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側目,“朕可是聽說你在徽州書院內還開了一個名喚‘墨染齋’的印書鋪,若是你將造紙術與印刷術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豈不是能夠更快的牟利?”
“陛下所言甚是。但是微臣認為造紙術與印刷術方便的是天下人,此乃功德一件,怎能藏私?另外,微臣開的墨染齋是書鋪,而不是紙鋪,關鍵還是要靠書籍的內容取勝,內容為王!”
“一家合格的書鋪,應該不斷生產出更好的內容,這才是恪守本心。”
聽聽人家這話說的多麽有水平!君子重義而輕利,這句話簡直就是白博士定製的!
實則,白言蹊內心相當的無奈,她倒是想將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藏私,可皇帝唐正德絕對會想盡辦法讓她將這塊肥肉吐出來,與其如此,倒不如從一開始就表現地大方一些,還能刷一波好感。
哎喲喂,眼看著一座又一座白.花.花的金山銀山離她遠去,白言蹊心痛到差點窒息。
皇帝唐正德臉上哪裏還能看到丁點兒懊惱之意,如今的他龍顏大悅,一字一句地讀著白言蹊在第一份報刊上的東西,時不時發出幾聲讚歎,能看出來,他對白言蹊的這種做法極為滿意。
白言蹊呈給皇帝和百官看的東西正是她同快活林聯合弄出來的《大乾旬報》,準備每月發行三期,分別在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這三天發行。
《大乾旬報》目前暫定為兩個版麵,其中一個版麵專門用來發行近些日子發生的大事,包括各州各府的最新動態以及朝廷的諸多政策,另外一個版麵則是用來發行一些商業廣告,就好比此刻白言蹊給皇帝與文武百官看的那條廣告。
廣告開頭,用大紅的朱筆寫著‘優秀是一種習慣’七個大字,正文部分則是詳細介紹了國子監近來三月的改革與變化,拋出的重磅炸.彈差點將滿朝文武的下巴都驚掉。
“荒唐,國子監乃是大乾王朝最高等的學府,怎能收取監生的費用?這樣做豈不是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一名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者大聲斥責。
白言蹊連頭都沒有迴,特意卡著嗓子,用略顯陰陽怪氣的語調問那老官,“監生在國子監中學習,國子監收取一定的費用,何錯之有?就算你想把怡紅樓裏的花魁抬迴家做小妾都得交贖身的銀錢,怎麽在國子監中接受教育就舍不得花錢了?當國子監的授課博士不用吃飯,整日餐風飲露就能活下去不成?還是說國子監給一眾監生配的筆墨紙硯都是大風刮來的?果然是荒唐之人才能問出如此荒唐的問題!”
那老官被白言蹊針鋒相對地懟過之後,瞬間慫成一團,規規矩矩地站迴自己的位置,不敢再吭氣了。
又有另外一名官員站了出來,“白博士所言甚是,隻是下官有一事不明。國子監中的授課博士都吃朝廷俸祿,而且據我所知,各科的博士俸祿都十分豐厚,怎會出現餐風飲露才能活下去的困窘之境?還有國子監為監生配備的筆墨紙硯,全都是由禮部統一配製,根本不需要國子監花錢啊!”
這句話說到了眾多官員的心坎裏,一時間附和聲無數。
白言蹊挑眉涼涼地看了一眼戶部尚書李信站立的方向,嘴角微微勾起,之前她送給了皇帝唐正德太多大禮,現在是時候迴本了。
“三月前,正月初五那日,適逢國子監開學,本官可是親耳聽到戶部尚書李信的夫人在國子監公然威脅祭酒謝崢嶸,她說若是國子監不為其子李成玉複學,她就要讓禮部尚書斷了國子監的供給!本官身為學官,怎能不替國子監做考慮?”
自從白言蹊進入大殿之後就一直刻意降低在自己存在感的李信雙眼一黑,心中隻有兩個字——要完!
第88章
外界已經春暖花開,李信的心裏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淒風苦雨, 電閃雷鳴……歸根結底, 禍害的根源都是那個讓他將臉丟出尚書府的壞事婆娘!
“郭巧蓁啊郭巧蓁,看看你幹的好事!”
李信心中將自家夫人罵了百八十遍, 麵上卻不得不裝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樣子,甚至還惺惺作態地抹了一把辛酸淚, 倒打一耙道:“內子也是心憂成玉那個不孝子無書可念才說錯了話, 如今三月過去,內子已經吸取到教訓, 白博士為何還要咬著此事不放?”
“嗬嗬。李尚書真是好本事,教子無方也就罷了,如今還想著法兒為你那不明是非、不辨黑白的妻子尋借口,真當我好糊弄不成?貴夫人心憂令郎無書可念就能公然威脅國子監祭酒?一個戶部尚書的夫人就敢說要插手禮部的事情, 公然禍亂超綱, 為何聽起來這麽像是結黨營私呢?”
一頂三尺高的大帽子扣下去, 不等李信開口辯駁,那無辜躺槍的禮部尚書封蔭就開始喊冤,“聖上明斷!微臣行事向來本分, 從未做過任何越俎代庖之事, 更斷然不可能讓別人插手禮部之事,‘結黨營私’完全不知該從何談起啊!”
“封尚書稍安勿躁, 先聽聽白愛卿如何說。”
皇帝唐正德最忌諱的就是朝中臣子‘結黨營私’, 哪怕他知道以封蔭的膽子根本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但是聽白言蹊提起那四個字, 他心中還是忍不住生出一絲忌諱。
封蔭百口莫辯,老淚縱橫。
“封尚書還是莫要在陛下麵前流淚的好,王國老一事還沒有給封尚書長了記性嗎?”白言蹊麵上帶笑,說出來的話卻讓封蔭不寒而栗。
一時間,文武百官噤若寒蟬,連丁點兒聲音都不敢發出,更枉談聲援戶部尚書李信。
李信眼巴巴地等了許久,遲遲沒有等到老夥計出聲應援,心中淒涼不已,想要號啕賣慘,卻又生怕觸了皇帝的黴頭,隻能苦著一張臉站在一旁,仿佛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
皇帝唐正德也在看白言蹊,他從白言蹊的眉目間看到了自信與風華,不由得暗暗心驚。連半年時間都不到,這白言蹊居然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初的稚嫩,在朝中搬弄是非的本事更是如同芝麻開花一般,一日更比一日厲害了。
紅顏禍水,老祖宗誠不欺朕!
若不是白言蹊做的事情始終都合乎他的心意,皇帝唐正德都不敢保證會不會一時衝動就將白言蹊貶謫出去……至於殺頭,皇帝唐正德是舍不得的。
不說那項上美人頭殺了是一種罪過,單說白言蹊擺在那裏的才華就讓他無法狠下心,若是對白言蹊動了刀,誰來送他一件又一件的驚喜?
朝堂中的氣氛壓抑的可怕。
白言蹊見大勢已成,歸攏關鍵點,總結道:“李尚書之子在國子監考核中置國子監的警告於不顧,公然作弊,此乃對國子監的藐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複學,此乃所有學官的底線。不過李尚書的夫人倒是給微臣提了一個醒,雖然禮部對國子監的管束較為寬鬆,但長期受製於人對國子監沒有任何益處,微臣想借著此次機會再度推行國子監變革。”
“國子監將不再需要禮部提供任何資材供給,但同樣的,國子監也將不會再受製於禮部管控。再有就是國子監中的生源問題,往後國子監招生將采用考核製度,選拔出來的監生定然是優中選優,避免某些不學無術的人在國子監中虛度韶華,浪費時光。不論應考者是官宦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隻要能通過國子監的考核,那便可以進入國子監,而且考核將成為天下學子進入國子監唯一的路。”
“國子監將同天下書院一樣,收取監生的束脩,如今改名叫‘學費’。唯有將監生們在國子監內的每一個鍾頭都與金錢掛鉤,監生們才會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國子監是一個兼容並包的開放環境,它的收入可以來自方方麵麵,這點在報刊上已經提到過,監生們交上來的束脩並不是唯一收入來源。”
“對於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監生,國子監可以采取資助政策,免除一定的束脩,在他們的生活上提供援助,也會根據曆次考核成績來評出獎學金,讓學習不再是一種經濟負擔,甚至有一天,我希望監生們在國子監學習就可以掙到錢!”
滿堂嘩然。
哪有學習還能掙到錢的道理?
原本的國子監監生有一大半都來自京城官宦人家,而白言蹊此舉直接將官宦人家的優勢全都打消,這讓那些人家如何能夠接受得了?
“白博士,老臣覺得此舉十分不妥。國子監的規矩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怎能說改就改?官宦人家的子弟雖說可能有不爭氣的,但是自小接受的熏陶遠勝於尋常人家的子弟,或許考核中表現不出來,但是從長遠看,官宦人家的子弟還是很有優勢的。”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官開口。
白言蹊反問道:“規矩是人定的,世世代代傳下來又如何?人都在長大,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有人出生,定下規矩的人都不知道輪迴了幾次,現如今的人還死守著那些規矩奉為真理,不覺得可笑嗎?因為傳統算學已經不足以解決推陳出新的問題,所以新式算學的出現是必然之事;因為傳統造紙術與印刷術已經不足以滿足現如今的需求,所以改良過程是其必經之路;國子監的製度變革亦是相同的道理。”
“至於官宦人家的子弟具有優勢這一說,更是純粹的片麵之談。有先天優勢都無法競爭的過那些平民子弟,若是沒有優勢的話,究竟會平庸到何等地步?簡直不敢想象!官宦人家的子弟站在數代人的積累上都無法拚得過那些寒門學子,為何還要給他們留位子?”
“陛下,聽微臣一言!若是有朝一日寒門真的再也無法出貴子,那這天下勢必將變成一灘死水!”
白言蹊聲音清亮,震懾人心。
皇帝唐正德又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科考的目的就是讓寒門弟子脫穎而出,他讓白言蹊進入朝堂的目的也是如此。
隻是這白言蹊的悟性實在太好,將他所想的東西都太早提出來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白愛卿所言有理,但是朕覺得此種做法略顯激進,國子監不比尋常的書院,尋常書院若是改製失敗,那後果頂多是書院關停,可國子監容不得有任何閃失,暫且容後再議吧。”
白言蹊雖說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可真正聽到皇帝否定之後,心裏還是有些失望。她的步伐確實走得有些快了,不過既然如此,那她的另外一個計劃應當就可以實施了。
白言蹊垂下眼眸,嘴角微微勾起,躬身彎腰接近九十度,謙卑道:“微臣願替陛下分憂,盡犬馬之勞。今日微臣主動請命迴徽州書院,以徽州書院為改革試點,若徽州書院一日改革不成功,那微臣就一日不進京城,以此明誌,表證衷心!”
皇帝的臉色瞬間黑成鍋底!
奸詐啊奸詐,他許久沒見白言蹊蹦躂,還以為白言蹊已經歇了迴徽州的心思,沒想到白言蹊在這裏憋著壞等他呢!
可是白言蹊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讓他根本找不到理由拒絕。
“行吧,等下朝之後朕就頒一道聖旨,你先退下吧。”皇帝唐正德不耐煩地擺擺手,此刻的他一眼都不想看白言蹊,看了就覺得心煩。
這個糟心的玩意兒,養不熟的白眼狼……那徽州究竟有什麽好的?
白言蹊得了皇帝的準許,自然是滿心歡喜,去太醫院同張正一、陳恩榮、李味等人一一告別,又讓痤瘡已經徹底痊愈的顧峰帶著她在京城的鬧市裏大肆采買了一通。
快活林的桃李聽聞白言蹊要迴徽州之後,特地派人給白言蹊送了一份快活林在各地的聯絡名單過來,告知白言蹊聯絡不同人所用的暗號,算是徹底接納了白言蹊。
眨眼就到了臨別的那一日,白言蹊采買的東西足足裝了三輛皇家禦賜的馬車,歸心似箭的她滿心歡喜地接了聖旨,心中沒有丁點兒眷戀,隻想盡快迴到徽州城。
宮門口,八皇子唐平一身黑色長袍,身邊還跟著一個‘嬌俏可人’的翩翩少年郎,正是女扮男裝的長樂公主。
等白言蹊的馬車行至宮門口,唐平二話不說,抓著長樂公主的肩膀,仿佛是拎著一隻小雞仔一般,輕飄飄地跳到了馬車上,將長樂公主往白言蹊身旁一塞,他則是坐到白言蹊對麵的位置,怒目問白言蹊,“你這人怎麽言而無信?說好要帶我去徽州,現在居然連一聲招唿都不打就悄悄摸摸地走了?”
正靠在車廂內壁上假寐的白言蹊哪裏會想到有人直接闖入馬車,當下嚇得一個激靈,那點兒困意瞬間消散一空,待她看清楚馬車內的人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她怎麽把八殿下唐平這一茬給忘了?若不是唐平自己追了上來,她迴去改如何麵對唐老?快活令她倒是用得挺順手,可轉眼就把人家托付的事情忘在九霄雲外,丟人啊丟人,怕是會將一張老臉丟出大乾王朝去。
“我怎麽會忘記你?隻是先去莫訴府邸同他打一個招唿就會迴來找你,不過長樂公主這是?”急中生智的白言蹊隨口扯了一個謊,將話題轉移到長樂公主身上。
長樂公主臉色微紅,聲音低若蚊蠅,“八弟說江南的男子比京城的俊俏,我想去看看……”姑娘家是思春了。
白言蹊強扯出來的笑容瞬間僵硬在臉上,拐帶公主的罪名她可擔不起。
“停車!公主你趕緊迴去,微臣項上人頭就一顆,不敢賭啊!你要是真想去看江南的男子,那就等陛下南巡的時候一起去,到時候再看!”
長樂公主羞答答地從袖筒中摸出一份手諭來,“無妨,父皇不會怪罪你的。我特地求了皇祖母,說是要去徽州書院遊學,皇祖母同意了。不過皇祖母說你一定要保護好我,一定不能讓我受半點委屈,更不能磕了碰了亦或者是傷了,否則皇祖母就拿你問罪。”
白言蹊:“……”
她這是招誰惹誰了?
皇家人做事都這麽不厚道的嗎?
白言蹊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包袱正等著她背。
第89章
帶上八殿下和長樂公主已經出乎白言蹊的意料了,誰知莫訴就在府邸中等她, 見她的馬車到來, 莫訴二話不說就上了馬車,還帶來了白言蹊最不能抗拒的禮物——零食。
自從入宮之後, 白言蹊心中的警惕少了許多,現如今看到莫訴招唿下人不斷往她的車廂內搬吃食, 白言蹊才猛然驚醒, 是她大意了。
就算她一人獨自迴徽州,那也應當做好準備, 時刻將體內的電能維持到百分之八十之上才能勉強安心,而且現在並非是她一個光杆司令迴徽州,與她同行的還有八殿下與長樂公主,若是這兩位小祖宗在路上出點什麽事情, 那她估計就真的得完。
體內儲存的電量一點都不能少!
吃不能停!
白言蹊的目光在莫訴帶入馬車的食盒上轉了幾圈, 隻覺得那些吃食遠遠不夠, 她連忙叫停馬車,走了拐路去京城裏知名的吃食鋪放開腰包采購了一番,直到馬車被填的滿滿當當實在裝不下才放下心來, 安心踏上歸途。
山高水遠路迢迢, 八殿下唐平與長樂公主總算見到了傳說中的‘巨能吃’是一種什麽樣的境界:隻要白言蹊醒著,她的嘴就從來沒有停歇過……心中訝異無比的唐平找莫訴詢問, “莫將軍, 白博士一直都這麽能吃的嗎?”
莫訴身為差點被白言蹊吃空府中中饋的可憐人, 對這個話題最有資格迴答。他猶豫二三之後, 弱弱地給出一個模棱兩可的迴答,“或許吧!”
莫訴口中的‘或許’有太多重意思,或許白言蹊一直都這麽能吃,或許白言蹊之前沒有這麽能吃,或許白言蹊之前比現在還能吃……
‘吃’作為最有感染力事情之一,壓根沒費什麽工夫就征服了長樂公主,使得長樂公主也加入了‘吃吃吃’的陣營中來。
八殿下唐平與莫訴身為七尺男兒,自然不會一直都吃,雖然聞著各種食物的香氣有些心癢,但是他們礙於麵子,頂多是在饑餓難耐的時候墊吧點兒,長樂公主就沒那麽多顧慮了,原本嬌俏的身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圓潤了起來,體重直線上升。
從京城到徽州的路途不短,中間每經過一個稍微繁華富庶的地方,馬車都會停下來休整一番,當然,主要任務還是采買吃食,供路上消磨時光用。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馬車在路上顛簸了數十日後,終於進了徽州,此時的江南已經草長鶯飛,沿途流水淙淙,景致完全不同於京城。
馬車走進徽州城,長樂公主嚷嚷著要在徽州城中轉轉,白言蹊沒辦法,隻能讓車夫先趕著馬車往徽州書院的秋菊苑去,她身為東道主,需要陪著長樂公主與八殿下以及莫訴在徽州城內逛逛。
新奇的吃食和小玩意兒擺在路的兩側,長樂公主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好不興奮,每每看到動心的就會掏腰包買下來,而且從無金錢概念的長樂公主花錢時用的都是銀錠子,買個紙風箏都會豪擲千金,引得那些小攤小販連喊貴人。
白言蹊無奈地看向八殿下,見八殿下唐平同樣苦著一張臉,隻能悻悻地扭過頭來。
罷了罷了,反正花的也不是她的錢,就讓長樂公主好好的當一次冤大頭吧!
從未出過京城的長樂公主發現徽州城哪哪都新奇,看到什麽都想買下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就置辦了不下十件東西,最後還盯上一麵京城少見的大銅鏡,就是白言蹊當初搬進徽州城時定製的那種。
那銅匠在為白言蹊定製了一麵大銅鏡之後,覺得不錯,就給自家婆娘也打磨了一麵,不料街坊鄰裏看了都說好,他索性就在原來的銅鋪裏專門經營起了大銅鏡的生意。時也運也,那銅匠誤打誤撞,居然借著年關時徽州城掀起的‘銅鏡風’發了一筆小財。
做一麵大銅鏡不難,但是難在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與人臉差不多大小的銅鏡,鮮少有人會專門定製一麵一人高的銅鏡擺在家中,就算京城中權貴富賈雲集,那也沒人會提出這種‘奇怪’的訴求。
長樂公主在徽州城內看到這麽新奇的大鏡子,自然不會放過,當下就將錢袋裏的銀子掏了一個底朝天,口中還念念有詞,“我得給皇祖母買一麵,還有母後也得買一麵,父皇身為一國帝王,最需要注意儀容儀表,也得買一麵,還有長平姐姐也得買一麵,與我相熟的那幾個小.姐妹也得每人送一麵,一麵銅鏡十二兩銀子……”
“陛下所言甚是。但是微臣認為造紙術與印刷術方便的是天下人,此乃功德一件,怎能藏私?另外,微臣開的墨染齋是書鋪,而不是紙鋪,關鍵還是要靠書籍的內容取勝,內容為王!”
“一家合格的書鋪,應該不斷生產出更好的內容,這才是恪守本心。”
聽聽人家這話說的多麽有水平!君子重義而輕利,這句話簡直就是白博士定製的!
實則,白言蹊內心相當的無奈,她倒是想將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藏私,可皇帝唐正德絕對會想盡辦法讓她將這塊肥肉吐出來,與其如此,倒不如從一開始就表現地大方一些,還能刷一波好感。
哎喲喂,眼看著一座又一座白.花.花的金山銀山離她遠去,白言蹊心痛到差點窒息。
皇帝唐正德臉上哪裏還能看到丁點兒懊惱之意,如今的他龍顏大悅,一字一句地讀著白言蹊在第一份報刊上的東西,時不時發出幾聲讚歎,能看出來,他對白言蹊的這種做法極為滿意。
白言蹊呈給皇帝和百官看的東西正是她同快活林聯合弄出來的《大乾旬報》,準備每月發行三期,分別在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這三天發行。
《大乾旬報》目前暫定為兩個版麵,其中一個版麵專門用來發行近些日子發生的大事,包括各州各府的最新動態以及朝廷的諸多政策,另外一個版麵則是用來發行一些商業廣告,就好比此刻白言蹊給皇帝與文武百官看的那條廣告。
廣告開頭,用大紅的朱筆寫著‘優秀是一種習慣’七個大字,正文部分則是詳細介紹了國子監近來三月的改革與變化,拋出的重磅炸.彈差點將滿朝文武的下巴都驚掉。
“荒唐,國子監乃是大乾王朝最高等的學府,怎能收取監生的費用?這樣做豈不是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一名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者大聲斥責。
白言蹊連頭都沒有迴,特意卡著嗓子,用略顯陰陽怪氣的語調問那老官,“監生在國子監中學習,國子監收取一定的費用,何錯之有?就算你想把怡紅樓裏的花魁抬迴家做小妾都得交贖身的銀錢,怎麽在國子監中接受教育就舍不得花錢了?當國子監的授課博士不用吃飯,整日餐風飲露就能活下去不成?還是說國子監給一眾監生配的筆墨紙硯都是大風刮來的?果然是荒唐之人才能問出如此荒唐的問題!”
那老官被白言蹊針鋒相對地懟過之後,瞬間慫成一團,規規矩矩地站迴自己的位置,不敢再吭氣了。
又有另外一名官員站了出來,“白博士所言甚是,隻是下官有一事不明。國子監中的授課博士都吃朝廷俸祿,而且據我所知,各科的博士俸祿都十分豐厚,怎會出現餐風飲露才能活下去的困窘之境?還有國子監為監生配備的筆墨紙硯,全都是由禮部統一配製,根本不需要國子監花錢啊!”
這句話說到了眾多官員的心坎裏,一時間附和聲無數。
白言蹊挑眉涼涼地看了一眼戶部尚書李信站立的方向,嘴角微微勾起,之前她送給了皇帝唐正德太多大禮,現在是時候迴本了。
“三月前,正月初五那日,適逢國子監開學,本官可是親耳聽到戶部尚書李信的夫人在國子監公然威脅祭酒謝崢嶸,她說若是國子監不為其子李成玉複學,她就要讓禮部尚書斷了國子監的供給!本官身為學官,怎能不替國子監做考慮?”
自從白言蹊進入大殿之後就一直刻意降低在自己存在感的李信雙眼一黑,心中隻有兩個字——要完!
第88章
外界已經春暖花開,李信的心裏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淒風苦雨, 電閃雷鳴……歸根結底, 禍害的根源都是那個讓他將臉丟出尚書府的壞事婆娘!
“郭巧蓁啊郭巧蓁,看看你幹的好事!”
李信心中將自家夫人罵了百八十遍, 麵上卻不得不裝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樣子,甚至還惺惺作態地抹了一把辛酸淚, 倒打一耙道:“內子也是心憂成玉那個不孝子無書可念才說錯了話, 如今三月過去,內子已經吸取到教訓, 白博士為何還要咬著此事不放?”
“嗬嗬。李尚書真是好本事,教子無方也就罷了,如今還想著法兒為你那不明是非、不辨黑白的妻子尋借口,真當我好糊弄不成?貴夫人心憂令郎無書可念就能公然威脅國子監祭酒?一個戶部尚書的夫人就敢說要插手禮部的事情, 公然禍亂超綱, 為何聽起來這麽像是結黨營私呢?”
一頂三尺高的大帽子扣下去, 不等李信開口辯駁,那無辜躺槍的禮部尚書封蔭就開始喊冤,“聖上明斷!微臣行事向來本分, 從未做過任何越俎代庖之事, 更斷然不可能讓別人插手禮部之事,‘結黨營私’完全不知該從何談起啊!”
“封尚書稍安勿躁, 先聽聽白愛卿如何說。”
皇帝唐正德最忌諱的就是朝中臣子‘結黨營私’, 哪怕他知道以封蔭的膽子根本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但是聽白言蹊提起那四個字, 他心中還是忍不住生出一絲忌諱。
封蔭百口莫辯,老淚縱橫。
“封尚書還是莫要在陛下麵前流淚的好,王國老一事還沒有給封尚書長了記性嗎?”白言蹊麵上帶笑,說出來的話卻讓封蔭不寒而栗。
一時間,文武百官噤若寒蟬,連丁點兒聲音都不敢發出,更枉談聲援戶部尚書李信。
李信眼巴巴地等了許久,遲遲沒有等到老夥計出聲應援,心中淒涼不已,想要號啕賣慘,卻又生怕觸了皇帝的黴頭,隻能苦著一張臉站在一旁,仿佛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
皇帝唐正德也在看白言蹊,他從白言蹊的眉目間看到了自信與風華,不由得暗暗心驚。連半年時間都不到,這白言蹊居然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初的稚嫩,在朝中搬弄是非的本事更是如同芝麻開花一般,一日更比一日厲害了。
紅顏禍水,老祖宗誠不欺朕!
若不是白言蹊做的事情始終都合乎他的心意,皇帝唐正德都不敢保證會不會一時衝動就將白言蹊貶謫出去……至於殺頭,皇帝唐正德是舍不得的。
不說那項上美人頭殺了是一種罪過,單說白言蹊擺在那裏的才華就讓他無法狠下心,若是對白言蹊動了刀,誰來送他一件又一件的驚喜?
朝堂中的氣氛壓抑的可怕。
白言蹊見大勢已成,歸攏關鍵點,總結道:“李尚書之子在國子監考核中置國子監的警告於不顧,公然作弊,此乃對國子監的藐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複學,此乃所有學官的底線。不過李尚書的夫人倒是給微臣提了一個醒,雖然禮部對國子監的管束較為寬鬆,但長期受製於人對國子監沒有任何益處,微臣想借著此次機會再度推行國子監變革。”
“國子監將不再需要禮部提供任何資材供給,但同樣的,國子監也將不會再受製於禮部管控。再有就是國子監中的生源問題,往後國子監招生將采用考核製度,選拔出來的監生定然是優中選優,避免某些不學無術的人在國子監中虛度韶華,浪費時光。不論應考者是官宦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隻要能通過國子監的考核,那便可以進入國子監,而且考核將成為天下學子進入國子監唯一的路。”
“國子監將同天下書院一樣,收取監生的束脩,如今改名叫‘學費’。唯有將監生們在國子監內的每一個鍾頭都與金錢掛鉤,監生們才會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國子監是一個兼容並包的開放環境,它的收入可以來自方方麵麵,這點在報刊上已經提到過,監生們交上來的束脩並不是唯一收入來源。”
“對於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監生,國子監可以采取資助政策,免除一定的束脩,在他們的生活上提供援助,也會根據曆次考核成績來評出獎學金,讓學習不再是一種經濟負擔,甚至有一天,我希望監生們在國子監學習就可以掙到錢!”
滿堂嘩然。
哪有學習還能掙到錢的道理?
原本的國子監監生有一大半都來自京城官宦人家,而白言蹊此舉直接將官宦人家的優勢全都打消,這讓那些人家如何能夠接受得了?
“白博士,老臣覺得此舉十分不妥。國子監的規矩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怎能說改就改?官宦人家的子弟雖說可能有不爭氣的,但是自小接受的熏陶遠勝於尋常人家的子弟,或許考核中表現不出來,但是從長遠看,官宦人家的子弟還是很有優勢的。”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官開口。
白言蹊反問道:“規矩是人定的,世世代代傳下來又如何?人都在長大,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有人出生,定下規矩的人都不知道輪迴了幾次,現如今的人還死守著那些規矩奉為真理,不覺得可笑嗎?因為傳統算學已經不足以解決推陳出新的問題,所以新式算學的出現是必然之事;因為傳統造紙術與印刷術已經不足以滿足現如今的需求,所以改良過程是其必經之路;國子監的製度變革亦是相同的道理。”
“至於官宦人家的子弟具有優勢這一說,更是純粹的片麵之談。有先天優勢都無法競爭的過那些平民子弟,若是沒有優勢的話,究竟會平庸到何等地步?簡直不敢想象!官宦人家的子弟站在數代人的積累上都無法拚得過那些寒門學子,為何還要給他們留位子?”
“陛下,聽微臣一言!若是有朝一日寒門真的再也無法出貴子,那這天下勢必將變成一灘死水!”
白言蹊聲音清亮,震懾人心。
皇帝唐正德又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科考的目的就是讓寒門弟子脫穎而出,他讓白言蹊進入朝堂的目的也是如此。
隻是這白言蹊的悟性實在太好,將他所想的東西都太早提出來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白愛卿所言有理,但是朕覺得此種做法略顯激進,國子監不比尋常的書院,尋常書院若是改製失敗,那後果頂多是書院關停,可國子監容不得有任何閃失,暫且容後再議吧。”
白言蹊雖說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可真正聽到皇帝否定之後,心裏還是有些失望。她的步伐確實走得有些快了,不過既然如此,那她的另外一個計劃應當就可以實施了。
白言蹊垂下眼眸,嘴角微微勾起,躬身彎腰接近九十度,謙卑道:“微臣願替陛下分憂,盡犬馬之勞。今日微臣主動請命迴徽州書院,以徽州書院為改革試點,若徽州書院一日改革不成功,那微臣就一日不進京城,以此明誌,表證衷心!”
皇帝的臉色瞬間黑成鍋底!
奸詐啊奸詐,他許久沒見白言蹊蹦躂,還以為白言蹊已經歇了迴徽州的心思,沒想到白言蹊在這裏憋著壞等他呢!
可是白言蹊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讓他根本找不到理由拒絕。
“行吧,等下朝之後朕就頒一道聖旨,你先退下吧。”皇帝唐正德不耐煩地擺擺手,此刻的他一眼都不想看白言蹊,看了就覺得心煩。
這個糟心的玩意兒,養不熟的白眼狼……那徽州究竟有什麽好的?
白言蹊得了皇帝的準許,自然是滿心歡喜,去太醫院同張正一、陳恩榮、李味等人一一告別,又讓痤瘡已經徹底痊愈的顧峰帶著她在京城的鬧市裏大肆采買了一通。
快活林的桃李聽聞白言蹊要迴徽州之後,特地派人給白言蹊送了一份快活林在各地的聯絡名單過來,告知白言蹊聯絡不同人所用的暗號,算是徹底接納了白言蹊。
眨眼就到了臨別的那一日,白言蹊采買的東西足足裝了三輛皇家禦賜的馬車,歸心似箭的她滿心歡喜地接了聖旨,心中沒有丁點兒眷戀,隻想盡快迴到徽州城。
宮門口,八皇子唐平一身黑色長袍,身邊還跟著一個‘嬌俏可人’的翩翩少年郎,正是女扮男裝的長樂公主。
等白言蹊的馬車行至宮門口,唐平二話不說,抓著長樂公主的肩膀,仿佛是拎著一隻小雞仔一般,輕飄飄地跳到了馬車上,將長樂公主往白言蹊身旁一塞,他則是坐到白言蹊對麵的位置,怒目問白言蹊,“你這人怎麽言而無信?說好要帶我去徽州,現在居然連一聲招唿都不打就悄悄摸摸地走了?”
正靠在車廂內壁上假寐的白言蹊哪裏會想到有人直接闖入馬車,當下嚇得一個激靈,那點兒困意瞬間消散一空,待她看清楚馬車內的人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她怎麽把八殿下唐平這一茬給忘了?若不是唐平自己追了上來,她迴去改如何麵對唐老?快活令她倒是用得挺順手,可轉眼就把人家托付的事情忘在九霄雲外,丟人啊丟人,怕是會將一張老臉丟出大乾王朝去。
“我怎麽會忘記你?隻是先去莫訴府邸同他打一個招唿就會迴來找你,不過長樂公主這是?”急中生智的白言蹊隨口扯了一個謊,將話題轉移到長樂公主身上。
長樂公主臉色微紅,聲音低若蚊蠅,“八弟說江南的男子比京城的俊俏,我想去看看……”姑娘家是思春了。
白言蹊強扯出來的笑容瞬間僵硬在臉上,拐帶公主的罪名她可擔不起。
“停車!公主你趕緊迴去,微臣項上人頭就一顆,不敢賭啊!你要是真想去看江南的男子,那就等陛下南巡的時候一起去,到時候再看!”
長樂公主羞答答地從袖筒中摸出一份手諭來,“無妨,父皇不會怪罪你的。我特地求了皇祖母,說是要去徽州書院遊學,皇祖母同意了。不過皇祖母說你一定要保護好我,一定不能讓我受半點委屈,更不能磕了碰了亦或者是傷了,否則皇祖母就拿你問罪。”
白言蹊:“……”
她這是招誰惹誰了?
皇家人做事都這麽不厚道的嗎?
白言蹊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包袱正等著她背。
第89章
帶上八殿下和長樂公主已經出乎白言蹊的意料了,誰知莫訴就在府邸中等她, 見她的馬車到來, 莫訴二話不說就上了馬車,還帶來了白言蹊最不能抗拒的禮物——零食。
自從入宮之後, 白言蹊心中的警惕少了許多,現如今看到莫訴招唿下人不斷往她的車廂內搬吃食, 白言蹊才猛然驚醒, 是她大意了。
就算她一人獨自迴徽州,那也應當做好準備, 時刻將體內的電能維持到百分之八十之上才能勉強安心,而且現在並非是她一個光杆司令迴徽州,與她同行的還有八殿下與長樂公主,若是這兩位小祖宗在路上出點什麽事情, 那她估計就真的得完。
體內儲存的電量一點都不能少!
吃不能停!
白言蹊的目光在莫訴帶入馬車的食盒上轉了幾圈, 隻覺得那些吃食遠遠不夠, 她連忙叫停馬車,走了拐路去京城裏知名的吃食鋪放開腰包采購了一番,直到馬車被填的滿滿當當實在裝不下才放下心來, 安心踏上歸途。
山高水遠路迢迢, 八殿下唐平與長樂公主總算見到了傳說中的‘巨能吃’是一種什麽樣的境界:隻要白言蹊醒著,她的嘴就從來沒有停歇過……心中訝異無比的唐平找莫訴詢問, “莫將軍, 白博士一直都這麽能吃的嗎?”
莫訴身為差點被白言蹊吃空府中中饋的可憐人, 對這個話題最有資格迴答。他猶豫二三之後, 弱弱地給出一個模棱兩可的迴答,“或許吧!”
莫訴口中的‘或許’有太多重意思,或許白言蹊一直都這麽能吃,或許白言蹊之前沒有這麽能吃,或許白言蹊之前比現在還能吃……
‘吃’作為最有感染力事情之一,壓根沒費什麽工夫就征服了長樂公主,使得長樂公主也加入了‘吃吃吃’的陣營中來。
八殿下唐平與莫訴身為七尺男兒,自然不會一直都吃,雖然聞著各種食物的香氣有些心癢,但是他們礙於麵子,頂多是在饑餓難耐的時候墊吧點兒,長樂公主就沒那麽多顧慮了,原本嬌俏的身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圓潤了起來,體重直線上升。
從京城到徽州的路途不短,中間每經過一個稍微繁華富庶的地方,馬車都會停下來休整一番,當然,主要任務還是采買吃食,供路上消磨時光用。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馬車在路上顛簸了數十日後,終於進了徽州,此時的江南已經草長鶯飛,沿途流水淙淙,景致完全不同於京城。
馬車走進徽州城,長樂公主嚷嚷著要在徽州城中轉轉,白言蹊沒辦法,隻能讓車夫先趕著馬車往徽州書院的秋菊苑去,她身為東道主,需要陪著長樂公主與八殿下以及莫訴在徽州城內逛逛。
新奇的吃食和小玩意兒擺在路的兩側,長樂公主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好不興奮,每每看到動心的就會掏腰包買下來,而且從無金錢概念的長樂公主花錢時用的都是銀錠子,買個紙風箏都會豪擲千金,引得那些小攤小販連喊貴人。
白言蹊無奈地看向八殿下,見八殿下唐平同樣苦著一張臉,隻能悻悻地扭過頭來。
罷了罷了,反正花的也不是她的錢,就讓長樂公主好好的當一次冤大頭吧!
從未出過京城的長樂公主發現徽州城哪哪都新奇,看到什麽都想買下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就置辦了不下十件東西,最後還盯上一麵京城少見的大銅鏡,就是白言蹊當初搬進徽州城時定製的那種。
那銅匠在為白言蹊定製了一麵大銅鏡之後,覺得不錯,就給自家婆娘也打磨了一麵,不料街坊鄰裏看了都說好,他索性就在原來的銅鋪裏專門經營起了大銅鏡的生意。時也運也,那銅匠誤打誤撞,居然借著年關時徽州城掀起的‘銅鏡風’發了一筆小財。
做一麵大銅鏡不難,但是難在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與人臉差不多大小的銅鏡,鮮少有人會專門定製一麵一人高的銅鏡擺在家中,就算京城中權貴富賈雲集,那也沒人會提出這種‘奇怪’的訴求。
長樂公主在徽州城內看到這麽新奇的大鏡子,自然不會放過,當下就將錢袋裏的銀子掏了一個底朝天,口中還念念有詞,“我得給皇祖母買一麵,還有母後也得買一麵,父皇身為一國帝王,最需要注意儀容儀表,也得買一麵,還有長平姐姐也得買一麵,與我相熟的那幾個小.姐妹也得每人送一麵,一麵銅鏡十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