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推杯換盞,吃了多少時間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帶過來的酒被他們消耗掉了不少,而且他們還沒有任何想要停下的意思。這是打算秉燭夜談?我打了個哈欠,迴了房間,洗漱之後躺在床上。
第91章
他不在我睡得有些迷迷糊糊, 中間小朋友翻身都讓我睜開了眼睛,看向窗外,桂花樹的影子透過窗紗,搖曳著, 沙沙地劃過牆壁。
“奶奶!奶奶!”吟風的聲音, 我趿拉了鞋子,拉開了房門, 看她披了襖子在外麵, 問她:“什麽事兒?”她指了指身邊, 扶著常遠的寄杉, 這人怎麽醉成這樣?就一個水匪,跟見了前世的老情人似的, 再說了他前世的老情人不還是我嗎?
我從寄杉手裏拖過他來, 這樣架著他過來, 也實在難為他了。成死豬了,拖進去不方便?我想了一想,將他打橫抱起, 給他來個公主抱。在寄杉和吟風的注目禮之下,我將常遠抱迴了房。先讓他靠在椅子上,我去門口對著寄杉說道:“幫我扛兩桶熱水來,我給他洗涮洗涮!”
一身酒氣, 雖然我釀酒也調酒, 基本上很難喝到爛醉,其一是本身酒量不錯, 其二是深醉對人不好。所以他那裏我雖然不管束,但是這個觀點我倒是表達地十分清楚。他平日也很難如此,絞了手巾,幫他一點點地擦了,換了睡衣,給他洗了洗腳。等我再將他抱起的時候,他睜開了眼睛,看了看我的臉,又合上了。
我爬到床中間睡,他喝醉了睡相倒是不錯,最多如平日一般側過來攬住我的腰身,不過嘴巴裏的酒氣,不喜歡。
要不是蘊兒自言自語,我是不會睜開眼的,小家夥啊呀呀地要起來往外了。常遠還在睡,打著輕微的鼾聲,我捏住他的鼻子,他甩了甩手道:“做什麽,再睡會兒!”
“讓我下去,給你兒子穿衣服,他已經沒有耐心了!”我對他說完,爬了下床,他往裏滾了滾,摟住了孩子,孩子被他摟住了動彈不得,發出聲音抗議,抗議無效。我先自己洗漱,穿衣。
在娃兒哭的前兆聲已經出來的時候,將他撈了起來,給他穿衣服和褲子,再套上小棉鞋,還有腦袋上帶上個虎頭帽,嗯!不錯!才穿好,他就手指著門,好吧!帶他出去。
開門出來,吟風才一拍手,蘊兒就往吟風那裏撲去。我去廚房舀了一碗粥,掰開了一個白麵饅頭,裏麵塞上一根蘿卜幹,一口粥,一口饅頭。春桃進來從鍋裏拿起給蘊兒留著的粥油,出去喂孩子吃。
常遠醒來的時候已經快午時,昨晚喝多了,看上去他精神有些不濟。坐在我身邊看我算賬,他說:“燕娘,如果海陵開了口子,讓來往的商船進出,你覺得如何?”
“你昨日跟那個朋友商量的?”我問他。
“嗯!”
“海禁不開,其實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對於王朝的統治,其實,你以自己關不了那麽多為由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就成了。之前你所有的話,就是基於為了大周著想,如果你勾結走私的海盜,這個事情就嚴重了。你讓那位仁兄悠著點,控製點數量即可,走得隱蔽些。有些事情我覺得還是不能太早放明麵上來。”我不得不說,步子如果邁地太大太快,還是容易出問題,現在我們還不是能夠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意做事的時候。
他雙手撐在桌麵上按壓著自己的太陽穴,說道:“昨天喝多了,真是酒醉的胡話了。”他這是聽進去了。
我放下手中的賬冊站起來,幫他按摩著頭皮說:“要真覺得累,先墊點東西,小逛一圈,再去睡一會兒。以後別喝那麽多,等真要辦起事兒來,讓你對味的,足以你興奮的人和事多著呢。喝多了到底傷身。”
“燕娘,有時候我覺得前世和今生都如夢中,事事不順與樣樣順遂,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他問我,這可難倒我了,記得前世的有很多文學作品也好,影片也好,講的都是人活在哪個空間裏,真實還是幻境。我剛睜開眼的時候,也曾經一度懷疑自己隻是做了一個可怖的夢。
“你現在是占了先機,所以才覺得樣樣順遂,等接下去事情變化了,再樣樣順遂,我就覺得你真是位麵之子了。”我對他說道。
“什麽是位麵之子?”他問我,剛好擺了飯,與他邊吃邊解釋傳說中的穿越之子和位麵之子的故事。
他聽完,拍掌,低聲道:“若真是如此,我們豈不是位麵之子與穿越之女?若是不能所向披靡,豈非天理難容?”
“噓!低調,低調!”我囑咐他,為人處世一定不能輕狂,指不定太輕狂就遭雷劈。
“爺!爺!快去鹽田,快!”如此這般的慌忙是為了何事?難道剛剛修好的鹽田坍塌了?應該不會啊,海潮湧上岸,到那個程度已經沒有多少力量,為了防止大海潮,或者是暴風雨,所有閘口全開,海潮衝入,阻擋非常弱,完全不用擔心,反而可以衝刷幹淨鹽池,帶走垃圾。
不管怎麽著,看著他那驚慌的表情,我們兩個都慌了,禍福相依,有時候太多餘順遂就會忘記危險。
等我們到的時候,一群人圍在我們的鹽田邊上,常遠半走半跑往前,我卻是一溜兒小跑才跟上,“東家來了!有什麽事跟咱們東家說吧!”我見咱們的人站在溝渠上,一個人與咱們的人在對峙。旁邊也零零散散圍了些鹽工。
“誰讓你這麽幹的?”那人看著常遠。
“是我自己要這麽幹的,怎麽了?”
“你可知道製私鹽是死罪?”
“咱們東家比你更清楚這是什麽罪!”寄鬆開口道。
“既然知道,怎麽還敢這麽做?想要找死不成?”
“想來是海陵這裏的鹽大使?姓朱名畢懷?”常遠開口問。
“既然知道我,還不跟我迴縣衙,稟明常大人,領罪去!”他這話一出,我們身邊的幾個
“不必稟了,我便是常遠,這鹽田也是我想要試的。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說吧!”
“您是常大人?”
“鄙人正是常遠。”
“你既是本縣的命官,為何要做這等事?”
“這塊鹽田是我與太子相商之後才試製的。”常遠恭敬地往北一拱手,又指著旁邊的結晶池已經白花花的結了一層鹽,說道:“這田建成之後,每日隻需要進行一次納潮,再開幾個閘口,如果能循環往複,以後隻要不是陰雨天,日日可以產出這海鹽,這麽大的一片田,隻要一到兩個人管著就行了。太子仁德,憐惜鹽工的艱難,與我相商如何讓產鹽變得簡單而輕鬆。”
“原來如此!竟然是落在了天家的心中。”
“自然!不知道朱大使,還有何事?既然今日見了,原本我就想讓你迴來之後,督導鹽場翻建,訓練海陵的鹽工,改煮為曬。半年的時間改建鹽場,半年的時間開始收曬的鹽。”常遠已經招了那位朱姓小吏帶著他從源頭開始說起,完全是上級吩咐下級的樣子。
看來不是什麽事了,倒是幾個原本在挑水的鹽工,在那裏與咱們自己的鹽工再說話。我走了過去,聽他們在問:“以前咱們是撈了鹽泥,再放海水,然後等泥沙澄清之後,再用那水進行燒煮,這裏怎麽祛除泥沙?”
“這是我們家的獨門秘訣,怎麽能告訴你?”我們的一個鹽工有些傲然,那個挑水的鹽工有些不開心也不以為意地撇了撇嘴。
“你們跟我來!”我招手,那幾個挑水的鹽工很是驚訝,方才說話的那個膽子大,問我:“叫我嗎?”
“沒錯!還有其他幾個都過來,我跟你們講講整個池子的原理。”我十分誠懇且認真地說。他有些意外,我們的鹽工勸我:“奶奶不知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
“改煮為曬,本就是常大人為海陵的鹽工謀取的福祉。是想要惠及全海陵的鹽工,從未想過要藏私。想想你們煮鹽,受擔水之累,受煙火之熏。如今有了這個法子可以讓大家減輕那麽多的勞力,何樂而不為呢?”我十分嚴肅地對他們說道,“各位,請跟我來!”
我帶著他們到納潮的口子,海水到底沒有南方那麽清澈,納潮之後海水在儲水池裏等上半日,再將第二道閘拉開,進入二道沉澱池,再沉澱之後,方才用風力水車揚水,進入蒸發池,所以進入蒸發池的水已經很幹淨了,而在蒸發池和結晶池之間還有一道用竹篾編織,如我們淘米用的淘籮的網,拉開蒸發池的閘板,蒸發池的飽和鹽水經過了竹篾網的過濾,進入了結晶池。結晶池地步鋪了簡單紅磚,十分幹淨,飽和鹽水在裏麵再次蒸發之後結晶,粗鹽就產生了,把鹽弄走,剩下的就是苦鹵了,這些苦鹵倒是極好的化工原料,隻是現在還沒辦法利用,我也缺乏這方麵的知識。
他們有問,我必答,包括了這風車如何做,還跟他們說,如果他們想要做這樣的風車,可以來找咱們的阿牛兄弟。他手下有專門做這種風車的人。
“奶奶,必須要紅磚鋪地嗎?其他東西呢?如果下麵就是沙子呢?”
“這個考慮過,如果是沙子,那麽在鏟的時候就要小心了,沙子可能會混進去。也曾經想過用蔑席,可是用不了多久就容易壞,所以想來想去還是磚頭最簡單些,更何況也就是結晶池用磚鋪,其他的都還是泥沙地。這個造價也還好!”我解釋道。
這位大哥已經在開始算這麽一片地方要用多少塊磚,大約多少錢,我看著他皺著眉頭。我對他說:“這位大哥,是為難這些錢嗎?”
“家裏破草棚子都沒修呢,哪裏有錢來鋪這個。”
“你煮鹽也要灶頭,你家裏還養著好幾畝的草吧?你曬鹽的話,那幾畝草就不用了,以後就改成糧田,你有時間自己種糧就可以了,對吧?這樣一年下來就可以多收三五鬥。賣了,不就有錢了?”我引導他,跟他分析。
因為我的耐心解釋,其他幾個人也大著膽子開始問我各種問題,不過對於投入是個比較大的顧慮,我對他們說道:“等下我和常大人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個大家一個幾年的借貸,不收利息,等有錢了再還。”
“可現在種糧食也不合算,今年糧食很便宜,還不如種薪柴收入好呢!”
“你這就是沒想明白了吧?有了曬鹽,誰還去煮鹽?煮出來的鹽,一塊一塊,要吃起來還要敲下來。這個時候,這些薪柴就沒什麽用處了。還賣給誰去?”我嗬嗬笑地問他。
他憨厚地撓頭道:“您說的也對。可是糧食那麽便宜該賣給誰去?”
“賣給我啊!我開酒坊,用來釀酒剛好!我可以允諾,按照今年的價格,漲三成,收你們種的糧食。”
“啊!為什麽?”
我指了指站對過的常遠說道:“因為我家相公在這裏當縣令,他想要這裏的百姓把日子過好。所以有多餘的糧食讓我收了,有多餘的棉花也讓我收。總之,你們地裏產出來的糧食,棉花,或者種的桑葉,養了蠶寶有了蠶絲,我都會收。不會讓咱們縣裏的好東西爛在地裏,賣不出去。”
“您是?”
“這是我家奶奶。”我們家的鹽工見我次數不少他說道。
“是縣太爺家的太太?”我聽著他稱唿十分地拗口,卻沒有什麽問題,點點頭承認。
“太太,您收了那些東西去做什麽?”
“釀酒,紡織布匹,都可以。等你們這些鹽工都改成鹽田,很多人有空了,我打算在咱們海陵開釀酒的酒坊,開個織布坊,你們的人可以來做工。還能領多一份工錢不是?”我跟他們說道,“若是有其他人想來看鹽田,隻管來看。”我對他們說道。
“常太太,您方才說咱們如果種糧食,棉花,您都會收對嗎?”那位大哥問我。
我十分慎重的對他說:“對,而且我認為糧食,今年的價格太低,如果是明年,我會上浮三成收,這句話絕不會改。”
常遠帶著那位朱鹽場大使走過來問:“說什麽呢!”
“說如果改成曬鹽,那麽鹽工們幹什麽去?我說可以種糧,種棉花,養蠶,還能進一些工坊做工。”我簡略地說道。
“是啊,咱們海陵那麽大,能做的事情很多。另外方才朱大使覺得可以在閘口上加上粗網,能阻擋很多飄過來的垃圾。我在想,這個法子到底是咱倆想出來的,肯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要是發現有什麽不方便的,或者不合適的,希望打擊及時提出來,一旦改正,看改進後的效果如何,咱們可以給一百文銅錢到一兩銀子的賞銀。”
“賞銀,小的怎麽敢要?大人才智過人,才想出這樣的法子,小的們斷斷不能胡亂改動。”
“英雄處於屠狗輩,能人也多處於草莽,你們不能妄自菲薄。我最喜歡的是能讓事情變得更簡單的法子,做好了一定有賞。”常遠說道:“隻有你們時常想著怎麽把事情做得更好,事情才會越做越好。”
“做好有什麽用?咱們海陵又不是那種窮山惡水,為什麽這麽窮,還不是這個地界上,不太平……”那位大哥十分好談。
常遠笑了笑道:“您說的不錯,所以我不是已經開始整治匪患了?我帶兵出身,當初在漠北也建立過戰功。匪患之禍,如果我半年之內平不了,你們隻管到衙門來罵我。”
“大人……”那位大哥,叫了這一聲就沒有下一句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常遠拍了拍那位大哥的肩膀,對我說道:“走吧!迴去。”
迴去的路上常遠突然問我:“我昨天怎麽進的房間?”
“寄杉送你迴來的!”
“你怎麽把我弄進房間的?”
我嗬嗬地尷尬一笑道:“就這麽弄進來的。”含糊不清地迴答,引起了他更大的懷疑,他抓住我的胳膊非要讓我說清楚……
第92章
冬去春來, 搬進了這個有些年頭,有些故事的園子,脫去厚厚地襖子,一身春衫, 好在整個冬天我雖然吃得不少, 不過忙活的事情好多,比來海陵之前腰身更細了些。
看著春光正好, 我把書房裏的當盆景用的大紅薯端了出來, 在房裏, 之前天冷燒了碳火, 所以它蓬勃地冒著藤蔓。最長的一根足足有半尺多高。
將它擺放在我們院子的石桌上,我轉頭通過拱門去前邊, 這個地方開闊, 朝陽暖和, 一大片的花園,被我全數翻了地,混了草木灰和沙土。好在這裏產鹽, 煮鹽的副產品就是草木灰,這玩意兒卻是改良土壤十分有效的東西,土豆和紅薯十分喜歡這種天然肥料。
我揭開了上麵覆蓋的稻草,嗬嗬, 幼嫩的紅薯葉子已經冒了出來, 天氣轉暖了,讓它們也見見陽光。
“奶奶, 土豆種都切好了!”,春桃的聲音。
“嗯,叫你寄杉哥他們,帶上咱們前兩天拾掇好的玉米種,我們去地裏!”我對春桃說道,園子後麵的一大片空地,現在還沒開始建校舍。剛好全部圍了起來。這些東西太珍貴也太重要,我不敢沒有看管地任它們長在野地裏。
前些日子,這一片大約有四五畝地方的園子,全部翻過,混了肥。其他幾個姑娘沒什麽,反而把寄杉給弄得無所適從,他是外祖給常遠挑的最核心的親衛,我如老農一般來用他。我非常遺憾地告訴他,不要掙紮,這就是命。他的老大,常遠都放棄了任何反抗與我保持了步調一致。
風力水車旁邊有個草棚,是人力水車,為了保證在風不大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車水的效率,我們嚐試著做了這個備份,今年春天感覺確實比較幹,按照我在江南住了這麽多年的規律,這個時節應該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時節,常遠說這一年南方春旱夏澇,果然不差。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鹽田卻頗有好處。
鹽田的工作量和煮鹽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產的鹽卻是煮鹽好幾倍,所以來來往往參觀的人多了之後,總有人想試試看。這一個多月已經五六戶鹽工開始打算建鹽田了,常遠開始對海邊的鹽田造冊,申報。發了告示,請願意改煮為曬的在冊鹽工,可以去縣衙申請一戶至少五畝地鹽田。如果半年之內不來申請,就算自動放棄。
世代靠鹽為生的哪裏肯放棄,一家一家都來申請,但是裏麵也有附加條款,如果申請了鹽田,三個月之內不動工的,就會被收迴,如果暫時沒錢買磚的,可以去阿牛那個窯廠拿。以後等產鹽了,一年之內還清即可。
阿牛腦子十分好使,他從我這裏借了二十兩銀子之後,開了個土窯燒磚,他的磚質量不怎麽樣,但是十分便宜,是市價的一半左右,所以銷路十分好,產量也大,因為忙不過來,還允許那些鹽工去做工抵磚錢。到他這裏拿磚,賒購的,他也不擔心,要他說起來,他們都是討飯過來的,誰敢欠要飯的錢?就這樣鹽田建設居然自成了生態。我想想,咱們難道不會成為黑社會的保護傘?
常遠說道:“這個我心裏有數,不過哪一天要是咱們事敗了,這一點絕對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所以走到這一步萬萬不能失敗了。
吟風和雯雯帶著兩個孩子在草棚裏坐著,裏麵放了一大壺的涼茶。吟風剛開始還怕我們家小九兒會曬黑,養成個鄉下小孩兒,被我說了一通,說她是地域歧視。
反正我才不在意,孩子多吹吹野風,多摔幾跤,成長地才穩健。我前世小時候,整天混在軍營裏,上躥下跳。這一輩子,更是見風長,田間地頭到處跑。我要養的不是挑著花籃,收拾花瓣葬花的嬌小姐,自然沒有必要拘泥這些,別問我以後養成了女漢子給誰去,我家的姑娘就是她自己的。
小九兒跑到我身邊,手裏拿著朵黃色的婆婆丁問:“嫂嫂,好看嗎?”
“好看!”我迴答她,看著她燦爛的笑臉,不禁想起她那苦命的姨娘,一想起苦命的姨娘,又想起一年的清明又快到了,等下迴去寫個書信,讓聽雨和寄槐一起去祭拜一下常遠的親娘和九兒她娘。九兒如今這個樣子,想來可以告慰她在天之靈吧?
第91章
他不在我睡得有些迷迷糊糊, 中間小朋友翻身都讓我睜開了眼睛,看向窗外,桂花樹的影子透過窗紗,搖曳著, 沙沙地劃過牆壁。
“奶奶!奶奶!”吟風的聲音, 我趿拉了鞋子,拉開了房門, 看她披了襖子在外麵, 問她:“什麽事兒?”她指了指身邊, 扶著常遠的寄杉, 這人怎麽醉成這樣?就一個水匪,跟見了前世的老情人似的, 再說了他前世的老情人不還是我嗎?
我從寄杉手裏拖過他來, 這樣架著他過來, 也實在難為他了。成死豬了,拖進去不方便?我想了一想,將他打橫抱起, 給他來個公主抱。在寄杉和吟風的注目禮之下,我將常遠抱迴了房。先讓他靠在椅子上,我去門口對著寄杉說道:“幫我扛兩桶熱水來,我給他洗涮洗涮!”
一身酒氣, 雖然我釀酒也調酒, 基本上很難喝到爛醉,其一是本身酒量不錯, 其二是深醉對人不好。所以他那裏我雖然不管束,但是這個觀點我倒是表達地十分清楚。他平日也很難如此,絞了手巾,幫他一點點地擦了,換了睡衣,給他洗了洗腳。等我再將他抱起的時候,他睜開了眼睛,看了看我的臉,又合上了。
我爬到床中間睡,他喝醉了睡相倒是不錯,最多如平日一般側過來攬住我的腰身,不過嘴巴裏的酒氣,不喜歡。
要不是蘊兒自言自語,我是不會睜開眼的,小家夥啊呀呀地要起來往外了。常遠還在睡,打著輕微的鼾聲,我捏住他的鼻子,他甩了甩手道:“做什麽,再睡會兒!”
“讓我下去,給你兒子穿衣服,他已經沒有耐心了!”我對他說完,爬了下床,他往裏滾了滾,摟住了孩子,孩子被他摟住了動彈不得,發出聲音抗議,抗議無效。我先自己洗漱,穿衣。
在娃兒哭的前兆聲已經出來的時候,將他撈了起來,給他穿衣服和褲子,再套上小棉鞋,還有腦袋上帶上個虎頭帽,嗯!不錯!才穿好,他就手指著門,好吧!帶他出去。
開門出來,吟風才一拍手,蘊兒就往吟風那裏撲去。我去廚房舀了一碗粥,掰開了一個白麵饅頭,裏麵塞上一根蘿卜幹,一口粥,一口饅頭。春桃進來從鍋裏拿起給蘊兒留著的粥油,出去喂孩子吃。
常遠醒來的時候已經快午時,昨晚喝多了,看上去他精神有些不濟。坐在我身邊看我算賬,他說:“燕娘,如果海陵開了口子,讓來往的商船進出,你覺得如何?”
“你昨日跟那個朋友商量的?”我問他。
“嗯!”
“海禁不開,其實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對於王朝的統治,其實,你以自己關不了那麽多為由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就成了。之前你所有的話,就是基於為了大周著想,如果你勾結走私的海盜,這個事情就嚴重了。你讓那位仁兄悠著點,控製點數量即可,走得隱蔽些。有些事情我覺得還是不能太早放明麵上來。”我不得不說,步子如果邁地太大太快,還是容易出問題,現在我們還不是能夠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意做事的時候。
他雙手撐在桌麵上按壓著自己的太陽穴,說道:“昨天喝多了,真是酒醉的胡話了。”他這是聽進去了。
我放下手中的賬冊站起來,幫他按摩著頭皮說:“要真覺得累,先墊點東西,小逛一圈,再去睡一會兒。以後別喝那麽多,等真要辦起事兒來,讓你對味的,足以你興奮的人和事多著呢。喝多了到底傷身。”
“燕娘,有時候我覺得前世和今生都如夢中,事事不順與樣樣順遂,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他問我,這可難倒我了,記得前世的有很多文學作品也好,影片也好,講的都是人活在哪個空間裏,真實還是幻境。我剛睜開眼的時候,也曾經一度懷疑自己隻是做了一個可怖的夢。
“你現在是占了先機,所以才覺得樣樣順遂,等接下去事情變化了,再樣樣順遂,我就覺得你真是位麵之子了。”我對他說道。
“什麽是位麵之子?”他問我,剛好擺了飯,與他邊吃邊解釋傳說中的穿越之子和位麵之子的故事。
他聽完,拍掌,低聲道:“若真是如此,我們豈不是位麵之子與穿越之女?若是不能所向披靡,豈非天理難容?”
“噓!低調,低調!”我囑咐他,為人處世一定不能輕狂,指不定太輕狂就遭雷劈。
“爺!爺!快去鹽田,快!”如此這般的慌忙是為了何事?難道剛剛修好的鹽田坍塌了?應該不會啊,海潮湧上岸,到那個程度已經沒有多少力量,為了防止大海潮,或者是暴風雨,所有閘口全開,海潮衝入,阻擋非常弱,完全不用擔心,反而可以衝刷幹淨鹽池,帶走垃圾。
不管怎麽著,看著他那驚慌的表情,我們兩個都慌了,禍福相依,有時候太多餘順遂就會忘記危險。
等我們到的時候,一群人圍在我們的鹽田邊上,常遠半走半跑往前,我卻是一溜兒小跑才跟上,“東家來了!有什麽事跟咱們東家說吧!”我見咱們的人站在溝渠上,一個人與咱們的人在對峙。旁邊也零零散散圍了些鹽工。
“誰讓你這麽幹的?”那人看著常遠。
“是我自己要這麽幹的,怎麽了?”
“你可知道製私鹽是死罪?”
“咱們東家比你更清楚這是什麽罪!”寄鬆開口道。
“既然知道,怎麽還敢這麽做?想要找死不成?”
“想來是海陵這裏的鹽大使?姓朱名畢懷?”常遠開口問。
“既然知道我,還不跟我迴縣衙,稟明常大人,領罪去!”他這話一出,我們身邊的幾個
“不必稟了,我便是常遠,這鹽田也是我想要試的。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說吧!”
“您是常大人?”
“鄙人正是常遠。”
“你既是本縣的命官,為何要做這等事?”
“這塊鹽田是我與太子相商之後才試製的。”常遠恭敬地往北一拱手,又指著旁邊的結晶池已經白花花的結了一層鹽,說道:“這田建成之後,每日隻需要進行一次納潮,再開幾個閘口,如果能循環往複,以後隻要不是陰雨天,日日可以產出這海鹽,這麽大的一片田,隻要一到兩個人管著就行了。太子仁德,憐惜鹽工的艱難,與我相商如何讓產鹽變得簡單而輕鬆。”
“原來如此!竟然是落在了天家的心中。”
“自然!不知道朱大使,還有何事?既然今日見了,原本我就想讓你迴來之後,督導鹽場翻建,訓練海陵的鹽工,改煮為曬。半年的時間改建鹽場,半年的時間開始收曬的鹽。”常遠已經招了那位朱姓小吏帶著他從源頭開始說起,完全是上級吩咐下級的樣子。
看來不是什麽事了,倒是幾個原本在挑水的鹽工,在那裏與咱們自己的鹽工再說話。我走了過去,聽他們在問:“以前咱們是撈了鹽泥,再放海水,然後等泥沙澄清之後,再用那水進行燒煮,這裏怎麽祛除泥沙?”
“這是我們家的獨門秘訣,怎麽能告訴你?”我們的一個鹽工有些傲然,那個挑水的鹽工有些不開心也不以為意地撇了撇嘴。
“你們跟我來!”我招手,那幾個挑水的鹽工很是驚訝,方才說話的那個膽子大,問我:“叫我嗎?”
“沒錯!還有其他幾個都過來,我跟你們講講整個池子的原理。”我十分誠懇且認真地說。他有些意外,我們的鹽工勸我:“奶奶不知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
“改煮為曬,本就是常大人為海陵的鹽工謀取的福祉。是想要惠及全海陵的鹽工,從未想過要藏私。想想你們煮鹽,受擔水之累,受煙火之熏。如今有了這個法子可以讓大家減輕那麽多的勞力,何樂而不為呢?”我十分嚴肅地對他們說道,“各位,請跟我來!”
我帶著他們到納潮的口子,海水到底沒有南方那麽清澈,納潮之後海水在儲水池裏等上半日,再將第二道閘拉開,進入二道沉澱池,再沉澱之後,方才用風力水車揚水,進入蒸發池,所以進入蒸發池的水已經很幹淨了,而在蒸發池和結晶池之間還有一道用竹篾編織,如我們淘米用的淘籮的網,拉開蒸發池的閘板,蒸發池的飽和鹽水經過了竹篾網的過濾,進入了結晶池。結晶池地步鋪了簡單紅磚,十分幹淨,飽和鹽水在裏麵再次蒸發之後結晶,粗鹽就產生了,把鹽弄走,剩下的就是苦鹵了,這些苦鹵倒是極好的化工原料,隻是現在還沒辦法利用,我也缺乏這方麵的知識。
他們有問,我必答,包括了這風車如何做,還跟他們說,如果他們想要做這樣的風車,可以來找咱們的阿牛兄弟。他手下有專門做這種風車的人。
“奶奶,必須要紅磚鋪地嗎?其他東西呢?如果下麵就是沙子呢?”
“這個考慮過,如果是沙子,那麽在鏟的時候就要小心了,沙子可能會混進去。也曾經想過用蔑席,可是用不了多久就容易壞,所以想來想去還是磚頭最簡單些,更何況也就是結晶池用磚鋪,其他的都還是泥沙地。這個造價也還好!”我解釋道。
這位大哥已經在開始算這麽一片地方要用多少塊磚,大約多少錢,我看著他皺著眉頭。我對他說:“這位大哥,是為難這些錢嗎?”
“家裏破草棚子都沒修呢,哪裏有錢來鋪這個。”
“你煮鹽也要灶頭,你家裏還養著好幾畝的草吧?你曬鹽的話,那幾畝草就不用了,以後就改成糧田,你有時間自己種糧就可以了,對吧?這樣一年下來就可以多收三五鬥。賣了,不就有錢了?”我引導他,跟他分析。
因為我的耐心解釋,其他幾個人也大著膽子開始問我各種問題,不過對於投入是個比較大的顧慮,我對他們說道:“等下我和常大人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個大家一個幾年的借貸,不收利息,等有錢了再還。”
“可現在種糧食也不合算,今年糧食很便宜,還不如種薪柴收入好呢!”
“你這就是沒想明白了吧?有了曬鹽,誰還去煮鹽?煮出來的鹽,一塊一塊,要吃起來還要敲下來。這個時候,這些薪柴就沒什麽用處了。還賣給誰去?”我嗬嗬笑地問他。
他憨厚地撓頭道:“您說的也對。可是糧食那麽便宜該賣給誰去?”
“賣給我啊!我開酒坊,用來釀酒剛好!我可以允諾,按照今年的價格,漲三成,收你們種的糧食。”
“啊!為什麽?”
我指了指站對過的常遠說道:“因為我家相公在這裏當縣令,他想要這裏的百姓把日子過好。所以有多餘的糧食讓我收了,有多餘的棉花也讓我收。總之,你們地裏產出來的糧食,棉花,或者種的桑葉,養了蠶寶有了蠶絲,我都會收。不會讓咱們縣裏的好東西爛在地裏,賣不出去。”
“您是?”
“這是我家奶奶。”我們家的鹽工見我次數不少他說道。
“是縣太爺家的太太?”我聽著他稱唿十分地拗口,卻沒有什麽問題,點點頭承認。
“太太,您收了那些東西去做什麽?”
“釀酒,紡織布匹,都可以。等你們這些鹽工都改成鹽田,很多人有空了,我打算在咱們海陵開釀酒的酒坊,開個織布坊,你們的人可以來做工。還能領多一份工錢不是?”我跟他們說道,“若是有其他人想來看鹽田,隻管來看。”我對他們說道。
“常太太,您方才說咱們如果種糧食,棉花,您都會收對嗎?”那位大哥問我。
我十分慎重的對他說:“對,而且我認為糧食,今年的價格太低,如果是明年,我會上浮三成收,這句話絕不會改。”
常遠帶著那位朱鹽場大使走過來問:“說什麽呢!”
“說如果改成曬鹽,那麽鹽工們幹什麽去?我說可以種糧,種棉花,養蠶,還能進一些工坊做工。”我簡略地說道。
“是啊,咱們海陵那麽大,能做的事情很多。另外方才朱大使覺得可以在閘口上加上粗網,能阻擋很多飄過來的垃圾。我在想,這個法子到底是咱倆想出來的,肯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要是發現有什麽不方便的,或者不合適的,希望打擊及時提出來,一旦改正,看改進後的效果如何,咱們可以給一百文銅錢到一兩銀子的賞銀。”
“賞銀,小的怎麽敢要?大人才智過人,才想出這樣的法子,小的們斷斷不能胡亂改動。”
“英雄處於屠狗輩,能人也多處於草莽,你們不能妄自菲薄。我最喜歡的是能讓事情變得更簡單的法子,做好了一定有賞。”常遠說道:“隻有你們時常想著怎麽把事情做得更好,事情才會越做越好。”
“做好有什麽用?咱們海陵又不是那種窮山惡水,為什麽這麽窮,還不是這個地界上,不太平……”那位大哥十分好談。
常遠笑了笑道:“您說的不錯,所以我不是已經開始整治匪患了?我帶兵出身,當初在漠北也建立過戰功。匪患之禍,如果我半年之內平不了,你們隻管到衙門來罵我。”
“大人……”那位大哥,叫了這一聲就沒有下一句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常遠拍了拍那位大哥的肩膀,對我說道:“走吧!迴去。”
迴去的路上常遠突然問我:“我昨天怎麽進的房間?”
“寄杉送你迴來的!”
“你怎麽把我弄進房間的?”
我嗬嗬地尷尬一笑道:“就這麽弄進來的。”含糊不清地迴答,引起了他更大的懷疑,他抓住我的胳膊非要讓我說清楚……
第92章
冬去春來, 搬進了這個有些年頭,有些故事的園子,脫去厚厚地襖子,一身春衫, 好在整個冬天我雖然吃得不少, 不過忙活的事情好多,比來海陵之前腰身更細了些。
看著春光正好, 我把書房裏的當盆景用的大紅薯端了出來, 在房裏, 之前天冷燒了碳火, 所以它蓬勃地冒著藤蔓。最長的一根足足有半尺多高。
將它擺放在我們院子的石桌上,我轉頭通過拱門去前邊, 這個地方開闊, 朝陽暖和, 一大片的花園,被我全數翻了地,混了草木灰和沙土。好在這裏產鹽, 煮鹽的副產品就是草木灰,這玩意兒卻是改良土壤十分有效的東西,土豆和紅薯十分喜歡這種天然肥料。
我揭開了上麵覆蓋的稻草,嗬嗬, 幼嫩的紅薯葉子已經冒了出來, 天氣轉暖了,讓它們也見見陽光。
“奶奶, 土豆種都切好了!”,春桃的聲音。
“嗯,叫你寄杉哥他們,帶上咱們前兩天拾掇好的玉米種,我們去地裏!”我對春桃說道,園子後麵的一大片空地,現在還沒開始建校舍。剛好全部圍了起來。這些東西太珍貴也太重要,我不敢沒有看管地任它們長在野地裏。
前些日子,這一片大約有四五畝地方的園子,全部翻過,混了肥。其他幾個姑娘沒什麽,反而把寄杉給弄得無所適從,他是外祖給常遠挑的最核心的親衛,我如老農一般來用他。我非常遺憾地告訴他,不要掙紮,這就是命。他的老大,常遠都放棄了任何反抗與我保持了步調一致。
風力水車旁邊有個草棚,是人力水車,為了保證在風不大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車水的效率,我們嚐試著做了這個備份,今年春天感覺確實比較幹,按照我在江南住了這麽多年的規律,這個時節應該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時節,常遠說這一年南方春旱夏澇,果然不差。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鹽田卻頗有好處。
鹽田的工作量和煮鹽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產的鹽卻是煮鹽好幾倍,所以來來往往參觀的人多了之後,總有人想試試看。這一個多月已經五六戶鹽工開始打算建鹽田了,常遠開始對海邊的鹽田造冊,申報。發了告示,請願意改煮為曬的在冊鹽工,可以去縣衙申請一戶至少五畝地鹽田。如果半年之內不來申請,就算自動放棄。
世代靠鹽為生的哪裏肯放棄,一家一家都來申請,但是裏麵也有附加條款,如果申請了鹽田,三個月之內不動工的,就會被收迴,如果暫時沒錢買磚的,可以去阿牛那個窯廠拿。以後等產鹽了,一年之內還清即可。
阿牛腦子十分好使,他從我這裏借了二十兩銀子之後,開了個土窯燒磚,他的磚質量不怎麽樣,但是十分便宜,是市價的一半左右,所以銷路十分好,產量也大,因為忙不過來,還允許那些鹽工去做工抵磚錢。到他這裏拿磚,賒購的,他也不擔心,要他說起來,他們都是討飯過來的,誰敢欠要飯的錢?就這樣鹽田建設居然自成了生態。我想想,咱們難道不會成為黑社會的保護傘?
常遠說道:“這個我心裏有數,不過哪一天要是咱們事敗了,這一點絕對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所以走到這一步萬萬不能失敗了。
吟風和雯雯帶著兩個孩子在草棚裏坐著,裏麵放了一大壺的涼茶。吟風剛開始還怕我們家小九兒會曬黑,養成個鄉下小孩兒,被我說了一通,說她是地域歧視。
反正我才不在意,孩子多吹吹野風,多摔幾跤,成長地才穩健。我前世小時候,整天混在軍營裏,上躥下跳。這一輩子,更是見風長,田間地頭到處跑。我要養的不是挑著花籃,收拾花瓣葬花的嬌小姐,自然沒有必要拘泥這些,別問我以後養成了女漢子給誰去,我家的姑娘就是她自己的。
小九兒跑到我身邊,手裏拿著朵黃色的婆婆丁問:“嫂嫂,好看嗎?”
“好看!”我迴答她,看著她燦爛的笑臉,不禁想起她那苦命的姨娘,一想起苦命的姨娘,又想起一年的清明又快到了,等下迴去寫個書信,讓聽雨和寄槐一起去祭拜一下常遠的親娘和九兒她娘。九兒如今這個樣子,想來可以告慰她在天之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