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家現在隻有一座宅子,在村裏不值錢,良田還不到二百畝,李福康是李家的二子,李山夫妻有六個兒子,李福康以後頂多繼承李家一成的財產。


    最重要的是,李家要供六個兒子讀書,其中四個兒子明年要上書院,開銷大的驚人。


    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因為讀書太貴,農民無法靠種地掙的銀錢供兒子讀書。


    特別是北地,農村特別窮,一個村幾百年都出不了一個秀才。


    馬氏不想長女嫁到李家去受苦,也不覺得李家有這個能耐把李福康供到考上秀才。


    “良輝不行。”張秀才態度很堅定的否定。


    馬氏從丈夫眼睛裏看出了不屑甚至有兩分的厭惡,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心裏有不好的想法,不過事關女兒的一生,還是直言問道:“良輝為何不行?”


    “這小子在尚縣青樓有相好的。”張秀才見馬氏一臉震驚,接著道:“你三嫂身邊的兩個奴婢都被他上手了。我的芸兒豈能嫁這樣的人?”


    馬氏麵色倏變,喃喃道:“怎麽會,怎麽會這樣。”又疑惑問道:“你怎麽知道的?”


    “你是知道我不去青樓,但是鎮裏的那位去,他在尚縣青樓是熟客,有一迴為爭粉頭跟馬良輝差點打起來。”張秀才說的那位就是金雞鎮開學堂的競爭對手劉秀才。


    劉秀才是出了名的風流,他跟尚義縣的兩個秀才常去青樓酒後寫詩造聲勢。


    張秀才不屑去青樓那樣的地方,還被劉秀才等人笑話。


    前些天,劉秀才等人跟馬良輝爭奪青樓的妓女打架,劉秀才不小心自己滾下樓梯,臉破相了,怕被人笑話,都不敢迴鎮裏,就在尚義縣看的病。


    張秀才有兩個兒時同窗好友就是尚義縣的人,前日三人聚會時,好友知道馬良輝與張家沾親,特意跟張秀才說了此事。


    至於馬良輝把生母的貼身奴婢睡了的事,是張秀才的兩個兒子在馬家無意中聽到的。


    這樣的醜事,兩個兒子自是不好意思跟馬氏說,隻在張秀才麵前提了一句。


    張秀才以前就沒看上馬良輝,現在就更看不上了。


    馬氏一臉擔憂,問道:“良輝受傷沒有?”


    “他要受傷你還能不知道?他那大塊頭,又跟著人學了兩年武,誰能打得過他?他怎麽會受傷?”張秀才一連串的反問,毫不掩飾心裏的反感。


    “明個我去三哥家瞧瞧良輝。”


    “你去了,怕是你三嫂誤會你是去瞧笑話的。”張秀才對馬氏勢利的三嫂也沒有好感,定睛望向馬氏,問道:“我剛才跟你商量把芸兒嫁給福康的事,你要是同意,我就暗示李家來提親,如何?”


    “非得李家不可嗎?”馬氏眼簾眼垂,“李家兄弟那麽多,以後妯娌關係多難相處。”說白了,她就是覺得李家以後不會發達,不想讓女兒嫁過去吃苦。


    張秀才見此事說不通,鬱悶的脫衣睡覺。


    過了兩日,張芸從鄰居家迴來,晚飯前張秀才夫妻輕聲道:“爹,今個有人在我麵前誇你的四個學生。”


    張秀才笑問:“誰,誇的是誰?”


    “銀芳。她誇的是你的李家四個學生,還誇了小神醫。”張芸有些激動的道:“女兒才知道小神醫除了救了銀芳爺爺一命,還救了好多人的命。”


    張屠夫跟張秀才是遠親,都住在一個鎮子,逢年過節還走動。兩家的孩子關係比較好。


    “張銀芳怎麽知道這麽多李家的事?”張秀才不動聲色的瞧了馬氏一眼。


    張芸微笑著把張屠夫被張老頭訓斥,然後帶著兒女提著禮物去看望小神醫的事說了。


    張屠夫給李家送豬下水的事,隔壁鄰居都知道,笑說張老頭的命就跟豬下水一樣不值錢。


    張秀才可以想象的出當張老頭得知臉麵都被張屠夫丟盡時心裏有多氣憤。


    張屠夫不聽張老頭的話,聽了媳婦的話,事情做的太小氣,張老頭罵他活該。


    張芸問道:“爹,我娘的病,要不請小神醫給瞧瞧?”


    193月子病


    馬氏的病是在小兒子張澈後做月子時落下的。


    當時,張芸的姥姥在來張家看望馬氏的途中坐轎子時去世,馬氏非常自責,還在月子裏就迴娘家奔喪,又累又哭,悲痛欲絕,這就落下月子病,經常性頭痛,眼睛也不好使。


    張秀才給馬氏請了十幾個郎中也沒治好她的病。


    不過,金雞鎮有月子病的婦人多了,不止馬氏一個,病的最厲害的腰疼腿疼渾身關節痛,才二十幾歲就駝背,看著跟四十幾歲一樣。


    “福康給我說過,他妹妹小神醫沒有行醫文書不出診,都是患者求上門去,他妹妹看誠意十足才給患者瞧病。”張秀才特意說完這些,見馬氏有些意動的樣子,便道:“明個我們去李家,讓小神醫給你瞧瞧病。”


    馬氏給了張秀才一個明了的眼神,這不就是讓她去瞧瞧李家是啥情況嗎,還打著讓小神醫給她瞧病的旗號。哼,老夫老妻,誰不知道誰啊。


    “娘,我跟你們一起去。我想見見小神醫。”


    “芸兒比小神醫大不了幾歲,跟著去可以跟小神醫說說話。”


    張祺、張澈得知爹娘姐姐要去李家,連忙要求同去。


    張秀才故意逗逗幼子,“你哥認識我學生,你哥去得。你去幹什麽?”


    四歲的張澈奶聲奶氣的道:“我想看豆腐是怎麽做出來的。”


    馬氏抱起幼子放在大腿上,跟丈夫笑道:“我哥幾次在我麵前說了李家豆腐房的事,澈兒都在場,當時澈兒也沒吭聲,我以為他不感興趣,原來他心裏一直記得。”


    次日,張秀才一家坐著馬車浩浩蕩蕩的去了禮村。


    年前李家非常忙碌,家門前一溜的驢車,都是來拉豆腐,這些驢車的主人是方圓幾百裏的商人。


    馬氏沒想到不止馬鬆一人來李家進豆腐,親眼目睹,心裏有些震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香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香憶並收藏農家藥女:富貴臨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