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凡世間,哪有‘心想事成’這一說?問題太多,變故太多,盡人事聽天命就好。
“不知道謝祭酒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白言蹊問,“尋常小孩都知道花一個銅板才能買一個糖棍的道理,為何到了國子監這道理就不成立了呢?”
“那些監生是來國子監學習技能的,為何他們不用支付束脩?筆墨紙硯是他們用的,為何不是他們自己準備,而是要讓國子監來備好?這也算是一種怪相了吧!”
謝崢嶸仔細想想,還真是,他凝眸問白言蹊,“難道你是說用收上來的束脩來維持國子監的運轉?”
白言蹊點頭,“是,也不是。”
見謝崢嶸又開始捋自己那本身就沒有剩下幾根的胡子,白言蹊趕緊解釋,“收監生的束脩隻是一根途徑,辦法還有很多。舉個例子,國子監中這麽多博士,為何不編撰幾本指導科考的書?一方麵可以促使那些博士沉澱自己的學識,另一方麵還可以將這些知識全都傳播出去,惠及廣大科舉考生,多好的事情?說完高尚的,我們再說一些帶有煙火塵埃氣味的,編撰書是能夠賺錢的啊!那些掙來的錢完全可以讓授課博士過上更優渥的生活,還能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名氣,這簡直就是一石多鳥的計劃!”
“守著偌大的國子監,想要賺點錢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些監生來國子監是學習本事的,哪有白吃白喝白用的道理,該收費的地方必須收,還得狠狠地收,不然他們怎會知道機會的來之不易?有多少人窮極一生的夢想就是進入國子監讀書,可是他們到死都達不成心願,那些官家子弟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可他們在這個位子上做了什麽?作弊?交白卷?”
“國子監是京城的國子監,更是整個大乾王朝的國子監!有義務為整個大乾王朝的科舉考生編出最適合備考的書籍資料來,這樣才能盡最大的可能讓大多數考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更容易看出誰是千裏馬,誰知小毛驢。”
謝崢嶸:“……”這個對比用的真是煞風景!
白言蹊掰著手指頭給謝崢嶸數,“國子監難以離開禮部,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不夠,無法依靠自己的進項來維持國子監的正常運轉。若是國子監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富起來,那還用擔心錢的問題?國子監中名師雲集,編撰出來的科舉書籍資料定然是最權威的,何愁銷量問題?書籍的利潤有多麽大,想必謝祭酒不用我說都明白,那些授課博士若是能夠因為編撰科舉書籍資料就富得流油,那還有誰會在乎國子監給出的那點兒蠅頭小利?不過是多賣幾本書就能得到的錢。”
“除此之外,國子監還需要想辦法開源!”白言蹊信心滿滿道。
謝崢嶸不解,“開源是何意?莫非是白博士認為國子監哪裏的風水不太好,需要打口井來調一調?”
白言蹊無語望天,“此開源非彼開源,而是在說,國子監應該利用自己的本事尋找賺錢之道,你們也真是搞笑,活人居然被尿憋到了這種境地……”
第86章
能將‘開源節流’的‘開源’理解成為國子監風水不好, 需要挖口水井來改風水,白言蹊內心是相當無奈。她真怕當初建國子監時幫忙看過風水的那些大師半夜爬出來找謝崢嶸算後賬。
頗為無奈的白言蹊耐著性子將‘國子監該如何開源’這個問題給謝崢嶸講明白,講完之後, 她問, “怎麽樣?謝祭酒覺得這些‘開源’法子如何?”
生怕士農工商的想法在謝崢嶸腦海中太過根深蒂固,白言蹊還特意補充了一句,“若是國子監能夠在錢的問題上不受製於禮部,那就算禮部真的蠢到要同學政一事徹底劃清楚關係, 國子監也毫不畏懼。”
謝崢嶸深以為然地點頭,“確實如此。若是能夠讓國子監不受製於人, 我自然願意這樣去做。可問題是利用國子監的名聲來經商,這樣真的好嗎?老夫怕的是因為一時決定就將國子監多年積攢起來的清譽全都毀掉啊……”
得, 白言蹊最擔心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白言蹊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國子監利用自己本身的資源經商, 怎會將清譽毀掉?誰人生活不需要資材?國子監利用自身的優勢特點謀生, 何錯之有?雖說國子監謀生時用到了商業的手段, 但是我們是借著商業的手段將能夠造福更多科舉考生的書籍傳播出去, 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利事!”
“再者, 從商並非尋常人看到的那麽簡單,其中的門門道道多了去了!不然怎麽會有的窮人經商翻身, 變成腰纏萬貫的富賈,有點富賈經商不善, 賠進家底散盡家財?前人將商人看成是靠吸取百姓血汗牟利的蛀蟲, 可是他們沒有看到正是因為商人的存在, 百姓的生活才漸漸有了色彩。因為商人的存在,京城的人能夠吃到江南的鮮果,買到江南頂好的絲綢繡品,江南的人也能夠吃到北方才有的糕點!商人對於文化的融合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若是可以的話,我倒是希望國子監中能夠放下對商人的成見,專門開設商科堂,用來研究貿易規律。要知道商業手段用好了,摧毀一個城池,甚至顛覆一個國家都不算難事!”
見謝崢嶸皺眉不信,白言蹊解釋,“商業最大的特性就是滲透,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若是百姓能夠從商人手中買到足夠的糧食,那還有誰會去耕種?若是全城的大多數人都已經放棄了耕種,可糧商突然切斷糧食供應,城中百姓的日子如何能夠過好?百姓吃不飽,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掌權者還能坐穩嗎?這種手段雖然不像戰爭那樣狼煙四起,但是殺傷力卻一點都不小,故而定名為‘貿易戰爭’!”
“國子監能做的遠非如此,醫科堂與藥科堂的監生若是能夠配製出更便宜、更有效的藥方來,那絕對是百姓的福音!到時候百姓人人都能看得起病,人人都能抓的起藥,國子監功不可沒!若是以國子監藥科堂的名聲為藥方、甚至是提前已經配伍好的成藥命名,這就是讓國子監聲名遠播的絕佳機會!”
“若是農科堂的監生能夠優中選優,選出收成好且抗旱抗寒的種苗,那便等於是為黎民百姓送去了福音!將國子監培育出的種苗來賣給黎民百姓,讓黎民百姓在付出勞動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收成!”
“律科監生想盡辦法完善律法製度,就算日後他們沒有走上仕途,那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東西來擔任狀師,幫蒙冤之人平反昭雪!使有冤屈之人得以申冤,縱然收取一定的銀錢作為報酬,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對得起天地良心,又何懼人言?”
白言蹊本來還想在國子監的那些個分科堂中做點兒文章,但是她聽到有人步履匆匆地往她和謝崢嶸所在的屋子走來,隻能盡快結尾,“國子監所為之事,身披浩然正氣,就算別人惡意中傷幾句,那又如何?何人人後不說人,何人人後不被說?與其將心思放在那些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的流言之上,不如多想想辦法,看有沒有可能滌蕩出一片更蔚藍的天空!”
白言蹊言畢,屋門被敲響,是一直都跟在謝崢嶸身邊做事的端硯書童在提醒開學訓話的時間到了,謝崢嶸與白言蹊連忙往國子監的文廟前趕。
文廟前是一個寬廣的方形小廣場,平日裏空曠得很,現在卻人山人海,黑壓壓地全是人頭。
見謝崢嶸走上台,人群漸漸安靜了下來,不同科堂的監生都找到自己的授課博士,自動站成一個小方陣,那些跟隨自家娃來國子監的家長則都自覺地站到了後麵,人潮熙攘,頗為壯觀。
謝崢嶸登上文廟前方的高台,朗聲道:“正月初五,是國子監開學的日子。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還是熟悉的開場白,還是似曾相識的腔調,除了謝崢嶸一人講的津津有味之外,其他人都聽得哈欠連天,昏昏欲睡。白言蹊精神頭倒是不錯,畢竟她是第一次聽謝崢嶸講場麵話,聽著還挺新鮮的,她一邊聽,一邊暗暗記在心中,萬一之後有什麽機會需要她講個話啥的,她完全能夠將謝崢嶸的這些話稍微潤色修飾一下之後就丟出去。
一通陳詞濫調講完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不少監生已經站的腿麻腳痛,若是放在之前,他們定然會叫苦連天,可是看著謝崢嶸腳下高台上貼著的花名冊,哪有人敢嗶嗶一句?排名靠後的人就不用說了,就算謝崢嶸拎著他們的耳朵罵也無所謂,排名靠前的那些人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畢竟他們的成績距離滿分還差得遠。
成績不錯的分科堂僅有算科堂和藥科堂,可是白言蹊就站在高台下不遠處,那些監生的尾巴還未完全翹起來就看到了正炯炯有神聽謝崢嶸講話的白言蹊,心中頓時警鈴大作!
沒看到白博士都那麽用心在聽嗎?他們這些人哪有臉不聽!
於是乎,算科堂與藥科堂的監生都強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努力從謝崢嶸那講了好幾年的陳詞濫調中汲取營養。
直到謝崢嶸講完,那些監生也沒有從那幹巴巴的套路話裏聽出半點養分來,隻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是他們的悟性太差,領悟不到謝崢嶸講話的精髓。
有人唉聲,有人歎氣,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以往他們引以為豪的天賦都在這一刻被無情擊碎。殊不知,白言蹊用心聆聽謝崢嶸講話隻是為了以後被趕鴨子上架的時候能夠麵子上好過一些,裝逼必須得裝全套。
謝崢嶸嘚啵嘚啵了好一通,總算講完了。
正月初五,地上的積雪還未徹底消融,天氣冷的很,謝崢嶸講話的時候激.情澎湃,感覺不到有多冷,可如今氣息漸漸緩和下來,那寒氣兒就開始噌噌噌往他骨子裏鑽了,更不用說那些已經在台下被凍了將近一個時辰的監生以及監生家長。
幸虧大多數監生與監生家長都早有準備,在來之前就穿上最厚實的衣服,饒是如此,他們也被懂得臉色發青,上嘴唇與下嘴唇打架打個不停。
“來,接下來讓白博士為大家講幾句話。”謝崢嶸臨下台前,不忘給白言蹊遞了一個‘我相信你可以’的眼神,看得白言蹊頭如鬥大。
她前世倒是聽過不少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場麵話,可是早就忘幹淨了,哪裏能夠想起那些校長的長篇大論是從何處開頭,又經過什麽樣的廢話過渡到結尾的……前世聽過的那些東西多半不能用,剩下的就隻有謝崢嶸剛剛講過的那一套了。
謝崢嶸講過的那一套東西白倒是都記在心裏,可她總不能上去再複述一遍吧!
白言蹊硬著頭皮走上高台,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前世一句金句,當下便來了自信。她冷笑著看了一眼高台下的監生,問,“身為一名國子監的監生,在國子監中應當如何做,你們自己心裏沒點數嗎?這麽簡單的事情還用別人教?”
“身為國子監監生,你們都是大乾王朝的未來,都是將來的扛鼎人物,怎能蹉跎時光?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諸君共勉!”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白言蹊撂下話之後,頭也不迴地走下了高台,自此,她在國子監監生心目中的形象變得越發高冷。
距離高台最近的那名文科堂的授課博士上一瞬還沉浸在白言蹊的那句‘在國子監中應當如何做,你們自己心裏沒點數嗎’的反問與自省中,下一瞬就聽到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整個人的汗毛孔都在一瞬間張了開來,仿若飲了一大壇女兒紅般全身舒暢!
“聽白博士一句,頂聽謝祭酒廢話十年啊!”那名授課博士淚流滿麵,激動地咬破手指就往衣衫上寫‘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生怕片刻後忘掉這句話。
謝崢嶸:“……”咱倆什麽仇什麽怨,你要這麽埋汰我?
場麵雖然看著瘋狂,但是卻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在這樣一個受‘士為知己者死’與‘朝聞道,夕可死矣’文化熏陶的社會裏,能夠得到一句足以引起靈魂共振的話,寫一份血書又算得了什麽?
白言蹊繃著臉走下台,看了一眼給她出難題的謝崢嶸,嘴角微勾,輕聲道:“接下來的國子監該如何發展,就全都靠謝祭酒了。快活林會有人過來相助國子監,之後的事情我不會再參與。河開燕來,吾當緩緩歸矣……”
謝崢嶸未懂白言蹊的意思,目瞪口呆地看著白言蹊離去。若不是他接下來還有需要安頓的事情,謝崢嶸真想追上白言蹊問個清楚明白。
……
時光如水般匆匆逝去,白言蹊自從正月初五在國子監中露了一次麵後,旁人就很少見到她了。多數人都以為白言蹊已經悄悄迴了徽州,並且這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就連皇帝唐正德都沒忍住派曹公公去太醫院走了一趟,結果太醫院的禦醫何正清告訴曹公公,白言蹊這段時間極少在國子監中露麵,他們也不大清楚白言蹊的行蹤。
白言蹊究竟去了哪裏?這似乎成了一個謎題。
曹公公派人去查了宮門口的出行記錄,並未發現白言蹊有任何的出宮記錄,這說明白言蹊一直都在宮裏,可白言蹊到底藏在了哪裏?
無人知道。
青草由鵝黃變得翠綠,冰麵漸漸消融,河裏的魚兒漸漸活泛起來,柳樹抽出嫩芽,禦花園裏的花兒也結出了花苞,眾人心中的好奇漸漸被時光衝散。
有一天,皇帝唐正德在早朝上聽到贛州瘟疫橫行時盛怒難息,差點將一眾辦事不利的官員拉出去砍頭,殿外突然響起了曹公公的聲音。
“稟聖上,算科博士白言蹊求見!”
第87章
正在氣頭上的皇帝唐正德聽說白言蹊求見, 心頭的火氣稍微壓了壓,道:“傳!”
白言蹊由曹公公領著走入殿中來,她手中端著一塊方方正正的桐木漆盤, 漆盤上除了一層比素布還要薄的東西外, 再無其他。
唐正德問白言蹊,“白愛卿這三月去哪裏了?朕讓曹公公找了白愛卿不下十次,卻沒有一次能夠找到。令朕奇怪的是,朕派人查遍宮門口的記錄都沒有查到蛛絲馬跡, 莫不是白愛卿長了翅膀,直接飛迴徽州去了?”
白言蹊聽出了唐正德語氣中的不悅, 連忙開口解釋,“微臣惶恐。這三月微臣一直都待在織造司中, 潛心改良印刷術與造紙術,昨日夜晚總算造出了想要的紙, 今日便將東西呈上來請陛下過目。”
“哦?”皇帝唐正德眉頭挑起, “你在織造司改良印刷術與造紙術?莫非你手中捧著的東西就是你這幾月的成果?小李子, 快去將東西拿上來供朕看看!”
百官皺眉, 白言蹊捧在桐木漆盤上的東西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紙的厚度是不是有點太厚了?
白言蹊胸有成竹,她指尖在桐木漆盤上輕輕撚過, 揭下一遝紙,僅留下最下麵的一張, 讓小李公公給皇帝呈了上去, 她則是將留在手裏其他的報刊分發給百官。
造紙術經過改良之後, 造出來的紙比原先的絹紙要硬上不少,摸在手裏的手感也好了許多,更重要的是紙白如雪,再配上刊印在紙上的方正小字,比出自大師手下的水墨畫還要喜人幾分。
皇帝唐正德捏著紙抖了抖,又將紙對折看了看,甚至還提筆在報刊邊緣的空白處寫了幾個字,頗為滿意地點頭稱讚,“這造紙術改良之後造出來的紙果然不同凡響,朕看著比原先的紙要好了不少。隻是不知道造這樣一張紙的成本價如何?定要比原先貴上不少吧!”
白言蹊搖頭,“非也。微臣在造紙的過程中改進了原料與造紙工藝,若是按照成本價來算,原先購買一張紙的錢足以購買十五張現在這樣的紙,而且紙的質地更加致密,在保證紙的柔.軟度的情況下,微臣盡量提升了紙張的韌性,改良過後的紙張比原先更易於保存,且因為紙張質量更好,故而就算正反兩麵都寫字,那也極少會出現滲墨的情況,更有利於紙張的充分利用!”
皇帝唐正德不信,特意提筆在紙的另外一麵寫寫畫畫,發現真如白言蹊所說,尋常寫字根本不會出現滲墨現象,唯有故意用濃墨塗黑時,紙張的反麵才會出現一團淡淡的墨暈。
唐正德大喜,當場就要封賞白言蹊,“白愛卿改良造紙術,此舉絕對是天下讀書人的福音,當重重褒獎!白愛卿可有什麽想要的?是想要金銀上次還是封地賞賜,朕都賞你!”
白言蹊再次搖頭,現在還不到同皇帝唐正德索要賞賜的時候。
“不急。微臣還想請陛下看看這改良過後的印刷術。”
聽白言蹊這麽說,皇帝唐正德這才注意到紙上那一排排小拇指甲蓋大小的字,比書籍中的字足足小了數倍,不過稀奇歸稀奇,這給唐正德帶來的震撼卻始終比不上改良版造紙術來的多。
可是白言蹊已經有功在先,如今再多記一筆功勞也不過錦上添花,皇帝唐正德也樂得大方,“白愛卿為了節省紙張可真是煞費苦心啊……這改良後的印刷術也得賞!”
白言蹊苦笑,看來她不主動解釋改良過後的印刷術有多麽玄妙,別人是看不懂的。
“陛下所言甚是,這改良過後的印刷術能夠在一張紙上印更多的字,再加上改良過後的造紙術能夠讓紙價便宜下來,放眼將來,讀書人再也不需要砸鍋賣鐵來買書,他們花費較少的錢就能買到數量更多、紙質更好、更易於保存的書,此乃天下讀書人的福音。”
白言蹊笑眯眯地給皇帝唐正德拍了一記馬屁之後,這才說出改良印刷術的關鍵之處,“若隻是單純的將字的大小縮小,那微臣如何敢用‘改良’二字?眾所周知,印刷術中最耗時費力的就是雕刻刻板這一環節,每次印製之前都需要雕刻刻板,費工費力不說,若是有趕時間的刊物需要印製,以原本的印刷術根本就不能完成。”
皇帝深以為然地點頭。
“微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意改良印刷術,將能想到的常用字全都刻成了類似印章一樣的印字木塊,根據特定的規律將印字木塊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等需要用的時候將印字木塊挑出來整理好即可,不僅省下了時間,還省下了木材,木材又是造紙的原材料之一……一石多鳥。”
聽白言蹊計劃地這麽周全,就連皇帝唐正德都忍不住心生驚訝,他真是撿到寶了!
“白愛卿,你說的都是真的?改良過後的造紙術與印刷術真有那般神奇?”唐正德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越來越響,似鼓點,似雷鳴,似有萬馬從她心頭奔馳而過。
白言蹊含笑點頭,“微臣不敢欺君。改良後的造紙術與改良後的印刷術僅僅是微臣獻給陛下的雙重禮物,還有一重禮物是微臣個人認為最為重要的,陛下請看紙上所寫的內容。”
聽白言蹊這麽說,唐正德與文武百官才將注意力從那又軟又白又堅韌的紙上挪了出來,開始看紙上印製的東西。
不知不覺間,眾人的目光都變得嚴肅起來,時不時有人發出倒吸涼氣的聲音,看他們那目瞪口呆的樣子就知道心中有多麽震驚。
白言蹊印製在報紙上的內容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全民創新!
“微臣深感時代進步之慢,究其原因,終於發現了問題的根源。”
白言蹊歎一口氣,吊足了眾人的胃口後,才緩緩道:“我們現在用的太多東西都是古人發明製造出來的,印刷術是,造紙術也是,包括製瓷之術,冶金之術等等,都是古人發明出來的,時代在進步,我們手中的技術卻一如既往。”
“眾人拾柴火焰高,唯有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讓大乾王朝的子民全都參與進入創新的過程中來,集民眾的智慧,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各項技術都得到更新,爭取做到遍地開花,百花齊放。”
“微臣雖然已經改良造紙術,但自問仍無法將造紙術進行到登峰造極之處,故而微臣願意將造紙術公布於天下,邀請天下造紙匠人來共同改進造紙術,爭取早日造出更物美價廉的紙,印刷術也是如此!”
“不知道謝祭酒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白言蹊問,“尋常小孩都知道花一個銅板才能買一個糖棍的道理,為何到了國子監這道理就不成立了呢?”
“那些監生是來國子監學習技能的,為何他們不用支付束脩?筆墨紙硯是他們用的,為何不是他們自己準備,而是要讓國子監來備好?這也算是一種怪相了吧!”
謝崢嶸仔細想想,還真是,他凝眸問白言蹊,“難道你是說用收上來的束脩來維持國子監的運轉?”
白言蹊點頭,“是,也不是。”
見謝崢嶸又開始捋自己那本身就沒有剩下幾根的胡子,白言蹊趕緊解釋,“收監生的束脩隻是一根途徑,辦法還有很多。舉個例子,國子監中這麽多博士,為何不編撰幾本指導科考的書?一方麵可以促使那些博士沉澱自己的學識,另一方麵還可以將這些知識全都傳播出去,惠及廣大科舉考生,多好的事情?說完高尚的,我們再說一些帶有煙火塵埃氣味的,編撰書是能夠賺錢的啊!那些掙來的錢完全可以讓授課博士過上更優渥的生活,還能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名氣,這簡直就是一石多鳥的計劃!”
“守著偌大的國子監,想要賺點錢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些監生來國子監是學習本事的,哪有白吃白喝白用的道理,該收費的地方必須收,還得狠狠地收,不然他們怎會知道機會的來之不易?有多少人窮極一生的夢想就是進入國子監讀書,可是他們到死都達不成心願,那些官家子弟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可他們在這個位子上做了什麽?作弊?交白卷?”
“國子監是京城的國子監,更是整個大乾王朝的國子監!有義務為整個大乾王朝的科舉考生編出最適合備考的書籍資料來,這樣才能盡最大的可能讓大多數考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更容易看出誰是千裏馬,誰知小毛驢。”
謝崢嶸:“……”這個對比用的真是煞風景!
白言蹊掰著手指頭給謝崢嶸數,“國子監難以離開禮部,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不夠,無法依靠自己的進項來維持國子監的正常運轉。若是國子監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富起來,那還用擔心錢的問題?國子監中名師雲集,編撰出來的科舉書籍資料定然是最權威的,何愁銷量問題?書籍的利潤有多麽大,想必謝祭酒不用我說都明白,那些授課博士若是能夠因為編撰科舉書籍資料就富得流油,那還有誰會在乎國子監給出的那點兒蠅頭小利?不過是多賣幾本書就能得到的錢。”
“除此之外,國子監還需要想辦法開源!”白言蹊信心滿滿道。
謝崢嶸不解,“開源是何意?莫非是白博士認為國子監哪裏的風水不太好,需要打口井來調一調?”
白言蹊無語望天,“此開源非彼開源,而是在說,國子監應該利用自己的本事尋找賺錢之道,你們也真是搞笑,活人居然被尿憋到了這種境地……”
第86章
能將‘開源節流’的‘開源’理解成為國子監風水不好, 需要挖口水井來改風水,白言蹊內心是相當無奈。她真怕當初建國子監時幫忙看過風水的那些大師半夜爬出來找謝崢嶸算後賬。
頗為無奈的白言蹊耐著性子將‘國子監該如何開源’這個問題給謝崢嶸講明白,講完之後, 她問, “怎麽樣?謝祭酒覺得這些‘開源’法子如何?”
生怕士農工商的想法在謝崢嶸腦海中太過根深蒂固,白言蹊還特意補充了一句,“若是國子監能夠在錢的問題上不受製於禮部,那就算禮部真的蠢到要同學政一事徹底劃清楚關係, 國子監也毫不畏懼。”
謝崢嶸深以為然地點頭,“確實如此。若是能夠讓國子監不受製於人, 我自然願意這樣去做。可問題是利用國子監的名聲來經商,這樣真的好嗎?老夫怕的是因為一時決定就將國子監多年積攢起來的清譽全都毀掉啊……”
得, 白言蹊最擔心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白言蹊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國子監利用自己本身的資源經商, 怎會將清譽毀掉?誰人生活不需要資材?國子監利用自身的優勢特點謀生, 何錯之有?雖說國子監謀生時用到了商業的手段, 但是我們是借著商業的手段將能夠造福更多科舉考生的書籍傳播出去, 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利事!”
“再者, 從商並非尋常人看到的那麽簡單,其中的門門道道多了去了!不然怎麽會有的窮人經商翻身, 變成腰纏萬貫的富賈,有點富賈經商不善, 賠進家底散盡家財?前人將商人看成是靠吸取百姓血汗牟利的蛀蟲, 可是他們沒有看到正是因為商人的存在, 百姓的生活才漸漸有了色彩。因為商人的存在,京城的人能夠吃到江南的鮮果,買到江南頂好的絲綢繡品,江南的人也能夠吃到北方才有的糕點!商人對於文化的融合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若是可以的話,我倒是希望國子監中能夠放下對商人的成見,專門開設商科堂,用來研究貿易規律。要知道商業手段用好了,摧毀一個城池,甚至顛覆一個國家都不算難事!”
見謝崢嶸皺眉不信,白言蹊解釋,“商業最大的特性就是滲透,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若是百姓能夠從商人手中買到足夠的糧食,那還有誰會去耕種?若是全城的大多數人都已經放棄了耕種,可糧商突然切斷糧食供應,城中百姓的日子如何能夠過好?百姓吃不飽,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掌權者還能坐穩嗎?這種手段雖然不像戰爭那樣狼煙四起,但是殺傷力卻一點都不小,故而定名為‘貿易戰爭’!”
“國子監能做的遠非如此,醫科堂與藥科堂的監生若是能夠配製出更便宜、更有效的藥方來,那絕對是百姓的福音!到時候百姓人人都能看得起病,人人都能抓的起藥,國子監功不可沒!若是以國子監藥科堂的名聲為藥方、甚至是提前已經配伍好的成藥命名,這就是讓國子監聲名遠播的絕佳機會!”
“若是農科堂的監生能夠優中選優,選出收成好且抗旱抗寒的種苗,那便等於是為黎民百姓送去了福音!將國子監培育出的種苗來賣給黎民百姓,讓黎民百姓在付出勞動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收成!”
“律科監生想盡辦法完善律法製度,就算日後他們沒有走上仕途,那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東西來擔任狀師,幫蒙冤之人平反昭雪!使有冤屈之人得以申冤,縱然收取一定的銀錢作為報酬,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對得起天地良心,又何懼人言?”
白言蹊本來還想在國子監的那些個分科堂中做點兒文章,但是她聽到有人步履匆匆地往她和謝崢嶸所在的屋子走來,隻能盡快結尾,“國子監所為之事,身披浩然正氣,就算別人惡意中傷幾句,那又如何?何人人後不說人,何人人後不被說?與其將心思放在那些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的流言之上,不如多想想辦法,看有沒有可能滌蕩出一片更蔚藍的天空!”
白言蹊言畢,屋門被敲響,是一直都跟在謝崢嶸身邊做事的端硯書童在提醒開學訓話的時間到了,謝崢嶸與白言蹊連忙往國子監的文廟前趕。
文廟前是一個寬廣的方形小廣場,平日裏空曠得很,現在卻人山人海,黑壓壓地全是人頭。
見謝崢嶸走上台,人群漸漸安靜了下來,不同科堂的監生都找到自己的授課博士,自動站成一個小方陣,那些跟隨自家娃來國子監的家長則都自覺地站到了後麵,人潮熙攘,頗為壯觀。
謝崢嶸登上文廟前方的高台,朗聲道:“正月初五,是國子監開學的日子。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還是熟悉的開場白,還是似曾相識的腔調,除了謝崢嶸一人講的津津有味之外,其他人都聽得哈欠連天,昏昏欲睡。白言蹊精神頭倒是不錯,畢竟她是第一次聽謝崢嶸講場麵話,聽著還挺新鮮的,她一邊聽,一邊暗暗記在心中,萬一之後有什麽機會需要她講個話啥的,她完全能夠將謝崢嶸的這些話稍微潤色修飾一下之後就丟出去。
一通陳詞濫調講完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不少監生已經站的腿麻腳痛,若是放在之前,他們定然會叫苦連天,可是看著謝崢嶸腳下高台上貼著的花名冊,哪有人敢嗶嗶一句?排名靠後的人就不用說了,就算謝崢嶸拎著他們的耳朵罵也無所謂,排名靠前的那些人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畢竟他們的成績距離滿分還差得遠。
成績不錯的分科堂僅有算科堂和藥科堂,可是白言蹊就站在高台下不遠處,那些監生的尾巴還未完全翹起來就看到了正炯炯有神聽謝崢嶸講話的白言蹊,心中頓時警鈴大作!
沒看到白博士都那麽用心在聽嗎?他們這些人哪有臉不聽!
於是乎,算科堂與藥科堂的監生都強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努力從謝崢嶸那講了好幾年的陳詞濫調中汲取營養。
直到謝崢嶸講完,那些監生也沒有從那幹巴巴的套路話裏聽出半點養分來,隻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是他們的悟性太差,領悟不到謝崢嶸講話的精髓。
有人唉聲,有人歎氣,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以往他們引以為豪的天賦都在這一刻被無情擊碎。殊不知,白言蹊用心聆聽謝崢嶸講話隻是為了以後被趕鴨子上架的時候能夠麵子上好過一些,裝逼必須得裝全套。
謝崢嶸嘚啵嘚啵了好一通,總算講完了。
正月初五,地上的積雪還未徹底消融,天氣冷的很,謝崢嶸講話的時候激.情澎湃,感覺不到有多冷,可如今氣息漸漸緩和下來,那寒氣兒就開始噌噌噌往他骨子裏鑽了,更不用說那些已經在台下被凍了將近一個時辰的監生以及監生家長。
幸虧大多數監生與監生家長都早有準備,在來之前就穿上最厚實的衣服,饒是如此,他們也被懂得臉色發青,上嘴唇與下嘴唇打架打個不停。
“來,接下來讓白博士為大家講幾句話。”謝崢嶸臨下台前,不忘給白言蹊遞了一個‘我相信你可以’的眼神,看得白言蹊頭如鬥大。
她前世倒是聽過不少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場麵話,可是早就忘幹淨了,哪裏能夠想起那些校長的長篇大論是從何處開頭,又經過什麽樣的廢話過渡到結尾的……前世聽過的那些東西多半不能用,剩下的就隻有謝崢嶸剛剛講過的那一套了。
謝崢嶸講過的那一套東西白倒是都記在心裏,可她總不能上去再複述一遍吧!
白言蹊硬著頭皮走上高台,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前世一句金句,當下便來了自信。她冷笑著看了一眼高台下的監生,問,“身為一名國子監的監生,在國子監中應當如何做,你們自己心裏沒點數嗎?這麽簡單的事情還用別人教?”
“身為國子監監生,你們都是大乾王朝的未來,都是將來的扛鼎人物,怎能蹉跎時光?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諸君共勉!”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白言蹊撂下話之後,頭也不迴地走下了高台,自此,她在國子監監生心目中的形象變得越發高冷。
距離高台最近的那名文科堂的授課博士上一瞬還沉浸在白言蹊的那句‘在國子監中應當如何做,你們自己心裏沒點數嗎’的反問與自省中,下一瞬就聽到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整個人的汗毛孔都在一瞬間張了開來,仿若飲了一大壇女兒紅般全身舒暢!
“聽白博士一句,頂聽謝祭酒廢話十年啊!”那名授課博士淚流滿麵,激動地咬破手指就往衣衫上寫‘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生怕片刻後忘掉這句話。
謝崢嶸:“……”咱倆什麽仇什麽怨,你要這麽埋汰我?
場麵雖然看著瘋狂,但是卻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在這樣一個受‘士為知己者死’與‘朝聞道,夕可死矣’文化熏陶的社會裏,能夠得到一句足以引起靈魂共振的話,寫一份血書又算得了什麽?
白言蹊繃著臉走下台,看了一眼給她出難題的謝崢嶸,嘴角微勾,輕聲道:“接下來的國子監該如何發展,就全都靠謝祭酒了。快活林會有人過來相助國子監,之後的事情我不會再參與。河開燕來,吾當緩緩歸矣……”
謝崢嶸未懂白言蹊的意思,目瞪口呆地看著白言蹊離去。若不是他接下來還有需要安頓的事情,謝崢嶸真想追上白言蹊問個清楚明白。
……
時光如水般匆匆逝去,白言蹊自從正月初五在國子監中露了一次麵後,旁人就很少見到她了。多數人都以為白言蹊已經悄悄迴了徽州,並且這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就連皇帝唐正德都沒忍住派曹公公去太醫院走了一趟,結果太醫院的禦醫何正清告訴曹公公,白言蹊這段時間極少在國子監中露麵,他們也不大清楚白言蹊的行蹤。
白言蹊究竟去了哪裏?這似乎成了一個謎題。
曹公公派人去查了宮門口的出行記錄,並未發現白言蹊有任何的出宮記錄,這說明白言蹊一直都在宮裏,可白言蹊到底藏在了哪裏?
無人知道。
青草由鵝黃變得翠綠,冰麵漸漸消融,河裏的魚兒漸漸活泛起來,柳樹抽出嫩芽,禦花園裏的花兒也結出了花苞,眾人心中的好奇漸漸被時光衝散。
有一天,皇帝唐正德在早朝上聽到贛州瘟疫橫行時盛怒難息,差點將一眾辦事不利的官員拉出去砍頭,殿外突然響起了曹公公的聲音。
“稟聖上,算科博士白言蹊求見!”
第87章
正在氣頭上的皇帝唐正德聽說白言蹊求見, 心頭的火氣稍微壓了壓,道:“傳!”
白言蹊由曹公公領著走入殿中來,她手中端著一塊方方正正的桐木漆盤, 漆盤上除了一層比素布還要薄的東西外, 再無其他。
唐正德問白言蹊,“白愛卿這三月去哪裏了?朕讓曹公公找了白愛卿不下十次,卻沒有一次能夠找到。令朕奇怪的是,朕派人查遍宮門口的記錄都沒有查到蛛絲馬跡, 莫不是白愛卿長了翅膀,直接飛迴徽州去了?”
白言蹊聽出了唐正德語氣中的不悅, 連忙開口解釋,“微臣惶恐。這三月微臣一直都待在織造司中, 潛心改良印刷術與造紙術,昨日夜晚總算造出了想要的紙, 今日便將東西呈上來請陛下過目。”
“哦?”皇帝唐正德眉頭挑起, “你在織造司改良印刷術與造紙術?莫非你手中捧著的東西就是你這幾月的成果?小李子, 快去將東西拿上來供朕看看!”
百官皺眉, 白言蹊捧在桐木漆盤上的東西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紙的厚度是不是有點太厚了?
白言蹊胸有成竹,她指尖在桐木漆盤上輕輕撚過, 揭下一遝紙,僅留下最下麵的一張, 讓小李公公給皇帝呈了上去, 她則是將留在手裏其他的報刊分發給百官。
造紙術經過改良之後, 造出來的紙比原先的絹紙要硬上不少,摸在手裏的手感也好了許多,更重要的是紙白如雪,再配上刊印在紙上的方正小字,比出自大師手下的水墨畫還要喜人幾分。
皇帝唐正德捏著紙抖了抖,又將紙對折看了看,甚至還提筆在報刊邊緣的空白處寫了幾個字,頗為滿意地點頭稱讚,“這造紙術改良之後造出來的紙果然不同凡響,朕看著比原先的紙要好了不少。隻是不知道造這樣一張紙的成本價如何?定要比原先貴上不少吧!”
白言蹊搖頭,“非也。微臣在造紙的過程中改進了原料與造紙工藝,若是按照成本價來算,原先購買一張紙的錢足以購買十五張現在這樣的紙,而且紙的質地更加致密,在保證紙的柔.軟度的情況下,微臣盡量提升了紙張的韌性,改良過後的紙張比原先更易於保存,且因為紙張質量更好,故而就算正反兩麵都寫字,那也極少會出現滲墨的情況,更有利於紙張的充分利用!”
皇帝唐正德不信,特意提筆在紙的另外一麵寫寫畫畫,發現真如白言蹊所說,尋常寫字根本不會出現滲墨現象,唯有故意用濃墨塗黑時,紙張的反麵才會出現一團淡淡的墨暈。
唐正德大喜,當場就要封賞白言蹊,“白愛卿改良造紙術,此舉絕對是天下讀書人的福音,當重重褒獎!白愛卿可有什麽想要的?是想要金銀上次還是封地賞賜,朕都賞你!”
白言蹊再次搖頭,現在還不到同皇帝唐正德索要賞賜的時候。
“不急。微臣還想請陛下看看這改良過後的印刷術。”
聽白言蹊這麽說,皇帝唐正德這才注意到紙上那一排排小拇指甲蓋大小的字,比書籍中的字足足小了數倍,不過稀奇歸稀奇,這給唐正德帶來的震撼卻始終比不上改良版造紙術來的多。
可是白言蹊已經有功在先,如今再多記一筆功勞也不過錦上添花,皇帝唐正德也樂得大方,“白愛卿為了節省紙張可真是煞費苦心啊……這改良後的印刷術也得賞!”
白言蹊苦笑,看來她不主動解釋改良過後的印刷術有多麽玄妙,別人是看不懂的。
“陛下所言甚是,這改良過後的印刷術能夠在一張紙上印更多的字,再加上改良過後的造紙術能夠讓紙價便宜下來,放眼將來,讀書人再也不需要砸鍋賣鐵來買書,他們花費較少的錢就能買到數量更多、紙質更好、更易於保存的書,此乃天下讀書人的福音。”
白言蹊笑眯眯地給皇帝唐正德拍了一記馬屁之後,這才說出改良印刷術的關鍵之處,“若隻是單純的將字的大小縮小,那微臣如何敢用‘改良’二字?眾所周知,印刷術中最耗時費力的就是雕刻刻板這一環節,每次印製之前都需要雕刻刻板,費工費力不說,若是有趕時間的刊物需要印製,以原本的印刷術根本就不能完成。”
皇帝深以為然地點頭。
“微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意改良印刷術,將能想到的常用字全都刻成了類似印章一樣的印字木塊,根據特定的規律將印字木塊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等需要用的時候將印字木塊挑出來整理好即可,不僅省下了時間,還省下了木材,木材又是造紙的原材料之一……一石多鳥。”
聽白言蹊計劃地這麽周全,就連皇帝唐正德都忍不住心生驚訝,他真是撿到寶了!
“白愛卿,你說的都是真的?改良過後的造紙術與印刷術真有那般神奇?”唐正德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越來越響,似鼓點,似雷鳴,似有萬馬從她心頭奔馳而過。
白言蹊含笑點頭,“微臣不敢欺君。改良後的造紙術與改良後的印刷術僅僅是微臣獻給陛下的雙重禮物,還有一重禮物是微臣個人認為最為重要的,陛下請看紙上所寫的內容。”
聽白言蹊這麽說,唐正德與文武百官才將注意力從那又軟又白又堅韌的紙上挪了出來,開始看紙上印製的東西。
不知不覺間,眾人的目光都變得嚴肅起來,時不時有人發出倒吸涼氣的聲音,看他們那目瞪口呆的樣子就知道心中有多麽震驚。
白言蹊印製在報紙上的內容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全民創新!
“微臣深感時代進步之慢,究其原因,終於發現了問題的根源。”
白言蹊歎一口氣,吊足了眾人的胃口後,才緩緩道:“我們現在用的太多東西都是古人發明製造出來的,印刷術是,造紙術也是,包括製瓷之術,冶金之術等等,都是古人發明出來的,時代在進步,我們手中的技術卻一如既往。”
“眾人拾柴火焰高,唯有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讓大乾王朝的子民全都參與進入創新的過程中來,集民眾的智慧,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各項技術都得到更新,爭取做到遍地開花,百花齊放。”
“微臣雖然已經改良造紙術,但自問仍無法將造紙術進行到登峰造極之處,故而微臣願意將造紙術公布於天下,邀請天下造紙匠人來共同改進造紙術,爭取早日造出更物美價廉的紙,印刷術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