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弘俶獻土】


    8個月,這是趙光義的良苦用心。


    錢弘俶二次入覲,於3月抵達京師,次月,泉州陳洪進就主動獻土,獲得了朝廷高度讚揚,陳洪進全家老小和麾下將官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錢弘俶因此受到了小小的大宋震撼。


    前文提到錢弘俶自打放出消息要入覲到他正式動身,足有半年之久,這半年的時間裏錢弘俶並沒閑著,忙於準備覲見禮物,忙活了大半年,幾乎把整個吳越國的好東西都打包帶來了,史籍說“盡輦其府實而行,分為五十進”,都有啥好東西呢?“犀象、錦彩、金銀、珠貝、茶綿及服禦、器用之物逾钜萬計”。


    這些東西全部用來行賄當權者,以求大宋君臣能像上次一樣,開恩讓他迴國,“俶意求反國,故厚其貢奉以悅朝廷”。


    來到汴州之後,錢弘俶開啟大撒幣模式,例如有一次趙光義在禦花園宴請錢弘俶,剛一見麵,錢弘俶先進獻“寶玉金銀酒器等三千餘兩、通犀帶一條、龍鳳龜魚帶六事”,作為見麵禮,先小小的意思意思。趙光義喝得興起,取來弓箭助興,趙光義每射中一次靶子,錢弘俶就要進獻金銀器三百兩作為賀禮,據記載,趙光義一口氣射中了六次,錢弘俶打賞一千八百兩黃金!


    大宋文武百官依舊紛紛上密折,請求趙光義不要一錯再錯,務必將錢弘俶扣留不遣。比如宰相盧多遜,他一人就前後上疏三十餘道,極諫趙光義不要錯失良機。


    麵對群臣的勸諫,趙光義笑而不語,不予表態。


    沉穩源於自信,自信則基於自身實力的支撐和外部條件的加持。趙光義在下一盤大棋,一切盡在他的掌握。


    他熱情挽留陳洪進長達8個月,等錢弘俶入京後,他終於等來了表演的機會,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趙光義與陳洪進是有某種密約或默契的,二人要給錢弘俶唱一出雙簧。


    4月,當陳洪進獻土歸降之後,錢弘俶果然慌了。


    趙光義在崇德殿召他飲酒,隨後又在禦花園擺下家宴,隻宴請錢弘俶跟他世子錢惟浚。次日,錢弘俶上表謝恩,表中有“禦苑深沉,想人臣之不到。天顏咫尺,惟父子以同親”之句,可以說是一語雙關,翻譯過來就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趙光義同誌啊,你比我親爹還親爺爺!我一定會像親兒子一樣侍奉你的,爹啊,讓孫子迴家吧。”


    又過了幾天,趙光義在南郊禦莊宴請錢弘俶,錢弘俶進獻難以計數的金銀酒器為謝,喝到晚上才散席。


    老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可在趙光義這裏卻失效了,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革命小酒喝不夠……


    迴到下榻的禮賢宅酒店後,錢弘俶眉頭緊鎖,在屋裏來迴踱步,掐指一算,大宋應該送客了,再掐指一算,帶來的錢也差不多快花完了,姓趙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呢?他不會真想那樣吧?於是趕緊上表試探,大意是自己打算解除吳越國全部軍事武裝力量,並辭掉“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同時“乞唿名”,辭掉詔拜不名特權,隻求能開恩允許自己迴到杭州。


    趙光義微微一笑,“優詔不允”。對不起,這個價格不能賣。


    錢弘俶如坐針氈,一直拖到了5月。隨行而來的吳越國丞相崔仁冀終於憋不住了,“王駕千歲,您是真糊塗呢,還是裝糊塗呢?”


    “你的意思是……”


    “主公,這可不敢是我的意思,這分明是趙光義的意思:速速納土,不然,大禍臨頭!”


    終於有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錢弘俶眉頭緊鎖,繼續來迴踱步,身邊群臣大唿不可,這個說祖宗基業不可輕易丟棄,那個說主公將來有何麵目複見先王於九泉,這個說吾等願粉身碎骨保全社稷,那個說趙光義肯定會與趙匡胤一樣,不敢背負無恥之徒的千載罵名,必會放我們迴去……


    崔仁冀大怒,厲聲喝道:“今日之勢,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去國千裏,惟有羽翼乃能飛去耳!”


    拚,你拿什麽拚?這不僅僅是你我之輩的生死問題,而是兩浙地區百萬人民的生死存亡,豈容玩笑?置一族榮辱於度外,換天下黎民之幸福安康,善莫大焉!


    錢弘俶終於站定腳跟,抬手一揮,“崔仁冀留下,其他人散會。”


    群臣知他納土之心已定,有人長舒一口氣,慶幸身家性命有了保障,也有人痛哭流涕,被迫接受亡國的現實。


    在崔仁冀的潤色下,錢弘俶遞交了納土獻國表。表奏言簡意賅,在為大宋做了簡短地歌功頌德之後,重點來了:獻所管十三州。


    趙光義大喜,遂在乾元殿受朝,毫不客氣地將吳越國笑納。


    錢弘俶的執行力很強,直到獻上奏表,隨行而來的官吏僚屬(除了崔仁冀)才從熱搜榜上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千餘人皆慟哭曰:‘吾王不歸矣!’”


    大宋兵不血刃,共得一軍、十三州、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零八戶、十一萬五千零三十六兵。


    趙光義敕升揚州為淮海國,將錢弘俶改封為淮海國王,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食邑一萬戶,實封一千戶,仍充天下兵馬大元帥,改賜“寧淮鎮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其弟錢弘億、錢弘信均為觀察使,兒子錢惟浚、錢惟治均為節度使,其餘子弟百官等各有封賞,不必細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無臭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無臭蛋並收藏五代十國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