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些鬆雪也很傷感,她們共事許多年,雖然每個人負責的方向都不一樣,但終究朝夕共處,感情深厚,誰能想到,人說沒就沒了呢。
斯人已逝,傷感這些也沒有用了,當務之急是解決梁王。明月和夏風都因梁王而死,處理了梁王,才是對逝者最大的緬懷。
鬆雪收拾好情緒,問:“殿下,程女官畢竟不同尋常,現在她落入梁王之手,我們要怎麽辦?”
鬆雪對程慧真的事一知半解,但是容珂卻是清楚程慧真底細的。她神色淡淡,道:“怕什麽,靠她,不壞事就是萬幸了。”
也是。出事之後鬆雪心裏一直緊繃著,就是走在路上也七上八下,但是現在一看到容珂,她莫名覺得安心。便是害死了兩個姐妹的梁王,仿佛也不足為懼了。
鬆雪放下心頭的重負,突然發現周圍的環境也太差了。她皺著眉站起身,道:“殿下的住所怎麽能這樣簡陋?殿下您且等一等,奴這就去收拾。清蘭,你隨我來……”
鬆雪等幾位女官的到來,立即改變了軍營裏的氣氛,外圍還是嚴肅鐵血的軍營,一走到容珂所在的主帳,仿佛頃刻間從軍隊迴到了太極宮。衣袂飄飄的宮女輕聲慢語,禮儀繁複,女官們各司其職,雖然人少,但毫不馬虎地撐起了攝政公主的架勢。每日三軍將領來找容珂匯報戰績,都會看到峨眉皓首的女子在軍營裏忙碌,一封封戰報經由她們的素手,按輕重緩急分為好幾摞,整齊地放在容珂案前。時常出入兩儀殿的蕭景鐸沒覺得有什麽,但是好些沒見過這種架勢的將軍卻嘖嘖稱歎,女子參政,竟然活躍至斯。
梁王據守洛陽不出,蕭景鐸等人雖然將洛陽圍了個結實,但是他們投鼠忌器,並不敢強力攻城。這樣一來,這場仗就愈發難打。容珂每日都要和軍中將領議事,但她多是了解情況,並不多插手軍務。容珂不得不承認,相比於用兵打仗,她更擅長內務。畢竟她從小長於宮廷,擅於猜測人心、處理內政,而蕭景鐸就不一樣了,他生於農家,住過侯府也住過佛寺,他在邊疆擔任過縣令,也去大漠參加過戰役,他對農桑等實務和戰局的把控,其實要優於容珂。
不過容珂並不是一個一昧攬權的人,既然自己不擅長,那就交給擅長的人做。而她自己盯上了軍營裏的內務,譬如糧草儲藏,戰馬喂養等事,其實有許多冗雜又不合理的地方。等漸漸入冬,益州、徐州、蕭景鐸的軍隊聯手打了好幾個月後,梁王終於撐不住了。
洛陽城破,大軍拔營。軍隊離開後,好些人這才發現,朝廷軍各營地的邊線都是直的,整整齊齊排成八卦模樣。
洛陽的官員見了這些,都在心底感歎,乾寧其人,乃是上天之鍾愛啊。
洛陽這一戰打的艱難,好不容易攻破城門,緊接著,梁王便由人護衛著衝出重圍,朝齊州方向逃去了。蕭景鐸親自帶人去追,而容珂站在滿目瘡痍的洛陽城內,深深歎了口氣。
好端端的東都,竟然成了這副模樣。
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他們八月圍城,一直打到年末才收複洛陽。洛州被打成這個樣子,容珂可幹不出來扭頭就走的事情,要不然,她在洛陽的名聲就徹底毀了。
於是,這個年容珂勢必迴不去了,隻能留在東都收拾殘局。好在長安和洛陽不遠,聽說公主要留在洛陽過年,公主府和永和宮的下人一批一批往洛陽趕,到最後,就差把宮殿搬過來了。
年前三天,蕭景鐸帶著滿身寒氣迴到洛陽,與他一同來的,還有被五花大綁的梁王和鄭王。容珂不迴長安,蕭景鐸肯定也要留下,而銀梟衛左部的人則接了令,迴長安做他們最喜歡的事情——秋後算賬,收拾殘黨。
行宮的牢獄內,梁王看著眼前的人,諷刺地笑了:“沒想到,六月一別,你我叔侄再見麵,竟然是這種場景。”
“侄女也萬萬想不到,三叔會做出這種事情。”
“你想不出?”梁王哈哈大笑,“容珂,事到如今,你何必假惺惺做戲?鄭王起兵後,我前腳領著人離京,你後腳就給徐州、益州刺史發了密旨,若我得勝歸來,便在洛州剿滅我。容珂,是你先不仁的,不能怪我不義。”
“密旨上寫的是若梁王有異心,在洛州斬之。”容珂披著狐裘,遠遠站在梁王前麵,麵色冷淡地說道,“若你不起兵,這張密旨就不會生效。”
“哈哈哈,鳥盡弓藏,兔死狐悲,容珂,你還真學了一手好權術。”梁王大笑,笑完後,目光陰沉沉地看著容珂,“你算算,你上位至今,已經殺了多少人?江安王,吳太後,崔太後,新安的駙馬,鄭王,我,說不定還有齊王。我們容家一共才多少人,你是要殺完所有人,才能安心嗎?你日後去見容家的列祖列宗,就不怕被指著脊背骨罵嗎?”
容氏立國至今,皇族已經傳了四代,高祖將自己的兄弟殺了一波,隻餘下自己這一脈。而容珂,幾乎把高祖這一脈殺光了。除了她和她的弟弟妹妹,其餘的叔叔、藩王,所剩無幾。
“這種死後才需要擔心的事情,我為什麽要管?”容珂從思緒中迴神,冷冷地說,“你罔顧大局,不顧家國,執意掀起內戰,罪無可恕。念你是父親的親兄弟,當年父親在時你也幫過東宮不少忙,我便留你一個全屍。毒酒還是自刎,你自己選吧。”
容珂說完之後,就要往外走,蕭景鐸怎麽肯讓容珂自己來看梁王,他自然也一直陪同在側。蕭景鐸和容珂剛走了沒幾步,就聽到梁王說:“三郎才剛剛會走,我做了什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看在我是你的親叔叔,你年少時經常抱著你去長安裏玩的份上,便饒了三郎吧。”
容珂站住身,卻沒有迴頭:“三叔,若你當日得手,我死後,你會善待容琅嗎?”
“哈哈哈。”梁王抬起頭,笑聲愴惶,幾乎將淚都笑出來了,“好好好,不愧是被容文哲寄予眾望的乾寧公主,當年父親那樣寵你,若是知道你如今的模樣,不知會不會後悔。”
“這些,就不勞三叔操心了。時間到了,送三叔上路。”
“等等。”梁王突然說道,“你手下有一個很得力的女探子,名喚夏風,或許她本不叫這個名字,不過明麵上這便是她。”
容珂豁然迴頭,眼神亮的懾人:“你將她怎麽樣了?”
“還能怎麽樣,自然是殺了。”梁王帶著看好戲的笑意,看向容珂,“我一直奇怪,鄭王和崔太後的事情為何會這樣巧,原來是沾了預知的光。你提前從那個女子身上得到了未來的發展,然後因勢布局,這才能無往不利。現在這個女子在我手上,沒了她,你以後可怎麽辦?”
程慧真在梁王手上?蕭景鐸皺起眉,擔憂地看向容珂,而容珂卻輕輕哼了一聲。
她無往不利是因為程慧真?快算了吧,她靠的可是自己的腦子。又一個被程慧真唬住的,容珂不屑地想,怪不得你們都要失敗,迷信預知,何如信任自己?
“你現在還沒找到她吧?我將她藏在了一個隱秘的角落,而且我早早就吩咐了看守的人,一旦我兵敗,立刻將程慧真的身份宣揚出去,讓眾人看看,他們所謂的攝政公主實際上靠的都是些什麽。我倒要看看,到時你要如何收場。”
怪力亂神這些東西容珂並不怕,但是宣傳到民間的話,確實有些難辦,還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容珂隻好問:“她在哪兒?”
梁王搖頭不語,容珂微微走近了一步,再次發問:“她到底在哪兒?”
梁王突然抓住這個機會,跳起身朝容珂撲來,他的手裏,不知什麽時候多了一柄匕首。
蕭景鐸也刷的抽刀,刀尖一挑便朝梁王刺去,快到幾乎看不清。
終究還是蕭景鐸更快,梁王捂著腹部跪倒,勉強支撐著自己的身體:“怪不得我故意放你離開,她還是願意相信你。你站在她那麽近的地方突然抽刀,她竟然避都不避……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蕭景鐸刀刃帶著薄薄一絲血線,蕭景鐸反手將長刀收迴刀鞘,他不想讓容珂看到這些東西,對容珂說:“你先出去吧,這裏我來收拾。”
“嗯。”容珂輕輕點了下頭,就轉身出去了。
等蕭景鐸處理好殿內的事情,走到殿外,就看到容珂披著雪白的狐裘,毛絨絨的狐領圍在她的臉側,將她襯得剔透如玉。容珂抬頭看著天空,從簷下伸手出去:“下雪了。”
明日就是除夕了,今日下雪,多麽好的兆頭。
然而還沒等容珂感慨完,手裏一重,緊接著一股暖意傳來,將她小心接在手心的雪花化了個幹淨。
“外麵涼,你不要伸手去接雪。”蕭景鐸在容珂手心裏放了一個手爐。
蕭景鐸覺得自己說得很有道理,容珂抬頭幽幽瞪了他一眼,他還覺得莫名其妙。
怎麽了?
梁王死了,這是她嫡親的三叔,少年時親密非常的血親。容珂就算在殿裏表現得再冷淡決絕,她心裏也很難不介懷。
她的親人,一個一個離她遠去。祖父走了,緊接著父親也離開,之後,她的堂叔慘死,堂姑和她勢不兩立,曾祖母氣息奄奄,現在三叔也走了。
若說祖父和父親是上天不給活路,要怨隻能怨天命,可是之後的每一樁每一件,都是出自她手。
“我不想迴宮,你陪我到外麵走走吧。”
這種時候,蕭景鐸怎麽舍得拒絕容珂。“好。”
洛陽行宮雖然也是宮殿,但是比起闕樓重重的太極宮,洛陽行宮的規矩和門禁就要鬆懈許多。更何況洛陽如今被燒了一半,就連行宮都處處可見斷壁殘垣,宮門的守衛可想而知。
容珂和蕭景鐸順順暢暢便出了宮。今日已經是二十九了,街上人來人往,處處可見紅燈籠,即使路邊還倒著焦黑的木頭,但是剛剛結束的戰爭並沒有影響百姓對新年的期盼。
慢慢走著,便走到了北市裏。北市裏極為熱鬧,市井氣息撲麵而來。
容珂很少親自逛市集,她的衣食都是一層層挑選下來,放在精致的盒子裏呈上來的,如今看到民間這些琳琅滿目的小玩意,容珂大感新奇:“這是什麽?”
蕭景鐸其實很拒絕容珂來這種人擠人的場合,但是誰讓容珂樂意呢,蕭景鐸隻好暗暗提著精神,注意四周環境。聽到容珂的問話,蕭景鐸答:“這是糖人。”
“小娘子想要什麽?”買糖人的老翁笑嗬嗬地問,“阿翁給你做。”
老翁這話是將容珂當作孫女來稱唿,容珂後麵跟著的人臉色都有些僵,容珂的祖父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那可是開國高祖啊!不過容珂還是笑吟吟的樣子:“什麽都能做嗎?”
“對。”老翁點頭。他看這位漂亮的小娘子衣著貴氣,身後站著的那個郎君也是好相貌,老翁本以為這是一對新婚夫婦,但是看容珂的發髻沒有高挽,便猜測這還是個未出閣的貴族姑娘,旁邊那位,多半是未婚夫之流了。
依老翁的想法,這個小娘子多半都要照著自己和她身側的郎君捏糖人,老翁見慣了這種套路,沒想到,這位漂亮得不像話的娘子點了點頭,開開心心地說道:“那便做一個應龍吧,應龍處南極,主雨,今日下雪,正好應景。”
老翁聽著都呆了,用糖勾應龍?現在的小娘子都喜歡這些?
看到老翁的神情不對,容珂皺眉:“不能做嗎?那便換成麒麟吧,麒麟主祥瑞,也是好兆頭。”
蕭景鐸趕緊把容珂拉走了,再呆下去,估計人家都要覺得這是來砸場子了。
容珂被拉走了還很不悅,問:“你為什麽攔著我?”
“這是東市,又不是宮廷。你讓做糖人的老翁給你做應龍和麒麟,這不是刻意刁難嗎?”
刁難?容珂仔細想了想,還是覺得沒毛病:“這怎麽能叫刁難呢?”
容珂四處看了一會,又停在一個攤子前。攤子上放著很多木頭做的機巧玩意,攤主一見容珂和蕭景鐸,知道這是來了個大主顧,賣力吆喝道:“娘子好眼力,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獨門機關,聽說師承墨家,全天下僅此一家!娘子你盡管挑,除了我們家獨傳手法,保管任何人都打不開!唉,娘子您做什麽……”
還沒等攤主吆喝完,容珂隨手拿了一個木鳥,手上僅動了兩三下就把木鳥的翅膀卸下來了。這種鳥腹部中空,平時可以放一些小玩意,用特殊的鑰匙才能打開,然而容珂低著頭,沒幾句話的功夫,就把這隻精巧非常的木鳥拆成零件了。
攤主瞠目結舌地看著容珂,蕭景鐸覺得自己汗都要下來了。而容珂毫無所覺,她舉起各個零件看了看,輕輕“哦”了一聲,便開始組裝木鳥。沒一會,木鳥便恢複了原狀。
這怎麽能叫墨家的傳承呢?容珂心知這個攤主肯定在吹大話,她將木鳥放在攤上,對蕭景鐸說:“不算難,走吧。”
攤主眼睛都瞪大了,蕭景鐸趕緊說:“這些東西我們都買了。譚鬆,付錢。”
容珂自己在前麵走,身後幾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每人手裏拎著許多零食玩意,這麽冷的天,他們腦門上卻覆了一層薄汗。
蕭景鐸替身後的漢子們問出了心聲:“殿下,你散心散夠了嗎?”
“洛州白麵一鬥三十七錢,生絹二百一十錢,鐵鋤五十文,而粟米,每鬥才兩錢半。”容珂感歎,“雖然現在漲了些,但是有六部支持,恢複戰前水平隻是遲早的事。一文錢能在東都買這麽多東西,實在是幸事。”
“建元二年,那時剛剛立國,東都一鬥米八千多錢,我記得那時候,便是權貴人家都買不起米粟,而如今,一鬥米才兩文半,繳納賦稅之後,百姓家中還能剩下許多。如今天下太平,倉廩豐足,雖然許多人會說你狠心,但是放眼全天下,終究是念著你功勞的人更多。如今外敵已滅,內亂已平,治世的時機才剛剛到來。”容珂的舞台,也才剛剛開始。
容珂看著飄舞的雪,沒有說話,蕭景鐸就陪著她靜靜站著。過了一會,容珂唿出一口白氣,道:“是我婦人之仁了。迴吧,有點冷。”
蕭景鐸見她想通了,還沒等放心,就聽到容珂說有點冷。他真是無奈極了:“有點冷怎麽不早說?”
在爆竹聲中,乾元三年過去了。這一年戰亂不斷,連洛陽城都被毀了,洛陽的百姓將爆竹掛的格外高,希望能借此甩脫晦運。行宮內,紅色的燈籠也處處高懸,宮女們遇見後,笑著對彼此說吉利話。
行宮的派頭自然不能和長安比,容珂一個人留在洛陽過年,相比於往常清冷了很多。但是行宮沒有太極宮那麽多規矩,反倒能好好過個年。
蕭景鐸也終於能擺脫定勇侯府的人,自己清清靜靜過節。今年雖然隻有他一個人,但蕭景鐸卻比往常還要舒心,他站在窗前,望著天上接連飄落的雪花,喃喃道:“已經是乾元四年了。”
盛世篇章,終於拉開序幕。
第122章 權傾
洛陽雖然被毀了一半,但是等天氣變暖, 土地漸漸解凍, 洛陽城的重建便熱熱鬧鬧地開始了。圍城時的士兵還沒退, 這幾日正在城內收拾斷壁殘垣, 將燒焦的石塊搬到車上, 運送到外麵去。路過的百姓看到, 也會過來搭把手。
城內軍民一心,欣欣向榮, 和身後焦黑的洛陽城融成一幅奇異的畫麵。重建洛陽如火如荼, 容珂坐鎮東都, 立刻著手洛陽的新建。
洛州刺史投奔了梁王, 如今梁王一死, 洛州許多和梁王有牽扯的官員也紛紛入獄問斬,洛陽官署立刻空出許多名額來。容珂接連不斷地將這些年新中舉的進士調到洛陽來,甚至還在二月時,親自主持洛陽的進士試, 和長安的科舉同時進行。
洛州刺史已斬, 重建洛陽這種當口, 沒有刺史自然行不通。蕭景鐸是鄜州都督, 總管十州軍事, 同時兼任都督府所在州的刺史,蕭景鐸身上已經有了一個刺史之位, 無法再兼任洛州刺史,但事實上, 洛州刺史的事都是他在負責。
新洛陽城的輿圖是容珂親手所繪,許多大方向上的政策也是容珂所出,而政策之下一些具體的事務,都是蕭景鐸在細化落實。再加上此時洛州大多數官員都是新調來的寒門官,背景比起官宦世家的那些老臣要簡單不少,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年輕人,就算有時政見不同,容珂說話他們至少肯聽,真是比長安省心太多,政策的推行也很順利。
這樣連著忙碌了幾個月,六月份時,定鼎門大街修建完畢,兩邊屋舍儼然,圓頂佛塔拔地而起,鳥瞰全城。
蕭景鐸站在佛塔最高層,向下看去,這個城郭都盡收眼底。他對容珂說:“這便是新的洛陽城。”
容珂眼睛看著下方,微笑而立。
高塔上的風令人心曠神怡,仿佛離下方的俗世遠去。可是蕭景鐸知道,他們沒有。
“今日長安又來催你迴去。”
容珂聽到後也歎氣。容珂已經出了孝,可以穿鮮豔的顏色。她今日穿著輕薄的紫色上襦,下著玉色長裙,臂彎間掛著赭黃色的披帛,眉心用朱砂勾了紋飾,遠遠看去,鮮妍非常。除孝還是鬆雪幾個宮女帶頭張羅的,光從儀式上講一點都不盛大氣派,可是即使如此,容珂還是不想迴去:“迴去之後,隨隨便便一道詔書,光和那群老頑固扯皮就得浪費一上午,心煩。”
“光拖著不是解決之計。六部都在長安,去年參與政變的人也等著你迴去處理,這一步遲早都要走的。”
容珂也知道這個道理,她排斥了一會,最後無奈地接受現實,歎氣道:“迴去又要早起上朝……”
……
皇帝從收到洛陽的消息後,一直盼著容珂迴來。他四月發了一道聖旨,請容珂迴京,五月又發,直到六月,容珂才帶著眾多隨眾,從洛陽起駕。
斯人已逝,傷感這些也沒有用了,當務之急是解決梁王。明月和夏風都因梁王而死,處理了梁王,才是對逝者最大的緬懷。
鬆雪收拾好情緒,問:“殿下,程女官畢竟不同尋常,現在她落入梁王之手,我們要怎麽辦?”
鬆雪對程慧真的事一知半解,但是容珂卻是清楚程慧真底細的。她神色淡淡,道:“怕什麽,靠她,不壞事就是萬幸了。”
也是。出事之後鬆雪心裏一直緊繃著,就是走在路上也七上八下,但是現在一看到容珂,她莫名覺得安心。便是害死了兩個姐妹的梁王,仿佛也不足為懼了。
鬆雪放下心頭的重負,突然發現周圍的環境也太差了。她皺著眉站起身,道:“殿下的住所怎麽能這樣簡陋?殿下您且等一等,奴這就去收拾。清蘭,你隨我來……”
鬆雪等幾位女官的到來,立即改變了軍營裏的氣氛,外圍還是嚴肅鐵血的軍營,一走到容珂所在的主帳,仿佛頃刻間從軍隊迴到了太極宮。衣袂飄飄的宮女輕聲慢語,禮儀繁複,女官們各司其職,雖然人少,但毫不馬虎地撐起了攝政公主的架勢。每日三軍將領來找容珂匯報戰績,都會看到峨眉皓首的女子在軍營裏忙碌,一封封戰報經由她們的素手,按輕重緩急分為好幾摞,整齊地放在容珂案前。時常出入兩儀殿的蕭景鐸沒覺得有什麽,但是好些沒見過這種架勢的將軍卻嘖嘖稱歎,女子參政,竟然活躍至斯。
梁王據守洛陽不出,蕭景鐸等人雖然將洛陽圍了個結實,但是他們投鼠忌器,並不敢強力攻城。這樣一來,這場仗就愈發難打。容珂每日都要和軍中將領議事,但她多是了解情況,並不多插手軍務。容珂不得不承認,相比於用兵打仗,她更擅長內務。畢竟她從小長於宮廷,擅於猜測人心、處理內政,而蕭景鐸就不一樣了,他生於農家,住過侯府也住過佛寺,他在邊疆擔任過縣令,也去大漠參加過戰役,他對農桑等實務和戰局的把控,其實要優於容珂。
不過容珂並不是一個一昧攬權的人,既然自己不擅長,那就交給擅長的人做。而她自己盯上了軍營裏的內務,譬如糧草儲藏,戰馬喂養等事,其實有許多冗雜又不合理的地方。等漸漸入冬,益州、徐州、蕭景鐸的軍隊聯手打了好幾個月後,梁王終於撐不住了。
洛陽城破,大軍拔營。軍隊離開後,好些人這才發現,朝廷軍各營地的邊線都是直的,整整齊齊排成八卦模樣。
洛陽的官員見了這些,都在心底感歎,乾寧其人,乃是上天之鍾愛啊。
洛陽這一戰打的艱難,好不容易攻破城門,緊接著,梁王便由人護衛著衝出重圍,朝齊州方向逃去了。蕭景鐸親自帶人去追,而容珂站在滿目瘡痍的洛陽城內,深深歎了口氣。
好端端的東都,竟然成了這副模樣。
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他們八月圍城,一直打到年末才收複洛陽。洛州被打成這個樣子,容珂可幹不出來扭頭就走的事情,要不然,她在洛陽的名聲就徹底毀了。
於是,這個年容珂勢必迴不去了,隻能留在東都收拾殘局。好在長安和洛陽不遠,聽說公主要留在洛陽過年,公主府和永和宮的下人一批一批往洛陽趕,到最後,就差把宮殿搬過來了。
年前三天,蕭景鐸帶著滿身寒氣迴到洛陽,與他一同來的,還有被五花大綁的梁王和鄭王。容珂不迴長安,蕭景鐸肯定也要留下,而銀梟衛左部的人則接了令,迴長安做他們最喜歡的事情——秋後算賬,收拾殘黨。
行宮的牢獄內,梁王看著眼前的人,諷刺地笑了:“沒想到,六月一別,你我叔侄再見麵,竟然是這種場景。”
“侄女也萬萬想不到,三叔會做出這種事情。”
“你想不出?”梁王哈哈大笑,“容珂,事到如今,你何必假惺惺做戲?鄭王起兵後,我前腳領著人離京,你後腳就給徐州、益州刺史發了密旨,若我得勝歸來,便在洛州剿滅我。容珂,是你先不仁的,不能怪我不義。”
“密旨上寫的是若梁王有異心,在洛州斬之。”容珂披著狐裘,遠遠站在梁王前麵,麵色冷淡地說道,“若你不起兵,這張密旨就不會生效。”
“哈哈哈,鳥盡弓藏,兔死狐悲,容珂,你還真學了一手好權術。”梁王大笑,笑完後,目光陰沉沉地看著容珂,“你算算,你上位至今,已經殺了多少人?江安王,吳太後,崔太後,新安的駙馬,鄭王,我,說不定還有齊王。我們容家一共才多少人,你是要殺完所有人,才能安心嗎?你日後去見容家的列祖列宗,就不怕被指著脊背骨罵嗎?”
容氏立國至今,皇族已經傳了四代,高祖將自己的兄弟殺了一波,隻餘下自己這一脈。而容珂,幾乎把高祖這一脈殺光了。除了她和她的弟弟妹妹,其餘的叔叔、藩王,所剩無幾。
“這種死後才需要擔心的事情,我為什麽要管?”容珂從思緒中迴神,冷冷地說,“你罔顧大局,不顧家國,執意掀起內戰,罪無可恕。念你是父親的親兄弟,當年父親在時你也幫過東宮不少忙,我便留你一個全屍。毒酒還是自刎,你自己選吧。”
容珂說完之後,就要往外走,蕭景鐸怎麽肯讓容珂自己來看梁王,他自然也一直陪同在側。蕭景鐸和容珂剛走了沒幾步,就聽到梁王說:“三郎才剛剛會走,我做了什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看在我是你的親叔叔,你年少時經常抱著你去長安裏玩的份上,便饒了三郎吧。”
容珂站住身,卻沒有迴頭:“三叔,若你當日得手,我死後,你會善待容琅嗎?”
“哈哈哈。”梁王抬起頭,笑聲愴惶,幾乎將淚都笑出來了,“好好好,不愧是被容文哲寄予眾望的乾寧公主,當年父親那樣寵你,若是知道你如今的模樣,不知會不會後悔。”
“這些,就不勞三叔操心了。時間到了,送三叔上路。”
“等等。”梁王突然說道,“你手下有一個很得力的女探子,名喚夏風,或許她本不叫這個名字,不過明麵上這便是她。”
容珂豁然迴頭,眼神亮的懾人:“你將她怎麽樣了?”
“還能怎麽樣,自然是殺了。”梁王帶著看好戲的笑意,看向容珂,“我一直奇怪,鄭王和崔太後的事情為何會這樣巧,原來是沾了預知的光。你提前從那個女子身上得到了未來的發展,然後因勢布局,這才能無往不利。現在這個女子在我手上,沒了她,你以後可怎麽辦?”
程慧真在梁王手上?蕭景鐸皺起眉,擔憂地看向容珂,而容珂卻輕輕哼了一聲。
她無往不利是因為程慧真?快算了吧,她靠的可是自己的腦子。又一個被程慧真唬住的,容珂不屑地想,怪不得你們都要失敗,迷信預知,何如信任自己?
“你現在還沒找到她吧?我將她藏在了一個隱秘的角落,而且我早早就吩咐了看守的人,一旦我兵敗,立刻將程慧真的身份宣揚出去,讓眾人看看,他們所謂的攝政公主實際上靠的都是些什麽。我倒要看看,到時你要如何收場。”
怪力亂神這些東西容珂並不怕,但是宣傳到民間的話,確實有些難辦,還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容珂隻好問:“她在哪兒?”
梁王搖頭不語,容珂微微走近了一步,再次發問:“她到底在哪兒?”
梁王突然抓住這個機會,跳起身朝容珂撲來,他的手裏,不知什麽時候多了一柄匕首。
蕭景鐸也刷的抽刀,刀尖一挑便朝梁王刺去,快到幾乎看不清。
終究還是蕭景鐸更快,梁王捂著腹部跪倒,勉強支撐著自己的身體:“怪不得我故意放你離開,她還是願意相信你。你站在她那麽近的地方突然抽刀,她竟然避都不避……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蕭景鐸刀刃帶著薄薄一絲血線,蕭景鐸反手將長刀收迴刀鞘,他不想讓容珂看到這些東西,對容珂說:“你先出去吧,這裏我來收拾。”
“嗯。”容珂輕輕點了下頭,就轉身出去了。
等蕭景鐸處理好殿內的事情,走到殿外,就看到容珂披著雪白的狐裘,毛絨絨的狐領圍在她的臉側,將她襯得剔透如玉。容珂抬頭看著天空,從簷下伸手出去:“下雪了。”
明日就是除夕了,今日下雪,多麽好的兆頭。
然而還沒等容珂感慨完,手裏一重,緊接著一股暖意傳來,將她小心接在手心的雪花化了個幹淨。
“外麵涼,你不要伸手去接雪。”蕭景鐸在容珂手心裏放了一個手爐。
蕭景鐸覺得自己說得很有道理,容珂抬頭幽幽瞪了他一眼,他還覺得莫名其妙。
怎麽了?
梁王死了,這是她嫡親的三叔,少年時親密非常的血親。容珂就算在殿裏表現得再冷淡決絕,她心裏也很難不介懷。
她的親人,一個一個離她遠去。祖父走了,緊接著父親也離開,之後,她的堂叔慘死,堂姑和她勢不兩立,曾祖母氣息奄奄,現在三叔也走了。
若說祖父和父親是上天不給活路,要怨隻能怨天命,可是之後的每一樁每一件,都是出自她手。
“我不想迴宮,你陪我到外麵走走吧。”
這種時候,蕭景鐸怎麽舍得拒絕容珂。“好。”
洛陽行宮雖然也是宮殿,但是比起闕樓重重的太極宮,洛陽行宮的規矩和門禁就要鬆懈許多。更何況洛陽如今被燒了一半,就連行宮都處處可見斷壁殘垣,宮門的守衛可想而知。
容珂和蕭景鐸順順暢暢便出了宮。今日已經是二十九了,街上人來人往,處處可見紅燈籠,即使路邊還倒著焦黑的木頭,但是剛剛結束的戰爭並沒有影響百姓對新年的期盼。
慢慢走著,便走到了北市裏。北市裏極為熱鬧,市井氣息撲麵而來。
容珂很少親自逛市集,她的衣食都是一層層挑選下來,放在精致的盒子裏呈上來的,如今看到民間這些琳琅滿目的小玩意,容珂大感新奇:“這是什麽?”
蕭景鐸其實很拒絕容珂來這種人擠人的場合,但是誰讓容珂樂意呢,蕭景鐸隻好暗暗提著精神,注意四周環境。聽到容珂的問話,蕭景鐸答:“這是糖人。”
“小娘子想要什麽?”買糖人的老翁笑嗬嗬地問,“阿翁給你做。”
老翁這話是將容珂當作孫女來稱唿,容珂後麵跟著的人臉色都有些僵,容珂的祖父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那可是開國高祖啊!不過容珂還是笑吟吟的樣子:“什麽都能做嗎?”
“對。”老翁點頭。他看這位漂亮的小娘子衣著貴氣,身後站著的那個郎君也是好相貌,老翁本以為這是一對新婚夫婦,但是看容珂的發髻沒有高挽,便猜測這還是個未出閣的貴族姑娘,旁邊那位,多半是未婚夫之流了。
依老翁的想法,這個小娘子多半都要照著自己和她身側的郎君捏糖人,老翁見慣了這種套路,沒想到,這位漂亮得不像話的娘子點了點頭,開開心心地說道:“那便做一個應龍吧,應龍處南極,主雨,今日下雪,正好應景。”
老翁聽著都呆了,用糖勾應龍?現在的小娘子都喜歡這些?
看到老翁的神情不對,容珂皺眉:“不能做嗎?那便換成麒麟吧,麒麟主祥瑞,也是好兆頭。”
蕭景鐸趕緊把容珂拉走了,再呆下去,估計人家都要覺得這是來砸場子了。
容珂被拉走了還很不悅,問:“你為什麽攔著我?”
“這是東市,又不是宮廷。你讓做糖人的老翁給你做應龍和麒麟,這不是刻意刁難嗎?”
刁難?容珂仔細想了想,還是覺得沒毛病:“這怎麽能叫刁難呢?”
容珂四處看了一會,又停在一個攤子前。攤子上放著很多木頭做的機巧玩意,攤主一見容珂和蕭景鐸,知道這是來了個大主顧,賣力吆喝道:“娘子好眼力,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獨門機關,聽說師承墨家,全天下僅此一家!娘子你盡管挑,除了我們家獨傳手法,保管任何人都打不開!唉,娘子您做什麽……”
還沒等攤主吆喝完,容珂隨手拿了一個木鳥,手上僅動了兩三下就把木鳥的翅膀卸下來了。這種鳥腹部中空,平時可以放一些小玩意,用特殊的鑰匙才能打開,然而容珂低著頭,沒幾句話的功夫,就把這隻精巧非常的木鳥拆成零件了。
攤主瞠目結舌地看著容珂,蕭景鐸覺得自己汗都要下來了。而容珂毫無所覺,她舉起各個零件看了看,輕輕“哦”了一聲,便開始組裝木鳥。沒一會,木鳥便恢複了原狀。
這怎麽能叫墨家的傳承呢?容珂心知這個攤主肯定在吹大話,她將木鳥放在攤上,對蕭景鐸說:“不算難,走吧。”
攤主眼睛都瞪大了,蕭景鐸趕緊說:“這些東西我們都買了。譚鬆,付錢。”
容珂自己在前麵走,身後幾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每人手裏拎著許多零食玩意,這麽冷的天,他們腦門上卻覆了一層薄汗。
蕭景鐸替身後的漢子們問出了心聲:“殿下,你散心散夠了嗎?”
“洛州白麵一鬥三十七錢,生絹二百一十錢,鐵鋤五十文,而粟米,每鬥才兩錢半。”容珂感歎,“雖然現在漲了些,但是有六部支持,恢複戰前水平隻是遲早的事。一文錢能在東都買這麽多東西,實在是幸事。”
“建元二年,那時剛剛立國,東都一鬥米八千多錢,我記得那時候,便是權貴人家都買不起米粟,而如今,一鬥米才兩文半,繳納賦稅之後,百姓家中還能剩下許多。如今天下太平,倉廩豐足,雖然許多人會說你狠心,但是放眼全天下,終究是念著你功勞的人更多。如今外敵已滅,內亂已平,治世的時機才剛剛到來。”容珂的舞台,也才剛剛開始。
容珂看著飄舞的雪,沒有說話,蕭景鐸就陪著她靜靜站著。過了一會,容珂唿出一口白氣,道:“是我婦人之仁了。迴吧,有點冷。”
蕭景鐸見她想通了,還沒等放心,就聽到容珂說有點冷。他真是無奈極了:“有點冷怎麽不早說?”
在爆竹聲中,乾元三年過去了。這一年戰亂不斷,連洛陽城都被毀了,洛陽的百姓將爆竹掛的格外高,希望能借此甩脫晦運。行宮內,紅色的燈籠也處處高懸,宮女們遇見後,笑著對彼此說吉利話。
行宮的派頭自然不能和長安比,容珂一個人留在洛陽過年,相比於往常清冷了很多。但是行宮沒有太極宮那麽多規矩,反倒能好好過個年。
蕭景鐸也終於能擺脫定勇侯府的人,自己清清靜靜過節。今年雖然隻有他一個人,但蕭景鐸卻比往常還要舒心,他站在窗前,望著天上接連飄落的雪花,喃喃道:“已經是乾元四年了。”
盛世篇章,終於拉開序幕。
第122章 權傾
洛陽雖然被毀了一半,但是等天氣變暖, 土地漸漸解凍, 洛陽城的重建便熱熱鬧鬧地開始了。圍城時的士兵還沒退, 這幾日正在城內收拾斷壁殘垣, 將燒焦的石塊搬到車上, 運送到外麵去。路過的百姓看到, 也會過來搭把手。
城內軍民一心,欣欣向榮, 和身後焦黑的洛陽城融成一幅奇異的畫麵。重建洛陽如火如荼, 容珂坐鎮東都, 立刻著手洛陽的新建。
洛州刺史投奔了梁王, 如今梁王一死, 洛州許多和梁王有牽扯的官員也紛紛入獄問斬,洛陽官署立刻空出許多名額來。容珂接連不斷地將這些年新中舉的進士調到洛陽來,甚至還在二月時,親自主持洛陽的進士試, 和長安的科舉同時進行。
洛州刺史已斬, 重建洛陽這種當口, 沒有刺史自然行不通。蕭景鐸是鄜州都督, 總管十州軍事, 同時兼任都督府所在州的刺史,蕭景鐸身上已經有了一個刺史之位, 無法再兼任洛州刺史,但事實上, 洛州刺史的事都是他在負責。
新洛陽城的輿圖是容珂親手所繪,許多大方向上的政策也是容珂所出,而政策之下一些具體的事務,都是蕭景鐸在細化落實。再加上此時洛州大多數官員都是新調來的寒門官,背景比起官宦世家的那些老臣要簡單不少,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年輕人,就算有時政見不同,容珂說話他們至少肯聽,真是比長安省心太多,政策的推行也很順利。
這樣連著忙碌了幾個月,六月份時,定鼎門大街修建完畢,兩邊屋舍儼然,圓頂佛塔拔地而起,鳥瞰全城。
蕭景鐸站在佛塔最高層,向下看去,這個城郭都盡收眼底。他對容珂說:“這便是新的洛陽城。”
容珂眼睛看著下方,微笑而立。
高塔上的風令人心曠神怡,仿佛離下方的俗世遠去。可是蕭景鐸知道,他們沒有。
“今日長安又來催你迴去。”
容珂聽到後也歎氣。容珂已經出了孝,可以穿鮮豔的顏色。她今日穿著輕薄的紫色上襦,下著玉色長裙,臂彎間掛著赭黃色的披帛,眉心用朱砂勾了紋飾,遠遠看去,鮮妍非常。除孝還是鬆雪幾個宮女帶頭張羅的,光從儀式上講一點都不盛大氣派,可是即使如此,容珂還是不想迴去:“迴去之後,隨隨便便一道詔書,光和那群老頑固扯皮就得浪費一上午,心煩。”
“光拖著不是解決之計。六部都在長安,去年參與政變的人也等著你迴去處理,這一步遲早都要走的。”
容珂也知道這個道理,她排斥了一會,最後無奈地接受現實,歎氣道:“迴去又要早起上朝……”
……
皇帝從收到洛陽的消息後,一直盼著容珂迴來。他四月發了一道聖旨,請容珂迴京,五月又發,直到六月,容珂才帶著眾多隨眾,從洛陽起駕。