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天冷,豆腐能放許多日。我就是不想出門,要不你替我帶兩斤豆腐?我給你錢。”
街坊把燕城的家族罵了一通,有兩人跟張猴子一樣去買豆腐用實際行動支持禮村的村民。
張猴子跟兩人催促道:“我剛才去買豆腐,隻剩下十幾斤,你們想買豆腐,趕緊去。”
燕城。薑家,富麗堂皇的正廳。
穿著錦衣的老管家正在苦口婆心的勸薑家家主,“老爺,以我們府的富貴,隻交60兩銀子未免太少,您怎麽就聽不見小的忠告?”
薑家家主是個體型瘦精容貌英俊的青年男子,不耐煩的道:“我尊你一聲趙伯,是看在你跟著我爹多年又跟著我幾年的份上,你要知道,我是主子,你是奴仆,我要幹什麽就幹什麽。”
“唉,這件事是小的逾越了。”老管家見再勸下去,估計家主會發怒,隻能搖搖頭退下。
老管家心事重重的站在走廊,望著院子裏假山發呆。
那座假山是從江南運過來的,高達五丈,站在假山最高處,能看到全府的景象,假山上的亭樓都是用銀子製的,光是運費就花了幾十兩銀子。
一個年青男子急促的聲音在老管家耳邊響起,“趙伯,你們家主可在?”
老管家扭頭一看,來者是燕城李家少家主,也是此人一個勁對薑家家主說不要多交商稅,讓燕王周冰著急去,導致薑家家主隻交了60兩銀子。
這個李家少家主說一套做一套,當時說好每家隻交60兩銀子,結果李家交了250兩銀子,是薑家的四倍之多。
“你找我們家主何事?”
“唉,別提了。你也不是外人,告訴你無妨。”李家少家主的年齡與薑家家主相仿,容貌更加英俊,隻是此刻滿臉悔意,眼睛裏的恨意一閃而過,憤然道:“我今日去看了告示,完了,我們這些大家族都被燕王狠狠算計,麵子丟盡,名聲沒了!”
“此話怎講?”
“燕王府的幕僚交了800兩銀子,燕軍的軍官哪怕是最低的七品,都交了幾十兩銀子,長平縣的李家,李山交了800兩銀子,還有禮村的村民交了60兩銀子……”
“什麽?”老管家愕然,當時他建議家主至少交600兩的銀子,哪怕這般也比不上燕王府的幕僚及長平縣李家,而最終家主隻讓交了60兩銀子,隻跟禮村的村民一樣多。
一個村的村民竟然跟家裏金銀堆成山的薑家交出的商稅一樣多!
那些村民都是泥腿子,窮得連學堂都上不了,連肉都吃不起,哪怕是當了隱商,也不會賺多少銀子。
連村民都交了這些銀子,薑家這麽一個大家族,族裏還有幾人在朝廷當文官的官員,竟然隻交了這些銀子……
可怕的是告示已經貼出去,全城百姓乃至北方的百姓都會知道。
完了,薑家底子麵子全部丟盡,百年的名聲也要完了。
若是能讓時間倒流,哪怕被家主趕出府,也要讓家主多交銀子。
他辜負了老家主臨終前的重托,沒有好好扶持家主。
他急火攻心,感覺眼前一黑,昏厥過去。
“趙伯……來人,趙伯暈了!”李家少家主大聲叫喊,在來之前,李家的家主也被此事氣暈了,不過那是家主,不是管家,李家的管家可沒趙伯這樣盡職盡責。
這一天燕城大家族,凡是商稅銀子交少的,家主不是氣暈倒就是氣得要吐血。
幾十裏外的禮村。王海家。
一天之中最忙碌的做豆腐賣豆腐結束之後,十幾個臉上疲憊不堪卻帶著濃濃笑意的村民來到王海家的門口,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聽王誌高說著看告示的經過。
“燕城薑族上下幾百口人幾十家才交了60兩銀子,我們禮村跟他們交得一樣多。
我們禮村出名了,好名聲,大大的好名聲,十人就有五人說我們禮村人好,純善,老實,厚道,仁義,好詞太多,我都記不全。
好多人說要買我們禮村的豆腐,支持我們做豆腐買賣。燕城衙門不遠處的豆腐,早就被人搶光了,那些想買的人買不到。
我都不敢跟人說我就是禮村的,我要是說了,肯定會被很多人包圍起來問話,這個時辰絕對迴不了村。”
王誌高激動萬分,那勁頭足的不知道以為他看的是他中了科考的官榜。
王海沒在門口,而是在大廳裏跟幾個族裏的老人說話。
“海侄子,你說的對,你做的對,你帶著全村人交商稅交的好。當初,叔不該攔著你。”
“我們幾個老東西一條腿踩到棺材,卻貪財的很,把銀子看得比老命還重要,對於交商稅一百個不情願,還是你站的高看的遠,聽說李家交了800兩銀子,就讓我們每家至少交1兩銀子。”
575表彰及賜匾
“是。我們這些人加上外姓人家合起來交了446兩銀子,你一家交了154兩銀子,湊了整整60兩銀子。你家出的銀子最多,一家頂我們十家。”
“當年就是你堅持要收留災民,結果災民當中的李家發達了,一直記著我們家族我們村,有好事都想著我們,帶著我們一起發財過好日子。現在又是你堅持要我們交商稅,為我們村得來好名聲。你是好的,老頭子死後去見老族長,一定說你的好話。”
王海大黑臉掛滿笑容,道:“別,三叔,你身子骨硬朗的很,能活一百歲。”
幾個老頭又是好一通誇,“要沒有你,我們村不可能出這麽點錢就能出了好名聲!”
王海倒是謙虛的很,笑道:“我沒讀過書,識的幾個字也是誌高教的,我沒什麽高見,就是知道跟聰明人學,李家怎麽做,我跟著做就行。”
前些日子,李健安、王燕夫妻迴來帶話,燕王府出了告示,隱商要交商稅,已問過江青雲,禮村的人每家交幾百個銅錢意思一下就行。
王海經常在外麵幹活,非常清楚商稅,大周國的商稅二十五比一,要是按照商稅交稅,禮村這個冬天賣豆腐,每家每戶至少交十兩銀子。
他特意問了李健安夫妻李家交多少商稅,得知數目,特意去趟李家,直接去問李如意,禮村的人家隻交幾百個銅錢是不是太少?
李如意就問他想不想出名,想不想要好名聲,他當然想,隻要是人,就都想要有好名聲,李如意便建議禮村合起來至少交五十兩銀子以上,這樣就上告示交稅榜的把握大些。
他一聽還能上榜,激動不已,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迴村先召集族人,受到許多人的反對,特別是族裏的幾個老人,特別心疼銀子,好不容易說服,再去外姓人家,一家接一家的說服,這般總共才收了446兩銀子。
街坊把燕城的家族罵了一通,有兩人跟張猴子一樣去買豆腐用實際行動支持禮村的村民。
張猴子跟兩人催促道:“我剛才去買豆腐,隻剩下十幾斤,你們想買豆腐,趕緊去。”
燕城。薑家,富麗堂皇的正廳。
穿著錦衣的老管家正在苦口婆心的勸薑家家主,“老爺,以我們府的富貴,隻交60兩銀子未免太少,您怎麽就聽不見小的忠告?”
薑家家主是個體型瘦精容貌英俊的青年男子,不耐煩的道:“我尊你一聲趙伯,是看在你跟著我爹多年又跟著我幾年的份上,你要知道,我是主子,你是奴仆,我要幹什麽就幹什麽。”
“唉,這件事是小的逾越了。”老管家見再勸下去,估計家主會發怒,隻能搖搖頭退下。
老管家心事重重的站在走廊,望著院子裏假山發呆。
那座假山是從江南運過來的,高達五丈,站在假山最高處,能看到全府的景象,假山上的亭樓都是用銀子製的,光是運費就花了幾十兩銀子。
一個年青男子急促的聲音在老管家耳邊響起,“趙伯,你們家主可在?”
老管家扭頭一看,來者是燕城李家少家主,也是此人一個勁對薑家家主說不要多交商稅,讓燕王周冰著急去,導致薑家家主隻交了60兩銀子。
這個李家少家主說一套做一套,當時說好每家隻交60兩銀子,結果李家交了250兩銀子,是薑家的四倍之多。
“你找我們家主何事?”
“唉,別提了。你也不是外人,告訴你無妨。”李家少家主的年齡與薑家家主相仿,容貌更加英俊,隻是此刻滿臉悔意,眼睛裏的恨意一閃而過,憤然道:“我今日去看了告示,完了,我們這些大家族都被燕王狠狠算計,麵子丟盡,名聲沒了!”
“此話怎講?”
“燕王府的幕僚交了800兩銀子,燕軍的軍官哪怕是最低的七品,都交了幾十兩銀子,長平縣的李家,李山交了800兩銀子,還有禮村的村民交了60兩銀子……”
“什麽?”老管家愕然,當時他建議家主至少交600兩的銀子,哪怕這般也比不上燕王府的幕僚及長平縣李家,而最終家主隻讓交了60兩銀子,隻跟禮村的村民一樣多。
一個村的村民竟然跟家裏金銀堆成山的薑家交出的商稅一樣多!
那些村民都是泥腿子,窮得連學堂都上不了,連肉都吃不起,哪怕是當了隱商,也不會賺多少銀子。
連村民都交了這些銀子,薑家這麽一個大家族,族裏還有幾人在朝廷當文官的官員,竟然隻交了這些銀子……
可怕的是告示已經貼出去,全城百姓乃至北方的百姓都會知道。
完了,薑家底子麵子全部丟盡,百年的名聲也要完了。
若是能讓時間倒流,哪怕被家主趕出府,也要讓家主多交銀子。
他辜負了老家主臨終前的重托,沒有好好扶持家主。
他急火攻心,感覺眼前一黑,昏厥過去。
“趙伯……來人,趙伯暈了!”李家少家主大聲叫喊,在來之前,李家的家主也被此事氣暈了,不過那是家主,不是管家,李家的管家可沒趙伯這樣盡職盡責。
這一天燕城大家族,凡是商稅銀子交少的,家主不是氣暈倒就是氣得要吐血。
幾十裏外的禮村。王海家。
一天之中最忙碌的做豆腐賣豆腐結束之後,十幾個臉上疲憊不堪卻帶著濃濃笑意的村民來到王海家的門口,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聽王誌高說著看告示的經過。
“燕城薑族上下幾百口人幾十家才交了60兩銀子,我們禮村跟他們交得一樣多。
我們禮村出名了,好名聲,大大的好名聲,十人就有五人說我們禮村人好,純善,老實,厚道,仁義,好詞太多,我都記不全。
好多人說要買我們禮村的豆腐,支持我們做豆腐買賣。燕城衙門不遠處的豆腐,早就被人搶光了,那些想買的人買不到。
我都不敢跟人說我就是禮村的,我要是說了,肯定會被很多人包圍起來問話,這個時辰絕對迴不了村。”
王誌高激動萬分,那勁頭足的不知道以為他看的是他中了科考的官榜。
王海沒在門口,而是在大廳裏跟幾個族裏的老人說話。
“海侄子,你說的對,你做的對,你帶著全村人交商稅交的好。當初,叔不該攔著你。”
“我們幾個老東西一條腿踩到棺材,卻貪財的很,把銀子看得比老命還重要,對於交商稅一百個不情願,還是你站的高看的遠,聽說李家交了800兩銀子,就讓我們每家至少交1兩銀子。”
575表彰及賜匾
“是。我們這些人加上外姓人家合起來交了446兩銀子,你一家交了154兩銀子,湊了整整60兩銀子。你家出的銀子最多,一家頂我們十家。”
“當年就是你堅持要收留災民,結果災民當中的李家發達了,一直記著我們家族我們村,有好事都想著我們,帶著我們一起發財過好日子。現在又是你堅持要我們交商稅,為我們村得來好名聲。你是好的,老頭子死後去見老族長,一定說你的好話。”
王海大黑臉掛滿笑容,道:“別,三叔,你身子骨硬朗的很,能活一百歲。”
幾個老頭又是好一通誇,“要沒有你,我們村不可能出這麽點錢就能出了好名聲!”
王海倒是謙虛的很,笑道:“我沒讀過書,識的幾個字也是誌高教的,我沒什麽高見,就是知道跟聰明人學,李家怎麽做,我跟著做就行。”
前些日子,李健安、王燕夫妻迴來帶話,燕王府出了告示,隱商要交商稅,已問過江青雲,禮村的人每家交幾百個銅錢意思一下就行。
王海經常在外麵幹活,非常清楚商稅,大周國的商稅二十五比一,要是按照商稅交稅,禮村這個冬天賣豆腐,每家每戶至少交十兩銀子。
他特意問了李健安夫妻李家交多少商稅,得知數目,特意去趟李家,直接去問李如意,禮村的人家隻交幾百個銅錢是不是太少?
李如意就問他想不想出名,想不想要好名聲,他當然想,隻要是人,就都想要有好名聲,李如意便建議禮村合起來至少交五十兩銀子以上,這樣就上告示交稅榜的把握大些。
他一聽還能上榜,激動不已,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迴村先召集族人,受到許多人的反對,特別是族裏的幾個老人,特別心疼銀子,好不容易說服,再去外姓人家,一家接一家的說服,這般總共才收了446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