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晰和皇後都看了過來,她佯作說笑道:“要讓臣妾說啊,地方可以挑,但錢不能不要!咱就是來世想投個自由自在的胎,也得衣食無憂才好是不是?再者說了,娘娘您怎麽知道陰曹地府裏不用塞錢讓人辦事兒,您看,宮裏讓人傳個話還得給點賞錢呢,鬼差們說不準也貪心得很。”
皇後虛弱得不行,還是被她給逗笑了。沈晰卻點頭說:“楚怡說得是。你想葬去別處,朕好好給你挑個地方,規矩上的事你不必擔心。”
“好……”皇後長籲著氣,點頭應了。緩了一會兒,複又開口,“還有柔淩和阿濟的事。”
沈晰輕道:“你都放心,朕會安排好。”
可皇後置若罔聞,自顧自續道:“臣妾把柔淩托付給恪嬪了。”
沈晰稍怔了一下,旋即點頭:“也好,柔淩一貫和她親近。”
“嗯。”皇後微笑著,又說,“皇上迴頭給恪嬪晉一晉位份,就當代臣妾謝她。”
“好。”沈晰答應下來。
“至於阿濟……”皇後好似又斟酌了一下,看向了楚怡,“不知皇貴妃還有沒有心力多照顧一個孩子?”
楚怡對此毫無準備,難免一愣:“……娘娘?”
“皇上喜歡你,也疼惜你的幾個孩子。”皇後說著笑了聲,有點自嘲的意味,“本宮近來閑來無事便愛胡思亂想,想來想去倒把自己嚇住了,怕他們日後兄弟不睦。都由你照料著,想來他們會更親近一些。本宮也跟阿濟說了,這幾個月本宮心裏舒坦,多虧了他曦母妃,讓他今後好好孝敬你。”
楚怡當真有點懵了。
她偶爾胡思,確實也想到過萬一沈濟登基以後對弟弟們不好怎麽辦的問題,沒太受這個問題困擾一是因為她心大,二是因為孩子們都還小。
但她真沒想到,解決辦法竟然是皇後將沈濟托付給了她?
她心裏情緒難言,木了半晌才在皇後的注視下怔怔點頭:“您放心,阿濟日後就是臣妾親生的。”
“本宮知道你不會苛待孩子。”皇後抿著淡笑。
是啊,她心裏無比清楚,曦皇貴妃是絕不會苛待孩子的,宮裏的每個孩子都願意跟她親近。
相比之下,反倒是她這個做嫡母的無比失敗。沈濟還好,但在柔淩心裏,恪嬪、曦皇貴妃、和妃,大概都比她這個生母要好。
這輩子她真是錯過太多了,眼下想去彌補也已經來不及了。
她隻能慶幸,她所嫁的人到底還是個好丈夫、好夫君。
即便她和他早已相互錯過,近幾個月的相伴也說不上有哪怕一丁點愛情在裏麵,她還是可以信任他。
她相信他會在她走後處理好一切事宜,包括她的後事,還有孩子們的將來。
正月廿一,皇後趙氏薨逝於坤寧宮。
那時沈晰與柔淩沈濟都陪在旁邊,皇後想叫楚怡也進去來著,但楚怡留在了外頭。
皇後這會兒叫她進去是體諒她的情緒,但此時此刻,原就該是她體諒皇後的情緒。
喪鍾敲響後又過了一會兒,沈晰帶著兩個孩子走出了寢殿。
一眾嬪妃都已跪在了外殿裏,或真或假地抽噎著。
沈晰揮手讓她們退下,楚怡站起身上前一攥他的手,見他手心冰涼。
“……節哀。”她也不知還能再說什麽,他忽地伸手,緊緊地將她一摟:“陪我待一會兒。”
楚怡點一點頭,又姑且先掙開了他,抱了抱柔淩和沈濟:“別難過,你們的母後馬上要去她想去的地方了,也會一直看著你們,你們別讓她擔心。”
柔淩哽咽著點點頭,沈濟則問她:“母後說她要葬得遠一些……那等我長大,我能去看她嗎?”
“當然,你們可以一起去看她。”楚怡摸著他的額頭道。
沈濟的情緒緩和了些,又拽了拽沈晰的衣袖:“對了,父皇。”
沈晰看向他:“嗯?”
“母後昨天跟我說……”沈濟皺了皺眉,“她走後不讓我們為她齋戒,弟弟妹妹們也不要。”
沈晰稍稍一訝,旋即明白了這話是怎麽來的。
近幾日,人人都意識到了皇後命不久矣,皇後自己心裏也清楚,所以人人都已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下葬地問題他們又已開誠布公地聊過,後來便又說了一說其他的安排。
當時是楚怡笑歎了一句:“娘娘您可以說是吃獨食了!先皇孝期未過,皇上和孩子們都還齋戒著,臣妾出了月子也又戒了起來。您這一走可倒好,供桌上整隻的羊啊豬啊都要有的。孩子們一個頭磕下去,口水都得流出三尺遠。”
皇後把這話記住了。
孩子們作為先皇的孫輩,孝期隻有一年,下個月就不用再吃齋了。但如果要再為她這個做母親的守孝,就得再加三年。
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隨心所欲地為孩子們做點事。
又或許,是想徹底地扔下規矩禮數,隨性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第123章
皇後的離去弄得楚怡惆悵了很久,不過她也在努力調整心態,畢竟沈濟還需要她的開解。
於是在之後的數日裏楚怡都對沈濟格外照顧,但她也不願讓月恆跟沈沂心裏不高興,常是有意識地陪完沈濟便去陪陪他們。月恆和沈沂倒都懂事,一個個都跟她說:“母妃多陪陪大哥哥嘛。”
如此這般,永壽宮裏時而悲傷時而樂,日子過得倒是也快。一眨眼的工夫,皇後的百日國喪就過去了;又一眨眼,先皇的三年喪期也翻了篇,在藍白灰幾色中素了三年的皇宮一夜之間添了許多鮮亮。
沈洵和沈汀健健康康地滿了兩歲,一日比一日更加淘氣。月恆這個當姐姐的自己也皮,天天讀完了書就帶著三個弟弟四處瘋,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她踩上冰刀一轉眼就能溜得沒影,一群弟弟就跟著她鬧。
楚怡管著後宮亂七八糟的事,許多時候都束不住他們,沈晰更是政務繁忙。這個時候,楚怡總在心裏感慨還好有沈濟這個當大哥哥的在永壽宮鎮著。
七月初七女兒節,楚怡傍晚時去看幾個孩子睡沒睡,到了沈濟屋外便聽見他又在教訓弟弟們。
“月恆今天過女兒節不讀書,你們也不讀書?!”沈濟在屋裏抱著臂瞪三個弟弟,沈洵沈汀才兩歲半太小了,站在那兒東張西望也很正常,但沈沂也東張西望他就不高興了。
“尤其是你!”沈濟手裏的書拍在沈沂頭上,“他們兩個不懂事,你多大了?”
“……”沈沂擰著眉揉額頭,沈濟繼續道:“不好好讀書你日後想當個紈絝子弟嗎?”
沈沂小聲嘟囔了一句,楚怡在外沒聽清,沈濟也沒聽清,眼睛一瞪:“說什麽?大點聲!”
“我說我又沒有那麽壞!”沈沂不服不忿。
他看書裏講了,紈絝子弟那通常是指遊手好閑、驕奢淫逸的人,大多還會有強搶民女啦、欺行霸市啦之類的愛好,他才不會變成那種人!
但這會兒他這麽一說,沈濟更來氣了:“沒那麽壞就夠了嗎?!”他咄咄逼人,“你底下有兩個弟弟,又是皇子,你就不想想怎麽給弟弟們做榜樣,日後怎麽替父皇分憂?”
“這不是有大哥嘛……”沈沂又不服不忿地嘟囔。
這迴外頭楚怡雖然也沒聽清,但沈濟聽清了,登時火冒三丈擼袖子:“你再說一遍!”
沈沂反應相當快,立刻轉身閃開,躲到了幾步外的書桌後頭:“我又沒說什麽!”
“你還想說什麽?”沈濟在後麵追著他要揍,“還學會頂嘴了!哥是不是為你好?”
“可我就是沒說什麽!”沈沂一圈圈地跟他躲,跑了四五後,到底被他一把按在了桌上。
沈濟按著他後頸:“你再給我頂一個?”
“我錯了我錯了!”沈沂當即認慫,“我好好讀書!一會兒就把功課寫了!”
“你就給我在這兒寫!”沈濟拎著他的脖子押他坐到椅子上,袖子一挽,“我給你研墨!”
楚怡扒在門縫外看熱鬧看得挺樂,到了此處,卻聽背後響起撲哧一聲。
她這才發現後頭還有個人在一起看熱鬧。
她要說話,沈晰笑了聲沒讓她說,直接信手推門進了眼前的屋子。
四個男孩子同時看過來,兩個大的立馬規規矩矩地行禮,兩個小的伸手跑過來要抱抱:“父皇!”
沈晰沒抱,彎腰摟了摟他們,就繃著臉也斥沈沂:“又讓你哥哥生氣!”
“……”沈沂最近的功課是不太好,自知理虧便不敢吭聲,隻斜斜地瞪沈濟。
沈濟一低頭正好瞧見了,又拿書拍他的頭:“還敢瞪我!”
沈沂不吭聲了,看起來氣鼓鼓的。
沈晰一哂,不再接著說他。
話說迴來,沈沂這會兒七歲多,心思不再讀書上也正常,倒是沈濟這個不到十歲的大哥因為先前的變故而過於懂事了些。
沈晰就讓乳母把兩個小的先各自抱迴了房,又朝沈濟招了招手:“阿濟來,把你弟弟關在這兒讓他自己寫,咱們一道去你曦母妃殿裏吃宵夜去。”
沈沂頓時痛苦慘叫:“我也要吃宵夜!!!”
沈濟笑了聲:“嘿,你可好好寫你的功課!”
沈濟說罷便出了門,這才瞧見楚怡也在,忙道:“曦母妃。”
“你教訓起弟弟來越來越像樣了嘛!”楚怡摟摟他的肩頭,沈濟有點不好意思,繃著肩頭往外掙,“母妃別這樣,我都大了。”
楚怡嗤笑著將他鬆開,三人一道迴到寢殿,月恆正好也剛跟貴女們玩完迴來。
她正在屋裏喝著綠豆湯,看到父皇母妃便問:“我一進來就看屋裏沒人,都去哪兒啦?”
“我看你大哥教訓弟弟了。”沈晰道,月恆兩眼一亮:“咦?”
楚怡趁機跟她說:“你少帶著他們一起瘋。你懂事,知道玩夠了還好好讀書,沈沂前陣子跟著去了趟夏狩,到現在都沒把心收迴來。”
“我才沒帶著他們一起瘋。”月恆撇嘴,“他們非得跟著我,我有什麽辦法!”
她理直氣壯地跟母親頂,方才訓弟弟們訓得頗有氣勢的沈濟卻隻抿著笑吃起了點心,並不幫著楚怡一起說她。
楚怡也習慣了,在沈濟眼裏,三個弟弟都屬於“熊孩子欠揍”的範疇,但月恆不一樣。
月恆作為永壽宮裏唯一的女孩子,不論在哥哥還是弟弟眼裏,都是天使!
轉眼間又過了年關,元月初一是沈沂的生辰,再往後二十多天則是先皇後祭日。
這兩年裏大家都把情緒調節得很好,給沈沂慶生的時候就高高興興慶生,為皇後哀悼的時候也好好哀悼。
至於皇後的墓,沈晰在江南水鄉給她挑了個風水寶地,除此之外還在大漠與草原各設了一處衣冠塚。這樣安排的時候其實為的隻是讓皇後滿意,但後來,這倒成了沈濟努力上進的動力。
——沈晰跟他說,這三個地方等他長大之後都可以去,但是如果國力不行,皇親國戚頻繁出行是要挨罵的,可能還會拖累得皇後一起挨罵。
也正因為這個,他不僅自己上進還希望弟弟們都上進。這樣就算出了什麽事導致繼位的不是他,弟弟們繼位之後也可以好好治國,他便還可以去陵前見一見母親。
這點小心思,沈晰和楚怡從他身邊的宮人口中探知了一點。事情畢竟關乎皇位,沈晰便有點敏感,楚怡倒覺得挺好:“他這麽想也沒錯啊,再說,我瞧這想法挺大氣的。”
他琢磨的又不是“為了保證自己順利繼位要把弟弟們都弄死”,而是“希望不論誰繼位都能好好治國”,這想法不是挺純善的嗎?
沈晰沉默著琢磨了半天,最後點頭:“也是。”
過了會兒他又說:“不過……你就沒擔心過他們日後生出猜忌?阿濟畢竟不是你親生的,另三個卻都是。我有時候想想,真怕我不在了之後他們之間也變了味。到時候你如果也不在了還好說,你如果還在世,夾在中間多難過啊。”
皇後虛弱得不行,還是被她給逗笑了。沈晰卻點頭說:“楚怡說得是。你想葬去別處,朕好好給你挑個地方,規矩上的事你不必擔心。”
“好……”皇後長籲著氣,點頭應了。緩了一會兒,複又開口,“還有柔淩和阿濟的事。”
沈晰輕道:“你都放心,朕會安排好。”
可皇後置若罔聞,自顧自續道:“臣妾把柔淩托付給恪嬪了。”
沈晰稍怔了一下,旋即點頭:“也好,柔淩一貫和她親近。”
“嗯。”皇後微笑著,又說,“皇上迴頭給恪嬪晉一晉位份,就當代臣妾謝她。”
“好。”沈晰答應下來。
“至於阿濟……”皇後好似又斟酌了一下,看向了楚怡,“不知皇貴妃還有沒有心力多照顧一個孩子?”
楚怡對此毫無準備,難免一愣:“……娘娘?”
“皇上喜歡你,也疼惜你的幾個孩子。”皇後說著笑了聲,有點自嘲的意味,“本宮近來閑來無事便愛胡思亂想,想來想去倒把自己嚇住了,怕他們日後兄弟不睦。都由你照料著,想來他們會更親近一些。本宮也跟阿濟說了,這幾個月本宮心裏舒坦,多虧了他曦母妃,讓他今後好好孝敬你。”
楚怡當真有點懵了。
她偶爾胡思,確實也想到過萬一沈濟登基以後對弟弟們不好怎麽辦的問題,沒太受這個問題困擾一是因為她心大,二是因為孩子們都還小。
但她真沒想到,解決辦法竟然是皇後將沈濟托付給了她?
她心裏情緒難言,木了半晌才在皇後的注視下怔怔點頭:“您放心,阿濟日後就是臣妾親生的。”
“本宮知道你不會苛待孩子。”皇後抿著淡笑。
是啊,她心裏無比清楚,曦皇貴妃是絕不會苛待孩子的,宮裏的每個孩子都願意跟她親近。
相比之下,反倒是她這個做嫡母的無比失敗。沈濟還好,但在柔淩心裏,恪嬪、曦皇貴妃、和妃,大概都比她這個生母要好。
這輩子她真是錯過太多了,眼下想去彌補也已經來不及了。
她隻能慶幸,她所嫁的人到底還是個好丈夫、好夫君。
即便她和他早已相互錯過,近幾個月的相伴也說不上有哪怕一丁點愛情在裏麵,她還是可以信任他。
她相信他會在她走後處理好一切事宜,包括她的後事,還有孩子們的將來。
正月廿一,皇後趙氏薨逝於坤寧宮。
那時沈晰與柔淩沈濟都陪在旁邊,皇後想叫楚怡也進去來著,但楚怡留在了外頭。
皇後這會兒叫她進去是體諒她的情緒,但此時此刻,原就該是她體諒皇後的情緒。
喪鍾敲響後又過了一會兒,沈晰帶著兩個孩子走出了寢殿。
一眾嬪妃都已跪在了外殿裏,或真或假地抽噎著。
沈晰揮手讓她們退下,楚怡站起身上前一攥他的手,見他手心冰涼。
“……節哀。”她也不知還能再說什麽,他忽地伸手,緊緊地將她一摟:“陪我待一會兒。”
楚怡點一點頭,又姑且先掙開了他,抱了抱柔淩和沈濟:“別難過,你們的母後馬上要去她想去的地方了,也會一直看著你們,你們別讓她擔心。”
柔淩哽咽著點點頭,沈濟則問她:“母後說她要葬得遠一些……那等我長大,我能去看她嗎?”
“當然,你們可以一起去看她。”楚怡摸著他的額頭道。
沈濟的情緒緩和了些,又拽了拽沈晰的衣袖:“對了,父皇。”
沈晰看向他:“嗯?”
“母後昨天跟我說……”沈濟皺了皺眉,“她走後不讓我們為她齋戒,弟弟妹妹們也不要。”
沈晰稍稍一訝,旋即明白了這話是怎麽來的。
近幾日,人人都意識到了皇後命不久矣,皇後自己心裏也清楚,所以人人都已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下葬地問題他們又已開誠布公地聊過,後來便又說了一說其他的安排。
當時是楚怡笑歎了一句:“娘娘您可以說是吃獨食了!先皇孝期未過,皇上和孩子們都還齋戒著,臣妾出了月子也又戒了起來。您這一走可倒好,供桌上整隻的羊啊豬啊都要有的。孩子們一個頭磕下去,口水都得流出三尺遠。”
皇後把這話記住了。
孩子們作為先皇的孫輩,孝期隻有一年,下個月就不用再吃齋了。但如果要再為她這個做母親的守孝,就得再加三年。
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隨心所欲地為孩子們做點事。
又或許,是想徹底地扔下規矩禮數,隨性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第123章
皇後的離去弄得楚怡惆悵了很久,不過她也在努力調整心態,畢竟沈濟還需要她的開解。
於是在之後的數日裏楚怡都對沈濟格外照顧,但她也不願讓月恆跟沈沂心裏不高興,常是有意識地陪完沈濟便去陪陪他們。月恆和沈沂倒都懂事,一個個都跟她說:“母妃多陪陪大哥哥嘛。”
如此這般,永壽宮裏時而悲傷時而樂,日子過得倒是也快。一眨眼的工夫,皇後的百日國喪就過去了;又一眨眼,先皇的三年喪期也翻了篇,在藍白灰幾色中素了三年的皇宮一夜之間添了許多鮮亮。
沈洵和沈汀健健康康地滿了兩歲,一日比一日更加淘氣。月恆這個當姐姐的自己也皮,天天讀完了書就帶著三個弟弟四處瘋,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她踩上冰刀一轉眼就能溜得沒影,一群弟弟就跟著她鬧。
楚怡管著後宮亂七八糟的事,許多時候都束不住他們,沈晰更是政務繁忙。這個時候,楚怡總在心裏感慨還好有沈濟這個當大哥哥的在永壽宮鎮著。
七月初七女兒節,楚怡傍晚時去看幾個孩子睡沒睡,到了沈濟屋外便聽見他又在教訓弟弟們。
“月恆今天過女兒節不讀書,你們也不讀書?!”沈濟在屋裏抱著臂瞪三個弟弟,沈洵沈汀才兩歲半太小了,站在那兒東張西望也很正常,但沈沂也東張西望他就不高興了。
“尤其是你!”沈濟手裏的書拍在沈沂頭上,“他們兩個不懂事,你多大了?”
“……”沈沂擰著眉揉額頭,沈濟繼續道:“不好好讀書你日後想當個紈絝子弟嗎?”
沈沂小聲嘟囔了一句,楚怡在外沒聽清,沈濟也沒聽清,眼睛一瞪:“說什麽?大點聲!”
“我說我又沒有那麽壞!”沈沂不服不忿。
他看書裏講了,紈絝子弟那通常是指遊手好閑、驕奢淫逸的人,大多還會有強搶民女啦、欺行霸市啦之類的愛好,他才不會變成那種人!
但這會兒他這麽一說,沈濟更來氣了:“沒那麽壞就夠了嗎?!”他咄咄逼人,“你底下有兩個弟弟,又是皇子,你就不想想怎麽給弟弟們做榜樣,日後怎麽替父皇分憂?”
“這不是有大哥嘛……”沈沂又不服不忿地嘟囔。
這迴外頭楚怡雖然也沒聽清,但沈濟聽清了,登時火冒三丈擼袖子:“你再說一遍!”
沈沂反應相當快,立刻轉身閃開,躲到了幾步外的書桌後頭:“我又沒說什麽!”
“你還想說什麽?”沈濟在後麵追著他要揍,“還學會頂嘴了!哥是不是為你好?”
“可我就是沒說什麽!”沈沂一圈圈地跟他躲,跑了四五後,到底被他一把按在了桌上。
沈濟按著他後頸:“你再給我頂一個?”
“我錯了我錯了!”沈沂當即認慫,“我好好讀書!一會兒就把功課寫了!”
“你就給我在這兒寫!”沈濟拎著他的脖子押他坐到椅子上,袖子一挽,“我給你研墨!”
楚怡扒在門縫外看熱鬧看得挺樂,到了此處,卻聽背後響起撲哧一聲。
她這才發現後頭還有個人在一起看熱鬧。
她要說話,沈晰笑了聲沒讓她說,直接信手推門進了眼前的屋子。
四個男孩子同時看過來,兩個大的立馬規規矩矩地行禮,兩個小的伸手跑過來要抱抱:“父皇!”
沈晰沒抱,彎腰摟了摟他們,就繃著臉也斥沈沂:“又讓你哥哥生氣!”
“……”沈沂最近的功課是不太好,自知理虧便不敢吭聲,隻斜斜地瞪沈濟。
沈濟一低頭正好瞧見了,又拿書拍他的頭:“還敢瞪我!”
沈沂不吭聲了,看起來氣鼓鼓的。
沈晰一哂,不再接著說他。
話說迴來,沈沂這會兒七歲多,心思不再讀書上也正常,倒是沈濟這個不到十歲的大哥因為先前的變故而過於懂事了些。
沈晰就讓乳母把兩個小的先各自抱迴了房,又朝沈濟招了招手:“阿濟來,把你弟弟關在這兒讓他自己寫,咱們一道去你曦母妃殿裏吃宵夜去。”
沈沂頓時痛苦慘叫:“我也要吃宵夜!!!”
沈濟笑了聲:“嘿,你可好好寫你的功課!”
沈濟說罷便出了門,這才瞧見楚怡也在,忙道:“曦母妃。”
“你教訓起弟弟來越來越像樣了嘛!”楚怡摟摟他的肩頭,沈濟有點不好意思,繃著肩頭往外掙,“母妃別這樣,我都大了。”
楚怡嗤笑著將他鬆開,三人一道迴到寢殿,月恆正好也剛跟貴女們玩完迴來。
她正在屋裏喝著綠豆湯,看到父皇母妃便問:“我一進來就看屋裏沒人,都去哪兒啦?”
“我看你大哥教訓弟弟了。”沈晰道,月恆兩眼一亮:“咦?”
楚怡趁機跟她說:“你少帶著他們一起瘋。你懂事,知道玩夠了還好好讀書,沈沂前陣子跟著去了趟夏狩,到現在都沒把心收迴來。”
“我才沒帶著他們一起瘋。”月恆撇嘴,“他們非得跟著我,我有什麽辦法!”
她理直氣壯地跟母親頂,方才訓弟弟們訓得頗有氣勢的沈濟卻隻抿著笑吃起了點心,並不幫著楚怡一起說她。
楚怡也習慣了,在沈濟眼裏,三個弟弟都屬於“熊孩子欠揍”的範疇,但月恆不一樣。
月恆作為永壽宮裏唯一的女孩子,不論在哥哥還是弟弟眼裏,都是天使!
轉眼間又過了年關,元月初一是沈沂的生辰,再往後二十多天則是先皇後祭日。
這兩年裏大家都把情緒調節得很好,給沈沂慶生的時候就高高興興慶生,為皇後哀悼的時候也好好哀悼。
至於皇後的墓,沈晰在江南水鄉給她挑了個風水寶地,除此之外還在大漠與草原各設了一處衣冠塚。這樣安排的時候其實為的隻是讓皇後滿意,但後來,這倒成了沈濟努力上進的動力。
——沈晰跟他說,這三個地方等他長大之後都可以去,但是如果國力不行,皇親國戚頻繁出行是要挨罵的,可能還會拖累得皇後一起挨罵。
也正因為這個,他不僅自己上進還希望弟弟們都上進。這樣就算出了什麽事導致繼位的不是他,弟弟們繼位之後也可以好好治國,他便還可以去陵前見一見母親。
這點小心思,沈晰和楚怡從他身邊的宮人口中探知了一點。事情畢竟關乎皇位,沈晰便有點敏感,楚怡倒覺得挺好:“他這麽想也沒錯啊,再說,我瞧這想法挺大氣的。”
他琢磨的又不是“為了保證自己順利繼位要把弟弟們都弄死”,而是“希望不論誰繼位都能好好治國”,這想法不是挺純善的嗎?
沈晰沉默著琢磨了半天,最後點頭:“也是。”
過了會兒他又說:“不過……你就沒擔心過他們日後生出猜忌?阿濟畢竟不是你親生的,另三個卻都是。我有時候想想,真怕我不在了之後他們之間也變了味。到時候你如果也不在了還好說,你如果還在世,夾在中間多難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