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的買賣可真是紅火。早知道你們這麽忙,我們家就過兩天再來。”張秀才一向坦蕩直爽,說話就是這麽直接。
李山父子熱情似火的請張家人進大廳。
趙氏、李如意都放下手上的活,過來見過張家人。
張秀才不是第一次見李如意,朝她微微笑頭,然後跟四個學生開門見山道:“你們師母身體有疾,這些年她瞧過十幾個郎中也沒瞧好,想請你們妹妹小神醫給瞧瞧。”
馬氏瞟了丈夫一眼,這人的性子也忒直了,當著這麽多的人麵就說她有病。
李如意道:“恭敬不如從命。”這就請馬氏去了隔壁的臥房。
張芸不吭不哈的跟了過去。
李如意一邊給馬氏把脈,一邊和顏悅色的問道:“您先說說哪裏不舒服?”
“我這病有好幾年了,總是渾身疼,主要是頭疼。”馬氏打量著麵前的小女娃,皮膚白細,鵝蛋臉柳葉眉,眼若星辰,櫻桃小嘴,清秀裏透著靈氣,落落大方,看著一點都不像小門小戶的孩子,比起張芸都不差。
李如意又問了十幾個問題,收迴手翻看馬氏的眼底,還讓馬氏吐出舌頭看她有沒有舌苔。
張芸見李如意很像那麽迴事,心裏暗自讚歎,小神醫給我娘瞧病的動作很熟悉,名不虛傳。
“您月子是不是沒做好?”
“是。我生小兒子的時候家裏出了喪事,情緒悲痛,哭了好些天。”幾年過去了,馬氏提起生母去世的事,語氣仍是帶著幾分傷感。
“月子沒做好是一方麵,還有您平時穿得太少了。”李如意伸手摸了摸馬氏的手,緩緩道:“指尖、手心都是涼的,這麽冷的天氣,您得穿棉服。”
“我穿的不少啊。”馬氏訕笑。平時她最愛臭美,冬天從不穿臃腫的棉服,今日來李家也是如此。
張家人除了馬氏之外都穿著棉服,特別是張秀才,一點都不講究風度瀟灑,裏麵穿了棉服,外麵還披著灰色鬥篷,遠遠看去像隻灰熊。
張芸忍不住道:“娘,你看,你穿少了讓小神醫說了吧。”
馬氏目光幽怨瞟了女兒一眼,又望向李如意問道:“我穿上棉服以後就不頭疼了?”
“至少能夠減少。”李如意見馬氏一臉不相信,接著問道:“您有沒有頭發未幹就睡覺的習慣?”
張芸搶著道:“有。我娘就是這樣。”
馬氏輕聲道:“這個倒是有。我的頭發又多又長,洗一迴等著幹了要好久,我可等不及。”
“我給您開藥,您吃了後隻是治標但不治本,想要根除病痛,您就得改掉一些生活習慣,頭發幹了再睡覺,春、秋、冬三季要多穿衣,少用涼水。”李如意囑咐了一大堆,又怕馬氏母女記不住,直接拿出文房四寶,就在臥房的書上寫下注意事項。
張芸站在李如意身後,瞧著她在紙上一筆一畫寫下的字,筆跡清秀工整,比金雞鎮藥鋪裏郎中寫的字好多了,還特別好認。
馬氏看完注意事項,誇讚道:“你的字寫得不錯。”
李如意謙虛的道:“我娘和哥哥都教我寫字。”
前世她當軍醫去了邊防之後,認識一個離休老幹部,這個老幹部出自民國時的書香門第,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見她喜歡書法,就把她當成弟子來教,嚴格要求,讓她練的毛筆字還都是繁體字。
今生她拿起毛筆寫繁體字,很是順利,隻練了一個月,就恢複了前世的書法水平。
馬氏問道:“我聽說你姥爺是秀才?”
李如意輕輕點頭,“是。”
馬氏的生父是個商人,地位沒有秀才高。馬氏嫁給張秀才,馬家覺得是件榮耀的事,遺憾的是張秀才後來斷指,無法參加科舉,沒能考上舉人。
李如意去給馬氏抓草藥,讓馬氏母女迴了大廳。
張秀才關切的問道:“如何?”
馬氏麵帶微笑,“她給我瞧過病了。”
張芸有些激動的道:“小神醫出馬,一個頂倆。小神醫已經給娘開了藥方,還寫了注意事項。爹,以後你可得盯著我娘,要我娘按著注意事項上說的去做。”
李如意再次進大廳時,發現張秀才父子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樣了。
194少女的秘密
張家人怕打擾李家,提出要離開,李家人哪裏肯,硬要把張家人留下來用了中飯。
張秀才見馬氏朝趙氏點頭同意留下吃飯,看來馬氏心裏同意這門親事了,頓時非常高興,中午還跟李山吃了酒,走的時候,跟李家人道:“明明是我們求醫,結果我們吃了喝了走時還拿東西。”
李家人一個個眉開眼笑跟張家人道:“歡迎你們常來。”
上次擺滿月酒,李山見了張秀才還很拘束,這次碰了杯喝了酒,放開許多。
最高興的是李家四少年,學堂那麽多的弟子,能受到張秀才重視的寥寥無幾。
特別是剛才,張秀才親口跟他們說,給他們找往年的北山書院招生考題,這讓他們驚喜若狂。
張秀才等著一迴到家裏進了臥房,就興衝衝的問馬氏,“如何?”
馬氏緩緩道:“還湊合。”
張秀才自豪的道:“隻是還湊合,我的四個學生都是好的。”
馬氏低聲道:“你說的李福康容貌是不錯,隻是性子活潑了些,怕是不沉穩。”
“福康今年才多大,十三而已,你想讓他像我這樣沉穩,那是不可能的事。”
馬氏反問道:“你就沉穩了?”
“我當然沉穩!”
“你可比不了我哥哥沉穩。”
李山父子熱情似火的請張家人進大廳。
趙氏、李如意都放下手上的活,過來見過張家人。
張秀才不是第一次見李如意,朝她微微笑頭,然後跟四個學生開門見山道:“你們師母身體有疾,這些年她瞧過十幾個郎中也沒瞧好,想請你們妹妹小神醫給瞧瞧。”
馬氏瞟了丈夫一眼,這人的性子也忒直了,當著這麽多的人麵就說她有病。
李如意道:“恭敬不如從命。”這就請馬氏去了隔壁的臥房。
張芸不吭不哈的跟了過去。
李如意一邊給馬氏把脈,一邊和顏悅色的問道:“您先說說哪裏不舒服?”
“我這病有好幾年了,總是渾身疼,主要是頭疼。”馬氏打量著麵前的小女娃,皮膚白細,鵝蛋臉柳葉眉,眼若星辰,櫻桃小嘴,清秀裏透著靈氣,落落大方,看著一點都不像小門小戶的孩子,比起張芸都不差。
李如意又問了十幾個問題,收迴手翻看馬氏的眼底,還讓馬氏吐出舌頭看她有沒有舌苔。
張芸見李如意很像那麽迴事,心裏暗自讚歎,小神醫給我娘瞧病的動作很熟悉,名不虛傳。
“您月子是不是沒做好?”
“是。我生小兒子的時候家裏出了喪事,情緒悲痛,哭了好些天。”幾年過去了,馬氏提起生母去世的事,語氣仍是帶著幾分傷感。
“月子沒做好是一方麵,還有您平時穿得太少了。”李如意伸手摸了摸馬氏的手,緩緩道:“指尖、手心都是涼的,這麽冷的天氣,您得穿棉服。”
“我穿的不少啊。”馬氏訕笑。平時她最愛臭美,冬天從不穿臃腫的棉服,今日來李家也是如此。
張家人除了馬氏之外都穿著棉服,特別是張秀才,一點都不講究風度瀟灑,裏麵穿了棉服,外麵還披著灰色鬥篷,遠遠看去像隻灰熊。
張芸忍不住道:“娘,你看,你穿少了讓小神醫說了吧。”
馬氏目光幽怨瞟了女兒一眼,又望向李如意問道:“我穿上棉服以後就不頭疼了?”
“至少能夠減少。”李如意見馬氏一臉不相信,接著問道:“您有沒有頭發未幹就睡覺的習慣?”
張芸搶著道:“有。我娘就是這樣。”
馬氏輕聲道:“這個倒是有。我的頭發又多又長,洗一迴等著幹了要好久,我可等不及。”
“我給您開藥,您吃了後隻是治標但不治本,想要根除病痛,您就得改掉一些生活習慣,頭發幹了再睡覺,春、秋、冬三季要多穿衣,少用涼水。”李如意囑咐了一大堆,又怕馬氏母女記不住,直接拿出文房四寶,就在臥房的書上寫下注意事項。
張芸站在李如意身後,瞧著她在紙上一筆一畫寫下的字,筆跡清秀工整,比金雞鎮藥鋪裏郎中寫的字好多了,還特別好認。
馬氏看完注意事項,誇讚道:“你的字寫得不錯。”
李如意謙虛的道:“我娘和哥哥都教我寫字。”
前世她當軍醫去了邊防之後,認識一個離休老幹部,這個老幹部出自民國時的書香門第,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見她喜歡書法,就把她當成弟子來教,嚴格要求,讓她練的毛筆字還都是繁體字。
今生她拿起毛筆寫繁體字,很是順利,隻練了一個月,就恢複了前世的書法水平。
馬氏問道:“我聽說你姥爺是秀才?”
李如意輕輕點頭,“是。”
馬氏的生父是個商人,地位沒有秀才高。馬氏嫁給張秀才,馬家覺得是件榮耀的事,遺憾的是張秀才後來斷指,無法參加科舉,沒能考上舉人。
李如意去給馬氏抓草藥,讓馬氏母女迴了大廳。
張秀才關切的問道:“如何?”
馬氏麵帶微笑,“她給我瞧過病了。”
張芸有些激動的道:“小神醫出馬,一個頂倆。小神醫已經給娘開了藥方,還寫了注意事項。爹,以後你可得盯著我娘,要我娘按著注意事項上說的去做。”
李如意再次進大廳時,發現張秀才父子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樣了。
194少女的秘密
張家人怕打擾李家,提出要離開,李家人哪裏肯,硬要把張家人留下來用了中飯。
張秀才見馬氏朝趙氏點頭同意留下吃飯,看來馬氏心裏同意這門親事了,頓時非常高興,中午還跟李山吃了酒,走的時候,跟李家人道:“明明是我們求醫,結果我們吃了喝了走時還拿東西。”
李家人一個個眉開眼笑跟張家人道:“歡迎你們常來。”
上次擺滿月酒,李山見了張秀才還很拘束,這次碰了杯喝了酒,放開許多。
最高興的是李家四少年,學堂那麽多的弟子,能受到張秀才重視的寥寥無幾。
特別是剛才,張秀才親口跟他們說,給他們找往年的北山書院招生考題,這讓他們驚喜若狂。
張秀才等著一迴到家裏進了臥房,就興衝衝的問馬氏,“如何?”
馬氏緩緩道:“還湊合。”
張秀才自豪的道:“隻是還湊合,我的四個學生都是好的。”
馬氏低聲道:“你說的李福康容貌是不錯,隻是性子活潑了些,怕是不沉穩。”
“福康今年才多大,十三而已,你想讓他像我這樣沉穩,那是不可能的事。”
馬氏反問道:“你就沉穩了?”
“我當然沉穩!”
“你可比不了我哥哥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