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薛明誠遣人送過來的一本書,以及一張帖子。


    ☆、第111章 提親之事


    薛明誠雖然沒有找到《群芳誌》孤本,但還是用心的尋找到了另外一本記載花木的書。而且也算是珍本了。


    他在家花了一日一夜仔細的研讀了這本書後,就包了起來,遣人送到永昌伯府來給薑清婉。


    同時送來的還有一張帖子,邀請薑清婉明日到衛國公府。借口還是那盆春蘭。


    鄭重的下了一張這樣的帖子過來,足可見薛明誠的誠心了。


    當下就驚動了薑天佑,以及薑老太太等人。


    薑老太太特意的遣桃葉將薑清婉叫到了鬆鶴堂來,問這件事她有什麽想法。


    薑清婉微垂著頭,端端正正的坐在椅中,心裏想著,連老太太都已經親自過問這件事了,她有什麽想法還重要嗎?


    隻得細聲細氣的說道:“我都聽祖母的。”


    薑老太太聽了,麵上就露出很欣慰的笑容來。


    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雖說上次苦杏仁的事,經由王禦醫之手將她救治了迴來,但還是傷了元氣。即便將養了這些日子,但氣色看起來依然很不好。連久站久坐都不能。現在就斜倚在大迎枕上跟薑清婉說話。


    “衛國公我雖然沒有見過,但也聽說了他現年才二十四歲,是個難得的貴公子。你父親見過他,也跟我提起過,說他生的一副好相貌,長身玉立的。難得上次你從宮裏迴來,他竟然也隨同你一起過來了。後來還邀你到他家去。不過因為崔皇後薨逝的事沒有去成。但人家現在還這樣誠心的下了一張帖子來,足見在他心裏你的不一般了。你是個好孩子,肯聽話,那再好也沒有。既如此,明兒你便去衛國公府赴這個約罷。”


    這張帖子雖然是薛明誠下給她的,但薑清婉知道,隻怕這張帖子是先經過了薑天佑和薑老太太之手,然後才到了她的手中。現在薑老太太又這般說了,她還能如何呢?


    隻得應承了下來。


    薑老太太心裏實在是高興。大孫女兒做了太子良媛,現在薛明誠又透露了這麽個意思,往後還愁他們永昌伯府不興旺?


    一高興,心裏的話就藏不住。和善的對薑清婉點了點頭,笑道:“好孩子,若你能嫁了這衛國公,你就是衛國公夫人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改日等我身子好一些了,我要去城外的雲林寺拜菩薩許願去。若婉姐兒當真嫁了衛國公,我就許願心給菩薩重塑金身。”


    姚氏坐在一旁聽了,心裏也很高興。


    放眼京城,哪裏還有比薛明誠更好的夫婿人選了呢?父母皆已亡故,嫁過去就是國公府的女主人,不用受公婆的氣。而且也無兄弟姐妹。薛明誠還是薛太後的侄兒,現在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兵部尚書了,往後說不定就要做丞相呢。


    姚氏自然也是盼著薑清婉好的。一時隻覺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婆家了。倒是巴不得薛明誠趕緊過來提親,將這件事定下來的好。


    薑老太太和姚氏婆媳兩個人麵上皆是喜氣洋洋的樣子,薑清婉卻是低著頭,麵上神情平靜。


    她知道這輩子有很多事肯定由不得她。不過什麽事都由著自己來也不見得好,上輩子她最後就活成了那個樣子。


    所以,還是順其自然罷。


    薑老太太隻以為她這是在害羞。畢竟是未出閣的姑娘家,聽到提起她的親事,總是會害羞的。不過害羞裏麵肯定也有期待。


    想要打趣她兩句,但又擔心她臉皮薄,所以話到嘴邊還是咽了迴去,轉而問起姚氏近來對府裏的一應事可上手了。


    薑清婉能嫁個好夫婿,姚氏自然也母憑女貴,不能一味的如以往那般的在她麵前強勢了。


    但姚氏並沒有因為這件事就張揚起來,還是極溫順的迴答薑老太太的問話。


    婆媳兩個人正說著話,就見有個小丫鬟進來通報,說是何太太過來了。


    何太太,就是何景明的母親。自打上次在靖寧侯府分別,她確認了何景明想娶薑清婉為妻的心思之後,這些日子時不時的就會過來拜訪薑老太太一番。


    她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薑老太太心裏很明白。不過因著以往薑清婉並沒有定下合適的親事,所以薑老太太還一直拖著。但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薛明誠今兒這樣誠心的下了帖子來邀請薑清婉明兒去他家,還不夠說明他的心意?


    就不想再見何太太,想讓丫鬟迴了她,隻說自己睡下了。


    但轉念一想何家同靖寧侯府的關係,還是叫丫鬟請何夫人進來。


    即便崔華蘭已經死了,但崔季陵還是手握兵權的大都督,小覷不得。


    丫鬟應了一聲是,出去請了何夫人進來。


    何夫人因著丈夫死了的緣故,平日穿的衣裙都是很素淨的。


    今兒她穿的就是一件雪青色的褙子,淡藍色的長裙。想是因著出門拜客的緣故,頭上的首飾倒還算華麗。鬢邊簪了一支赤金點翠鳳首步搖,一隻金鑲珍珠的華勝,發後壓著兩朵紫色的絹花。


    看到她進來,薑清婉身為晚輩,自然要起身站起來對她行禮。


    何夫人是個未語就先笑的人。看到薑清婉對她屈膝行禮,早伸手將她扶了起來。又拉著她的手,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隨後笑道:“前幾次我來,你都在宮裏給二公主陪讀,算來也有數月沒看到你了。今兒一見,可是出落的越發的水靈了。”


    薑清婉從宮裏迴來的次日就傳出了崔華蘭薨逝的事,官宦人家但凡有誥命的女眷都要每日入朝隨班守製,薑老太太和姚氏日日少在府中,何夫人自然沒法子再來拜訪薑老太太。今兒還是自崔華蘭薨逝之後何夫人第一次過來。


    同薑老太太和姚氏行過禮,薑老太太請她坐下,叫丫鬟上茶。


    彼此寒暄幾句,何夫人就叫跟來的丫鬟將她帶來的幾隻盒子放到幾案上。然後對薑老太太笑道:“前兩日聽得說老太太身子不大好,可巧我家中有兩枝百年老山參,還有一些上好的山東阿膠,寧夏枸杞,就想著拿來給老太太補補身子也是好的。”


    這些可都是很貴重的東西了。薑老太太就推辭著:“我隻是天冷,感染了風寒,也不是什麽大病,將養兩日就好了。如何能收何夫人這樣貴重的東西?何太太還是拿迴去罷。”


    “哎喲,老太太,您這還跟我客氣上了?”何夫人忙笑道,“咱們兩家是什麽樣的交情,一家人一般,分什麽彼此?如何這些東西您就不能收了?將來還有更貴重的東西要送您呢。”


    便是姚氏是個不大聰明的,但也聽出來何夫人這話裏的意思來了。


    更貴重的東西?這分明說的就是聘禮了。


    薑清婉唇角掛著的微笑僵了一瞬。


    雖然說何景明確實很不錯,何夫人對她也好,但是嫁給何景明,這樣的事她可從來沒有想過。


    不過這件事她是不擔心的。薑老太太肯定不會答應。


    有衛國公薛明誠在前,薑老太太如何還看得上何景明呢?


    果然,何夫人這番話說完,薑老太太沒有接話,隻笑著請何夫人喝茶。


    何夫人麵上笑容微僵。


    大家都是聰明人。她都已經挑了這個話頭出來,若薑家也有這個意思,自然就會接這個話。但是現在看這位薑老太太的意思,分明就是......


    何夫人沒再說什麽,拿起手邊的蓋完抿了一口茶水之後,又笑著說起了旁的話。


    中間也曾再試探過一兩次,但無奈薑老太太總不接話。她便知道,薑家果然沒這個意思。


    心裏還有些納悶。分明前幾次她過來,露出這個口風的時候,薑老太太的態度還很曖,昧,雖然沒有說答應,但也沒有拒絕的意思,如何今兒看薑老太太的這意思,分明就是拒絕了?


    想不通這其中的緣故。麵上卻還是笑容滿麵的跟薑老太太,還有姚氏說話。時不時的還會問一些薑清婉在宮中陪讀時的所見所聞。


    何夫人確實是個很會說話,也很會調動氣氛的人。看得出來薑老太太還是很喜歡同她一起說話的。


    最後等何夫人起身告辭的時候,薑老太太甚至還笑著跟她說道:“跟你一起說會話我就覺得心裏舒暢很多,笑的也較往日多了。往後何夫人若有空閑了,可要常來跟我這個老婆子說會話。”


    何夫人自然是笑著應下了。還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我也盼著和老太太您多親近親近呢。您說,若往後咱們兩家成了一家人,兩家可不是常來常往的?那可叫好呢。”


    薑老太太還是笑著沒有接話。隻吩咐姚氏好生的送何夫人出門。


    姚氏現如今是永昌伯府的當家主母,讓她親自送何夫人出門,這也算是對何夫人很看重了。


    何夫人見薑老太太油鹽不進,也沒有法子了,隻得作辭,轉身出門。


    一路坐馬車到了家,何景明剛從翰林院散值迴來,身上青色繡鷺鷥的官服還沒有換下來。


    二十歲的青年,身形頎長,相貌清俊,如何看都是個很出眾的人。


    何夫人看著他,鼻子微酸。


    若他父親當年不是因著那場病走了,以他身為寧王身邊第一謀士的地位,進京後論功行賞,就算不能封個爵位,那在朝中肯定也是獨當一麵的重臣。何景明也是重臣之子,如何現在心儀上一位姑娘,想要求娶都這般的千難萬難。


    何景明這時已經在丫鬟的伺候下脫了官服,換上了一身淡青色的直裰。迴過頭一看何夫人正站在門邊,就叫道:“母親。”


    何夫人斂下眼中的哀傷,麵上浮上幾分笑,走過來,抬手給他撫平了衣襟上的一絲褶皺。


    何景明昨兒晚上就知道何夫人今兒要去永昌伯府的事。也知道她今兒過去就是想將親事明確下來,所以這會兒一件何夫人,他一方麵耳尖通紅,麵上也有一層薄紅,但另外一方麵,還是有些著急的問道:“母親,您今兒去永昌伯府,他,他們怎麽說呢?”


    聽得出來他話裏的期待。且因著緊張的緣故,身子都有些發顫。


    何夫人見了,隻覺得自己的鼻頭越發的酸了起來。


    她這個兒子從來都很乖巧,沒有讓她操心過。也從來沒有開口跟她要求過一件事。獨有這次在這件親事上......


    “明兒,”何夫人忍了心酸,麵上竭力的泛出一絲笑容來,輕聲的說道,“咱們不求娶這位薑姑娘了,好不好?母親給你找個比薑姑娘更好的姑娘,你看如何?”


    何景明一怔。好一會兒才低了頭,輕聲的問道:“薑,薑姑娘她不同意這門親事?”


    麵上看著就很失魂落魄,沮喪的樣子。


    何夫人見了,心中不忍。忙安慰他:“薑姑娘並沒有說這樣的話。母親看得出來,薑姑娘對你是很好的。隻是,明兒,你要知道,這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薑姑娘的祖母,仿似並不同意這門親事。”


    何景明不解。明明前幾次母親去永昌伯府迴來,還說薑老太太並沒有反對這門親事的意思,如何今兒卻一反常態的不同意了?


    不過也沒有細問這件事,滿心隻有何夫人說的那句,薑姑娘對你是很好的。


    其實他自己也能感覺得出來,那次在靖寧侯府見到,薑清婉對他的態度還是很溫和的,並沒有一些兒疏離他的意思。甚至還會對他微笑......


    想到薑清婉清麗的笑容,他便覺得,他是肯定要娶到她的。


    猛然間想到一件事,信心大增。抬頭來看何夫人,雙眼如有星辰墜入一般的發亮。


    “母親,我可以去求義父。若義父能出麵去跟永昌伯府提這門親事,我想他們肯定會答應的。”


    崔季陵畢竟是大都督,還是靖寧侯,由他出麵來保這個媒,想必這滿京城的達官貴人,沒有哪一家敢不答應。


    何夫人原本還不想就這件事麻煩崔季陵。但現在見何景明堅持要娶薑清婉,想著這孩子難得有這般心儀一位姑娘的時候,她這個做母親的,如何能不隨了他的心呢?


    就說道:“我上次聽得說,你義父現在長住在城外的雲林寺中。若你要去求他這件事,就要去那裏了。”


    “明日正好休沐。那明日一早我就出發去雲林寺中見義父。”


    何景明說著,心中漸漸的自信起來。


    他一定會求義父出麵去永昌伯府提親的。等到他和薑清婉的親事定了下來,他們兩個成了親,到時他肯定會重重的答謝義父。


    ☆、第112章 親自迎接


    次日早起,薑清婉用心裝扮一番,然後帶著綠羅和紅藥去鬆鶴堂給薑老太太請安。


    薑老太太已經起來了,正坐在鏡台前的繡墩上讓桃枝給她篦發。


    看到薑清婉進來,就迴過頭看她。


    前兒剛過了立冬的節氣,昨兒晚上又下了一晚上的雨,今早起來就覺得濕冷入骨。薑清婉怕冷的人,所以穿了一件粉色縷金撒花緞麵的夾褙子。不過還是能看得出來身形婀娜,纖腰娉婷。


    薑老太太見她左鬢簪了一支赤金點翠的三尾偏鳳步搖,右鬢戴了兩朵粉色絹花和一支花卉形金飾,打扮的既端雅大氣,又不失她這個年紀該有的嬌俏,心裏就很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溝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溝落月並收藏世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