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掌櫃和馬掌櫃是多年故交了,兩人對視了一眼,心中就都有了判斷:隻怕這林郎中年紀看著小,心思可不少!這官威一擺出來,還真的能讓人心裏一顫。


    隻是這些商人雖然有些家底,但絕對算不上京城裏排的上號的大商家,否則人家上頭都是有人罩著的,可不用對著林清一個五品官點頭哈腰的。


    在商場上麵混,尤其又是天子腳下,幾人也都和官家經常打交道,按照他們的水準,能請到林清一個五品官,林清也算是給了麵子的。


    所以場麵冷了一瞬後,又有人開始推杯換盞,說趣逗樂,仿佛剛剛那一瞬的尷尬蕩然無存。


    隻是這期間,林清一直沒有說太多的話,更多的要麽點頭表示讚同,要麽繼續自顧自吃菜,並不發表意見。


    這時,馮掌櫃按捺不住站了起來,對著林清道:“林郎中,小的們知道您正在為皇上辦修繕會國館的事情,今天請您過來,也是想讓您指點指點咱哥幾個,看看我們是否可以為國盡一份忠心?這會國館中的擺設物品可以由我們幾個來提供?馬掌櫃家的瓷器、邢掌櫃家的家具、呂掌櫃家的筆墨、何掌櫃家的玉器還有我家的紗帳綢緞,在京城那都是百年老店,質量都是一等一的好。您看,小的們,是否有這個榮幸啊?”


    馮掌櫃果然是老油條,糾集起來的其他四家鋪子所賣產品都不一樣,大家各不影響,又能互為補充,差不多把會國館房間內大致要用的一些物品都包圓了,難怪今天是五家人家聯合起來找他呢!


    馮掌櫃說完,就從袖子裏拿出了一疊銀票推到林清桌前,林清視線掃過去,挺厚一疊,最上麵的麵額是一百兩,看著至少有二三十張,也就是一下子出手了兩三千兩銀子托林清辦這個事情。


    林清沒有動這筆銀票,而是放下了筷子,看了一圈在座的幾人收斂了笑意道:“馮掌櫃這是何意?想必你們也知道,這工部采買東西,都是從皇商或者工部上頭指定的商戶那邊購買,你們幾個,可沒有這個資格啊!”


    廢話,這有資格今天還來找你林清?還不是聽說這次大明想要和番邦多做一些生意,對會國館裏的修繕工作要做到盡善盡美,裏麵的東西到時候也會推薦給番邦之人。這麽好的一個機會,誰又想放棄?否則真是吃飽了,又給你林清送銀子,還要給會國館送東西?真以為他們忠君愛國呢?


    隻是心中雖然這麽腹誹,臉上卻是絲毫都沒有表現出來。而這個馮掌櫃,也明顯就是這五人的頭,立即接下林清的話茬:“林郎中您看啊,這采買自然要渠道,但是這些東西咱們哥幾個也不要錢,完全就是捐贈給會國館的,這樣一來不就成了嗎?”你林清不也是利用職務之便,將自己的流水盆景和花容鏡給弄了進去嗎?


    聽到這裏,林清沉吟了一下,視線又掃了一下那疊銀票,顯然有所意動,卻仍舊有些為難道:“隻是到時候,每間番邦使臣居住的房間裏,都會有本冊子,上麵注明房間內的一應物品並標明產地、價格,並用番邦語言寫好。這樣一來,若是有使臣不小心損毀,我們這邊也好登記造冊。如此,你們店鋪的名字,可也都要過了明路的啊!萬一這批貨出了任何問題,本官這裏可都是要擔責任的!”


    林清此話一出,讓所有人心裏都更加激動!竟然還會將他們的產品全部寫下來,這不就好比讓所有番邦之人都了解他們產品一樣嗎?隻不過一個是東西放在他們店裏賣,一個是放到會國館讓他們先看看樣啊!難怪這林郎中就算是送上門的東西,也遲疑不定!


    這消息市麵上可從來沒有流傳過,今天還頭一迴知道,這林郎中又是負責這個項目的人,此事斷不會有錯。若是這消息一傳出去,估計更多更有實力的人,要搶在他們的前頭了!


    賣筆墨的呂掌櫃機敏,朝著馮掌櫃一個眼神飛過去,馮掌櫃又從另一個袖管裏掏出了一疊略薄的銀票,疊在了剛剛那疊銀票上麵,笑嗬嗬道:“這是咱哥幾個的誠心,林郎中您放心,我們知道這利害關係!保證給到會國館的東西,無一不是精品!您隻要開出單子,我們會迴去就給您去挑!一件件親自過目,絕對沒有任何疏忽!”


    其他人也都紛紛出言保證,說的是信誓旦旦,隻要林清一答應,好像馬上就要迴去給會國館去敬獻東西一樣。


    林清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疊銀票上,微微咳了一聲,對著墨竹點了點頭,這是兩人事先就商定好的暗號。墨竹上前一步,將銀票收了起來,放進自己的袖袋中,然後又默不作聲地退了迴去。


    “既如此,本官自然要成全諸位的一片赤誠之心!迴去後,本官就讓我這書童給你們一人一份單子,你們隻要照著單子將東西送至會國館即可。”說到這裏,林清的臉上才又露出了笑容,其餘眾人也把提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兩邊事情都辦妥了,大家心神也放鬆了下來,互相恭維、插科打諢,敬酒吃菜,酒席上忙得不亦樂乎。這場酒席一直吃到月上中霄才散去。


    等林清和墨竹迴到家中後,墨竹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將那疊銀票給林清遞過去:“少爺,這裏足足有五千兩銀子啊!難怪人家都說當官好呢,我們如意坊賣的東西已經算價高了,可是辛辛苦苦一個月最後少爺也就能分到四五千兩銀子。可是現在吃這一頓飯的功夫這五千兩就撈迴來了!”


    隻是這話,聽著怎麽好像在說他家少爺不是個好官似的?想到這裏,墨竹也有些尷尬的禁聲,不敢再有過多言語。


    林清看著那厚厚一疊銀票,也是唏噓不已,前兩天還說戶部膽子太肥,最後吃進了一萬兩千兩銀子。可是這一扭頭,自己就靠著這個項目撈了五千兩。手頭的兩萬兩的修繕款,最後按照林清的預算,還能餘下兩三千兩。


    果然,當官是好啊!


    隻是林清也明白,今天這種情況,這銀子不拿,反而會讓他們幾人起疑心。雖然給不給銀子,林清最終都是會盡量給他們做一下推廣,造一點名聲出來,但是不拿他們的銀子,他們不安。


    這已然成為了一種慣例,而林清此刻,隻能以例而行。


    隻是等墨竹離開後,林清拿出了一本空白的冊子,認真記錄下了幾月幾日,所得銀兩,所為何事。


    寫完後,林清看著這本冊子苦笑了一聲,看來這上麵以後樁樁件件記錄的可能都是他“貪銀”。


    五位掌櫃做事非常麻利,等林清三月初的時候將外麵全部修繕好,庭院花草也整的有模有樣的時候,那些室內的裝飾、家具、筆墨、屏風、擺設也都如流水一般,一件件擺了進來。


    等到永康帝身邊的大太監劉全來驗收時,林清陪在身側,一路上劉全都在嘖嘖稱歎會國館各處修繕的極好,顯然林清是用了心的。


    “林大人,到時候雜家會如實稟報給皇上的!沒想到林大人不僅青詞寫的好,這做事也是一等一的能幹!”劉全捏了捏手中的荷包,知道裏麵至少放了四五張銀票,臉上的笑意就更深了——原本以為這林清剛剛從翰林院那種酸腐地出來,不懂這些規矩呢!到底是年輕人,學什麽都快,孺子可教啊!


    劉全是永康帝身邊的大太監,許多官員見了劉全都是要巴結一番的,如今竟然對著林清誇讚有加,倒是讓這次一同前來的林清下屬,心中俱都震撼不已!


    能把事情做得這麽漂亮也就算了,如今連皇上、皇上身邊的劉公公都看好林清,他們這上峰真的是有一手啊!


    不由得,那些員外郎和主事都覺得心中忐忑,生怕林清在劉公公麵前說上半句他們的不好。


    林清但笑不語,心中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這修繕會國館的事情,總算是過關了。


    第一百零五章:朝貢


    林清事情辦得漂亮, 不管是楊庭安、戶部那邊還是永康帝, 都對林清進行了或口頭、或實質性的褒獎。有時候就是這樣, 雖然擔責任的是他, 但是若能把事情辦好了, 能讓人另眼相看的人也是他。


    自那之後,林清手底下營繕清吏司的人都對著林清畢恭畢敬的,就連之前有些怨言的常員外郎,也將口舌緊閉,再不敢在背後多說林清一字。


    上麵看重,下麵恭敬,處理工作自然也是順手很多, 而正是隨著日常工作的緩步進行, 林清才真正的看清楚整個工部上下的運轉流程, 以及各種私底下的勾當。


    能在工部處在主要職位的, 在林清看來就沒有幾個笨人, 甚至用林清的歸類來看,大部分擅於處理工部事物的人,都比較具有理性思維,做事情也更加有條理, 能力出眾的人也比較多。但是其中的貪腐問題,卻是讓林清看著觸目驚心!


    但凡上報項目,必然要多報一部分。多報的那部分, 一部分給戶部拿走, 剩下的則是工部官員的, 隻要大家處於同一部門的,那就是見者有份。除非你事情做得夠私密,或者隻經了你一個人的手,那麽你可以獨吞。而林清作為營繕清吏司的小頭目,大大小小一些項目,手底下的人自然收了孝敬後會給林清呈上一部分。更別提三節兩壽,這孝敬要更重一層。


    而林清作為其中一員,上頭有兩個侍郎和尚書壓著,下麵又有一大群小弟,如果想要混下去,那麽必須要照著這樣相應的規則辦事,否則所有人都會孤立你、排斥你,讓你在這個官場上完全混不下去!這不是政見不合或者性格矛盾,這是當官原則問題的不同,上下已經沆瀣一氣,林清想靠一個人憑著郎中之位扭轉乾坤?現如今的情況那是癡人說夢。


    唯一好一點的地方是,楊庭安這位頂頭上司,算是比較靠譜的,雖然對手底下人的孝敬照拿不誤,也對下麵人的桌底交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真的比較重要的工程或者項目,他不管你們靠什麽方法,都要實打實的給他完成。所以工部上下做不到公正清廉,但是至少也沒有弄得一塌糊塗、烏煙瘴氣。


    林清推己及人,如果其他五部的領頭者,稍微再過一點,是否下麵的人就更加群魔亂舞、橫征暴斂了呢?想想也是,若非沈修文做的太過,又怎麽會讓嶽謹言告到禦前?


    正是因為沈修文案,朝堂上下已經是收斂了一些,好多官員都夾著尾巴做人了,否則林清所麵對的情況可能更加糟糕!


    越是深入接觸,林清心中的震撼就越大!按照他所了解的樣本去計算,整個大明的貪腐問題已經是觸目驚心!仿佛一顆外表看著茂盛挺拔的參天巨樹,其實內裏已經被諸多白蟻啃噬的坑坑窪窪,說不定再過幾年,十幾年,這顆大樹就會轟然倒塌!


    林清固然能想到很多辦法去救世,可是他如今身份尷尬,一得不到掌權者的支持,二自身沒有絕對的實力,實在是任重而道遠啊!


    如今的林清雖掌一個營繕清吏司,但是對在那群廟宇裏的高官而言,林清隻不過是一個每天上朝排在最末尾的隱形人,何況永康帝還不愛上朝,每月能有個一兩次上朝的機會就不錯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永康帝上朝的次數變多了,原因是番邦朝貢的時間近在眼前了,為了接待這次番邦朝貢,舉朝上下都是花了心思的,務必要展現出一幅盛世強國的畫麵來給各番邦國看!


    林清其實能理解永康帝行為中的緊張,畢竟這番邦國中為首的韃靼明顯來者不善,若是對方也是來試探大明的國情,到時候在朝貢期間鬧點事情出來,迴去後就派兵攻打大明,那永康帝屁股下的龍椅也就坐不穩了!


    這可不是一點點小事,關乎永康帝的皇位,由不得他不緊張!


    隻是這樣的事情,一般都由永康帝和內閣大臣去商議,他這個小蝦米就算是朝會上也不過是站在末端,有時候永康帝聲音小一些,他都不知道上麵說了什麽,更別說任何發言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果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果寶並收藏科舉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