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薑瑜曦氣唿唿地往床上一躺。
邊豫南坐在她旁邊,沒有防備之下被她偷偷掐了掐腰間的肉。
“嘶……你幹啥啊,別鬧。”
“你是壞人!”
“我怎麽就壞人了?”
“反正你就是壞人!”薑瑜曦悶悶地翻了個身,趴在床上。
鴨子沒抓到就算了,連邊豫南都沒抓到。
半路上就已經見不到邊豫南的人影了,她在竹林子裏茫然地左顧右盼,不知道該往哪走。
最後還是邊豫南調頭迴來把她帶迴家的。
太丟臉啦!!!
幾次出洋相,累積起來,薑瑜曦對中午那個大叔是愈發憤懣。
要不是那個大叔站在門口不關柵欄門,小鴨子就不會跑出院子,她就不用去抓鴨子,就不會被邊豫南笑話,就不會再出洋相。
越想越氣,薑瑜曦內心的憤怒已經快要溢出來了。
於是她生氣地在床上翻了個身。
邊豫南捏捏她的臉,她又趕緊把臉埋在枕頭裏,哼了一聲,決定今天下午不理他。
“那你趴這兒吧,我去挖點筍,晚上做個筍幹炒肉。”
“挖筍?我要去我要去!”
決定?什麽決定?
她不知道。
……
……
對於一直在城市長大的小薑同學來說。
挖筍。
非常新鮮,非常好玩。
於是還沒出發,邊豫南剛從柴房裏翻出一根鋤頭,她就連忙搶了過去,雄赳赳氣昂昂地扛住。
然後沒扛多久就放下來了。
“走吧。”
“就帶這麽點東西嗎?”
薑瑜曦看了看邊豫南背上的竹簍,看了看他空空的兩手。
隻帶一把鋤頭和一個竹簍就夠了嗎?
“嗯……再帶副手套吧。”邊豫南想了想,道。
去屋裏找了副棉紗手套,丟到背簍裏。
看起來小妮子還挺期待的,等會兒也讓她動手挖幾根筍,不過她沒幹過農活,不帶手套可能會受傷。
女孩子當然是要嬌生富養,但不能慣。
幸好薑瑜曦雖然是個小富婆,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會怎麽怕累,隻是碰不到她喜歡的事情的話,會有些懶而已。
剛剛迴家的時候沒看見老爸老媽,估計老媽去找好姐妹們散步聊天去了,老爸又跑去宏叔家打牌。
路上打了個電話問李愚他們,得知他們接到了謝潮,正在趕往鄉裏的路上,至少能趕得上晚飯。
邊豫南家沒客房,謝潮這些天會住在李愚家裏。
李愚家算是村裏最有錢的一戶,當年李愚的爺爺去城市裏幹了些大事,賺夠錢後,又迴到這小村子和老戰友們一同生活。
雖然發達了,但不忘本。
村子沒什麽曆史,要說什麽時候有的村子,還挺有意思。
抗戰時期,這裏曾是八路軍一支小遊擊隊的戰略根據地。
其實說是戰略根據地,實際隻有兩間土房,戰士們擠在一張長條狀的床上,洗澡就在河裏,吃飯坐在地上。
後來抗戰勝利,當年那支小遊擊隊的戰士們在這裏定居,慢慢發展成了一個村子。
其實最開始,村子裏隻有三戶人家。
後來邊豫南的爺爺,以及其它幾位戰友收到了電報,先後來到了懷寧村。
慢慢的,幾戶人家的懷寧村,成了十幾戶人家的懷寧村。
到現在也隻有幾戶人家。
李愚的爺爺讀過書,給村子起了這麽個名字。
懷寧。
心懷安寧。
……
從家裏出發,直接鑽進院子後的小山竹林。
筍是什麽時候都有的,隻不過這個時候的筍,口感不是很好,隻有剛冒出地麵的小筍才好吃。
邊豫南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目標。
薑瑜曦不懂這些,所以很疑惑,路上已經看到了十幾顆筍,但邊豫南就是不挖。
又路過一顆筍,破土而出約莫薑瑜曦小臂的高度。
邊豫南隻是看了一眼,又往林子深處走。
薑瑜曦急著拉住他,道:“為什麽不挖呀!這一顆已經很小了呀!”
邊豫南停住腳步,看見她這急切的表情,笑了笑,放下背簍。
“行,那就挖吧。”
其實這顆筍已經很老了,邊豫南要找的是剛冒出頭不超過15厘米的筍。
拿薑瑜曦的手舉例,也大約就是虎口到指尖的長度。
不過看她這樣子,應該是急著想挖筍了。
重點不在“筍”,而在“挖”。
“看好了啊,我給你示範一遍。”
邊豫南讓薑瑜曦拿著攝像機,自己則是對準旁邊的一株矮小的植物,用力揮下鋤頭。
鐵鋤的頭部深入地下,邊豫南握著手柄,上下搖動,土壤很快就鬆動了,再稍稍用力一撬,整株植物就被連根拔起。
小圓筍一般都用鋤頭挖,最嫩最好吃的部位都在地下,如果用手去拔,很可能隻能拔斷上麵的一截筍頭,那都是最後要剝掉的無用部位。
不過還有一種細筍,長長尖尖的豎起來好高,可以直接用手豎直往上拔。
“如果撬不動的話,把鋤頭拔出來,再對準剛剛的坑砸下去,把連著根部的筍挖斷,就可以撬動了。”
筍是長在根上的,不把它挖斷,都是沒法撬出來的。
薑瑜曦似懂非懂,點了點頭,把攝像頭交給邊豫南,接過他手中的鋤頭,瞄準那顆筍。
“把手套戴上。”
“好。”
鋤頭被她揮在半空中,卻遲遲不落下。
薑瑜曦閉上一隻眼睛,瞄準了好久,終於找好角度和位置。
“嘿咻!”
隨著一聲嬌喝,鋤頭被快速揮下,勢大力沉,看樣子非常成功!
啪。
很清脆的聲音。
剛長出地麵沒幾天的可憐小筍,被薑瑜曦攔腰斬斷。
留下一小截還連著根的身子,露出嫩白的斷麵,像是被砍伐後留下的木墩。
邊豫南拍著她的肩膀,在一旁笑個不停,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咳咳咳……咳咳咳,哈哈……咳……”
“笑什麽嘛!!失誤而已!失誤!”
薑瑜曦瞪圓了眼睛,氣唿唿的,又揮起鋤頭。
邊豫南嚇得連忙後退。
“幹啥,幹啥?你別激動!”
薑瑜曦翻了個白眼,道:“我又不是要打你,你那麽害怕幹什麽。”
說完,又跟那顆筍的半截身子較上勁,一鋤頭揮下去,終於是成功插進土裏。
按照邊豫南教她的方法,上下推動手柄,讓土壤鬆動些,隨後再用力撬……
撬……
撬不動……
薑瑜曦癟癟嘴,把鋤頭拔出來,再次高高揮起,又重重揮下。
邊豫南好奇地看著,最後嘴角抽了抽,背上背簍,走了。
沒眼看沒眼看。
這第二鋤揮下去,直接把那半截筍一分為二。
原本嫩白的橫截麵,變成了兩瓣半圓形的橫截麵。
“啊啊啊啊!!!”
薑瑜曦無能狂怒。
邊豫南摸摸她的頭發,安慰道:“小事,小事。多挖幾顆就熟練了。”
隨後看見她拎著那半截被砍斷的筍,邊豫南疑惑道:“你還拿著幹嘛?丟了啊。”
“啊?這不是可以吃的嗎?”
“這顆太老了,而且你砍的這半截壓根沒多少筍肉。”
“啊?!?!那我,那我不是浪費了嗎?!”
薑瑜曦驚道。
邊豫南無所謂道:
“浪費倒不至於,這筍是沒人會去挖的,因為沒人吃這種筍。你可以挖著玩,滿山都是,不挖就會長成竹子,最後一樣會被砍掉。”
“而且山上這麽多竹子,也沒人會在意一兩棵竹子,多得砍不完。”
“可是,可是……”薑瑜曦臉鼓鼓的,悶悶地道,“你把視頻發出去之後,肯定會有人罵我浪費的……”
“誰啊,誰敢罵你?!我立馬把他當下酒菜煮了。”邊豫南立馬大聲道。
隨後又想了想,好像確實有這種可能。
網絡上嘛。
總是會有沒見過世麵的懂哥,鹹吃蘿卜淡操心,愛管別人的事。
在不了解全部情況的時候,就開始指指點點,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批評別人。
雖說這種腦癱隻是個別,但他們的評論還是會讓薑瑜曦不舒服的。
“沒事,那到時候這些片段不發就好了,不缺那點素材。”
農村裏可幹的事多了去了,待在老家的這些天,邊豫南肯定會發很多視頻,摸魚摸田螺什麽的都會。
雖說是冬天,但想去摸還是能摸到的。
這邊就有一條小溝溝,裏麵有個迴灣,水溫就算是冬天也不會太冰,裏麵每到冬天就會聚集一群縮著殼的田螺。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up主,發了個摸田螺的視頻,底下好多人刷福壽螺,實在是一言難盡。
都是些沒幹過農活的孩子,知道個福壽螺就五湖四海地吆喝。
城市有城市的好,交通便利,有很多現代的娛樂設施。
邊豫南可以起床晨跑完,就迴家窩一天,再去接薑瑜曦放學,又窩在家裏打遊戲剪視頻。
但農村也有農村的好,雖然沒有那麽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娛樂設施,但還是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活動,是在城市裏生活的人永遠都無法想象的。
除非他們親身來體驗。
以前農村人擠破頭想到城市裏生活。
現在閑適平淡的農村生活,卻成了快節奏現代城市居民們向往的生活。
隻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過上這種向往的生活後,能耐得住寂寞呢?
……
……
後麵再挖筍的時候,薑瑜曦明顯小心了很多。
揮起鋤頭,總是要屏息凝神,瞄準個一小會兒,才把鋤頭揮下去。
不過這樣小心以後,也算是成功完整地挖出了幾顆小筍。
熟練了技巧之後,兩人又原先邊豫南帶路,變成了薑瑜曦帶路。
看見一顆符合標準的小筍,薑瑜曦就扛著鋤頭興奮地跑過去,然後揮起鋤頭,瞄準,揮下鋤頭,撬筍。
才挖了半個小時,邊豫南的背簍就已經沉沉的了。
挖著挖著,不知道走到了哪裏。
走到山上,薑瑜曦看到一條青石板路,有一塊青石板,被從地下冒出的小筍頂得高高的,石板從中間開裂。
薑瑜曦驚訝地叫邊豫南過來看,他看了看石板,又看了看四周。
“這裏應該是墳場哦。”
“墳……墳場?!”薑瑜曦一聽這個詞,頓時就害怕了起來,縮在邊豫南身邊。
邊豫南道:“放心吧,就算有鬼,也會是和藹可親的長輩形象。”
“畢竟這裏埋葬的,可都是當年抗戰時期犧牲的烈士們。”
“如果他們還活著,或許已經是村裏的老人了。”
“不過我相信,他們永遠是懷寧村的人。”
當年事態緊急,他們隻好把犧牲的戰友匆匆葬下,連塊碑都不敢留。
後來抗戰勝利,懷寧村建立,幾位村裏的老人把老戰友的墓重修了,給每一位烈士立了碑,修了一條青石板路。
隻不過由於當時經費原因,錢都用在修墓上,青石板路隻鋪到了這裏,要上來還得走很長一段山路。
既然來都來了,也沒有掉頭就走的道理。
就如同邊豫南所說。
即使是有鬼魂飄蕩,也會是和藹可親的長輩,無需害怕。
或許不能叫鬼魂。
這裏是英雄長眠的地方,隻會誕生永恆的英靈。
墓旁開了些花兒,是後來移植的迎春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展開了笑顏。
“拜一拜吧,祈求長輩們保佑,心誠一點。”
“畢竟你也算是我們村裏的人了,長輩們肯定也會很高興的。”
邊豫南把背簍放下,在每一位先烈墓前垂首,默然祭拜。
薑瑜曦也有樣學樣,閉上眼睛,雙手合十,每經過一個碑,就彎腰拜三下。
大年初一的時候,村裏人還會一起來祭拜一次的。
當年犧牲的先烈們的墓旁,沉睡著後來去世的老人。
懷寧村的墓,都在這裏。
英靈會世代護佑著人們,世代守護這血淚中得來的太平美好。
兩人祭拜完畢,邊豫南笑著問她:“許了什麽願?”
“不能說~”
“那我也不說。”
“嘿嘿,隨便你~”
薑瑜曦跟在邊豫南後麵走著,看見旁邊的迎春花,想摘兩支迴家養一養,於是問他能不能摘。
墓地旁的東西不能隨意破壞,所以邊豫南沒讓她摘。
家裏天台有老媽養的迎春花,薑瑜曦如果喜歡,去剪兩根枝條養在房間裏也行。
迴到家裏,留了四顆竹筍,邊豫南又帶著薑瑜曦出門,把挖的多餘的筍分給住在附近的叔叔阿姨們。
剛把筍送完,就接到了李愚的電話,說是他們到家了,讓他去李愚家。
“走吧,去把包子接迴來。”
邊豫南坐在她旁邊,沒有防備之下被她偷偷掐了掐腰間的肉。
“嘶……你幹啥啊,別鬧。”
“你是壞人!”
“我怎麽就壞人了?”
“反正你就是壞人!”薑瑜曦悶悶地翻了個身,趴在床上。
鴨子沒抓到就算了,連邊豫南都沒抓到。
半路上就已經見不到邊豫南的人影了,她在竹林子裏茫然地左顧右盼,不知道該往哪走。
最後還是邊豫南調頭迴來把她帶迴家的。
太丟臉啦!!!
幾次出洋相,累積起來,薑瑜曦對中午那個大叔是愈發憤懣。
要不是那個大叔站在門口不關柵欄門,小鴨子就不會跑出院子,她就不用去抓鴨子,就不會被邊豫南笑話,就不會再出洋相。
越想越氣,薑瑜曦內心的憤怒已經快要溢出來了。
於是她生氣地在床上翻了個身。
邊豫南捏捏她的臉,她又趕緊把臉埋在枕頭裏,哼了一聲,決定今天下午不理他。
“那你趴這兒吧,我去挖點筍,晚上做個筍幹炒肉。”
“挖筍?我要去我要去!”
決定?什麽決定?
她不知道。
……
……
對於一直在城市長大的小薑同學來說。
挖筍。
非常新鮮,非常好玩。
於是還沒出發,邊豫南剛從柴房裏翻出一根鋤頭,她就連忙搶了過去,雄赳赳氣昂昂地扛住。
然後沒扛多久就放下來了。
“走吧。”
“就帶這麽點東西嗎?”
薑瑜曦看了看邊豫南背上的竹簍,看了看他空空的兩手。
隻帶一把鋤頭和一個竹簍就夠了嗎?
“嗯……再帶副手套吧。”邊豫南想了想,道。
去屋裏找了副棉紗手套,丟到背簍裏。
看起來小妮子還挺期待的,等會兒也讓她動手挖幾根筍,不過她沒幹過農活,不帶手套可能會受傷。
女孩子當然是要嬌生富養,但不能慣。
幸好薑瑜曦雖然是個小富婆,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會怎麽怕累,隻是碰不到她喜歡的事情的話,會有些懶而已。
剛剛迴家的時候沒看見老爸老媽,估計老媽去找好姐妹們散步聊天去了,老爸又跑去宏叔家打牌。
路上打了個電話問李愚他們,得知他們接到了謝潮,正在趕往鄉裏的路上,至少能趕得上晚飯。
邊豫南家沒客房,謝潮這些天會住在李愚家裏。
李愚家算是村裏最有錢的一戶,當年李愚的爺爺去城市裏幹了些大事,賺夠錢後,又迴到這小村子和老戰友們一同生活。
雖然發達了,但不忘本。
村子沒什麽曆史,要說什麽時候有的村子,還挺有意思。
抗戰時期,這裏曾是八路軍一支小遊擊隊的戰略根據地。
其實說是戰略根據地,實際隻有兩間土房,戰士們擠在一張長條狀的床上,洗澡就在河裏,吃飯坐在地上。
後來抗戰勝利,當年那支小遊擊隊的戰士們在這裏定居,慢慢發展成了一個村子。
其實最開始,村子裏隻有三戶人家。
後來邊豫南的爺爺,以及其它幾位戰友收到了電報,先後來到了懷寧村。
慢慢的,幾戶人家的懷寧村,成了十幾戶人家的懷寧村。
到現在也隻有幾戶人家。
李愚的爺爺讀過書,給村子起了這麽個名字。
懷寧。
心懷安寧。
……
從家裏出發,直接鑽進院子後的小山竹林。
筍是什麽時候都有的,隻不過這個時候的筍,口感不是很好,隻有剛冒出地麵的小筍才好吃。
邊豫南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目標。
薑瑜曦不懂這些,所以很疑惑,路上已經看到了十幾顆筍,但邊豫南就是不挖。
又路過一顆筍,破土而出約莫薑瑜曦小臂的高度。
邊豫南隻是看了一眼,又往林子深處走。
薑瑜曦急著拉住他,道:“為什麽不挖呀!這一顆已經很小了呀!”
邊豫南停住腳步,看見她這急切的表情,笑了笑,放下背簍。
“行,那就挖吧。”
其實這顆筍已經很老了,邊豫南要找的是剛冒出頭不超過15厘米的筍。
拿薑瑜曦的手舉例,也大約就是虎口到指尖的長度。
不過看她這樣子,應該是急著想挖筍了。
重點不在“筍”,而在“挖”。
“看好了啊,我給你示範一遍。”
邊豫南讓薑瑜曦拿著攝像機,自己則是對準旁邊的一株矮小的植物,用力揮下鋤頭。
鐵鋤的頭部深入地下,邊豫南握著手柄,上下搖動,土壤很快就鬆動了,再稍稍用力一撬,整株植物就被連根拔起。
小圓筍一般都用鋤頭挖,最嫩最好吃的部位都在地下,如果用手去拔,很可能隻能拔斷上麵的一截筍頭,那都是最後要剝掉的無用部位。
不過還有一種細筍,長長尖尖的豎起來好高,可以直接用手豎直往上拔。
“如果撬不動的話,把鋤頭拔出來,再對準剛剛的坑砸下去,把連著根部的筍挖斷,就可以撬動了。”
筍是長在根上的,不把它挖斷,都是沒法撬出來的。
薑瑜曦似懂非懂,點了點頭,把攝像頭交給邊豫南,接過他手中的鋤頭,瞄準那顆筍。
“把手套戴上。”
“好。”
鋤頭被她揮在半空中,卻遲遲不落下。
薑瑜曦閉上一隻眼睛,瞄準了好久,終於找好角度和位置。
“嘿咻!”
隨著一聲嬌喝,鋤頭被快速揮下,勢大力沉,看樣子非常成功!
啪。
很清脆的聲音。
剛長出地麵沒幾天的可憐小筍,被薑瑜曦攔腰斬斷。
留下一小截還連著根的身子,露出嫩白的斷麵,像是被砍伐後留下的木墩。
邊豫南拍著她的肩膀,在一旁笑個不停,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咳咳咳……咳咳咳,哈哈……咳……”
“笑什麽嘛!!失誤而已!失誤!”
薑瑜曦瞪圓了眼睛,氣唿唿的,又揮起鋤頭。
邊豫南嚇得連忙後退。
“幹啥,幹啥?你別激動!”
薑瑜曦翻了個白眼,道:“我又不是要打你,你那麽害怕幹什麽。”
說完,又跟那顆筍的半截身子較上勁,一鋤頭揮下去,終於是成功插進土裏。
按照邊豫南教她的方法,上下推動手柄,讓土壤鬆動些,隨後再用力撬……
撬……
撬不動……
薑瑜曦癟癟嘴,把鋤頭拔出來,再次高高揮起,又重重揮下。
邊豫南好奇地看著,最後嘴角抽了抽,背上背簍,走了。
沒眼看沒眼看。
這第二鋤揮下去,直接把那半截筍一分為二。
原本嫩白的橫截麵,變成了兩瓣半圓形的橫截麵。
“啊啊啊啊!!!”
薑瑜曦無能狂怒。
邊豫南摸摸她的頭發,安慰道:“小事,小事。多挖幾顆就熟練了。”
隨後看見她拎著那半截被砍斷的筍,邊豫南疑惑道:“你還拿著幹嘛?丟了啊。”
“啊?這不是可以吃的嗎?”
“這顆太老了,而且你砍的這半截壓根沒多少筍肉。”
“啊?!?!那我,那我不是浪費了嗎?!”
薑瑜曦驚道。
邊豫南無所謂道:
“浪費倒不至於,這筍是沒人會去挖的,因為沒人吃這種筍。你可以挖著玩,滿山都是,不挖就會長成竹子,最後一樣會被砍掉。”
“而且山上這麽多竹子,也沒人會在意一兩棵竹子,多得砍不完。”
“可是,可是……”薑瑜曦臉鼓鼓的,悶悶地道,“你把視頻發出去之後,肯定會有人罵我浪費的……”
“誰啊,誰敢罵你?!我立馬把他當下酒菜煮了。”邊豫南立馬大聲道。
隨後又想了想,好像確實有這種可能。
網絡上嘛。
總是會有沒見過世麵的懂哥,鹹吃蘿卜淡操心,愛管別人的事。
在不了解全部情況的時候,就開始指指點點,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批評別人。
雖說這種腦癱隻是個別,但他們的評論還是會讓薑瑜曦不舒服的。
“沒事,那到時候這些片段不發就好了,不缺那點素材。”
農村裏可幹的事多了去了,待在老家的這些天,邊豫南肯定會發很多視頻,摸魚摸田螺什麽的都會。
雖說是冬天,但想去摸還是能摸到的。
這邊就有一條小溝溝,裏麵有個迴灣,水溫就算是冬天也不會太冰,裏麵每到冬天就會聚集一群縮著殼的田螺。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up主,發了個摸田螺的視頻,底下好多人刷福壽螺,實在是一言難盡。
都是些沒幹過農活的孩子,知道個福壽螺就五湖四海地吆喝。
城市有城市的好,交通便利,有很多現代的娛樂設施。
邊豫南可以起床晨跑完,就迴家窩一天,再去接薑瑜曦放學,又窩在家裏打遊戲剪視頻。
但農村也有農村的好,雖然沒有那麽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娛樂設施,但還是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活動,是在城市裏生活的人永遠都無法想象的。
除非他們親身來體驗。
以前農村人擠破頭想到城市裏生活。
現在閑適平淡的農村生活,卻成了快節奏現代城市居民們向往的生活。
隻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過上這種向往的生活後,能耐得住寂寞呢?
……
……
後麵再挖筍的時候,薑瑜曦明顯小心了很多。
揮起鋤頭,總是要屏息凝神,瞄準個一小會兒,才把鋤頭揮下去。
不過這樣小心以後,也算是成功完整地挖出了幾顆小筍。
熟練了技巧之後,兩人又原先邊豫南帶路,變成了薑瑜曦帶路。
看見一顆符合標準的小筍,薑瑜曦就扛著鋤頭興奮地跑過去,然後揮起鋤頭,瞄準,揮下鋤頭,撬筍。
才挖了半個小時,邊豫南的背簍就已經沉沉的了。
挖著挖著,不知道走到了哪裏。
走到山上,薑瑜曦看到一條青石板路,有一塊青石板,被從地下冒出的小筍頂得高高的,石板從中間開裂。
薑瑜曦驚訝地叫邊豫南過來看,他看了看石板,又看了看四周。
“這裏應該是墳場哦。”
“墳……墳場?!”薑瑜曦一聽這個詞,頓時就害怕了起來,縮在邊豫南身邊。
邊豫南道:“放心吧,就算有鬼,也會是和藹可親的長輩形象。”
“畢竟這裏埋葬的,可都是當年抗戰時期犧牲的烈士們。”
“如果他們還活著,或許已經是村裏的老人了。”
“不過我相信,他們永遠是懷寧村的人。”
當年事態緊急,他們隻好把犧牲的戰友匆匆葬下,連塊碑都不敢留。
後來抗戰勝利,懷寧村建立,幾位村裏的老人把老戰友的墓重修了,給每一位烈士立了碑,修了一條青石板路。
隻不過由於當時經費原因,錢都用在修墓上,青石板路隻鋪到了這裏,要上來還得走很長一段山路。
既然來都來了,也沒有掉頭就走的道理。
就如同邊豫南所說。
即使是有鬼魂飄蕩,也會是和藹可親的長輩,無需害怕。
或許不能叫鬼魂。
這裏是英雄長眠的地方,隻會誕生永恆的英靈。
墓旁開了些花兒,是後來移植的迎春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展開了笑顏。
“拜一拜吧,祈求長輩們保佑,心誠一點。”
“畢竟你也算是我們村裏的人了,長輩們肯定也會很高興的。”
邊豫南把背簍放下,在每一位先烈墓前垂首,默然祭拜。
薑瑜曦也有樣學樣,閉上眼睛,雙手合十,每經過一個碑,就彎腰拜三下。
大年初一的時候,村裏人還會一起來祭拜一次的。
當年犧牲的先烈們的墓旁,沉睡著後來去世的老人。
懷寧村的墓,都在這裏。
英靈會世代護佑著人們,世代守護這血淚中得來的太平美好。
兩人祭拜完畢,邊豫南笑著問她:“許了什麽願?”
“不能說~”
“那我也不說。”
“嘿嘿,隨便你~”
薑瑜曦跟在邊豫南後麵走著,看見旁邊的迎春花,想摘兩支迴家養一養,於是問他能不能摘。
墓地旁的東西不能隨意破壞,所以邊豫南沒讓她摘。
家裏天台有老媽養的迎春花,薑瑜曦如果喜歡,去剪兩根枝條養在房間裏也行。
迴到家裏,留了四顆竹筍,邊豫南又帶著薑瑜曦出門,把挖的多餘的筍分給住在附近的叔叔阿姨們。
剛把筍送完,就接到了李愚的電話,說是他們到家了,讓他去李愚家。
“走吧,去把包子接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