接著往後看。
下一頁竟然寫得密密麻麻的,是好長一篇。
沈晰偷看了楚怡的本子這麽多年(……),對她寫東西的風格也熟了。大多時候她都是一兩句話,真有長篇大論的時候必定有嚴肅的心事。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篇幅是什麽時候來著?好像還是皇後去世的時候。
她先是為皇後唏噓了一番,又感歎自己還是幸運的,最後立誓要照顧好沈濟,加起來滿滿當當寫了三四頁。
而這迴的——沈晰草草地翻了翻,竟有五六頁之多。
他看到她說:“其實有時候想想,他有個新歡也挺正常的。當皇帝的嘛,還真能指望他一輩子專情?開什麽玩笑。可是事情到了眼前就又不是那麽迴事了。”
他還看到她說:“唉,真要是選了,怪都不知道怎麽怪他,夫妻雙方能在事業上互相幫助真的很重要啊!這麽多年都是他護著我,我卻幫不上他什麽忙,他可能也感覺不到我有多喜歡他……”
她怎麽會這麽想?
沈晰皺了皺眉,繼而感受到了她近來有多受困擾。
——她其實幫過他很多忙,她自己心裏應該也有數。如今卻生出了這樣不講道理的自卑,看來是被攪得過於不安了。
沈晰盯著本子上的字沉吟了一會兒,雖然對她這樣暗藏心事不太高興,但也能理解她為什麽不來問他。
她都已經緊張成這樣了,如果他給她的答案是“要選”,她可能真的會受不了。
而且就像她在後文裏說的,他若決定要選誰也攔不住他。
沈晰兀自想了想,覺得迴頭隨口跟她提一句不用給他選人好了,這樣她自然能安心。
但轉念想想,他又慮及了更多的事情。
楚怡的這種不安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可以說是對他從來沒有徹底放心過。他並不覺得這是她的錯,因為讓她不安的理由確實都存在。
可他想解決這個問題。
他想讓她知道,她對他而言當真已經是最為要緊的人。而且他也已足夠了解她(雖然有一部分是偷看的),並且他在意她的每一分想法。
讓她不高興的事情,他不會去做。誠然他也有些是人都有的“欲望”,但他可以為她克製。
但這些話要怎麽跟她說?
似乎不論怎麽說,他偷看她本子的事都會被暴露無遺。
沈晰有點頭疼,幹虧心事帶來的心虛令他在寢殿裏坐立難安。
偷看她的東西,而且一看就看了近十年,真的有點丟人啊……
可是現在讓她安心比較重要。
那讓她知道也沒什麽,無非就是留個笑柄給他,最多就是她再發一通火。
嗯……
沈晰在屋裏踱著步子琢磨,兀自點點頭拿住了主意,便開始自言自語地斟酌措辭。
“楚怡,我跟你說個事。”
“我偷看你的本子來著,就上了鎖的那個。”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他搖著頭一疊聲地否掉了這個說法。
深唿吸,又重新措辭了一下。
不止是為了皇位,就說擱在二十一世紀,從上海的《老娘舅》到北京的《第三調解室》,帶給人們的例子還不夠多麽?
若利字當頭,親兄弟姐妹照樣掐得你死我活;若家庭和睦,養子養女同樣禮讓有加。
所以楚怡覺得與其“迷信”先天血脈,倒不如寄希望於後天教育。他們這當父母的好好教他們,比瞎琢磨那些有的沒的強多了。
楚怡把這些想法跟沈晰說了說,當然繞過了二十一世紀的節目沒提。沈晰聽罷又想了想,再度點頭:“有道理。”
“那是,本宮說啥都有道理,哈哈哈哈!”楚怡自戀傻笑,沈晰一臉嫌棄地瞅過來,一把掐在了她的腰間。
.
三月初,春暖花開,一件大事落在了曦皇貴妃案頭。
——采選。
這事在宮裏其實稀鬆平常,但是先前因為大家都在守孝一直也沒選過。也就是說,這是沈晰繼位以來的頭一次。
老實說,楚怡心裏頭有點擰巴。
誠然從先前的經驗來看沈晰即便添了新人也不會變心,但就像她還在東宮時跟太子妃說的,讓她自己選她做不來。
再者,即便有先前的“經驗”,她在這樣的事上也說不上對沈晰完全信任。
——她再怎麽說,也是二十七八歲的人了。
這個年齡雖然遠稱不上老,她的顏值又放在這裏,但是跟十五六、十七八的小姑娘擱在一起還是不一樣的。
楚怡近來看著年輕的小宮女們時常有種滄桑感,這種滄桑感有些類似於二十一世紀工作了幾年的人看剛從校門裏走出來的應屆畢業生的感覺,一邊知道自己也不老,一邊又有一點點羨慕對方的青春洋溢朝氣蓬勃。
那連她這個女人都羨慕的人,沈晰能完全看不上、一直看不上?
其實說不準。
楚怡便心情很微妙,而且還不知道怎麽跟沈晰說——試想一下,她如果跑去問他這迴采選要不要給後宮添人,他說不要則還怕了,他如果說要,她能說點啥?
梨花帶雨一下?那不是她的風格。
破口大罵?那不更相當於把他往別人床上推麽。
楚怡心裏頭挺憂愁,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先甭提了,她先把前期的步驟辦好了再說。
反正不管他留不留人,她都得過過目先圈個名單下來。如果他不打算往後宮封,這些人會被賜到各宗親府上;如果他看上了哪個打算自己留用……
到時候再說。
第124章
楚怡於是便很佛地料理起了采選的事兒,還盡職盡責地拿去請示太後。
但聖母皇太後不想管,母後皇太後最近索性跑去園子避暑去了,更沒這個閑心。楚怡對著一大串家世頗好的名單犯了選擇恐懼症,糾結了好幾天之後,讓人把恪貴妃跟和貴妃請了過來。
廖氏是從皇後百日喪期過去不久後從恪嬪晉了妃位,緩了幾個月又晉到了貴妃。這是皇後的遺願,方便她照料柔淩。
雲詩晉位則是上個月的事,楚怡覺著宮裏總共三個女孩,柔淩是嫡出,現下又在貴妃膝下;月恆這邊,她是皇貴妃且又得寵。人比人比死人,雲詩的妃位雖然拎出來瞧著也不低,可這麽比就感覺差了好大一截了。
楚怡知道雲詩並不計較這些,但是想來想去覺得歡宜現下也慢慢大了。她怕宮裏有什麽風言風語給孩子添堵,便跟沈晰商量了一番,沈晰想想也對,便說:“貴妃本來也該有兩個,咱宮裏人也不多,給她就給她。”
自此之後,宮裏就成了有孩子的三個嬪妃占據皇貴妃和貴妃三個高位、妃位空著,底下才是一幹小嬪妃的格局。
所以不知不覺的,餘下的人就不太敢總往她們三個麵前晃悠了,位份差得太多總會有些心虛。
然而這迴聽說楚怡要議采選的事,就連廖氏和雲詩都有點心虛。
楚怡讓宮人把謄抄好的幾本名冊拿給她們看,兩個人邊看邊互相遞眼色,遞了好幾個迴合,雲詩終於陪著笑開了口:“那個……姐姐……”
楚怡自己也正讀著冊子:“嗯?”
“你真要……”雲詩薄唇微有點打顫,“你真要……給皇上選妃啊?”
楚怡愣了一下,抬起頭看看她們,無力一歎:“那不然呢?”
皇後沒了,後宮的事現在都歸她管,她能撂挑子說自己不幹嗎?
雲詩抿了抿唇,臉上瞧著也不樂:“我這心裏怪慌的。現在可和從前不一樣……從前都是兩位太後挑好了人賜進東宮,皇上不喜歡也就不喜歡了。如今是皇上得親自殿選,這麽選下來萬一有那麽一個兩個合了皇上的意,那姐姐你……”
雲詩是真替楚怡擔心。她自己和皇上沒多少感情可言,歡宜好好的她就知足,但她知道楚怡跟皇上的感情有多深。
這都多少年了,皇上心裏就楚怡一個。如果這時候添幾個年輕貌美的姑娘進來,而且還是皇上殿選時親自點的,那換作是誰都不一定受得了。
“就是的,我心裏也亂得慌。”恪貴妃一歎,打量著楚怡問,“皇上到底什麽心思,你就沒問問?”
“我不知道怎麽問……”楚怡低頭呢喃,又喟歎著搖搖頭,“算了,先選著。就算後宮不添人也總要為宗親們選一選的。”
.
與此同時,沈晰也正忙著。他最近都很忙,忙到每天都要比從前多迴一二十本折子,到永壽宮時時常已是深夜,早上顧不上等楚怡醒來說幾句話就又得去上朝。
不過,他是為她忙的。
去年先帝喪期滿了三年,今年皇後的喪期也滿了,他可以立新皇後了。
皇後的人選在他眼裏就一個——必須是楚怡,隻能是楚怡。可是朝臣們不答應,專寵什麽的都還是次要的,主要是楚怡的出身。
她是罪臣之女,而且還入過奴籍。
朝堂上有些話說得可難聽了,弄得沈晰根本不敢讓她知道,隻能自己先忙著,等到差不多定下來再跟她說。
今天早朝上,戶部的楚成跟兵部的沈映又跟朝臣們舌戰了一場。
楚成的腦子厲害,但吵架功夫真是比不上楚怡。
沈晰有時候被朝臣氣著了,總是恨不能把楚怡帶到早朝上去讓她開罵。
不過還好,雖然楚成的嘴巴沒有楚怡厲害,這一場爭辯還是有理有據地說服了不少人,不少先前跟風反對的朝臣都閉了嘴或者改為覺得讓曦皇貴妃當皇後也不是不可以,這是個不錯的進展。
有了這個進展,沈晰覺得晚上可以稍稍偷個懶早些去永壽宮,把這事跟楚怡說一說了。
.
永壽宮中,三個人聚在一起挑選了大半日,可算把原本十二本的名單篩到了隻剩五本。這五本就可以先給沈晰過過目了,他可以挑出一些賜進王府或者給官員賜婚以示信重,餘下的再篩兩遍,留個二三百人住到宮裏,放到殿選上過目。
三人這大半日忙下來都看得腰酸背疼,楚怡把雲詩和廖氏送走後就讓人備了熱水去沐浴更衣,打算好好泡一泡,放鬆一下筋骨。
於是沈晰到的時候她還沒出來,他無所事事地等了會兒,覺得先看看她的手記好了。
她的手記他隔三差五總要(偷來)看一看的,多少年來都是這樣。不忙的時候就每隔一兩天看看新寫的,忙起來就過個十天半個月翻出來把這陣子的全看了。
楚怡身邊的人對這一點也都清楚。他們倒都忠心,但對沈晰嚴令禁止告訴楚怡的事也不敢多嘴。
沈晰便照例讓青釉退去了門外,一會兒如果楚怡迴來,青釉就會在外麵揚音跟她說句話,沈晰立馬將本子鎖好收迴抽屜裏便可。
沈晰便這樣悠哉哉地翻了起來,幾下翻到了上迴看過的地方,又往後一翻,就是新的一頁。
這頁大概是七八天前的,上頭就一行字:要采選了,好煩啊。
沈晰沒多想,接著往後翻,下一頁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真的朝氣蓬勃啊!他要是看上幾個可怎麽辦!感覺夫妻感情岌岌可危!
沈晰挑挑眉頭,接著往後看。
下一頁竟然寫得密密麻麻的,是好長一篇。
沈晰偷看了楚怡的本子這麽多年(……),對她寫東西的風格也熟了。大多時候她都是一兩句話,真有長篇大論的時候必定有嚴肅的心事。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篇幅是什麽時候來著?好像還是皇後去世的時候。
她先是為皇後唏噓了一番,又感歎自己還是幸運的,最後立誓要照顧好沈濟,加起來滿滿當當寫了三四頁。
而這迴的——沈晰草草地翻了翻,竟有五六頁之多。
他看到她說:“其實有時候想想,他有個新歡也挺正常的。當皇帝的嘛,還真能指望他一輩子專情?開什麽玩笑。可是事情到了眼前就又不是那麽迴事了。”
他還看到她說:“唉,真要是選了,怪都不知道怎麽怪他,夫妻雙方能在事業上互相幫助真的很重要啊!這麽多年都是他護著我,我卻幫不上他什麽忙,他可能也感覺不到我有多喜歡他……”
她怎麽會這麽想?
沈晰皺了皺眉,繼而感受到了她近來有多受困擾。
——她其實幫過他很多忙,她自己心裏應該也有數。如今卻生出了這樣不講道理的自卑,看來是被攪得過於不安了。
沈晰盯著本子上的字沉吟了一會兒,雖然對她這樣暗藏心事不太高興,但也能理解她為什麽不來問他。
她都已經緊張成這樣了,如果他給她的答案是“要選”,她可能真的會受不了。
而且就像她在後文裏說的,他若決定要選誰也攔不住他。
沈晰兀自想了想,覺得迴頭隨口跟她提一句不用給他選人好了,這樣她自然能安心。
但轉念想想,他又慮及了更多的事情。
楚怡的這種不安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可以說是對他從來沒有徹底放心過。他並不覺得這是她的錯,因為讓她不安的理由確實都存在。
可他想解決這個問題。
他想讓她知道,她對他而言當真已經是最為要緊的人。而且他也已足夠了解她(雖然有一部分是偷看的),並且他在意她的每一分想法。
讓她不高興的事情,他不會去做。誠然他也有些是人都有的“欲望”,但他可以為她克製。
但這些話要怎麽跟她說?
似乎不論怎麽說,他偷看她本子的事都會被暴露無遺。
沈晰有點頭疼,幹虧心事帶來的心虛令他在寢殿裏坐立難安。
偷看她的東西,而且一看就看了近十年,真的有點丟人啊……
可是現在讓她安心比較重要。
那讓她知道也沒什麽,無非就是留個笑柄給他,最多就是她再發一通火。
嗯……
沈晰在屋裏踱著步子琢磨,兀自點點頭拿住了主意,便開始自言自語地斟酌措辭。
“楚怡,我跟你說個事。”
“我偷看你的本子來著,就上了鎖的那個。”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他搖著頭一疊聲地否掉了這個說法。
深唿吸,又重新措辭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