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等背完了明律,李繼這個典史的臉上就浮現出了興奮的神色。
本縣的提調正官是誰啊?當然是楊尚荊了,然而楊尚荊才來了幾天,根本沒掌握情況嘛,隻要不是特別不講理的上官,都不會把這個罪名強行扣在他的頭上的,前任縣令遠調了,想抓迴來也得等一段時間的,那麽離這最近的要倒黴的是誰?
當然是掌管著本縣左右文牘的主簿劉琪啦!什麽懶政、什麽昏聵、什麽屍位素餐……能安上的帽子都得給他安上,到時候把他該打的鞭子板子打完了,肯定是直接拿下以儆效尤的,最後便宜的是誰?
他李繼李典史,現在可還兼著三房相關文牘的檢察權呢,而且在扳倒劉琪這個妨礙大明朝官僚製度建設的大毒瘤的過程中,他調撥人手、清查鄉裏,可是忠心任事的,到時候這流外的典史直接走上了正九品主簿的崗位,也是很有可能的!
流外官到有品級的官兒,這說是魚躍龍門都不為過了!
越想著這個,李繼越覺得渾身燥熱難耐,直到有個小吏走到他的身邊,戳了戳他,他這才迴過神來,看著楊尚荊已經一臉怒氣地吼著:“把本地裏正拿了,去縣衙法辦!”而後轉身就走了,這才連忙跟上去,隻是臉上興奮的表情……那是根本就按耐不住的。
“縣尊,此事還需盡快上報台州府、分巡道的諸位上官啊。”黃成一臉的憂心忡忡,但還是緊走了幾步,壓低聲音提醒道。
作為一個積年的老吏,他也算是看明白了,現在就憑著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就是加上地方上的鄉賢,也掰不過楊尚荊了,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棄卒保帥,把主簿劉琪往外一扔,然後趕緊往楊尚荊的身邊兒站,相信楊尚荊也不會就這麽拒絕了他,畢竟比起對本地地方上情況的熟悉,就典史李繼那個連三班衙役都掌握不了的德行,十個捆起來也不夠他黃成一隻手打的。
楊尚荊愣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黃成,笑了笑:“也好,這彈劾主簿劉琪不法的公文,就由黃縣丞來寫吧,記住,不要誇大,也不要避重就輕,寫完了之後,記得讓本縣看看。”
縣委書記哪怕兼了縣長,也沒法直接給一個副縣長定罪,頂了大天收拾一個鎮長,所以這事兒就得報給上麵了,大明朝的地方行政上,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之分,布政使司這一係的,也就是布政使、知府、知縣這些官僚及其屬官算是分守道的,提刑按察使司下麵的官吏是分巡道的,彈劾一個九品官兒不法,分守道要知道,分巡道也要知道,畢竟這是吏部標名掛號的朝廷命官。
黃成一聽這話,就鬆了一口氣,能讓他寫這些,就證明楊尚荊這個縣尊沒想著把自己這一係一網打盡,最起碼暫時來說,他是安全的,所以他“誒”了一聲:“下官定然如實寫出,不負縣尊所托。”
眼瞅著黃成轉身離開,忠叔皺了皺眉頭,走上前來,低聲問道:“少爺如此作為,隻怕會留下後患啊,須知除惡務盡,這黃成還是首惡,若是哪天反咬了少爺一口……”
楊尚荊搖搖頭,打斷了忠叔的勸勉:“忠叔所言,自然是老成之言,但戩卻不敢如此做法,須知……穩定壓倒一切啊。”
忠叔皺起了眉頭,冷哼了一聲:“論起對本縣的掌控,誰又是這黃成的對手?他和那劉琪沆瀣一氣,才有逼走前任縣令的故事,而那劉琪,如今看來也不過是一枚小卒罷了,若是留的這個禍害,難免是要反複的。”
楊尚荊苦笑了一聲:“重病可以用猛藥,但沉屙卻隻能慢慢調理,就是因為他明了這黃岩縣的動態,戩才不敢將他拿下,若是拿了他,地方上的鄉賢士紳定然以為戩乃是刻薄寡恩、得寸進尺之人,還不知道要做出什麽事體來,更何況,戩才來黃岩縣任職不久,直接將本縣最大的兩名佐官拿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上官們縱然不會多說什麽,卻也難免留下一個好勇鬥狠的印象,戩在這裏……可還不知道要呆上多久呢。”
縣官兒不如現管,官場上就這個德性,哪怕楊尚荊京中有大佬撐腰、南直隸還有一幫下了注的勳貴,也不如浙江布政使司的一個從四品的參議來的有用,官場上有一萬種規則之內讓一個小縣令過得不舒坦的法子,給直管的上官留下不好的印象,誰知道什麽時候大佬們想起來點什麽,就遞過來一雙小鞋?
再加上地方上這幫鄉賢明顯就和黃成、劉琪等人勾連甚深,一旦害怕兩人供出來什麽,直接鬧個民變把他楊尚荊弄死了……他多虧?
治大國若烹小鮮……翻個鍋也不能直接翻,要小心翼翼地翻,要有主有次地翻,要九淺一深地翻……
忠叔深吸了一口氣,也隻能點點頭,這黃岩縣官場的糜爛絕非一日一時形成的,形容成沉屙絕對沒毛病,楊尚荊這樣的選擇,也算是明智之舉了。
左右看了看,忠叔話鋒一轉,說道:“這個劉琪,是肯定要拿下的,隻是剩下的空缺,少爺打算如何去安排?”
楊尚荊皺了皺眉頭,這也是個問題,留下來的這個空缺可是個肥缺,落在誰的手裏,也是有講究的,他這個縣令擁有優先的舉薦權,也就是從自己治下的官吏裏麵選出一個人來接下這個位置,這也是出於一個地方政權的穩定性考慮的,而這也涉及到他這個派係的利益分配問題,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勻,很有可能就會有人跳反。
“要不……讓這個李繼接手了主簿的職位?”楊尚荊眯縫著眼睛,慢吞吞地說道。
忠叔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典史升任主簿,確實是中規中矩,隻是……這李繼本就掌握著三班衙役,再在本縣之中升值,怕是對少爺直接掌握下麵的人手,會產生不少的阻礙。”
等背完了明律,李繼這個典史的臉上就浮現出了興奮的神色。
本縣的提調正官是誰啊?當然是楊尚荊了,然而楊尚荊才來了幾天,根本沒掌握情況嘛,隻要不是特別不講理的上官,都不會把這個罪名強行扣在他的頭上的,前任縣令遠調了,想抓迴來也得等一段時間的,那麽離這最近的要倒黴的是誰?
當然是掌管著本縣左右文牘的主簿劉琪啦!什麽懶政、什麽昏聵、什麽屍位素餐……能安上的帽子都得給他安上,到時候把他該打的鞭子板子打完了,肯定是直接拿下以儆效尤的,最後便宜的是誰?
他李繼李典史,現在可還兼著三房相關文牘的檢察權呢,而且在扳倒劉琪這個妨礙大明朝官僚製度建設的大毒瘤的過程中,他調撥人手、清查鄉裏,可是忠心任事的,到時候這流外的典史直接走上了正九品主簿的崗位,也是很有可能的!
流外官到有品級的官兒,這說是魚躍龍門都不為過了!
越想著這個,李繼越覺得渾身燥熱難耐,直到有個小吏走到他的身邊,戳了戳他,他這才迴過神來,看著楊尚荊已經一臉怒氣地吼著:“把本地裏正拿了,去縣衙法辦!”而後轉身就走了,這才連忙跟上去,隻是臉上興奮的表情……那是根本就按耐不住的。
“縣尊,此事還需盡快上報台州府、分巡道的諸位上官啊。”黃成一臉的憂心忡忡,但還是緊走了幾步,壓低聲音提醒道。
作為一個積年的老吏,他也算是看明白了,現在就憑著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就是加上地方上的鄉賢,也掰不過楊尚荊了,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棄卒保帥,把主簿劉琪往外一扔,然後趕緊往楊尚荊的身邊兒站,相信楊尚荊也不會就這麽拒絕了他,畢竟比起對本地地方上情況的熟悉,就典史李繼那個連三班衙役都掌握不了的德行,十個捆起來也不夠他黃成一隻手打的。
楊尚荊愣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黃成,笑了笑:“也好,這彈劾主簿劉琪不法的公文,就由黃縣丞來寫吧,記住,不要誇大,也不要避重就輕,寫完了之後,記得讓本縣看看。”
縣委書記哪怕兼了縣長,也沒法直接給一個副縣長定罪,頂了大天收拾一個鎮長,所以這事兒就得報給上麵了,大明朝的地方行政上,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之分,布政使司這一係的,也就是布政使、知府、知縣這些官僚及其屬官算是分守道的,提刑按察使司下麵的官吏是分巡道的,彈劾一個九品官兒不法,分守道要知道,分巡道也要知道,畢竟這是吏部標名掛號的朝廷命官。
黃成一聽這話,就鬆了一口氣,能讓他寫這些,就證明楊尚荊這個縣尊沒想著把自己這一係一網打盡,最起碼暫時來說,他是安全的,所以他“誒”了一聲:“下官定然如實寫出,不負縣尊所托。”
眼瞅著黃成轉身離開,忠叔皺了皺眉頭,走上前來,低聲問道:“少爺如此作為,隻怕會留下後患啊,須知除惡務盡,這黃成還是首惡,若是哪天反咬了少爺一口……”
楊尚荊搖搖頭,打斷了忠叔的勸勉:“忠叔所言,自然是老成之言,但戩卻不敢如此做法,須知……穩定壓倒一切啊。”
忠叔皺起了眉頭,冷哼了一聲:“論起對本縣的掌控,誰又是這黃成的對手?他和那劉琪沆瀣一氣,才有逼走前任縣令的故事,而那劉琪,如今看來也不過是一枚小卒罷了,若是留的這個禍害,難免是要反複的。”
楊尚荊苦笑了一聲:“重病可以用猛藥,但沉屙卻隻能慢慢調理,就是因為他明了這黃岩縣的動態,戩才不敢將他拿下,若是拿了他,地方上的鄉賢士紳定然以為戩乃是刻薄寡恩、得寸進尺之人,還不知道要做出什麽事體來,更何況,戩才來黃岩縣任職不久,直接將本縣最大的兩名佐官拿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上官們縱然不會多說什麽,卻也難免留下一個好勇鬥狠的印象,戩在這裏……可還不知道要呆上多久呢。”
縣官兒不如現管,官場上就這個德性,哪怕楊尚荊京中有大佬撐腰、南直隸還有一幫下了注的勳貴,也不如浙江布政使司的一個從四品的參議來的有用,官場上有一萬種規則之內讓一個小縣令過得不舒坦的法子,給直管的上官留下不好的印象,誰知道什麽時候大佬們想起來點什麽,就遞過來一雙小鞋?
再加上地方上這幫鄉賢明顯就和黃成、劉琪等人勾連甚深,一旦害怕兩人供出來什麽,直接鬧個民變把他楊尚荊弄死了……他多虧?
治大國若烹小鮮……翻個鍋也不能直接翻,要小心翼翼地翻,要有主有次地翻,要九淺一深地翻……
忠叔深吸了一口氣,也隻能點點頭,這黃岩縣官場的糜爛絕非一日一時形成的,形容成沉屙絕對沒毛病,楊尚荊這樣的選擇,也算是明智之舉了。
左右看了看,忠叔話鋒一轉,說道:“這個劉琪,是肯定要拿下的,隻是剩下的空缺,少爺打算如何去安排?”
楊尚荊皺了皺眉頭,這也是個問題,留下來的這個空缺可是個肥缺,落在誰的手裏,也是有講究的,他這個縣令擁有優先的舉薦權,也就是從自己治下的官吏裏麵選出一個人來接下這個位置,這也是出於一個地方政權的穩定性考慮的,而這也涉及到他這個派係的利益分配問題,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勻,很有可能就會有人跳反。
“要不……讓這個李繼接手了主簿的職位?”楊尚荊眯縫著眼睛,慢吞吞地說道。
忠叔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典史升任主簿,確實是中規中矩,隻是……這李繼本就掌握著三班衙役,再在本縣之中升值,怕是對少爺直接掌握下麵的人手,會產生不少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