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像日本這樣的島國到處都是可以登陸的地方,不過並不是每一個適合登陸的地方都具有登陸的戰略價值,隨意選擇一個登陸的位置就算登陸成功了也不一定代表勝利,甚至很有可能陷入人民的海洋導致功敗垂成。
在日本,登陸最容易的就是日本最北側的北海道,廣闊的北海道目前隻有一個師團駐紮在首府劄幌及周邊地區,但是就算真正的登陸上北海道之後對之後的戰爭也沒有任何益處,反而要花費兵力駐守,在對日作戰中真正有價值的是日本的工業中心九州島以及日本政治和經濟中心關東平原。
前世二戰在德國投降後,美國便把戰爭的焦點轉移到了太平洋戰場,當時的情況與現在有很多的相似,都是日本海軍基本已被消滅,而困守本土日本政府仍然打算負隅頑抗,他們所依賴的是廣大的陸軍和為數更多的準軍事預備役。
事實上在二戰後期美國奪取了馬裏亞納群島的空軍基地後,美國的b-29轟炸機便可以直接攻擊日本首都東京和其他重要目標,僅1945年5月9日夜,轟炸機便將東京市區十六平方英裏夷為平地,炸死八萬多人,超過後來原子彈在廣島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
在當時有美國軍方部分人士預言,單純依靠轟炸、封鎖便足以取得戰爭的勝利,但也有另一方的意見認為,隻有通過登陸日本本土作戰才能最終結束戰爭,於是美國將兩方意見綜合,一方麵繼續轟炸和封鎖,兩一方麵積極準備登陸作戰計劃。
這個登陸作戰計劃被賦予的代號是沒落行動,包括奧林匹克行動和冠冕行動,總兵力將達到二百五十萬。
奧林匹克行動與徐衛放出的迷惑日本政府的計劃相同都是九州島,美軍當時的目標是占領九州島南部約三分之一的領土,使其與已經占領的衝繩成為下一步進攻的主要基地,而冠冕行動則是徐衛真正的計劃。目標是直接迫近東京的關東平原。
當時的美軍除了常規作戰之外還計劃在奧林匹克行動中配備籌備已久的毒氣戰,據陸軍總部化學戰後勤部的《在奧林匹克戰役中使用毒氣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稱,其中二十五處特別適合進行毒氣戰,據估計對這二十五處二百五十平方英裏範圍內的市區街道按報告中製定的規模和強度進行毒氣攻擊可以輕而易舉地殲滅敵國五百萬人。並使五百萬以上的人受到傷害。
日本針對盟軍可能的登陸作戰,製定了代號為決號決戰的防禦計劃,據日本大本營估計,美軍將會從開闊的太平洋方向駛向日本列島,選擇平坦且靠近主要城市帶的灘頭登陸。同時為規避九月台風季,作戰開始的時間不會早於十月下旬,這一判斷與美沒落行動計劃相當吻合。
為此,大本營從1945年2月宣布從根基開始動員,自本土征召十七至四十歲的男性加以突擊訓練,以增加一百五十萬作戰部隊,但兵力相對應的軍官數卻嚴重不足,東拚西湊也隻征募到二十五萬人,且大都沒有一線作戰經驗。
與數量巨大的兵力相比,武器、彈藥、燃料等後勤補給嚴重不足。因此普遍認為日本的決號決戰並不是為了獲取戰爭勝利,而是不計代價地給敵方造成重大傷亡,從而迫使盟軍接受有條件投降。
美軍的登陸計劃最終沒有實現,而徐衛的登陸計劃卻依然正在實施。
橫須賀鎮守府的司令官是日本海軍中將吉鬆茂太郎,此人出身於土佐國中村藩士,屬於日本的官宦世家,畢業於江田島海兵學校,隨後留學法國。
由於出身的原因,吉鬆茂太郎仕途非常的順利,留學迴國後便擔任主力軍艦的艦長。隨後經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曆練之後以少將軍銜佐世保鎮守府參謀長和吳鎮守府參謀長,隨後在上一屆橫須賀鎮守府司令官上村彥之丞中將因戰敗罷職後出任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並且還被晉升為中將軍銜。
吉鬆茂太郎在內閣中還是有一定人脈的,自然能夠在第一時間沒知道徐衛艦隊真正的進攻方向。也在今天早晨知道了徐衛艦隊返航偷襲福岡港的消息,所以在港口的防禦上並沒有特別的關注。
突然而來的艦隊讓吉鬆茂太郎手忙腳亂,甚至連續下達了兩個完全相反的命令,不過好在橫須賀的守備部隊都是海軍剩下的老兵,雖然現在他們都沒有了之前安身立命的軍艦,但在戰鬥素養上還是非常好的。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徐衛艦隊進行反擊。
橫須賀港的日軍雖然反抗頑強,但港內炮台超過三百毫米的岸防炮隻有兩門,而且還都是日本自己仿製的,在射速上不足徐衛艦隊十二英寸主炮的一半,至於三百毫米以下的巨炮和速射炮更是不足徐衛艦隊的三分之一,自雙方交戰開始日軍就一直處於下風。
在戰爭開始之前,徐衛手中就掌握了日軍個岸防炮台和鎮守府兵力數據,這也是他下決心放棄日本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東京而進攻灘塗狹窄的橫須賀的原因。
徐衛並沒有第一時間讓坦克登陸艦進行搶灘登陸,而是想要用艦隊的優勢炮火摧毀橫須賀這個還沒有完全建成的炮台,同時為了防止周邊部隊的增援,一直在空中飛行的飛艇也開始沿著貫通橫須賀的列車鐵軌向外延伸,同時將幾十噸的凝固汽油燃燒彈投放到這些鐵軌上。
徐衛還想著之後對橫須賀的登陸,自然不會直接將燃燒彈投放到城市內,不過凝固汽油燃燒彈對鐵軌的傷害還是蠻大的,粘稠的火焰附著在鐵軌上不用片刻就將鐵軌燃燒的變形。
橫須賀日軍炮台陣地雖然都在山丘的背側,出於艦隊瞭望係統視角的範圍以外,而且還都做了非常完美的隱蔽措施,但在隨後升空的偵查氣球的觀測下卻變得無所遁形,隨後在偵查氣球上無線電報的指引下以不斷有十二英寸艦炮的炮彈落到它們的頭上。
徐衛艦隊兩艘戰列艦擁有二十門十二英寸的艦炮,這種艦炮的穿甲彈差不多有一頓重,能夠直接穿透四米一下的水泥工事,對四米以上的水泥工事也有著一定的傷害,連續打幾下也能夠擊穿共事。
橫須賀炮台與其他鎮守府的炮台有著天然的劣勢。它之前防禦堅固的炮台全部在上次的大火下殉爆炸毀,新建立的炮台雖然做了很多的防火措施,但因為資金問題不僅工期比較慢,在水泥厚度上也趕不上其他鎮守府的炮台。最厚的地方也不過三米,最薄弱的地方僅僅隻有五十公分。
這樣的一個炮台對於徐衛的艦隊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脆弱的靶子,不過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損失殆盡,不過它們並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炮台上的兩門三百毫米以上的巨炮在發射的三十多發炮彈中有一發正好落在了澳大利亞號戰列艦的艦橋。索性沒有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當然最重要的是徐衛在戰爭開始之前就轉移到了安全的大後方。
沒有了炮台的阻礙,日軍路麵部隊自然無法對登陸造成太大的困難,隨後那十艘坦克登陸艦便在軍艦的掩護下向橫須賀港口周圍的灘塗行駛。
在半個多小時的炮戰中,橫須賀鎮守府司令官吉鬆茂太郎已經從剛才的匆忙中恢複了過來,他非常明白自己手中的兵力以及港口炮台的不堪,隨後他一邊向東京發求援的電報,一邊組織鎮守府的守備部隊在港口外的灘塗上設防,組織接下來登陸事件。
在前世,登陸艦得到大力發展是在二戰期間。在一戰之前登陸作戰主要使用傳統船隻,但是1915年災難性的加利波利登陸表明傳統船隻已經不適合用於近代登陸作戰的要求,特別是機槍被大量裝備以後。
一般認為登陸艦艇的最初形態是俄國黑海艦隊1916年使用的稱作埃爾皮迪福爾的船隻,這是一種平底貨船,吃水很淺,排水量在一百到一千三百噸之間,適於運送部隊抵達海灘實施登陸作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美兩國曾改裝和建造了一批與其類似的登陸艇,排水量在一百噸到五百噸之間,艇上裝備機槍或小口徑艦炮。艇艏開有艙門,便於人員和車輛下船登陸,這就是最早的登陸艇。
坦克登陸艦用於運載坦克、車輛等重型武器裝備及登陸兵到岸灘直接登陸的登陸作戰艦艇,按排水量、運載能力與續航力大小。分為大型坦克登陸艦和中型坦克登陸艦。
大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兩千到一萬噸之間,能裝十幾二十輛坦克或者數百到上千登陸士兵,裝備有艦炮和遠程防禦係統,用於自衛、防空和登陸火力支援,續航力在三千海裏以上。是實施遠程由岸到岸登陸作戰的重要艦種之一。
中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六百到兩千噸之間,能裝坦克數輛或一兩百名登陸士兵,續航力一千海裏以上,可抵近海灘和在淺水區航行,適用於近程由岸到岸登陸,還可用於近海水域布雷。
徐衛在上一次戰爭之後就考慮到登陸日本作戰,於是便讓造船廠設計生產出了這種排水量為兩千噸的坦克登陸艦。
在坦克登陸艦慢慢地駛進海灘的時候,軍港周圍布滿了守備旅的士兵,不過這些士兵在麵對向他們不斷靠近的坦克登陸艦的時候顯得非常慌張,不斷地用步兵炮和步槍向登陸艦射擊,以阻止登陸艦繼續向灘塗靠近。
可惜現在的徐衛還在後方二十多公裏的地方,如果他現在看到這一幕肯定會感覺非常的好笑,這真可謂是蚍蜉撼大樹,用步兵炮和步槍射擊鋼鐵組成的登陸艦能起到什麽作用,再說了幾千米的距離步槍怎麽能夠打到戰艦上。
橫須賀的守備旅以前全部都是海軍士兵,在軍艦方麵這些士兵要比普通的陸軍士兵懂得多得多,這正是因為懂得更多才會對這種裝備了小口徑速射炮的大型軍艦產生更大的恐懼,在他們貧乏的見識中從沒有見過這麽一種可以開到近海海灘上的大型軍艦。
在日軍的注視下,十艘坦克登陸艦巨大的船頭慢慢地靠近海灘,在接近岸邊的地方停了下來以後直接從船頭裂開一條大縫隙,開始慢慢往兩側打開,一個巨大的洞口露了出來,然後從這個洞口中鋪設出一條由升降板構成的鋼鐵道路直通海岸。
“突突突……”首先從坦克登陸艦出來是一輛坦克車,隨後坦克一邊駛向海灘,一邊將自己的炮口對準岸邊的日軍,緊接著又連續不斷的從坦克登陸艦船頭駛出四艘坦克,也跟在第一艘坦克後麵將炮口對準了日軍陣地。
五十艘坦克在並不太寬闊的海灘上排了上千米,在不斷的行駛下連續向海灘上的日軍開炮,不過幾炮下來就將日軍當麵的步兵炮打到天上,而徐衛的坦克不同於日軍的小豆坦克,日軍配備的重機槍根本打不穿。
坦克除了裝備發射速度比較慢的坦克炮,自然還有設計速度非常快的機槍,不過這種機槍並不是裝在坦克塔頂上的那種防空機槍,而是內置在坦克內部比較安全的航向機槍和並列機槍。
航向機槍就是安裝在駕駛室、由駕駛員操縱進行射擊的機槍,也稱為前機槍,不過後世的在坦克設計方麵感覺這個設計沒有多大的用途,在以後的設計中被直接取消了。
至於並列機槍則是安裝在坦克火炮旁邊的小口徑機槍,又叫同步機槍或同軸機槍,這種機槍一般的安裝位置是與主炮在炮塔上平行或是在坦克正麵裝甲上有一個球形炮塔,而一般的坦克裝備兩挺並列機槍,所以一般是上述的兩個地方均安裝一挺。
這種武器在戰爭中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可以大大加強坦克對輕型目標的反應能力,節省主炮彈藥,加強坦克近戰時反步兵的能力等。(未完待續。)
像日本這樣的島國到處都是可以登陸的地方,不過並不是每一個適合登陸的地方都具有登陸的戰略價值,隨意選擇一個登陸的位置就算登陸成功了也不一定代表勝利,甚至很有可能陷入人民的海洋導致功敗垂成。
在日本,登陸最容易的就是日本最北側的北海道,廣闊的北海道目前隻有一個師團駐紮在首府劄幌及周邊地區,但是就算真正的登陸上北海道之後對之後的戰爭也沒有任何益處,反而要花費兵力駐守,在對日作戰中真正有價值的是日本的工業中心九州島以及日本政治和經濟中心關東平原。
前世二戰在德國投降後,美國便把戰爭的焦點轉移到了太平洋戰場,當時的情況與現在有很多的相似,都是日本海軍基本已被消滅,而困守本土日本政府仍然打算負隅頑抗,他們所依賴的是廣大的陸軍和為數更多的準軍事預備役。
事實上在二戰後期美國奪取了馬裏亞納群島的空軍基地後,美國的b-29轟炸機便可以直接攻擊日本首都東京和其他重要目標,僅1945年5月9日夜,轟炸機便將東京市區十六平方英裏夷為平地,炸死八萬多人,超過後來原子彈在廣島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
在當時有美國軍方部分人士預言,單純依靠轟炸、封鎖便足以取得戰爭的勝利,但也有另一方的意見認為,隻有通過登陸日本本土作戰才能最終結束戰爭,於是美國將兩方意見綜合,一方麵繼續轟炸和封鎖,兩一方麵積極準備登陸作戰計劃。
這個登陸作戰計劃被賦予的代號是沒落行動,包括奧林匹克行動和冠冕行動,總兵力將達到二百五十萬。
奧林匹克行動與徐衛放出的迷惑日本政府的計劃相同都是九州島,美軍當時的目標是占領九州島南部約三分之一的領土,使其與已經占領的衝繩成為下一步進攻的主要基地,而冠冕行動則是徐衛真正的計劃。目標是直接迫近東京的關東平原。
當時的美軍除了常規作戰之外還計劃在奧林匹克行動中配備籌備已久的毒氣戰,據陸軍總部化學戰後勤部的《在奧林匹克戰役中使用毒氣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稱,其中二十五處特別適合進行毒氣戰,據估計對這二十五處二百五十平方英裏範圍內的市區街道按報告中製定的規模和強度進行毒氣攻擊可以輕而易舉地殲滅敵國五百萬人。並使五百萬以上的人受到傷害。
日本針對盟軍可能的登陸作戰,製定了代號為決號決戰的防禦計劃,據日本大本營估計,美軍將會從開闊的太平洋方向駛向日本列島,選擇平坦且靠近主要城市帶的灘頭登陸。同時為規避九月台風季,作戰開始的時間不會早於十月下旬,這一判斷與美沒落行動計劃相當吻合。
為此,大本營從1945年2月宣布從根基開始動員,自本土征召十七至四十歲的男性加以突擊訓練,以增加一百五十萬作戰部隊,但兵力相對應的軍官數卻嚴重不足,東拚西湊也隻征募到二十五萬人,且大都沒有一線作戰經驗。
與數量巨大的兵力相比,武器、彈藥、燃料等後勤補給嚴重不足。因此普遍認為日本的決號決戰並不是為了獲取戰爭勝利,而是不計代價地給敵方造成重大傷亡,從而迫使盟軍接受有條件投降。
美軍的登陸計劃最終沒有實現,而徐衛的登陸計劃卻依然正在實施。
橫須賀鎮守府的司令官是日本海軍中將吉鬆茂太郎,此人出身於土佐國中村藩士,屬於日本的官宦世家,畢業於江田島海兵學校,隨後留學法國。
由於出身的原因,吉鬆茂太郎仕途非常的順利,留學迴國後便擔任主力軍艦的艦長。隨後經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曆練之後以少將軍銜佐世保鎮守府參謀長和吳鎮守府參謀長,隨後在上一屆橫須賀鎮守府司令官上村彥之丞中將因戰敗罷職後出任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並且還被晉升為中將軍銜。
吉鬆茂太郎在內閣中還是有一定人脈的,自然能夠在第一時間沒知道徐衛艦隊真正的進攻方向。也在今天早晨知道了徐衛艦隊返航偷襲福岡港的消息,所以在港口的防禦上並沒有特別的關注。
突然而來的艦隊讓吉鬆茂太郎手忙腳亂,甚至連續下達了兩個完全相反的命令,不過好在橫須賀的守備部隊都是海軍剩下的老兵,雖然現在他們都沒有了之前安身立命的軍艦,但在戰鬥素養上還是非常好的。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徐衛艦隊進行反擊。
橫須賀港的日軍雖然反抗頑強,但港內炮台超過三百毫米的岸防炮隻有兩門,而且還都是日本自己仿製的,在射速上不足徐衛艦隊十二英寸主炮的一半,至於三百毫米以下的巨炮和速射炮更是不足徐衛艦隊的三分之一,自雙方交戰開始日軍就一直處於下風。
在戰爭開始之前,徐衛手中就掌握了日軍個岸防炮台和鎮守府兵力數據,這也是他下決心放棄日本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東京而進攻灘塗狹窄的橫須賀的原因。
徐衛並沒有第一時間讓坦克登陸艦進行搶灘登陸,而是想要用艦隊的優勢炮火摧毀橫須賀這個還沒有完全建成的炮台,同時為了防止周邊部隊的增援,一直在空中飛行的飛艇也開始沿著貫通橫須賀的列車鐵軌向外延伸,同時將幾十噸的凝固汽油燃燒彈投放到這些鐵軌上。
徐衛還想著之後對橫須賀的登陸,自然不會直接將燃燒彈投放到城市內,不過凝固汽油燃燒彈對鐵軌的傷害還是蠻大的,粘稠的火焰附著在鐵軌上不用片刻就將鐵軌燃燒的變形。
橫須賀日軍炮台陣地雖然都在山丘的背側,出於艦隊瞭望係統視角的範圍以外,而且還都做了非常完美的隱蔽措施,但在隨後升空的偵查氣球的觀測下卻變得無所遁形,隨後在偵查氣球上無線電報的指引下以不斷有十二英寸艦炮的炮彈落到它們的頭上。
徐衛艦隊兩艘戰列艦擁有二十門十二英寸的艦炮,這種艦炮的穿甲彈差不多有一頓重,能夠直接穿透四米一下的水泥工事,對四米以上的水泥工事也有著一定的傷害,連續打幾下也能夠擊穿共事。
橫須賀炮台與其他鎮守府的炮台有著天然的劣勢。它之前防禦堅固的炮台全部在上次的大火下殉爆炸毀,新建立的炮台雖然做了很多的防火措施,但因為資金問題不僅工期比較慢,在水泥厚度上也趕不上其他鎮守府的炮台。最厚的地方也不過三米,最薄弱的地方僅僅隻有五十公分。
這樣的一個炮台對於徐衛的艦隊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脆弱的靶子,不過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損失殆盡,不過它們並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炮台上的兩門三百毫米以上的巨炮在發射的三十多發炮彈中有一發正好落在了澳大利亞號戰列艦的艦橋。索性沒有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當然最重要的是徐衛在戰爭開始之前就轉移到了安全的大後方。
沒有了炮台的阻礙,日軍路麵部隊自然無法對登陸造成太大的困難,隨後那十艘坦克登陸艦便在軍艦的掩護下向橫須賀港口周圍的灘塗行駛。
在半個多小時的炮戰中,橫須賀鎮守府司令官吉鬆茂太郎已經從剛才的匆忙中恢複了過來,他非常明白自己手中的兵力以及港口炮台的不堪,隨後他一邊向東京發求援的電報,一邊組織鎮守府的守備部隊在港口外的灘塗上設防,組織接下來登陸事件。
在前世,登陸艦得到大力發展是在二戰期間。在一戰之前登陸作戰主要使用傳統船隻,但是1915年災難性的加利波利登陸表明傳統船隻已經不適合用於近代登陸作戰的要求,特別是機槍被大量裝備以後。
一般認為登陸艦艇的最初形態是俄國黑海艦隊1916年使用的稱作埃爾皮迪福爾的船隻,這是一種平底貨船,吃水很淺,排水量在一百到一千三百噸之間,適於運送部隊抵達海灘實施登陸作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美兩國曾改裝和建造了一批與其類似的登陸艇,排水量在一百噸到五百噸之間,艇上裝備機槍或小口徑艦炮。艇艏開有艙門,便於人員和車輛下船登陸,這就是最早的登陸艇。
坦克登陸艦用於運載坦克、車輛等重型武器裝備及登陸兵到岸灘直接登陸的登陸作戰艦艇,按排水量、運載能力與續航力大小。分為大型坦克登陸艦和中型坦克登陸艦。
大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兩千到一萬噸之間,能裝十幾二十輛坦克或者數百到上千登陸士兵,裝備有艦炮和遠程防禦係統,用於自衛、防空和登陸火力支援,續航力在三千海裏以上。是實施遠程由岸到岸登陸作戰的重要艦種之一。
中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六百到兩千噸之間,能裝坦克數輛或一兩百名登陸士兵,續航力一千海裏以上,可抵近海灘和在淺水區航行,適用於近程由岸到岸登陸,還可用於近海水域布雷。
徐衛在上一次戰爭之後就考慮到登陸日本作戰,於是便讓造船廠設計生產出了這種排水量為兩千噸的坦克登陸艦。
在坦克登陸艦慢慢地駛進海灘的時候,軍港周圍布滿了守備旅的士兵,不過這些士兵在麵對向他們不斷靠近的坦克登陸艦的時候顯得非常慌張,不斷地用步兵炮和步槍向登陸艦射擊,以阻止登陸艦繼續向灘塗靠近。
可惜現在的徐衛還在後方二十多公裏的地方,如果他現在看到這一幕肯定會感覺非常的好笑,這真可謂是蚍蜉撼大樹,用步兵炮和步槍射擊鋼鐵組成的登陸艦能起到什麽作用,再說了幾千米的距離步槍怎麽能夠打到戰艦上。
橫須賀的守備旅以前全部都是海軍士兵,在軍艦方麵這些士兵要比普通的陸軍士兵懂得多得多,這正是因為懂得更多才會對這種裝備了小口徑速射炮的大型軍艦產生更大的恐懼,在他們貧乏的見識中從沒有見過這麽一種可以開到近海海灘上的大型軍艦。
在日軍的注視下,十艘坦克登陸艦巨大的船頭慢慢地靠近海灘,在接近岸邊的地方停了下來以後直接從船頭裂開一條大縫隙,開始慢慢往兩側打開,一個巨大的洞口露了出來,然後從這個洞口中鋪設出一條由升降板構成的鋼鐵道路直通海岸。
“突突突……”首先從坦克登陸艦出來是一輛坦克車,隨後坦克一邊駛向海灘,一邊將自己的炮口對準岸邊的日軍,緊接著又連續不斷的從坦克登陸艦船頭駛出四艘坦克,也跟在第一艘坦克後麵將炮口對準了日軍陣地。
五十艘坦克在並不太寬闊的海灘上排了上千米,在不斷的行駛下連續向海灘上的日軍開炮,不過幾炮下來就將日軍當麵的步兵炮打到天上,而徐衛的坦克不同於日軍的小豆坦克,日軍配備的重機槍根本打不穿。
坦克除了裝備發射速度比較慢的坦克炮,自然還有設計速度非常快的機槍,不過這種機槍並不是裝在坦克塔頂上的那種防空機槍,而是內置在坦克內部比較安全的航向機槍和並列機槍。
航向機槍就是安裝在駕駛室、由駕駛員操縱進行射擊的機槍,也稱為前機槍,不過後世的在坦克設計方麵感覺這個設計沒有多大的用途,在以後的設計中被直接取消了。
至於並列機槍則是安裝在坦克火炮旁邊的小口徑機槍,又叫同步機槍或同軸機槍,這種機槍一般的安裝位置是與主炮在炮塔上平行或是在坦克正麵裝甲上有一個球形炮塔,而一般的坦克裝備兩挺並列機槍,所以一般是上述的兩個地方均安裝一挺。
這種武器在戰爭中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可以大大加強坦克對輕型目標的反應能力,節省主炮彈藥,加強坦克近戰時反步兵的能力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